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如何得出

2024-05-13

1.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如何得出

1、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计算公式如下:利息调整=用实际支付价款-已到付息期但未支付的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持有至到期投资关键问题是实际利率的计算,现在支付的钱=未来收到钱的折现率,每年在根据面值*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外,还要计算摊余成本*实际利率与应收利息的比较冲销这个利息调整。会计分录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包括企业持有的、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的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企业将尚未到期的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本会计年度内予以出售或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即企业内部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时,则企业在处置或者重分类后应立即将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即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扣除已处置或重分类的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且在本会计年度及后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得再将该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如何得出

2. 持有至到期投资,按实际利率核算,书上的例题,最后一年也就是

首先你的第一个问题说是意思对不过还有个更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按期付息到期还本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最后一年除去那年投资收益即(应收利息与损益调整的数据之和)就等于票面本金。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结果就是要票面的本利和
第二个问题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是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核算,这点你有提到,相信你也理解了,这么说吧,由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存在损益调整这个明细科目也就是实际利率与票面存在差异,所以如果你想分开做分录是可以的但是依然做的分录意思还是
借:应收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损益调整(也可能在贷方)
    贷:投资收益
无论怎样都要做出这个分录的意思。
收到钱做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这个分录也是跑不了的。直接做和后面做其实反映的都得是这样的经济内容。想省的话就成一半王国了。哈哈,参考一下吧

3.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问题

所谓摊余成本,一个简单易懂的说法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余额
第一个分录应该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1000
                                     -利息调整   15.35
 贷:银行存款                             1015.35
2010年年末的利息分录是          
借:应收利息  5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0.92
   贷:投资收益                           1015.35*6%=60.92
10年年末摊余成本=1000+15.35+10.92=1026.27

你做的分录,是购买时包含了应付而未付的利息。
投资收益是按照摊余成本与实际利息来计算的。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问题

4. 持有至到期投资产生的利息调整包括哪些内容?

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理解及核算过程用一个例子来说明问题:
例如:用2089元买入面值为2000元的5年期的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票面的年利率为5%,实际的内含的年利率为4%。具体的核算过程如下:
解析题面,由于我们高于面值买入,比面值多付了89元,但是当债券到期时,人家只给你会还你面值的部分2000本金,并不会给你2089元。这超出的89元,就是包含在你所收到的各项利息中的,也就是你所收到的真正的利息收入并非全是你投资的收益,这里面还包含有你多付出应该收回的部分,这部分就是利息调整部分,它要在各期中分别收回。也就是到期时,要将这89元都要收回才行。
我们在分步解析吧:购买时的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9
贷:银行存款                   2089
上述分录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就是多出的部分),这两部分一起构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价值,到期后能收回的本金是面值部分2000元,而多付出的“利息调整”部分,必须在持有期间内得到补偿或收回,补偿或收回的方法,那就是只有在利息收入中得到补偿。那这样一来,人家按期付给的利息是票面利息。而到我们这里还要补偿或收回多付出的“利息调整”部分,所以我们的实际的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应予收到的票面利息—补偿或收回的“利息调整”。所以,在到期末应收利息时,就有以下分录:
借:应收利息     100    (2000×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6.44 (100—83.56)
投资收益           83.56 (2089×4%)
上述分录中“应收利息”就是票面利息,“投资收益”就是我们实际的投资应得到的真实的回报,二者的差额就是我们多付的“利息调整”部分的补偿或收回。
至此我们已收回本金16.44,致使我们的投资本金2089元减小成了2072.56元了,我们这里的本金也称“摊余成本”,
下一期我们计算实际的利息收入(投资收益)时,将以“摊余成本”2072.56元为基础了。
到了下一期末,我们再记录利息收入时的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    100    (还是票面利息,各期都是一样的,就是应收到的)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7.10(100—82.90)
投资收益      82.90 (2072.56×4%=82.9024,这里出现了四舍五入的尾差)
这样又收回本金17.10,摊余成本为2055.46(2072.56—17.10),下期以此为计算投资收益的基础。
以此类摊:第三期应收回本金(利息调整):100—82.22=17.78元,摊余成本为2037.68(2055.46—17.78);
第四期收回本金(利息调整):100—81.51=18.49,摊余成本为2019.19(2037.68—18.49)
最后一期原则上也是用以上方法进行,但为了避免四舍五入形成的误差,不再按上述方法进行计算,而是用倒挤法进行调整,将剩下的未调整完的一次调整完,即89—16.44—17.10—17.78—18.49=19.19,也可以将2019.19中的19.19调整完即可。
对于摊余成本的确定,我给大家一个通用的公式:(适用于分期付息,到期还本)
本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票面利息-实际利息)
票面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息
友情提示:此公式同样适用于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的计算,公式中的数据位置不要变更即可!

5.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

呵呵,可能你没接触过财务管理吧?财务管理的基础性概念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简单来说就是1年以后的100块钱没有现在的100块钱值钱,那么1年以后的100块钱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呢?我们引入了贴现率的概念,用来确定未来100块钱在现在值多少钱。
在实际利率法中的本质就是内含报酬率,也是财务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他的含义是我们未来收取的现金流以什么样的一个利率贴现以后等于现在我们付出的成本。于是,体现在这一道题目中,未来我们收到的现金流是连续5年的利息5.9万以及最后一年债券的本金125万,我们现在付出的成本是100万。假设贴现率为r%。
那么第一年年末我们获得的5.9万利息贴现到现在值5.9*(1+r)-1万
第二年年末我们获得的5.9万利息贴现到现在值5.9*(1+r)-2万
第三年年末我们获得的5.9万利息贴现到现在值5.9*(1+r)-3万
以此类推,这些贴现后的现金流等于现在我们付出的成本100万,利用插值法我们就可以求出这一利率。实际利率法则相当于这个运算的逆运算。
如果有空的话去学习一下资金的时间价值吧。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

6. 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和利息调整

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为1031.67,这1031.67包含两部分,首先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利息50,扣除了50后才是购买这个债券实际付出的对价,也就是1031.67-50=981.67,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投资时债券面值和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所以就等于1000-981.67=18.33

7.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什么要利息调整

你首先要了解权责发生制。
债券发行时分为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比如债券面值是100元,为期5年,但是你却花了125元才买到这个面值是100元的债券,这个就是溢价发行,而五年后你收到的本金就是面值100元,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多花25元购买呢?呵呵,这就是因为实际利率跟票面利率的问题了,实际利率也就是当前市场中的实际利率或者说银行中的利率,假如实际利率为5%的话,那么票面利率肯定是比它高的(假定是10%),这样你每年的应收利息就是100*10%=10元,而如果你将125元存在银行,利率是5%,这样你的应收利息是125*5%=6.25元,呵呵,如此,你才会花125买100的债券了啊!
虽然你每年的应收利息是100*10%=10元,但是你的实际投资收益并不是10元,因为你当初多花了25元的成本啊,所以得采用实际利率法,将多花的25元的成本摊余到这5年中。
呵呵,折价发行恰好与这个相反了,你自己再思考思考啦!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什么要利息调整

8.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 利息调整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子账户是就是对取得时的价值与票面价值之间的溢价或折价额在持有期间内进行合理调整的所有到的账户。解析:

因为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所付的价款在很多的情况下会高于或是低于票面面值,高于形成溢价,低于会形成折价。然而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一种收回期限固定,收回金额固定的特点。也就是每期应收到的利息收入是固定的,这样一来你如果按债券的面值和面值利率来确定你的投资收益时,就不会真实的反映你的实际收益。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因为有溢价或折价,你实际上的收益理当高于或低于以票面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所以要将这部分溢价或是折价按照一个合理的方法进行调整,使每一期的收益都能真实的反映实际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账户数额的确定,就是票面面值与实际支付金额减去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后的差额。要计算真实的收益,就得有你实际取得成本和实际采用的利率去计算,实际成本就是你花了多少钱取得的,这个好确定。实际利率较难计算(考试中一般题目中会告诉的),在实际操作中,将票面面值与票面利率计算的每期的利息收入,作为年金按一“实际利率”在持有期间内进行年金折现后成你的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这个“实际利率”就是真正的计算你真实的投资收益的利率。这个“实际利率”的计算方法是用年金折现的“插入法”计算确定(比较麻烦,要一个一个的试)。实际“投资收益”=摊余成本(第一期为实际取得时成本)×实际利率

应收利息=票面面值×票面面值

实际收益与应收利息的差额就是利息调整的数值。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其后每期的摊余成本就是加上或是减去上一期的利息调整数值,再按上述方法确定下一期的利息调整数值。依此类推。注意:最后一期的利息调整应是最初确定的利息调整减去各期已调整的数。因为计算中会有四舍五入,所以最后一期进行倒挤法计算,剩余的利息调整余额调整完。
满意请采纳。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