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题目:某公司一项固定资产原值为1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

2024-05-09

1. 财务会计题目:某公司一项固定资产原值为1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

一、年限平均法:
1、净残值率=2000/100000=2%
2、年折旧率=(1-2%)/5*100%=19.60%
3、年折旧额=100000*19.60%=19600元;每年的折旧数值一致。
二、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折旧额=100000*40%=40000元
第二年折旧额=(100000-40000)*40%=24000元
第三年折旧额=(100000-40000-24000)*40%=14400元
第四年和第五年折旧额=(100000-40000-24000-14400-2000)/2=9800元

作用
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其所处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以及其他环境有可能与最初预计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可能导致原来预计净残值不能准确反映其实际情况,提供不真实的会计信息。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进行复核。如果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的预期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相应调整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并按照会计估计变更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预计净残值

财务会计题目:某公司一项固定资产原值为1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

2. 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原值为3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我5%。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值反映企业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和企业的生产规模、装备水平等。
它还是进行固定资产核算、计算折旧的依据。指企业、事业单位建造、购置固定资产时实际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包括建造费、买价、运杂费、安装费等。

扩展资料固定资产购置后,以固定资产的买价加上运杂费,安装费等记入固定资产帐户构成固定资产原值;在固定资产入账的次月开始,按月进行计提折旧,记入累计折旧帐户,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的差额构成固定资产余额。
固定资产原值是指帐面固定资产原始购置的金额,固定资产余额是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的结果。用公式表述,前者是被减数,后者是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原值

3. 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原价1000000,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000.。按年数总额法计提

具体运算如下:
1、第一年=(1000000-4000)*(5/15)=332000,年折旧额332000,累计折旧332000
2、第二年=(1000000-4000)*(4/15)=265600,年折旧额265600,累计折旧=265600+332000=597600
3、第三年=(1000000-4000)*(3/15)=199200,年折旧额199200,累计折旧=332000+265600+199200=796800
4、第四年=(1000000-4000)*(2/15)=132800,年折旧额132800,累计折旧=332000+265600+199200+132800=929600
5、第五年=(1000000-4000)*(1/15)=66400,年折旧额66400,累计折旧=332000+265600+199200+132800+66400=996000

扩展资料:
1、年数总和法,是指用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称为折旧率),计算折旧额的一种加速折旧的方法。
2、年数总和法又称总和年限法、折旧年限积数法、年数比率法、级数递减法或年限合计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
3、年数总和法的主要用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数总和法

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原价1000000,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000.。按年数总额法计提

4. 某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

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预计净残:600000*4%=240000元。 拓展资料: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其所处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以及其他环境有可能与最初预计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可能导致原来预计净残值不能准确反映其实际情况,提供不真实的会计信息。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进行复核。如果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的预期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相应调整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并按照会计估计变更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固定资产的价值是根据它本身的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它的磨损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情况;有形磨损又称物质磨损,是设备或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或因自然力影响而引起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上的损失。按其损耗的发生分为两类。Ⅰ类有形磨损是指设备在使用中,因磨擦、腐蚀、振动、疲劳等原因造成的设备的损坏和变形。针对Ⅰ类有形磨损,应注意在设备使用的同时,降低其磨损速度,减少和消除非正常损耗。要合理使用设备、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检修。Ⅱ类有形磨损是设备在自然力的作用下,造成设备实体锈蚀、风化、老化等的损耗。这类损耗与设备的闲置时间有密切关系。针对Ⅱ类有形磨损,应注意加强管理,减少设备闲置时间,做好闲置设备的养护工作。

5. 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值为20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如果用平均直线法,则5年内每年计提的折旧额是相等的,都是39600元。

而对于原始价值较小、使用年限较短的劳动资料,按照低值易耗品来进行核算。在中国的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通常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和工具等。


属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或者影响劳动对象的劳动资料,是固定资本的实物形态。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长期发挥作用,长期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则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逐渐地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并构成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
根据重要原则,一个企业把劳动资料按照使用年限和原始价值划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对于原始价值较大、使用年限较长的劳动资料,按照固定资产来进行核算。

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值为20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6. 某项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8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000

固定资产如果已计提了减值准备,则应当按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和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又得以恢复,则应当按照固定资产恢复后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但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调整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对此前已计提的累积折旧不作调整。

第1年的折旧额为=(80000-5000)×5/(1+2+3+4+5)=25000(元)
第2年折旧额=(80000-5000)×4/(1+2+3+4+5)=20000(元)
第3年计提减值准备==(80000-25000-20000)×10%=3500(元)
第3年计提减值准备后的固定资产价值=80000-25000-20000-3500=31500(元)
第3年折旧额=(31500-5000)×3/(1+2+3)=15500(元)
第3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80000-25000-20000-15500=19500(元)

所计提的减值准备到固定资产清理时再冲减原值

7. 某企业有一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原值为1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五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

双倍余额:100000乘以2/5,第一年,40000,第二年,100000-40000=60000.60000乘以2/5,24000,第三年,60000-24000=36000,36000乘以2/5,14400.最后两年36000-14400=21600. 21600-2000=19600.19600除以二,为9800

某企业有一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原值为1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五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

8. 某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5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采用年数总和法计

1+2+3+4+5+6=21

1年 50000-2000=48000*6/21=13714.29
2年 48000*5/21=11428.57
3来48000*4/21=9142.86
4年48000*3/21=6587.14
5年48000*2/21=4571.43
6年48000*1/21=2285.71 6年一起4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