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家2600亿,泥瓦匠出身的他如何将一家小厂做成世界500强?

2024-05-16

1. 身家2600亿,泥瓦匠出身的他如何将一家小厂做成世界500强?

文 风马牛 (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
  
 
  
  
 在《 2021 胡润全球富豪榜》上,有一对民营企业家夫妇十分亮眼,那就是恒力集团创始人陈建华、范红卫夫妇,他们以 2600 亿元财富位列中国第九,全球第三十六位。
  
 
  
  
 官网介绍,恒力集团始建于 1994 年,立足主业,坚守实业,是以炼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纺织全产业链发展的国际型企业。
  
 
  
  
 在 2021 年新年贺词中,陈建华写到:26 年前,恒力起步于苏州一家占地三亩三分的小织造厂,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一路走下去坚守的信条;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咬紧牙关,越要心怀光明与希望,是支撑我们闯难关、过险关,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坚定信念;「家国情怀实业兴邦」,崇尚价值创造与敬业奉献,是我们永不褪色的精神气质;「什么时代做什么事」 ,登高望远、与时俱进、时代潮行,则是恒力身处这个快速变革世界所执取的务实与机变。在变与不变之间,恒力总是选择了站在真理、规律、方法正确的一面、科学的一方。
  
 
  
  
 1
  
 
  
  
 「创业不容易。人们只看到我们成功的一面,有谁知晓我们尝遍了千辛万苦,历尽了人间沧桑?」
  
 
  
  
 1971 年,陈建华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的一个农村家庭,小时候家里非常穷,连每年读书的几元钱学费都要东拼西凑。
  
 
  
  
 13 岁那年,因家贫陈建华无奈辍学,沦落为建筑工地上的泥瓦匠,一做就是 4 年。在一次意外事故中,陈建华不慎从三楼摔了下来,落下了腰椎病,无奈之际只能改行收废丝。
  
 
  
  
 废丝是织厂的断头丝,是与垃圾同一概念的废物。在接受采访时,陈建华曾回忆说,「我先是通过收购工厂的废丝、乱丝等下脚料攒下了一些钱,之后南下开始做白丝厂生意,走南闯北收丝。」
  
 
  
  
 通过丝绸贸易, 20 岁的陈建华便积攒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有了百万元的资产,这在当时可是一个天文数字。然而,小富即安的想法从来没有出现在陈建华的念头里,他所想的是要干实业。陈建华曾表示,「干实业才是真正的事业。从创业之初开始,我就有这样淳朴的理想,做国家实体经济中的一块基石。」
  
 
  
  
 1994 年,年仅 23 岁的陈建华突破重重困难,冒着举债的风险,用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以 369 万元购入濒临破产的镇办企业原吴江化纤织造厂,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彼时,陈建华将「团结拼搏,艰苦创业」、「建世界一流企业,创国际知名品牌」写在恒力工厂最显目的位置。
  
 
  
  
 在陈建华看来,民营企业不能搞成「夫妻店」,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科学管理制度。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企业员工素质的竞争。企业必须像父母疼爱自己子女样对待自己的员工。
  
 
  
  
 为此,收购工厂后,陈建华随即烧了「三把火」:一是改变织造厂以往年底才发工资的惯例,每月 15 日按时给员工发工资;二是出台「三不」原则——不担保、不欠债、不进亲戚朋友,杜绝三角债及管理上的弊端;三是整顿生产环节,精简管理人员。这「三把火」一烧,员工的工作激情也被重新燃起,濒临倒闭的企业得以绝处逢生。
  
 
  
    
 
  
  
 恒力创办的第一个月,陈建华便立即淘汰了原来厂里的有梭织机,引进了 1200 锭网络车,调整产品结构,实行以销定产,按照市场经济的经营模式进行运作。当时,企业重点发展前道(网络、整经),以销售原料外发织机加工方式发展生产,从 100 台发展到 600 多台,家庭型织机户遍及江、浙临近 7 个乡镇。
  
 
  
  
 那时候,陈建华吃在厂里,睡在厂里,没日没夜地干。过度的劳累使得他常常流鼻血,心疼的妻子劝陈建华回家休息,他却始终不肯离开企业半步。不过,陈建华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 1995 年,恒力盈利已逾千万元;1996 年,该厂的盈利进一步增至 2700 多万元。
  
 
  
  
 「没有危机的时候要创造危机,有危机的时候需要危中见机」,这是陈建华对自己和恒力管理人员的告诫。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时,许多企业面临倒闭和停产的风险。在这个人人自危的特殊阶段,陈建华却笑对风霜,提出了一个「猫蛇论」。即冬天里的猫,虽然缩在洞里取暖,但是始终看着外面,绝不放过机会;而蛇一钻进洞就不肯出来了,只会冬眠。他认为,企业要过「猫冬」,不能过「蛇冬」。因此,恒力在「寒冬」中不断积蓄能量,始终坚持大投入、大技改,在复苏中拔得头筹。
  
 
  
  
 在接受采访时,陈建华曾回忆,「那是企业成立以来经历的最大一次打击,但是我想,只要人还要穿衣服,布就不会没有需求。于是决定逢低吸纳,继续大量购买设备,摊低设备成本。企业只有敢为人先,跑在别人前面,才能赢得商机。」
  
 
  
  
 2
  
 
  
  
 「我每时每刻都在提醒自己,要做第一就意味着要付出更多。想领跑,关键在于不断超越。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领跑者。」陈建华说。
  
 
  
  
 在 2000 年以前,中国纺织化纤产品更多地被国际同行认为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面对日新月异的国际形势,陈建华认为:只有不受制于人,不被「卡脖子」,才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做企业最怕的就是跟风。
  
 
  
  
 于是在 2002 年,恒力迈出了攀登产业链的第一步,突破各种限制和国内大型化纤企业的层层围追堵截,从下游织造向上游化纤生产挺进。
  
 
  
  
 陈建华表示,「既然已经选择了化纤,要做就做最好,恒力就像是我的儿子,不仅要把它带大,还要教它怎么做人、做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 年,恒力一举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品质最优的工业丝生产基地,成为纺织行业的领跑者。
  
 
  
  
 不过,陈建华的发展眼光并没有就此止步。2010 年,恒力再次实施战略转型升级,进军产业链上游石化行业。
  
 
  
  
 如今,恒力集团已成为一家以炼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纺织全产业链发展的国际型企业。集团现拥有全球产能最大的 PTA 工厂之一、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纤维生产基地和织造企业之一。2020 年,恒力集团总营收 6953 亿元,现位列世界 500 强第 107 位。
  
 
  
  
 对于取得如此傲人成绩的原因,陈建华曾表示:不管是哪个行业,前瞻性思维和高技术含量都是「龙头老大」的基本特质,而恒力集团的成功同样是因为拥有这两大法宝。「产品唯一性、技术专属性」,意味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别人没有做或者不敢做的事情我们去做了,这就是成功。
  
 
  
  
 3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这代人的成就;没有党的政策引领,恒力也不可能走上今天的发展道路。恒力之志在于实业崛起,在于家国繁荣;恒力之志在于做中国实体经济的一块‘基石’,在于为民族工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直以来,人们都很好奇陈建华的成功到底是归于运气还是实力?对此,他曾笑言:勤劳与诚实,实干加巧干。
  
 
  
  
 陈建华表示,「我 14 岁不到就辍学创业,通过在实践中自学企业管理,将企业做到目前的规模,说明了个道理:青年人只要肯吃苦、真勤奋、愿学习,扎扎实实从基层做起,看准了机会就要干,狠命地干,持之以恒地干,长期坚守,必有成就。每一个时代都会有每一个时代的机遇。」
  
 
  
  
 在陈建华看来,做企业必须要务实,除了巨大的理念,假如不能从点点滴滴做起,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企业再大,也没有竞争力,因为根基不稳。当然,他也认为:过去的成功,不代表未来的成功;干不好今天,就不配拥有明天。
  
 
  
  
 接受采访时,陈建华还曾讲到,「我 20 岁不到就有百万资产了,可以说早早对财富看淡了,但我有一种使命感,也许就像我的名字一样,赋予了我用实业建设中华的使命。我早在 2012 年就说过,财富于我若浮云,这些财富都是国家的,是 社会 的。我只是在尽一个企业家应有的 社会 责任,用我的企业家才能和使命感运营这些实业,让属于中国的时代更加辉煌。」
  
 
  
  
  资料来源 
  
  1.恒力集团官网 
  
  2.「纺织巨子」的纺织人生——记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华,苏南 科技 开发,沈文荣 
  
  3.实业兴邦 恒力前进——访恒力集团董事长、总裁陈建华,中国报业,钱鹏飞 杨群峰 刘韶滨 
  
  4.恒力之志在于实业兴邦——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的家国情怀,商业观察,邓睿 
  
  5.恒力久远 志在世界——访恒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建华,中国纺织,梁龙 梁莉萍 
  
  6.化纤巨子,恒力为之,纺织服装周刊,李晓慧 
  
  7.苏州首富陈建华「点石成金」财技,新财富杂志,杜冬东 
  
  8.志恒者力久——访江苏省工商联副主席、恒力集团董事长、总裁陈建华,现代金融  
  
  9.「什么时代做什么事」 探寻恒力集团陈建华的成功秘诀,证券市场红周刊 
  
 
  
    
  本篇作者 | 大军 主编 王滔  
  
  编审 陈润江 顾问 王淑琪

身家2600亿,泥瓦匠出身的他如何将一家小厂做成世界500强?

2. 一个泥瓦匠是怎样成为百亿富翁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