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和富人有什么区别?

2024-05-12

1. 中产阶级和富人有什么区别?

财务自由之路2

中产阶级和富人有什么区别?

2. 什么东西是中产阶级可以做,而富人和穷人不能做的?

一年前,我们一家有十口人的Omni面包车。我们没钱去异国他乡,也没钱住酒店,但我们会经常去朝拜,住在达兰萨拉(Dharmshala)。我们的大部分旅行都有相同的路线和相似的经历。
无论何时安排旅行,每个人都会在凌晨3点起床,以避免在大热天开车,因为汽车没有空调,我们不得不局促地坐着。然后,妈妈和阿姨会做炸土豆和pooris,把它们和泡菜、羊肉、糖果一起打包。爸爸和叔叔会把所有的行李都装上运输车。祖父会随身带着糖果和hajmola。然后我们就能钻进车里。

刚开始的几个小时过后,我们就很难适应了,但我们还是会交谈,玩antaskshari,祖母会讲故事,我们优雅地打发时间。在路上,我们经常停下来买冷饮和薯片。在炎热的天气里坐一会儿后喝冷饮,感觉棒极了。
到达目的地后,我们会睡上几个小时,即使是带有麝香气味的普通房间也感觉很奢侈。我们会享受晚上的时光,晚餐吃当地的食物,一起做礼拜,唱阿尔蒂(aarti)歌,晚上长时间散步,买一些不相关的廉价物品,比如玩具、床单、器皿和合唱团。我们会在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洗完澡后,我们会参观寺庙,在Kachori, Samosa, Jalebi和poha的盛宴之后。

我们将在上午11点前离开这个地方。在路上,我们会在一个寺院停下来,吃美味的食物。午饭后,每个人都会睡上几个小时,爸爸和叔叔一个接一个地开车。回到家时,我们疲惫不堪,心满意足。安顿下来后,我们会吃黄油面包做晚餐,喝姜汁茶,然后讨论这次旅行有多棒。
今天,我们有许多具有现代功能的好车,我们住酒店,但我仍然更珍惜那些旧时光。

中产阶级的生活是一种又甜又咸的生活;你有你的挣扎和奢侈。与每一件好事相关的挣扎会让你更加享受它们,珍惜你所拥有或取得的一切。对于富人来说,一切都是那么容易,享受变成了无聊,而穷人则不得不为生活必需品而奋斗,这使他们终生忙碌。

3. 中产阶级都是什么样的人

中产阶级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想让大多数人达到中产阶级,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现在中国小康生活水平才刚刚达到。在国外,中产阶级层次的人就是住个两三层的小洋房,开个豪车,财富自由支配,没有经济负担即可。

中产阶级严格的定义概念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人曾以收入定位,但是要知道有的人收入很高,但是几乎花在房贷上,可谓伪中产阶级。中国目前的中产阶级,个人认为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薪资水平3000-6000元,而且主要靠单位上班工资收入。属于工薪阶层的中上等水平,不会像国企高管或者自营公司的boss一样财大气粗,也不会饿死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上面,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除去生活必须消费还是有些闲置资金的。

第二,时间相对自由。中产阶级这一类人群既不是全职太太一般天天围着家庭转,也不是技术工人一般天天泡着车间,他们多为单位的中层领导,或者白领,单位福利待遇不错,并且时不时有个年假,工作环境非常轻松舒适。

第三,非常喜欢享受生活。中产阶级的人群开始注重饮食、旅游、住宿、健康养生,并且有时间和资金去享受高品质生活,而不是消费不起,也不是天天有钱没有时间消费,整天满世界飞奔赚钱的紧张状态。

第四,中产阶级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中产阶级虽然财富不一定多,但是非常有涵养,多数经历过本科、研究生教育,通过受教育懂得如何去赚钱适度,享受生活。

真正的中产阶级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钱赚多赚少,够花就行,有心去抓住世间美好的一切,尽情享受,而不是拼命赚钱,赚到千万上亿也不停歇,更不是房奴车奴的,中产阶级的生活很美好,中国能有多少真正的中产阶级呢?

中产阶级都是什么样的人

4. 为什么说,从贫穷到中产阶级容易,难得是从中产阶级到富人的蜕变?

现在国家大力扶贫,争取消灭贫困,不仅国家的政策如此,很多地区也做出了自己的成就。在扶贫方面有着更大的进展,许多家庭从贫穷走向了小康,成为了中产阶级。但是从中产阶级成为富人却是难上加难。

看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的富人,毕竟是占人口的小部分,很多人奋斗一生都没有都没有富人的一个月赚的钱多,有很多人尽管有刻苦勤奋的精神,但是还是不能够成为富人。就如我们当年高考前老师所说的,二本三本是正常的,一本需要的是实力、运气加天赋。富人也是如此,他们抓住了运气,也培养了自己的实力,同时又有运行某种事务的天赋,因此他们成为了富人。其实换一种角度想,如果多数人都成为了富人,那么有相当一批富人也会变成中产阶级,富人与中产阶级也是比较来的。这是因为有富人的富有的标准,才会有中产阶级正常的标准。就好像七八十年代万元户那是众人渴慕的,可是现在万元户几乎是一个家庭都具有的。时代在变化,富人的标准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当你努力成为富人的时候,有可能你还是个中产阶级,从中产阶级到富人之路是比较艰难的。

5. 是什么造就了穷人中产阶级还有富人?


是什么造就了穷人中产阶级还有富人?

6. 现在什么样的人是中产阶级的?

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通常有两个,一是职业,二是人均或家庭收入。以 中产阶级职业区分中产阶级,存在较多争议,如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局长、处长与一般科员、办事员显然就难以相提并论,“重要”机关工作人员如工商局、税务局工作人员,与“一般”机关工作人员如地震局、档案局、老干部局工作人员,在收入与社会地位上的差距,恐怕亦不可同日而语。同为IT技术人员,一些人可能住别墅开洋车,一些人则只能天天吃泡面挤公共汽车。更多的人,包括经济学家在内,倾向以收入作为中产阶级划分的惟一标准或主要标准。但即使大家都以经济收入为标准区分谁是中产阶级,谁不是中产阶级,也仍旧存在着众多的不确定性和定量上的混淆。比如在美国,有人认为凡年均收入在3万美元至10万美元的人群都属于中产阶级,以此标准衡量,美国95%以上的人都应该属于中产阶级。另一些人则认为,美国中产阶级的人年均收入标准应该在4万美元至25万美元,凡人年均收入在此区间的,都可以算是中产阶级。以此标准而论,美国中产阶级大约占总人口的80%。   在号称中产阶级大本营的美国,区分中产阶级的标准尚如此混淆,世界其他地区就更不用提了。拿印度来说,按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说法,印度现有中产阶级约3亿人。印度“国家应用经济研究理事会”是印度中产阶级标准的制订和发布者,其发布的印度中产阶级标准是:凡年均税后收入在3.375万卢比到15万卢比(约合700-3000美元,目前美元对卢比的比价为1∶48.5左右)的家庭均可算是中产阶级家庭。按此计算,2001年,印度有6000万个家庭已经跃升为中产阶级家庭。以一家5口计算,印度目前有中产阶级3亿人。   以此看来,一个国家的中产阶级,是你说有多少就可以有多少的,因为缺乏统一标准,随意性非常大。以印度中产阶级的标准而论,倘若户年均收入700美元就可算为中产阶级家庭,700美元按现在我国的外汇比价,也就相当于6000元人民币左右,分摊到一家5口,年人均大约只有1200元人民币左右,平均每人每月100元人民币。这样的收入水平,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恐怕连吃口饱饭都成问题,就别提什么“中产”不“中产”了。美国商业部在宣布印度是目前世界上十大新崛起市场之一的时候说,印度目前的中产阶级已经达到了1.75亿人左右(比印度有关机构的估计几乎少了一半),在未来,这些印度中产阶级每人至少还要购买一台电视机、一台录音机、一个压力锅、一个吊扇、一辆自行车、一块手表;他们中2/3的人还要购买一辆轻便摩托车、一台彩电、一个电熨斗、一个食品搅拌器和一台缝纫机;一半以下的人要买一台冰箱……“这将是多么大的一个消费市场!”在旁人看来,这更像是美国式的黑色幽默。   另外,有数字说,新加坡300万人口中约90%以上属于中产阶级,新加坡家庭年均收入普遍在2万美元以上;韩国人均年收入约1万美元,都可算是中产阶级,但在韩国,很多人没有房子,且韩国工人人均负债1万美元以上;马来西亚自己估计,马来西亚的中产阶级大约占总人口的60%,约1800万人左右,这部分人人均年收入约在1万美元左右。可见标准都不一样。   可资比较的是,2001年美国研究顾问公司曾进行过一项中产阶级生活费调查,以住房费、交通费及娱乐费等作为基准,依据一个年薪10万美元的3人美国家庭在美国底特律的生活开支,比较了全球22个城市的生活指数。   一个3人的美国底特律家庭,年收入10万美元,人均3.3万多美元,这样的收入水平,在美国只是一个中产阶级的起步水平,也就是说顶多只能算是一个美国的下中产,但要在北京达到美国底特律下中产家庭的生活水平,则一年需要78万港币,也就是约80万人民币。这是许多中国家庭一辈子也不敢梦想的一个数字。可见彼也中产,此也中产,彼中产与此中产不可相提并论。 中产阶级所以,包括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青连斌在内,有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现阶段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中产阶级。中国目前的状况是,有中产,而无“阶级”。   另外一些学者则对中国中产阶级的标准莫衷一是。有学者主张,在中国年均收入达到1万至4万人民币的,就可归入中产阶级。年均收入1万元人民币,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大概只够勉强糊口,想买房买车绝无可能,而拥有私人的住房、汽车是中产阶级的两项硬指标。以北京现有的房价水平,年收入1万元,在北京四环旁边买套建筑面积在100平米左右的房子,不吃不喝大概需要50年。   中国近30年来,在经济上和GDP上确实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世界上总体还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水平。根据国外有关机构的研究,一直到2000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尚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5,只有世界高收入水平国家的14%强。依中国实际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一些专家认为,比较合理的有关国内中产阶级的界定,应该是人均年收入在1万至5万美元左右,也就是8万至40万人民币左右。只有具备这样的收入水平,中国的中产阶级或许才能够具有“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才能够去追求一定的“生活质量”,才能够符合有关中产阶级的一条条硬性或软性的定义,否则的话,中产阶级就只能是“脱贫”或“温饱”的另一个代名词。

7. 中产阶级是一群怎样的人?

“中产阶级的焦虑”似乎成为了最近频频出现的字眼。前段时间热映的电视剧《小别离》,从中产阶级家庭教育问题切入,连同他们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一并推到公众面前。
所谓中产阶级,是指处于社会中等收入水平的阶级,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
聚焦这部分人群,某阅读平台近日发布了中产阶级大数据报告,试图描绘当下中产阶级群体的面貌。让我们一睹为快。
以本科学历白领为主力军偏爱美国轻奢品牌
依据其用户在淘宝的购买力,UC匹配出“中产阶级”,对该部分人群的搜索阅读行为进行了一系列分析。
根据中产阶级的职业分布数据结果,超过一半的中产人群为公司职员,个体经营或服务人员占比位居第二;而从学历上看,本科学历人群是如今中产阶级的第一大主体。
报告还体现出中产阶级部分消费喜好。轻奢消费近年正流行,日渐庞大的中产阶级为轻奢品牌奠定了深厚的客群基础,消费观念的变迁也使轻奢消费成为愈多人的选择。
依据UC头条的搜索和阅读热度,当前我国中产阶级更偏爱美国轻奢品牌,Tory Burch、Coach、Michael Kors、Kate Spade和Miu Miu成为他们的主要选择。
此外,根据阅读热度,苹果、三星和华为分别占据最受中产阶级关注的手机品牌前三甲。以性价比著称的小米尽管销量下滑,关注度排名仍不低。
起早摸黑看资讯媒体从业者和白领最焦虑
从UC提供的中产阶级阅读习惯与偏好的数据分析中,中产人群的生活状态也能得以窥探一二。报告显示,早上5点到9点,中产人群浏览资讯人数占比明显高于大众,而中产人群看资讯的晚高峰是22点,比大众晚2小时,起早摸黑显然是他们的作息特征。
在中产阶级资讯阅读偏好方面,不同职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倾向:例如,最关注楼市的是公务员,而拥有“一年两假”的教师最关注旅游。
而从对当前频繁讨论的“焦虑症”一词的阅读热度来看,媒体从业人员和白领人群是当前最为焦虑的中产阶级群体;金融从业者、工人、个体经营和服务人员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
同时,UC 还对“中产”关联热词进行了分析。“楼市”“股票”“消费升级”成为热度高居首位的关键词。
“投资”“理财”“留学”“移民”等字眼侧面反映出,作为社会主力的我国中产阶级拥有相对体面的生活和经济能力;但这背后仍透着对未来的不安和焦虑――“焦虑”“洗劫”“陷阱”这类字眼也在其关联热词之中。
跻身移民潮最关注北美洲、大洋洲发达国家
目前我国已成为多国主要移民来源国,移民人群从富豪逐渐拓展到一线城市和富裕二线城市的中产阶级。并且,伴随着中国第三波移民潮的涌现,中产阶级已成主体。对移民这一“流行”现象,本次报告也有所涉及。
UC搜索数据显示,现阶段中产人群青睐的移民国家遍地开花,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北美洲、大洋洲的发达国家――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高居相关搜索排名前四位。此外,日本、新加坡、英国、西班牙、韩国、法国也是中产人群的移民倾向选择。

中产阶级是一群怎样的人?

8. 中产阶级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首先,他们都很勤勤恳恳,在某一个领域一干就是几十年。无论是做房地产的,外贸的,教育的,媒体的,可能他们都换过公司换过环境,但从来没有跳出过他们的领域,也就是说他们不投机。唯一一个叔叔当时是他们的学生会主席,脑子最活,毕业后为了找风头换了好几个领域的工作,现在反而是混的最差的一个。怎么说,那些大富的人确实嗅觉很准,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你要投机前先想想自己有没有这个分量,现在的人很多就是太浮躁总想着一夜赚大钱。其实你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你喜欢的事情,脑子也不要太死,进入中产真的问题不大。

其次,他们都很重视教育,应该是他们疯狂的在乎教育。他们会花很多很多的时间精力财力在小孩子的培养上面,从幼儿园开始就进行德智体全面教育,所以说他们大多数的孩子都能上得了台面。而且他们会去学习很多小孩子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从来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去做一个称职的父亲/母亲,他们在跟他们的孩子一起学习,进步。

再者,他们不停地学习,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他们学习不是为了赚钱,他们从来不读鸡汤不读成功学。他们的饭桌上交流尼采,叔本华,交流川普,希拉里,交流经济曲线图和展望未来几十年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说实话有时候跟他们一起吃饭我都会觉得很汗颜,因为我觉得我自己在他们面前真的自惭形秽。

最后,他们的生活模式不张扬,也绝对不简朴。不会吃几千一顿的豪华西餐,也不会天天喝路边摊的稀粥。没有必要每天骑自行车,也不会去买超过百万很招摇的车子。中产阶级的生活不应该是通过物质包装来体现的,有些人你跟他谈过话你就大概知道他处于什么阶层。一个人的阅历,涵养,知识会形成一种气场,让人一见就大概知道这个人几斤几两。

其实不管中产阶级小康阶级大家的生活真的都差不多,我相信那些真正的中产阶级是不会来回答这个问题的。现在这个社会人人都太浮躁,就这么个问题下面就看到一堆比年收入比房产的,难道生活除了这些物质的东西以外就没有其他别的东西了吗?真的感觉有些人从小到大的书都是白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