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保护藏羚羊?

2024-05-09

1. 为什么要保护藏羚羊?

藏羚羊浑身是宝,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纤细的羊毛被誉为“软黄金”,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严禁贸易的濒危动物。它是一种优势动物,只要你看到它们成群结队在雪后初霁的地平线上涌出,精灵一般的身材,优美得飞翔一样的跑姿,你就会相信,它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数千万年,是因为它就是属于这里的。它不是一种自身濒临灭绝、适应能力差的动物,只要不去管它,它自己就能活得好好的。
藏羚羊同时受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一级重点保护,在没有许可情况下禁止狩猎和贸易。在印度,除寨模和克什米尔地区外特殊情况外,根据印度野生动物保护法,藏羚羊贸易也是明令禁止的。
历史上藏族人捕杀藏羚羊是迫于生计,而如今藏羚羊所面临的最大的威胁是人类为获取经济效益而进行的盗猎活动,因为藏羚羊身上的底绒是制作精美“沙图什”的原料。“沙图什”是世界公认最精美的披肩,而没制作一件“沙图什”就需要付出几只藏羚羊的生命。印度历史上有使用“沙图什”作为嫁妆的风俗,但这并不是威胁藏羚羊生存的最大因素,但西方时尚界对“沙图什”的追求是直接导致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盗猎大幅上升的直接原因。藏羚羊绒从西藏走私到印度寨模和克什米尔,在那里可以合法的使用藏羚羊绒织成披肩和似巾,但出口贸易仍然是非法的。每年估计有2万只藏羚羊因“沙图什”的原因被猎杀。藏羚羊角在传统医药市场也有销售
人类以及家畜对领养的侵犯,人类活动对藏羚羊迁徙和活动的干扰以及对藏羚羊栖息地的侵占也是威胁它们生存的重要因素。

为什么要保护藏羚羊?

2. 如何拯救藏羚羊项目?

2000年4月16日,为唤起更多人对藏羚羊保护的关注和支持,“绿色北京”发起了“拯救藏羚羊网站同盟”。国中、新浪、化云坊、东方网景、焦点、洪恩在线等多家网站自发加入“拯救藏羚羊网站同盟”。同时,“绿色北京”的志愿者自己设计了海报、宣传彩页、文化衫、纸贴进行发放和宣传,在他们的号召下,27所高校环保志愿者们联合开展了“拯救藏羚羊”高校巡展、讲座、募捐等活动。拯救藏羚羊巡展先以首都各高校为基地,随后又在外地开展,在宣传活动中,“绿色北京”积极与外地热心人士和单位联系,并为他们提供展板和宣传资料。在活动中,各地网友自发在网上以拯救藏羚羊为主题共同作词谱曲,2000年10月,“绿色北京”网友集体创作的歌曲《失火的天堂》诞生了。之后该曲多次在各种公益活动中演出,这也是中国第一首来自民间的具有明显活动主题的公益环保歌曲。
“绿色北京”的这次活动使藏羚羊保护在互联网上、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并在高校掀起一股拯救藏羚羊的浪潮,各地的高校环保组织纷纷响应。“绿色北京”还为拯救藏羚羊募集了资金,这为后期的拯救藏羚羊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为了让公众更多的了解藏羚羊的处境,“绿色北京”还邀请了战斗在一线的野牦牛队队员通过互联网与全国网友进行交流,并通过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在现场交流中,网友们更直接地从第一线的战斗者口中获取了前线资料,并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网络与现场交流相结合,取得良好效果,广州、南京等地的志愿者从网上获取关于藏羚羊的资料后,迅速配合北京的宣传开展拯救藏羚羊的活动。
“绿色北京”在拯救藏羚羊的活动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3. 如何保护藏羚羊?

藏羚羊有“高原精灵”之称的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的特有属种,早在1979年就被列入《国际野生濒危动植物贸易公约》的严禁贸易物种名录。藏羚羊也是一种优势动物,只要你看到它们成群结队在雪后初霁的地平线上涌出,精灵一般的身材,优美得飞翔一样的跑姿,你就会相信,它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数千万年,是因为它就是属于这里的。

从80年代中期开始,“沙图什”披肩风靡欧美市场,一条披肩可以卖到1万至4万美元。因此,“沙图什”就成为欧美等地贵妇、小姐显示身份、追求时尚的标志。“沙图什”是直接由藏羚羊绒加工而成,一只藏羚羊产绒仅100至150克,织一条女式披肩,需要3只藏羚羊的生命;而织一条男式披肩,则要杀死5只藏羚羊。对“沙图什”的消费直接导致了藏羚羊种群的迅速减少。虽然商人们说织披肩的羊绒是换季时自然脱落,牧民们一点一点捡来的。但是,动物学家发现,要获得藏羚羊绒,唯一的办法就是猎杀。因此,这种非法贸易直接导致藏羚羊数量从1990年的100万只,下降到1995年的7.5万只。
“沙图什”通常是指所有由藏羚羊绒加工的产品,但主要是指用藏羚羊绒毛织成的披肩。“沙图什”发音shahtoosh,它的发音来自于波斯语,“shah”意为皇帝,“toosh”则是羊绒,“shahtoosh”意为“羊绒之王”。藏羚羊的羊绒非常细,其直径约为11.5微米,是克什米尔山羊羊绒的四分之三,是人发的五分之一。沙图什披肩十分轻巧,重量仅有百克左右,可以穿过戒指,所以又叫“指环披肩”。将沙图什穿过戒指是沙图什贩卖者证实沙图什真伪的一个传统方法。为了保护藏羚羊,自1995年开始,“自然之友”便多次支持和组织会员到可可西里进行考察和参加建设保护站活动,逐步对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有所认识并日益关切。

1998年春,“自然之友”会员史立红根据国内外资料编写了一份关于藏羚羊生存情况的报告。同时,曾到可可西里采访和考察的环保人士奚志农、王卜平等为“自然之友”提供了大量的照片、录像带和其他一手信息。1998年9月,根据一些会员的建议,“自然之友”和《中国林业报·绿色周末》联名邀请到了“野牦牛队”队长扎巴多杰到北京介绍可可西里的情况和他们的反盗猎斗争,并安排扎巴多杰与媒体见面,同时在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作了多场报告,藏羚羊所面临的困境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
当时位于可可西里边缘的青海省治多县成立了西部工作委员会,常年战斗在反偷猎藏羚羊的第一线,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生命禁区出生入死,功勋赫赫。西部工作委员会第一任书记索南达杰就是在与盗猎分子的枪战中牺牲的。索南达杰牺牲后,扎巴多杰接替了索南达杰的位置。提出反偷猎要靠武装力量,1995年10月7日,中国第一支武装反偷猎队——野牦牛队组建成立。

1998年10月,“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给正在访华的英国首相布莱尔写了一封关于要求英国制止其国内非法进行藏羚羊绒贸易的公开信。布莱尔见信后,立即给梁从诫回信表示理解和支持。布莱尔在回国后便指示英国环保部配合中国禁止藏羚羊绒贸易。同时,梁从诫写给布莱尔的公开信,多家中国报刊和外国媒体都作了报道。中国保护藏羚羊行动引起了国际反响,外国报纸开始配合中国各非政府环保组织,并向“自然之友”提供国外藏羚羊绒贸易信息。1998年12月,国家林业局公布了《中国藏羚羊保护现状》白皮书,成为对外宣传中具有权威性的依据。
1998年11月,“野牦牛队”队长扎巴多杰去世后,反盗猎的形势骤然严峻起来。“野牦牛队”队员前后进山巡逻11次,但因巡逻队人手少、装备简陋、经费不足,盗猎活动仍然十分猖獗。“自然之友”的人们最担心的是扎巴多杰的去世会导致野牦牛队解散,其结果就是藏羚羊会完全落到盗猎分子手中。1998年12月下旬,“自然之友”和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驻京办事处为治多县西部工委募集到40余万元,帮助野牦牛队摆脱困境。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创立于1969年,是全球最大的动物福利组织之一。该组织的宗旨是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减少对动物的商业剥削和野生动物贸易,保护动物栖息地以及救助陷于危机和苦难中的动物,并积极推行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动物福利和保护政策。1999年,新疆环保志愿者告诉“自然之友”,在新疆阿尔金山保护区一带藏羚羊被猎杀的情况仍然非常严重。盗猎分子主要来自青海海东、黄南地区。该保护区面临着和可可西里类似的困难,但由于藏羚羊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交界的无人区,公安人员不能越界执法,影响了对盗猎活动的打击力度。梁从诫得知新疆的盗猎活动猖獗后,便于1999年2月,向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林业局提交了《关于保护藏羚羊问题的报告和建议》。建议由中央主管部门对藏羚羊保护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并建立青海、西藏、新疆3省区联防制度。国家林业局参考了梁从诫的建议,1999年4月10日,反盗猎藏羚羊“可可西里一号行动”大规模展开。到1999年4月底,抓捕盗猎分子13批,缴获藏羚羊皮数百张。
为了向公众宣传反盗猎的战果,“野牦牛队”决定公开销毁缴获的藏羚羊皮,并邀请“自然之友”和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代表到可可西里点这把火。
1999年5月24日,“自然之友”会员和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代表登上可可西里海拔4600米的昆仑山口,在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门前烧毁了从盗猎分子手中缴获的373张藏羚羊皮。

如何保护藏羚羊?

4. 人类如何迫害藏羚羊?

藏羚羊与恶劣环境斗是胜利者,与饥饿严寒斗是成功者,与豺狼虎豹斗是无畏者,它们从不屈服于来自自然界的任何困难,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家园。然而,就是这样生命力如此顽强的野生动物却大批大批地惨死在人类的枪口下。20世纪90年代初期,藏羚羊的数量在65000只到72500只之间,只有100年前藏羚羊总数的十分之一。现在每年大约有2万多只藏羚羊被猎杀。如果还不采取行动,藏羚羊将在5年内灭绝。

5. 藏羚羊为什么被保护起来?

藏羚羊浑身是宝,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纤细的羊毛被誉为“软黄金”,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严禁贸易的濒危动物。它是一种优势动物,只要你看到它们成群结队在雪后初霁的地平线上涌出,精灵一般的身材,优美得飞翔一样的跑姿,你就会相信,它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数千万年,是因为它就是属于这里的。它不是一种自身濒临灭绝、适应能力差的动物,只要不去管它,它自己就能活得好好的。
藏羚羊同时受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一级重点保护,在没有许可情况下禁止狩猎和贸易。在印度,除寨模和克什米尔地区外特殊情况外,根据印度野生动物保护法,藏羚羊贸易也是明令禁止的。
历史上藏族人捕杀藏羚羊是迫于生计,而如今藏羚羊所面临的最大的威胁是人类为获取经济效益而进行的盗猎活动,因为藏羚羊身上的底绒是制作精美“沙图什”的原料。“沙图什”是世界公认最精美的披肩,而没制作一件“沙图什”就需要付出几只藏羚羊的生命。印度历史上有使用“沙图什”作为嫁妆的风俗,但这并不是威胁藏羚羊生存的最大因素,但西方时尚界对“沙图什”的追求是直接导致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盗猎大幅上升的直接原因。藏羚羊绒从西藏走私到印度寨模和克什米尔,在那里可以合法的使用藏羚羊绒织成披肩和似巾,但出口贸易仍然是非法的。每年估计有2万只藏羚羊因“沙图什”的原因被猎杀。藏羚羊角在传统医药市场也有销售。
人类以及家畜对领养的侵犯,人类活动对藏羚羊迁徙和活动的干扰以及对藏羚羊栖息地的侵占也是威胁它们生存的重要因素。

藏羚羊为什么被保护起来?

6. 藏羚羊生存受威胁?

藏羚羊主要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是青藏高原动物区系的典型代表。经过漫长的自然演替和发展,该物种种群曾达到相对稳定状态,且数量巨大。但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该物种遭受了从未有过的大规模盗猎,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藏羚羊身材矫健,奔跑如飞,被称为“高原精灵”。藏羚羊是历经数百万年的优化筛选,淘汰了许多弱者,成为“精选”而成的杰出代表。许多动物在海拔6000米的高度,不要说跑,就连挪动一步也要喘息不已,而藏羚羊在这一高度上,可以60千米的时速连续奔跑20~30千米,使猛兽望尘莫及。藏羚羊具有特别优良的器官功能,它们耐高寒、抗缺氧、食料要求简单而且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疾病所表现出的高强抵抗能力也已超出人类对它们的估计。它们身上所包含的优秀动物基因,囊括了陆生哺乳动物的精华。根据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还培育不出如此优秀的动物,然而利用藏羚羊的优良品质做基因转移,将会使许多牲畜的基因得到改良。

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是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有关专家研究称,大群的藏羚羊为瘠薄的高原土壤提供了有机肥料,它们对牧草的适度践踏又起到分蘖作用,使牧草长势旺盛。它们产仔后遗留下来的大批胎盘及老弱病残者,又为狼、秃鹫等许多肉食动物提供了食物,因此藏羚羊在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如果没有了藏羚羊,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将会急剧恶化,许多野生动植物也将面临灭顶之灾。
藏羚羊浑身是宝,其纤细柔软的绒纤维被称为“软黄金”,用藏羚绒制成的“沙图什”披肩在国际非法贸易中十分走俏,“高原精灵”因此遭到疯狂屠杀。

7. 藏羚羊为什么被保护起来?

藏羚羊浑身是宝,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纤细的羊毛被誉为“软黄金”,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严禁贸易的濒危动物。它是一种优势动物,只要你看到它们成群结队在雪后初霁的地平线上涌出,精灵一般的身材,优美得飞翔一样的跑姿,你就会相信,它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数千万年,是因为它就是属于这里的。它不是一种自身濒临灭绝、适应能力差的动物,只要不去管它,它自己就能活得好好的。
藏羚羊同时受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一级重点保护,在没有许可情况下禁止狩猎和贸易。在印度,除寨模和克什米尔地区外特殊情况外,根据印度野生动物保护法,藏羚羊贸易也是明令禁止的。
历史上藏族人捕杀藏羚羊是迫于生计,而如今藏羚羊所面临的最大的威胁是人类为获取经济效益而进行的盗猎活动,因为藏羚羊身上的底绒是制作精美“沙图什”的原料。“沙图什”是世界公认最精美的披肩,而没制作一件“沙图什”就需要付出几只藏羚羊的生命。印度历史上有使用“沙图什”作为嫁妆的风俗,但这并不是威胁藏羚羊生存的最大因素,但西方时尚界对“沙图什”的追求是直接导致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盗猎大幅上升的直接原因。藏羚羊绒从西藏走私到印度寨模和克什米尔,在那里可以合法的使用藏羚羊绒织成披肩和似巾,但出口贸易仍然是非法的。每年估计有2万只藏羚羊因“沙图什”的原因被猎杀。藏羚羊角在传统医药市场也有销售。
人类以及家畜对领养的侵犯,人类活动对藏羚羊迁徙和活动的干扰以及对藏羚羊栖息地的侵占也是威胁它们生存的重要因素。

藏羚羊为什么被保护起来?

8. 藏羚羊为什么会遭到大规模捕杀

因为人类的贪婪,金钱的欲望和国际市场对藏羚羊绒沙图什披肩的需求,藏羚羊被大肆屠杀。
藏羚羊的绒毛纺织羊绒织物是最好的,既轻保暖又好,有“软黄金”之称,所以有人不惜铤而走险偷猎。除了羊毛。羊皮,羊角也都价格不菲。
历史纪录中,藏羚羊的数量曾达到百万只之多,但因国际市场对藏羚羊绒沙图什披肩的需求,使得它们在20世纪最后20年遭遇大量偷猎,数量急剧下降,1995年全西藏也只剩5万多只。
多年来,西藏加大了对藏羚羊的保护,严厉打击非法捕杀藏羚羊犯罪活动,加强法制宣传和执法力度,使西藏境内藏羚羊种群数量从1999年的7万只增加到目前的10万只以上。

扩展资料:
藏羚羊栖息于海拔4600-6000米的荒漠草甸高原、高原草原等环境中,尤其喜欢水源附近的平坦草滩。藏羚羊生存的地区东西相跨达到1600公里,季节性迁徙是它们重要的生态特征。因为母羚羊的产羔地主要在乌兰乌拉湖、卓乃湖、可可西里湖,太阳湖等地。
高山荒漠草原。这些区域植被稀少,并均为高原草本植物。此外,这些区域气温较低,很多本地年被雪掩盖期超越6个月。在青藏高原一同恶劣的天然环境中,为寻找满意的食物和抵挡酷寒,经过长时刻习气,藏羚羊构成了集群迁徙的习性,而且其身体上生长有一层保暖性极好的绒毛。
藏羚羊的活动很复杂,某些藏羚羊会长期居住一地,还有一些有迁徙习惯。雌性和雄性藏羚羊活动模式不同。成年雌性藏羚羊和它们的雌性后代每年从冬季交配地到夏季产羔地迁徙行程300公里。年轻雄性藏羚羊会离开群落,同其它年轻或成年雄性藏羚羊聚到一起,直至最终形成一个混合的群落。
每年四月底,公母羚羊开始分群而居,未满一岁的公仔也会和母羚羊分开,到五、六月,母羊与它的雌仔迁徙前往产羔地产仔,然后母羚又率幼仔原路返回,完成一次迁徙过程。早晚觅食,善于奔跑。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6-7月产仔之后返回越冬地与雄羊合群。有少数种群不迁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藏羚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