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的地理环境

2024-05-08

1. 淄川区的地理环境

 淄川区位于淄博市中部。地处东经117°41'~118°14',北纬36°22'~36°45'。 南邻博山区,西接章丘市,北与周村、张店、临淄三区相连,东傍青州市,东南与临朐、沂源两县接壤。东西长49公里,南北宽42公里,总面积960平方公里。 淄川区位于淄博盆地中部,其东侧、东南侧、西南侧为中低山区,局部为山间洼地及河谷地形,北部、西北部则逐渐过渡到低山、丘陵及平原。最高峰黑石寨,位于峨庄乡后紫峪村东部,海拔923米, 最低点是杨寨镇北部,海拔48米。地形分为平原、丘陵、山区三类。其中平原面积93.175平方公里,地面标高均在100米以下, 平均地面坡度1/200。丘陵面积345.321平方公里,高度150米左右。除平原、丘陵外,其余皆为中低山区,多数山峰高度在500米以上。淄川区山丘起伏连绵、纵横交错,共有大、小山头1945个,其中海拔800米以上的17个,500~800 米的499个,300~500米的623个,其余为300米以下。 主要山头有:黑石寨:海拔923米,位于峨庄乡后紫峪村东部, 为区内最高山峰。三台山:位于昆仑西北5公里,跨越昆仑、 磁村镇界向北毗连凤凰山。山坡平缓、较圆秃,一般倾斜35~50°,主峰三台山海拔360米。黉山:位于淄城东北5公里,跨越寨里、罗村、 双沟镇边界,其山势为NE向,由南向北逐步降低,主峰海拔320.25米,地下矿藏丰富,山阳有郑公(康成)书院,山阴有鬼谷(子)洞,是区内历史上名山。  淄川区境内自东向西有4条过境河流皆属小清河水系,发源于泰沂山区北坡中低山区,由南向北经本区单独出境,汇入小清河。淄河发源于莱芜市碌碡顶鲁山一线(淄河与沂河分水岭),向北流经博山、淄川、临淄、寿光汇入小清河。全长122.55公里,其中流经淄川区境33公里,区内流域面积385.8平方公里。太河水库位于区境淄河上,坝长1182米,库容1.23亿立方米,库区以上控制流域面积780平方公里。孝妇河发源于博山区禹王山、青石关、岳阳山一线中低山区,流经博山、淄川、张店,在马尚与范阳河汇合,再经桓台县汇入小清河。其中流经淄川区境26.5公里,区间流域面积396.8平方公里。河上建有樊家窝、淄城、贾村三闸坝。孝妇河支流在淄川区有般河、锦川河、三里沟河、七里河等10余条。范阳河分南、西两支,南支发源于区境内宝山、五股泉、博山区青龙湾一线;西支发源于邹平县长白山、白云山、跑马岭一带。两支流在萌山水库汇合,后至张店区马尚与孝妇河汇流。区境内南支长17.5公里,西支长16公里,流域面积199.9平方公里。青杨河发源于博山区双堆山一线中低山区,流经岭子镇西部边缘,经章丘市汇入小清河。区内长度7.3公里,流域面积16.55平方公里。淄川区河流为山溪性河流,泉水出入较多,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及转化较为频繁,因此河道延续时间较长,水量较大。因矿业排水及工农业用水大量增加,加之山区水土流失,泉水大部干涸,河道径流减少。

淄川区的地理环境

2. 淄博的人文地理

淄博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山东省中部,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重要交汇处,南依沂蒙山区与临沂接壤,北临华北平原与东营、滨州相接,东接潍坊,西与省会济南接壤。

地理位置
淄博市位于北纬35°55′20″~37°17′14″,东经117°32′15″~118°31′00″之间,地处鲁中山区与华北平原的接合部,南依沂蒙山区与临沂接壤,北临华北平原与东营、滨州相接,东接潍坊,西与省会济南接壤。

淄博南北狭长,南北最大纵距151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7公里;地理位置在山东中部,交通发达,是沟通中原地区和山东半岛的咽喉要道,为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行政区划
淄博市域面积5965平方公里,占山东省总面积的3.8%;其中,市辖区面积2989平方公里。

淄博市辖张店区、淄川区、博山区、周村区、临淄区5个市辖区和桓台、高青、沂源3个市辖县,以及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文昌湖旅游度假区)。

地质
淄博市以齐河-广饶断裂为界,以南属鲁西台背斜鲁中隆起区,以北属济阳坳陷区。鲁中隆起区由基底岩系和盖层组成。基底岩系由泰山岩群和新太古代—古元古代花岗岩构成,经历多期变质作用。盖层以寒武纪、奥陶纪地层为主,淄博盆地、沂源盆地、鲁村盆地内发育石炭纪、二叠纪及中生代的沉积。济阳坳陷区完全被第四纪地层覆盖。境内岩浆岩分布较广,前寒武纪变质岩浆岩分布于市区南部的基底岩系中,中生代燕山期岩浆岩分布于中北部的断裂交汇或褶皱发育区。


地貌
淄博市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中部低陷向北倾伏,南北高差千余米。以胶济铁路为界,以南大部分为山区、丘陵,岩溶地貌发育;以北大部分为山前冲积平原和黄泛平原,土地平坦肥沃。北部有黄河、小清河流经,发源于市域内的河流有沂河、淄河、孝妇河等。山区、丘陵、平原面积分别占市域面积的42.0%、29.9%和28.1%。

气候
淄博市地处暖温带,属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5℃~14.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9.3~2523.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90~210天。

水文
河流
淄博市河流均为雨源型河流。主要有沂河水系的沂河,大汶河水系的新汶河、汶河、牛角河,弥河水系的三岔河,小清河水系的淄河、孝妇河、乌河、猪龙河、涝淄河;此外还有支脉河水系的支脉河、北支新河。黄河与小清河为过境河流。超过10公里的大小河流共78条,平均河流密度0.295公里/平方公里。
湖泊
淄博市主要有马踏湖、锦秋湖、青沙湖、大芦湖4个湖泊,湖区面积13926.8公顷。其中马踏湖、锦秋湖、青沙湖皆分布在桓台东北、西北部,处于鲁山北麓山前冲积平原和黄泛平原迭交地带。青沙湖为小清河水系非常滞洪区,胜利河穿过此湖入小清河。大芦湖处于黄泛平原区的高青县东北部。
泉群
淄博市内的地下径流,由于受地貌、岩性、构造因素的制约影响,一部分以天然泉的形式,沿构造破碎带和碳酸盐岩类与上覆弱透水层的迭夹带上升溢出,形成许多岩溶地下水上升泉群及其他岩组泉群。泉群在60年代以前,常年涌水,水质良好。自20世纪80年代后, 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加之干旱年份偏多,多数泉群干涸消失,少数涌水量大减或呈季节泉。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淄博市土地总面积5965平方公里,其中土壤面积5174平方公里,土地利用率89.96%。农业用地4202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0.44%;非农业用地1164平方公里,未利用土地599平方公里。在农业用地中,耕地面积2117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048平方公里,果园面积588平方公里。在总土地面积中,山丘、涝洼、平原、荒滩、水面各占45.2%、13.8%、33.2%、6.7%、1.1%;在土壤面积中,主要有棕壤、褐土、砂姜黑土、潮土、盐土,分别占13.6%、62.5%、7.5%、16.2%、0.2%。


水资源
淄博市水资源有地表水和地下水。大气降水是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源。年均降水量为657.8毫米,折合水量39.06亿立方米,水资源补给总量14.11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9.45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淄博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矿产50种(含亚矿种),已探明储量的28种(含亚矿种)。探明矿床(区) 157处(含10处共生矿产地),其中大型矿床14处、中型矿床50处、小型矿床93处。煤、铁、铝土矿、耐火黏土等重要矿产多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 矿产聚集度较高。保有资源储量占全省同类矿产资源储量10%以上的矿种达11种,铁矿、铝土矿(伴生钴、镓)及石灰岩、耐火黏土等矿产在全省具有明显优势,其中镓矿(伴生)、陶粒用黏土和二氧化碳气等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集中分布在淄博。
淄博市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高青油田东西长约6.2公里,南北长约9.3公里,面积58平方公里,共发现7套含油层系,含油断块14个,面积10.5平方公里,储量1469万吨。金家油田面积110平方公里,5个含油层总厚度10米~28米,固定含油面积22.7平方公里,埋深200米~1100米,储量3171万吨。另外,还有高青县的花沟气田等。

生物资源
淄博市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共有生物615科、3753种。其中微生物151科、618种;植物156科、1645种;动物308科、1490种。极具价值的种类有食用菌30多种,农作物品种218种,木本植物421种,药材植物778种,饲草植物415种,水生动植物102种,畜禽86个品种,鸟类资源265种,病虫及天敌资源2165种。

人口民

人口
截至2015年,淄博全市常住人口464.2万人。户籍人口总户数为150.4万户,户籍人口为429.6万人;其中,男性214.1万人,女性215.5万人。出生人口4.4万人,出生率为10.3‰;死亡人口2.6万人,死亡率为6.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9]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如下:
常住人口数
2010年淄博市常住人口为453.06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18.48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34.58万人。增长8.26%,年平均增长7.97‰。
家庭户人口
淄博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52.44万户,家庭户人口为427.64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1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3.01人减少了0.2人。
性别构成
淄博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227.25万人,占总人口的50.16%;女性为225.81万人,占总人口的49.8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的102.00下降为100.64。
年龄构成
淄博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66.05万人,占14.58%,15-64岁的人口为341.61万人,占75.40%;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5.40万人,占10.0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3.8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了1.8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03个百分点。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淄博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为 51.56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受教育程度的为82.83万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为170.42万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为109.18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由4964人上升为11380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由15993人上升为18283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由36573人上升为37614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由26357人下降为24098人。
淄博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2.84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20.47万人,文盲率由7.96 %下降为2.83%,下降了5.13个百分点。

产业构成
淄博是近代以来中国工矿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工业发展已有百年以上历史,为国内重要的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淄博市经济实力日益增强。自1992年以来,连续进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行列,被评为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

淄博主导产业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机电、医药、纺织、建材、轻工、冶金、信息产业以及新材料最具代表性,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医药生产基地和建材产区,被命名为中国陶瓷名城、新材料名都、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功能玻璃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泵类产业基地、国家先进陶瓷产业基地和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
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使淄博成为山东省重要的陶瓷、建材、化工、机电、物流中心,其中淄川建材城、淄川服装城、临淄化工商城、周村纺织大世界、博山陶琉大观园、齐鲁汽车贸易城等一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辐射江北乃至全国。

农业
淄博农业占经济的比重较小,特色鲜明,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已建成优质专用粮、蔬菜、水果、桑蚕、畜牧、淡水养殖等十大特色经济区,“三品一标”品牌总数达141个。桓台县是江北第一个吨粮县、全国玉米机收第一县;临淄区是全国标准化农业示范区;沂源县是全国无公害果品生产示范基地县;高青县是国家级山东黑牛养殖产业标准化示范区。
2014年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2.5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农业总产值168.2亿元,增长3.8%;林业总产值13.9亿元,增长10.4%;牧业总产值57.9亿元,增长3.9%;渔业总产值5.3亿元,增长4.6%;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7.1亿元,增长8.2%。
主要农牧产品生产稳定。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全年粮食总产173.6万吨,比上年增加14.9万吨。其中,夏粮75.6万吨,比上年减产0.5万吨;秋粮98万吨,比上年增加15.4万吨。全年肉类、禽蛋、奶类产量分别为17.3万吨、6.4万吨和11.3万吨。水果、蔬菜产量分别为102.7万吨、211.4万吨。

工业
2014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21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23.3%,重工业增长5.6%;分行业看,38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实现增长。产销率达98.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在调度的211种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95种,占45%。其中,乙烯增长10.7%,水泥增长7.4%,化学药品原药增长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64.9亿元,比上年增长4.3%;实现利税1183.4亿元,下降7.3%,其中利润687.4亿元,下降9.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63.2%,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3. 从地形地貌方面说明淄博地理环境的优越性?

地形:
淄博处于鲁中山地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较为复杂,是一个多山、多丘陵,有平原也有盆地的地区。南部为中低山区,中部为丘陵区,北部为平原区。整个地势南高北低,形成一个南部为封闭高地,东西两翼迭岩耸立,中部低陷并向北倾伏的箕状盆地,地质上称为“淄博向斜”。
淄博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省中部,南接临沂,北接东营、滨州,东接潍坊,西接省会济南,位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与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交汇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次中心城市。

扩展资料:

淄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为齐文化的发祥地、世界足球起源地;淄博这个地名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原为淄川、博山两地的合称;1945—1953年,设立淄博特区、淄博工矿特区、淄博专区;1954年,省辖淄博市设立,是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第三座省辖市(地级市),是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全国文明城市。
气候:
淄博市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干燥度1.05-1.32,属半湿润气候。受季风影响,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冬季盛行偏北风,雨雪稀少,寒冷干燥;春季气温回升快,少雨多风,干旱发生频繁;夏季高温高湿,降水集中;秋季降水锐减,秋高气爽。从气候的年变化规律来看,雨热同季,对农业生产较为有利,但异常气候年份的频繁出现和多发的农业气象灾害,是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

从地形地貌方面说明淄博地理环境的优越性?

4. 淄博的地理位置

淄博市位于北纬35°55′20″~37°17′14″,东经117°32′15″~118°31′00″之间,地处鲁中山区与华北平原的接合部,南依沂蒙山区与临沂接壤,北临华北平原与东营、滨州相接,东接潍坊,西与省会济南接壤。淄博南北狭长,南北最大纵距151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7公里;地理位置处山东中部,交通发达,是沟通中原地区和山东半岛的咽喉要道,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5. 请从气候条件说明淄博地理环境的优越性。

淄博市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干燥度1.05-1.32,属半湿润气候。淄博市地处暖温带,属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650毫米,年平均气温12.5℃~14.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9.3~2523.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90~210天。
受季风影响,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盛行偏北风,雨雪稀少,寒冷干燥;春季气温回升快,少雨多风,干旱发生频繁;夏季高温高湿,降水集中;秋季降水锐减,秋高气爽。从气候的年变化规律来看,雨热同季,对农业生产较为有利。

扩展资料
淄博处于鲁中山地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较为复杂,是一个多山、多丘陵,有平原也有盆地的地区。南部为中低山区,中部为丘陵区,北部为平原区。整个地势南高北低,形成一个南部为封闭高地,东西两翼迭岩耸立,中部低陷并向北倾伏的箕状盆地,地质上称为“淄博向斜”。

请从气候条件说明淄博地理环境的优越性。

6. 淄博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

地质


淄博市自然风景 (5张)
淄博市以齐河-广饶断裂为界,以南属鲁西台背斜鲁中隆起区,以北属济阳坳陷区。鲁中隆起区由基底岩系和盖层组成。基底岩系由泰山岩群和新太古代—古元古代花岗岩构成,经历多期变质作用。盖层以寒武纪、奥陶纪地层为主,淄博盆地、沂源盆地、鲁村盆地内发育石炭纪、二叠纪及中生代的沉积。济阳坳陷区完全被第四纪地层覆盖。境内岩浆岩分布较广,前寒武纪变质岩浆岩分布于市区南部的基底岩系中,中生代燕山期岩浆岩分布于中北部的断裂交汇或褶皱发育区。[23] 


地貌
淄博市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中部低陷向北倾伏,南北高差千余米。以胶济铁路为界,以南大部分为山区、丘陵,岩溶地貌发育;以北大部分为山前冲积平原和黄泛平原,土地平坦肥沃。北部有黄河、小清河流经,发源于市域内的河流有沂河、淄河、孝妇河等。山区、丘陵、平原面积分别占市域面积的42.0%、29.9%和28.1%。[23] 

气候
淄博市地处暖温带,属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5℃~14.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9.3~2523.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90~210天。[23] 

水文
河流
淄博市河流均为雨源型河流。主要有沂河水系的沂河,大汶河水系的新汶河、汶河、牛角河,弥河水系的三岔河,小清河水系的淄河、孝妇河、乌河、猪龙河、涝淄河;此外还有支脉河水系的支脉河、北支新河。黄河与小清河为过境河流。超过10公里的大小河流共78条,平均河流密度0.295公里/平方公里。
湖泊
淄博市主要有马踏湖、锦秋湖、青沙湖、大芦湖4个湖泊,湖区面积13926.8公顷。其中马踏湖、锦秋湖、青沙湖皆分布在桓台东北、西北部,处于鲁山北麓山前冲积平原和黄泛平原迭交地带。青沙湖为小清河水系非常滞洪区,胜利河穿过此湖入小清河。大芦湖处于黄泛平原区的高青县东北部。
泉群
淄博市内的地下径流,由于受地貌、岩性、构造因素的制约影响,一部分以天然泉的形式,沿构造破碎带和碳酸盐岩类与上覆弱透水层的迭夹带上升溢出,形成许多岩溶地下水上升泉群及其他岩组泉群。泉群在60年代以前,常年涌水,水质良好。自20世纪80年代后, 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加之干旱年份偏多,多数泉群干涸消失,少数涌水量大减或呈季节泉。[23] 

自然资源
编辑

土地资源


城市风光 (36张)
淄博市土地总面积5965平方公里,其中土壤面积5174平方公里,土地利用率89.96%。农业用地4202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0.44%;非农业用地1164平方公里,未利用土地599平方公里。在农业用地中,耕地面积2117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048平方公里,果园面积588平方公里。在总土地面积中,山丘、涝洼、平原、荒滩、水面各占45.2%、13.8%、33.2%、6.7%、1.1%;在土壤面积中,主要有棕壤、褐土、砂姜黑土、潮土、盐土,分别占13.6%、62.5%、7.5%、16.2%、0.2%。[24] 


水资源
淄博市水资源有地表水和地下水。大气降水是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源。年均降水量为657.8毫米,折合水量39.06亿立方米,水资源补给总量14.11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9.45亿立方米。[24] 

矿产资源
淄博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矿产50种(含亚矿种),已探明储量的28种(含亚矿种)。探明矿床(区) 157处(含10处共生矿产地),其中大型矿床14处、中型矿床50处、小型矿床93处。煤、铁、铝土矿、耐火黏土等重要矿产多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 矿产聚集度较高。保有资源储量占全省同类矿产资源储量10%以上的矿种达11种,铁矿、铝土矿(伴生钴、镓)及石灰岩、耐火黏土等矿产在全省具有明显优势,其中镓矿(伴生)、陶粒用黏土和二氧化碳气等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集中分布在淄博。[24] 
淄博市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高青油田东西长约6.2公里,南北长约9.3公里,面积58平方公里,共发现7套含油层系,含油断块14个,面积10.5平方公里,储量1469万吨。金家油田面积110平方公里,5个含油层总厚度10米~28米,固定含油面积22.7平方公里,埋深200米~1100米,储量3171万吨。另外,还有高青县的花沟气田等。[24] 

生物资源
淄博市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共有生物615科、3753种。其中微生物151科、618种;植物156科、1645种;动物308科、1490种。极具价值的种类有食用菌30多种,农作物品种218种,木本植物421种,药材植物778种,饲草植物415种,水生动植物102种,畜禽86个品种,鸟类资源265种,病虫及天敌资源2165种。

7. 淄博市地理概况(地形,气候,交通。旅游,风俗民情等)

地形:淄博处于鲁中山地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较为复杂,是一个多山、多丘陵,有平原也有盆地的地区。南部为中低山区,中部为丘陵区,北部为平原区。整个地势南高北低,形成一个南部为封闭高地,东西两翼迭岩耸立,中部低陷并向北倾伏的箕状盆地,地质上称为“淄博向斜”。 
 气候:淄博市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干燥度1.05-1.32,属半湿润气候。受季风影响,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盛行偏北风,雨雪稀少,寒冷干燥;春季气温回升快,少雨多风,干旱发生频繁;夏季高温高湿,降水集中;秋季降水锐减,秋高气爽。从气候的年变化规律来看,雨热同季,对农业生产较为有利,但异常气候年份的频繁出现和多发的农业气象灾害,是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
交通:截至2月3日07时48分:
    交警因雪临时关闭G20青银高速章丘、临淄、淄博、周村、邹平、青州西、青州东、寿光、昌乐、潍城、潍坊、潍坊东、青岛、即墨、蓝村、胶州、高密、饮马站,G2001济南绕城高速济阳、遥墙、靳家、齐河东站,G35济广高速济南、华山站。
    G2京沪高速港沟、蟠龙、彩石、曹范、埠村、雪野、莱芜北、莱芜新区站,G2001济南绕城高速郭店、济南东站入口间隔放行。

现山东高速所辖:G3京台高速山东段,G1511日兰高速菏泽至关庄段,S11烟海高速,S16荣潍高速,S24威青高速威海至乳山东段,S38岚曹高速,山东高速胶州湾跨海大桥运营情况正常。
   
旅游:1. 梦泉生态旅游区 30元 0533-5356666 淄博市淄川区淄河镇幸福嵧梦泉村 AAA级 门票8折(限购三张)。  2. 玉黛湖生态乡村庄园 15元 0533-2070788 淄博市张店区湖田镇 未定级别 门票 8折(不含保险)注一卡限购五张...  3. 鲁山国家森林公园 40元 0533-4880002 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 AAA级 门票 8折注一卡限购五张。  4. 樵岭前风景区 40元 0533-4430168 淄博市博山区樵岭前风景区 AAA级 门票五折(限购五张)  5. 临淄足球博物馆 30元 0533-7175778 淄博市临淄区临淄大道759号 未定级别 持卡门票八折。  6. 周村古商城 60元 0533-6433129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中路1号 AAA级 门票8折限购五张  7. 淄博聊斋城 40元 0533-5819258 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 AAAA级   8. 淄博梓橦山鬼谷洞风景区 20元 0533-5333424 淄博市淄川区双沟镇藏梓村 AA级  9. 蒲松龄故居 30元 0533-5810168 5811643 淄博市临川区蒲家庄 未定级别  10. 奎盛公园 15元 0533-5282286 淄博市淄川区松岭东路158号 AA级  11. 马鞍山 20元 0533-5350006 13964322319 淄博市淄川区淄河镇淄河村未定级别  12. 淄博中国陶瓷馆 40元 0533-2167708 2177899 淄博市张店区西四路119号 AAAA级

淄博市地理概况(地形,气候,交通。旅游,风俗民情等)

8. 淄博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淄博市地处暖温带,属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650毫米,年平均气温12.5℃~14.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9.3~2523.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90~210天。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夏季太阳高度角增大,昼长,气温较高,从热带海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冬季寒冷,成因有: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形较低平坦地势西高东低使冬季风得以削弱。

扩展资料:
淄博地形地貌
淄博市以齐河—广饶断裂为界,以南属鲁西台背斜鲁中隆起区,以北属济阳坳陷区。鲁中隆起区由基底岩系和盖层组成。基底岩系由泰山岩群和新太古代—古元古代花岗岩构成,经历多期变质作用。盖层以寒武纪、奥陶纪地层为主,淄博盆地、沂源盆地、鲁村盆地内发育石炭纪、二叠纪及中生代的沉积。济阳坳陷区完全被第四纪地层覆盖。境内岩浆岩分布较广,前寒武纪变质岩浆岩分布于市区南部的基底岩系中,中生代燕山期岩浆岩分布于中北部的断裂交汇或褶皱发育区。
淄博市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中部低陷向北倾伏,南北高差千余米。以胶济铁路为界,以南大部分为山区、丘陵,岩溶地貌发育;以北大部分为山前冲积平原和黄泛平原,土地平坦肥沃。北部有黄河、小清河流经,发源于市域内的河流有沂河、淄河、孝妇河等。山区、丘陵、平原面积分别占市域面积的42.0%、29.9%和28.1%。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