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基本行为原则是什么?

2024-05-14

1. 志愿者基本行为原则是什么?

志愿者基本行为原则分别为自愿原则、快乐原则、平等原则、能动原则。
自愿原则。志愿服务是自愿,应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选择,实现自身价值。快乐原则。要让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要感受到快乐,体会到成长,要将有意义的事做的有意思,将有意思的事做的有意义。

志愿服务
是指在不求回报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自愿付出个人的时间及精力所作出的服务工作。
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2019年5月10日晚,伴随着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1000天装置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揭幕,北京冬奥组委也正式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行动计划》。

志愿者基本行为原则是什么?

2. 志愿者服务的基本原则

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一定要坚持自愿参加、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原则。这是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自愿参加”、“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只有“自愿参加”才能“持之以恒”,自愿是持久的前提,自愿才会任劳任怨、坚持不懈。“量力而行”也是“持之以恒”的重要因素,只有“量力而行”,才不会力不从心,虎头蛇尾,半途而废。也只有“讲究实效”,实实在在地为社会、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使青年志愿服务落实到基层,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中,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持之以恒”。

3. 做志愿者前需要知道哪些原则?


做志愿者前需要知道哪些原则?

4. 志愿者行为有怎样的社会意义?

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以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志愿服务正在成为新的社会风尚,越来越多的青年及社会各界群众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
实践充分说明,青年志愿者行动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符合当代青年的特点,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项生机勃勃的事业。是广大青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载体。
它使一些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从志愿服务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在全社会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倡导时代新风正气,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已经成为新时期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途径;
以扶贫济困为主题,以社会困难群体为主要扶助对象,通过志愿服务方式为困难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为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适应当代青年自主意识、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的特点,组织和引导青年以志愿服务方式积极参加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调动了青年的内在积极性,已经成为共青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动员和组织青年的有效手段,为服务西部大开发展战略,有效配置人力资源进行了积极探索;
为当代青年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开辟了现实的途径,体现了共青团在实践中育人的宗旨,成为新时期青年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国际志愿服务接轨,在国际上树立了当代中国青年的良好形象,成为加强与各国青年之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渠道。

扩展资料
1、青年志愿者活动使年轻人们获得一个深入接触社会实际、真实了解与认识中国国情的极好机会,这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生活阅历,还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
2、青年志愿者活动强化了年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这对改善社会风气,确立敬业精神起积极作用。
3、通过志愿服务培训和实际工作,增强了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和帮扶弱势群体意识,使他们学会与人团结合作,依靠团队力量去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培养帮助残障观众、残奥会运动员或者其它弱势群体的技能和树立帮扶意识,使他们从中学会关心他人,并延及关心整个社会,学习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并延及服务于整个社会和人民的利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志愿者

5. 志愿者行为有怎样的社会意义?

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以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志愿服务正在成为新的社会风尚,越来越多的青年及社会各界群众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
实践充分说明,青年志愿者行动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符合当代青年的特点,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项生机勃勃的事业。是广大青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载体。
它使一些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从志愿服务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在全社会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倡导时代新风正气,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已经成为新时期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途径;
以扶贫济困为主题,以社会困难群体为主要扶助对象,通过志愿服务方式为困难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为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适应当代青年自主意识、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的特点,组织和引导青年以志愿服务方式积极参加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调动了青年的内在积极性,已经成为共青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动员和组织青年的有效手段,为服务西部大开发展战略,有效配置人力资源进行了积极探索;
为当代青年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开辟了现实的途径,体现了共青团在实践中育人的宗旨,成为新时期青年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国际志愿服务接轨,在国际上树立了当代中国青年的良好形象,成为加强与各国青年之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渠道。

扩展资料
1、青年志愿者活动使年轻人们获得一个深入接触社会实际、真实了解与认识中国国情的极好机会,这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生活阅历,还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
2、青年志愿者活动强化了年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这对改善社会风气,确立敬业精神起积极作用。
3、通过志愿服务培训和实际工作,增强了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和帮扶弱势群体意识,使他们学会与人团结合作,依靠团队力量去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培养帮助残障观众、残奥会运动员或者其它弱势群体的技能和树立帮扶意识,使他们从中学会关心他人,并延及关心整个社会,学习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并延及服务于整个社会和人民的利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志愿者

志愿者行为有怎样的社会意义?

6. 做志愿者的要求有哪些

1、帮助有需要的人,回应社会需要; 
 喜欢参与帮助服务对象的服务活动,而对于其它的活动,不太感兴趣, 例如交流活动、培训活动、宣传活动,这类志愿者大多喜欢默默地开展工作; ( ] J1 D: D- M' F 
2、参与改善社会问题; ' g0 I2 M9 @ M7 r) v' l1 l 
  可能会对社会问题意见多多,在参与活动时容易产生挫折心理;3、尽公民责任,回报社会; 
 可能对于志愿工作的要求不高; 
4、希望发挥一己所长; ! G+ p; \4 G2 B0 a' q 
  一般要求参与能发挥所长的服务,不对应的服务一般不感兴趣; 
5、感觉自己的存在价值; 
 要求服务或活动可以体现自身价值; . B6 J5 I" j: d+ \! N% S4 S 
6、学习新技能; 
 对于培训活动特别感兴趣,希望能够学习新技能; 
7、善用余暇; 0 x/ r4 K) F) X 
  对于时间的利用比较重视,对于一些如迟到等浪费时间的现象特别反感; 
8、扩宽社交圈子; 7 \3 Q" N3 K1 v4 y: W% b 
  只要有能见到新面孔机会的活动都感兴趣,有时注意力不在服务上,而可能转向了志愿者或其它人身上;活动后会积极保持与人联系; 
9、取得他人的认许及群体位置; 
希望有机会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能力,能争得到领导者的角色;
10、丰富经验,自我成长; # E2 }% r' p2 i 
  比较重视体现活动的趣味,易对人或事留恋或回味,对于失败难以放开; " v" U: z) K" h 
11、培养组织能力及领导才能; 
  对机构管理活动的兴趣较浓,对于培训课程兴趣也较大; 
12、寻求新刺激及扩宽生活体验; 
 对于有难度的活动都会积极参与,但经常忽视某些重要问题; 
13、为未来工作准备;  
 可能注重有利于其工作的人事关系的建立; C0 M, q+ {0 `. J& ?, g 14、感觉义务工作有意义; ( F2 h: H7 o0 H4 j6 V$ Y# v   比较重视工作的意义所在,对于某些意义较小的工作可能不愿参加; 2 `9 r9 ~0 R+ [ 15、赶潮;  盲目跟随,见到朋友或其他人去做志愿服务,自己也去凑热闹;16、出于对志愿服务的好奇; # g' Q. R; Y- r9 c# A' o7    希望通过服务有机会看服务对象是怎样的,如智力落后儿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等。或者觉得这一项服务内容较有新意,希望自己有机构去体验一下。 ! j7 i: Z+ n0 a   以上所述,是作为志愿者参与或不参与服务时所考虑的因素。若能弄清楚自己的真正动机,经过细心思考而做出决定的话,这才是明智及有意义的行动。再者,这样亦可对任用志愿者起到一定帮助,协助志愿者在参与服务前,先了解自己的期望及需要,以免有所失望。作为志愿者组织机构必须对众多的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及可能有的表现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挑选志愿者时应多加注意和重视,否则,会为组织机构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影响自身的发展。7 y7 Z1 p3 d2 T' Q1 u8 M9 |4 |   价值观引导着个人的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千差万别的价值观或回报源于每个人对价值的主观评判不一样。同样,每位义工成员的内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着他们去做很多对社会、他人有意义的事情。 " q9 |7 p" I7 L4 L+ e9 Y - o# @6 Z; J' a3 y2 h   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其实是其价值观的一个侧面的反映!有人认为社会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于是他选择通过做志愿者来尝试解决一下;有人认为社会存在着太多的人需要帮助啦!于是他选择了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使他认为要帮助的人得到一点儿的帮助! 5 c) e0 z2 L( m8 L+ \   但是有某些时候,志愿团体中的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参与动机是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控,不然,团体中的各位志愿者会意见不一,影响团体的运作和团结!方式是什么?培训课程是其中一种,也算是比较好的一种! / a5 ]: E" G7 Q* M; v: e4 D   培训是调控各志愿者参与动机的方法之一,希望可以做到使某些有不良动机的志愿者可以转变动机,配合整个团体的运作!  所以作为志愿团体的志愿管理人员应该在新会员入会后,组织好一个适应自身团体的基础(入门)培训!如果没有这样的培训的团体,我觉得新会员应该考虑一下这个团体的运作情况以及是否应该留下来! ; \% Y9 S) |" ]2 i   (强调义工组织的目的是很有意义的。一个有组织性的义工队必须有一定的价值观去体现他们平常的目标、成就、共同意见和行为。当一个队伍没有他们一致的价值观,那么这个队伍将会变得难以领导;因为意见分歧而难以开展工作。因此,义工使用者将必须花更多精力来管理这支队伍,假如她或他想细细地调理各个义工之间在协调的价值观以及整支队伍的凌乱的价值取向的话。所以,在服务中创出和推广这些价值是义工使用者或义工组织的责任。)    第二项的“功课”是----对自己的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的认知    何谓能力?是指圆满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并直接影响服务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凡是某种能力,必然和人所完成的一定的活动紧密联系。而这里所指的能力则是指可以用于志愿服务的,其中包括观察力、知觉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意志力等,而急躁、准静、沉着、活动等心理特征则不是完成某种活动最直接、最基本的心理特征。而在志愿服务当中,几种能力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动作,成为一系列能力的综合,就形成俗称的“才能”不同能力的结合则形成不同的才能。 * R) ^. }9 T" c 
  想参加志愿服务的人士应该对自己的能力作一个正确的全面的总结。同时注意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优势能力与非优势能力的问题。一般能力亦称基本能力,具有经常性、稳定性和普遍性,即普通能力。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基础,一般能力越发展,特殊能力越能得到提高,在发展特殊能力的过程同时也发展和提高了一般能力,两者之间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特殊能力则反映顺利完成特殊活动所要求的心理特征(条件),也可称专业能力,或可称为“特长”。特殊能力是特定活动所要求的多种基本能力的有机结合。而在志愿服务当中,对于特殊能力的要求则较高,较广泛。在志愿服务还需要志愿者的优势能力,优势能力是在个人的工作实践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的能力,可使个人有突出的表现和非凡的成就。 
   专业知识是志愿者所拥有的特殊的、与众不同的知识,往往与志愿者的基本能力一起构成服务的主要力量源泉,可以在志愿服务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志愿者机构的服务开展和综合质素的提高,专业知识可为服务对象带来实实在在的得益,同时也是志愿者在机构活动中体现自己价值的重要标志,所以志愿者本身应加以重视。 
    专业知识和能力、特长都会在志愿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可能新入会的志愿者未能体会得到,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之后,就可以体现出来。而志愿团体的志愿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地去发掘有一定专业特长和技能的志愿者,充分发挥他们的人力资源,不应造成资源的浪费! " J$ K) e) s+ Q; | 
  当然,有相当一部分的志愿者对于自身特长或专业技能的运作并不太在意的,他们也愿意参加一些无需太多技能的活动,对于这些志愿者,志愿团体的志愿管理人员应根据自身团体的情况,若产生一些不良影响时,应加以一定的疏导,使之能适合团体发展的需要。 * ]9 u1 w# e, T! ]; s _% G9 [ 
   
第三项“功课”----对自我性格的认知 + J B9 _( R9 Q7 ?' k( s! G 
  许多人认为,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志愿者的性格应该没有大严格的要求,觉得“只要他有一份心就可以啦,还要求这么多干吗?”但是,他们的确忽视了性格对于志愿服务的重要影响,例如,服务对象是一位盲童,他需要志愿者与他多说话,而开展服务的志愿者却是相当内向的,服务时一言不发,结果服务对象有需求,志愿者却因自身的性格而不能给予满足,这样的志愿服务一定是失败的。可见,志愿者的性格对于服务活动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志愿者自身对于自己的性格,应在参加服务之前有一个具体、准确的认知,方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加与之适合的服务项目,或在通过志愿机构的辅导,加以改善,使自己更能胜任志愿服务。 
   由于性格关系到志愿者与其他志愿者、服务对象、志愿者机构管理人员之间的相互的作用,也可关系到机构或组织的运作,所以对于想参加青志服务的人士来说,性格是必须充分正确认知,若是自己的性格较为适合于志愿服务,则可比较轻易地融入于服务中,与服务对象、其他志愿者的关系也会较好,相反,则会较难融入于服务之中,与服务对象、其他志愿者者的关系也会较差,不利于自身在机构中的存在,所以,这一类人士则要做出较大的改变,能适应志愿服务的需要之后,方可言参加志愿服务为佳,方可避免诸多不愉快事情的发生。 6 b8 b c0 w+ E7 T9 @/ y3 r# @ 
  而作为志愿者应该从下面四个方面评价自己、他人、服务对象的性格,以利于志愿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一、对现实的态度:包括对人、对事、对社会、对自己的态度。如:是否关心集体,有无同情心,为人诚实、正直还是虚伪、*邪,勤劳还是懒惰,谦虚还是自负,是否能与人友好相处,自信还是有自卑感等。
      第二、性格的意志特征:包括对行为目标的明确程度、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面临困难的意志表现、自我做出的决定能否贯彻到底等,如目的性或冲动性、独立性或易受暗示性,纪律性与放纵性,主动性与自制力,勇敢与怯懦、有恒心、坚韧性、执拗、顽固等。 
  第三、性格的情绪特征:包括情绪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及主导心境等方面。如情绪对他人的感染力、情绪的起伏与波动程度,情绪对身体、工作、生活发生影响的久暂,一个人是经常处于精神饱满、欢乐愉快之中,还是经常郁郁寡欢,或经常处于宁静安乐的心境之中。 
  第四、性格的理智特征:包括表现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之中的特征。如观察的持久性、细致程度;喜欢独立思考还是循规蹈矩、是否有大胆的想象力、记忆的策略如何等。 ! s4 ~! I( C* D# M( U 
  作为要求成为志愿者的人士,在对于自身性格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之后,可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不能强行参加一些不合适的服务,避免问题的发生,或者可以在服务时对自己的性格表现进行一些的控制或适当改变,以适应服务的需要。志愿者机构也要注意及时进行指导工作,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 U- n7 E$ e" ^. E( [+ J4 ~ 
性格的相冲,在志愿团体的志愿管理人员与普通志愿者之间,普通志愿者之间,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服务对象管理机构人员与志愿者之间,甚至外界社会人士与志愿者之间,因而性格对于志愿者在志愿界存在起着相当的意义! % K- t8 R" I" S2 c. U' ~. _# T6 O 
第四项“功课”————对自身健康情况的认知 1 U2 W3 o5 l9 {+ V4 _# u 
志愿者在服务时必须处于一个正常的健康状态之中,方可在志愿服务中顺利完成志愿服务,何谓健康?长期以来,单纯从生物医学模式出发,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病”而对心理或精神的健康却是了解较少,但人既然是组成社会的个体,人的活动就离不开社会,除生理活动之外,还有心理活动,因而提出了“健康不仅仅是机体没有病,而且应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活动能力”。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提出下述定义:“健康不但是身体没有残疾,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力。具体地说,健康包括躯体、器官等生理方面的正常发育,也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与人格特征以及社会适应等心理方面的正常发展。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统一起来,才是完整的健康。” ( \; p# y" ]- S+ d) j+ \ 
  健康包括生理上的健康、心理上的健康和社会学上的健康,由于志愿者的社会角色、身份各不相同,而因其社会学上的健康标准各不相同,所以在此主要谈到的是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 & y+ N( f' E& s: Y 
  (1) 生理学上的健康 
  从外表看应是体重适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头发有光泽,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病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症状,肌肉、皮肤富于弹性;各器官未发现疾病。 
  (2) 心理学上的健康 ! c% z0 @% M- f- C4 u. n 
  ①正常青年人心理健康标准如下:智力正常。智力是衡量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和基本心理条件。是人们与周围环境达到心理平衡的心理保证。心理学家普遍用智力商数(简称智商IQ)表示智力发展高低,一般而言,正常智商为90~110。 : n- y2 q' z8 W p u# Y# h 
  ②有独立完整的人格。心理健康的人,胸襟开阔,胸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热爱生活,善于生活,一方面能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另一方面也能战胜自己的疲倦、抑郁、沮丧等消极情绪,能忍受打击而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达到心理的平衡。 7 m' Y6 [5 X4 h9 R 
  ③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就是要有自尊心,有自知之明和良好的自我意识。缺乏自尊心的青年,则忧郁颓废。青年人还要尊重别人,讲究文明礼貌,要知彼知己,谦虚谨慎,看别人的长处,认识自己的不足,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尊重别人,并非盲从,而是正常心理适应。 # n( {# _# C$ [ 
  ④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必须与各种各样的形形式式的人交往,结成不同的关系,并能正确地处理好这些关系,保持和睦相处。   
       ⑤要有适应的年龄心理特点。不同的年龄阶段各有与之相适应的年龄特点。一个人的举止、言行符合其年龄特点者,是健康的表现,反之,严重地偏离了自己的年龄特点者,为不健康的表现。 
  ⑥有高尚的追求目标。有理想、有信心、坚韧不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树雄心、立壮志,勤奋好学,自强不息。   
       ⑦基本稳定的情绪。遇事冷静思考,谨慎处理,在顺境中,不会不可一世,骄傲自满,盛气凌人,忘乎所以。在逆境中,也不会自怨自艾,多愁善感,抑郁沮丧,消极悲观,心境上常常保持相对的平衡。 
  当然,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所需要的健康包括生理上的健康和心理上的健康,但并不是以上的全部,主要上是身体的健康状况能够承担起不同种类的志愿活动,如户外的活动,需要志愿者起码能够承受得起户外阳光的暴晒,不会发生中暑或不适昏倒而退出服务活动。而心理方面的要求,则应有除⑤、⑥外的几点标准。对于想参加志愿服务的人士,应该要以此来比对自己的情况,而考虑能否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8 a/ |# R- y0 Y9 A 
   
心理方面,对于志愿者其实也有一些基本的要求的! 这些要求有些什么? 
  1、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因为面对服务对象的情况,不少志愿者可能会触景生情,或者在听完服务对象的不幸经历之后,可能会跌入一个心理“黑洞”。 ! r/ F' a- h/ y+ N 
  2.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意见,志愿者必须有一种坚持的心理!排除各种的不良心理!例如,做志愿者好蠢啊!志愿者是个免费劳力! 
     志愿团体的志愿管理人员对于下面的志愿者的心理调控也是他们的工作内容之一,为何?因为志愿者的不良心理对于其自身的参与积极性有相当大的影响! 
  例如:一次大型活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虽然活动是能完成,但是对于参与的志愿者却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他们可能会觉得原来搞活动是这么差,或者他们可能怀疑上层志愿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此时,管理人员应该及时举行有关的会议,对于志愿者的一些疑问作一定的解释,对于产生问题的责任人应该做些一定处理,一方面可以解决志愿者们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也更利用日后工作的开展。

7. 志愿者的义务都有哪些?

一、志愿者的义务为: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团组织、志愿者组织的相关规定2、每名注册志愿者根据个人意愿至少选择参加一个志愿服务项目或活动,每年参加志愿服务时间累计不少于20小时3、履行志愿服务承诺,完成志愿服务任务,传播志愿服务理念

志愿者的义务都有哪些?

8. 志愿者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

法律分析:义务: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团组织、志愿者组织的相关规定。2.每名注册志愿者根据个人意愿至少选择参加一个志愿服务项目或活动,每年参加志愿服务时间累计不少于20小时。3.履行志愿服务承诺,完成志愿服务任务,传播志愿服务理念。4.自觉维护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的形象。5.在志愿者职责范围内,自觉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6.自觉抵制任何以志愿者身份从事的赢利活动或其他违背社会公德的活动(行为)。7.依法应当承担的其它义务。权利:1,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时间、能力等条件,选择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2,获得与所从事的志愿服务活动相关的信息和培训。3,获得与所从事的志愿服务活动相关的必要条件或者保障。  4,向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提出意见和建议。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法律依据:《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 第十一条 规定,志愿者履行以下基本义务: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团组织、志愿者组织的相关规定。2.每名注册志愿者根据个人意愿至少选择参加一个志愿服务项目或活动,每年参加志愿服务时间累计不少于20小时。3.履行志愿服务承诺,完成志愿服务任务,传播志愿服务理念。4.自觉维护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的形象。5.在志愿者职责范围内,自觉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6.自觉抵制任何以志愿者身份从事的赢利活动或其他违背社会公德的活动(行为)。7.依法应当承担的其它义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