欧盟与中国的关系

2024-05-14

1. 欧盟与中国的关系

1995年,欧委会把欧洲同中国所有的联系置于一个单一的战略框架下。欧盟认识到重新确立和更新其对中国的政策的需要,从而确保同中国进行更好的协作,确保欧洲的利益得以充分的考虑。欧盟对中国的全球政策即欧中关系长期政策包含了贸易、经济和政治关系、人权、改善一系列领域的合作等内容。该政策为欧盟中国迈入21世纪的关系勾画了一幅蓝图。

欧盟-中国贸易

1985年欧洲共同体-中国贸易合作协议为欧盟中国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年度召开的欧委会中国混委会回顾中欧关系进程,展望新的合作前景。混委会轮换在布鲁塞尔和北京举行。

欧盟坚决支持中国加入关税贸易总协定,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当然欧盟希望通过这些国际协定确保欧洲企业家在中国市场上享有象中国企业家在欧洲市场上所享有的类似的准入和运作条件。

中国现在是欧盟的最大供应商,也是欧盟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已是欧盟在世界上第四大供应商。如果加上欧盟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及台湾的进口,中国便成为欧洲的第三大供应者。在出口方面,中国是欧盟的第七大市场。但是,如果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和台湾包括在内,那么这就意味着中国是欧盟在世界上的第三大出口市场。欧洲市场对于中国不断发展的出口业来说很重要,在进口方面欧洲不仅是向中国提供投资、物品、机械的主要供应者,还是提供高级技术的供应者。到1996年中,欧盟和中国之间签署了3,297项技术转让合同,总价值达265亿美元。这占据了中国技术进口总量的49%。

欧盟与中国的关系

2. 中国与欧盟建立了什么关系?

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外交关系。1983年10月,中国与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分别建立外交关系。1983年11月1日,中国与欧洲共同体正式宣布全面建交。
1998年,中欧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2001年,双方建立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03年,中国发表首份对欧盟政策文件。2013年,双方发表《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2014年,中欧提出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


中欧关系的历史
冷战后,发展同欧洲关系不是中国外交的重点。相比之下,中国倾向发展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和同其他亚洲国家关系。然而由于经济交流增加,并且双方都开始致力于建立多极化世界体系,中欧关系发展迅速。
欧盟对中国兴趣巨大,因此1990年代欧洲政府频繁访华。中国欧洲的贸易增长高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从1985年的USD14.3 billion in 1985增长达1994年的 USD45.6 billion,翻了两倍。

3. 中国与欧盟关系

3月28日,疫情防控以来的首趟中欧班列从湖北武汉出发,将急需的防疫物资、生活必需品等货物运往德国、法国、匈牙利、捷克、波兰等欧洲国家。在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这些中欧班列连接了中国和欧洲的城市,为欧洲国家送去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也为中国各地带来欧洲各国的葡萄酒和其他商品。统计显示,上半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大幅增长,累计开行5122列,同比增长36%,反映出中欧经贸关系的蓬勃发展,也充分说明了中欧关系的重要性。

今年是中欧建交45周年。当前,中国和欧盟的贸易额均领先世界。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据欧盟委员会的统计,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场。中国和欧洲平均每天的贸易额超过10亿欧元。

中欧双方都致力于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过,相比而言,欧盟的对华立场表现出复杂性。2019年欧盟发布了《欧中战略展望》政策报告,将中国定位为“合作伙伴”、“谈判伙伴”、“经济竞争者”和“制度性竞争对手”。由于欧盟对华态度的这种复杂性,针对不同的事务和政策,欧盟会采取不同的方式与中国接触。一方面,欧盟在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往来中表现出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又时不时地采取可能破坏双边关系的举措。例如,7月30日,欧盟以涉嫌网络攻击为由制裁两名中国公民和一家中国企业。

中国和欧盟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治理模式等方面确有不同,但双方合作远大于竞争。正如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7月30日与意大利外长迪马举行视频会晤时所说,中欧双方应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借鉴,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使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的国家实现共同促进、共同繁荣。

中欧不是制度性竞争对手,而是全面战略伙伴。双方有着广泛的共同经济利益,这使得双方的合作必不可少,而不是可有可无。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诸多挑战,加之中美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但最近我们看到,中欧高层交往日益频繁:7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以视频形式共同主持了第八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7月29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与欧盟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蒂默曼斯举行了视频会见。在双方努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及其灾难性影响之际,中欧关系似乎呈现出更大的发展势头。

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在第八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前夕表示:“当前的危机让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伙伴携手合作。通过齐心协力,我们可以更快地实现经济复苏,并在贸易和投资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领域取得进展。”欧盟仍然对与中国合作持开放态度,特别是在贸易和投资领域,但中欧关系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障碍。正如东布罗夫斯基斯在同一场合所说的那样,“我们还有一些症结需要解决,例如给予双方企业对等待遇。”

在中欧关系上,中方始终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希望欧盟发展壮大,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重要作用。中国与欧盟的繁荣和可持续增长是息息相关的。双方更多的是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更不是“制度性竞争对手”。这一点可以从双方的贸易数据中得到证明。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达2841.57亿美元。在全球化时代,作为拥有不同治理模式的两大经济体,中欧双方可能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竞争,这是很自然的,但双方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欧从合作中获得的利益远大于竞争可能带来的损失。

随着双方在贸易和投资谈判上取得进展,美国将密切关注,其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更加紧密的中欧关系。欧盟能否在美国施压下保持战略定力,按照自身的根本和长远利益行事,是对欧盟领导人的重大考验。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和困难,中欧有机会建立更加紧密的双边关系。美国正为了一己私利煽动意识形态对抗,欧盟需保持警惕。更为重要的是,中欧应密切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抵御逆全球化浪潮,共同倡导多边主义,促进经济早日复苏,给双方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作者:邢玉堂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科研管理与国际合作部副主任、副研究员)

中国与欧盟关系

4. 中国与欧盟建立了什么关系?

一、政治关系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外交关系。1983年10月,中国与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分别建立外交关系。11月1日,中国与欧洲共同体正式宣布全面建交。1998年,中欧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2001年双方建立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03年10月,中国发表首份对欧盟政策文件。2006年10月,欧盟发表自1995年以来第六份对华政策文件。2007年1月,中欧启动伙伴合作协定的实质性谈判。近年来,中欧高层交往不断。朱总理(2000年)、温总理(2004年、2009年)、马凯国务委员(2010年)访问欧盟总部,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2011年)、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1998年)、普罗迪(2004年)、巴罗佐(2005年、2008年、2010年)、欧盟理事会秘书长兼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2004年)、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阿什顿(2010年、2011年)、欧洲议会议长博雷利(2006年)、布泽克(2010年)等分别访华。双方迄已建立60多个磋商和对话机制,涵盖政治、经贸、人文、科技、能源、环境等各领域。中欧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是双方最高级别的政治对话机制,建立于1998年,迄已举行十四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是经贸领域最高级别的对话机制,迄已举行三次。此外,中欧还建有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机制,迄已举行两轮。二、经贸关系欧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技术引进来源地。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2011年中欧双边贸易额总值为5672.1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其中,中国出口3560.2亿美元,进口2111.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4%和25.4%。2012年1至2月,中欧双边贸易额798亿美元,同比增长4.7%,其中,中国出口475.86亿美元,进口322.14亿美元,分别增长-1.1%和14.7%。截至2011年底,欧盟在华直接投资项目35104个,实际投入785.4亿美元。其中,2011年,欧盟在华直接投资项目1743个,实际投入63.5亿美元。2011年,我国对欧非金融类投资42.78亿美元,同比增长94.1%。除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外,双方还建有经贸混委会、贸易政策、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等对话机制。三、其它领域合作(一)能源合作1997年【摘要】
中国与欧盟建立了什么关系?【提问】
您好啊,现在是万里答题时间,我正在为您查询,请稍等片刻哦,不要着急呢【回答】
一、政治关系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外交关系。1983年10月,中国与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分别建立外交关系。11月1日,中国与欧洲共同体正式宣布全面建交。1998年,中欧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2001年双方建立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03年10月,中国发表首份对欧盟政策文件。2006年10月,欧盟发表自1995年以来第六份对华政策文件。2007年1月,中欧启动伙伴合作协定的实质性谈判。近年来,中欧高层交往不断。朱总理(2000年)、温总理(2004年、2009年)、马凯国务委员(2010年)访问欧盟总部,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2011年)、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1998年)、普罗迪(2004年)、巴罗佐(2005年、2008年、2010年)、欧盟理事会秘书长兼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2004年)、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阿什顿(2010年、2011年)、欧洲议会议长博雷利(2006年)、布泽克(2010年)等分别访华。双方迄已建立60多个磋商和对话机制,涵盖政治、经贸、人文、科技、能源、环境等各领域。中欧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是双方最高级别的政治对话机制,建立于1998年,迄已举行十四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是经贸领域最高级别的对话机制,迄已举行三次。此外,中欧还建有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机制,迄已举行两轮。二、经贸关系欧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技术引进来源地。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2011年中欧双边贸易额总值为5672.1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其中,中国出口3560.2亿美元,进口2111.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4%和25.4%。2012年1至2月,中欧双边贸易额798亿美元,同比增长4.7%,其中,中国出口475.86亿美元,进口322.14亿美元,分别增长-1.1%和14.7%。截至2011年底,欧盟在华直接投资项目35104个,实际投入785.4亿美元。其中,2011年,欧盟在华直接投资项目1743个,实际投入63.5亿美元。2011年,我国对欧非金融类投资42.78亿美元,同比增长94.1%。除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外,双方还建有经贸混委会、贸易政策、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等对话机制。三、其它领域合作(一)能源合作1997年【回答】
希望给你带来帮助,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祝您生活愉快!😊【回答】

5. 中国和欧盟的事有哪些

自7月下旬以来,欧盟对中国产品连连发起“反倾销”行动,从钢盘条、无缝钢管、葡萄糖酸钠、钢索到铝合金轮毂,在短短三周内竟达5起之多。其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实属少见。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仍不景气的形势下,欧盟的不寻常表现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和忧虑。

    欧盟对一些中国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理由是中国企业采取了“不公平”的贸易行为。然而,欧盟迄今未能对这一指责找出令人信服的事实证据。本月13日,欧盟提出要对中国的铝合金轮毂展开“反倾销调查”。实际上,中国产铝合金轮毂在欧盟市场销售的价格远高于国内市场,“倾销”之说又从何谈起?在经济不景气的今天,哪家中国企业愿意万里迢迢到欧洲赔本搞“倾销”?
    要说“不公平”,那倒确有其事:欧盟的对华反倾销调查从一开始就遮遮掩掩,拒绝公布欧方投诉企业的名单,这显然违背了世贸组织的“透明度原则”和反倾销协议的具体要求,剥夺了中方企业一项重要的抗辩权利,这能说公平吗?按照欧盟规定,只有投诉企业的产量达到涉案欧盟产业总产量的25%以上才能立案,而欧盟在最近的对华反倾销调查中,却自己把这条重要规定抛在一边,这能说公平吗?欧盟至今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随意用经济水平和行业现状缺乏可比性的土耳其作为比较标准,以此指责中方企业“赔本倾销”,这能说公平吗?
    事实表明,欧盟以极不公平的态度和手法,对所谓“中国企业倾销”的指控匆忙立案,是一种滥用反倾销的不负责任行为,其背后是贸易保护主义作祟。早在今年4月欧盟决定对中国蜡烛征收反倾销税之时,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就将这一行动列为伦敦国际金融峰会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典型案例之一;《华尔街日报》明确指出,欧盟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惩罚表明“欧盟的保护主义倾向日益严重”;连法国《费加罗报》也把这些行动描绘为“保护主义隐蔽前行”。

中国和欧盟的事有哪些

6. 欧盟和美国的关系

美国和欧盟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1、美国和欧盟有时会在一些外交政策上出现分歧,例如伊拉克战争时期。
欧盟和美国世界最大的经济和军事强国,他们主宰的全球贸易,并且在国际政治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
3、美国和欧盟在世界许多其他地方都发挥影响力,但美国和欧盟也在一些问题上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扩展资料
二战以来,欧美结成了紧密的盟友关系,美国为欧洲提供安全保护,欧洲国家则心甘情愿追随美国,在全球重大外交及安全问题上唯美国马首是瞻。
欧洲之所以与美国立场一致,一方面是因为欧盟觉得有义务和盟友站在一起,另一方面则因为欧洲国家认为美国的全球外交和安全政策总体上符合欧洲利益。虽然欧美双方不时有一些政策上的分歧,但欧洲从未根本否定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也从未动摇对跨大西洋联盟的信念。
然而随着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对“美国优先”政策的推进,美国已不再是欧洲熟悉和信赖的那个美国,反而成为欧洲利益最大的践踏者和破坏者,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无视欧洲安全上的重大关切。
二是以国家安全为由打击“欧洲制造”。
三是公开敌视欧盟和欧洲一体化。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美国-欧盟关系
人民网-欧盟对美政策调整的原因及趋向

7. 如何改善中国与欧盟的关系?

  中国对欧盟出口贸易发展障碍分析及政策思考

  [摘要]本文在阐述近些年来中国对欧盟出口贸易的发展及当前出口商品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对欧盟出口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促进中国对欧盟出口贸易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国 欧盟 出口贸易 发展障碍分析 政策思考

  欧洲联盟即欧共体,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于1993年11月1日正式改名为欧洲联盟,当时由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爱尔兰、英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瑞典15个国家组成。2004年5月1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和马耳他10个中东欧国家正式加入,欧盟内部形成了包括25个国家在内的共同市场,晋升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集团,并从当年起,取代了中国传统的两大贸易伙伴日本和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场。随着2007年1月1日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加入,欧盟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必将越来越紧密。

  一、中国对欧盟出口商品的结构

  1.中国对欧盟出口的发展。中欧贸易关系的发展虽在历史上有所波动,但总体上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双边贸易额逐年增长。1975年中国与欧盟的前身欧共体建交时,双方贸易额仅为24亿美元。以1995年为起点,中国与欧盟进出口贸易呈现加速度的增长过程,且出口增长速度要快于进口增长速度。2004年中欧双边贸易额高达1772.9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1071.6亿美元,同比增长36.9%,占当年整个外贸出口额的18.1%;2005年出口额为1437.1亿美元,同比增长34.1%;2006年出口总额达1819.8亿美元,同比增长26.6%。随着2007年1月1日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加入,欧盟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必将越来越紧密。
  2.中国对欧盟出口商品的结构。中国向欧盟出口的商品中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是低附加值的轻纺和机电产品,产品结构比较单一。2006年1至8月,中国对欧盟(25国)纺织服装类商品的出口额为144.6亿美元,同比增长10.9%。即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较大,但质量较低,主要集中在劳动相对密集的环节,附加值少,出口主要是主体产品的零部件和附件,主体产品出口很少。

  二、中国对欧盟出口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

  我国对欧盟的出口贸易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障碍,这些障碍不仅来自欧盟方面,也有来自我国国内的。
  1.技术性贸易壁垒。欧盟各国经济、技术实力普遍较强,因而欧盟国家是最先意识并研究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以下简称TBT)的国家,同时也是设置TBT最严重的国家。调查表明TBT已成为阻碍我国出口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首要的非关税壁垒。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出口产品都受到了欧盟在技术性规章和规范、包装和标签要求检验和检疫规定、环保等方面设置的限制,对我国出口现实和潜在的影响超过了700多亿美元,占年出口总额的25%以上。
  2.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欧盟是最早发起对华反倾销的地区,也是外国对我国实施反倾销案诉讼最多的国家。截止2003年底,欧盟已发动98起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申诉。进入2004年,这一势头有增无减,年度立案数量大幅度增加到9起,涉及产品包括手动叉车、铸铁井盖、碳酸钡、聚酯长纤维面料、三氯异氰尿酸、镁砖、不锈钢紧固件、颗粒状聚四氟乙烯树脂、酒石酸等,这些产品均属中国出口欧盟的重要产品。据估计,欧盟目前正在进行的反倾销调查和正在实施的反倾销措施影响了中国对欧盟出口商品的10%左右,不少商品被迫退出欧盟市场。
  3.配额限制。欧盟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配额限制主要是纺织品贸易方面的配额。从开始1995年1月1日起,纺织品配额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取消,截止2005年1月1日,长达数十年的纺织品配额体制终结。这对于中国纺织品对欧盟出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导致出口量激增。但出于对本国纺织业的保护,2005年4月8日,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促请中国自主限制纺织品出口,24日,欧委会宣布对9种中国纺织品进行调查。2005年6月10日,经过长达10小时的马拉松式谈判,中国和欧盟就纺织品出口问题达成协议,规定2005年—2007年中国输欧10类纺织品的年增长率为8%~12.5%,欧盟中止对中国纺织品进行调查,协议自7月12日起生效。但是,在上述协议生效还不到两周,中国套头衫出口就已达到配额,这说明中国出口欧盟的纺织品远远多于每年所设定的配额量。
  4.取消普惠制待遇。从1995年开始,欧盟分两阶段(1995—1998年和1998—2004年)逐渐了削减对中国产品的普惠制待遇。一些产品从2003年11月1日起,在原优惠安排的基础上,削减50%的优惠幅度,并从2004年5月1日起,取消了全部优惠安排。这意味着大量的中国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关税的大幅度提高,必将影响中国产品在欧盟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影响中国多欧盟出口贸易的发展。   三、促进中国对欧盟出口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1.实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战略。中国对欧盟出口商品大都属于中低档的商品,不适应欧盟高消费市场的需求。因此,我国必须不失时机地转向实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战略。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努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二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档次和质量水平,提高其附加值,其中特别要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增强其结构优化的带动作用。
  2.加快建立我国符合世界规范的贸易技术壁垒(TBT)体系。我国须要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特别是产品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的研制工作,健全完善认证制度,加快我国符合世界规范的贸易技术壁垒(TBT)体系的建立。一方面,政府要组织专门的人力研究对外贸易技术性壁垒体系,根据市场和产品的特点来寻求打破国外技术壁垒限制措施的对策;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引导、支持科研部门加强技术标准的研制工作,特别是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加大法规标准的制订力度,将技术规范纳入法规。
  3.建立为外贸企业服务的预警机制。国家要建立专门的技术贸易壁垒信息收集和咨询机构,对欧盟的技术标准、技术政策、有关法规、标准结构和内容进行研究,密切关注欧盟TBT的最新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使对欧出口企业提早做好准备,以避免某项标准正式颁布时措手不及。
  4.加强与欧盟的磋商,争取市场经济地位。我国应尽快实现经济地位的转变,加快经济贸易制度与国际的全面接轨,同时进一步抓住入世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论坛,并利用中欧关系良好的发展势头,争取与欧盟的进一步谈判,促使其提早修改现行立法,早日承认中国整体的市场经济地位或者要求其降低对“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标准。

  参考文献:
  [1]黄晓玲.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10.
  [2]温耀庆.中国外经贸热点问题研究.2005,4.
  [3]宋欣.中欧贸易的技术贸易壁垒及应对策略.世界经济情况.
  [4]胡晓华,郎永峰.中欧贸易中技术性壁垒的影响及对策.世界经济情况,2006,(1).
  [5]楼凌玲.SA8000对我国外贸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商场现代化,2006,(19).

如何改善中国与欧盟的关系?

8. 如何理解欧盟的对外关系

欧盟虽然说是一体化,但是里面各个成员国出自自己利益考虑,还是有着较大的分歧的,并不是在所有事情上都是发出同样一个声音,这让欧盟在对外方面的影响力肯定受到影响。在讲对外关系的构成方面,你可以讲一下欧盟近年来在国际某些大事情上面,其中心国家,比如说英国、德国、法国等方面的分歧,这三个国家可以说是欧盟的中心,三个国家在一些事情方面经常发生分歧的。从而从这些事情之中引出欧盟对外关系的构成和特征,至于欧美关系,欧盟和美国是传统意义上的盟友关系,只不过一直以来都是美国作为主导,而近年来随着欧盟一体化的进行以及其经济、政治等的发展,欧盟越来越谋求自己的声音,不愿意单纯作为美国本身的应声虫,这导致了近年来在一些事情上面,欧盟发出了一些与美国不一样的声音。
自己的见解,有用的话麻烦采纳一下。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