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的好处有哪些?

2024-05-11

1. 移动医疗的好处有哪些?

面对网上患者如潮水般涌来的提问,如今,不少医生已开始习惯将每天固定一段时间剥离出来到网上“坐诊”,集中回答患者咨询。
这种“24小时无处不在”的医疗体验与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就医情形构成鲜明反差。这场以“移动医疗”为关键词的新浪潮不仅满足了移动互联技术弄潮儿在医院围墙之外淘金的梦想,也正在改变传统的就医模式。


每月都会有上千种适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医疗类应用程序被开发出来。用户可以用它们来进行心情评估,记录大姨妈周期(也就能预测受孕期了),还能监测血糖。去年,卫生署建议全科医师都该向患者推荐这些软件。
但大家可不能把这样一个医疗软件当医生使唤。首先,它们不规范——在美利坚,当地的食药监局一直致力于改良软件设计准则,但英国的食药监局只管理医疗设备,也就是说大部分应用程序都不在范围之内——而且它们的质量参差不齐。


如果你非常想使用一款医疗类应用程序,那就试试比较有名的医疗品牌(比如NHS,红十字会出品的)。一般来说,有名有据的减肥公司推出的记录饮食的应用程序就不能差到哪去。要么记得看看开发商是谁,多久更新一次,有没有好评。


移动医疗的好处有哪些?

2. 移动医疗实现方法有哪些?

移动医疗自2015年开始迅猛发展,目前市场规模已达到42.7亿元,用户规模上亿。易观高级分析师张怡丹认为,移动医疗和线下的医疗行业息息相关。我们不能脱离开线下行业的痛点和特点去单纯评价移动医疗的成败。
已有多级知名移动医疗进行了尝试,但是效果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不管是互联网医院、还是私人诊所,都不能为患者带来很好的就医体验。那么如何能在做好线上移动医疗服务为患者带来新的就医体验的同时做好线下医疗、提高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是核心。
医生OA端线下就诊管理形成闭环
门诊病历管理:医生接诊电子开方,提供设置常用处方等多种快捷方式,同时提供复诊病人病人库方便医生复诊时快速了解初诊情况,快速诊断开方。提升医生接诊效率。
药品管理:收费发药管理,药库进销存管理,过期药品报警,库存不足提醒,药品盘点,药品采购计划生产。
医生工作统计:病人费用信息查询、订单追踪、根据当日接诊情况计算出诊所当日毛利,并以图表形式呈现
线上服务方便快捷、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欣九康健康APP适用于大多数私立医院、中小型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管等各类医疗机构。功能流程设计符合上述民营医疗机构的诊疗流程、运营特点、操作简单易于上手,首页提供完整的新手指导。
患者下载欣九康健康APP可随时找到好友医生发起远程咨询问诊请求。医生接受远程咨询问诊请求后,可以在24小时内利用空闲时间为患者客户提供远程医疗咨询问诊服务,交流方式与微信相似,可以发送图片、文字和语音。

3. 移动医疗有哪些商业模式

常见的移动医疗商业模式有以下几类:
(一)医疗健康平台
谷歌
谷歌2008年就已经尝试过保存患者和医生都可以访问医疗记录的服务GoogleHealth,但是在2013年停掉了这个项目,该公司目前的GoogleFit和三星SHealth一样,更为注重营养和锻炼。
GoogleFit的作用和苹果推出的HealthKit意义类似,为第三方健康追踪应用提供追循数据、存储数据的API。现有健康应用提供的数据都是孤立的、片面的,用户无法据此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获得一个全面的了解。所以平台的主打功能之一,相当于一种可以收集用户健康数据的系统,还会把量化自我推进到一个新水平,把步行、睡眠等数据与医疗数据相结合。
健康服务PPR水管拆船拆船保温材料洗衣连锁加油站工业消防到户配送国际学校
可穿戴设备等收集的数据若想受到医生重视,必须在准确性上有所提高;而另一方面,医生也需要处理数据的训练,学习怎么更有效率地用这些数据工作。平台只是起步,并不是终结。使用这个应用需要登陆你的Google账户,之后会同步该Google账户下的运动数据。从功能上来说GoogleFit主要就是记录运动状态的一个应用,包括记步、跑步、骑自行车三种状态。在使用的时候你无需去设置它,也不用去特意开启,它可以在后台进行记录,并且会将你的运动记录自动分类。
(二)面向消费者的硬件销售
市场上有一大类面向消费者的移动健康应用,通过一个可佩带的硬件,监测心率、饮食、运动、睡眠等生理参数,当前的商业模式主要是面向消费者的硬件销售。如果智能手机行业巨头能够为健康和健身数据打造平台,硬件为先的移动医疗公司便会陷入困境。
可穿戴设备有许多基本功能,包括追踪跑步距离、心率等,但这将成为智能手机或者智能手表的标配,智能手机系统平台能提供更简洁、更无缝的体验。或许看到了瓶颈,耐克已决定停止生产Fuelband硬件,并将重点放在软件生态系统上。另一家推出健身手环的创业企业Lark,也宣布放弃硬件产品,专攻应用,并已与三星旗下的SHeath平台融合。搭载低耗电传感器的智能手机,是终极可穿戴移动医疗设备。
(三)自查问诊模式
对于网上诊断能否代替医生问诊,一些医疗机构的医生持否定的态度。深圳某三甲医院医生表示,医生问诊必须当面观察病人的病情,还需要详细询问病症发展过程、病史、疾病家族史、用药等情况,再配合现代医疗器械的检查来进行诊断、治疗。
“移动医疗目前只是根据检查数据和指标来判断几个基本的指标是否有超标,对于个人到底是否有病还是不清楚的。”该医生说,移动医疗目前还无法面察亲观病状,网上只能做咨询不能做诊断。
从2011年开始,一大批类似的移动医疗应用迅速涌现,但依靠用户健康自查和问诊的应用似乎看不到好的盈利点。如果医生对患者做出诊断必须要经过专业的检测,那么,除了预约挂号外,这些公司开发的产品缺乏足够的实用性。
(四)其他模式
丁香园
核心商业模式“药品数据技术服务”。李天天创办的丁香园定位于服务医生群体。资料显示,丁香园已经积累400余万注册会员,其中,执业医生达200万,在中国269万的医生总量中占比77%。在丁香园上,医生可以获得大量医疗数据及技术服务。
2014年9月,丁香园获得腾讯7000万美元的C轮投资,丁香园当前的企业客户主要包括制药公司,医疗器械公司,医院和生物技术公司。丁香园认为,引进腾讯战略投资将有助于行业客户更好地利用微信和丁香园平台进行合规高效的多渠道营销和数字化资产管理。除了上述计划之外,丁香园试图建立医生自由执业平台,也是极具挑战性的。
李天天表示,医患间的线上问诊不具有可持续性,在线问诊存在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隐患。在他看来,线下举办医疗机构为医生自由执业提供平台,是丁香园进驻大众健康领域的当下选择之一。丁香园倾向于医生和患者之间要有线下的互动,通过线上的手段来进行流程的管理。随着国家鼓励医生多点执业政策的逐步放开,丁香园将投入资金进行线上线下结合的“医生自由执业培训”,并建立“医生自由执业基金”。

移动医疗有哪些商业模式

4. 移动医疗有哪些商业模式

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就会有不同的商业模式,想在移动医疗领域分一杯羹的大有人在!
(一)医疗健康平台
谷歌
佩奇和布林(谷歌两位创始人)小心谨慎的涉足这一监管十分严格的市场,但谷歌这次将重点放在健身和营养方面。2014年6月的Google I/O开发者大会上, Google发布了健康追踪应用开发平台。2014年8月,Google 正式向开发者公布了该平台的预览版SDK。
谷歌2008年就已经尝试过保存患者和医生都可以访问医疗记录的服务Google Health,但是在2013年停掉了这个项目,该公司目前的Google Fit和三星S Health一样,更为注重营养和锻炼。
Google Fit的作用和苹果推出的HealthKit意义类似,为第三方健康追踪应用提供追循数据、存储数据的API。现有健康应用提供的数据都是孤立的、片面的,用户无法据此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获得一个全面的了解。所以平台的主打功能之一,相当于一种可以收集用户健康数据的系统,还会把量化自我推进到一个新水平,把步行、睡眠等数据与医疗数据相结合。
可穿戴设备等收集的数据若想受到医生重视,必须在准确性上有所提高;而另一方面,医生也需要处理数据的训练,学习怎么更有效率地用这些数据工作。平台只是起步,并不是终结。使用这个应用需要登陆你的Google账户,之后会同步该Google账户下的运动数据。从功能上来说Google Fit主要就是记录运动状态的一个应用,包括记步、跑步、骑自行车三种状态。在使用的时候你无需去设置它,也不用去特意开启,它可以在后台进行记录,并且会将你的运动记录自动分类。
(二)面向消费者的硬件销售
市场上有一大类面向消费者的移动健康应用,通过一个可佩带的硬件,监测心率、饮食、运动、睡眠等生理参数,当前的商业模式主要是面向消费者的硬件销售。如果智能手机行业巨头能够为健康和健身数据打造平台,硬件为先的移动医疗公司便会陷入困境。可穿戴设备有许多基本功能,包括追踪跑步距离、心率等,但这将成为智能手机或者智能手表的标配,智能手机系统平台能提供更简洁、更无缝的体验。或许看到了瓶颈,耐克已决定停止生产Fuelband硬件,并将重点放在软件生态系统上。另一家推出健身手环的创业企业Lark,也宣布放弃硬件产品,专攻应用,并已与三星旗下的S Heath平台融合。搭载低耗电传感器的智能手机,是终极可穿戴移动医疗设备。
(三)自查问诊模式
对于网上诊断能否代替医生问诊,一些医疗机构的医生持否定的态度。深圳某三甲医院医生表示,医生问诊必须当面观察病人的病情,还需要详细询问病症发展过程、病史、疾病家族史、用药等情况,再配合现代医疗器械的检查来进行诊断、治疗。“移动医疗目前只是根据检查数据和指标来判断几个基本的指标是否有超标,对于个人到底是否有病还是不清楚的。”该医生说,移动医疗目前还无法面察亲观病状,网上只能做咨询不能做诊断。
从2011年开始,一大批类似的移动医疗应用迅速涌现,但依靠用户健康自查和问诊的应用似乎看不到好的盈利点。如果医生对患者做出诊断必须要经过专业的检测,那么,除了预约挂号外,这些公司开发的产品缺乏足够的实用性。
春雨医生-定位于轻问诊
自诊、问诊、导诊是春雨完整的服务链条。截止2014年8月,“春雨医生”累计激活用户2700万,注册医生30000人(其中50%开设了空中诊所),日均访问量3.9万。中国的医疗资源如此稀缺、需求又如此之大,挣钱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张锐坚定的将春雨医生定位为移动互联网公司。
春雨平台上以主治医师为主,选取二级甲等医院主治医生的碎片化时间作为切入点。“二甲医院病床使用率只有80%,调用非顶级医生的碎片时间将会带来巨大价值。”张锐“二甲医院主治医生的能力已足够回答用户问题,不用千军万马进北京、千军万马奔协和。”
2014年8月春雨获得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尽管“春雨医生”逐渐成为这个领域国内最大的公司,但是缺乏盈利模式,看不到未来的方向。2014年春雨医生开始收费,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客户资源向免费的公司流失。
“春雨医生”与可穿戴设备厂商(九安医疗)合作实现“产品+服务”经营模式,与传统电商(京东商城)合作提供数据分析服务,与基因检测公司(华大基因)合作提供打包服务等。
(四)其他模式
丁香园
核心商业模式“药品数据 技术服务”。李天天创办的丁香园定位于服务医生群体。资料显示,丁香园已经积累400余万注册会员,其中,执业医生达200万,在中国269万的医生总量中占比77%。在丁香园上,医生可以获得大量医疗数据及技术服务。
2014年9月,丁香园获得腾讯7000万美元的C轮投资,丁香园当前的企业客户主要包括制药公司,医疗器械公司,医院和生物技术公司。丁香园认为,引进腾讯战略投资将有助于行业客户更好地利用微信和丁香园平台进行合规高效的多渠道营销和数字化资产管理。除了上述计划之外,丁香园试图建立医生自由执业平台,也是极具挑战性的。
李天天表示,医患间的线上问诊不具有可持续性,在线问诊存在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隐患。在他看来,线下举办医疗机构为医生自由执业提供平台,是丁香园进驻大众健康领域的当下选择之一。丁香园倾向于医生和患者之间要有线下的互动,通过线上的手段来进行流程的管理。随着国家鼓励医生多点执业政策的逐步放开,丁香园将投入资金进行线上线下结合的“医生自由执业培训”,并建立“医生自由执业基金”。
(五)BAT在移动医疗领域的动作
百度侧重于希望获得数据,为人工智能AI的大数据计算提供弹药。如成立移动医疗事业部(大数据和新业务都有这个方向,但侧重点不同)、百度医生App(提供找医生、约医生、评医生的服务闭环)、Dulife(现在更多跟手环合作,医疗健康的部分已转交给大数据)、百度医疗大脑、战略投资医护网以及同301医院的合作等。

5. 移动医疗有哪些商业模式

第一、C2C模式,做第三方平台将医生与用户联系在一起,企业做通道;
第二、D2C模式,企业本身有医疗行业的资源,然后通过移动终端,将医疗健康输送到患者手中;
第三、针对药品的模式,通过建立社区类(可以涵盖社交),吸引人气,然后后期根据用户的病理推荐一些药品、医师;

移动医疗有哪些商业模式

6. 移动医疗有哪些商业模式

目前移动医疗领域有如下商业模式:
第一、C2C模式,做第三方平台将医生与用户联系在一起,企业做通道;
第二、D2C模式,企业本身有医疗行业的资源,然后通过移动终端,将医疗健康输送到患者手中;
第三、针对药品的模式,通过建立社区类(可以涵盖社交),吸引人气,然后后期根据用户的病理推荐一些药品、医师;
以上模式是主导的3种,因医疗与电商不同,关系民生,所以需要很多资质;
---- -本人混迹于营销圈子,既在互联网行业”跑过马“,也在传统行业”耕过地”
曾经与朋友也经历过创业。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和资源贡献给大家,能够帮助你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砍一砍荆棘,出一把力。---------不忘初衷,心生敬畏,以简御繁.

希望它可以帮助到你。

7. 移动医疗有哪些商业模式

目前移动医疗领域有如下商业模式:
第一、C2C模式,做第三方平台将医生与用户联系在一起,企业做通道;
第二、D2C模式,企业本身有医疗行业的资源,然后通过移动终端,将医疗健康输送到患者手中;
第三、针对药品的模式,通过建立社区类(可以涵盖社交),吸引人气,然后后期根据用户的病理推荐一些药品、医师;
以上模式是主导的3种,因医疗与电商不同,关系民生,所以需要很多资质;
---- -本人混迹于营销圈子,既在互联网行业”跑过马“,也在传统行业”耕过地”
曾经与朋友也经历过创业。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和资源贡献给大家,能够帮助你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砍一砍荆棘,出一把力。---------不忘初衷,心生敬畏,以简御繁

移动医疗有哪些商业模式

8. 移动医疗有哪些商业模式

目前移动医疗领域有如下商业模式:
第一、C2C模式,做第三方平台将医生与用户联系在一起,企业做通道;
第二、D2C模式,企业本身有医疗行业的资源,然后通过移动终端,将医疗健康输送到患者手中;
第三、针对药品的模式,通过建立社区类(可以涵盖社交),吸引人气,然后后期根据用户的病理推荐一些药品、医师;
以上模式是主导的3种,因医疗与电商不同,关系民生,所以需要很多资质;
---- -本人混迹于营销圈子,既在互联网行业”跑过马“,也在传统行业”耕过地”
曾经与朋友也经历过创业。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和资源贡献给大家,能够帮助你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砍一砍荆棘,出一把力。---------不忘初衷,心生敬畏,以简御繁

欲更多交流,请通过回答者查看我个人资料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