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皋的学术贡献

2024-05-13

1. 林皋的学术贡献

从五十年代以来一直从事大坝等工程建筑与震动波动、混凝土结构动态断裂、工程建筑物抗震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在解决大坝、海港、核电厂等工程实际问题的关键技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期从事水工结构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水坝抗震理论和模型实验技术,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混凝土结构动态断裂技术理论研究方面,为学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代表性工作有拱坝等复杂壳体动、静力分析的“拱梁模态法”坝与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的计算方法大坝和核电厂海域工程结构抗震安全评价的动力模型破坏试验的仿真模拟技术加载历史对混凝土材料的多轴强度与损伤特性的影响等。 发表著作3本,研究论文200余篇。 和日本东京大学、罔山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等院校的教授建立有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联系。为中国十余座大型混凝土坝工程、土石坝工程、海港码头工程,核电厂建筑工程等负责过抗地震安全评价方面的研究与试验工作,参与编制了工国水工建筑物抗地震设计规范与核电厂抗地震设计规范。有关大坝在爆破振动中的安全评价,水坝抗震理论与试验技术。

林皋的学术贡献

2. 林皋的履历

1934年,迁安暴动失败后,迁安党的活动重心由长河东区西移,与陈庄子仅一山的西庄村则成为特委、县委的立蹄噗之一。作为迁安、遵化交界地带党组织负责人的魏春波经常到陈庄子、才庄、陈家铺等村活动,宣传革命道理,使林皋日益倾向革命。不久,经魏春波介绍,林皋又认识了遵化县北店的共产党员高存、才庄的才永昌。在他们的培养和引导下,林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于193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党把他派到白塔寺民团做秘密工作。在民团的两年中,他秘密发展党员,大力宣传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激发团丁们的爱国热情,争取他们参加抗日。1937年,白塔寺民团合并到兴城,这为兴城警团在暴动中起义奠定了基础。1938年春天,中共冀热边特委根据中共河北省委的指示,决定发动冀东抗日武装大暴动,林皋经常与高存、才俊华、才永昌、赵明海等以要钱为名召开会议,从事暴动的准备工作。岩口暴动后,他曾在抗日联军特务第二大队为高进忠当文书。1939年10月,他任丰滦迁联合县二区区长,在腰带山一带就地坚持斗争,他曾指派亲自发展的台头村党员、中心村书记一新,在兴城镇开办染房,建立秘密联络站,搜集情报,掩护同志们的地下活动。还经常和区县的同志学人和主到兴城据点,要伪镇长刘爷存为我政府提供情报、粮款。他经常组织报国队夜间破坏敌人桥梁、通讯线路和交通要道,搅得敌人不得安宁。敌人对林皋恨之入骨到处搜捕他和他的家属,害是全家人转辗于南观、北观、台头、毛庄、救驾岭、临河、上下寺和北店等村,过着流浪生活。1939年秋末,一伙日军将林皋76岁的老母抓到兴城据点,在大牢里关了3个多月老经保获释,他的大女儿幸专职藏到领导的月房屋里方得脱险。林皋也曾被一支日军围在南观庄里,多亏一个叫徐庭俊的老乡急中生智,将他推进送葬的队伍里才化险为夷。正是在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中,他与人民结下了同生死共患难鱼水深情。年末,林皋被调任遵化县二区任区长。临行前,他找到了正在台头避敌搜捕的妻子,抱起了正在发高烧人事不省的7岁独生养子。“凤羽、凤羽,爸爸来了……”他连续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可孩子竟无反应。林皋一阵心酸。他流着泪亲着孩子发烧的脸蛋,妻子泪眼祈望着丈夫留下来,照看照看孩子,给自己壮壮胆。林皋何尝不想留在妻子身边?可是他知道:没有国,哪有家?不赶走日本帝国主义,全家人就不会有和平团聚的日子,他向妻子作着解释:公务在身,不能留下。然后毅然把孩子交还给妻子,和妻子互道珍重,洒泪而别。谁料,这次分手竟成了夫妻诀别!林皋是一个很有工作魄力的青年干部,曾于1940年和1941年先后两次去平西晋察冀分局党校学习,1942年秋季返回冀东,被分配到蓟宝三联合县二区任人民武装自卫队大队长,后来任蓟遵兴联合县二区区委书记。适值日军对根据地实行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到处挖壕建堡,搞山地集家并村,把长城内外大片山区划为“无人区”,对冀东人民实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环境十分残酷。为了保存力量,二区地方工作人员大部转移到山区。但林皋不怕艰险,冒着马伸格在敌人悬赏一千元捉拿他的危险,紧紧依靠堡垒户,领导全区人民坚持地下斗争,直至1943年夏季,从未离开平原,为广大干部树立了榜样,在充满白色恐怖的日子里,他密切注视敌人的动向,非常注意了解和掌握汉奸的活动情况,哪个村子坏人干了些什么坏事,连时间、地点都在工作手册上记下来,这为环境好转时的除奸工作提供了翔实可靠的依据。他这种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令同志们惊叹不已。在这个时期里,他积累了丰富的地下斗争的经验,成为党的白区工作的得力领导干部。1944年,上级决定主力部队回师平原,恢复被敌“蚕食”的基本区。林皋身先士卒,带领少数同志夜间秘密越过敌人封锁线,将二百户、九百户一带十几个村子死心塌地效忠日寇的汉奸一次除掉了10数人,大煞了汉奸的猖狂气焰,鼓舞了当地人民的抗日斗志,使恢复基本区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林皋很注意在艰苦的环境中考察和培养干部,他在任二区区委书记一年多的时间里,提拔了很多村干部到区县工作或转送外地,并县能做到知人善任。他和组织委员叶星共事不久,变察觉出这个人举止轻浮,表里不一,害怕艰苦,政治上不甚可靠,于是便多次提醒同志们要保守秘密,重要情况不能让他知道。果然,叶星被捕后成为可耻的叛徒。由于林皋早有戒意,叶星未能掌握党内全部秘密,才避免了由于叛徒出卖而产生的严重后果。林皋幽默风趣,即使历险、面临牺牲也未改变这种性格。有一次他带一通讯员住在娘娘庄,天还没亮就被日伪军包围了,房东老大爷被圈出去集合。林皋与通讯员来不及出村突围,便握着手枪蹲在了屋门两边。他告诉通讯员:“鬼子不看见不打,咱们估计不准不打”。不大功夫,一日本兵进来用刺刀挑起门帘,迈进一只脚,伸长脖子望了一下又退了回去。好险啊!敌人训完话撤走了。房东老大爷担心着屋里的两个八路军,吓得满头大汗跑回家来,一进门,见林皋正站在堂屋一手叉腰,一手搔着头冲他笑呢。“你们在哪儿着?”“就在炕上坐着。”“怎么,鬼子没看见你们?”“看见着,他是来看望我们的,见我们很好就走了。”“唉呀!老林,这啥时候你还说笑话!”林皋这种乐观的情绪,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同志们,和他在一起,大家就一扫忧郁情绪,仿佛忘记了身处险恶境地。在异常残酷的环境中,林皋将革命的乐观主义和抗日必胜的坚定信念和谐地统一起来。在四、五次“治强”期间,他以这种大无畏精神感染、激励着身边的同志,坚持着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1944年秋至1945年春天,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时任蓟遵兴联合县代理委书记的林皋工作十分繁忙,他经常向干部群众宣讲国内外的大好形势,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讲日本投降人民胜利的时刻就要到来,要求同志们提高警惕,挖好地道和地洞,与敌人作最后的斗争。而日军为了拘回失败的局热,在这个时期集结了两万多伪满洲队对冀东迁安、遵化、玉田、蓟县等几个县进行了疯狂扫荡,长途奔袭,大面积包围,实行“拉网”战术,妄图消灭我主力部队和地方工作人员,主力部队采取了“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方针,损失极小;而地方工作的同志则提倡“县不离县,区不离区”,工作环境是非常险恶的。敌人几次大扫荡,我地方工作人员都有不同程度的伤亡和损失,蓟遵兴联合县地垮长城,是敌人扫荡的重点。在敌人频繁扫荡的情况下,林皋日日夜夜孜孜不倦地工作,亲自动手写工作报告、宣传材料。当时在县委机关工作的文书黎明,秘书居野刻钢版字印刷材料忙得不可开交。林皋白天与敌人周旋,晚上写材料,找区里的同志部署工作,精力十分充沛。在繁忙的工作中,他从不忘记学习革命理论。不仅自己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论》、《论持久战》、《统一战线中的独主自主问题》等著作,深刻领会文章精髓,还十分重视部属的理论学习,亲自编写党员材料,给同志们上课。他认真学习上级文件,深刻研究理解精神实质,准确地执行上级各项政策。由于环境恶劣,汉奸、叛徒对抗日工作危害极大。人们出于对汉奸叛徒的痛恨,常出现一些过“左”的捕杀现象,有一次,三百户一带有一个村干部犯了严重错误,但不够处决条件,对其应以批评教育为主,使其翻然改进,继续工作。经过分析解释,妥善处理了问题,教育了犯错误的同志,也使区干部准确地把握了除奸政策。1945年初,林皋主持蓟遵兴联合县委工作时间虽然不长。但各项政策招待是都较为稳妥,表现出了较高的理论水平。一天,林皋带着县委秘书居野、文书罗楠检查工作,住在二区周官屯,不幸被敌人重重包围了。他凭着丰富的地下斗争经励,估计出情况的严重性,他毅然带着居野和罗楠下了地道。不料该村办事员进洞时被敌人发现了。洞口暴露了!敌人强迫群众往里灌水、熏烟、折腾了整整半天,地道里的同志没有一个叫苦和屈服。直到中午,狡猾的敌人驱赶着村中的老百姓强行下了地疲乏,他们跟在后边,冒充着老百姓边走边喊:“不要打枪呀,我们是老百姓!”在这种情况下,林皋决定冲出地面突围。他迅速焚烧所有文件,当看到《党员课本》,一把将它捡了出来,自言自语道:“万一落到敌人手里,就让它做为我们的宣传品吧!”林皋处理完文件,带着居野、罗楠迅速冲出村边洞口突围。敌人当即发现了他们,蜂拥追来。林皋临危不惧,冒着枪林弹雨向村外南河冲去。突然居野在他身边中弹牺牲了,罗楠向另一方向突围不半被俘。林皋只身向河边撤去,冲到河边,数10个敌人端着刺刀呈半圆形向林皋步步逼进,并高声吼叫着:“不要打枪,要抓活的!”林皋见突围无望,先将兜中的钢笔甩向河面,又用手枪对准了自己的胸膛,在纵身跳水的一霎那,枪声同时响了,林皋壮烈牺牲。1945年日本投降后,冀热辽区党委为林皋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3. 林皋的人物简介

因官侨寓常熟,在虞山之麓筑“宝砚斋”。精篆刻,宗法文彭,复取法沈世和等。所作章法简繁相参,疏密处理周详,刀法稳健,挺拔遒劲而不事修饰。篆法多用小篆、缪篆,古雅清丽,为时所重,当时的书画名家和收藏家王翬 、恽寿平、吴历、高士奇、杨晋、马元驭、徐乾学诸人用印多出其手。久客太仓,为王时敏作印尤多。后人称其为莆田派,也有人将他和汪关、沈世和合称为扬州派,又因其印风与东皋印派相近而归入“东皋派”。“杏花春雨江南”圆朱文印,[竖三排,每排二字,3.60X3.80cm],列为精品,得到许多人的肯定和赞赏,常常见睹报、章、书籍: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方去疾《明清篆刻流派》了一、元白《圆朱文印精粹》孙慰祖、俞丰《印里印外一明清名家篆刻丛淡》均有载等等。“杏花春雨江南”是一种诗意,一种藏在心灵深处的柔情,一种长期思念的情结,一种文人心如止水的心境。最早出现在元代诗人虞集《风入杉.寄柯敬仲》,画家柯敬仲要回江南,虞集写词相送,全词抒写了对柯敬仲的敬爱,通篇和婉清雅、辞语工丽,一时争相传刻,流传遍海内。“杏花春雨江南”乃词中名句,为历代艺术家们所称赏,入画、入书、入印,引发了无数人的共呜:徐悲鸿:“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名画。李可染:“杏花春雨江南”水墨画等等。

林皋的人物简介

4. 林皋的简介

林皋幼时聪明好学。在本地白塔圭小学读学书时成绩优异,务受先生宠爱和同学赞佩。小学毕业后、,因家中急需劳力,不得不放弃升学的机会,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十多年的艰苦劳动,林皋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性。在农忙经营土地,农闲则走村串巷,卖布经商,忙乱定的劳碌无暇,但林皋从未放弃两个爱好:一是读书,就是经商,他也带着书晚上住店时读。林皋爱读书也爱买书,到参加革命时,他买下的书籍已经塞满了整整一个大箱子,一部《钢鉴日知录》至今还留有他翻阅的痕迹。二是写字。他练写的各种手稿常常扔得满屋都是。就是在他坐过蹲过的地上也常有他用小棍或手指写划的字迹。勤奋的学习,刻苦的实践,使林皋的实际文化远远的超过了原有的小学毕业水平。

5. 林皋的人物评价

“杏花春雨江南”,林皋在清初选刻此名句,无疑为了表达他心如止水的心境和闲旷的文人胸怀,应该是那个时代文人身上一种情结的产物。斗转星移,今天人们除欣赏他的篆刻艺术之外,还有几人有此等心境和胸懐!

林皋的人物评价

6. 林皋的人物简历

1929年,生于江西省南昌市。1951年,清华大学土木系结构工程及水利工程专业毕业,同年到大连工学院任教。1951年至1954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及大连理工学院水能利用研究班学习,获优秀毕业证书。1962年,任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1980年,任大连理工大学教授。1981年起,任水工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所培养的研究生已有24人获得博士学位,20人获得硕士学位,并指导了多名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学术研究。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7. 林皋的介绍

林皋:林,此泛指山林、林野;皋,此泛指岸边,水旁陆地。林皋,即指林野和水岸之地,泛指山野。 .

林皋的介绍

8. 林皋的介绍

林皋(1657一?)清初篆刻家,字鹤田,寉田,一字鹤颠,更字学憩,福建莆田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