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金刚经》|第二十七品无断无灭分

2024-05-20

1. 细读《金刚经》|第二十七品无断无灭分

上一篇|《金刚经》第二十六品 
  
                                          
 
  
  
 原文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大意
  
 须菩提,你如果有这样的想法,如来没有具足相,也可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不要有这样的想法,如来没有具足相,也可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你如果有这样的想法,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人,说一切佛法都是断灭的。你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呢?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人,对于佛法不说断灭相。
  
 延伸解读
  
 本品需要解释的词语有三个:
  
 一是念。汉语中的解释是心中的打算、想法、看法和认识。相对而言,佛法字典中对念的解释更为复杂,区划的也更加细致,有观念、口念、心念等。观念,即观想佛体、佛法等;口念,即以口称佛之名号,又作称名念佛;心念,即以心想念佛等。
  
 二是具足。具足,佛教用语,具备满足的意思。在佛法中,不仅仅是指具有的意思,并且要一切功德圆满,才能称得上具足。
  
 在上品中,佛说过佛有三十二相,也就是说只有圆满具备了三十二相,大彻大悟了,才是具足相。并且佛说了不要执着于三十二相,有三十三相没彻悟也不是佛。本品接着说,也不能没有三十三相,如果连三十三相也没有,更不可能彻悟了,当然同样也成不了佛。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佛说不能执着于三十二相,也不能没有三十二相,并且发出严厉警告,“莫作是念”。
  
 三是断灭。断灭,佛教用语,是指人死之后不复再生的邪见。
  
 佛法讲的是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而很多人却主张“人死如灯灭,”也就是说生命死亡之后便完全断灭了,佛教认为这种说法是“邪见”,所以说,佛说功德圆满、大彻大悟的人是不会有断灭这种想法的。
  
 感悟
  
 那么,本品可以给芸众生以什么启迪呢?我的感悟有两点:
  
 一是思想决定行动。本品中佛反复叮嘱弟子们时,先后用了两个假设,“汝若作是念”,接着告诫弟子们,“莫作是念。”由此可见,“念”很重要。之所以说“念”很重要,是因为思想决定行动,是行动的先导。
  
 认识是行动的动力。做任何事情,只有认识到位了,行动才会自觉,所以佛反复地强调“念”的作用。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是如此,认识不到位,不可能有快速的行动和强有力的执行,所以实施重要的项目或者有重大的行动前,团队往往先统一思想和认识,目的就在于认识是行动的基础,只有基础夯实了,行动才能迅速,距离成功的道路才会最近。
  
 二是不要误入歧途。成功的道路不是唯一的。修行如此,做其他事情也是如此,正可谓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前行的方向是正确的,才不会偏离航向,否则,永远不可能到达目的地。
  
 佛谆谆教导弟子们不可有断灭论邪见正是基于此,世界是多元化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需求,所以说,不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宗教,都应该具有包容性,允许不同的观念存在,善是本源,和谐共生,这才是最好的发展,那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权思维,永远不可能走得太长远。
  
 人,可以霸气,但不能霸道,国家亦然。在这方面,佛在《金刚经》中给世界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也做出了非常好的示范,但是,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很多画面却并不如佛法中描述的那么美好,其实这并不是佛法说得不正确,而是因为很多的人并没有真正按佛所说的去践行,而是打着各种各样的幌子,以佛之名,做着非佛法教义的事情。
  
 于2020.12.27 
  
 NO:2020-73
                                          
  上一篇|《金刚经》第二十六品

细读《金刚经》|第二十七品无断无灭分

2. 《金刚经》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学习《金刚经》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原文: 
  
  白话直译: 
  
 悟:
  
 我们的肉身是有生灭的,但是自性法身却是无断灭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我们的自性本来就是具足圆满的,可是为什么我们是凡夫,而不是佛呢?因为我们的自性被妄心的浮尘所遮掩,迷失在贪利、贪名、好淫、好吃、好睡、好痴中,是非不分,真假不辨。因此,因果轮回,生生世世沉沦在烦恼和痛苦之中,无法自拔。
  
 佛陀以其智慧和慈悲,广为说法,就是想给众生指出一条脱离苦海的方便之门,让众生修行。
  
 修行就是在找清净的自我。
  
  
 佛要众生把外在的一切都粉碎、放下,要无住无念无相,甚至开悟后,连他讲的法也不能执著,也要放下。
  
 但是,不能说没有法门,不需要法门。因为佛说的法门,就像我们要煮饭的大米。我们要想煮出一锅香喷喷的白米饭,必须先找到米。同样,我们想要找到自性清净的心,必须要通过般若波罗蜜法,才能修回去。
  
 所以说于法不说断灭相。
  
 自性圆满后的那个无我,对一切有为和无为都不会去执著的。因为那个我是自在的,一切都随顺宇宙。
  
 只有随顺宇宙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3. 《金刚经》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须菩提,你假使有一个观念,认为不著相就可以见佛,就可以大彻大悟的话。须菩提,你千万不要这样想,不要认为没有功德成就也能够悟道成佛。
  
         须菩提,你如果以为人只要悟道以后,什么都好了,什么都空了,这个观念是很严重的错误。
  
         什么原因呢?一个真正学佛的人,想求得大彻大悟,首先要注意不能落入断灭相。断灭相落空,认为佛法的究竟是空,见到个空果就是断灭。“空”是个方便的说法,是个形容词,如果把空当作真空得一无所有,那不是空见,那就叫断灭见。
  
          万事万物都在变化当中,变化归变化,本体却不会变。因为本体无相,也无着。讲本体是空吗?也错了,讲它常住也错了,讲它断灭,也是错,这一些都不是。那么本体的法身功能在哪里见呢?在一切作用一切现象上见,一切的现象都是它的现象,一切的作用就是它的作用。所以,体在相,用中见,一般相用都不着,才能体会这个体。

《金刚经》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4. 《金刚经》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贪分

学习《金刚经》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贪分
                                          
  原文: 
  
 悟:
  
 在这一品当中,佛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得成于忍和不受福德。
  
 “忍”字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比如成语:忍辱负重、百忍成金、隐忍不发。再比如名言: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可是,忍字心头一把刀啊!对普通人来说,忍的过程是痛苦难熬的。忍受的程度更是极有限的。即使当时咬牙坚持下来,但是迟早会觉得忍无可忍,最终把内心的不满、怨恨、愤怒通通发泄出来。
  
 可是菩萨深知万法皆空,一切都是无常。所以在修行时,能忍受身心内外一切事物的诱惑,忍受习气、欲望的牵引。在菩萨清净的心里,已没有可忍的人、没有可忍的事、也没有自我。所以能把心安住在空性正见上,如如不动。
  
 佛说菩萨不受福德,并不是没有福德,而是有再多的福德也不贪著。行大乘菩萨道的人,所做的一切善事,都是理所当然应该做的,是分内之事。
  
 虽然有福德,自己并不贪著。有好处,自己并不领受,而回向给世界一切众生,愿这个世界一切众生领受这个好处。
  
 提得起,放得下,自利利他,自然就可以成佛。

5. 金刚经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

法 = 人世间, 生活上的各种事务, 日常行为, 法规, 礼节, 职业, 婚姻, 五蕴.......
说断灭相 = 戒除, 停止 ('说' 是 '声相'.)

于法不说断灭相 = 在大乘佛法的最高境界里, 对于生活上的各种行为事务之类, 不必戒除停止.

因为, 修行是修心, 是求悟 (明白佛理). 悟了以后, 行为自然合乎佛理. 所以不必故意去戒除停止.
就犹如学游泳或者学开车,学走路, 学成时, 就不必故意去戒除停止某些不良动作.
如果学成时, 仍然故意去戒除停止某些不良动作, 反而是分心的障碍.

"于法不说断灭相", 在不同的场合, 也可以有其他不同的解释.
以上, 只是其中之一的解释.

另一种解释: "法" 属于空, 本来无一物, 所以不必断灭, 也无从断灭.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金刚经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6. 《金刚经》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序文】
   此段再次以菩萨用满沙界的宝施为比喻较量无我福胜,显示证得无生法忍的菩萨,心中不著相布施,能通达无我之法。因此“得忍菩萨”的无漏功德,胜过“宝施菩萨”的有漏福德。发大心以充满恒河沙世界的七宝作布施,所得的功德必然是极大的;但如另有菩萨,能悟知一切法无我性,得无我忍,那所有功德即胜前菩萨的功德。忍即智慧的别名,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之功德所以殊胜,因他于所作布施不驰求、不贪著福德,能知道是无性的缘起,不执取福德为实的。不受福德并非说没有福德,而是说不执为实有,不执为己有,深知福德不应贪著的。知一切法无我,则破法执;知人无我,则破我执;二执既破,即证无生法忍,所得必是无漏功德。
  
 【原文】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注释】
   贪著:即贪爱执著。属于“六烦恼”(根本烦恼)之一,“三毒”、“五盖”、“十恶”之一。欲求五欲、名声、财物等而无厌足之精神作用,即染著五欲之境而不离。凡夫对于自己所好之物,生起染污之爱著心,逐而引生种种的苦恼。
  
 【译文】
   佛又说:“须菩提,如果菩萨用满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七种珍宝来布施,倘若又有人透彻一切法都是无自性的,便能证得无生法忍,那么这位菩萨所获得的福报功德胜过前面所说的那位菩萨。为什么呢?须菩提,这是因为所有的菩萨都不领受有为福报功德的。”
  
 须菩提向佛提问:“世尊,为什么说菩萨不领受有为福报功德?”
  
 佛回答说:“须菩提,菩萨对他所作的福报功德,不应贪求而生起贪著执取,所以才说菩萨不领受有为福报功德。”

7. 细读《金刚经》|第二十二品无法可得分

上一篇|《金刚经》第二十一品 
  
                                          
 
  
  
 原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意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实际上没有任何所得。佛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须菩提,关于我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甚至没有一点点法可得,只不过是名字叫做无上正等正觉罢了。
  
 感悟
  
 越是细致地阅读《金刚经》,越是能够体会到佛的伟大和平易近人之特性,他对待弟子们的态度给我的感觉是那样得慈祥,谈话又是那么得幽默和诙谐,有时候还带着一丝童趣和童真。
  
 本品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佛在两三千年前讲法,现在读起来却毫无违和感,可见真知灼见是不受任何时空限制的。当他对须菩提的回答很满意,口中连连说“如是如是”时,我仿佛看到了当时说法时的情景,他温和又调皮的样子,简直就像个老顽童。佛在本品中展现出的形象,真是生动、可爱至极,佛具有的这种人性化、朴实感,让人不再有敬畏得不敢靠近的感觉。也许,和蔼可亲才是佛真正的面目。
  
 佛在本品中的阐述仍然是沿用了以前惯用的论断,非常坚决地表明了自己虽然拥有了最高的智慧,但无法可得,相当于重申了法无定法的原理,这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有非常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生活中,太多的人不是考虑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而总是想寻找到一条捷径,寻找到一条可供自己学习、借鉴,甚至是可以复制的成功之路。但是,佛却在告诉我们,无法可得。这个观点,是非常符合辩证思维方式的。因为不同人的成长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拥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也不同,简单地去照搬、复制别人的经验并不一定会取得相同的效果。
  
 成功的道路千万条,成功的方法也自是各异,一曲成名者有之,一炒成名者有之,一睡成名者有之,一嫁(娶)成名者亦有之……但这些成功的案例都是有其特殊性的,并不是随便一个人唱一曲、炒作一下、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一觉、嫁(娶)一个人就一定能够成功的。
  
 佛“无法可得”的原理,让我们不要执着于表象,不要迷信任何“法”,因为根本“无法”。条条大路通罗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就已经走在了通向成功的路上。
  
 其实我个人认为,成功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做更好的自己。如此,足矣。
  
 于2020.11.1
  
 NO:2020-61
                                          
  上一篇|《金刚经》第二十一品

细读《金刚经》|第二十二品无法可得分

8. 《金刚经》讲义|第七品·无得无说分

本文是从杨宁老师开示的《金刚经》讲义视频里整理出。
                                          
 
  
                                          
 在这一品中,佛开始反问须菩提。佛这次说法源自于须菩提提出的问题,即众生要发心求取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应怎么样修,才能令心安住,没有烦恼障碍,迅速成就。
  
  
    佛讲了几点,如:要不着相行愿,要不住相布施,舍离,要不着身相见性,而且一切无定相,佛法也无定法,不要执着佛相和佛说的法。
  
    弟子们听到这儿,应该在头脑中有一条获取佛果的正确途径了。但也许又增加了“有果位可得,有法可得”之心,还未马上放下一切,立刻顿悟性空之理。故现在佛突然反问须菩提,当然也是在问在场的众弟子:“你们心中要成就佛果,但你们认为如来真有佛果可得吗?我刚才或平时真有定法可说吗?”
  
    须菩提在大弟子中号称解空第一,他当然明白佛这样问的用意,马上说:“从我对佛所说一切的理解,并无一个东西叫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也并无一种定法叫佛法是如来每次要讲的。”
  
    如来所说的一切道理,法门,都是对应大家的执着而做的方便开示。如医生因不同的病开不同的药,故佛法并无定法,众生也不应该执取哪一种法是佛法。最高真理本不可言说,众生不再着相,放下一切执着回归本源就是。
  
    如来所有言说只是指引众生回归的航标,众生不应以为“有法可得”。也不应否定佛法,认为“没有正知见的指导,不需要修证就能回归”。
  
    佛在此反问须菩提和众弟子的问题,也是在反问我们现在正在听经的同学,「在你的心中,现在是否想着我再修几年就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佛果可得到?」现在正在获取佛法,就像你通过学习会获取一个博士文凭?或可以学习后掌握一门叫无上正等正觉的理论,道理?
  
    不是这样的,为什么无佛果可得,如来无定法可说呢?因为众生本来都是佛。众生,在所有的执着轮回、求道之路都是做梦。
  
    比如一个人躺在床上做梦。梦中,他变成了猫狗,或行了万里路,看了许多风景等。当他醒来时,他仍然是原来的他,他并未变成另一个人或什么东西。 
  
    众生成佛也是这样的。众生放下执着后,心不再取相,马上从梦中醒来,自然回归到本有的佛性。并不是从众生变成了一位佛,或者从凡夫修出了一个佛果,因此成了佛。
  
    所以说,如来最后无所得。也并无一个辉煌的,至高无上的佛果等着众生摘取,如来也无所说,众生不要执着佛法。
  
    如来是真空,真空没有文字、语言、眼耳鼻舌身意,所以如来无所说。
  
    而每一位众生放下分别、执着,回到真空境界后,就能明白,曾经所有的执着、分别,甚至行菩萨道,布施、发愿等,都只是众生执着时的错误认知。
  
    比如,一个人眼睛病了,在空中看到一朵花,他不断地问佛,这朵花怎么生出来的,开花需多久啊,为什么是红色的,为什么与别的花不同,什么时候会凋谢。
  
    佛像医生,如果他与你谈论花的问题,只是为了你能信任他,安住在他身边,治疗你的眼睛。等你病好了,花即不见了。你也不再较真说花是真的假的;别人说假的时,你据理力争,或者脑中反复思量,到底是实,是虚,是真,是假。你曾经与医生,其他人探讨的所有关于那朵花的问题,大家也可以心照不宣,一笑置之了。
  
    众生也本性是如来,本性是真空,之所以认为自己是众生,与佛不同,也如病眼看花,未见到真相。等众生放下执着,不着相时,病就好了。众生相与佛相,都如那朵花,不见了。
  
    你与佛本来没有什么不同,你本来就是。那时,所有要成佛,要行菩萨道的这些概念、行为,都像医生与病人谈关于花的问题--目的只有一个--你安住在佛的见地中,从所有执著、取舍,堆积成的众生梦中醒来。
  
    所以如来并无所说。如众生执着佛的语言、文字是无法回归真空之境的。
  
    在这一品中,当佛反问须菩提问题时,如果众生心性清净,可以看到佛一直安住在真空、无为的境界中开示,希望众生从迷梦中醒来。众生迷时,佛与佛法也是他梦境的一部分。所以,佛最后肯定了须菩提的回答,并说:“这世界所有的圣贤其实都一样,他们在这个世界对众生说种种不同的法,显种种不同的相,其实在本质上它们都是一样的,都是立足在真空的境界中示现出种种差别。”
  
    原话是:【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在此处,「无为法」并非是指相对「有为法」而建立的概念,指的是如来的「万法本来不生不灭,清静无为的真空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