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民的“心灵教授”背后有个“幸福团队”

2024-05-10

1. 高新民的“心灵教授”背后有个“幸福团队”

 在逸华教育基金,让每一笔善款得到善用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从成立至今,基金会一直坚持零成本运营。  今年4月至11月的运营支出清单显示,该基金的运营费用只有537.5元,大部分用于购买办公必备用品。而实际上,基金会每次举行活动,花费至少需要数百元。这是怎么回事呢?  逸华基金财务人员周兰介绍,高新民每年都会自掏腰包交给财务部门一笔钱,用于基金运营,超出部分由志愿者们凑足,所以没有列入运营清单。“如果用善款做经费,会让捐资人的爱打折扣。”志愿者、华中师范大学2010级研究生曾自卫说。  逸华基金对申请资助者的情况,审核十分严格。该基金项目部部长陈天柱回忆,曾有一名大学生申请资助,项目部通过他的辅导员、同学确定他的信息后,同意了。但基金会秘书处与这名同学约谈时,发现他穿着名牌运动服,不同意资助。于是项目部重新对其信息进行核实,确认他的家境确实困难,而衣服是其表姐送给他上大学的礼物。最终,这名同学得到了资助。  “机构做慈善,必须遵循理性的管理原则,捐要捐到点上,助要助到明处。”曾自卫表示,逸华基金有清晰的管理规章,工作人员的权限互相制约,每笔善款的去向都有据可查。

高新民的“心灵教授”背后有个“幸福团队”

2. 高新民的介绍

高新民,男,1957年3月生,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心灵与认知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史、心灵哲学、宗教哲学和人生哲学。在《哲学研究》和《自然辩证法通讯》等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有《心灵哲学》和《西利斯》等五部译著, 《心灵的解构——西方心灵哲学本体论变革研究》《人心与人生》《智者的人生哲学》《意向性理论的当代发展》和《人自身的宇宙之谜》等六部专著。其生活的全部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认真教书育人,踏实做学问,已出版发表了约300万字的科研成果,荣获过“金岳霖学术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湖北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二是严格遵循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原则,扶困济困,乐善好施,近十年来筹集约300多万元钱物,兴建、援建了两所希望小学,并创办逸华教育基金,帮助了许许多多的大中小学生。

3. 高新民的师生热议

龙凤连(2011级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句好不夸张的赞扬,高老师的学术成果就算不是全国学术成果最多的人,但至少也是成果最多的人之一。提起同学们对高老师的印象,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高老师对教学绝对是认真负责,高老师不但对自己严格要求,基本上坚持每天写2000字的内容,对同学们的学习也是从不松懈,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要求同学们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所提问题要求分点回答,并且课堂上尽量踊跃发言。另外,对同学们的课程论文的写作也是一步步辅导到位,首先从论文的选题开始,同学们有了意向的选题高老师引导同学们如何确定最佳选题,对于每一个同学上交的课程论文,高老师都一一详细评阅,然后召集大家,对每一个同学的论文进行逐一点评。高老师始终把两件事作为自己生活的主要内容,一件是做学问,另一件就是做慈善。高老师的学术成果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今年高老师凭借《东西方心灵哲学的对比研究》获得了80万元经费的项目。在生活上,高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勤俭节约,高老师本人也是以身作则的,未经他的允许任何人都不得给他买新衣服。自1995年以来,高教授就开始默默地用自己的工资帮助贫困学生,在部分贫困山区学校发动“告别咸菜活动”,兴建、援建希望小学。2004以来,高教授为扩大社会资助范围,发起以扶危济困、拯救和振兴教育为宗旨的“惠济行动”,号召、吸纳更多社会人士参与助学慈善事业,成立逸华慈善基金会,创建逸华慈善基金网站。截至目前,高教授本人已捐资约80万元,社会募捐善款约300万元,先后资助了约1500多名贫困学生,兴建、援建3所希望小学,在2所小学发起的“告别咸菜活动”已达到7年。  杨玉渟(2011级马克思主义哲学):跟随高老师的这两年里,使我价值观念改变最大的是他的幸福哲学,他常常让我们学会自己思考人生,学会追问到底怎么样的人生才算幸福。对几年前还很稚嫩的我来说,幸福就是花不完的钱、足够大的房子、吃不完的美食,现在想起会觉得自己有些可笑,尤其是在逸华做志愿者之后,我有缘读到了一些真挚感人的申请书,在亲眼看到申请表里一些同学的困境后,我内心许久不能平静。我很感谢高老师,是高老师从不停歇的善举、是在逸华这个家庭里,让我深刻认识到这个世界有很多人需要帮助,才明白人生的幸福来自知足,只能让自己开心一时的那并不算多的钱,却能改变他人一辈子,这才是“施比受有福”。檀沐延(2012级马克思主义哲学):我印象中的高老师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者。学术专一,几十年如一日;教书育人,严肃负责;心地仁慈,温和可亲。在学术上,高老师是我见过最专注认真的一位老师,岁月的历练让尊敬的高老师养成了每日定时学习的好习惯,无论严寒酷暑亦或于百忙之中,他都能坚持每日读书,乐此不疲。当然,高老师读书的高效率也是出了名的,这归于他专注的态度同样还有独特的记笔记方法。高老师说过,做学问是辛苦的,是需要牺牲很多东西的,只有真正做到心无旁骛方能潜心研究,捕获真知。高老师有句有名的话语,让我们都觉得既真实贴切又发人深省,他说:“做学术要敢于坐冷板凳”。细心体悟,不觉果真如此。在教书育人方面,不得不说,高老师是我见过最为严厉的老师。或许是因他那种不怒而威的处事风格,最多的可能还是因为他值得尊敬的学术精神吧。初见高老师是在研究生考试复试的时候。由于深刻的感知到自己才疏学浅,功底不牢,面试的时候心中无比忐忑。进入面试教室的瞬间,我就被当时的场面震慑住了。以高老师为首的几位老师面容严肃地坐在我的对面,回答问题顿时头脑一片空白,不知从何组织语言。几位老师很严厉的指出了我的不足,好在高老师循循善诱最终引导我能够圆满解答。如今回想起来,场面依旧惊心动魄,高老师他们不苟言笑的认真和严肃使我认识到教书育人是件多么神圣的使命,不容许有半点侥幸和敷衍。在接下来高老师成为我们任课老师的一年里,我们更加深刻的领略到高老师的严肃认真。从课前准备,课堂笔记,当堂提问到课间探讨,高老师一贯秉承高要求的师风,使我们能够获得真知,充实了我们匮乏的心灵。对于高老师,还有一点是非常值得提及的,那就是他的仁慈宽厚,默默奉献。讲到这里,可能会问,刚才不是说到高老师是一位严厉的老师吗,为何又是宅心仁厚,善良高尚的?那是因为,我们的高老师是一位对学术要求严谨,但生活中对一切人或事物都非常仁慈的老师。他发起了逸华教育基金,并带领多位捐资人定期进行捐助。十几年来,高老师和多位捐资人资助的学生不计其数。身为逸华教育基金志愿者的我,在逸华的一年多里深切的体会到了高老师发起的逸华教育基金是多么神圣的一个组织。发起人,捐资人,所有的志愿者都不求回报,付出点点滴滴的心血,只为能够帮助到需要我们帮助的同学。在逸华的日子里,感动我的事例数不胜数。但是我始终都记得高老师告诉我们的一句话:“留心生活里一切需要帮助的人,主动联系他们告诉他们,我们有逸华。”这句话如此朴实,却让大家热泪盈眶,感动至今。王岸(2012级外国哲学研究生):高新民老师是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史、心灵哲学、宗教哲学和人生哲学。高老师在在学术研究上有着极高的而造诣,在《哲学研究》和《自然辩证法通讯》等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并出版多部译着和专着,研究成果斐然,尤其是心灵哲学研究领域,堪称中国心里哲学研究的奠基者。我之所以跨专业报考哲学研究生也可以说是慕名而来。心灵哲学的研究历史与其他主流方向相比并不长久,但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已被建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研究领域,它与其他诸多学科,例如心理学、物理学、神经科学等等都是紧密联系的,所以要研究心灵哲学不光要有对哲学的深入思考,同时也要广泛关注其他学科。高老师正是这样一位知识面广泛而又思想深刻的老师,在他的课堂上我们不仅学习到专业的哲学知识,同时也掌握哲学与其他领域的关联,全面把握每一理念的发展,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拓展了我们的思路,令我们获益匪浅。殷筱:对高新民的印象——爱憎分明的老师。自从1994年第一次接触到高新民,至今已经整整18个年头,从最初的师生关系到如今以同事相称。在殷筱看来,高新民自始至终将其看作自己的学生。回忆起自己与高新民的第一次“从批评开始”的见面,殷筱仍然记忆犹新。1994年,高新民作为自己实习的带队老师,组织学生一起见面,殷筱由于当时外地同学前来,因故缺席。第二次见到她时,高新民当即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本以为没有在老师心中留下好印象的她,却还是在最后评上了“优秀实习生”。“高老师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殷筱说。也正是因为高新民的影响,使她从原本的思政专业转向报考了哲学的硕士,正式成为了高新民的“门下弟子”。在参与《现代批判心灵哲学》书稿编写的时候,高新民将殷筱上交的书稿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批注。“这要比我交上去的原稿字数还要多,差不多有3万多字,甚至连标点符号和错别字也没放过。”殷筱说,“直到现在,我自己也有学生了,高老师也时常会检查我的任务进度,把我还是当作学生一样。”“每个老师都有对口援助的学生,还会时不时回复学生们的来信。”聊起与逸华基金的故事,殷筱觉得充实而又温暖。在她看来,当时老政法学院80号员工有70多人都被带动起来参与其中,“你100我300的场面,全都是自发形成,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大家对于高老师的绝对信任。”在承担多项科研压力的情况下,高新民还时常带领着这些教研室的其他老师们去希望小学看看那些孩子们。对于自己的衣着打扮,高新民则时常穿着自己儿子不穿的衣服进出学校。“我也时常半开玩笑的问他,你什么时候可以换套新衣服啊。但却从来没有看到他穿新衣服。”殷筱回忆道,“连夫人也不能擅自为他买衣服。刘明海:对高新民的印象——全心治学的学者。“高老师曾说‘学术,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做学问是一种享受’,他自己也实践者这一点。”刘明海如是说,“每天早上起床洗漱完后,高老师肯定就会在书桌前开始工作。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使他患上看糖尿病。”在刘明海的印象中,高新民为了搞学问,可以为此远赴国家图书馆去搜集大量的复印数据来给自己的学生使用。在其自身编着的《非存在研究》时,100万字数的书却让他做出来300万字的读书笔记。“还记着自己有次上课走神,高老师很快就发现了,把我一顿臭骂。但是至今的哲学素养全部来源于高老师的教导。”刘明海回忆道。刘明海说:“每次讲康德哲学,高老师总会在讲课之前看一遍,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就等于有二十多次重温了大量的康德着作。”刘明海总还记得高新民说过的一句话——他不喜欢别人,但为了学生他愿意!刘明海坦言,连自己的儿子,高老师也都未曾动用关系去帮儿子,但是为了自己的学生,他却依靠自己的关系和很多信息,去拓宽学生们的就业面。谈及生活,刘明海用了一句论语来阐述了自己眼中的高新民。“望之俨然,即之也温,起言也善。”在刘明海眼中,高新民外表看起来虽然令人害怕,但在接触之后却能发内心的善良,是一种君子的风范,坦荡的胸怀。王世鹏:对高新民的印象——知行合一的大师。“每天6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对于高老师来说是雷打不动的。他其他事情可以不做,但是这个必须完成。”说起对于高新民的第一印象,王世鹏脱口而出。对于学问坚持,始终是高新民的追求。“今年10月刚刚获批的80晚社科基金,仅申请材料一项就写了近20万字,相比其他类似只有几万字而言,足见其在学术上面的苦心孤诣。”王世鹏说。“在高老师的课堂,虽然已经是研究生了,但是还像高中生一样每节课都会随机点人回答问题,有时一节课也不仅一次,让你不得不集中注意力。”谈起慈善,王世鹏坦言:“高老师在整个逸华基金运营的过程中坚持‘0’成本运作,整个基金的运行不用一分钱善款,并且从未主动对外宣传。”对于个中缘由,在王世鹏看来:“王老师也只是想简简单单的做慈善而言,并没有想过其他事情。”对于慈善,高新民更强调的是一种人文关怀。在他看来,慈善捐赠的不仅仅是金钱和物质,更加需要对于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在他的坚持下,逸华基金的志愿者们坚持对于受捐者进行跟踪回访。他希望用一种家庭式的方法来打消贫困学子内心的自闭。而谈起对于高新民的个人的诠释时,王世鹏选择了“知行合一”四个字。“高老师不仅仅是因为喜欢王阳明及其学说,更是因为他将做学问与做慈善两者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一方面研究科学理论,另一方面关注个人心灵,从而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廖存希:有车、有房、有钱、有地位似乎已成为多数人衡量幸福的标准,但是总有那么一群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坚持不懈的播撒希望的种子,总有那么一群吐露千万丝希望的“春蚕”,为社会,为国家更是为自己,因为有一种幸福叫行善。为山区孩子搭建筑梦舞台,坚持了18年的“心灵教授”高新民使我不禁想起了“大别山师魂”汪金权、新疆孩子的“春妈”、学生心中的“好姐姐”吴建成、“好大叔”魏友阶……在一路泥泞的那条幸福小道上总有他们的传播爱与希望的身影,给千万个心灵送去温暖与希望的“你”何尝不是独一无二的?那唯一的“你”,那甘于普通的“你”!虽没有参与,但听说采访高新民教授的过程不简单。起初他不愿接受采访,害怕被报道后有碍于他继续进行“幸福实验”。

高新民的师生热议

4. 高新民的"心灵教授"的幸福语录

1.“施就是福”,这几乎成了高老师的口头禅  高老师的慈心不仅仅是在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身上,还将这些慈心洒向了小区流浪的小猫小狗身上。在高老师看来,只要是生命,都应该怜惜。偶尔聚餐吃剩下的食物汤汁,高老师必要求夫人刘雅琴老师用塑料袋装好,带回家施与小区流浪的猫和狗。起初,那些被遗弃的小狗似乎对周遭的人都抱着一份戒心,并不轻易靠近陌生人。高老师,每次留下食物后即走开,好让这些小猫小狗们放下戒心,饱餐一顿。慢慢地,小猫小狗们似乎认识高老师了,看见高老师时也会摇头摆尾起来,偶尔还会在旁边撒个欢儿,然后蹦蹦跳跳地跑开了。再后来,有只怀孕的流浪狗居然把家安在了高老师家敞开的地下室里,在高老师夫妇的悉心照顾下,狗妈妈诞下了10来只狗娃娃,有些小狗身上斑斑点点的,可爱极了。2.“要惜福”,节俭就是惜福的表现  数年来,除了院里为运动会统一派发的新装之外,几乎看不到高老师穿其他的新衣。一件咖啡色外套,胳膊肘处镶着两块深色的椭圆形的布料,每年伴着高老师走过秋冬季节。和高老师身高相仿的儿子淘汰的衣物成了高老师服装的主要来源。一个书包,只要是高老师的课,总见他用来背各种讲义和书籍,书包毛的不像样子了,开玩笑说送高老师一个书包,高老师笑着拒绝,他觉得旧包一样背书,还背得心安。高老师的节俭还小到一次性纸杯甚至是纸巾,能不用纸杯时便不用,能只用半张纸巾时绝不用一张,高老师常说这就是惜福。3.人要知福、惜福、再培福  我们经常用“身在福中不知福”来表达我们对别人“不知福”的惋惜,同时也表达我们对别人拥有的幸福的“艳羡”。但是,每当我们反观自照的时候,发现我们自己在很多时候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幸福不是远在天边,而是近在眼前,近在每个人的心里边。只是由于我们患了高老师所说的幸福“麻痹症”和“迟钝症”,才导致对自身幸福的漠视。人们常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为珍贵:一是已失去的,二是得不到的。如果每个人把这一信条当作自己的幸福观,那么他当然是不幸福的。事实正好与之相反,真正的幸福就在于自己现在所拥有的,高老师曾说“心能天堂、心能地域、心能凡夫、心能坚贤”。幸福不是向外求索,而在于我们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的感受。  幸福虽是人的无形资产,但也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任意挥霍他的幸福的基础,那么给他带来幸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必将消耗殆尽。人不仅要知福,更要惜福。高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竖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每次我们和高老师一起吃饭的时候,高老师都亲自“点菜”。他点菜有一个原则,一是吃得好,二是不浪费。如果饭快吃完时,还有不少菜在桌子上。高老师会亲自给我们夹菜,一是看我们吃得少,二是坚持不浪费。如果实在吃不下,就打包拿回家。  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幸福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在知福和惜福的同时,更要培福。高老师资助贫困学生就是在培福。让我最为感动的是,他对于慈善的态度,对于学生的大爱。逸华教育基金的成长过程中,高老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与刘老师事必躬亲。基金的成长并不易,我作为其中的一员,深知其中的困难,人员联络、资金管理、信息统计、志愿服务、后续了解,每一层都繁琐细碎,高老师都是事无巨细,亲自过问和解决。记得多少次都是这样,因为资金限制的客观情况,两位老师与志愿者们开会,拿着名单,仔仔细细的了解每一位贫困学生的情况,以筛选出最适合的人选,但是后来我发现,只要听到令人心酸的状况,刘老师每每必潸然泪下,高老师前一刻还理性分析,后一刻已经心软,跟帮忙的志愿者们说,都纳入到资助名单当中吧,钱的问题我再想办法。4.现实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  这是哲学家莱布尼茨的一句名言。高老师在讲课中经常用到这句话。这句话内涵丰富,涉及到现实与可能,现在与未来,幸福的标准与尺度以及人生的境界与态度等诸多问题。有很多时候我们的不幸福感并不是由现实环境造成的,而是有我们内心的欲望造成的。欲望不是坏事,但是当你把这种欲望不加分别地指向你的家庭、社会甚至国家的时候,你就会不断指责、抱怨,感到无助和不幸。所以有很多时候,达到幸福的途径不应该到财富、名利、地位、权利等这些外在性的东西中去寻找,而应该到我们的内心当中去寻找。“处理好当下一心念,于一念心中求解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钱、有势、有权、有名的人并不见得就一定比普通老百姓更幸福。无钱、无势、无权、无名的人同样能够得到幸福  在个人生活、家庭和社会都既有顺心顺意的地方,又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我们却往往习惯于把好的结果归功于自己的努力,把不好的结果归咎给他人。但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结果不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吗?我们家庭的面貌难道不是由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人决定的吗?我们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包括我们社会中的那些问题难道不应该由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负责吗?有些学生为自己生在农村、为自己有一个农民父母而抱怨,但是换一个角度,这可能已经是最好的了,因为你有疼爱你的父母,有全力支持你的家庭,有走出农村进入大学的条件。比起那些孤儿、那些没能够进入大学的同龄人这不是最好的结果吗?所以,你所在的家庭就是你能够得到的最好的家庭,你所在的社会就是你能够享有的最好的社会。5.幸福,有时候就是换个角度看问题  一般人就像这样一位老太婆: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做雨伞生意,一个以染布为业。天下雨是老太太的愿望,因为下雨的话,她卖雨伞的儿子有钱赚。即使是这样,她还是高兴不起来,因为她担心染布的儿子晒在外边的布被雨淋坏了。而天晴尽管也是她的欲求,但她又为做雨伞生意的儿子担忧发愁。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无论天晴还是下雨,她的儿子们都有一个生意好,这样的好心态就是幸福的状态。(选自《理解与解脱》80面)6.幸福是主观的感受,与财富不成正比  对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状态的评价,尽管有“第三人称”即他人的所谓的外在的客观的评价,但真正的最有权威的评价还是“第一人称”即我自己的评价。因为有的人从外在的方面看,荣华富贵条件都具备了,但他仍可能活得很痛苦,仍充满着忧郁、焦虑甚至绝望。人类历史上存在的许多“大富大贵”的人选择自杀的道路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另一方面,有些人占有的物质财富很少,但他仍可能活得很幸福,很潇洒。殊不知,幸福的种类、形式多种多样,幸福并不与物质财富成正比,有的幸福甚至于之没有关系,如读书、思维过程中伴随的幸福感。  可以断言:一个人的生存状态之好坏并不与他占有的物质财富成正比。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人的生存状态时多种因素的函数,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心灵或精神状态。(选自《理解与解脱》75面)  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颜渊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就物质生活而言,此属一种极低之生活,人人可得。但孔子、颜子在此物质生活中所寓有之心生活,则自古迄今,无人能及。乃亦永久存在,永使人可期望在此生活中生活。(选自《人心与人生》275面。)7.幸福就是认清现实状况,不被炽盛的欲望牵着走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一般人不能像智者那样认识到“多欲必苦”的道理,总是任自己的欲望迁流变化,极力顺着它们,跟着它们走,绕着它们转,以为欲望满足了就幸福了。殊不知,欲壑难填,欲望不可能绝对被满足,财富不可能充裕到人没有新的欲望生起的地步。因此,幸福就是认清当下的状况,居安思危,不被欲望牵着走,蒙蔽双眼,悔之晚矣。(选自《理解与解脱》79面)  从前有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家里极为富有,金银财宝应有尽有。还有几个儿子和许多佣人。有一天,他们所住的房子烧着了,火势很大,加上房子极为古旧、年久失修、堂舍高危、柱根摧朽、四壁倾斜,扑灭的可能性是没有的了。眼看房子要被大火所吞噬,然而,火宅内,他的几个儿子和仆人仍在乐着嬉戏,对自己的现状及破在眉睫的处境不知不觉,任这种现实迁流变化。(选自《理解与解脱》76面)8.幸福在于依理而行  一般的人之所以生活在悲惨的生存状态中而不能自拔,根源在于“心之蓬”,即心受到错误的思想、观念的污染和蒙蔽。若能依理而行,就能受到纲举目张、一本万利的效果。(选自《人心与人生》315面。)  庖丁解牛。从前有一个庖丁,他用他的刀为梁惠王解牛。解完后,讲了自己为什么那么快就将牛分解完,而又使其刀刃完好无损。因为他认识了牛的基本结构和根本之所在,从筋骨间的空隙处下刀,在骨节间的窍穴处行刀,因此游刃有余。(选自《人心与人生》316面。)9.幸福在于少私欲,多利人  人之本心就像太阳一样,私欲就像乌云一样。本心是幸福宁静的,而正像阳光为乌云所笼罩一样,人心被私欲遮蔽,本心就被不幸,烦恼的感觉覆盖。一当驱散乌云,阳光就会普照大地。一当少私欲,幸福宁静的心态自然就会显露出。(选自《人心与人生》397面。)

5. 高新民的社会兼职

湖北省慈善总会逸华教育基金理事

高新民的社会兼职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