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对高血压病是怎样辨证施治的?

2024-05-12

1. 中医学对高血压病是怎样辨证施治的?

关于高血压病的中医学辨证分型方面,各地做了不少研究工作,以脏腑分型者较为广泛。
(1)肝阳上亢型。表现为头晕,头痛,头胀,目赤,口苦,烦躁易怒,有时失眠,舌质红,苔薄黄,脉象弦数或弦滑。治宜平肝潜阳。选方:天麻钩藤饮,龙胆泻肝汤。此型多见于高血压早期。
(2)阴虚阳亢型。表现为眩晕,头痛,头重脚轻,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而数。治宜育阴潜阳。选方:杞菊地黄汤或知柏地黄汤加减。此型相当于高血压病的第二期的代偿阶段。
(3)阴阳两虚型。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心悸,腰酸腿软,步态不稳,口干咽燥,畏寒肢冷,失眠多梦,夜间多尿,阳痿滑精,筋惕肉,舌淡或红,脉弦细。治宜育阴和阳。选方金匮肾气丸加减。此型相当于高血压病的第三期失代偿阶段。
(4)风痰痹阻型。表现为手足麻木,拘急,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甚至半身不遂,舌苔白腻,脉象弦滑。治宜熄风化痰。选方:涤痰汤或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此型相当于高血压病合并脑血栓形成。
(5)气血上逆型。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两手握固,面红气粗,痰多,烦躁身热,苔黄燥或黄腻,脉象弦数或弦数有力。治宜平肝息风,育阴潜阳。选方:镇肝息风汤加减。此型相当于高血压合并脑出血。 

中医学对高血压病是怎样辨证施治的?

2. 医学上为什么把舒张压做为诊断高血压的标准呢

  我就是专业人员,可以说你想问的是为什么舒张压这么重要吗?收缩压、脉压和舒张压都可反映病人血压的状况,而患者的年龄决定了这三个测定值的相对重要性。研究发现:收缩压随年龄的增长呈持续性线性上升;舒张压在早年上升,约在50~60岁时处于一个相对平台期,之后呈下降趋势;脉压在年轻时上升坡度较小,之后有加速上升趋势。这是由于从中年开始,大动脉逐渐变僵硬其弹性下降,故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下降,脉压也相应增大。因此,对于老年人脉压增大除了要考虑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常见原因外,还要考虑是否存在动脉硬化致弹性下降的因素。
  目前公认的观点是:
  1.年龄小于50岁的人,舒张压是心血管事件危险的最强预测因素;
  2.年龄小于60岁的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相同;
  3.年龄≥60岁的人,收缩压和脉压是心血管病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最重要的预测因素,在此年龄组,脉压增大是评估危险的最重要因素,但它几乎总伴有收缩期高血压。在≥60岁的病人,收缩压和危险呈正相关,舒张压和危险呈负相关。在某一特定收缩压值,舒张压越低,脉压越大,心血管病危险越大。这是因为脉压大就增加了对血管的冲击,使管壁的弹性成分容易疲劳和断裂,易发展为动脉瘤并有可能破裂,同时血管壁的内膜容易损伤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并且与宽脉压并存的血管硬化及舒张压过低还会加重心脏负担和影响冠脉血供。
  综上所述,单纯舒张压升高(≥90毫米汞柱)的高血压患者往往比较年轻,应当及时诊治。而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多为收缩期高血压或收缩期、舒张期血压平行升高,单纯舒张压升高是极为少见的。

3. 为什么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需要终生服药?

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高血压,以及产生高血压的病因和机制。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血压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
高血压目前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1.遗传因素
。大约60%的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目前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所致,30%~50%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背景。

2.精神和环境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3.年龄因素。
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4.生活习惯因素
。如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压升高。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5.药物的影响
。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均可影响血压。

6.其他疾病的影响
。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等

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两类:

1.原发性高血压
。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2.继发性高血压
。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血压达标,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协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险,治疗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不同人群的降压目标不同。
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的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目前认为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不同,因此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即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度不同的患者,适宜血压水平应有不同。血压值和危险因素评估是诊断和制定高血压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不同患者高血压管理的目标不同,医生面对患者时在参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其具体情况判断该患者最合适的血压范围,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推荐使用24小时长效降压药物控制血压。
正是因为高血压有上述这些特点,所以高血压维持血压稳定是不容易的事情。而治疗高血压药物骤然停药,会发生药物反跳反应,使降下来血压反弹甚至更高,严重会有生命危险。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用药,若引起高血压的其他症状有被控制,可以根据医嘱酌情减量,但不可以骤然停药。

为什么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需要终生服药?

4. 高血压的一些医学问题应该看什么?

现在全国多家医院都有白求恩爱心书苑,你到高血压对应科室,其书架上有针对不同病种的爱心图书,这些书籍都是白求恩基金会邀请全国最权威的一线临床专家医生撰写,您可以找到高血压类书籍看看,希望有所帮助~

5. 关于高血压的医学了解

高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内壁侧压强高出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理状态;高血压病则是一种疾病状态。

关于高血压的医学了解

6. 中医学对高血压病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学虽然没有高血压这一病名,但文献中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症状和防治方法早有记载,根据高血压病的临床主要证候、病程的转归及并发症,目前比较一致认为,应属中医学的“头痛”“眩晕”“中风”的范畴。而头痛、头胀、心悸、失眠、眩晕、胸痛、颈强、肢麻、舌强、腰痛、半身麻木、口眼歪斜和半身不遂等症状,都可以是高血压病的表现。每一种症状都有不同的病因、病机,而不同的症状可以由相同的病因和病机引起,这是中医学与西医学的不同点。中医学认为,本病可由七情所伤、饮食失节和内伤虚损等因素所引起。因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形成了下虚上盛的病理现象,故见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症。而肾阴亏损,不能滋养于心,心亦受累,故见心悸、健忘、不寐等症。病久不愈,阴损及阳,则往往导致肾阳不足,兼见畏寒,肢冷,阳痿,夜尿增多等阳虚证候;亦可阴损于前,阳亏于后,最后形成了阴阳两虚之证。阳胜又可化风化火,肝风入络则见四肢麻木,甚至口眼歪斜;肝火上冲,可见面红目赤,善怒。风火相煽,灼津成痰,若肝阳暴亢,则阳亢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扰乱心神,蒙蔽清窍,发生中风昏厥。此外,奇经的冲任二脉,冲脉主血海,任脉主一身之阴,与肝肾也有密切关系,也能引起肝阳上亢,甚至肾阳亦衰,成为阴阳两虚,兼有虚阳上扰之证。

7. s-abcde在高血压医学代表什么?

根据您的描述。代表最高级。

s-abcde在高血压医学代表什么?

8. 医学血压怎么回事

高了,如果查的话都没有问题就是属于原发性高血压。正常人的血压最好不要超过130/90。血压高的人平时应控制食盐的摄入。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