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为建设美丽乡村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2024-05-15

1. 请你为建设美丽乡村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建设美丽乡村的建议:
1、全民参与,让村民置身其中,只有这样,才会感到幸福的来之不易。
2、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增强幸福感。
3、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增加乡村劳动者的收入,让农民富裕起来。
4、加强福利保障,提高农民对未来的憧憬。
5、多建些游乐健身设施,多建几个公园,让农民也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6、加强文明建设,提高乡村人的文化素养
 
还有很多,只要想想缺什么就增加什么就可以了。
 
祝你五一劳动节快乐!

请你为建设美丽乡村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2. 怎样建设美丽乡村

(一)生态文明自然美。建设美丽乡村,生态环境优美宜居是显著的标志。要坚持生态环境优先,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让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鸟更多,花更美,空气更清新,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家园、市民休闲旅游乐园的美丽乡村。
  (二)科学规划布局美。一是要根据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进行扩镇、并乡并村,使乡村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坚决处理农村违法用地、违章建设。二是以优化村庄和农村人口布局为导向,修编完善以中心村为重点的村庄建设规划,通过村庄整理、经济补偿、异地搬迁等途径,推动自然村落整合和农居点缩减,引导农村人口集中居住。三是全面开展“强塘固房”工程建设,推进农村屋顶山塘和饮用水源山塘综合整治、水库除险加固、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四是深入实施农村联网公路、农民饮水安全、农村电气化等工程建设,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等化。
  (三)生产发展殷实美。一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强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发展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切实保护耕地,力争粮食丰收。二是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三是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鼓励有条件的村建设标准厂房、民工公寓,发展农民技能培训服务中心、来料加工服务点和村级物业等,不断壮大村域经济实力。
  (四)创业增收生活美。一是继续深化、完善林权制度改革,真正让生态得到保护,农民得到实惠。二是积极落实国家扶持家庭服务业发展税收优惠等政策,深入开展家庭服务、企业(单位)和优秀品牌创建活动,促进农民工等各类劳动者在家庭服务业就业。三是多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使村民逐渐富裕起来,为农民上学、医疗、养老、安居等民生需求提供物质保障,为幸福生活提供物质基础。四是倡导低碳生活,引导村民生态消费、理性消费、文明消费。

3. 如何建设美丽乡村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到2015年底全县完成100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如何建设美丽乡村

4. 如何建设美丽乡村?

虽说辛勤劳作了一年,但“冬歇”的西宁市湟中县上五庄镇包勒村村民却也不见得会闲着。书屋内,老先生笔力劲挺,酣畅淋漓,广场上,大妈们载歌载舞,欢快无比。

村民张生云笑呵呵地说道:“路宽、房宽、心也宽啊。”如今,丰富的旅游资源,让包勒村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占足先机。
2016年6月,青海省首届稻草人创意文化艺术节在包勒村开幕,一个夏天,村里人赚的是盆丰钵满。而今年,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包勒村“美颜”升级,吸引来许多优质旅游项目的落地,盘活了脑山旅游资源,让乡村旅游正式成为了包勒村村民致富的新增长点。
“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变好了,挣钱也有门路了,闲暇之余也自然会搞点娱乐活动。”湟中县新农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芝栋说。
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县城鲁沙尔镇距西宁市25公里,总面积2700平方公里,下辖10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380个行政村、1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5.42万人,有回、藏、土、蒙等13个少数民族。
2011年以来,湟中县将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促进农村生态文明、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累计投资25.17亿元,在250个村实施以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村庄庭院美化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惠及农户6.7万余户、受益人口达25.8万余人,建设村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居住环境更加舒适,群众幸福感也显著提高。

在湟中县土门关乡后沟村,以前脏、乱、差的环境让有门路的人纷纷想着法子往外迁。两年的‘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大变样了,村民的想法跟着转变。
“现在村子的环境干净了,交通也方便了,自家住的房子也漂亮了,大家伙儿都一个想法,把村子建设得美美的,把日子过得火火的。”后沟村党支部书记祁永彦欣喜地说。
在充分考察各项目村的区位条件、自然禀赋、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后,新农村领导小组坚持因地制宜,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要求,科学合理选择村域经济主导产业,切实抓起了农村富民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水泥硬化路、红顶白墙房、太阳能路灯……美丽乡村建设使得湟中县拦隆口镇卡阳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村,村民们办起农家乐、休闲采摘,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人居环境更美了,村民腰包也鼓起来了。
两年前,卡阳村的祁生良一家四口享受到了党的好政策,随着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住了几十年的危旧土坯房终于变成了有阳台的大瓦房。冬季晌午,一家人在阳台围坐一圈,吃着可口的饭菜,沐浴着阳光,其乐融融。
“高原美丽乡村不是建好新房,搞好发展项目那么简单,抓住农村特色传统文化,才是农村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王芝栋说。

共和镇西岔、群加来路、上五庄镇包勒等藏族村,在农户院墙绘制“八宝吉祥图案”、村庄闲余角落点缀“嘛呢石堆”、教跳锅庄舞、制作藏餐美食等途径,展现藏族风情,传播藏族文化。土门关乡贾尔藏村依托村内秦腔演绎平台,通过培养农村文化能人和民间艺人,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弘扬民间传统风俗,丰富了村庄文化内涵,重塑了农村文化之魂……
湟中县委副书记、县长赵冬告诉记者,美丽乡村建设是群众关注度高、盼着实施的项目,也是涉及面很广、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既要抓基础设施、环境卫生、产业培育等“硬件”建设,也要抓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这样的“软件”建设。在新时期,我们要补齐各类短板,打造农村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美的人居环境,培育和发展好农村富民产业,推动农村文化与建设互融互促,让美丽乡村的美更具亲和力、感染力和生命力,真正让农民更有尊严、更有想头、更有奔头。
我想如果想安稳就去农村,但是后代就辛苦了。

5. 如何看待美丽乡村建设

我国是农业大国,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但是,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垃圾多样化、集中化、露天化现象日益突出,垃圾围村、垃圾围路、污水随处排放在农村许多地区依然普遍存在。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如何破解垃圾围村之困?笔者认为,应加强以下方面工作:  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设立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综合协调、资金整合、项目实施和监督管理等工作,统一部署,共同推进农村环境整治。  把垃圾处理列入乡镇规划和乡镇领导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近年来,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以为美丽乡村建设就是盖楼房、铺水泥路,忽视了环境问题。对此,应把农村垃圾长效管理列入乡镇规划,纳入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列入干部年度绩效管理评价体系中。因镇、因村制宜,制定农村环境卫生及垃圾处理管理办法,将农村垃圾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培育新型农民,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当前农民环境意识还相当薄弱,多数农民没有养成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乱扔乱丢垃圾和废弃物的现象普遍存在。对生活垃圾特性、生活垃圾资源化水平、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生物降解垃圾系统管理和利用等方面还存在很多认识误区。对此,应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使广大农民逐步提高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改变消费方式,号召村民尽量减少日常生活垃圾,提倡使用能够自然降解的塑料薄膜和垃圾袋,减少白色污染。逐步转变农民多年来形成的垃圾处理习惯,普及垃圾处理的科学方法和意识。

如何看待美丽乡村建设

6. 如何建设美丽乡村

我国是农业大国,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但是,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垃圾多样化、集中化、露天化现象日益突出,垃圾围村、垃圾围路、污水随处排放在农村许多地区依然普遍存在.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如何破解垃圾围村之困?笔者认为,应加强以下方面工作:  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设立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综合协调、资金整合、项目实施和监督管理等工作,统一部署,共同推进农村环境整治.  把垃圾处理列入乡镇规划和乡镇领导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近年来,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以为美丽乡村建设就是盖楼房、铺水泥路,忽视了环境问题.对此,应把农村垃圾长效管理列入乡镇规划,纳入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列入干部年度绩效管理评价体系中.因镇、因村制宜,制定农村环境卫生及垃圾处理管理办法,将农村垃圾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培育新型农民,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当前农民环境意识还相当薄弱,多数农民没有养成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乱扔乱丢垃圾和废弃物的现象普遍存在.对生活垃圾特性、生活垃圾资源化水平、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生物降解垃圾系统管理和利用等方面还存在很多认识误区.对此,应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使广大农民逐步提高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改变消费方式,号召村民尽量减少日常生活垃圾,提倡使用能够自然降解的塑料薄膜和垃圾袋,减少白色污染.逐步转变农民多年来形成的垃圾处理习惯,普及垃圾处理的科学方法和意识.  加大对农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投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一要增加对农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投入.必须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切实加大各级财政对农村环保的投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力度,逐步建立投入保障和运行管护机制.积极推动农民投资投工投劳,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保,各级排污费、土地出让金等专项经费必须按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环境整治.二要建立农村环保长效投入机制,加大农村污染治理、环境监测、执法、宣传教育和应急能力投入.三要加大科研投入.建立基层农村环保科技队伍,研究推广适合农村地区的环保技术等,强化农村环保科技支撑.  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回收处理机制.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就地回收利用,坚持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一要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综合回收利用.为农民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垃圾提供相应条件.对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置堆肥;对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以减少对水源、土壤、空气的污染.  二要推广先进、绿色农业科技.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尽量把垃圾处理与利用可再生资源结合起来,利用有机废弃物资源,如猪粪、秸秆、柴草等作为生产沼气原料,既可以消除部分垃圾,又可以解决生活用能,还可以有效促进种植和养殖业发展,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促进农民增收.  三是利用科学技术对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这是消除环境污染、化害为利的积极措施.开展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工作,既可减少污染物,创造大量财富,又扩大了就业渠道.  加快农村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强化农村地区工矿业环境监管.加快农村环境监管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农村环境保护专门法律、法规,农村环境保护标准,农村环境质量考核和统计体系,乡镇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和人员,农村环保工作多部门协调和管理机制等.合理调整农村工矿业发展布局和产业结构,促进企业合理布局,对污染源实行集中控制.严格农村地区工矿业企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加强工矿业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

7. 如何建设美丽乡村

我国是农业大国,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但是,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垃圾多样化、集中化、露天化现象日益突出,垃圾围村、垃圾围路、污水随处排放在农村许多地区依然普遍存在。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如何破解垃圾围村之困?笔者认为,应加强以下方面工作:  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设立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综合协调、资金整合、项目实施和监督管理等工作,统一部署,共同推进农村环境整治。  把垃圾处理列入乡镇规划和乡镇领导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近年来,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以为美丽乡村建设就是盖楼房、铺水泥路,忽视了环境问题。对此,应把农村垃圾长效管理列入乡镇规划,纳入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列入干部年度绩效管理评价体系中。因镇、因村制宜,制定农村环境卫生及垃圾处理管理办法,将农村垃圾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培育新型农民,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当前农民环境意识还相当薄弱,多数农民没有养成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乱扔乱丢垃圾和废弃物的现象普遍存在。对生活垃圾特性、生活垃圾资源化水平、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生物降解垃圾系统管理和利用等方面还存在很多认识误区。对此,应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使广大农民逐步提高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改变消费方式,号召村民尽量减少日常生活垃圾,提倡使用能够自然降解的塑料薄膜和垃圾袋,减少白色污染。逐步转变农民多年来形成的垃圾处理习惯,普及垃圾处理的科学方法和意识。  加大对农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投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一要增加对农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投入。必须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切实加大各级财政对农村环保的投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力度,逐步建立投入保障和运行管护机制。积极推动农民投资投工投劳,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保,各级排污费、土地出让金等专项经费必须按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环境整治。二要建立农村环保长效投入机制,加大农村污染治理、环境监测、执法、宣传教育和应急能力投入。三要加大科研投入。建立基层农村环保科技队伍,研究推广适合农村地区的环保技术等,强化农村环保科技支撑。  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回收处理机制。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就地回收利用,坚持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一要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综合回收利用。为农民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垃圾提供相应条件。对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置堆肥;对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以减少对水源、土壤、空气的污染。  二要推广先进、绿色农业科技。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尽量把垃圾处理与利用可再生资源结合起来,利用有机废弃物资源,如猪粪、秸秆、柴草等作为生产沼气原料,既可以消除部分垃圾,又可以解决生活用能,还可以有效促进种植和养殖业发展,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促进农民增收。  三是利用科学技术对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这是消除环境污染、化害为利的积极措施。开展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工作,既可减少污染物,创造大量财富,又扩大了就业渠道。  加快农村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强化农村地区工矿业环境监管。加快农村环境监管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农村环境保护专门法律、法规,农村环境保护标准,农村环境质量考核和统计体系,乡镇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和人员,农村环保工作多部门协调和管理机制等。合理调整农村工矿业发展布局和产业结构,促进企业合理布局,对污染源实行集中控制。严格农村地区工矿业企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加强工矿业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
满意请采纳谢谢

如何建设美丽乡村

8. 如何建设美丽乡村

(一)生态文明自然美。建设美丽乡村,生态环境优美宜居是显著的标志。要坚持生态环境优先,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让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鸟更多,花更美,空气更清新,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家园、市民休闲旅游乐园的美丽乡村。
(二)科学规划布局美。一是要根据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进行扩镇、并乡并村,使乡村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坚决处理农村违法用地、违章建设。二是以优化村庄和农村人口布局为导向,修编完善以中心村为重点的村庄建设规划,通过村庄整理、经济补偿、异地搬迁等途径,推动自然村落整合和农居点缩减,引导农村人口集中居住。三是全面开展“强塘固房”工程建设,推进农村屋顶山塘和饮用水源山塘综合整治、水库除险加固、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四是深入实施农村联网公路、农民饮水安全、农村电气化等工程建设,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等化。
(三)生产发展殷实美。一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强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发展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切实保护耕地,力争粮食丰收。二是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三是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鼓励有条件的村建设标准厂房、民工公寓,发展农民技能培训服务中心、来料加工服务点和村级物业等,不断壮大村域经济实力。
(四)创业增收生活美。一是继续深化、完善林权制度改革,真正让生态得到保护,农民得到实惠。二是积极落实国家扶持家庭服务业发展税收优惠等政策,深入开展家庭服务、企业(单位)和优秀品牌创建活动,促进农民工等各类劳动者在家庭服务业就业。三是多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使村民逐渐富裕起来,为农民上学、医疗、养老、安居等民生需求提供物质保障,为幸福生活提供物质基础。四是倡导低碳生活,引导村民生态消费、理性消费、文明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