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一:社会心理学导论

2024-05-09

1. 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一: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和重要观点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 看待他人 ,如何 相互影响 ,以及 如何与他人互相关联 的科学。
  
  研究对象  项目  重要观点 
  
  社会思维 我们如何知觉自我和他人;我们相信什么;我们所做的判断;我们的态度我们构建了我们的社会现实;
  
 我们的社会直觉通常是强有力的,但有些时候则是危险的;
  
 态度塑造行为,同时也被行为塑造。
  
  社会影响 文化;从众的压力;说服;群体社会影响塑造行为;性格倾向塑造行为。
  
  社会关系 偏见;攻击;吸引力和亲密关系;帮助社会行为同样也是生物性行为;
  
 对于他人的感受和行动,有时候是积极的,有时候则是消极的。
  
 (二)人类的价值观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1.社会心理学家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其工作,如他们对研究课题的选择,以及它吸引的对各种研究领域感兴趣的人的类型。
  
 2.价值观同时也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工作,如当他们构建概念,选择描述标签,以及提供建议是隐藏的假设。
  
 3.意识到价值观对科学的渗透并不是我们责难社会心理学及其他任何科学的理由。正是因为人类思维鲜有不偏不倚,所以如果我们想将自己所珍视的思想结晶与真实的社会现实互相验证的话,就需要系统的观察与实验研究。
  
 (三)我早就知道了:社会心理学只是常识吗?
  
 实验研究表明,只有在事实揭晓之后结果才显得“显而易见”。
  
 (四)研究方法: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都是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研究方法  优势  劣势 
  
  相关 通常使用真实情境因果关系是模糊的
  
  实验 可以通过控制变量和随机分配来探寻因果关系有些重要的变量无法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
  
 后记: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传播社会心理学;帮助人们用批判性思维约束直觉,用同情改善批评主义,用理解替代错觉;帮助学生更睿智,更有价值,更激情洋溢地生活。

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一:社会心理学导论

2. 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二:社会中的自我

(一)焦点和错觉:对了解我们自己的启示
  
 1. 焦点效应: 我们很在意自己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我们倾向于认为别人给予我们的关注比实际要多。
  
 2. 透明度错觉 :我们也倾向于认为我们的情绪总是表现得比实际情况更明显。
  
 (二)自我概念:我是谁
  
 1.社会自我
  
 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组织思维和行动。当我们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时,我们可以很好地回忆它(自我参照效应)。自我概念包括两个元素:指导我们对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进行特殊加工的自我图式;我们梦想或害怕成为的可能自我。
  
 图式:我们组织自己所处世界的心理模版。
  
 自我图式就是对自己的认识。乔治·米德指出,自我并不是别人实际上如何评价我们,而是我们觉得别人会如何评价我们。
  
 2.文化也会塑造自我。某些人,特别是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中,假定存在一个独立的自我。还有一些人,主要存在于亚洲和第三世界文化中,假定存在一个相互依赖的自我。这些不同的观念有助于解释社会行为的文化差异。
  
 3.我们的自我认识存在有趣的缺陷。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以这种方式行动。控制我们行为的内部的微妙过程可能与我们对它有意识的、清楚的解释不同。我们也往往会错误地预测自己的情绪。我们会低估心理免疫系统的力量,并因此倾向于高估我们对重大事件的情绪反应的持久性。
  
 (三)自尊的实质及其动机力量
  
 1.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整体认识,影响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特点和能力。我们的自我概念由很多因素所决定,包括我们扮演的角色,我们所作的比较,我们的社会同一性,我们如何知觉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以及成功和失败的经历。
  
 2.自尊动机影响我们的认知过程:面对失败,高自尊的人会认为他人也和自己一样失败,并夸大自己相对于他人的优越性,以维持自己的自我价值。
  
 3.尽管一般来讲高自尊优于低自尊,但是研究者发现,很多社会破坏者的自尊都高于平均水平。一个高自尊的人如果遭到社会的排斥而感到威胁或沮丧时,他就具有潜在的攻击性。
  
     4.与自尊建立在内部因素上的人相比,自尊主要依赖于外部因素(外貌、别人的称赞等)的人自我价值感更脆弱,会更多面临压力、愤怒、人际关系等问题。因此,对自我形象少关注一些,多开发自己的才能和发展人际关系,会最终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四)“知觉到的自我控制”的意义
  
 1.很多研究表明了自我效能感和控制感的好处
  
     自我效能:我们感到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自我效能感越高,则可能会更健康和有成就。自我效能主要来源于对成功的体验。
  
 控制点:命运是由自己控制的,还是取决于机会和外部力量。越倾向于内控,则可能更优秀,并延长满足感。成功者更可能把挫折看成意外。
  
 2.当人们尝试去改变一种状态但毫无所获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习得性无助。促进个人在事情中的控制度,可以增强个人的健康、幸福。当你学会在某一生活领域如何发挥意志力时,也就更容易抵制其他领域的诱惑力。
  
 3.为人们提供较小的选择范围可能比为他们提供较大的选择范围更能给他们带来满足感。
  
 (五)自我服务偏差
  
 1.多数人都表现出自我服务偏差。
  
 人们倾向于将成功归于自己,失败时怨天尤人。多数人认为自己比别人承担了更多的责任。
  
 过分相信自己,对未来盲目乐观。盲目乐观上,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更不容易遭受灾难、更容易幸免于难,于是常常不系安全带、闯红灯等等。
  
 虚假普遍性:我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观点和弱点,并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弱点具有普遍性。
  
 虚假独特性:在获得成功时,我们常常认为自己能力或品德超乎寻常。
  
 2.自我服务偏差在一定程度上来自我们“维持和增强自尊”的动机,这一动机有利于我们抵制抑郁,但却会引起错误评价和群体冲突。
  
 自我服务偏差可以让我们尽情享受生活中发生的美好事情;但是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自我服务偏差会产生适应不良的影响,导致我们责备他人,或者因应得的东西没有得到而有受骗的感觉。
  
 (六)自我表露的管理
  
 1.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调整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以适应我们的观众。如,虚假的谦逊。
  
 2.有时人们甚至会以自我挫败行为来实现自我妨碍,用以为失败提供借口,从而保护自尊。
  
 后记:傲慢的危险与积极思维的力量——一对相反的事实
  
     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服务偏差。

3. 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四:态度和行为

(一)态度对行为的预测
  
 1.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态度和行为互相支持。
  
 2.态度,通常被认为是对一些事物或人的情感,经常不能很好地预测行为。并且,改变人们的态度很显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行为。
  
 3. 态度和行为各自受许多因素影响。以下几种情况,我们的态度能够预测我们的行为:如果把其它因素的影响最小化;如果态度与预测的行为(比如投票)紧密相关;如果态度是强有力的(以某一些事提醒我们牢记这点,或通过直接的经验意识到这点)。
  
 (二)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1.行为常会影响态度。
  
 2.当我们做事时,我们往往会夸大事情的重要性,特别是当我们为该事负责时。
  
 3. 角色扮演:当扮演一个角色时,我们会很快适应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因此一个狱卒通常是残忍的。 
  
      4.  语言:人们说出违心的话后,自己也会慢慢相信这些歪曲的信息。重复越多会越相信。 
  
 5.登门槛现象:对一个小行为的承诺可以让人们更愿意做一件更大的事。如果想要被人帮你一个大忙,那么就先让他帮一个小忙。如果邀请人们早上7点过来,那么可能只有一部分人守约;如果先让他们答应参加,再让他们早上7点过来,那么大部分人会守约。
  
 6.行为也影响我们的道德态度:我们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解释为正确的。
  
 邪恶的行为和态度:攻击者会贬损受害者,以此为其行为进行正当的辩护。比如奴役别人的人,会说被奴役者天生就该被压迫。
  
 7.积极行为:对A的积极行为会增强A对他人的好感。例如一个人对你印象恶劣,那么你先恳求他借给你一本书,之后你极力表示感谢并说对方帮你了一个大忙,那么他对你的看法会大大改观。
  
 8.政治行为也可以塑造社会意识
  
 政治和社会运动可能会导致旨在大规模态度改变的立法行为。在美国最高法院1954年废除种族隔离制学校事件中,如果我们将道德行为立法,那么我们就能在目前的情况下间接地影响人们的态度。
  
 “嗨!希特勒”使集会的公众的行为和信念之间产生了深刻的矛盾,矛盾让人深感不适。由于禁止发表自己的言论,所以他们试图有意识地强迫自己相信自己所说的话,以此来平衡心态。
  
 升旗仪式就是用公众的一致来建立个人的爱国信念。
  
 (三)行为影响态度的原因
  
 1.自我表露理论:形象管理
  
 人们适当的调整自己的态度以使其看起来行为一致,尤其是那些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控制自己的行为的人。
  
 我们可以证实人们确实会因他人的想法而调整自己的态度,但与此同时也发现有时真的会引发真实态度的改变。
  
     2.认知失调理论:自我说服
  
 当我们的行为与态度相反或者很难做决定时,我们会感到紧张。为了降低这种情绪的激活,我们会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将自己行为合理化。失调理论进一步认为,我们不当行为的外在理由(外部报酬或强迫性因素)越少,我们越觉得自己对其负有责任,从而会产生越多的失调,态度也改变得越多。
  
 例如强迫某人学习,那么某人可能随时找机会玩,因为受到父母强迫已经是一个充足的理由。如果学生自己去学习,那么就会内化为自己真的喜欢学习。
  
 决策后的不协调:在相似事物间作抉择后,会痛苦地感到不协调,会更多看到放弃的事物好的方面和选择事物坏的方面。此时,我们会夸大评价自己的选择而贬低放弃的选择以减少不协调。例如刚买了某股票的人对该股票的乐观程度要大于打算购买的人。
  
 3.自我知觉理论:推断自我
  
  当我们态度不很坚定时,我们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及其环境来推断我们的态度。 如果你帮助了他人,那么你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热心的人,从而帮助更多的人。
  
  表情和态度:行为能触发情绪。当你强迫地做出一个微笑的表情时,那么你真的会感到快乐。当模仿他人的表情时,也有助于理解他人的感受。 情绪具有传染性,我们会无意识地模仿他人的面孔、姿势和声音。因此呆在快乐的人群中会让你感到快乐。多听声音浑厚的人的声音,会让你的声音浑厚。
  
      过度合理化效应和内在动机:给人们报酬会让人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为报酬,从而削弱自我知觉,不认为自己是因为兴趣而作。 因此将兴趣变为工作,则会失去这份兴趣。注意报酬如果是为了赞赏,那么会增加个人内部动机,如果是为了控制,则会降低内在动机。 
  
 后记:通过行为改变我们自己
  
  行为与态度:如果想在某个方面做出一定的改变或者成就,那么不应该只是冥思苦想、等待灵感或者顿悟,而是去行动(知行合一)。 因此只有自己把题做一遍,才会真正掌握;主动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时会记得更牢。
  
 直到我试着讲出自己的见解,我才真正理解它们。

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四:态度和行为

4.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解读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解读
                      《社会心理学》被美国700多所大学/学院心理系所采用,是这一领域的主导教材,已经成为评价其他教材的标准。本书将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富有逻 辑性的组织结构引领学生了解人们是如何思索、影响他人并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是人们了解自身、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佳的指导性书籍。下面是我整理的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解读。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解读 篇1    自从获得爱荷华大学的博士学位之后,戴维`迈尔斯就在密歇根的霍普学院工作,成为那里的John Dirk Werkman心理学教授,并且开设了多门社会心理学的课程。霍普学院的学生邀请他在毕业典礼上发言并评选他为“最杰出的教授”。
    迈尔斯曾在30多种科学书籍和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包括 《科学》、《美国科学家》、《心理科学》和《美国心理学家》等。除了学术著作和教科书,同时他还致力于把心理科学介绍给广大民众。他在许多杂志上发表过科普类文章,如《今日教育》和《科学美国人》。
    他撰写的《心理学》(本书由著名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组织翻译并审校,将于2006年出版,敬请期待)是当今最畅销的心理学导论性教材,600多万学生 在用它来学习心理学。同样,这本《社会心理学》在过去的10年中占了将近30%的市场份额(社会心理学类书籍)。正如他在《心理学》第7版前言中所写 的,“我希望以一种充满热情的、富有个性的方式来讲述心理学,而不仅仅用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社会心理学》书评 
    我从1994年开始相继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和加州大学教授社会心理学,使用的一直就是戴维·迈尔斯的这本教材。在美国,如果一本心理学教科书能够再版3 次以上的话,这本书就堪称经典教材了,而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在过去的20年中连续再版了8次。随着版本的更新,我能不能领略作者修改增订的精妙 所在,并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该书将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完美结合的风格。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已经成为该领域的一个典范,是美国心理学教科书市场上 评价同类教材的一个标尺,因此我很高兴向国内的同行推荐这本书。我相信我们的读者拿到这本书后,也会和我一样捧读再三,不忍释卷。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学科,它的学科生命力寓于全社会不同个人和由这些个人所组成的不同群体的需要和应用之中。社会心理学是指社会因素引起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通过读这本书可以让我明白社会心理学伴随社会发展,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寓益突破历史上形成的“心理—社会或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学框架,用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去研究社会心理状态、过程和社会对社会行为的内在规定性,将会推动社会心理的进一步发展。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因此,人际关系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中要内容之一。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的实际是人与人的利害关系。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你满足了别人的需求,别人便同样会满足你的需求。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的人,是迷失于方向的人,只会把你原来的想法颠倒过来,只有给予、给予、再给予,那么你就会赢得别人的喜欢。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的维度是:感情上的"亲疏"和地位上的"尊卑"。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经济交易,人们试图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并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从而确保交换结果是一个正的净收益。交换的东西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是"社会"性的,包括信息、地位、情感、服务和物品等。不过当人们建立关系后,分歧就难免,冲突也就可能出现。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它是关于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整体性的知觉,人们也由此形成社会判断,并进一步对他人作出有根据的归因。它主要包括对他人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对群体的认识,对社会因果关系的认识。自我知觉的内容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与自尊。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象镜子那样是从别人那里发现自己的"。人们对自己首先要有自信,坚强的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其实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能力低下而是信心不足,还没有上场,精神首先败阵。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的自暴自弃。所以我们要有自信。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或看法。对他人的知觉中的社会心理活动规律在实践生活中的运用,而我们也应该在"皮格马利翁效应"中得到启示,对他人要有医生的心肠,但不能有医生的眼光。我们需要被别人信任,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积极的肯定与评价的一种精神需要。有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人由于受到信任和期望的激励而迈上了成功之路,也有许多一时的误入歧途的人因受到信任和期待的激励而重返正道。因此,我们要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从客观上去看待别人。
    通过看这本书,虽然没有完全读懂,但是可以学到和我们的交际心理学一脉相承的知识内容,让我们更好地学习专业的知识,让我获益良多。最后希望学好心理学,我想以后应该很有用的,至少可以提高我们的修养。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解读 篇2     婆媳双方常常一方强调真有之情,另一方强调应有之情,结果两方都不满意。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中国人在对各种人际关系分类时,会采用一个双维度的标准。一个维度是关系中两个人身份角色的距离,一个维度是关系中两个人的真情交换和义务履行的均衡。
    在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父母儿女以血脉相连,在以父子轴为核心的中国文化里,亲子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而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相形之下其重要程度都会弱一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些关系是与生俱来的,或者是由角色身份固定下来的。因此,我们对这些关系在情感表达上就形成了各自的区别。
    此外,抛开身份角色来说,当两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交往,就会形成恩恩怨怨,以及对于一个人的爱憎好恶。比如说,当我们非常崇敬自己的父亲时,除了有一种儿女对父亲的敬重之外,还会因为他的个人品德而佩服他,有一种超越亲缘身份的评价。这就是“真有之情”。一般来说,在家庭生活中,由于家庭成员不仅有很近的血缘关系,而且还耳鬓厮磨,朝夕相处,同时具有最切近的应有之情和最淳厚的真有之情。
    当原本没有亲缘关系,“本不是一家人”的男女,由于相爱“走进一家门”的时候,主要是被“真有之情”推动的。婚姻不仅带来了夫妻关系,而且也带来了一大串家庭关系身份,新娘子一下掉进了一张关系网当中,需要四面应付。婆媳关系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关系。而对于媳妇来说,婚前与夫家的人一般交往比较少,所以,对丈夫是真有之情,而对公婆和夫家其他成员就只有应有之情。
    应有之情只是一种根据角色规定的情感,例如传统伦理中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这种义务之情由于仅仅是义务,很容易让人言不由衷或敷衍了事。媳妇心里会想,我们之间没有交情,我不是你从小带大的,因为结婚,我就要对你百般照顾,我自己的父母我还没来得及孝敬呢,能做到现在这样我就很不错了。婆婆心里会想,你在我家里出出进进,就是一家人了,你应该像个儿媳妇的样子啊!一方强调真有之情,另一方强调应有之情,两方都不满意。
     当婆媳双方混淆了婆媳关系与母女关系,会因为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的预期而渐生不满。 
    然而,抱怨婆婆的媳妇或抱怨媳妇的'婆婆常常忽视一个现象,那就是无论婆婆还是媳妇,她们的母女关系一定比婆媳关系要好。被儿媳妇看作是“恶婆婆”的人,却对她们自己的女儿疼爱有加,在她们的女儿眼里,“母亲”、“娘家”都是无法替代的情感港湾。反过来,被婆婆认为不懂孝顺的媳妇,却总是对她们自己的母亲时常惦念,关怀备至。
    婆婆看到媳妇与自己的儿子结婚,走进自己的家,就会本能地形成一种预期,那就是儿媳妇应该像女儿、儿子那样对待自己。可是往往儿媳妇因为缺乏“真有之情”恰恰无法做到这一点。儿媳婚后改口称婆婆为“妈妈”,也会本能地将婆婆的行为与自己的母亲相比,形成婆婆应该像母亲这种预期。当双方混淆了婆媳关系与母女关系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的预期而渐生不满。
    不满的情绪出现后,婆婆和媳妇又都会出现一种归因偏误,那就是认为婆媳关系就是婆媳关系,永远不会变成母女关系。有的婆婆说:“无论你怎么对她好,她也不会变成你的女儿的。”媳妇就更容易说:“哪个儿媳妇是婆婆养大的?她怎么会对我像对她女儿那么好呢!”她们都不懂得通过对方的母女关系来看对方的情感和人品,来体会对方的真情。如果用真情来换取真情,婆媳关系就一定会与母女关系一样,成为家庭关系的新的情感支柱。
     “分家单过”日渐普遍,社会结构中夫妻轴的地位正在上升,但父子轴依然有重要地位。 
    在传统社会里,女性嫁到夫家后,对于娘家来说,已经是一盆泼出去的水。姓名被改变,或是只保留娘家的姓氏,变成“王李氏”、“张刘氏”,或是本名前冠以夫姓,成为夫家父子轴上的一个配角。娘家已经不再是自己的家,为父母养老送终的真情表达受到了限制,而夫家也还不是自己的家,要对陌生人生出真有之情并非易事。因此,媳妇处在卑微的地位上,一熬就要几十年,直到成了婆婆,夫家才终于变成了自己家。
    现代都市青年婚后一般不与父母同住,农村青年婚后“分家单过”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于是,婚后的媳妇就有了三个意味不同的家——娘家、夫家与自己家。自己家是一种以夫妻为主轴的家庭,维系夫妻感情的主要是真有之情,而不是血亲关系。而夫家是丈夫的娘家,娘家是自己的娘家。一些已婚女性总是把自己家排在第一位,把娘家排在第二位,把夫家排在第三位。一些已婚男性则把自己家排在第一位,把娘家排在第二位,把妻子的娘家排在第三位。这就是一些夫妻冲突的来源。很多夫妻争吵的理由往往是“你妈是妈,我妈就不是妈吗?”要求对方把顺序排列与自己相同。这就反映出在社会发生变迁的今天,尽管在家庭中夫妻轴的地位上升了,但是在我们身上,父子轴仍然有着相当重要的价值地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两种协调婆媳关系的思路。一种是,如果夫妻感情深厚,妻子会把丈夫的娘家也当成自己的娘家,把丈夫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丈夫也是一样,把岳父岳母当成自己的父母,把妻子的娘家当成自己的娘家。另一种是,如果夫妻感情深厚,相互尊重对方对娘家的价值认定,体验对方的父子情深或母子情深,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这两种思路尽管有些不同,却都可以较好地协调因婆媳关系引起的夫妻冲突。
  ;

5.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一)

Page1 用灰姑娘的故事引导出:我们人类“首先存在于环境之中,我们不能脱离环境,环境塑造了我们,决定了我们的可能性。”
  
 page4:我们的社会行为不仅取决于客观情景,还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其进行解释,社会信念可以自我实现。
  
 page7:我们有两种思维水平:“直接”和“深思熟虑”。直觉的力量很强大,但直觉也很危险。
  
 page11: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是否会吸引那些相对来说更愿意挑战传统,创造未来而非迷恋过去的人呢?(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
  
 page14:生活是正着来活,却是倒着去理解。
  
 page16:做个事后诸葛总是容易—《托尔大桥疑案》       “我早就知道是这样……”——后见之明偏差
  
 page21:更大的压力、更低的自我控制感可能也会影响贫困阶层人们的提早死亡。
  
 page24:措辞差之毫厘,实去之千里也。重要的不仅仅在于你说了什么,还在于你是怎么说的。
  
 page25:偏见与歧视——灰姑娘效应
  
 page29:我们的行为可能千差万别,但却受同样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在千差万别的表象之下,我们之间有更多的相似而非不同。
  
 page1-30总结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一)

6. 《社会心理学:社会思维》:社会信念和判断

社会知觉和信念的构建程度是通过如下要素进行的:
  1、通过我们的假设过滤后,对事件进行感知和回忆;
  2、依靠我们的直觉、内隐规则以及心情对事件进行判断,其中内隐规则引导我们进行快速的判断;
  3、解释事件时有时归因于环境,有时归因于个人;
  4、期望某些事件的发生,有时会使这些事件更有可能发生。
  
 一:社会世界的感知
   我们的感知,解释和回忆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假设和预先判断的影响。 
   启动效应: 我们的记忆系统是一相互联结的网络,启动就是唤醒或者激活其中的某些特定联结。启动一个念头会影响个体的另一个念头,甚至行为,哪怕是无意识的。即使刺激信息是阈下呈现的,刺激呈现时间极短使得意识无法捕捉也会诱发启动效应。
   具身认知: 指的是身体的感觉都会启动我们的社会判断,反之亦然。比如拿着温暖的水会更热情。
  我们通过自己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来看待我们的世界。事前判断会扭曲我们的知觉和解释,事后判断也会扭曲我们的记忆。
   信念固着: 一旦人们为错误的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再让他们否定这条错误的信息。信念固着可以独立存在,并且当支持它的证据被否定时仍然会存活下来。我们的信念和期待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对事件的建构。 误导信息效应: 重构我们过去的态度,重构我们过去的行为,我们的记忆系统并不是一个可以储藏过去的事实的地方。我们的记忆,事实上是在我们进行回忆时重构的,它受到所持态度的严重影响,并通过当前情感进行检索。
  
 二:社会世界的判断
  直觉判断:直觉判断指的是绝大部分人其日常生活并不取决于清醒的意图和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而是受内部心理过程的控制,它通过加工环境特征而起作用,并且不受意识和指导的控制。我们的思维只有一部分是 受控制加工化加工 的(反应性、深思熟虑和有意识)还有一部分是 自动化加工 (冲动的、无需努力的无意识的)。
  比如:图式、即刻的情绪反应、积累足够多的专业知识后凭直觉解答问题等。 我们对一些事物事实名字和过去经验的记忆是外显的,而对其他一些事物(技能和条件特征)的记忆是内隐的。 
   过度自信现象: 能力不足的人更容易过度自信。比如 规划谬误 , 验证性偏差 (当我们形成错误信念后,我们不是去寻找证据证伪自己的直觉不成立,而是试图寻找支持性的例证。也就是我们与寻找证据证伪自己的信念,我们更愿意证实它)
  启发式判断:这是一种心理捷径,分为代表性启发式判断和易得性启发式判断两种。 代表性启发式判断指的是对某个事物进行评价时,在直接的引导下,将其与某一类别的心理表征进行比较 。 易得性启发式判断 指的是我们运用常见的认知规则进行判断,即能经常回忆起的,我们就认为他是真的。 因为人们从一般公理演绎出一个具体例证的过程是缓慢的,但是从某一个鲜明的例证归纳出一般公理的过程是非常迅速的。 
   反事实思维: 指的是易于想象的事件会影响我们对负罪、遗憾、挫败和宽慰的体验,其是构成我们幸运感的基础,但是事件本身越重要,反事实思维的强度就越大。比如铜牌得主比银牌得主更幸福。
   错觉思维: 指的是在没有相关的地方看到相关很容易,当我们期待发现某种重要的联系时我们很容易将各种随机事件联系起来,从而知觉到一种错觉相关。这种称之为 控制错觉 。还有 趋均数回归 ,指的是当事情处于最低谷时,我们尝试任何行为,而无论我们尝试什么都会改善而非更一步恶化,也就是事情不会持续停留在某一个极好或极坏的点上。
   情绪影响判断。 通过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情绪还会影响我们判断时思考的深度和效率。
  
 三:社会世界的解释
  我们对他人的评判取决于我们如何解释他人的行为。
  归因因果指的是我们归因于个人还是情境。错误归因指的是将某一行为的发生归结于错误的方面。尤其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更多的归结于内在的特质和态度,而很少考虑环境的影响限制,即使他们很明显。所以要在具体情境下具体分析具体解释。
  归因理论描述了我们怎样来解释人们的行为。主要分为性格归因和情境性归因。我们在解释行为时,会利用一致性、区别性和共同反应。
  我们为什么会犯基本归因错误呢?因为我们通常忽略情境所起的作用。一个是 视角和情境意识:当我们作为行动者时,环境会支配我们的注意,而当我们观察别人的行为时,作为行为载体的人则会成为我们注意的中心,而环境变得相对模糊。 我们从自己关注的对方寻找原因。
   另一个是文化差异 。比如西方更关注个人本身而非环境,集体主义文化下人们更少从个人的人格倾向来归因。
  研究归因错误的必要在于我们的思维模式具有一定的适应性,错觉通常是我们将复杂信息简化策略后的副作用。其次在于出于人道主义我们不应该总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被责备;最后我们通常意识不到这种思维偏见,也意识不到了解这种偏见后对自己的好处。比如认识到自我服务偏差。
                                          
 四:社会期望的影响
   自我实现预言:当观念引导我以证实自己的方式行动,即信念能够导向自我实现。 
  通常我们对别人的信念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但是对研究者偏见和教师期望的研究显示,认为某些人的能力超常(或能力不足)的错误信念会引导研究者和老师给予特别的关注,而这看起来似乎会确证一个实际上错误的假定。
  与此类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获得对自己期望的确证。比如我们认为自己是优秀的,我们就在优秀的路上前行。
  
 五:社会信念和判断的结论
  1、我们的信息加工能力的确有很高的适应性和效率,但是却难以避免可预测性的错误和误判。
  2、人的感性和理性都各有优缺点,理性也是有限理性。
  3、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批判而不愤世嫉俗,好奇而不受蒙蔽,开放而不被操纵。

7. 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七:说服

七、说服
  
 (一)说服的路径
  
 1.中心途径:关注论据,进行思考。更容易产生态度的持久改变,更容易影响行为;
  
 2.外周途径:关注那些令人不假思索就接受的外部线索,不必考虑论据是否有说服力。比如熟悉易懂的表达更有说服力;品牌商常将自己与某一种形象联系起来。
  
 (二)说服的四要素
  
     1.传达者
  
 可信的说服者给人的感觉就是值得信赖的专家。 讲话语气果断,语速较快并直视说服对象的眼睛,这样的说服者通常较为可信 。说服者的观点如果与自身利益相悖则更为可信。魅力十足的说服者在品位和个人价值观等问题上也非常有说服力。
  
     吸引力和偏好:购买自己喜欢的明星代言的产品;漂亮的人的观点更容易让人信服;对于主观偏好,如涉及到自身品味、价值等,与自己相似的人的观点更易让人信服,而对于客观现实,比如美国的国土面积,会更容易相信陌生人。
  
     2.信息内容
  
     说服信息能使人心情愉快就更有说服力。心情好的人做判断时更为爽快、不假思索。 而能唤起恐惧心理反应的说服信息也同样有效,如果说服对象感觉脆弱,能采取预防行为,尤其如此。 
  
 说服信息与说服对象已有观念的差异对说服效果的影响,取决于说服者的可信度。 如果说服对象已经赞成该信息,而且过后不大可能会考虑相反的意见,那么单方的正面观点可能更有效 ;而当说服对象心思较为缜密或者并不赞同该信息时,那么包含正反两方面的信息则更为有效。
  
 如果说服涉及双方论战,首因效应通常使得最先呈现的信息更有说服力。而如果双方观点的呈现存在时间间隔,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近因效应,即后面呈现的信息胜出。
  
 能增强流利程度的因素,比如顺口溜,押韵等,更有说服力。
  
     3.沟通渠道
  
      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相比于影响、文字、演讲,更有说服力; 
  
      复杂难懂的信息以文字呈现时,更有说服力;而如果问题无关紧要或比较陌生,大众媒体更有说服力 。
  
     4.听众
  
     大多数证据证明, 人们的态度(比如是否保守等)并没有随着年龄增加而变化 ,只是和当今的年轻人不同而已。 但是相比于老人,年轻人态度更容易改变。 
  
 预先警示听众会有人去说服他,则听众态度会更坚定;
  
 激励听众思考,促使其沿中心途径,则会使信息更有说服力(比如利用反问,举出吸引人的例子)。
  
 (三)极端说服:邪教的洗脑方法
  
 洗脑成功来源于以下3种方法:
  
 1.引发行为上的承诺:顺从导致接纳(如参加典礼仪式、公开的游说以及筹款,会增强身份认同感);登门槛(一开始只是帮一个小忙,然后让你帮大忙)。
  
 2.运用有效的说服原则。
  
 3.团体效应:教众被割断与外界的联系,只与组织内成员发生联系,从而压力会导致更易接受观点。
  
 (四)抵制邪教说服的方法
  
  预先公布自己的立场(这可能是受到别人对自己立场轻微的攻击而引发出来的),会导致个体抵制随后的劝说。 
  
  温和的攻击还可以起到免疫的作用,使个体对可能到来的更强烈的攻击做好反驳的准备。 
  
  加强现有态度的方法之一竟然是对其发出挑战; 当然,这种挑战的强度必须适中,不至于颠覆其已有的观点。
  
 因此,一味反驳B观点,可能反而引起人们对A观点的反驳,而坚定其对B观点的坚持,此时应该讲解B观点(如邪教,抽烟等),让人们了解它。同样,效果不佳的说服可能会起反作用,还不如没有。
  
 后记:开明但不幼稚
  
     做一个积极的倾听者和批判性的思考者。

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七:说服

8.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社会信念与判断

  归因理论 :我们试图将某个人的行为或者某个结果归结于内因(性格)或者外因(情境)。
   我们长可以通过别人的行为来判断他们的目的和意图
   凯丽的归因理论:我们利用“共同反应”,“区别性”,“一致性”三种信息进行归因
   人们在归因时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的特质和态度所造成的影响。    基本归因错误 :个人在归因时低估情境因素作用的倾向。   当归因涉及到我们自己的个人利益时,基本归因错误表现的更为明显。   我们通常认为他人的行为就是其内在的性格意图等内部特点的直接反映。    聪明的人和有社会地位的人 更容易犯归因错误
   当我们解释他人行为的时候,我们会犯基本归因错误。而对于我们自己的行为,我们却通常用情境因素来解释。
   所有被研究过的文化中都存在基本归因错误,但是东亚文化下的人们通常对环境的作用格外敏感。
   行为是内在倾向的相应反映——对应偏见。   将行为归因于个体的内在特性而非环境是一种有效率的行为。   归因错误的根本性在于它在本质上影响我们的解释。
   我们并不是如实地对显示进行反应,而是根据我们对现实的解释做出反应。
   可以利用人们对偏见的知觉来评价他们的态度   先入为主在影响人们解释和回忆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时会产生惊奇的效应。    库勒乔夫效应 意义在于,尽管事实摆在那儿,但我们的思维却积极地去解释它。人们会对这一事实做出不同的解释后据此做出不同的行为。   解释的过程也会左右他人对我们的知觉。   我们的信息之所以那么重要是因为:它们形成了我们对各种事件的解释。
   一旦人们为错误的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再让他们否定这条错误的信息。    信念固着 证明了信念可以独立存在,并且当支持其的证据被否定时仍会存在下来。   我们越是极力想证明我们的理论和解释是正确的,我们就对挑战自己信念的信息越封闭。   我们的信念和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对事件的心理构造。    纠正信念固着的方法:解释相反的观点    事实上,对各种可能结果的解释,并不一定就是相反的观点,会促使人们仔细考虑各种不同的可能性。
   我们用现在的感觉和解释将许多不连贯的信息整合起来重构我们的过去,因此我们可以很轻易地(无意识)修正自己的记忆使其更符合我们现在的知识水平。因此,我们的心灵有时候会虚构记忆。
   积极的记忆构建可以美化我们的记忆。   我们对过去的感觉是有意识,但是当记忆模糊的时候,现在的感觉主导了我们的回忆。
    启动 :将记忆想象为存储在一个相互连接的网络中,为了提取其中的一份记忆,我们需要激活某个引导线索,这个过程成为启动。
   启动实验表明无意识确实控制I我们大部分行为。
   我们知道的比我们意识到自己知道的要多的多。   我们的思维只有一部分是 受控制的 (反应性的,深思熟虑的和有意识的),而还有很大一部分则是自动化的(冲动的,无需努力的,无意识的)
   神经通路的捷径是将从眼睛和耳朵那里收集到的信息传送到脑区的感觉交换台(丘脑),并且下传至它的情绪控制中心(杏仁核),而这些过程都发生在于思维活动有关的皮层以任何形式介入之前。   如果人们能够拥有足够多的专业知识,他们就可能利用直觉获取问题的答案。   我们对一些事物的记忆是外线的,而对另一些事物(技能和技巧特征)的记忆是内隐的。   可能存在着难以察觉的无意识加工成分(平行加工单元)   许多习惯化的认知功能是在没有觉察的状态下自动和无目的地发生的。日常事情被分配到各个子系统处理,这种资源分配方式使我们能够对许多情况做出快速,有效和直觉的反映。
   无意识并不像一些研究者认为的那样思维简单和缺乏理性。   我们易于产生错觉,基于知觉的错误解释,想象和建构性的信念。    关于人们如何创造出错误信念的例证并不能支持一切信念都是错误的这种观点 
   能力不足反而会促进过度自信倾向。   人们远离“真相”时,确信度最高。
   人们往往会去寻找那些支持自己信念的信息。而不是尝试去证明自己的直觉不成立。这种现象叫做 验证性偏见    验证性偏见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我们的自我意向是如此不同寻常的稳定。
   对别人独断性的陈述保持谨慎。   自信和能力之间并没有必然一致的关系。   两种技巧可以成功降低过度自信:
   直觉是一种简单,快速而有效的思维策略。   相反的,直觉的弊端在于快速带来的一系列错误
   代表性直觉:指对某个事物进行评价时,在直觉的引导下,将其与某一类别的心理表征进行比较。
   易得性直觉:我们通常用自己的假定,运用简单的认知规则进行判断。   易得性直觉的运用可以揭示出一条基本的社会思维规律:人们从一条一般公理演绎出一个具体例证是很慢的,但是他们从某一个鲜明的例证归纳出一般公理则是非常迅速的。   易得性直觉可以解释为何生动的奇闻轶事通常会比统计信息更引人注目,以及为何感知到的风险和真实的风险事件总是非常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