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问题

2024-05-10

1. 朝鲜问题

三八线是位于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苏联在朝鲜半岛商定以北纬38°作为接受日军投降的范围的界限。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美军受降区。 

三八线北部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南部为大韩民国。长度248公里,宽度大约4公里。双方一度都有重兵把守,并互相播放广播。近几年局势缓和,基本没有冲突,双方的广播对峙也已经停止。 

三八线与朝鲜战争密切相关,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然而,三八线究竟是如何划定的?划分三八线本身到底说明了什么?三八线与朝鲜战争之间内在的和本质上的联系在哪里?这些问题在历史上都有不同的说法,其结果对于分析战后远东局势的走向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朝鲜这个曾在某种程度上依附于中国的王国便受到了日本的统治。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朝鲜,使它成为一个被征服的省份。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盟国首脑在商议战后国际安排时也谈到了朝鲜的命运。在1943年11月的开罗会议上,罗斯福、蒋介石和丘吉尔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对朝鲜问题是这样说的:“我三大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 在紧接着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又与斯大林讨论了朝鲜的前途问题。斯大林说他看到了《开罗宣言》,并说朝鲜应该获得独立。他还同意在朝鲜能获得完全独立以前,需要有那么一段准备时间,也许需要40年。 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再次谈到朝鲜问题。2月8日罗斯福与斯大林举行会晤,在两人谈过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以后,罗斯福提出讨论领土托管问题,并向斯大林提出,在朝鲜人民做好自治的准备之前,“朝鲜要由一个苏联代表、一个美国代表和一个中国代表实行托管”,“托管期愈短愈好”。大概是鉴于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曾拒绝过美国在1944年3月提出的战后对朝鲜和印度支那进行托管的方案,罗斯福认为“没有必要邀请英国参加朝鲜的托管”。斯大林同意托管的方案,但他建议还是应该邀请英国参加托管。于是,战后由中、美、苏、英四国对朝鲜实行临时托管的方案便在雅尔塔会议上确定下来。但会议文件并未具体谈到托管朝鲜的问题,只是在提到对哪些领土将实行托管时说,“这将是有待以后达成协议的事情”。 杜鲁门继任美国总统后,于1945年5月底派特使霍普金斯去见斯大林,斯大林表示没有改变四国托管朝鲜的政策。 

然而,由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引起了远东军事和政治局势的突然变化,于是在四大国尚未就朝鲜的托管问题达成具体协议之前,首先要解决美国和苏联分别在朝鲜半岛对日本军队进行受降以及实行军事占领的问题。这时,便引出了三八线的划分问题。 
北纬38度线原本是一条自然的和地理的划线,虽然在朝鲜境内的这条长约300公里的无形的划线将朝鲜半岛分为面积大体相同的两部分,但是其本身并没有任何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意义。人为地从军事或政治上利用这条划线,最早是由日本和沙皇俄国提出来的。1896年日俄密谋瓜分朝鲜,日本曾向沙俄秘密提出以三八线为分界线。1904年日俄战争前夕,沙皇也曾做出决定,俄国只控制三八线以北,听凭日本在三八线以南任何地方登陆。但这两次划分均因双方利害冲突而未能实现. 

真正使三八线成为从军事角度利用的分界线,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朝鲜驻军的兵力部署进行调整时实现的。1945年2月,日本把部署在朝鲜半岛的日军以三八线为界划分为两部分,北部的军队归关东军指挥,南部的军队为大本营所属。后来,针对苏联可能参加对日作战的情况,日本大本营提出了把全部驻朝日军划归关东军指挥,并由朝鲜总督兼任关东军总司令官的方案。但5月7日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带着这个方案去见裕仁天皇时,遭到天皇拒绝。 这样,三八线在实际上就为后来苏联在中国东北和北朝鲜对日本关东军作战,而美国则在南朝鲜和日本列岛与大本营直接指挥的日军作战提供了客观依据。 

然而,三八线事实上被美苏两国加以利用,又有其突然性和偶然性。在苏联出兵对日作战之前,美苏两国没有就各自的作战区域进行明确划分。在1945年7月的波茨坦会议上,美英苏三国军事首脑曾同意,在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以后,应当在朝鲜整个地区就美苏两国的空军和海军的作战范围划一条界线。其目的显然在于避免在战争中发生误会而混淆各自承担的责任。至于在地面上的作战或占领区域问题,则根本没有讨论。对于美国来讲,太平洋战争的核心是解决日本问题。因此,尽管当时的三军参谋长马歇尔要求杜鲁门授权麦克阿瑟在战争结束后的短时间内,派一个师在釜山登陆,此外还应占领汉城和清津,但那都是在结束对日作战之后的事。在波茨坦会议上,苏军总参谋长告诉马歇尔,苏联在对日宣战后将进攻朝鲜,并问美军是否可以为配合这次进攻,在朝鲜海岸实施军事行动。马歇尔明确回答,在日本未被摧毁,日本在南朝鲜的军事力量未被消灭以前,美国不准备对朝鲜实施两栖作战。 据杜鲁门回忆,那是因为当时没有人想到,不管是美国的或者是苏联的地面部队,会在短期内进入朝鲜。杜鲁门确信,国际会议上从来没有讨论过以三八线作为在朝鲜的分界线这个题目。 

苏联突然宣布对日作战和与此同时日本天皇决定无条件投降这两件事, 使情况发生了急促变化。当苏联军队向满洲和朝鲜的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时,距离朝鲜最近的美国地面部队还远在600英里以外的冲绳岛。因而日本战争机构的突然崩溃,在朝鲜半岛造成了真空局面。正是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由美国方面迫不及待地提出了美苏双方分别占领朝鲜和接受日军投降的具体分界线问题。 
至于把三八线作为分界线问题的提出,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韩国外交协会会员金基兆提供的情况是:1945年8月10日凌晨6时左右,美国窃听到日本大本营发出的电报,电文内容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接受无条件投降宣言。不久又截获驻朝日军司令官发给大本营的电报,电文说:“苏联军队正大批进入朝鲜。如果美军进入这个地区,全体日本军队就可能向美军投降”。马歇尔获知这种情况后,立即召见作战局长赫尔及林肯准将,命令他们划出一条苏联攻入朝鲜时南下的界线,并指示美军也要即刻制订向南部朝鲜进军的计划。据说林肯准将接受命令后回到办公室,偶然地从《纽约时报》上得到了划定三八线的启示。因为,《纽约时报》在报道苏军进攻情况时刊登的那幅地图,只画出了三八线以北的地区。于是,美国将军这个偶然的发现,便成为美国提出以三八线为界的根据。 

施纳贝尔提供了另一种情况:日本突然投降促使美国迅速起草关于投降程序的“总命令第一号”,而这个命令的第一段便涉及到受降区域的划分问题,陆军部作战局为尽快搞出一份文件,一直工作到8月10日深夜。讨论的结果是盟国应在远东分几个区域受降,并且明确规定这些区域地理上的界线。政策组的负责人博尼斯蒂尔上校只有30分钟来起草命令第一段,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正在急切地等待着结果。最初,博尼斯蒂尔曾设想按朝鲜的行政区划来划分受降界线,但身边一时没有资料。后来他注意到北纬38度线差不多从朝鲜中部穿过,而且汉城及其附近的集中营都在三八线以南,于是他决定用三八线作为受降区域的分界线。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得知日本决定投降和苏军已对日宣战并大举“涌进”朝鲜半岛的消息后,8月10日深夜,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在五角大楼举行紧急会议。主要议题是在朝鲜的受降问题。出席会议的有助理国务卿邓恩、陆军部助理部长约翰•麦克洛伊和海军部高级官员巴德等五人。会上,邓恩提出美国军队应赶到尽可能北面的地区去受降。但马歇尔的一位年轻参谋人员迪安•腊斯克上校指出,军方缺乏可供立即投入使用的兵力,加上时间和空间的因素,美国军队在苏军进入朝鲜北部地区之前抵达北部纵深地区有困难。这时,麦克洛伊便请腊斯克和另一位上校查尔斯•博尼斯蒂尔到第三休息室去,要求他们搞出“一条尽可能向北推进”,但又不致“被苏联拒绝”的界线。于是,三八线就这样在一次会议上,匆忙地由两位美国上校提出来了。 

从资料来源看,第三种说法的真实性更可靠一些。不过,这些细节上的差别对于我们分析问题没有本质的影响。总之,这个关于以三八线划界的建议迅速得到美国军方和国务院的同意, 并于8月14日为杜鲁门批准。次日,杜鲁门便给斯大林发出密电,通报了已经杜鲁门批准的给盟军最高司令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有关日本武装部队投降细节的“总命令第一号”,该命令的内容之一即是以三八线为分界线,确定了美苏双方在朝鲜半岛的受降区域。8月16日,斯大林复信表示,“基本上不反对命令的内容”,对于有关朝鲜分界线的问题也没有提出异议。9月2日,麦克阿瑟在东京湾密苏里号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后,发布了“总命令第一号”,其内容根据斯大林提议略有修改。命令提到:“驻北纬38度线以北的韩国、满洲、库页岛、千岛列岛等地的日本军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军和辅助部队,应向苏联远东军最高司令官投降;日本帝国政府大本营和驻日本本土及其周围诸岛以及驻北纬38度线以南的韩国、琉球列岛等地的日本军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军和辅助部队,应向美国太平洋地区陆军最高司令官投降。” 

就这样,三八线作为美苏两国在朝鲜受降和实行军事占领的分界线便被明确地规定下来。受降命令传到战地时,分兵进击的苏联军队已经越过三八线,正沿着公路向汉城运动。但他们一接到关于分界线的命令,就迅速撤回到三八线以北。9月8日,首批抵达朝鲜的美国军队第7步兵师在仁川登陆。这是美苏两国在朝鲜半岛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名副其实的合作。 

这条约300公里长的分界线斜穿朝鲜半岛,它截断了75条小溪和12条河流,以不同的角度越过重山峻岭,穿过181条小路、104条乡村土路、15条道际公路和8条高级公路,以及6条南北铁路线。 显然,对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来说,以及从地理的角度来看,三八线都是一条极不合理的分界线。但是,这并不表明匆忙划出的这条分界线没有政治上的考虑。 


尽管美苏两国军队进驻朝鲜半岛时曾一致声明,三八线仅仅是两国军队在朝鲜驻扎时所划定的界线,并不具有政治意义。 但是事实上,特别是后来历史的发展表明,三八线对于所谓受降的军事意义只是表面的和暂时的,美苏两国对三八线的确认本身已经包含着深远的政治意义。 

很多研究者认为,三八线的划定只具有军事意义。如金基兆就认为,“以北纬38度线把朝鲜半岛一分为二的决定性因素”,是“为阻止苏军南下”。他还引证说,驻南朝鲜美军司令官约翰•霍奇1947年10月27日和11月7日曾说过,以三八线分割朝鲜半岛,是由于驻朝日军的编制和部署所致;美国陆军部作战局局长沃尔特在1949年6月16日也说过:分界线是在日本军队的两部分之间划出来的。 原苏联学者斯拉文斯基也断言,“接受日军投降是把朝鲜一分为二的唯一目的”,后来在冷战中,三八线才“成为南北朝鲜的边界”。 俄国朝鲜问题专家托尔库诺夫和乌菲姆采夫在刚刚出版的一部专著中仍然认为,三八线的划分“是一种非常性的临时措施,其目的是彻底击溃盘踞在那里的日本部队,并接受他们的投降”。 如此来说明美苏两国对三八线的划定只是从军事意义上考虑的,显然不能说服人。美国提出以三八线划界,首先考虑的是阻止苏军南下的军事意义,这一点无可置疑,但这不是最终的也不是决定性的考虑。如果不是孤立地或表面地看问题,那么就应该指出在军事意义背后隐藏着的政治意义。 

第一,正如我们在前面讲到的,美苏等盟国对朝鲜问题的考虑,本身就是从国际政治角度出发的。只是由于当时没有想到日本会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才在形势突变的情况下仓促提出受降及实行军事占领的分界线问题。 

第二,美国方面在提出朝鲜分界线时就是有政治考虑的。早在1944年3月美国就开始考虑在朝鲜的军事占领问题。尽管朝鲜问题不是罗斯福战后远东政策的核心部分,但是他必须阻止苏联战后在朝鲜发挥统治作用的意图。罗斯福力图通过外交途径来实现这一目的,他曾对国务卿科德尔•赫尔说,朝鲜可以置于国际托管之下,由中国、美国以及其他一两个国家参加。他还曾向英国提出了这一建议。而美国国务院的计划甚至走得更远,它要求战后由美国对朝鲜实行统治,这意味着美国应该在武力解决朝鲜问题上发挥决定性作用。国务院的一份文件指出:美国参与在朝鲜及其周围地区的军事行动将大大加强它对朝鲜内部事务和对临时政府实行国际监督中发挥主要作用。该报告预计美国可能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朝鲜实行军事占领,而且可能会与将占领这个国家相当一部分面积的苏联共同实行军事占领。5月,国务院的另一份文件警告说,如果苏联独自占领朝鲜,美国认为这将会危及未来太平洋地区的安全。这份文件及其他文件都提议,任何占领必须通过一个由各方参加的中央政府实行,而不是几个区域性政府分治。 可见,美国在考虑军事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它的政治后果。 

第三,美国在提出以三八线划界的方案时,绝不仅仅像金基兆所说,是“起因于一个美国军官的偶然发现”。尽管三八线的提出带有偶然性和突然性,而且也确实是首先针对受降问题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从政治角度考虑问题。事实上,美国陆军上校们在划定分界线时,前提是要满足国务院的“政治方面的考虑”。 三八线的划定,恰恰将朝鲜的旧都汉城和仁川、釜山两个重要港口都包括在美军受降的南部地区之内,这不是偶然的。提出三八线方案的腊斯克上校后来谈起过这件事,他在1950年7月的一份备忘录中承认:“如果这条线为苏联所拒绝,美军按实力并不可能到达这些地区。但我们认为把朝鲜的首都包括在美军管辖区内是很重要的,因此还是提出了这条线。” 显然,对于首都汉城的考虑与国务院设想的“任何占领必须通过一个由各方参加的中央政府实行”的方案是有直接联系的。很明显,如果这两个考虑都能实现,那么未来朝鲜的临时中央政府驻地就将在美军管辖区内。这难道还不具有典型的政治意义吗?我们将会看到在这个问题上苏联是怎样与美国勾心斗角的。 

第四,苏联在接受三八线为界的方案时,也不是没有政治考虑的。的确,正如腊斯克估计的,按照当时的军事态势,苏联完全可以拒绝三八线,提出以三七线甚至更南面的一条线为军事受降分界线,而美国从实际出发也不得不接受这种修正方案。但是斯大林没有这样做,而是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三八线的提议。这一点,不仅使当事人腊斯克和美国陆军部感到惊奇 ,而且也使后来的一些研究者感到迷惑 。的确,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的军事实力已经空前加强,以致斯大林可以踌躇满志地声称:“这次战争不比从前了。现在是,谁的军队到达哪里,谁就占领土地,也就在那里实行谁的社会制度。” 那么,斯大林为什么会接受三八线呢?实际上,作为政治家,斯大林有更深远的考虑,他在接受三八线的提议时是有交换条件的。人们应该注意到,斯大林在8月16日给杜鲁门回电表示同意美国的受降方案时,还提出了两个重要的修正意见:(1)将属于日本的整个千岛群岛交给苏联军队;(2)将属于日本本土的北海道北部交给苏联军队。斯大林还特别强调了第二点,他认为:“如果俄国军队在日本本土的任何部分没有占领区,俄国舆论就会大哗。”斯大林最后还以强硬的口气对杜鲁门说:“我迫切希望上述的适中的意见不会遭到任何反对。” 显然,斯大林是试图以苏联对日本部分领土的占领来交换美国对朝鲜半岛部分领土的占领。可惜,斯大林忘记了,美国可以放弃朝鲜,但对日本则是志在必得,决不容苏联插手其间。在8月18日给斯大林的绝密电中,杜鲁门同意了斯大林的第一点意见,即将千岛群岛划入苏军受降地区,但对斯大林的第二点意见,则巧妙地加以拒绝。杜鲁门说,麦克阿瑟将军指挥的盟国部队,“包括苏军在内”。 斯大林一方面在8月22日复电中对美国拒绝苏联的要求表示遗憾,一方面却在回电之前,即8月20日向苏联军队下达了命令,要求苏联陆、海军全力进驻日本北海道,理由是北海道位于北纬38度线以北。就在斯大林下达命令的同时,苏联驻日代表库兹马•杰列维扬科中将拜访了麦克阿瑟,并声称不管美国是否同意,苏军将进驻北海道。麦克阿瑟当场以强硬的口气驳斥道:没有我的许可,哪怕是一兵一卒登上北海道,就将立即逮捕包括你在内的苏联驻日代表团全体人员。 这样,苏联进驻北海道的计划终于受挫。但苏联在此前已同意在朝鲜半岛以三八线划界,覆水难收。于是,斯大林只得接受既成事实,把问题留待以后寻找机会解决。所以说,苏联接受三八线也是有政治目的的,只是没有完全实现罢了。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三八线的划定,对于美苏双方来说,从一开始便有其深远的政治考虑,虽然表面上问题是从军事角度提出来的;三八线的划分,埋下了朝鲜民族长期分裂的种子,而且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两国之间已出现分庭抗礼的趋势,这颗苦种是必定要发芽的;三八线的划定为美苏两国在远东和朝鲜半岛的冷战格局奠定了基础,三八线成为美苏两国势力在朝鲜半岛对垒的既定疆界。 

如果这些结论成立,那么就完全可以推断说,朝鲜战争爆发的最深刻的根源——美苏势力在远东的对抗,就表现为三八线的划定。历史证明,后来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以及朝鲜民族的分裂也正是围绕这条纬线发展起来的。而涉及三八线的军事行动做为一条主线,也贯穿了朝鲜冲突和朝鲜战争的全过程:南北朝鲜的军事冲突是沿着三八线展开的;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的进攻引起了美国全面卷入战争;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向北进击又迫使中国出兵朝鲜;中国军队因未接受停火协议而打过三八线,被联合国扣上了“侵略者”的罪名;麦克阿瑟也因再次主张越过三八线等战争叫嚣,被杜鲁门总统所罢免;停战谈判是沿三八线的停火而开始的;最后,战争的结局仍然是大体以三八线做为南北朝鲜的分界线。周而复始,终点即是起点,这就是围绕三八线而进行的朝鲜战争的始末。 

当然,从逻辑上讲,三八线的出现只是为未来南北朝鲜冲突以至爆发战争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如果没有美苏在远东的对抗,如果朝鲜民族的内部冲突没有激化,如果世界没有出现冷战局面,那么这种可能性就难以转化为现实性。可惜,历史是朝着与这些假设相反的方向发展的。

朝鲜问题

2. 朝鲜问题

除夕纯属巧合,工作进度正好赶上这个事件档口,不要以为朝鲜把中国的除夕当作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关于忍让,我多说几句。
首先,中国正在制裁朝鲜,已经很多年了,现在连石油贸易都限量,朝鲜很多汽车都改成烧木炭的一氧化碳炉了。如果这点石油也切断,只怕会给半岛逼出一场战争,中国周边出现战乱,对中国百害无一益。
然后,你在比对一下强硬措施和平等对话的效果:
和谈的作用:中国主张和谈,90年代后期,中国发起的六方会谈非常成功,和谈之下,金二胖子主动炸毁了核设施,半岛无核化曙光出现。
美国破坏和谈结果:美国拒绝履行和谈中做出的承诺,继续制裁和封锁朝鲜,造成朝鲜反水,重开核项目。
强硬措施的作用:美国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制裁措施,但是毫无效果,在制裁之下,朝鲜成功完成了核爆。中国没有办法,加入了制裁行列。朝鲜陷入了全世界的制裁。
但是在全世界的制裁下,朝鲜无核化努力彻底失败,无核化遭到终结。朝鲜再次发射卫星,并成功升级了核弹。顺便说一下:只要把火箭顶端的卫星换成战斗部,就是洲际导弹。
中国现在的态度:
由于强硬的制裁措施导致无核化努力的失败,全世界开始进行朝鲜”去核化“,从要求朝鲜”停止研发核武器“变成”要求朝鲜销毁核武器“。
因为强硬措施的失败,中国再次提出和谈,但是遭到美国拒绝。
问一句:
关于朝鲜核问题,中国主张和谈,朝鲜炸毁了核设施。美国主张制裁,但朝鲜却拥有了核武器。请问谁的政策失败了?
最后回答你的问题:
既然这条道路已经失败,为什么还要走下去?

3. 朝鲜的琐碎问题

朝鲜不接受外国公民定居,只邀请与朝鲜友好的人士访问拘留期不超过90天,级别是省部级以上。赴朝鲜经商要定期签证。
朝鲜语与“韩语”是一回事,都是同一种民族语言。朝鲜语与“韩语”基本语汇相同。但是由于两国历史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很多在韩国能说的话到朝鲜是不行的。
朝鲜汇率不太稳定。1元人民币大约相当于135-150朝鲜元。
朝鲜目前的生活水平,按照平壤市来看与我们1987--1994年间北京的生活水平相当,但是食品供应相当于1982-1987年左右还偏紧些。朝鲜本国居民住房比中国要宽裕,城市居民住房的压力比我们小得多。普通外国人申请住房恐怕很难。
在朝鲜一般的工人、知识分子、干部工作在8-10小时左右,比我们的沿海打工族和蚁族要强得多。
外国人很难到朝鲜企业就业。
朝鲜的实际就业情况我不是很清楚,从表面上看大多数人有工作。
可以到朝鲜实地去熟悉情况,也可以找去过朝鲜经商、工作和学习的人仔细去了解情况。
本人的回答只具备一般的了解性,我没有实际去过朝鲜,只不过有兴趣了解朝鲜的各种信息罢了,与实际情况差距很大希望您批评指正。

朝鲜的琐碎问题

4. 朝鲜军事问题

美国曾经指责过中国、伊朗、巴基斯坦为朝鲜提供过核技术。还有他的军事技术并不发达,常规武器大多还在上世纪60年水平。只有少量的新研制的M2002坦克,改自T62,不知其举体性能,俄称能于其T90相比,可没人会相信。空军唯一上的了台面的是米格29,可数量少的可怜,就这样的水平,朝鲜自吹为亚洲第二。

核武器水平,我在看中央新闻时,主持人介绍说核爆当量是5000吨,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的就是2万吨的当量,可想而知,朝鲜的核技术只是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还有,最先进的远程大浦洞2导弹,是要从地面发射台发射,美军完全有能力在它准备发射的时候摧毁它,其短程导弹有机动发射能力,但日本、韩国具备一定反弹导导弹能力,有几枚能落地不好说。更重要的是,美国、韩国不会主动去攻击朝鲜,日本就不好说,他不会主动攻击,但他会忽悠美国、韩国攻击朝鲜,并参于攻击,会夸大朝鲜核威胁,为的就是早日摆脱自卫队的限制。

一楼的,中国的核武器是自主研发的吗???吹要有个限度

5. 朝鲜问题的由来

一、政策的提出

1943年12月公开发表的由美、英、中三国首脑签署的《开罗宣言》宣称,“在适当的时候,朝鲜将获得自由与独立”1。应该说,当时美国对朝鲜问题的政策基调是主张朝鲜成为自由与独立的国家的,但也为尔后的政策变化留有重要伏笔。

美国相当重视朝鲜的战略地位。1943年11月,美国国务院领土小组委员会指出:“北太平洋地区的安全与美国有关”,朝鲜则因其“政治发展可能影响此种安全”而亦与美国有关2。1944年3月至5月,美国国务院建议美军积极“参加在朝鲜境内或邻近地区的作战行动”,为战后美国“参与朝鲜内政”和“行使国际监督”创造条件3。如果苏军单独占领朝鲜,“美国将视这种发展为未来太平洋地区安全的威胁”4。美国国务院雅尔塔会议备忘录主张,朝鲜的军事占领和军政府应有各盟国的代表,但美国“应该在军事占领和军政府中起领导作用”5。美国国务院的波茨坦会议文件针对“苏联可能强烈要求在控制朝鲜事务的进程中享有领导地位”,认为“将朝鲜定为托管区并将朝鲜置于联合国的所属机构的控制之下便是合理的”6。这表明,美国考虑的基本问题是要“控制朝鲜事务”。

1945年8月,美国陆军部政策处奉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简称部际协调委员会)之命起草接受日本投降的通令。博恩斯蒂尔处长“最初想按行政区划标出分界线。但是,他的办公室仅有一张却不是标有朝鲜行政区划的地图。他注意到北纬38度线从中部将朝鲜大致分为两半。因此,他决定利用北纬38度线作为划分受降区域的临时分界线,此线南北的日军将分别向指定的美军当局和苏军当局投降。”78月15日,杜鲁门将通令内容通报给英国和苏联并获得同意。“三八线”的提出表明,它只是作为临时军事分界线,并无任何划分国家疆土的政治意义。但是,美国国务院接受“三八线”是阻止苏联力量从朝鲜北部进入南部的角度考虑的,因而“三八线”决策具有在朝鲜“遏制”苏联的政治意义。

显然,战时美国提出的对朝鲜问题的政策包含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主张战后朝鲜将成为自由与独立的国家;一方面则准备战后对朝鲜实施以美国为主导的多国军事占领或国际托管。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要在朝鲜遏制苏联影响的阴影已经隐约可见。

                二、军事占领、托管与实际遏制政策

苏军与美军先后进入朝鲜北部和南部接受日军投降,随后分别在“三八线”南北地区对朝鲜半岛实施军事占领。“三八线”从而成为美苏军事占领区的分界线。

朝鲜人民期望日本的投降将立刻导致朝鲜的独立,而美国政府及美军占领当局推行的却是无视朝鲜人民的正当要求与行动的政策。美国政府一面向占领当局发出具体的对朝政策指令,一面公开宣布美国的对朝托管政策。

然而,鉴于朝鲜人民和各派政治力量普遍要求自由独立和反对美国占领,驻朝美国军政府官员主张放弃托管制度,先组织亲美政权,而后兼并朝鲜北部。霍奇建议美国政府“澄清和排除‘三八线’这个障碍,以便统一朝鲜”,“发表放弃托管的明确声明”8。本宁霍夫建议“重新考虑让重庆流亡政府返回朝鲜作为占领时期的临时政府,在盟国的担保下充当傀儡,直到朝鲜人民达到能够进行选举的稳定状况为止。”9在此种背景下,李承晚、金九等人从10月起先后返回朝鲜。11月20日,兰登致电国务院,断言“朝鲜临时政府”是获得解放的朝鲜当然的首届政府,金九则是当然的政府首脑人选,然后就新的政策思路进行了阐述:先在军政府组成议院,再组织行政委员会,美、英、苏、中等国向行政委员会派驻督察和顾问;行政委员会与军政府相结合;行政委员会接管军政府的权力而成为临时政府10。12月的美、苏、英三国外长会议在莫斯科举行,会议达成包括托管朝鲜问题在内的《莫斯科协定》(中国国民党政府随后表示赞同)。会议期间,美国根本没有考虑放弃托管而建立朝鲜政府的问题。《莫斯科协定》在朝鲜南北引起不同的反响。霍奇等人却声称“朝鲜实行托管问题尚未最后确定,但是撤销‘三八线’和确立一个朝鲜临时政府是向着这个国家独立迈出的重大一步”11,支持反托管运动,制造混乱。不仅如此,美国还在旨在建立朝鲜临时政府的美苏联合委员会中作梗。

美国对朝鲜问题的政策旨在“建立能在拖延时期抵抗苏联控制的独立、民主、稳定的朝鲜政府”,“(使朝鲜)从苏联的控制下获得自由要比完全独立重要得多”。既然美国的“第一目标”是为了阻止苏联控制朝鲜,“第二目标”才是使朝鲜独立,那么组织能在今后数年内得到承认的完全独立的朝鲜政府并不被认为在美国政府的考虑之内。美国“必须(如果有必要的话和俄国人一道)为朝鲜提供某种领土保证并在朝鲜的对外关系中行使某些特权。因此,任何组成临时政府的方法都得以此为基础,即在某种掩饰下美国能继续行使控制达数年之久”12。由此看来,美国政府的政策和美国占领当局的政策是一致的,都是要“控制朝鲜事务”、“抵抗苏联控制”。两种政策只存在形式上的不同,前者主张通过托管机构实现其政策目标,后者则主张通过傀儡政权实现其政策目标。

为此,美国政府不断强调在朝鲜抵抗苏联力量和影响的重要性。1946年6月,经过实地调查的美国总统特使波利向杜鲁门报告,称苏联可能试图通过使朝鲜半岛和外蒙古苏维埃化而包围中国13。波利把朝鲜称为“意识形态战场”,断言在朝鲜将“出现一场考验,即究竟是民主竞争制度能用来迎接失败的封建主义的挑战呢,还是其他某些制度(例如共产主义)将更为强大”14。杜鲁门“认为任何示弱的表现都可能削弱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信誉。”15

1946年9月,杜鲁门的高级顾问克利福德在一份绝密报告16中指出,“美国将支持和协助那些无论在哪方面被苏联威胁或危及的所有民主国家”,认为“美国应继续为统一而独立的朝鲜而努力”。对朝鲜问题的这种考虑直接导致1947年初期的杜鲁门主义的产生。与此同时,凯南在美国国务院首次明确鼓吹遏制苏联:“如果我们的政策是明确而富有煽动性的,就应该允许我们从军事和政治方面长期对苏联进行遏制。”17

总之,1945年8月至1947年3月期间,美国对朝鲜问题的政策可以概括为形式上的托管、实际上的遏制。为了与此后美国正式推行的遏制政策相区别,姑且将此期的美国对朝政策称为“实际遏制”政策。

                          三、遏制政策

1947年1月,美国部际协调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美国对朝政策。该委员会事后提出的报告18认为,如果美国试图维持现行的对朝政策,那么,美国继续占领朝鲜就是不可能的。同月,苏联问题专家凯南完成的题为《苏联行为的根源》19的论文,先供高层内部参考,后于7月正式发表于《外交季刊》上,主张“美国对苏政策的要素必须是长期的,既有耐心而又坚定的,并且时刻保持警惕的对俄国扩张倾向加以遏制的政策”。凯南文章提出的遏制战略为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解释。

希腊和土耳其危机之后的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咨文中宣称,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威胁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外交政策主要应该是通过经济和财政的援助,“支持那些正在抵抗的自由人民。”20该项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这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动员令,也是美国正式推行遏制政策的标志。

在杜鲁门主义抛出之后,美国陆军部长帕特森主张美国应该“早日撤出朝鲜”,一切措施应该以早日撤退为目标。他提出,美国或建立且承认单独的南部政府,或将朝鲜问题提交联合国21。但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担心,朝鲜“是我们直接与对手单独进行意识形态战争几乎长达两年的国家,因此,失去这场战争将极大地损害美国的威信乃至全世界的安全。”8月4日,美国部际协调委员会第176/30号文件23提出“美国的对朝政策”,认为“在撤退可能导致共产主义统治整个国家的情况下,美国不能从朝鲜撤退。撤退的政治影响将严重损害美国的利益
参考文献《1943—1950年美国对朝鲜问题的政策演变》

对于朝鲜半岛中国的希望:
1,朝鲜能回归中国主导的六方会谈并最终永远、不可逆的放弃核武化。
2,美国与朝鲜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国际社会解除绝大部分对朝制裁行为。
3,朝鲜政权能够稳定的推进改革开放。
4,希望朝鲜政权尽可能亲华反日排美,但决不能全面对抗西方。

在国家的核心利益没有冲突的前提下才有友谊,一旦核心利益发生冲突,那就个是个了,甚至可以血拼,当然一旦互相需要远超过利益冲突就可以联合在一起,如二战时的蒋介石政府与苏联

国家核心利益如国家安全、领土(海等)完整等,神圣不可侵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交易。

“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朝鲜问题的由来

6. 朝鲜半岛问题的现状

朝鲜半岛问题的宗旨是南北分裂而产生的两种政权的摩擦冲击。

朝鲜(金正日政权)虽然是社会主义体制,朝鲜政权极其不稳定,政权传子就和封建王朝没什么两样。其他人也会不服。和中国的一党独大差不多的性质,只不过中国要比朝鲜成熟些。

韩国(李明博总统)首先要分清的是韩国资本主义民主体制,基本上是内部党派集结共谋国事,但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必须要建立在强大的国防上,不然就会变成现在的亲美。

朝鲜人均GDP低,思想保守,在金老头的统治下,变成了中国50年代的心态。
韩国人均GDP高,思想开放,随着美国的军事扶持,演练成过度依赖美国,和台湾没两样“草莓兵”

李明博今年下半年曾经公布一条“统一税”条例,估计没通过,但是却体现出李明博有南北统一的心态。朝鲜半岛统一20年内已经不可能。随着韩国的人均GDP提升,主战派实力大幅下降,这也是金老头看在眼里的。我提出的观点是:朝鲜人移民的肯定没有韩国人多。

朝鲜半岛要统一,跟美国,中国根本没有关系,是韩国人自己的问题,朝鲜半岛不管谁统一,必须是独立化,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独立性必须体现出来,不然只会引发更大的冷战和军事竞赛。人随着生活经济水平的提升,未必还能保留过去的道德信仰问题。这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能够改变的。美国是资本主义民主,但是确实全球犯罪率最高的。中国是社会主义民主,但是确实贪污受贿最严重的。

韩国根本不具备统一朝鲜半岛的条件:
1,国民主战思维落后,依赖性强。
2,人均GDP的提升,过于追求和平,保留现状。
3,韩美依赖性过高,统一后只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韩美协防条例)
朝鲜也不具备统一朝鲜半岛的条件:
1,不注重经济的提升和国民思想的开放。
2,韩美日对俄罗斯,中国的战略目标相同。
3,军事装备严重倾斜,就算有一死的决心,也是枉然。

反正朝鲜半岛就那样,有那个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不注重,也没有抱着万念俱灰的心态。没那个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抱着万念俱灰却搞不定韩同盟。

还是成吉思汗霸气,横扫欧洲。

古代中国,无论技术还是野心,可以说是世界之最,现代中国,自明朝中期开始,被外国蹂躏得不像球形,看见西方改革,跟着喊民主口号,被10多个资本主义国家蹂躏,到头来想学西方改革,我们要民主。只有民主才会让我们强大。

只要存在贫富差距,地方政权,就根本不会有真正的民主,资源战,领土战,主权战,与其喊民主,不如要一个强大的国权,至少外国佬穷我们富,而且他们不敢动我们。

7. 朝鲜问题~ 专家进啊

1.如果你需要真相,就不要掩盖真相。掩耳盗铃是得不到真相的。
2.(朝鲜的年轻人在中学就学纳米 克隆 计算机编程什么的 。 朝鲜的火箭设计

师年龄平均都低于四十岁。)这些绝对是真的。如果,这些是假的,朝鲜是不可

能进行核试验的。朝鲜对科技相当重视。假如,朝鲜并不重视科技,美国也用不

着那么紧张的防备他。某些中国人总是歧视朝鲜。那是自己掩耳盗铃根本不知道

朝鲜的发展。金正恩说要实现朝鲜的强国梦,你以为是吹牛吗?没错,我说过,

朝鲜是个喜欢吹牛皮说大话的国家。但在科技方面特别是军工科技方面朝鲜绝不

是在吹牛皮。不然美国、韩国、俄罗斯、中国、日本这些大国的神经不会紧张。
3.请不要指望用强有力的施压或制裁来阻止朝鲜发展核武器。因为谁也阻止不了

,包括美国、中国。依靠别国的贫穷落后来保证自己的安全是异想天开的行为。

朝鲜要进行核试验、要发展核武器,你制裁他,他要发展,你不制裁他,他也要

发展。与其想破脑袋去阻止朝鲜发展核武器。不如多想想以下的问题:1.朝鲜发

展成功了核武器会怎么样?是威胁中国多些还是威胁美国、日本、韩国多些?我

看对朝鲜中国大不必紧张。要说核武器。印度已经拥有核武器,并且和中国有藏

南问题纠纷,而朝鲜毕竟在研发当中,并且和中国没有领土纠纷。我想不出任何

理由中国怕朝鲜要胜于怕印度。2.中国的核武器远远强于朝鲜,有什么理由让中

国怕朝鲜而不是朝鲜怕中国?3.既然无法阻止朝鲜发展核武器,为什么不想办法

缓和中朝关系,建立友好体系来保证中国的安全?4.朝鲜发展核武器对美国、日

本、韩国的威胁远远大于中国。这难道不是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围堵更为有利吗?

5.中国如何加强建立并巩固中国反导系统。中国如果能建造强有力的反导系统,

不光不必担心朝鲜、也不必担心美日韩。6.如果朝鲜灭亡对谁有利?对中国吗?

朝鲜灭亡的结果,是韩国统一朝鲜半岛。鸭绿江畔将直接驻扎美军、日军。美国

对中国的围堵就不是现在半包围的C形,而是全包围的O形。7.必须看到朝鲜领导

集体是个自大而喜欢吹牛的毫无政治智慧喜欢蛮干的横蛮领导集体。但朝鲜不是

疯子。面对朝鲜,中国就必须用自己的政治智慧来认真对待。比如:最近的朝鲜

针对中国的渔民事件。中国政府就处理得很好。低调处理,即保障了中国渔民的

生命,也给朝鲜留足面子,并且打破了美国希望渔民事件挑起中朝战争的阴谋。
8.必须认清大局。朝鲜是中国的门户,即便中朝友谊遇到波折,也不能因噎废食

。至少朝鲜不该成为中国的敌人。否则,只会让美、日高兴,中朝之争,美、日

得利。9.中朝边境,朝鲜搞了很多核设施。一旦开战,核污染就是中国遭殃。中

国要做的就是竭尽全力阻止朝鲜爆发战争包括:朝鲜进攻韩国的统一战争。以及

美日韩对朝战争。朝鲜不爆发战争才是唯一保证中国安全的基础。否则,一切都

是空话。10.应该接受韩国提议的中国与韩国建立军事同盟的要求。这样可以一、

以此威胁朝鲜和朝鲜谈判朝鲜核问题。朝鲜如果能够和中国签署保证放弃核武器

不发展核武器、停止核试验的协议。中国可以放弃和韩国结成军事同盟。二、朝

鲜拒绝和中国签订保证放弃核武器不发展核武器、停止核试验的协议。只要朝鲜

进行第三次核试验,中国就可以和韩国签订军事同盟条约。朝鲜还真不能把中国

怎么样。他敢开战就是自取灭亡。而中国和韩国有同盟条约就可以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围堵。11.中国应该物资援助朝鲜。朝鲜政局稳定,朝鲜就不好闹腾。中国也就相对稳定。12.在关键时刻,中国必须支持朝鲜,不是为了朝鲜而是为了中国自己。唇亡齿寒。13.如果中朝彻底闹翻,中国不必出兵进攻朝鲜。中国只要和朝鲜断交,并宣布支持韩国进行武力统一朝鲜半岛。美日韩会为中国代劳干掉朝鲜。
所以综上所述,朝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不能用高度的政治智慧圆满的解决朝鲜各种问题。

朝鲜问题~ 专家进啊

8. 朝鲜核问题的实质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朝核问题的实质,在于两个方面,即朝鲜面对的生存威胁:一是它所认为的美国迫在眉睫的入侵,二是长期存在的经济困难。

    显然,发展核武器只能解决前者,不发展核武器却"不一定能"解决后者。由此可见,不管朝鲜是否发展核武器,都将面临迫在眉睫的安全问题——军事安全或经济安全,不管是哪一种安全威胁都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