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13万亿 期末存量为283.25万亿

2024-05-17

1. 央行: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13万亿 期末存量为283.25万亿

1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0年11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及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从中获悉,增量方面,初步统计,2020年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1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06亿元。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53万亿元,同比多增1676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447亿元,同比多减198亿元;委托贷款减少31亿元,同比少减928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387亿元,同比多减71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626亿元,同比多减1196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862亿元,同比少2468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000亿元,同比多2284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71亿元,同比多247亿元。
存量方面,初步统计,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83.25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70.45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2.21万亿元,同比增长3.1%;委托贷款余额为11.11万亿元,同比下降4%;信托贷款余额为6.81万亿元,同比下降9.9%;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3.73万亿元,同比增长15.2%;企业债券余额为27.6万亿元,同比增长19.3%;政府债券余额为45.35万亿元,同比增长21.4%;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8.14万亿元,同比增长11.3%。
从结构看,11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0.2%,同比低0.2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8%,同比低0.1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3.9%,同比低0.7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2.4%,同比低0.6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1.3%,与上年同期持平;企业债券余额占比9.7%,同比高0.4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6%,同比高1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2.9%,与上年同期持平。

央行: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13万亿 期末存量为283.25万亿

2. 中国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15万亿元人民币 是怎么回事?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道,中国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环比急速回落,季节性因素减弱,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均大幅下降。中国央行同时公布,2017年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3166亿元。

具体看,企业中长期新增贷款和占比双双回落,居民中长期贷款也减少,但占比稍微回升。中国央行周四午后公布,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17万亿元,远远低于1月份的2.03万亿元,但仍高于市场预期。
根据《华尔街日报》对14位经济学家调查的预期中值,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为人民币8710亿元,比1月份大幅下降。1月份新增贷款大幅增加,主要是银行基于早放贷早受益的理念而加大贷款,此外,去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周期性行业景气度明显改善,也刺激了实体经济的贷款需求。
随着总新增贷款下降,2月份企业中长期贷款也大幅回落。央行公布,2月份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731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38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018亿元,意味着中长期贷款在总新增贷款中占比51.4%。此前1月份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1.5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33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52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在总新增贷款中占比74.9%。同时,随着调控持续,2月份以住房贷款为主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也大幅回落,但占比稍有回升。央行公布,2月份住户部门贷款增加300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80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804亿元,这意味着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占比为32.5%。1月份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52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2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293亿元,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占比为31%。去年12月份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4217亿元,在当月总的新增贷款中的占比为40.5%,已较前几个月大幅回落。中国央行同时公布,2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2个和2.2个百分点。M2增速低于预期。上述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2月末M2增11.4%。此外,2月末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21.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6.9个和4个百分点。同时,2月末流通中货币(M0)同比增长3.3%。

3. 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6万亿元吗?

初步统计,2017年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346亿元。其中,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4万亿元,同比多增2965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198亿元,同比多增50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280亿元,同比少增1714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434亿元,同比少增191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5亿元,同比少增1156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716亿元,同比少3143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324亿元,同比多463亿元。

注1:社会融资规模是指实体经济(境内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下同)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其中,增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获得的资金额,存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获得的资金余额。
注2: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发改委、证监会、保监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
注3: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本外币贷款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人民币和外币贷款,不包含银行业金融机构拆放给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款项和境外贷款。

注4:2015年1月起,委托贷款统计制度进行了调整,将委托贷款划分为现金管理项下的委托贷款和一般委托贷款。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委托贷款只包括由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金融机构(即贷款人或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向境内实体经济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一般委托贷款。
注5:当期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当月比上月、比上年同期的数据为可比口径数据。

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6万亿元吗?

4.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71.23万亿是真的吗?

据央行官网消息,2017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71.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16.65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2.48万亿元,同比下降5.7%;委托贷款余额为13.88万亿元,同比增长10.8%;信托贷款余额为8.06万亿元,同比增长35.9%;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4.37万亿元,同比增长14.8%;企业债券余额为18.21万亿元,同比增长5.2%;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6.43万亿元,同比增长17.1%。

5. 8月社融增量2.43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28万亿元,如何解读?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社融增量的含义: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简称社融增量)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8月社融增量2.43万亿元,实际上比去年同期减少5571亿元,很大原因是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融资方面是减少的。结合2022年1-8月累计社融增量规模为24.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1万亿元,整体来看是增加的,这意味着融资环境相对改善。
据统计8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3万亿元,约占整个增量的54.7%,这对于实体经济恢复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但是,目前国内疫情反复,也会增加贷款人的压力。
不过,2022年8月末我国社融存量约为337.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5%,从结构上看,8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融存量的61.3%。这个数据比54.7%高出6.6个点,这能间接反映出我国8月份的经济增速并不太好,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其次,企业当前更倾向于中长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增加7553亿元,短期贷款减少121亿元,以降低短期的风险,这表明多数企业对短期的发展保持较为谨慎的态度,对中长期仍然抱有较大的乐观态度。那么,企业基于对中长期的信息,则必然更注重自身生产各个方面进行调整,更好地度过当前时机,所以会出现成本削减、人员控制等情况的出现。
另一方面,新增人民币贷款1.28亿元。居民存款增加8286亿元,贷款增加4580亿元,存款接近贷款的2倍。超前消费基本被压制住,这可能对大宗商品如房子、汽车的影响比较大,因为人们把更多的钱存在银行,这说明短期内他们会尽量避免大额度的消费,减少开支。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还是相对不利的。所以,考虑买房的人数会呈现阶梯式的锐减,这是正常的经济现象。

8月社融增量2.43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28万亿元,如何解读?

6. 2018上半年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有增长吗?

7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总体看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市场利率运行平稳。

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余额177.02万亿元, 同比增长8%,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129.15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11万亿美元。    
贷款投向方面,6月末,企业及其他单位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0%,比全部贷款增速高0.9个百分点。

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9.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03万亿元。从结构上看,对实体经济发放的贷款同比多增,债券市场融资明显回升,股票融资有所下降,表外融资明显多减。

7. 截至9月末直接融资存量79.8万亿元 约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29%

12月11日,在证监会举办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高莉对于“IPO收紧舆论”作出回应。她表示,IPO是直接融资的入口,证监会高度重视IPO对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重要意义。近期部分企业被暂缓,据了解,是交易所依法依规做出的决定,并不存在刻意收紧IPO的情况。同时,拟上市企业应遵守资本市场各项制度规定,努力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共同致力于构建高质量的上市公司群体。
  
 高莉表示,发展直接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使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明显加速,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成功落地,创业板、新三板等一批重大改革相继推出,直接融资呈现加快发展的积极态势。截至2020年9月末,直接融资存量达到79.8万亿元,约占 社会 融资规模存量的29%。其中,“十三五”时期,新增直接融资38.9万亿元,占同期 社会 融资规模增量的32%。
  
 本文源自证券日报

截至9月末直接融资存量79.8万亿元 约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29%

8. 3月份金融数据有望回暖 业界预计社融增量将超3.5万亿元

来源:证券日报
    
 回顾2月份金融数据,新增信贷及社融增量均不及预期。其中,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3万亿元,同比少增1258亿元; 社会 融资规模增量为1.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315亿元。
  
 在此背景下,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时提出“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3月21日的国常会又提出“及时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和 社会 融资适度增长”。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分析人士普遍认为,3月份金融数据尤其是社融增量将大幅回升。
    
 具体来看,周茂华预计3月份社融增量为3.8万亿元左右,较去年同期多增。3月份能源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等因素,或对居民、企业信贷需求造成一定的短暂抑制效果。与此同时,国内跨周期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内需正稳步回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企业债券融资力度有望加强。
  
 安信证券也认为,预计3月份社融增量约为3.8万亿元,社融存量增速微升至10.3%。表内方面,预计3月份新增信贷(社融口径)为2.9万亿元至3万亿元;3月份票据利率小幅回落后,月末会有所反弹;新增信贷需求将较2月份有所改善。表外方面,信托贷款规模降幅或较上月小幅扩大,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净融资或较上月小幅回升。
  
 “3月份社融增量或为3.5万亿元左右。”梁斯表示,当前,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仍然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继续靠前发力、精准发力,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尤其是要通过为金融机构提供中长期流动性,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中长期信贷支持,使资金能够更加精准高效地注入实体经济。另一方面,在疫情反复的背景下,急需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和企业的支持力度,稳定其资金链,确保其稳健经营和加快恢复。需要注意的是,在增加信贷供给的同时也要持续挖掘信贷需求。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