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怎样盘活闲置资产

2024-05-10

1. 国有企业怎样盘活闲置资产

对闲置资产进行摸底,摸清闲置资产位置、数量、状况和用途等,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采取调剂和交易相结合,既提高了闲置资产的使用效率,实现了闲置资产增值,又防止资产流失。为使企业闲置资产不流失,确保资产安全完整,企业必须为盘活闲置资产搭建平台,创造环境,才能达到有效利用闲置资产的目标。
  1、建立企业设备信息库,实行网络化管理。
(1)对生产设备应实行分级管理,采用计算机辅助设备管理,建立信息库,使企业内设备等资产的运作情况(如设备的分布、构成、变动及利用等)及时得到反映,可迅速提供闲置设备的清单,有利于设备的盘活和调剂;
(2) 建立资产管理计算机网络,企业可加入社会上的设备调剂或产权交易网络,旨在收集、汇总、发布产权交易信息,提供产权交易和资产调剂服务,促进信息交流,形成一个迅速、及时、范围广泛、可随时随地提供交换、查询闲置资产及产权转让信息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实现资产优化配置,达到盘活闲置资产的目的。
  2、利用资产租赁,盘活闲置资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部分企业大批资产闲置,而另一部分企业因融资困难无法添置所需的同类设备。针对这种状况,可以考虑将闲置资产对外出租,或分块出租,或整体出租。对于出租方来说,既盘活企业闲置资产方法探讨可以达到盘活闲置资产的目的,又可以收取一笔租金,增加企业的收入,收取的租金可以投入到新的项目中,使得企业能正常地运转。对于承租方也是有益的,可以解决无力添置设备的困难。
  3、通过兼并,盘活闲置资产。这里的兼并是指在两家公司或两家以上公司合并中,其中一家公司因兼并了其他公司而成为存续公司的经济行为。在兼并中,存续公司仍保持原有的公司名称,且有权获得其他被吸收公司的资产和债权,同时承担其债务,被吸收公司则不复存在。具有较高管理效率的企业兼 并管理效率低的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后者的管理效率而获得正效应。很多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由于资金周转不畅,大量资金都沉淀在一些有形资产上,如固定资产、存货等。从而形成大量的闲置资产。亏损企业可视情况与经营良好,需扩大规模的、有消化能力的大企业联合甚至被兼并,实现资产重组,使闲置资产以比较合适的价格被处理,并在新的资源配置中实现其保值增值。
  4、拆零拍卖是化解现阶段产权交易之弊端的有效途径在现阶段资产处置的全部过程中,只有实施拆零拍卖,才是较好的回避和解决目前产权交易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弊端的一种有效途径。(1),由于拆零拍卖是在卖方确定卖点的基础上,并由买方权衡利弊、自主选择、各取所需,因此实施拆零拍卖能够将过去那种在产权交易过程中形成的负债心理克服在实施竞买行为之前。(2),拆零拍卖本身所具有的公开性和公平性能够有效地激发买卖双方的竞相参与意识和竞相参与行为。(3),由于拆零拍卖对资产所特有的盘活增效的特殊作用,可以因有效的拆零而做到物尽其用,避免了过去资产处置中囫囵吞枣,盲目定价、变宝为废的缺点。
  5、通过对外投资,盘活闲置资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运用资产取得收益,以使企业的资产不断增值。因此,企业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资产,以增加企业的收益。但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经常会出现闲置资产,这时,企业可以考虑利用现有的闲置资产对外投资,以期取得投资收益,达到盘活闲置资产的目的。这里的对外投资是指企业根据投资协议以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对其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以取得投资收益。一些闲置资产对企业自身可能没有利用价值,但对其他企业还是有用的,那么双方经过协商可以把这些闲置资产进行投资。对投资者而言,即使闲置资产得到了充分利用,提高了企业资金的利用率,还可分散 投资,减少资产闲置造成的损失,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对被投资企业而言,既可以迅速取得所需的资产,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还可以与对方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谋求共同发展。
  6、通过企业托管,盘活闲置资产。资产的转移包括资产的所有权转移和经营权转移两个方面,很多企业都采用资产所有权转移,但是有些资产的所有权转移难度很大,而资产经营权转移比较容易。资产的经营权转移包括出租、托管等多种方式。托管是指企业法人财产权或经营权以契约形式所作的全部或部分让渡,也就是说,企业法人将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交给托管公司经营,双方以契约形式约定,在一定条件、一定期限内,实现托管资产的保值增值。企业托管有利于直接进行企业闲置资产的重组和流动,从而达到盘活闲置资产的目的。目前,我国的托管经营还不成熟,此有必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托管主体即受托方的选择。受托方必须是具备接受企业资产托管经营管理能力和权力的独立企业法人;(2)托管方式的选择。应针对托管客体的自身条件,采用不同的方式;(3)代理风险问题。这是指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状态下,由于与受托人的目标、动机、利益、责任存在差异,委托人所承担的资产的支配权和使用权转给代理人控制而可能引起的利益损失。
  7、主打公益,获取税收收益。税法对公益、救济性的捐赠作了如下规定:纳税人(金融保险除外)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额在该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金融保险业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性支出在不超过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1.5%的标准以内的可以据实扣除;纳税人通过国家机关或国家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的公益性组织对一些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救济性捐赠的范围,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0%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纳税人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不扣除。因此,企业可以考虑将闲置的资产捐赠给需要的地方或者组织, 这样不仅能够通过捐赠获得税收的抵免,而且有助于扩大企业的知名度。
  8、物尽其用,深度开发。在企业中出现众多的闲置资产,并不是因为这些资产在企业一点用处都没有了,而多是因为企业的经营方式的变化、体制机制的变革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因此,企业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通过对原有闲置资产的改进,使之成为具有生产能力或者具有较强实用价值的资产,除了将这些资产再进行生产利用以外,企业可以以这些资产作为抵押或质押,从金融机构获取自身生产经营中所急需的资金。将这些资产作为担保,不仅能够缓解企业资金短缺的紧张局势,还能够发挥企业现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总之,盘活闲置资产,不仅能加速国有企业资金周转、减少资金占用,挖掘社会生产能力,增加供给,缓解供求矛盾,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对于调整投资结构,压缩投资规模、减少投资膨胀压力以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都有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怎样盘活闲置资产

2. 如何盘活和利用闲置国有资产

盘活闲置国有资产是应对当前经济下行风险和挑战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落实当前增收节支、开源节流、过紧日子要求的有效措施。近年来,由于乡镇属地部门机构改革、兼并、搬迁、新建等,留下一批闲置用房,且普遍存在底数不清、权证不齐、无人管理等情况,根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办法,坚持“统一政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物尽其用”的原则,特提出以下建议:

1.摸清底数。对全县乡镇闲置国有资产进行排摸,明确数量、类别,上报县管理部门。

2.完善权证。对闲置国有资产进行确权办证,为以后融资等提供条件。

3.委托属地管理。对在乡镇的闲置国有住房等可委托乡镇属地统一管理、安排,用于招商引资等,以便有效提高资产利用率、缓解乡镇财政困难。【摘要】
国有资产闲置房产盘活利用问题【提问】
盘活闲置国有资产是应对当前经济下行风险和挑战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落实当前增收节支、开源节流、过紧日子要求的有效措施。近年来,由于乡镇属地部门机构改革、兼并、搬迁、新建等,留下一批闲置用房,且普遍存在底数不清、权证不齐、无人管理等情况,根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办法,坚持“统一政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物尽其用”的原则,特提出以下建议:

1.摸清底数。对全县乡镇闲置国有资产进行排摸,明确数量、类别,上报县管理部门。

2.完善权证。对闲置国有资产进行确权办证,为以后融资等提供条件。

3.委托属地管理。对在乡镇的闲置国有住房等可委托乡镇属地统一管理、安排,用于招商引资等,以便有效提高资产利用率、缓解乡镇财政困难。【回答】

3. 国有资产闲置浪费怎么定性

部分国有资产长期闲置,甚至被民营企业或个人非法占用,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浪费,严重影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此类现象应引起关注。
县审计局就该问题分析出以下几点主要原因,一是管理机制不健全。部分单位资产管理制度缺失或滞后,监督问责机制形同虚设,导致政策执行和制度落实过程中出现偏差,国有资产损失浪费的违规违纪行为不能及时纠正;二是资产底数不清。国有资产过去大多是分部门管理,甚至多头管理,部分国有资产变动记录不及时,导致账账、账实不符。在推进国有资产集中管理过程中,相关单位在资产交接时仅依据产权证明或移交单位填报信息进行接收登记,实地查看少,重账面轻实物,对资产现状掌握不准确、不全面;三是责任意识不强。部分资产管理主体及人员缺乏“主人翁”精神,未能主动履行管理职责,资产管理安全、规范及效益意识淡漠,导致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职责界定不清,形成管理漏洞和盲区。
为此县审计局建议如下,一要提高认识,摸清家底。有关部门、单位应意识到资产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变“要我管理”为“我要管理”,实现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的转变。开展资产清理清查,摸清家底,全面掌握资产在用、闲置、效益和收益现状,建立完整准确资产台账,为管好资产打牢基础。
二要完善制度,加强监督。建立涵盖国有资产管理全过程激励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监督运行机制,规范操作流程,明确相关部门监管职责,实现资产管理各环节有据可依,形成管理闭环。加大监督和问责力度,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
三要分类施策,有效利用。针对不同资产的特点,分类制定资产管理制度和盘活利用措施。在合规合法的情况下清理非法占用资产,追缴收益。采取调剂使用、出租出售等方式盘活闲置资产,挖掘资产增值潜力,最大程度提升资产效益【摘要】
国有资产闲置浪费怎么定性【提问】
部分国有资产长期闲置,甚至被民营企业或个人非法占用,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浪费,严重影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此类现象应引起关注。
县审计局就该问题分析出以下几点主要原因,一是管理机制不健全。部分单位资产管理制度缺失或滞后,监督问责机制形同虚设,导致政策执行和制度落实过程中出现偏差,国有资产损失浪费的违规违纪行为不能及时纠正;二是资产底数不清。国有资产过去大多是分部门管理,甚至多头管理,部分国有资产变动记录不及时,导致账账、账实不符。在推进国有资产集中管理过程中,相关单位在资产交接时仅依据产权证明或移交单位填报信息进行接收登记,实地查看少,重账面轻实物,对资产现状掌握不准确、不全面;三是责任意识不强。部分资产管理主体及人员缺乏“主人翁”精神,未能主动履行管理职责,资产管理安全、规范及效益意识淡漠,导致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职责界定不清,形成管理漏洞和盲区。
为此县审计局建议如下,一要提高认识,摸清家底。有关部门、单位应意识到资产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变“要我管理”为“我要管理”,实现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的转变。开展资产清理清查,摸清家底,全面掌握资产在用、闲置、效益和收益现状,建立完整准确资产台账,为管好资产打牢基础。
二要完善制度,加强监督。建立涵盖国有资产管理全过程激励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监督运行机制,规范操作流程,明确相关部门监管职责,实现资产管理各环节有据可依,形成管理闭环。加大监督和问责力度,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
三要分类施策,有效利用。针对不同资产的特点,分类制定资产管理制度和盘活利用措施。在合规合法的情况下清理非法占用资产,追缴收益。采取调剂使用、出租出售等方式盘活闲置资产,挖掘资产增值潜力,最大程度提升资产效益【回答】

国有资产闲置浪费怎么定性

4. 国有资产闲置浪费怎么定性

亲亲 您好:国有资产闲置浪费定性如下1.新购置资产不好用被闲置,那买了不好用或不能用的资产,是政府资金的最大浪费,表面看,资产还在,但没有使用价值,隐藏的流失显而易见。2.机构调整,办公用房闲置,由于政府资产不能出租出借的限制,房屋场地大量空闲,而且还有人员费用的支出,有看门的呀?这种资产的搁置一放就是N年,折旧费用还得照提,浪费至极无法言表。3.一次性会议或大型活动的投资资产,活动会议结束,有些资产可以再循环使用,有些资产有特定需求下专门定制的资产,无法再周转,入仓是搁置,处置又不敢,这样的资产悄悄的流失也不鲜见。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根源就在管理疏漏太多,关心资产的人太少,不是自家的不心疼。因此从各个环节实行闭循环管理,依法管理,以法问责,违法必究!资产的流失问题也就会溜走啦!感谢新的信任,以上是我的回复,希望可以帮助您,祝您生活愉快~【摘要】
国有资产闲置浪费怎么定性【提问】
亲亲 您好:国有资产闲置浪费定性如下1.新购置资产不好用被闲置,那买了不好用或不能用的资产,是政府资金的最大浪费,表面看,资产还在,但没有使用价值,隐藏的流失显而易见。2.机构调整,办公用房闲置,由于政府资产不能出租出借的限制,房屋场地大量空闲,而且还有人员费用的支出,有看门的呀?这种资产的搁置一放就是N年,折旧费用还得照提,浪费至极无法言表。3.一次性会议或大型活动的投资资产,活动会议结束,有些资产可以再循环使用,有些资产有特定需求下专门定制的资产,无法再周转,入仓是搁置,处置又不敢,这样的资产悄悄的流失也不鲜见。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根源就在管理疏漏太多,关心资产的人太少,不是自家的不心疼。因此从各个环节实行闭循环管理,依法管理,以法问责,违法必究!资产的流失问题也就会溜走啦!感谢新的信任,以上是我的回复,希望可以帮助您,祝您生活愉快~【回答】

5. 国有资产闲置浪费怎么定性

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在线解答关于【国有资产闲置浪费怎么定性】问题做出以下回答:国有资产闲置浪费定性如下1.新购置资产不好用被闲置,那买了不好用或不能用的资产,是政府资金的最大浪费,表面看,资产还在,但没有使用价值,隐藏的流失显而易见。2.机构调整,办公用房闲置,由于政府资产不能出租出借的限制,房屋场地大量空闲,而且还有人员费用的支出,有看门的呀?这种资产的搁置一放就是N年,折旧费用还得照提,浪费至极无法言表。3.一次性会议或大型活动的投资资产,活动会议结束,有些资产可以再循环使用,有些资产有特定需求下专门定制的资产,无法再周转,入仓是搁置,处置又不敢,这样的资产悄悄的流失也不鲜见。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根源就在管理疏漏太多,关心资产的人太少,不是自家的不心疼。因此从各个环节实行闭循环管理,依法管理,以法问责,违法必究!资产的流失问题也就会溜走啦!感谢新的信任,以上是我的回复,希望可以帮助您,祝您生活愉快~【摘要】
国有资产闲置浪费怎么定性【提问】
亲亲您好,很高兴为您在线解答关于【国有资产闲置浪费怎么定性】问题做出以下回答:国有资产闲置浪费定性如下1.新购置资产不好用被闲置,那买了不好用或不能用的资产,是政府资金的最大浪费,表面看,资产还在,但没有使用价值,隐藏的流失显而易见。2.机构调整,办公用房闲置,由于政府资产不能出租出借的限制,房屋场地大量空闲,而且还有人员费用的支出,有看门的呀?这种资产的搁置一放就是N年,折旧费用还得照提,浪费至极无法言表。3.一次性会议或大型活动的投资资产,活动会议结束,有些资产可以再循环使用,有些资产有特定需求下专门定制的资产,无法再周转,入仓是搁置,处置又不敢,这样的资产悄悄的流失也不鲜见。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根源就在管理疏漏太多,关心资产的人太少,不是自家的不心疼。因此从各个环节实行闭循环管理,依法管理,以法问责,违法必究!资产的流失问题也就会溜走啦!感谢新的信任,以上是我的回复,希望可以帮助您,祝您生活愉快~【回答】
亲,您好,部分国有资产长期闲置,甚至被民营企业或个人非法占用,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浪费,严重影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此类现象应引起关注。县审计局就该问题分析出以下几点主要原因,一是管理机制不健全。部分单位资产管理制度缺失或滞后,监督问责机制形同虚设,导致政策执行和制度落实过程中出现偏差,国有资产损失浪费的违规违纪行为不能及时纠正;二是资产底数不清。国有资产过去大多是分部门管理,甚至多头管理,部分国有资产变动记录不及时,导致账账、账实不符。在推进国有资产集中管理过程中,相关单位在资产交接时仅依据产权证明或移交单位填报信息进行接收登记,实地查看少,重账面轻实物,对资产现状掌握不准确、不全面;三是责任意识不强。部分资产管理主体及人员缺乏“主人翁”精神,未能主动履行管理职责,资产管理安全、规范及效益意识淡漠,导致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薄弱、职责界定不清,形成管理漏洞和盲区。为此县审计局建议如下,一要提高认识,摸清家底。有关部门、单位应意识到资产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变“要我管理”为“我要管理”,实现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的转变。开展资产清理清查,摸清家底,全面掌握资产在用、闲置、效益和收益现状,建立完整准确资产台账,为管好资产打牢基础。二要完善制度,加强监督。建立涵盖国有资产管理全过程激励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监督运行机制,规范操作流程,明确相关部门监管职责,实现资产管理各环节有据可依,形成管理闭环。加大监督和问责力度,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三要分类施策,有效利用。针对不同资产的特点,分类制定资产管理制度和盘活利用措施。在合规合法的情况下清理非法占用资产,追缴收益。采取调剂使用、出租出售等方式盘活闲置资产,挖掘资产增值潜力,最大程度提升资产效益。【回答】

国有资产闲置浪费怎么定性

6. 国有资产多长时间算闲置

不同的国有资产有不同的规定使用年限,如果超过规定使用年限而闲置不用的就算国有资产闲置。1、家具15年。2、空调机5年。3、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显示器6年。4、打印机(含激光打印机)6年。5、照相机(含镜头)6年。6、数码摄像机5年。7、投影仪5年。8、大屏幕显示器5年。9、多媒体设备5年。10、专用服务器6年。11、电冰箱、饮水机等5年。12、被褥5年。

7. 国有资产长期闲置问题

法律分析:国有企业是指国家对其资本拥有所有权或者控制权,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同时具有商业类和公益类的特点,其商业性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体现为国有企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起着调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作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 第十二条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权利。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或者参与制定国家出资企业的章程。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对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须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重大事项,应当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国有资产长期闲置问题

8. 国有资产长期闲置问题

国有企业是指国家对其资本拥有所有权或者控制权,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同时具有商业类和公益类的特点,其商业性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体现为国有企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起着调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