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答案

2024-05-21

1. 历史答案

人教版教材设计的思考题为: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这三种革命和三民主义是什么关系?这些可以作为贯穿本课的核心问题。教师应从三民主义的由来和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三民主义的特点。
 
民族主义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演变而来。“鞑虏”显然还带有当时的大汉族观念。自清中期白莲教起义以来,民间抗清活动接连不断。民间秘密结社的抗清组织一般都以“驱除鞑虏”为号召,太平天国是最好的证明。洪秀全借用基督教的上帝起事,但理论准备不是圣经,而是历数满族人关以后对汉族统治的种种劣迹,包括留辫易服。天地会有很多会众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就是因为在反满抗清上的一致性。孙中山推崇洪秀全,自诩“洪秀全第二”,也是表明他要继承驱除鞑虏的事业。“恢复中华”的概念原本也是与“驱除鞑虏”对应的。1906年,孙中山在《周年纪念演说词》中,纠正了单纯排满的思想。他说:“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川¨卸后来,孙中山又提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民族平等的思想。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宣言中,对民族主义的解释:一是“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这是一个历史过程。
 
兴中会时期,孙中山提出了“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合众政府是个含糊的概念。建立同盟会时,孙中山改提“创立民国”,这就意味着要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权,建立以民主共和为核心的共和国体制。这一思想显然是借助西方政治学说和政治制度的基本理论,但在中国是崭新的,无疑是个重大进步。同盟会时期,孙中山对如何实现人民的权力规划不足。因此,在1924年的解释中,国民党“一大”宣言明确指出:民权主义“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具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民权主义说白了,就是要建设民主政治。
 
孙中山建立民国的思想来源于西方,但是,那个时代的资本主义正是工业革命后贫富分化、社会矛盾尖锐的时期。孙中山说:“欧美强矣,其民实困”,他既看到西方政治制度的积极一面,也亲眼见到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由于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土地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发展的社会问题。因此,孙中山认为中国不能盲目“媲迹欧美”,因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预防出现资本主义贫富不均的现象。办法是“平均地权”“核定天下地价”“土地国有”。这虽然有些空想的成分,具体实施会有很复杂的问题,但是笔者认为,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独创。假若实行了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社会进步后增长的地价部分归国家所有,试想:房价也不会疯涨,国家的积累也有部分保障。1924年解释的平均地权主张以立法防止“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种”。1924年解释的民生主义还增加了“节制资本”的思想,主张国家要经营管理大企业,“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孙中山未雨绸缪的先见之明至今令人感慨。
 
民族主义对应民族革命,民权主义对应政治革命,民生主义对应社会革命。民族革命是政治革命的前提,也属于政治革命,孙中山的想法是“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三民主义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结和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特色。
 
另外,三民主义之下,孙中山最重要的政治设计是“五权分立”,即:行政、立法、司法独立之外,加考试、监察,成立五院。文官考试制度是古代中国的特点,孙中山借鉴传统的考试制度,设计了考试院,设想公务员考试制度应当是独立的,以保证公平、公正和公务员队伍的素质。为了防止腐败,孙中山很重视监察制度,这也是在总结古代政治制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监察权的独立与司法权的独立有所不同,前者更在于防患于未然,监督职责的行使;后者在于依法治罪。当然,在“党”高于“国”的南京政府时期,只是形式上实现了五权分立,实际上考试院、监察院都形同虚设。
 
教材上说孙中山“实际”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民党“一大”宣言也指出:“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恃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 但是,孙中山是否明确提出三大政策,并且将三大政策作为“新三民主义”的核心,学术上存在较大争议。三大政策只可视为实现三民主义的路径。

历史答案

2. 历史 答案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右图:法国社会等级制度
材料二: 伏尔泰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 士比作‘文明恶棍’ 还说天主教就是‘ 
士比作‘文明恶棍’,还说天主教就是‘一群狡猾的人布置的 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的罗网’ 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的罗网’。” ——摘引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 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反映的内容,请你描绘出世纪法国社会等级状况?(4分 )
(2)材料二反映出伏尔泰的思想立场是什么?(2分 )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路易十六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4分)
标准答案:

(1)18世纪法国社会等级森严;社会成员分为三个等级;国王、教士、 
为三个等级;国王、教士、贵族处于上层 等级;包括资产阶级、工人、城市贫民、农民处在第三等级,政治上无权;第三等级占到社会多数。等等(答出一条给1分 级占到社会多数。言之成理,即可给分。此问最高4分) ( 2)反对天主教会愚昧和专制。(2分 
)
(3)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3. 历史答案

一、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在文化方面。
   首先,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作为考试内容,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知识,而在当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古代文化知识。一个书生没有饱读文化思想的精华所在何谈治国之道。这样一来,中国文化就延绵不绝的传承下去。
其次,科举也不断发展和丰富着中国文化,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也就没有,中国古代的灿烂的文化。如诗、词、歌、赋的发展与繁荣;唐小说的兴起与发展。如此说来,科举制度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确实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
二、科举制度的公平。
形式上给几乎每一个人提供了可以进入仕途的均等机会。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官员而设立的。这样的一种选官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任用官员的主观作用,体现出了任人唯才、唯贤,淡化了世族、门第的影响。而且确实使大批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进入到封建国家统治机构中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政治基础,提高社会的行政效率。
三、从个人角度来看,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
科举作为社会上入仕为官的唯一重要途径,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想要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拥有渊博的知识是必须的。一个出身普通家庭的人想要进入朝廷,高榜题名,然后升官晋爵,光宗耀祖,飞黄腾达,全家富贵,一切的一切,都是依靠科举考试。

历史答案

4.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D
4、C
5、A
6、D
7、D
8、D
二、非选择题
9、(1)政策:支持纳粹德国,将其视为对抗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堡垒;支持银行给纳粹德国提供大量商业信贷,鼓励英德贸易。后果:方便纳粹德国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使德国重新武装具有了雄厚的资金支持,加速纳粹侵略势力的崛起。
(2)因素:保守党代表极富有的工商业大家族的利益;保守党敌视苏联布尔什维克主义;很多英国银行家和商人将私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
10、(1)翻译西书,传播西方科学知识,有利于社会启蒙,推动科技教育近代化;研制硝酸,研究和制造现代火药,推动科技研究近代化;营建兵工厂,创办火药厂,推动产业近代化;考察近代工业技术和管理制度,记录先进制造工艺和设备,推动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近代化。
(2)家国情怀(或爱国主义);勇于【摘要】
历史答案【提问】
一、选择题
1、B
2、B
3、D
4、C
5、A
6、D
7、D
8、D
二、非选择题
9、(1)政策:支持纳粹德国,将其视为对抗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堡垒;支持银行给纳粹德国提供大量商业信贷,鼓励英德贸易。后果:方便纳粹德国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使德国重新武装具有了雄厚的资金支持,加速纳粹侵略势力的崛起。
(2)因素:保守党代表极富有的工商业大家族的利益;保守党敌视苏联布尔什维克主义;很多英国银行家和商人将私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
10、(1)翻译西书,传播西方科学知识,有利于社会启蒙,推动科技教育近代化;研制硝酸,研究和制造现代火药,推动科技研究近代化;营建兵工厂,创办火药厂,推动产业近代化;考察近代工业技术和管理制度,记录先进制造工艺和设备,推动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近代化。
(2)家国情怀(或爱国主义);勇于【回答】
有河北的吗【提问】
目前还没有更新呢【回答】
好的,谢谢【提问】
好的【提问】
学长给你助力【回答】

5. 历史答案

唐太宗李世民,可以看出他的善于听取正确意见,重视人民的治国思想
丘吉尔的思想使得欧洲走上了联合的道路。
欧洲走上这条道路的原因是1.欧洲分裂导致的战争给欧洲带来的灾难导致欧洲的反思
                                                 2.欧洲宗教、文化相同,经济互补,具有联合的基础。

历史答案

6. 历史答案

1、经济发展的原因:美国的经济扶持、朝鲜战争的需求、战后日本经济刺激政策的提出

政治变化:从战败国变为正常国家,并且开始向美国靠拢成为反共的前沿阵地,右翼势力有所抬头
2、从合作走向竞争;战后初期由于西欧实力大减,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但是随着战争创伤的抚平以及自身区域合作的增强,欧洲成为整体并且在经济上与美国对抗。

7. 历史答案

1、雅典;从分权到集权

2、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3、君主立宪制
4、三权分立;孟德斯鸠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民主需要长期的演变

历史答案

8. 历史答案

新航路开辟
图A看不清楚
第一,引起商业革命。由于新航路开辟,欧洲贸易范围空前扩大,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尼德兰所代替。
第二,引起了“价格革命”。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西欧贵金属增加了3倍多,引起金银价格下跌,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资产阶级一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一面以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封建地主收取的定额货币地租,也受到价格革命的影响。价格革命是原始积累的因素之一,它帮助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
第三,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始了殖民扩张、掠夺。
第四,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第五,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第六,导致亚非拉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
第七,导致贩卖黑奴的兴起,致使非洲失去了至少一亿的精壮人口。
第八,为人口的迁徙提供了方便,促成了新民族的产生。如18世纪,美利坚民族的产生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