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课后题。。

2024-05-16

1. 传热学课后题。。

1) 假设 平底锅的内表面温度为T1,外表面温度为T2
2) 火源的热量传导至锅底,假设热流为Q1,热量从锅底传导至锅内,假设热流为Q2 ;再从锅内传     导至汤料,假设热流为Q3
3) 在整个热传导过程,Q1=Q2=Q3
4) Q1=1000w*85%
5) Q2=(T2-T1)*K*A/δ    K为不锈钢导热系数18W/(m•K)A为平底锅底面积 A=π*(0.2/2)(0.2/2)
6) Q3=(T1-Tf)*2500W/(㎡•K)*A
7) 根据Q1=Q2=Q3
    算出T1=105.8℃
            T2=110.3℃

传热学课后题。。

2. 工程热力学答案第五版第五章习题难

eq=(1-300/500)*(h2-h1)=0.4*(607.02-503.02)=41.6KJ/KG

吸收热量中的可用能=41.6KJ/KG*13.937KG=580KJ.

不可用的能:E-E有用=870KJ
--------------------------------------------------------------------
若考虑整个过程,包括做功:
e2-e1=(u2-u1)+Po(v2-v1)-To(s2-s1)=21.31KJ/KG
ew=w-Po(v2-v1)=14.35KJ/KG
则熵产为(41.6-14.35-21.31)/300=0.0198KJ/Kg*k

3. 传热学(第四版)杨世铭+陶文铨的习题答案

标准答案我这里也没有,你的问题我在看,请稍等 
P.S.不要追问,我怕999字不够写,有需要我注意的问题请添加评论 

开始解答:
该问题应转换为“通过等截面直肋的稳态导热”问题,参见《传热学(第四版)》P58~60。
其中图片的数据与题目数据不符,这应该是因为那张图是陶老师直接从某个文献中扒过来的,因此数据以题目为主,无视图片中的数据。

首先主要阐明如何等价转化为“通过等截面直肋的稳态导热”问题: 
选取控制域:先取单一肋片;因为上下基本表面温度相等,所以肋片的中心对称面应是温度的极值点,该面上热流量为0,故该面可看做是绝热的,仅需分析对称两部分肋片其一即可。根据上述简化,控制域暂缩为:一侧为温度t0的壁面,另一侧绝热,高度H/2、厚度δ、宽度无限长的等截面直肋。
再进一步简化:取单位宽度L范围内的肋片分析,控制域进一步缩为:一侧为温度t0的壁面,另一侧绝热,高度H/2、厚度δ、宽度L的等截面直肋,其中肋片宽度方向的断面是绝热的。这个简化模型已经和《传热学》上P58的模型很相近了。

然后跟经典模型(《传热学》P58)中各变量进行类比,对号入座:
[经典模型中]参与换热的界面周长P = [简化模型中]2L(即肋片上下表面宽度之和。因为肋片宽度方向的断面是绝热的,不参与换热)
[经典模型中]肋片的复合换热表面传热系数h = [简化模型中]h(即肋片与流体间的表面传热系数)
[经典模型中]流体温度t∞ = [简化模型中]t∞(题目中未声明,现声明该变量)
[经典模型中]材料导热系数λ = [简化模型中]λ(即肋片的导热系数)
[经典模型中]肋片截面积Ac = [简化模型中]δL(即肋片厚度乘肋片宽度)
[经典模型中]壁面温度t0 = [简化模型中]t0(即基本表面温度)
[经典模型中]肋片高度H = [简化模型中]H/2(即简化后模型肋片高度)

将以上变量代入经典模型中:
常量m=[经典模型中]sqrt[hP/(λAc)]=[简化模型中]sqrt[2hL/(λδL)]=sqrt[2h/(λδ)]
肋片热流量Φ=[经典模型中]hP/m*θ0*th(mH)=hP/m*(t0-t∞)*th(mH)=[简化模型中]2hL/m*(t0-t∞)*th(mH/2)     【式1】


最后回到问题所在“确定肋片的面积热阻”:
先认清什么时“热阻”,根据定义:q=Δt/k
其中,q为单位面积的热流量,q=Φ/Ac;Δt为温压,即温差;k为热阻
所以热阻k=Δt/q=[简化模型中](t0-t∞)/(Φ/δL)=(t0-t∞)δL/Φ   【式2】
将【式1】代入【式2】得:
k=mδ/(2h)*1/th(mH/2)
其中m=sqrt[2h/(λδ)]
现在这两个式子中所有变量都是题目已知变量了,代入数值求解即可 


解答完了,现在不懂可以追问了

传热学(第四版)杨世铭+陶文铨的习题答案

4. 大学传热学第四版第二章课后习题2-58,哪位大神能帮忙解决一下!!!!!!!明天要交了!!!!

满意吗

5. 求传热学这几道题的答案

有问题可以再问

求传热学这几道题的答案

6. 传热学题 求解求解

1、如果壁面与流体的换热系数趋于无穷大,那么就可以认为,材料的外壁面的温度等于流体温度。这时,这个问题就转化为物体内部导热的问题,即,有两个物体,A是B厚度的两倍,两物体的外表面维持相同温度,物体初始温度相同,当中心点下降到相同温度时的时间比。

2、内部导热系数反比于厚度,而物体的蓄热量是2被的关系,由此叠加,推测A物体降温到相同的温度需要四倍的时间,即48分钟。

3、要下班了,具体的计算来不及了,楼主可以根据这个思路计算下,应该问题不大。

7. 传热学题目求解答?

热传递(或称传热)是物理学上的一个物理现象,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热传递中用热量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只要在物体内部或物体间有温度差存在,热能就必然以以上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从高温到低温处传递。对于固体热源,当它同周围媒质温度差不很大时(约50°C以下),热源向周围媒质传递的热量可由牛顿冷却定律来计算。
热传导(又称为导热)是指当不同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内部存在温度差时,就会通过物体内部分子、原子和电子的微观振动、位移和相互碰撞而发生能量传递现象。不同相态的物质内部导热的机理不尽相同。气体内部的导热主要是其内部分子做不规则热运动是相互碰撞的结果;非导电固体中,在其晶格结构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将能量传递给相邻分子,实现导热;而金属固体的导热是凭借自由电子在晶格结构之间的运动完成的。
热传导是固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在气体或液体等流体中,热的传导过程往往和对流同时发生。
傅立叶定律是传热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由法国著名科学家傅里叶于1822年提出。[2] 公式指出导热速率与微元所在处的温度梯度成正比。
热导率(thermal conductivity)是单位温度梯度下的导热热通量,因而它代表物质的导热能力[1] 。
物体的热导率与材料的组成、结构、温度、湿度、压强及聚集状态等许多因素有关。一般说来:金属的热导率最大,非金属次之,液体的较小,而气体的最小;固体金属材料热导率与温度反比,固体非金属材料与温度成正比;金属液体的热导率很大,而非金属液体的热导率较小;气体的热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各种物质的导热系数通常用实验方法测定。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传热学题目求解答?

8. 求高手解答传热学习题

答案错了。我们老师讲的答案是1.8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