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递交招股书预计什么时候上市?

2024-05-13

1. 趣头条递交招股书预计什么时候上市?

北京时间8月18日凌晨,趣头条提交美国IPO申请,有意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代码为“QTT”,承销商为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招商证券(香港)和瑞士银行,计划融资最高3亿美元。
根据招股书显示,趣头条目前主要通过提供广告服务来获得营收,2017年营收为5.17亿人民币(合7810万美元),较2016年的5800万元人民币(合880万美元)增长近九倍。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6个月,趣头条营收为7.178亿元人民币(合1.085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073亿元人民币(合1620万美元)增长了将近七倍。
另外,趣头条月活用户数达到约4880万,平均日活用户数约1710万,每个用户每天在趣头条上花费的时间平均55.6分钟。
但目前它仍处于亏损状态,其中2017年净亏损9480万元人民币(合1430万美元),2016年净亏损1090万元人民币(合160万美元);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6个月,净亏损已达5.144亿元人民币(合7770万美元),而2017年同期净亏损为2870万元人民币(合430万美元),亏损进一步扩大。
2017年调整后净亏损为9140万元人民币(合1380万美元),相比之下2016年调整后净亏损为1050万元人民币(合160万美元);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6个月,调整后净亏损为3.291亿元人民币(合4970万美元),而2017年同期为2830万元人民币(合430万美元)。

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6个月,公司股权奖励支出1.586亿元人民币(合2480万美元),涉及联合创始人实际拥有的若干普通股。上述普通股受限于2018年1月份订立的股份限制契约,并计入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6个月财务数据。
趣头条公司高管和董事的持股情况如下:趣头条创始人兼董事长谭思亮持有2712万普通股,持股比例39%;趣头条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磊持有712.5万普通股,持股比例10.2%。高管和董事合计持有3425万普通股,总持股比例49.2%。
其他趣头条主要股东为Qu World Limited持有950万普通股,持股比例13.7%;腾讯旗下投资基金(Image Flag Investment (HK) Limited )持有542万普通股,持股比例7.8%。
仍要瞄准三线以下城市用户群的“资讯界拼多多”
趣头条成立于2016年6月8日,根据猎豹大数据2017年度中国APP排行榜,趣头条在全网APP中排名第41,在资讯类产品中仅次于腾讯与今日头条。尤其在2017年12月新闻资讯类TOP25的榜单中,趣头条的增长速率超过500%。
创始人谭思亮曾向腾讯《深网》表示,2015年时在考虑创业方向时选择了自下而上的角度,“三线以下城市的人群已经有很大的价值,也正好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爆发的时间节点。”据目前数据显示,男性、41岁以上用户是趣头条的主力流量。消费水平低、中低、中等三个等级的用户占到62.87%。
瞄准了三线以下城市用户群的趣头条,在初创期就运用“网赚模式”的运营方法论,将现金激励融入在了拉新、激活、活跃、留存等一整套用户增长流程里来引导用户行为。具体网赚方法包括注册得金币、签到得金币、阅读新闻得金币、邀请朋友注册得金币(收徒)、分享新闻链接到朋友圈得金币等等。
点对点收徒是趣头条最主要的获客方式:一旦好友通过你分享的二维码或邀请码注册了趣头条,你就能够得到一定现金奖励,不止如此,徒弟每在趣头条上看一篇文章,师傅都可以获得20金币的进贡。目前趣头条榜首的师父收徒超过4万,总收入超过8万元。

相比成熟电商平台早已超过140元的获客成本,被认为通过给用户“发钱”获客的趣头条获客成本仅为3-4元。据招股书显示,截止到2017年年底,其注册用户超过7000万,累积亏损为1590美元,每个新注册用户的成本不足0.23美元(约为1.6元人民币)。
获客之后,趣头条还用社交裂变传播的方式,继续利用金币奖励来留存用户。
金币是趣头条自创的货币单位,类似Q币,可以和人民币以不同的比例兑换,且平台没有设置什么提现门槛。但汇率每日都会上下浮动,按照趣头条官方的说法,金币和人民币的兑换比例是与趣头条的广告收益挂钩的,广告收益越高,金币就越值钱。
进入2018年以来,趣头条的金币兑换汇率基本都维持在了1000金币5毛钱这个水平,换句话说,只要完成全部的新手任务,用户就能获得至少3.5元的现金奖励。招股书显示,这种获客和用户留存方式被趣头条称为“创新的用户账户系统和游戏化的用户忠诚度计划”,趣头条认为他们是移动内容行业中应用这种忠诚计划的先驱者。
今年3月,由腾讯领投,趣头条完成逾2亿美元B轮融资,而它大量的外部流量也都是来自腾讯,最主要的四个分享途径为朋友圈、微信好友、QQ好友、短信,其中3个都是指向腾讯。
在招股书中,趣头条也表示自己的战略目标仍是中国三线以下城市的用户群体,因为这个服务不足的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机遇,TOP级别的平台渗透率不高,趣头条还有很多机会。
内容或成趣头条可持续增长最大阻碍
趣头条官网显示,该公司主打“轻阅读”,以娱乐生活为主体内容,2018年6月,趣头条新增内容约590万条,其中视频约290万条。在资讯内容的选择上,趣头条确实满足了三四线用户对内容的需求:娱乐、幽默、情感、养生等五六个分类就占据了绝大多数流量,但趣头条并未对内容有严格的把控,很多低质文章甚至是不知真假的“健康常识”掺杂在其中。
而且趣头条广告分成奖励主要是给看资讯的用户的,这与大多数将把广告分成主要奖励给内容创作者的平台不同,也难以支撑平台上注册的23万多名自由职业者为趣头条产生优质内容。在招股书中,趣头条也将“内容提供商是否继续为我们的平台贡献内容”视为他们面临的挑战之一。
并且趣头条的金币激励机制也引发了众多“薅羊毛”行为:很多用户为了快速完成每天的“阅读任务”,会专门找一些内容较短的文章来读。“刷量”必然导致数据失真,这是趣头条转型路上的一大障碍。并且在百度贴吧中,有人分享了如何通过外挂等手段薅趣头条的羊毛,其中比较流行的做法就是通过夜神模拟器和按键精灵等软件制作脚本,不断的点击内容模拟阅读,赚取徒弟阅读上贡的奖励。
趣头条在完成2亿美元B轮融资时,董事长雷建平也在接受采访时承认,趣头条在内容方面相对还比较单薄,并计划把融资主要应用在内容建设方面。
同时,趣头条的盈利方式过于单一,在招股书中,趣头条表示目前主要通过提供广告服务来获得营收。早在2017年4月趣头条就已经开始商业化,据界面新闻报道在2018年3月的开户价为5600元,其中5000为广告费,600是服务费。而转化率最好的客户类别一般为祛斑、祛痘、化妆品、减肥,客户基本点击率在8%左右,点击成本为0.2元。
在招股书中,趣头条不仅仍处于亏损状态,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6个月,调整后净亏损为3.291亿元人民币(合4970万美元),这个数额甚至达到了去年同期亏损的十倍之多。
他们在招股书中也将“提高盈利能力”作为战略之一:趣头条表示除文章和短片外,计划将内容进一步多元化,涵盖文学、休闲游戏、直播、动漫等诸多种类,打造一个全面的轻娱乐内容生态系统,从而探索更多的盈利机会。
但这也说明,粗暴的获客和用户留存后,趣头条也将走上与今日头条的老路:对内容补贴,打造全面的轻娱乐内容生态系统。

趣头条递交招股书预计什么时候上市?

2. IPO企业从申报到上市要多久

对于不同的公司,申请IPO到上市的时间段不同。若有限责任公司想要进行IPO,则需要在IPO之前进行股份制改造,大致总体时间为一年以上。其中股改需要经历6个月左右,如果公司规范则时间还可以进一步缩减。除此之外,保荐机构和其他中介机构会进行尽职调查和制作申请文件,大约需要3-4个月拓展资料:IPO一般指首次公开募股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是指一家企业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监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 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之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IPO审核流程1、材料受理、分发环节2、见面会环节3、审核环节审核机制旨在督促、提醒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做好尽职调查工作,安排在反馈会前后进行,参加人员包括审核项目的审核一处和审核二处的审核人员、两名签字保荐代表人和保荐机构的相关负责人。4、反馈会环节5、预先披露环节6、初审会环节7、发审会环节8、封卷环节9、会后事项环节10、核准发行环节封卷并履行内部程序后,将进行核准批文的下发工作。公司IPO的准备阶段1、改制重组改制重组的目的是要成立一个符合规定条件的股份有限公司,以此来作为基础申请上市,改制重组工作需要进行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营业执照为止。2、上市辅导发行新股上市前,应聘请辅导机构进行系统的法规知识、证券市场知识培训,并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3、上市申报保荐机构编制申请书后,就向证监会推荐,该机构就会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4、证监会核准首次审查后,证监会受理申请文件后,同时征求其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发改委的意见,并反馈保荐机构,对申请文件进行回复或整改,并最后提交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意见。

3. ipo企业从申报到上市要多久

对于不同公司具体情况不同的,企业自改制到发行上市的时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总体时间为一年以上。正常情况下,各阶段的大致时间为:从筹划改制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需6个月左右,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间可以缩短;保荐机构和其他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和制作申请文件,约需3至4个月;从中国证监会审核到发行上市理论上约需3至4个月,但实际操作时间往往会在10个月左右。但由上可见,上市准备时间因企业而异,很难泛泛而论,有时也与企业一把手的性格特点以及中介机构的专业程度有很大关系,从实务中一年内申报出去的算是很快的,准备三五年的情况也不少,这还未考虑期间证监会停止受理或对特殊行业限制等政策因素的影响。

ipo企业从申报到上市要多久

4. 递交ipo到上巿要多长时间

对于不同公司具体情况不同的,企业自改制到发行上市的时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总体时间为一年以上。正常情况下,各阶段的大致时间为:从筹划改制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需6个月左右,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间可以缩短;保荐机构和其他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和制作申请文件,约需3至4个月;从中国证监会审核到发行上市理论上约需3至4个月,但实际操作时间往往会在10个月左右。但由上可见,上市准备时间因企业而异,很难泛泛而论,有时也与企业一把手的性格特点以及中介机构的专业程度有很大关系,从实务中一年内申报出去的算是很快的,准备三五年的情况也不少,这还未考虑期间证监会停止受理或对特殊行业限制等政策因素的影响。IPO一般指首次公开募股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是指一家企业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监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 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之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IPO审核流程1、材料受理、分发环节2、见面会环节3、审核环节审核机制旨在督促、提醒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做好尽职调查工作,安排在反馈会前后进行,参加人员包括审核项目的审核一处和审核二处的审核人员、两名签字保荐代表人和保荐机构的相关负责人。4、反馈会环节5、预先披露环节6、初审会环节7、发审会环节8、封卷环节9、会后事项环节10、核准发行环节封卷并履行内部程序后,将进行核准批文的下发工作。

5. 公司IPO上市一般需要多少时间?

对于不同公司具体情况不同的,企业自改制到发行上市的时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总体时间为一年以上。正常情况下,各阶段的大致时间为:从筹划改制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需6个月左右,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间可以缩短;保荐机构和其他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和制作申请文件,约需3至4个月;从中国证监会审核到发行上市理论上约需3至4个月,但实际操作时间往往会在10个月左右。但由上可见,上市准备时间因企业而异,很难泛泛而论,有时也与企业一把手的性格特点以及中介机构的专业程度有很大关系,从实务中一年内申报出去的算是很快的,准备三五年的情况也不少,这还未考虑期间证监会停止受理或对特殊行业限制等政策因素的影响。

公司IPO上市一般需要多少时间?

6. IPO审核通过什么时候上市

证监会审核通过后等待证监会批文,然后登公告开始路演发行,发行完成后等一周左右交易所上市。中小板排队的多,批文给的慢。兴业是主板的,一般一月左右上市差不多。不过他的档期与农行上市有冲突,可能要多等一段时间,等农行上市定位好了,再发行比较保险。接触股票知识的人应该听说过公司上市和企业申请首次公开募股。然而,普通投资者毕竟不是专业人士,不太了解ipo和上市。ipo审批有效期为6个月,可以说时间还是比较长的,准备上市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检查上市过程。然而,大多数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被批准后大约一个月才开始发行。当然,这只是一个艰难的时期,一些公司在过会上市后需要几个月才能上市,ipo审核多久才会通过,相信大家已经比较清楚了,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是ipo?首次公开募股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这意味着未上市公司通过向公众发行股票而上市。企业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发行新股的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来说,上市手续可以在批准后6个月内完成。如果未能如期发行新股,那么就必须要再审一次。首次公开募股需要通过证监会,和证监会的会议来讨论对申请首次公开募股公司的审查,并且被批准的首次公开募股公司获得上市资格。这一过程是首次公开募股会议和过会。当然,首次公开募股可能得不到证监会,的批准,被拒绝的首次公开募股申请不符合上市条件。总而言之,企业需要经历ipo过程,但在过会成功ipo并不一定意味着该公司已经上市。仍有一个过程需要许多手续和证监会的监督。对一家公司来说,上市并不那么简单和容易。

7. 公司IPO上市一般需要多少时间

对于不同公司具体情况不同的,企业自改制到发行上市的时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总体时间为一年以上。正常情况下,各阶段的大致时间为:从筹划改制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需6个月左右,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间可以缩短;保荐机构和其他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和制作申请文件,约需3至4个月;从中国证监会审核到发行上市理论上约需3至4个月,但实际操作时间往往会在10个月左右。但由上可见,上市准备时间因企业而异,很难泛泛而论,有时也与企业一把手的性格特点以及中介机构的专业程度有很大关系,从实务中一年内申报出去的算是很快的,准备三五年的情况也不少,这还未考虑期间证监会停止受理或对特殊行业限制等政策因素的影响。

公司IPO上市一般需要多少时间

8. 拟上市公司一定会上市吗?要多久才上市?流程是怎样?

请仔细阅读,谢谢

中国股市散户投资者现在唯一能保全自己的措施只有一个:彻底远离股市!因为作为与股指期货相配套的沪深300ETF指数型基金国家已经拟定于近期在香港市场上市,内地投资者将不能参与交易。这一政策使香港市场的境外机构可能利用该基金作为套利工具,而对内地所有投资者客观上造成了不公平,增加了境内投资者的风险。假如境外机构对在港上市的中资H股、红筹股和300ETF进行联手控制,很可能使内地市场出现单边暴涨或暴跌,也可能会为国际对冲基金间接控制内地资本市场提供工具。内地证券市场操纵权旁落的后果及风险将不可估量。近期中国股市大盘暴跌多少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这一政策的恐惧和不安。 

此外,据行业知情人士透露,继银行系QDII产品对外投资额度快速放宽至215亿美元后,保险公司的QDII投资细则即将出台,初步预计额度不会少于银行和基金公司。在如今人心恐慌,熊市思维逐渐抬头的情况下,这一消息无疑会把利空作用放大。加上超级扩容密集出台、印花税提高、公布清查违规入市银行资金、打击违规信息披露行为等一套套紧缩打压政策,它们传递出的强烈政策调控语言就是,中国证券市场不能再涨了,所有人的唯一选择就是彻底退出这个风险已经高企的市场。 据统计,2006年全年上市公司利润3892亿元(对应A股流通股就更少了),如果2007年按每天成交量3000亿计算,印花税按0.3%计算,(一年按240天计算)印花税合计4320亿,券商佣金按照0.2%(法定是0.3%)计算,合计2880亿元,二者合计7200亿,几乎是2006年上市公司全年利润的一倍。如果按每天成交量2000亿元计算,印花税合计2880亿元,券商佣金1920亿,二者合计4800亿元,仍然超过2006年上市公司利润之和。如果按每天成交量1500亿元计算,印花税合计2160亿元,券商佣金1440亿,二者合计3600亿元,就达到2006年上市公司全年利润。 文章说,由于股市投资的本质是分享上市公司的收益,上市公司是股市的基石。如果上市公司的收益总和不足以弥补印花税和券商的佣金,那么这个股市,就连"零和游戏"的底线都够不着,应该是"负和游戏"。在"负和游戏"中理论上是每个投资者都无法分享到上市公司的利润,只能通过吹泡沫、尔虞我诈、坑害中小投资者的方式来实现"泡沫利润"。 目前中国内地投资者证券帐户内的保证金总额不过1万亿,也就是说,不用两年就全部收缴到国库了。所有参与者都是来无偿送钱的。这就象街边桌球场子,两个参与桌球游戏的人拼个你死我活,最终赢利的,一定是摆桌球的摊主。两个人手中的银子都必将落入摊主的口袋。这哪里是一个有投资价值的市场? 管理当局人为控制股市,在储蓄存款没有出来时,扇动大家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只有通过证券市场才能充分分享经济成长的成果,而现在真的出来一部分了,又担心所谓股市泡沫问题,要闭门放狗咬人,让散户投资者去买单,用自己的退休金、血汗工资去承受管理层制造的泡沫。 文章断言,中国证券管理当局的短视,必将毁灭整个资本市场。管理当局无能,也许还是造成股市发展十几年还在3000为中轴晃悠的真正原因。中国经济发展其实从来就没有与股市同步过。 附原文:反弹逃命后将迎来更恐怖的下跌 一、作为与股指期货相配套的沪深300ETF指数型基金国家已经拟定于近期在香港市场上市。内地投资者将不能参与交易. 

二、据行业知情人士透露,继银行系QDII产品对外投资额度快速放宽至215亿美元后,保险公司的QDII投资细则最快将于本月中旬出台,初步预计额度不会少于银行和基金公司。 现在我总算找到了大盘继续暴跌的真正原因了。很多普通投资者可能根本不知道这些政策传递出的指向性意义,对内地证券市场的中长期发展所带来的重大负面作用。下面我先就第一条消息进行分析和解读。 作为与股指期货相配套的沪深300ETF指数型基金应该是反映内地沪深市场交易水平的一个标尺。管理层对于不开放境内投资者进场交易的原因解释是:由于目前沪深证券市场是两个完全分开独立的交易市场,资金结算存在障碍,而且,目前香港市场实行T+0交易制度能够更好地与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相配套。 有分析人士评论,这一政策对内地所有投资者客观上造成了不公平,增加了境内投资者风险,因为,香港市场的境外机构完全可能利用该基金作为套利工具,而让境内投资者处于束手无策地步。假如,境外机构对在港上市的中资H股、红筹股和300ETF进行联手控制,将很可能造成内地市场出现单边暴涨或暴跌,也可能会为国际对冲基金间接控制内地资本市场提供工具。内地证券市场操纵权旁落的后果及风险将不可估量。大盘暴跌多少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这一政策的恐惧和不安。 第二条消息是,保险系QDII细则将于中旬左右出台。如果处于牛市行情中,市场对这种政策可能敏感度低些,毕竟市场资金充沛人气旺盛,而现在人心恐慌,熊市思维逐渐抬头情况下出台这一消息会把利空作用放大。继前次公布15500亿特别国债发行事件央行负责人出面澄清后,市场反映似乎有缓和迹象,超级扩容密集出台、印花税提高、公布清查违规入市银行资金、打击违规信息披露行为等一套套紧缩打压政策,它传递出的强烈的政策调控语言就是,内场证券市场不能再涨了,而所有市场参与者都没有做空工具套利保值,那么,所有人只能有唯一选择,就是彻底退出这个风险已经高企的市场。而近期香港股市叠创历史新高正是受到内地一系列利好政策倾斜的鼓舞。 虽然有人出来澄清特别国债不会对内地股市造成冲击,属于正常经济手段。但是,一个国家资本市场互通互连的,绝对不是割裂的两个国度,说没有影响显然难以说服所有人。大家想想,即使特别国债不向普通投资者和企业发行,但向银行发行,由于其利息水平高于储蓄,银行肯定会积极认购。该额度相当于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5%,而不是此前多次调整的0.5%,会不构成股市资金变相抽离?银行接受储蓄存款再放贷款,如果可放贷额度减少必然减少企业贷款比例,上市公司融资门槛提高,周转困难,业务必然受到冲击,对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构成巨大打击,另外,虽然清查银行进入股市的资金已有公布,但还有多少是没有查出的呢?查出部分或只是九牛一毛而已。到底参与市场的违规银行资金有多少,可能永远是个谜。一系列釜底抽薪做法对股市会没有影响? 

对于推出沪深300ETF指数型基金推托说由于内地两市不能结算而只能供香港市场交易更是滑稽。资本市场改革和完善,本就是管理层的第一要务,新的金融产品推出,国内资本市场没有条件,你管理层应该进行完善,创造交易环境和条件呀。难道就任由话语权旁落?把刀柄交给别人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一政策不能不令人联想到蒋介石抗战中:“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为了防止股市高企可能对银行(著名经济学家刘纪鹏称之为大儿子)造成冲击,不顾一切出台政策打压股市(刘纪鹏称之为小儿子)?前面出台提高印花税的政策再次将管理层的短视行为暴露无疑,试问,出台如此重大政策,有没有经过精确测算,有没有经过广泛征求经济学家的意见?有没有经过合法的听证和征询?以至急不可耐做半夜鸡叫?中国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才能摆脱“三拍”怪圈:一拍脑袋,就这么定,二拍胸脯,我负责;三拍大腿,又交学费了? 据统计,2006年全年上市公司利润3892亿元(对应A股流通股就更少了),如果2007年按每天成交量3000亿计算,印花税按0.3%计算,(一年按240天计算)印花税合计4320亿,券商佣金按照0.2%(法定是0.3%)计算,合计2880亿元,二者合计7200亿,几乎是2006年上市公司全年利润的一倍。如果按每天成交量2000亿元计算,印花税合计2880亿元,券商佣金1920亿,二者合计4800亿元,仍然超过2006年上市公司利润之和。如果按每天成交量1500亿元计算,印花税合计2160亿元,券商佣金1440亿,二者合计3600亿元,就达到2006年上市公司全年利润。 从这些鲜明的数据不难看出,在"三公"原则下进行市场化博弈,这一基本的市场化条件似乎还离我们很远。由于股市投资的本质是分享上市公司的收益,上市公司是股市的基石,而如果上市公司的收益总和不足以弥补印花税和券商的佣金,那么这个股市,就连"零和游戏"的底线都够不着,应该是"负和游戏",在"负和游戏"中理论上是每个投资者都无法分享到上市公司的利润,只能通过吹泡沫、尔虞我诈、坑害中小投资者的方式来实现"泡沫利润"。管理层一直极力倡导的价值投资基础又在哪里能够实现? 目前两地市场投资者证券帐户内的保证金总额不过1万亿,也就是说,不用两年就全部收缴到国库了。所有参与者都是来无偿送钱的。 
这就象街边桌球场子,两个参与桌球游戏的人拼个你死我活,最终赢利的,一定是摆桌球的摊主。两个人手中的银子都必将落入摊主的口袋。这是一个有投资价值的市场?这不是逼良为娼,迫使所有人去搏傻又是什么? 还有管理层一直诟病的泡沫问题,泡沫的标准是什么?无非是市盈率吧,新股上市就是30多倍,海归的H股更高达125倍,上市被机构再狂拉1倍,你让散户投资者去买单?用自己的退休金、血汗工资去承受管理层制造的泡沫?被迫参与搏傻买了你们发行的股票还要挨打,天理何在呀! 

管理当局人为控制股市,在储蓄存款没有出来时,扇动大家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只有通过证券市场才能充分分享经济成长的成果,而现在真的出来一部分又闭门放狗咬人,这不是现代版的叶公好龙是什么? 在股市真正出现大幅调整时,还在忽悠,说股市调整不会改变牛市上升格局。试问牛市存在的基础还在么?无非是继续稳住中小散户,不要走,等我的大儿子安全撤退后,市场跌得面目全非时,一个轮回后,我再忽悠散户进入这个陷井中.当狼来了的叫喊声多了,你们认为还会有人相信?管理当局的短视,必将毁灭整个资本市场,这也许就是当局无能,造成股市发展十几年还在3000为中轴晃悠的真正原因,中国经济发展其实从来就没有与股市同步过。从91年开市至今,中国经济每年以近两位数的速度高速增长,以上海为例,1991年从100点起步,相应的指数复合增长到2005年还应该在998点吗?这不是自欺欺人是什么? 

   本人:当我们现在刚刚过上能吃饱穿暖的日子,当我们刚刚向银行贷款买了房子,当我们在银行刚刚存了点棺材本老婆本。突然这一切就象好梦一日游似的随风飘过,一夜回到10年前. 试问中国的平苦大众不炒股又怎么能躲的过通货膨胀这只政策老虎喃?这就是中国的特色,很茫然!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