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

2024-05-15

1. 古代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

“以孝治天下”是一种统治手段、政治策略。其中心思想就是,在家若能尽孝,为国方能尽忠。
 
秦汉之际流行的儒家著作《孝经》中所宣扬的一种社会政治伦理主张,也是汉代统治者大力推行的治国方针。认为“孝”是天经地义的,是人们应具有的最重要的品行、只要认真推行孝道,就可以治理好国家和社会。《孝经》宣扬孝道的唯一宗旨,就是实行“孝治”。“孝治天下”、“孝顺天下”,是贯穿在《孝经》中的最重要的思想。所谓“治”,就是认为“孝”可以“治家”、“治国”,“治天下”。
 
孔子说∶“从前圣明的君王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即便是对极卑微的小国的臣属也不遗弃,更何况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了。所以会得到各诸侯国臣民的欢心,使他们奉祀先王。治理一个封国的诸侯,即便是对失去妻子的男人和丧夫守寡的女人也不敢欺侮,更何况对他属下的臣民百姓了,所以会得到老百姓的欢心,使他们帮助诸侯祭祀祖先。治理自己卿邑的卿大夫,即便对于臣仆婢妾也不失礼,更何况对其妻子、儿女了,所以会得到众人的欢心,便他们乐意奉事其父母亲。只有这样,才会让父母双亲在世时安乐、祥和地生活,死后成为鬼神享受到后代的祭祖。因此也就能够使天下祥和太平,自然灾害不发生,人为的祸乱不会出现。所以圣明的君王以孝道治理天下,《诗经·大雅·仰之》篇中说∶‘天子有伟大的德行,四方的国家都会归顺他。’”

古代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

2. 为什么以孝治天下

 这篇可以借鉴一下!
  晋朝的“以孝治天下”

  魏晋相承,以孝治天下。此事没有引起后世史家关注,许多史书上提都不提,远不如清谈玄言那样引来议论纷纷。看来既非特点,又无成效,与天下治乱几乎无关。这是倡导者始料不及的。
  鲁迅指出:“魏晋,是以孝治天下的,……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呢?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这是一针见血之论。“以孝治天下”这一思想政策的基础便是虚伪的,其无助于治国,固宜。
  但决不是在当时毫无影响。我们有一条传统的老规矩:大家明知是演戏,当不得真的,却必须一本正经地演下去。翻开两晋史籍,可知当时这出戏谈得煞有介事,造成了一定的气候。
  首先是孝子似乎甚多。《晋书•孝友传》载孝子14人,不算多;而列传所载,称“性至孝”“居丧以孝闻”者,笔者略计有55人,超过《孝友传》三倍。后世列入“二十四孝”的王祥,是晋武帝的元老重臣。脍炙人口的李密《陈情表》,更以其纯孝至情感动了后代无数读书人。以“酌贪泉而觉爽”著名的吴隐之,也是位大孝子。他在后丧期间只吃点咸菜下饭,咸菜的味道吃起来特美(那是当然的);他就连咸菜也扔掉了。殷仲堪瞎了一只眼,是他大孝的光荣标志,《晋书》本传:“父病积年,仲堪衣不解带,躬学医术,究其精妙,执药挥泪,遂眇一目。”文学家庾阐守孝更艰苦:他母亲和哥哥在项城,石勒破城时都遇难而死,“阐不栉沐,不婚宦,绝酒肉,垂二十年。”这么多年不梳头不洗发,真够受的。
  孝既是朝廷倡导的道德规范,不孝当然成了严重的罪行。《世说•赏誉》注引陈留董仲道日;“每见国家赦书,谋反大逆皆赦,孙杀王父母、子杀父母,不赦,以为王法所不容也。”可见晋时不孝之罪甚于谋反,可谓重矣。
  因此,要整倒一个人,最简便的办法就是扣他一顶“不孝”的大帽子。魏时孔融、嵇康被杀,表面的罪状都是“不孝”。晋明帝司马绍为太子时,王敦看此人颇有才能,继位后会碍自己的手脚,“欲诬以不孝而废焉”。后来谎言被温峤当众戳穿,此事未行。
  要搞臭敌人,必揭发其不孝之罪。陶侃平杜弢,与杜的部将王贡对阵,陶向他喊话:“杜弢为益州吏,盗用库钱,父死不奔丧。卿本佳人,何为随之也?”吵起架来互相揭短,也少不了揭发不孝。河南尹庾纯与司空贾充在宴会上争吵起来,贾骂庾:“父老不归供养,将何言也?”庾反骂:“贾充天下凶凶,由尔一人!”“父老不归供养”属于不孝,因为按周礼规定: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此即“三王养老之制”。
  孝的道德约束力量达到了如此强度,连以破坏礼法、放诞不羁著称的名士胡母辅之、谢鲲等人,可以散发裸裎,可以调戏妇女,但没有一个负“不孝”之累。
  综上可见,“以孝治天下”确实造成了一定的气候。
  为贯彻“以孝治天下”的方针,两晋统治者有不少动作。
  太始四年六月丙申,武帝有诏:“士庶有好学笃道,孝悌忠信,清白异行者,举而进之;有不孝敬于父母,不长悌于族党,悖礼弃常,不率法令者,纠而罪之。”皇帝还亲自讲《孝经》,《穆帝纪》:“永和十二年二月辛丑,帝讲《孝经》。升平元年三月,帝讲《孝经》。”《孝武帝纪》:“宁康三年九月,帝讲《孝经》。”《车胤传》:“孝武帝尝讲《孝经》,仆射谢安侍坐,尚书陆纳侍讲,侍中卞眈执读,黄门侍郎谢石、吏部郎袁宏执经,胤与丹杨尹王混摘句,时论荣之。”可见这个活动相当隆重。
  朝廷议礼,特别是丧礼,更为频繁,《晋书礼志》有集中的记载,散见于诸传者亦多。因丧礼与孝道直接相关,故十分重视。“梁州刺史杨欣有姊丧,未经旬,车骑长史韩预强聘其女为妻。(张)辅为中正,贬预以清风俗。”(张辅传)有的问题处理过严,到了苛刻、迂腐的地步。司马睿为丞相时,“庐江太守梁龛明日当除妇服,今日请客奏伎。丞相长史周频等三十余人同会。”这个宴会迟一天举办就没事了,现在提早一天,论起来还在妇服期内,就违反了礼制。以“刻碎”著称的丞相司直刘隗,居然提出弹劾;丞相作出处理:梁龛免官、削爵;参加“非礼”宴会的周颉等三十余人都夺俸一月(《刘隗传》)。
  相当有力的一项措施是中正把关,即所谓“乡邑清议”。士人入仕必先经中正评品,如果有不孝的污点,中正这一关就通不过。《世说•任诞》注:“(阮)简亦以旷达自居。父丧,行遇大雪寒冻,遂诣浚仪令。令为他宾设黍臛,简食之,以致清议,废顿几三十年。”如此特殊的情况下吃了一点肉羹,因在父丧期内,就被中正卡住,近三十年不得叙用。《三国志》作者陈寿,“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及蜀平,坐是沈滞者累年。”阎缵是位忠直之士,少时父亲去世,继母诬陷他盗窃了父亲遗留的金宝,告到官府,遂“被清议十余年”。此类事例还有王式、周勰等。中正把关,可以说是晋朝贯彻以孝治天下的组织措施。
  然而司马氏办事仍难免棘手,因为碰上了孝与忠的矛盾。
  魏晋君王背叛了各自的主子,做了主子之后却很需要臣民对自己的忠诚。羞于言忠而倡孝,其本意在求孝与忠的一致:“求忠臣必于孝子”,“资于事父以事君”。武帝时刘斌论曰:“为臣者必以义断其恩,为子也必以情割其义。在朝则从君之命,在家则随父之制,然后君父两济,忠孝各序”(《晋书•庾纯传》)。
  谈起来可以一致,行起来却难以两全。周处慨叹;“忠孝之道,安得两全?既辞亲事君,父母复安得而子乎?”
  温峤就是让皇帝难以处理的典型一例。二京沦陷,司马睿镇江左。刘琨在河朔拥戴司马睿称帝,派温峤奉表劝进,出使江南。这对元帝是大忠。而温峤的老母拽住儿子不让走,温峤只好挣断衣袖毅然离去。这就违忤了母命,不孝。中正坚决把关,“迄于崇贵,乡品犹不过也。”而温峤效忠朝廷,屡建大功,不升官又不行,怎么办呢?皇帝只好“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每爵,皆发诏”(《世说•尤悔篇》)。
  温峤是忠而不孝;有个沈劲,则是孝而不忠。沈劲之父沈充是王敦党羽,是叛臣。沈充是被吴儒抓住杀掉的,吴儒应是忠臣。沈劲却要做孝子,为父报仇,“竟灭吴氏”。沈劲为叛臣而杀忠臣,理应是叛臣,却因为符合孝道,竟得到肯定。
  既然以孝为重,不忠无损大节,于是我们惊讶地看到:《孝友传》中的刘殷、王延,都背晋事敌,做了刘聪的高官,仍名列青史。望族名门之士清河崔悦、颖川苟绰、河东裴宪、北地傅畅、范阳卢谌,“俱显于石氏”,做了后赵的官。刘暾是西晋名臣刘毅之子,官司隶校尉,“正直有父风”;而当刘渊部将王弥攻陷洛阳,他立即为王弥效劳。更荒唐的是王育、韦忠、刘敏元都背晋投敌,却因忠于顶头上司或救助乡亲的义气,而仍在《忠义传》中立传。“板荡识忠臣”,晋朝“板荡”可谓极矣,而背思忘义之徒不可胜数。司马氏轻忠而重孝,难免自食苦果。
  又何况司马氏倡孝道又是那么虚伪!看看皇室的所作所为,他们做出了孝的榜样吗?否!他们做了不孝的坏榜样。八王之乱中互相残杀,是兄弟相杀,叔侄相杀,祖孙相杀。按前引董仲道之言,他们犯的是万恶不赦的罪行。怀帝司马炽被俘后,刘聪当面问他;“卿家骨肉相残,何其甚也?”司马炽只好回答:“为陛下自相驱除”。对于以孝治天下的司马氏,这真是锥心的讽刺。
  倡孝的虚伪性还表现在欺软怕硬,自相矛盾。上引阮简父丧中食肉,废顿近三十年。阮简是阮籍的侄孙。当年阮籍居母丧时在司马昭座上公开饮酒食肉,司隶校尉何曾对司马昭说:“公方以孝治天下,而听阮籍以重哀饮酒食肉于公座!宜摈四裔,无令污染华夏!”司马昭却说:“此子赢病若此,君不能为吾忍邪?”(《晋书•何曾传》)阮简没了保护伞,只得挨整了。
  居丧是不能作乐的。明帝刚死,国丧未期,尚书梅陶私奏女伎,遭到御史中丞钟雅的弹劾。而到谢安执政,“期丧不废乐。王坦之书喻之,不从。衣冠效之,遂以成俗。”为什么无人弹劾?因为谢安已登台辅,位尊权大,没人敢碰了。
  上文说过《晋书》列传中有孝子55人,其中恐亦有假。《晋书•孝友传》序云:“晋氏始自中朝,逮于江左,虽百六之灾遄及,而君子之道未消,孝悌名流,犹为继踵。”这话显示,修撰《晋书》的初唐史家,觉得晋代孝悌名流不够多。相比之下,《南齐书•孝义传》16人,《梁书•孝行传》16人,晋朝百年,14人确实少了点儿。当然,体例有关,不能说《孝友传》外无孝子;但传外诸传中55人以孝闻,必有谀词。特别是地位显赫而又仅仅“居丧以孝闻”的诸公。如高密王司马泰、新野王司马歆、贾充、陆晔等,实际上恐难称孝子,顶多说得过去而已。朝廷重孝,写上这么一笔,显得好看。沈约《宋书•孝义传》赞云:“汉世士务治身,故忠孝成俗,至采乘轩服冕,非此莫由。晋、宋以来,风衰义缺,刻身厉行,事薄膏腴。”这是隔代史家较客观的评论,可见晋代孝子不多,才是实情。
  那么,“中正把关”又当如何评断呢?
  说中正不把关,不符合事实;只是怎样把关,颇有奥妙。透露这奥妙的典型事例,是曹魏末年司马昭挂着相国头衔做皇帝时,他的世子司马炎需要办一下乡邑评品的手续。此事使司州大中正很伤脑筋。给司马炎评几品,无须讨论;烦心的是如果全州只评司马炎一个上上品,未免太暴露}而要找个可以跟他并肩同等的人,又有谁敢当得起?结果全州十二郡的中正共同计议,推举郑默出来“陪品”。司马昭还特地致书郑默之父郑袤,说:“小儿得厕贤子之流,愧有窃贤之累!”(《郑默传》)这话说得真有技巧,应收入权术教科书。
  此后二十多年,武帝太康初,刘毅上书揭露九品中正之弊,有云:“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公无考校之负,私无告讦之忌。用心百态,求者万端。廉让之风灭,苟且之俗成。”“况今九品,所疏削其长,所亲则饰其短,徒结白论,以为虚誉。”可见其时的中正,已经既不“中”,也不“正”了。上述阮简之例,可见一斑。
  千载之后,赵翼在《甘二史札记》中论九品中正,有“法立弊生”之语。原来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不管多高的标准,多严的要求,只要权势一介入,无不通过。而到了这种地步,这个制度的生命力也就完了。
  演戏终归是演戏。晋朝以孝治天下这出戏,当时纵有一定影响,却终未能治天下。人民的命运,历史的命运,从来不是演戏可以左右的。

3. 古代统治者为何推崇以“以孝治天下?

作为中国古典社会统治的思想根基,儒家思想在董仲舒之后确立了其不可撼动的统治地位,维护了数千年的等级制度。其中对“孝”阐述深受历代统治者的推崇,这早在春秋时期形成的经典著作《论语》中便可窥探一二。
在论语第一篇有子即对孝做出了阐述: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所谓孝悌,即孝敬父母尊重兄长。文中的“君子”语出《易经》,指国君之子,后代指统治阶层中的嫡长子,与“小人(除嫡长子以外的儿子)”相对,后发展成品德高尚者的代称,本文中可理解为统治阶层的代称。
有子以一种递进的方式阐述了“孝悌”对于“仁”的重要性。统治者要致力于治国之本,本在“仁”,“仁”之本在于“孝悌”,当人人拥有这种品德,那么子孙会听话,人民恭顺,臣子忠诚,秩序形成,社会稳固,即“本立而道生”,君子才能安心。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自西汉董仲舒之后,绝大多数集权王朝以孝治天下,因为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孝悌是仁的根本,则孝悌为核心之本。君子治国以仁,孝悌为本,而后人民知所止而安于现状,四民各司其职,天下大定。
除有子的言论之外,论语中有关孝的篇幅比比皆是。而孔子对于孝的解释不仅仅强调父母生前要尽孝,在父母死后更要以礼葬之、祭之。这种对长辈、祖宗的深厚情感在孔子看来是孝的最好实践,也深入到华夏文明的骨髓中,究其根源是因为华夏民族起源于农耕文明,讲究的是对于农耕技术的传承,这与起源于商品交换的西方文明有着极大的区别。这种传承要求后生者对先生者的服从,才能收获,统治者也需要这样的服从来维护统治,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古代王朝总是重农抑商。孝对稳固政权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不断集权的政治也使得孝逐步走向了极端——绝对服从,这种被权力扭曲的孝阻碍了一切新鲜血液。
对孝的推崇使得古代农业文明的中华大地数千年行走在世界前列,直至满清到达鼎盛,却也是在满清时被自己视为奇技淫巧的工业文明一击崩溃,山河破碎。孝乃万物生灵之常情,然若以权欲用之则失其真,使老者骄横幼者懦弱无为,天下苍生浑浑噩噩,步入深渊而不自知,宜当戒之。

古代统治者为何推崇以“以孝治天下?

4. 请问为什么汉朝以孝治天下?

周秦以来,孝道是天人合一宗教思想的道德支柱。它包含双重意义:一是尊祖,二是敬天。尊祖为孝,敬天为德,所谓“德以对天,孝以对祖”就是这个意思。

汉代统治者从建国伊始,就极力宣扬和

推行孝道,把它当做治国安民的基本国策。
  除了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以外,从西汉惠帝始,迄于东汉献帝,都以“孝”字为谥号,取“孝子善述父之志”的意思。  而凡有作为的帝王,又常常身体力行,率先实行孝道。如文帝刘恒为代王时,其母薄太后染病卧床,刘恒陪侍,目不交睫,体不解衣,汤药不亲尝不进,三年如一日。
  对于他的孝行,群臣认为即使是古代的大孝子曾参也无以过之。

由于统治阶级的高标倡行,
												孝道成为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标准。    为了推行以孝治天下的基本国策,汉代统治阶级又进一步把孝道纳入察举制度之中,用以选拔人才,考核官吏。
  凡行孝道,孝名远播者,即察孝廉,推荐为官。但是任何事物发展到极致都不可避免地产生负效应和负面值,在功名利禄的诱使下,汉代的孝道也孕育出了种种沽名钓誉、名实不副的伪孝者。

5. “以孝治天下”是什么思想?

推行孝道是中国古代治国的重要措施。孟子认为,子孝则家齐。天子养老,等于养天下之父亲,以父统子,则天下归心,忠君则天下太平,这就是“以孝治天下”的基本思路。汉代推行“以孝治天下”的政策,高祖刘邦后的每一位皇帝的谥号前都加了一个“孝”字。不仅如此,汉统治者还通过举荐的方式,把民间那些“孝悌力田”者吸收到朝廷做官。


受到汉代的影响,后来各朝各代对“孝”都有相当的重视,逐渐地形成了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便是流传千年的金玉良言。

“以孝治天下”是什么思想?

6. 为什么统治者要强调以孝治天下

最近喜欢翻看一些旧书,相互佐证之下,倒也别有一番乐趣。
  
 在《三国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曹丕宴请群臣,酒到酣处,向大臣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我和你爹同时得了一种怪病,你手里仅有一粒救命药丸,这个时候你应该给谁呢?”
  
 这恐怕是天底下所有男人最痛恨的一类问题,只不过这次将“媳妇”换成了皇帝,将“妈”换成了“爹”,将“掉进河里”换成了“得了怪病”。如果回答不好,弄不好是要杀头的,所以问题也就更加棘手了。出乎意料的是,彼时很多大臣的回答都是:“当然救我父亲!”,弄的曹丕很没面子。
  
 看到此处时,我一直在想,当时的大臣是真的很孝顺吗?难道他们不怕掉脑袋?后来慢慢去翻阅其它资料,才逐渐明白其中道理。
  
 我国古代从西周到秦代,都非常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在尊老敬老方面,慢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从汉代开始,自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孝道由家庭伦理扩展为社会伦理、政治伦理,“三纲五常”慢慢成为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
  
 以后的历朝历代,都将"以孝治天下"作为维护自己封建帝制的治国纲领,一直持续到清朝结束。当然,这里面也有个个例,元朝因为是游牧民族建立,父子依附关系相对较弱,对农耕文明产生的孝道自然不会适应,以孝治国的理念在元朝基本没有得到实践。
  
 “忠”、“孝”是是我国古代两大最重要的道德观念。我们常讲天、地、君、亲、师,从国家意识层面上来说,忠理应放在孝之前,然而在我国古代很多时期却形成了忠孝倒错的局面,就连统治者也大力宣扬“孝先于忠”的观念,把“孝”摆在了百善之首的位置。
  
 这是为什么呢?
  
 鲁迅先生曾言:“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呢?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她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就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
  
 这话说的很中肯。我国古代的不少朝代大多是叛乱中建立了自己的王朝,以朱明王朝为例,如果朱元璋倡导忠,他首先就是最不忠的一个,所以从皇帝到百姓,谁也没有底气去主张“忠”字治天下。毕竟无论哪个朝代,占大多的都是升斗小民,忠离自己太远,孝反而更接地气,更容易去践行落实。

7. 以孝治天下

《孝经·孝治章第八》之五
  
 【原文】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 之。’”
  
 【白话】所以圣明的君王以孝道治理天下,就会像上面所说的那样。《诗经·大雅·仰之》篇中说∶‘天子有伟大的德行,四方的国家都会归顺他。’”
  
 思考之一:圣明的天子以孝治天下是怎样的呢?在他们遇到灾难祸乱的时候又是怎样做的呢?
  
 古代圣明的天子,以孝治天下是这样做的。他们以孝作为教化百姓的礼义,帮助启发众人的孝心。自己以身作则,不敢遗小国之臣,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诸侯、卿大夫、读书人、普通百姓都效法明王的这种孝心,各自都能做到安亲,“亲安之”,都能够使家庭和睦。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所有的细胞都和谐了,社会自然能够和睦,天下也就大治了。所以古代的领导人,希望天下大治,都是从自己做起。
  
 他们在遇到灾难、祸乱的时候,天子总是反求诸己,不会怨天尤人。他们往往是沐浴斋戒,自我反省,断恶修善,大赦天下。用自己改过、行善的行为去感动天地。他们对天地充满了敬畏心,对百姓充满了仁爱慈爱。《论语·尧曰篇》记载:(商汤)曰:“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白话意思是,商汤说:“我自身如果有罪,请不要罪责天下之人;天下之人如果有罪,罪责请降罚在我身。”《尚书·泰誓》也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意思是说,上帝所见,来自我们民众所见;上帝所闻,来自我们民众所闻。民众有责难怨言,都是我一个人的责任。
  
 思考之二:真正的“王道”精神是什么?对我们当下又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呢?
  
 所谓王道,实际上就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处理一切问题的时候,按照当时通行的人情和社会,道德标准,在不违背当时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前提下,所采取的某种态度和行动。
  
 孔子在《礼记·礼运篇》中,曾描写了王道政治普遍实施以后理想的社会状况。他说,中国在上古时候的人类社会,就是这种大同世界的“太平”盛世;等而下之,王道的精神变了,王道的政治也没有了,但还可以致“升平”的社会;再等而下之,便是衰乱之世了。《孟子与公孙丑》记载,“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真正“王道”精神,在《孝经》就是明王“以孝治天下”的精神。那么“王道”精神对我们当下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第一,效法“文王孝亲”、“武王帅而行”的美德,要孝学圣贤。行孝当趁早,不要给自己的生命留下遗憾。第二,要心心念念都有“事其亲”的孝心,让父母安心是我们一生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的必修课。第三,在上位者,要战战兢兢,谨慎行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下无怨,天下太平。第四,治理天下、治理国家、治理家庭,都要从完善自己的德行做起,“厚德方能载物”,要先做好自己,在完善德行上努力,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最终一定能有好的收获,事业发达,家庭和谐。第五,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不敢轻慢任何一个人,即使是社会地位最最卑贱的人,都要以礼相待。生而为人,惟有懂得尊重,懂得爱敬,才能配为三才之人,否则,和那些低级动物有何区别?只有在尊重大众中,才能成就自己的德行。

以孝治天下

8. 封建王朝为何以孝治天下?

孝”字的起源
早期金文(图1)的“孝”,是一个小孩儿(“子”)在老人的手下搀扶着老人走路的形状,用扶侍老人来表达“孝”的原意。孝字从战国楚简(图5)开始就有了隶书的意味,秦代睡虎地秦墓竹简(图8)、汉初马王堆汉墓帛书(图9)中的孝字直接承袭战国楚简孝字形体而来,把老人的头、发、身、手合并简化为“耂”(“老”字头),最后演变为汉魏隶书及今天的楷书形体。《说文》篆文孝字形体是直接承袭西周金文孝字形体而来,而出土秦汉文物上的篆文孝字形体略晚于《说文》小篆孝字形体。

因此从字形上来看,“孝”的本义就是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
狭义上的“孝”
狭义上的孝,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对父母长辈的“孝顺”,当然了,虽然说是狭义,但实际上也包含了几种概念,是一个综合的体系。
古人认为,最低等级的“孝”,是指向父母长辈提供衣服、食物等物质生活资料,“以其饮食忠养之”,满足父母的基本物质需求。也就是最基本的赡养父母。
比赡养高一等级的孝顺是“敬”,即子女晚辈向父母长辈发自内心的尊敬。《礼记·祭义》所说的“养可能也,敬为难”。古人的“敬”内容有很多,比如晨昏定省;与长辈交谈要小声;父母如果患病了,子女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等等都要随之做出改变;父母在,不远游等等诸如此类。
此外,对父母长辈的过失运用适当的方法规劝,也是孝顺的延伸;“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也是孝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继承父母的遗志也是孝顺;“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自己建功立业彰显了父母更是一种高级的孝顺。
广义上的“孝”
而广义上的“孝”就不仅仅指对父母长辈的孝顺了,更是包含我国古代的一系列重要伦理道德准则:忠于君王、敬于职责、信以待友等等:
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礼记·祭义》
尤其是忠于君王这一项,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很多时候,“忠孝”都是放在一起说的,因此“孝”和“忠”的概念往往混淆甚至混为一谈。

所以“忠”“孝”二者不可分割:父为子纲,所以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君为臣纲,所以臣在国要忠于君主;这就是所谓的在家为孝,入孝为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有序,不可逾越,构成了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说白了,“以孝治天下”是表面文章,目的是为了潜移默化夹带“忠”的私货,如果人人都是忠臣孝子,天下也就太平了,王朝也就万年传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