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程序的目标可以划分为

2024-05-12

1. 审计程序的目标可以划分为

审计程序按目的分可以划分为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控制测试指的是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控制运行有效性强调的是控制能够在各个不同的时点按照既定设计得以一贯执行。控制测试是为了确定被审计单位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设计与执行是否完整与有效而实施的审计程序。
实质性测试(substantive testing),是指在符合性测试的基础上,为取得直接证据而运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财务收支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以得出审计结论的过程。
制测试执行的两个条件:预期控制运行是有效的,实质性测试不足以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时,需要进行控制测试。

审计程序的目标可以划分为

2. 审计目标,审计认定,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

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举例

3. 如何根据审计目标确定审计程序

首先要说明的是,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或方法来根据审计目标来选择审计程序。通常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性,看你选定的审计程序能否实现你的审计目标。比如盘点现金同现金的"存在“这个审计目标相关性非常强,所以,可以选择现金监盘程序来审计现金是否存在。函证可以较好发现应收账款的高估,但如果要审计应付账款,相关性则不是很强,企业可能低估应付账款,最大限度时可以隐瞒往来单位,这时,你根本不知道有这个负债的存在,也就无法函证,所以,函证对低估负债的相关性不强.
(2)一个审计目标可能需要多个审计程序来实现.比如监盘存货在判断存货的存在有很强的相关性,但要实现对存货计价与分摊的审计目标,则还需要计价测试来完成
(3)审计风险.如果评估风险的风险大,则往来要执行更为严格的审计程序,比如发现企业可能有虚开发票虚构收入,则可能对发票进行详查,或者抽样的样本量比较大.反之,评估的风险比较小时,可能采用交易性测试,比如抽一定数量的明细再追查到原始发票并判断发票和相关交易的真实性.
(4)审计项目的重要程度.比如,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比较大时,可能要选择较多的审计程序如盘点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增减测试\累计折旧测试等.
供参考.

如何根据审计目标确定审计程序

4. 审计目标,审计认定,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

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介绍。

5. 审计目标,审计认定,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

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举例

审计目标,审计认定,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

6. 审计的目标是什么?

审计目标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与财务报表项目认定层次的具体目标。

7. 审计实务中,具体审计目标包括哪些内容

审计实务中,具体审计目标包括:
1、真实性、正确性目标。审计的首要目标是评价被审计方提供的反应其履行受托经济责任情况的会计资料和其它有关文件资料的真实性、公允性,查明这些资料是否如实地、恰当地反映被审方财务收支及其结果以及经济活动的真相,尽可能地防止错弊的发生。
2、合法性、合规性目标。审计的另一目标是评价被审方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借以评价其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会计准则、经济合同的规定,防止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3、合理性、效益性目标。审计的再一具体目标是评价被审方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的合理性、效益性,以评价被审方受托管理经济资源的经营管理是否符合经济性原则、节约原则:受托经济资源的运用是否有效率:计划、预算或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以防止损失、浪费的发生。
4、社会性目标。审计的具体目标还包括审查评价被审方经营管理活动的社会性,以评价其经管行为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与要求,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需要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扩展资料
审计目标在审计目标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正确定位审计目标构建的关键。因此,随着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审计目标越定越低。只有制定审计目标后,审计实践才得以开展。审计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审计目标是联系审计本质、审计环境、审计假设与审计规范技术的桥梁。
现代民主社会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受托责任体制,在受托责任的多元化并存的基础上,形成了多种审计类型并存,多种审计关系并存、多种审计机构并存的局面。从而使得审计目标呈现多元化局面,分类审计目标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审计目标

审计实务中,具体审计目标包括哪些内容

8. 具体审计目标的确定需要根据哪些因素?

  (一)社会需求是影响审计目标的根本因素

  这可以从社会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演变中得到验证。

  1.审计萌芽时期。这一时期所有者最关心的是财产经营管理者的诚实和可靠性。企业的经济业务简单、控制手段原始、生产技术落后,审计人员可以利用听账、对账和详查的方法来完成查找舞弊的审计目标。

  2.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企业生产的发展和规模的日益扩大,详细审计方法已经跟不上经济形势的要求,加之公司资金主要依赖银行贷款,债权人需要审计人员证明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企业偿债能力。于是,审计方法变为详查和抽查相结合,审计目标变为确定资产负债表的公允性。

  3.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投资者也开始关心企业的经营成果,需要了解全部财务报表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审计发展到以验证财务报表的公允性为目标的抽样审计阶段。

  4.20世纪中叶以后。此时,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日益加强,现代管理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相分离,审计的内容扩展到内部控制、经营决策、职能分工、企业素质、工作效率和经营收益等方面,于是经营审计就从财务审计中分离出来,审计目标转为采用特定方法评价企业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二)审计能力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决定性制约因素

  社会环境对审计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对审计作用的过高期望,常常使人们卷入责任诉讼纠纷。当审计的能力不能达到社会的全部期望时,或者说,当社会与审计职业界对审计的内容和要求认识不一致时,就出现了“期望差”,这是双方在目标上所存在的差距。实际上,审计自产生以来,审计人员始终为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努力,但始终无法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所以,审计能力满足社会需求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影响审计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审计技术方面的、审计人员素质方面的、审计的时间限制以及审计委托人所能承担的费用等原因,其中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审计能力的有限性限制了审计满足社会要求的程度,它在审计目标的确立中起着平衡作用,只有当审计具备了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时,这种社会需求才能成为审计目标。

  (三)社会环境的作用使审计目标成为现实的审计目标

  1.国家法律对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国家法律对民间审计的影响可以英国的《公司法》、美国的《证券交易法》为主要代表。这些法律的颁布,产生了法定审计,从法律高度确立了社会审计的社会地位,也明确了审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