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专家17万骗走乾隆真迹,转手卖了8736万,后来怎样了呢?

2024-05-14

1. 鉴宝专家17万骗走乾隆真迹,转手卖了8736万,后来怎样了呢?

中华民族流传五千年之久,留下来许多文物瑰宝。从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物,在今天都成为了古董,对我国进行历史研究非常的有用。可现在文物市场已经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除了国家出现的专门进行历史研究的考古学家,对这些文物进行真假鉴别之外,民间也出现了许多鉴宝者。

一个不起眼的历史文物,在普通人的眼里可能就是废铜烂铁,但是在考古学家的眼里,则是价值千金。能够明白这些文物价值的人,在看这些旧物时看到的是历史印记。普通人对于文物的真正价值一般是不太清楚的,只有经过系统的学习锻炼,再加上长时间的经验和毒辣的眼力,才能够在不需要仪器的情况下看出文物的真正价值,这种人少之又少。
随着鉴宝行业的兴起,在行业里就出现了一些浑水摸鱼的人。鉴宝专家以17万的价格骗走乾隆真迹,转手卖掉了8736万,河南农民果断选择了报警。

在中国,因为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留存下来的文物并不少。当然了,文物的价值与它的年头也有着关系,越是古老的文物,价值越高。现在也出现了许多的文物爱好者,花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搜寻这些文物进行收藏。但是重要的一些文物,还是在国家的博物馆里,被妥善的珍藏着。
文物市场也并不是很干净,也会有一些骗子的存在。一名鉴宝专家从河南农民手里以17万的低价买到了乾隆真迹,这就是农民对文物不懂,随后就以8736万的高价卖出,这价格可不是仅仅翻了几倍,这是几十倍的上翻,农民在得知真相后果断的选择了报警,这已经涉及到欺诈了。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物当中,谁流传下来的文物价值更高呢?那必然是历朝历代的皇帝,皇帝作为最高掌权者,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并不多,并且地位尊贵,御赐之物在当时就已经足够珍贵,更何况又经过这么多年的流传到今天,价值更是高,但凡那些文物能够跟皇帝沾点边,价值绝对以几倍的价格上涨。

河南有一对兄弟,以务农为生,家中有一幅据说是乾隆皇帝的亲笔画作一幅,兄弟二人对此都半信半疑,所以请了一位鉴宝专家对这幅画进行鉴别,专家一开始狂喜,后来却好像是看出这幅画的真面貌一般冷静下来,在兄弟二人的追问下,专家说这是一幅赝品,不过因为有些年头,所以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专家说自己非常喜欢这幅画,出价17万想要买下这幅画,兄弟二人非常欣喜,便答应了下来。
然而他们并没有想过,这个专家竟然是个骗子,他并没有遵守自己的行业操守,把这幅画的真正价值告诉兄弟二人,而是想独自占有这幅画。以这幅画是赝品的谎言,用17万的价格就买下了这幅画。随后,专家把画送到了拍卖会上,结果却拍出了8736万的天价。兄弟二人得知此事后选择了报警,但是由于三人的交易是心甘情愿做出的,所以结果也只能不了了之。

鉴宝专家17万骗走乾隆真迹,转手卖了8736万,后来怎样了呢?

2. 鉴宝专家17万骗走乾隆真迹随后卖了8736万,被告后结果如何?

古玩字画市场上充满陷阱,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受骗上当的事连资深行家都会遇上,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可鉴宝专家成了骗宝专家,骗走的还是天价的乾隆真迹,事情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了。17万换8736万如果一直神不知鬼不觉,也许还是皆大欢喜的结果。可骗子得手后,居然敢让真相肆无忌惮地四处招摇,让被骗者万箭穿心,凭的是什么底气?骗子被告后结果怎样?2009年的旧事已尘埃落定,留下的警醒人们却不该忘记。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古玩字画的收藏热一浪高过一浪,藏品的价格也节节攀升,一些珍品更是屡屡拍出让人血脉贲张的天价。在这种环境下,鉴宝专家就受到了热捧,对真假难以完全标准化的古玩字画,他们的嘴就成了价值的度量衡。古玩字画高深莫测,赝品、真品众口纷纭。不懂的藏家,藏品只能依赖鉴宝专家鉴定;懂的藏家,如果没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和资质,藏品也需要专家验证通过才能得到市场认可。于是,电视台纷纷推出鉴宝栏目来满足藏家需求,有藏品的人对这类栏目趋之若鹜,争着要挤进栏目,把希望交由专家成全或浇灭。

河南郑州的朱云有幅家传国画,看上去应该是乾隆亲作的《嵩阳古柏图》。历史上最有书画天分的皇帝,不用争议一定是是宋徽宗赵佶。他的书法、绘画在中国艺术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乾隆皇帝也喜欢书画,虽然造诣无法和宋徽宗比,但盛世皇帝的光环以及存世量少的现实,还是让他的字画在文物艺术品市场上身价惊人。
但乾隆的画赝品很多,散落在民间的真假难辨,朱云对自己的画是不是乾隆的真迹并没有把握。看到有鉴宝栏目这样的机会,他就想到栏目上去搞个清楚。不幸的是,他在栏目初选时接触到了一个叫刘岩的鉴宝专家。刘岩看了他的画,就一口断定是赝品。出于对专家的信任,朱云失望地信以为真,放弃了上栏目的想法。刘岩好像对他的失望感同身受,当天晚上就又约他到刘岩所住的宾馆,要进一步给他把那幅画讲清楚。
在宾馆里,朱云得到了一个惊喜:虽然他那幅画不是乾隆真迹,但也是古代的名家高仿作品,还是很有收藏价值。更让朱云感动的是,刘岩好人做到底,给他介绍了个买家,愿意出17万的高价买他的画。白天还在为梦碎沮丧的朱云,当然不能抵挡17万高价的诱惑,一口应承把画卖了出去。
朱云这次过山车一样的经历带给他的是意外收获,如果不是过后他在电视上看到他的画被鉴定为乾隆真迹,并以8736万的价格拍卖出去,他也许一辈子都会以为刘岩是个德才兼备的鉴宝专家。从电视上,朱云还了解到拍卖画的人正是刘岩,刘岩介绍给他买家,不过是刘岩为放松他警惕安排的一个托。这样的真相让朱云无法接受,再次启动的过山车带着朱云冲进了一场噩梦。

《嵩阳古柏图》中古柏,画的是我国已发现的古柏中,树龄最长、树体最大的古柏,有4500年树龄,高18.2米,围粗12.54米。相传汉武帝出巡嵩山时,见到三棵古柏。因为汉武帝先见到其中最小的一棵,感其壮观把这棵古柏封为了大将军。等见画中的那棵古柏时,君无戏言改不了口,只能将其封为二将军。乾隆四十岁游嵩山,在四大书院的嵩山书院见到了这棵二将军古柏,就作画留念。有这样的历史背景,长58厘米,宽29厘米的乾隆真迹《嵩阳古柏图》能拍出8736万也就不奇怪了,朱云当赝品卖出的古画其实是难得珍品。
得知被骗的朱云选择了报警。警方查明了刘岩低价买画的事实。在法庭上刘岩却辩解说那是签了合同的自愿买卖,并非诈骗行为。而且8736万的价格,是自卖自买的炒作,不是实际获利。17万的买卖合同最终被认定为有效,刘岩胜诉。面对法院的判决,朱云也无可奈何,只能接受自己贱卖传家宝丢掉巨额财富的现实,刘岩赢了官司,鉴宝专家17万骗走乾隆真迹,随后卖了8736万的事也传开了。大多数人认为这是诈骗,也有些人认为古玩字画市场本来就过手不及,刘岩只能说是捡了个天大的漏。
要说刘岩是捡漏还真有点说不过去,如果他不是参加鉴宝栏目活动的鉴宝专家,朱云就不会轻易相信他的话。以他的专业水准,也很难相信他是先看走了眼,后来才发现是真迹。对赝品都迫不及待给出17万的高价,可见他明显知道真实的价值。就算依法判他胜诉,他凭着鉴宝专家的身份,利用鉴宝对藏家进行欺诈的事实也改不了。他的行为再次提醒世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鉴宝专家在宝物面前,不是都能把持得住。

意大利电影《最佳出价》里面的那个艺术品鉴定家、拍卖师,也是靠坑骗名画藏家,谋取了多得可以开博物馆的名画。鉴宝专家实际上算是藏家里面的行家,藏家与藏家之间的对手关系不会因为鉴宝专家的身份而改变。反而因为更在行,鉴宝专家和普通藏家的对手关系完全不对等。不是说鉴宝专家都会坑持宝人,只是17万能换8736万的诱惑,总会让不少鉴宝专家把诚信当成是财路上的障碍。持宝人如果轻易相信鉴宝专家,吃亏上当就在所难免。有时候信任其实是种依赖心理。
如果持宝人不上栏目让不同的专家公开鉴定,就不做最终认定,那也不至于被骗得这样惨。对一个不了解的鉴宝专家私下的热心没有怀疑,持宝人的这种依赖才是导致传家宝贱价易手的根本原因。古玩字画界的水本来就很深,17万换8736万让人们看到,不良鉴宝专家使得古玩字画界的水更深、更浑。也许有一天由人工智能来当鉴宝专家,没有利益驱使,这类用鉴宝来骗宝的事情才能不再发生。
结语古玩字画的收藏、交易离不开鉴宝专家,几乎所有的鉴宝专家也都是古玩字画的玩家,这里面的利益纠葛就让鉴宝专家拥有的裁决权让人不放心。17万合法换走8736万的事件提醒人们,在依靠鉴宝专家的时候,也不能失去警惕。鉴宝专家不止一个,应该多问多听,不要轻易认定。特别对有年份的家传之物,更不能因为怕失去机会就轻率出手。

3. 17万骗走乾隆真迹,转手卖出8736万的鉴宝专家,被告后结局如何?

近些年来,随着我们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古董相关的事情也渐渐的引起了人们非常大的注意,而在电视上面,一些鉴宝的节目也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出现,而在这些鉴宝的节目当中,也发现了许许多多藏于民间的宝物,当然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专家。
按照一般的道理来说,既然能够被称之为专家,那么必然也是一个行业的顶尖人物,不说是德高望重,怎么着也是小有名气吧,所以人们对于这样的人往往还是比较的信任的,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一件事情,让人们见识到了不是所有的专家都是品行如一的,有个别的专家为了自己的私欲,差点就败坏了整个古董鉴定行。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件事情,就是一个所谓的鉴宝专家以17万的价格骗走了乾隆的真迹,然后转手就买了8736万,河南的农民将其告上法庭,最终却不了了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随着鉴宝节目的火爆,许许多多的民间藏家为了弄清楚自己收藏东西的真假和价格,都会带着自己的宝物前往这样的一些鉴宝节目上面去鉴定,而在河南卫视也有这样的一款节目叫做《华豫之门》,而我们今天的另外一位主人公是河南的一位农民,名叫朱云,在他的家里藏着一副《嵩阳汉柏图》,朱云为了弄清楚这一幅画的价值,于是便登上了这个节目,想让这些专家去评估一下。

而在鉴定的过程,字画类的专家刘岩通过鉴定,确定了这一副画是乾隆皇帝的真品,而此时的他也对此产生了贪念,想要将其独吞,于是便悄悄地告诉了朱云,要求他晚上到饭店里面去找他,刘岩见到朱云以后,直接了断的就跟朱云说道:"你这话并不是原来乾隆的真迹,价值大概也就四五万块钱,如果你愿意买的话,我认识一些朋友,能够也还能给你加到个十来万的样子"!

朱云一听,还是非常的失望,但是他对于刘岩这个专家,却还是深信不疑,最终通过相关的调和,最后刘岩以17万的价格买下了这一幅画,并且签订了合约。
可是有一天,朱云在看电视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那一副《嵩阳汉柏图》在北京的拍卖会上面竟然卖出了8736万的天价,在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以后,朱云将刘岩告上了法庭,但是在法庭之上,刘岩拿出了那一份买卖的合约,最终的结果是刘岩获胜,而朱云的这一幅画,也就被骗走了!
当然,这一件事情发生以后,引起强烈的反响,而刘岩也受到了整个行业的抵制,通过相关人士的深挖,竟然发现这一位专家"刘岩"居然一直在盗用另外一位文物专家的身份,当然此事以后,这一位刘岩也基本上不可能在立足于鉴定行业!

但是他自己已经等得了相关的利益,又怎么会在乎其他的事情呢?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一定要加强防范!

17万骗走乾隆真迹,转手卖出8736万的鉴宝专家,被告后结局如何?

4. 鉴宝专家花17万“巧取”乾隆真迹,转手卖了8000万,后来怎样?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也是在逐步提高,一些人也是热衷起了收集文物,近年来文物鉴定也成了一个大看点,除了在观看文物时,一个一个惊人的天价也是让人心惊肉跳,然而人都有看“走眼”的时候。

为了不让一些文物失去价值,原主人往往都会低价售出,10年前,一副乾隆真迹在鉴宝节目当中被鉴定为赝品,在专家的撮合下卖了17万,结果一年后这幅乾隆真迹拍出了8736万元的天价。
这幅乾隆真迹为《嵩阳汉柏图》,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40岁,他效仿尧禹舜巡狩“五岳”之典,他率领亲王贝勒文武大臣,特地赶赴嵩山,他来到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时,眺望山峰,观看汉柏。

其中嵩阳书院的两颗汉柏威武挺拔,据说这两颗汉柏还受到汉武帝的御封,他封了三颗汉柏,为“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但老三没能够存活下来,而乾隆所画的汉柏就是“二将军”,它已经有4500年的树龄,高18.2米,围粗12.5米,这也是我国最大最古老的汉柏。
乾隆不止一次画《嵩阳汉柏图》,有记载的一共有四幅,这四副相继被赠给皇室贵族,但由于晚清战乱,四副画都遗失了,不过现有两幅画保存在博物馆当中,第三幅落到郑州市民朱云兄弟手中,成了朱家的传家宝。
2009年,朱云不知道祖上传下了这幅乾隆真迹到底是真是假,就带着它上了鉴宝节目,一位名为刘岩的专家对《嵩阳汉柏图》进行了鉴定,他说这个是个老物件,但并非真迹,最多值3万元。
朱云兄弟失望而归,半个多月后,刘岩专家给他打了电话,说有人对他手里的汉柏图十分感兴趣,打算买下来,经过他“好心”的撮合,朱云跟一位名叫程功的收藏家以17万的价格交易了。

本来事情应该告一段落,但就在一年后,朱云看到了一则新闻,是说《嵩阳汉柏图》在一个拍卖会场上拍出了8736元的天价,朱云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他当时带着记者找到了刘岩。
刘岩给出的答复是:“这种事在艺术品市场实在太多了,所谓的艺术品都是靠炒作,今天价格17万,明天就可能上千万了”,对于刘岩的回复,朱云兄弟十分气愤,多次讨要无果后,直接以骗买为由将刘岩告上了法庭。

由于此案涉及刑事诈骗,法院并没有立案,必须先由相关部门收集证据,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法庭才能进行判决。如今这桩案件,涉及到了太多问题,完全陷入了困局,时至今日都没个着落。

5. 鉴宝专家17万骗走乾隆真迹,转手拍出8736万,被告后结局如何?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不断追求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求,很多古文物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力,在我国,为了大众的需求,也逐渐诞生了很多鉴宝节目,我们也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民间宝物,也有很多形形色色的专家。

有的专家正直善良,不说德高望重,至少也是小有名气了,他们作为鉴宝行业的专业人员,肯定会为这些古文物负责。但是有些却不以为然,面对着珍贵的文物,多多少少会心动,也并不是所有鉴宝专家都能做到品行如一,有的为了一己私欲,做了错事,毁了自己的名声。就在曾经的一档鉴宝节目中,有位专家花费了17万元骗走了乾隆的真迹,转手就卖出了8736万,结果被告了,那他的结局怎么样了呢?

乾隆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名气极高的皇帝,即使很多人对他没有深入的了解,但是只要一听到他的名字,都会有所耳闻,可见乾隆在人们心中可有一席之地的。虽然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对乾隆皇帝一直存在着争议,但是不可否定的是他的确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主,在他的一生中,亲笔写过很多诗作,绘画作品,他的亲手著作流传下来,真的太难得了,可遇不可求。

故事还得从一档鉴宝节目中讲起,由于越来越多的人收藏古文物,他们也想知道自己手中的文物到底是不是赝品,又能值多少钱,河南一位名叫朱云的一个鉴宝人,他和兄弟一起拿着一幅《嵩阳汉柏图》前去鉴宝。据他所说,这幅图来头可不简单,听说是乾隆皇帝亲自绘画的。

当时,有位名叫刘岩的专家,知名度还挺高,鉴宝也很专业,他接过画作,都目瞪口呆了,但是经过一番检测后,得出的结论更是惊呆了现场了每一个人,刘岩专家声称,这幅《嵩阳汉柏图》只是一个高仿的作品,并非乾隆的真手笔,这幅画作最多也就只能值三万多。
朱云兄弟两不知所措,这幅画竟然是假的,就在这时,刘岩对兄弟俩说,虽然这不是真正的作品,但还是可以值一点,如果不介意,我可以帮你们转卖,朱云兄弟俩想专家们在这方面有经验,说不定这是一个好办法,于是就答应了。

后来,这幅画卖出了17万,这可把朱云兄弟俩高兴坏了,没想到一幅赝品也可以卖出这么高的价格,他们还非常感激专家。可是谁也没想到,一年后,偶然的一次机会,兄弟俩在电视看到了自己卖出的画作,竟然还被拍出了8736万的高价,当时朱云兄弟俩气急败坏,一怒之下,把刘岩告上了法庭,可是当年已经签订了合同,黑字白纸,写得清清楚楚,兄弟俩也没有证据证明专家说他们的宝物是假的,他们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在古董市场上,人们自然讲究的就是买定离手,概不退换的规矩,所以朱云兄弟俩也就只有咽下这口气,自认倒霉,这样的规矩很早就已经实行了,对于很多鉴宝人来说确实存在了一定的不公平,他们没办法给自己讨回公道,像刘岩这样没有道德专家,属实让人意想不到。

鉴宝专家17万骗走乾隆真迹,转手拍出8736万,被告后结局如何?

6. 文物专家17万骗走乾隆真迹,转手卖掉8736万,后来怎样?

在现代社会,文物一直都在受大众的追捧,这些古老的物件,承载着历史。对于我们来说充满了神秘感,而越是年代久远,做工精致的东西,其市场价值越高。很多收藏家为了得到文物也不吝惜钱财。然而一般的文物由于传承年代较多,基本都有所损伤,或者早已经形如破铜烂铁。



对于一般的普通百姓来说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也没有鉴定宝物的经验,根本无法确定其真假,也不了解文物的实际的市场价值。正如古诗所言: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于是鉴定专家这个职业开始被大家熟知,从而也诞生了许多鉴宝节目。古代有“滥竽充数”,现代也有许多人打着专家的旗号坑蒙拐骗。就有文物专家用了17万骗走乾隆真迹,然后转手卖掉8736万,面对这种情况,河南农民绝望报警。
一、 鉴宝专家
文物专家以往不是普通百姓能接触到的,但随着电视节目类型的日渐丰富,鉴宝节目也大行其道。这些节目噱头很足,邀请观众参与,增加互动环节。这类鉴宝节目就是抓准了,人们接触不到,但却对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好奇,以及收藏家们自己的收藏品无法找人鉴定而独自苦恼的心态。从而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而节目组也聘请知名权威鉴赏专家,专家的眼光犀利,言辞激烈,知识渊博。随着节目知名度的增加,许多普通百姓也看到了机会,想把家里祖传的物品,也拿出来让专家去帮忙鉴定真伪,并且自己心存期待,想让专家给估出个价值来。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其中有部分专家为了自己的私利,打着抢救文物的旗号,其实在帮外行鉴定时,都将这些藏品定位为赝品,再想办法低价收入,高价卖出。
二、 乾隆真迹
从古时候起,人们就注重文化修养。从周朝起始,皇家和官宦人家的子弟都要学习六艺。“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君子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所以古代文人雅士都喜欢吟诗作对、挥毫泼墨。据传清朝皇帝乾隆就是一位书法绘画大家。尤其喜欢画画,还曾经邀请外国画师来宫中任职。他特别喜欢画花鸟山水,画风也是自成一派。然而因为画画的时间有限,流传到后世的真迹并不多。在清王朝末期的时候,一部分宫中的物品流落民间。其中就有乾隆皇帝的花鸟山水图。



三、 嵩阳汉柏图
《嵩阳汉柏图》是乾隆皇帝的画作,这幅画在清朝末期时流落在外,被河南郑州朱云的祖辈所得。从得到这幅画开始,朱家人就将它作为传家宝,细心收藏保管,世代相传,在此期间朱家人一直都没有鉴定过画作的真伪。直到传至朱云的手中,由于鉴宝节目的兴起,朱云想到要将这幅祖传画作带上鉴宝节目。



几经辗转终于找到鉴定专家刘岩,但是经过刘岩的鉴定,当时在现场就告诉朱云及其家人这幅作品是赝品,并不是乾隆爷的真迹。但到了晚上刘岩却又与朱云联系,让其去刘岩入住的宾馆详谈。见面后刘岩告诉朱云说这幅画虽不是真品,但也是古董,是其他画家临摹的,有收藏价值。刘岩称可以帮朱云找到买家卖得高价。朱云无奈地放弃了上鉴宝节目,最后以17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刘云介绍的买主。



然而朱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发现了自己卖掉的这幅画被人拿去拍卖,而且竟以8736万元的高价拍出。根据画作拍卖过程中的介绍,朱云才知道正是刘云将这幅作品拍卖的。这个文物专家17万骗走乾隆真迹。然后转手卖掉8736万。朱云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但又找不到刘岩,这位河南农民绝望报警。最终这件事闹上法庭,双方各执一词,朱云说自己受到欺骗,刘岩则反污朱云出尔反尔,想讹钱。但由于当时的合同已经签订,具有法律效力,最后还是以刘岩的胜诉告终。



结语
这些所谓的“专家”私下里欺骗不懂行的老百姓,把真品说成是赝品,再找人低价收到手中倒卖,利用普通人盲目相信权威的心理,“谓鹿为马”,实在可恨。可是这样的“专家”还在少数,真正的鉴定专家和考古学家,都是真正值得敬佩的人。鉴定专家们潜心钻研历史,为让世人能够了解到文物和历史知识而努力。而考古学家们常年驻扎在考古一线,在恶劣的环境下进行考古研究,为的也是弥补中国历史上的空白。而我们作为普通人也应该尽量提高防骗意识,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以免此类的事情再次发生。

7. 鉴宝专家17万骗走乾隆真迹,转手卖出8736万,农民兄弟为何愤怒报警?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古董的价值不断提高,但是想要知道古董的真正价值,也是需要较高的眼力和深厚的文化知识的,才能辨别出古董文物的珍贵性,就连像和氏璧这样举世闻名的宝玉,在一开始的时候也被当成是一个普通的石头,转手到了识货人的手中,才呈现它的价值。所以哪怕再珍贵的宝贝,对于不懂得它价值的人而言,就是一些废弃物而已,又到了懂行的人的眼中,它的价值才能体现。



在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文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宝贵的珍宝,虽然经过了历史的动荡,但是仍然幸运地保存下来,散发着他独具的历史魅力。众所周知,越是古老的文物,价值底蕴是越高的,也会越值钱,所以很多富商和收藏家,都会花费大量的钱才去收藏自己喜欢的古董,甚至不惜一掷千金。都知道古董文物的珍贵性,但是对于一些普通人来说,没有鉴赏的眼光和能力,所以也认不出这些宝贝,更不知道它的价值。所以对于一些珍贵文物的价值,大多数人都是没有过多了解的,只有那些懂行的鉴宝专家才能知道这些宝贝的真正价值。



所以很多的老百姓会因此上当受骗,随着国家对于古文物的重视,一些电视台也推出了鉴宝节目,很多百姓家中传承下来的老物件,也被带到了鉴宝节目中,希望通过这些专家来评估自己手中的文物的真实价值。随着古董文物行业的兴起,一些不法分子开始混迹其中,通过造假的手段来牟取暴利。并不是所有的鉴宝专家都是正直的,有的鉴宝专家也会有自己的私欲,因为贪婪之心促使他们做出蒙骗的事情。曾经就有一个鉴宝专家,利用自己懂得的专业知识来忽悠没见识的百姓,从一对农民兄弟手里哄骗到了乾隆皇帝的真迹,仅花了17万元就买走了,结果转身就卖掉了8736万的高价。农民兄弟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才知道自己受骗了,非常的气愤,最后选择了报警。



这件事情是非常恶劣的,兄弟两人是来自河南农村的普通百姓,都是本分的庄稼人,卖家中留下一件传家宝,是一件珍贵的古画,相传是乾隆皇帝的《嵩阳汉柏图》真迹。要知道古代皇帝可是非常尊贵的存在,若这幅画真的是乾隆的真迹的话,必定会价值连城。兄弟两人没读过什么书,也没什么见识,所以不知道这幅画到底是不是乾隆皇帝的真迹,也不知道它的具体价值,于是就找到了鉴宝专家,想让专家看一看,这幅画的具体价值。



专家看到这幅画的时候两眼发光,表现的非常的激动,但是慢慢的变得冷静下来,颜色也不太好,而且表现出一副很可惜的样子。这让农民兄弟俩的心凉了半截,难道是假的吗?于是忙问专家怎么回事,专家告诉兄弟两人这是一幅仿冒品,但是因为年代比较久远,所以也是有着一定的收藏价值的。
兄弟二人也是将信将疑,专家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于是就开始对兄弟两人普及乾隆画的一些知识,兄弟俩人没什么见识,很快就被绕晕了,也相信了,这是一副假话,所以心中有些失望。随后专家表示,虽然这幅画是假的,但是毕竟是仿冒品,也是有一些价值的,再加上自己非常喜欢,所以愿意出价17万买下来。兄弟两人觉得17万的价格也已经非常高了,所以立马高兴的答应了下来,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被这一个专家给欺骗了。这位专家花17万买下这幅画作之后,转身就把他送到了拍卖会上,最后拍出了8736万的天价。



兄弟两人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非常的气愤,又非常后悔,于是就选择了报警。但是因为三个人的交易是自愿的,并没有存在逼迫行为,所以警察也是没有办法插手的,兄弟两人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最后只能自认倒霉。不得不说这位鉴宝专家是没有职业操守的,没有遵守诚实守信的美德,身为鉴宝专家应该遵守职业道德,不应该隐瞒或者欺骗鉴宝人,这位专家也是利欲熏心,竟然对不知道知情的藏宝人进行哄骗,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也是让人所不齿的。就算他因此获得了大笔的钱财,但是却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相信以后的职业之路,也被葬送了。对此大家有何看法呢?欢迎到下面的评论区去留言,说出你最真实的想法,你们是不是也觉得这兄弟两人比较倒霉呢?



鉴宝专家17万骗走乾隆真迹,转手卖出8736万,农民兄弟为何愤怒报警?

8. 鉴宝专家花17万“巧取”乾隆真迹,转手卖了8000万,结果怎样?

鉴宝专家17万骗走乾隆真迹,转手卖掉8736万,河南农民绝望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