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哪些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1000字,理论必须联系实际}

2024-05-12

1. 我国在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哪些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1000字,理论必须联系实际}

  如何解决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

  根据有关权威人士的判断,2000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58,已经超过国际公认0.4的警戒线标准,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那么,我国的基尼系数拉大问题与什么有关呢?针对社会上存在的收入分配问题,应该采取何种措施解决?日前,记者走访了著名经济学家于祖尧教授。
  基尼系数拉大与收入分配不公有关
  2000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58,已经超过国际公认0.4的警戒线标准。基尼系数拉大主要与收入分配不公有关。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改革和发展、造成社会不稳定的突出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把它作为影响改革和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来对待。
  《快讯》:基尼系数是用来描述收入分配差距的。由于我国隐性收入比重较大,再加上我国会计制度不健全,财务失真现象严重,不仅隐性收入不能计算,就是现金收入也存在很多水份。因此,计算基尼系数时的差异就很大,有的算是接近0.4,有的是0.5,您认为我国基尼系数应该是多少?
  于祖尧:根据有关权威人士的判断,2000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458,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0.4的国际警戒线标准。我国基尼系数反映出的问题不仅比发达国家高,在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基尼系数也是名列前茅的。
  《快讯》:我国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标准,其严重性究竟有多大?
  于祖尧:如果你到基层单位和群众聊聊天,就可以深切地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主要是那些下岗职工,离退休的老职工;还有一部分是到城市中打工的农民工,这些流动失业人口的生活是没有保障的,因此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违法、刑事案件相应增多,群体事件(上访静坐等)也比较多。
  《快讯》:我国的基尼系数拉大问题与什么有关呢?
  于祖尧:我国的基尼系数拉大主要与收入分配不公有关。
  《快讯》: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于祖尧: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分化进一步扩大,已经成为制约改革和发展、造成社会不稳定的突出问题。第一,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公认的国际警戒线。如果把收入分配之外的其他因素考虑在内进行综合全面分析,贫富分化的实际情况更加严重。第二,目前城乡已经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规模庞大、相对稳定的贫困阶层,而现在还看不到近期脱贫的前景。第三,出现了一个暴富阶层,这个阶层通过各种非法途径,利用体制转型的缝隙,靠侵吞和掠夺国家资产与人民的劳动成果进行原始资本积累。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之中除了有贪官污吏,同时还成为黑社会势力滋生的沃土。第四,地区间、行业间、城乡间、阶层间的收入差距全面扩大。收入分配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改革和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尽管现在收入分配存在严重问题,但还没有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重视,还没有出台有力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快讯》:缩小基尼系数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于祖尧:我认为首先是政府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把收入分配不公引起的差距悬殊扩大作为当前影响社会安定、影响改革和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来对待。
  《快讯》:如何缩小基尼系数?
  于祖尧:要缩小基尼系数,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整顿市场秩序,取缔非法收入。现在相当多的非法之徒钻体制的空子,在流通及经济领域大发不义之财,专干那些违法乱纪的事。二是防腐败要警钟长鸣。要一下子完全杜绝腐败是不可能的,但要加大反腐败的力度,持之以恒地把反腐败斗争进行下去,绝不能让我们的公务员队伍中再有成克杰、胡长清之类的贪污腐败分子存在,要想办法从体制上解决反腐败问题。三是要加快经济立法,尽快制定有利于缩小差距的法律。比如遗产税,西方发达国家有种说法:“富不过三代”,就是说,父辈富有之后不能把财产无偿地作为遗产留给自己的后代,如果要遗产继承,一定要交纳相当高数额的遗产税,这就是鼓励人们靠自己的劳动,取得相应的经营财富和经营成果。还有一些法律
  我们提出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但相应的政策却始终没能跟上来,以致于造成该先富的人没有能够富,不该先富的人反倒富了起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公平与效率兼顾”,没有谁优先的问题。市场经济给人们创造一种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其通行原则是等价交换。
  效率与公平兼顾的辩证法
  比如所得税法,也应加以修改。我国现行的所得税法缺陷很多,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比如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起征点800元太低,应该提高至1500-2000元。而且我们现在的所得税只能管住工薪阶层,对那些私营企业、个体户偷漏税行为却无能为力。再者,对于已经征收的所得税中的利息税也存在问题,现在是不管存款多少,都按20%扣除,这样小额储户就比较吃亏,大额储户不受太大的影响。而我们现在的储户大部分都是工薪阶层和广大的基层群众,他们存款是以防后患,比如养老、医疗保障、失业等,多数居民的储蓄具有社会保障的功能。四是要解决农民收入低的问题。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实际上是呈逐年下降趋势。解决农民收入下降的问题,我认为应当采取一些让农民休养生息的措施,比如,可以考虑免掉农业税等。要真正减轻农民负担要从税收制度上作些改动。五是整顿现有的国家工资制度。特别是一些垄断行业,比如通讯、邮电、电力、金融等行业的收入要比其他行业高很多,对这些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国家应该采取措施管起来。对于那些靠预算拨款发工资的部分,存在一种工资外的收入比工资内的收入高的现象,有点喧宾夺主之嫌,这实际上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对工资内这一块,平均主义还是比较严重,所以,要进一步规范    国家的工资制度,真正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运作。
  《快讯》:现在有一个普遍的说法,换个单位上班,收入就能翻番,它反映了国有单位内部的收入分配不是按照个人自身素质不同产生差距,而是因为行业、地区和部门不同产生的不合理现象。另外,国有单位收入分配的另一个问题是分配秩序混乱、失控。针对国有单位存在的这两个主要问题,应采取何种措施解决?
  于祖尧:这个问题刚才我也提到了一些,一是要解决工资内的平均主义,对工资外这部分,属于垄断性收入的,国家应该拿走。此外,要把各单位的小金库管起来,不能让各单位各显神通,利用本单位所拥有的资源为本单位职工谋利益。小金库问题,讲了多年,一直说要管、要取缔,但一直都没能解决。
  《快讯》:据悉,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从人才市场招聘的副总裁年薪50万,而政府任命的总裁年薪不到10万。这种现象您怎么看?
  于祖尧:对一些企业高薪招聘人才的措施,我不太赞成。因为要想把企业搞好,个人的经营管理才能仅仅是一个因素,其他还取决于市场环境和外部条件,而且依赖于广大职工共同努力。企业的分配制度要考虑到我国的国情,考虑到体制转轨时期职工群众的基本收入水平。我们现在每年有500—600万职工下岗,加上失业及进城找工作的农民工,失业半失业的人数已达几千万人。把西方国家类似于股票期权之类的制度都搬到中国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
  《快讯》:如何理解“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与“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
  于祖尧:在任何条件下,不可能所有的人同时富裕,总是有先后和快慢之分。一部分人先富,是一种现象,问题是把“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变成我们的政策就需要作些研究:应该让什么样的人先富,富起来后又怎样引导他们发展经济,帮助后富的人。这不是一句话或提一个口号就能解决的。我们的问题是:提出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但相应的政策却始终没能跟上来,以致于造成该先富的人没有能够富,不该先富的人反倒是富了起来。比如说我们现在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相应地,科学家、知识分子应该是体现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部分人应该是先富起来的人,但这些年来,我们的科学家和教授,他们在社会收入分配当中处在中下等水平,最近一两年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稍有好转,但还不够,这主要是缺少具体的政策。
  关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现代经济学对这个问题一直是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另一种观点认为“公平与效率应当兼顾”,没有谁优先的问题。我是主张“效率与公平兼顾”。市场经济就是给人们创造一种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其通行原则是“等价交换”,因为没有公平就不可能有效益。
  《快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二者结合的结果是什么?
  于祖尧:我们现在讲“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但又没有落实到具体政策上来,如果再加上“效率优先”,那么,我们分配制度的方向就可能走偏。社会上的一些不法之徒借此发了不义之财成了暴发户,在主张“效率优先”的人看来,这些人发财是名正言顺,钻市场经济的政策空子。市场经济本身是既讲效率,又讲公平;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恰恰是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原则。我们讲等价交换,就是讲公平;有了等价交换,才有竞争,才有优胜劣汰,也才能够有效益。我们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我们的目标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在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哪些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1000字,理论必须联系实际}

2. 目前,我国在收入分配中存在哪些严重的问题?

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问题       收入差距过大,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首先,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过大。城乡之间过大的收入差距,一方面会加剧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严重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并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其次,农村区域间收入差距过大。农村区域间收入差距要远大于城镇间收入差距。区域间收入差距所反映的是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如果广大中西部地区长期落后于东部地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也不可能真正实现。第三,行业收入差距过大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中有一部分是合理的,比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收入较高是由行业技术特点所决定的;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垄断所造成的,是不合理的。  收入分配关系没有理顺,初次分配差距扩大。第一,一些垄断性国有企业依靠政府所赋予的垄断权力获取垄断利润,而这些高额利润绝大部分留在企业支配。第二,劳动法令执行不力,一些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全面的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但很多劳动保护法令在现实中得不到有效执行。与资本相比,劳动者在收入分配过程中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如果缺乏法律保护,本该由劳动者享有的收入就会被资本侵蚀。劳动收入所占比例过低,是我国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制约机制缺失,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不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按照对生产的贡献在各类生产要素之间进行收入分配,就必然会造成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尽管这种收入差距是合理的,但仍然需要政府发挥收入再分配的职能加以调节,以保证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获得维持其基本生存的收入。政府主要通过向富人征税并向穷人进行转移支付的方式来调节收入差距,主要调节手段是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然而,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限制了其调节收入分配功能的发挥。在个人所得税方面,一是缺乏切实可行的监测居民收入的办法,税务部门无法切实掌握居民实际收入状况,从而为逃税、避税提供了可能;二是存在课税方式不合理、免征额过低等问题。这导致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不足,个人所得税占GDP的比重偏低,同时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不是高收入者,而是中等收入者。在社会保障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一是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依然不健全。二是城镇部分社会保障仅仅针对特定群体,比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导致大量劳动者被排除在这些社会保险制度之外。三是城镇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社会保障制度之间不平等,导致社会保障待遇存在较大差距。
完善收入分配机制的思路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整顿和规范初次分配秩序。我国收入差距的大部分形成于初次分配领域。所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关键在于整顿和规范初次分配秩序。首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消除行政性垄断。对与公共利益无关的国有企业,逐渐减少国家持股比例。加快垄断性行业改革,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促进行业竞争,最终消除垄断利润。对于涉及公共利益的国有企业,政府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管理。其次,强化劳动法令执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积极推进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建立行之有效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扭转单个劳动者相对于资本的弱势地位,形成劳资双方共创、共享企业财富的新模式。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积极促进农民增加收入。首先,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努力创造就业岗位结合起来,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其次,积极推进城镇化,逐步减少农村人口,以增加农村人均土地拥有量和农产品需求量,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再次,加大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力度,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收入差距。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中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到东部沿海地区就业或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中西部地区应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完善收入再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立切实可行的收入监测制度,为健全税收调节等收入再分配机制提供必要前提。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将分类所得税转变为综合所得税,并逐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农村居民最需要的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保障农村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和农村居民的医疗需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将全部城镇就业人员特别是民营企业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范围,逐步建立面向所有城镇劳动者的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3. 我国现阶段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中存在哪些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1)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领域,我国劳动者报酬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2)行业差距太大
(3)同工不同酬
(4)分配秩序比较混乱,这表现在不少私营企业拖欠克扣工资
(5)地区差别与城乡差别过大
国民收入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1)二次分配存在“逆向调节”。由政府主导的“二次分配”本来的作用是要弥补
市场机制下初次分配在公平方面的不足,但在我国却在一定程度存在着“逆向调
节”的现象。
(2)官员消费的行政费用快速增长
(3)财政支出长期重发展、轻民生

原因分析:
(1)多数从业人员的工资过低,并且多年不作调整,使中国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资本回报比重却逐年上升。(最低工资过低是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2)政府收入的增长速度远高过经济增长速度,而经济增长速度又要高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
(3)垄断行业以垄断地位获取收益,垄断行业内职工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员工。
(4)干一样的活,由于身份不一样,临时工、劳务派遣工,你的工资比正式工和老职工差很多。 还有,再加上也就是所谓制度外的收入比较多,灰色收入多,法律并没有那么明确说它的确是不太合理的,但非法收入确实也长期存在。
(5)地区改革开放程度的不同导致了一定的地区差别。
(6)政府对高收入者税收调节机制不健全;“偷、漏、逃、抗税”严重,对非法收入处罚乏力;在税收收入连年大增的良好环境下,我国税收流失额也在趋于扩大。
(7)投资不科学,如果是促进公平的公共政策,农村及西部应该是政府公共投资的重点,然而,恰恰是城市与东部占了政府投资的绝大部分。
(8)中国财政收入的增长远远超过GDP增长,而用于官员消费的行政费用增长,又远远超过财政收入的增长。

行政支出的上冲,其必然后果是国民收入的下行。
热衷于经济性基础投资,以巨大投资拉动GDP,而直接用于改善民生方面的公共投入则偏低一直是政府财政支出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中存在哪些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4. 我国收入分配存在哪些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一是深层次问题的制约。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和经济社会体制乃至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严重制约着分配问题的解决。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不少行业、地区高消耗低产出,这使得这些行业地区财富增长相对缓慢,制约着行业、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缩小;经济结构不合理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外依存度高、第三产业比重小、低附加值产业产品多、低层次劳动者供过于求等,使农民增收、外向型行业和低端行业企业劳动者以及农民工、劳务派遣工、非全日制工等人员工资增长难以实现,加之垄断企业的地位强化与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不良并存,以上这些都助长了城乡、行业、群体收入差距拉大;而经济社会体制存在的问题如城乡之间尚未完全打破的分割管理体制、对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发展支持政策的不平衡以及社会诚信的缺失等,也严重制约着分配关系的理顺和分配秩序的规范。一句话,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分配领域存在的三大问题无法根本解决,这也是三大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深层次原因。
  二是利益团体的制约。改革开放到今天,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大幅度提高,在此进程中,某些行业、部门、群体的收入得到更大幅度的增长,与其他行业、部门、群体的收入形成了很大差距,这其中有合理因素,但同时也存在不合理因素,即依靠权利、垄断地位、人员身份区分等手段获得的不合理收入。这些行业、部门、群体在社会中一般都居于有利位置,其基于自身利益往往有意无意对理顺分配关系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持反对或阻挠的态度,这大大加大了解决分配领域存在问题的难度。
  三是收入分配政策措施不健全、有关方面配合不得力的制约。收入分配是一个大系统,其构成因素有分配主体、分配内容、分配手段、分配结构、分配水平、分配关系等,涉及一次、二次、三次分配领域,包含国家、企业、居民三者分配,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机关、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工资分配等多方面内容,且与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等多方面相互联系、制约。时至今日,如果不系统设计安排收入分配政策措施,并由有关主管部门配合实施是无法适应当前形势需要的,也是难以抓好落实的。而这些年来,我们的收入分配政策设计安排恰恰缺少系统性,没有一个最高层机构总抓分配改革,已出台的有关政策,基本都是治标性质的,且往往不够周全,普遍带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色彩,工作中有关主管部门又没有形成高效的合作,这也是造成其收效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5. 目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哪些问题?

从目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状况看,存在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中国当前阶段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绝大多数居民收入水平或多或少普遍提高基础上的差距拉大;第二,当前收入分配存在明显的城乡分化、地区分化和行业分化等特征,问题最大的是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据统计比较,在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上,我国已经超过几乎所有国家;第三,我国低收入的贫困阶层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在农村,主要是贫困地区农民;在城镇,主要是效益差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在职或下岗职工及部分鳏、寡、孤、独、病、残等社会弱者。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第一,初次分配中存在严重的不平等、不公平。最突出的表现是:(1)一些部门、行业和个别社会成员垄断经营或竞争初始条件的不平等分割,获得了垄断利润和高额利润;(2)改革不到位,凭借“行政权力”实施超额分配;(3)特殊的产业与地区差别政策,使某些行业、某些地区先富了起来。 第二,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作用严重缺失。对高收入进行调节并对低收入实施转移支付是缓解收入初次分配矛盾的基本手段,也是收入再分配的基本功能。但是,这方面改革没有到位,功能作用缺位,政策措施苍白。首先,对高收入者调节不力,“逃税”、“避税”严重,处罚无力。对低收入者有效保障基础薄弱,执行中扶助缺失,致使相当一部分贫困者难以获得有效援助。 第三,收入分配货币化程度低,透明度不高,加之腐败蔓延,使一部分社会成员能够轻易获得“灰色收入”、“非法收入”,从而造成了一批暴富者。

目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哪些问题?

6. 目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哪些问题?

从目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状况看,存在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中国当前阶段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绝大多数居民收入水平或多或少普遍提高基础上的差距拉大;第二,当前收入分配存在明显的城乡分化、地区分化和行业分化等特征,问题最大的是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据统计比较,在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上,我国已经超过几乎所有国家;第三,我国低收入的贫困阶层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在农村,主要是贫困地区农民;在城镇,主要是效益差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在职或下岗职工及部分鳏、寡、孤、独、病、残等社会弱者。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第一,初次分配中存在严重的不平等、不公平。最突出的表现是:(1)一些部门、行业和个别社会成员垄断经营或竞争初始条件的不平等分割,获得了垄断利润和高额利润;(2)改革不到位,凭借“行政权力”实施超额分配;(3)特殊的产业与地区差别政策,使某些行业、某些地区先富了起来。
第二,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作用严重缺失。对高收入进行调节并对低收入实施转移支付是缓解收入初次分配矛盾的基本手段,也是收入再分配的基本功能。但是,这方面改革没有到位,功能作用缺位,政策措施苍白。首先,对高收入者调节不力,“逃税”、“避税”严重,处罚无力。对低收入者有效保障基础薄弱,执行中扶助缺失,致使相当一部分贫困者难以获得有效援助。
第三,收入分配货币化程度低,透明度不高,加之腐败蔓延,使一部分社会成员能够轻易获得“灰色收入”、“非法收入”,从而造成了一批暴富者。

7. 试就我国当前在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御用我国在现阶段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的理论进行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9%左右,尤其在1991年以后的十年(1992—2001年)中,GDP总值翻了一番半(增长152%),GDP年均实际增长率达到了9.7%,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8.8%.但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的差距却不断扩大。世界各国往往把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指标之一。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分配比较均等,0.3—0.4属于分配比较合理,0.4—0.5表明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则意味着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据统计,2000年以后,我国城乡居民的综合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4,而且呈继续上升趋势,近几年的增速甚至超过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200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65,2005年逼近0.47。  
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制度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一)历史沿革、资源禀赋及发展阶段的影响。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特征非常明显。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不同的发展政策以及城乡居民的不平等待遇,如“剪刀差”、“户籍制度”等的实施,加重了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另外,我国国土面积较大,由于各地区位置、自然资源条件等差别很大,造成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明显地呈现出东、中、西阶梯式发展的格局。加上改革开放以来采取由东向西的经济梯次推进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客观上拉大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这是导致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呈现出地区差别的直接原因。 
(二)经济体制改革及体制变迁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竞争的结果导致不同劳动者或生产要素拥有 
(三)原有体制的政策惯性及部分宏观政策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在相当程度上同原有体制下的“政策惯性”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是原有体制下的一种政策产物。农产品的低价收购政策、限制农民进城政策、对农民的税收政策、对农民的税外负担政策、对城市居民的福利补贴政策,都是原有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者之间的收入差别。 
•(四)制度的缺陷及政策制度不到位因素的影响。由于我国所进行的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的全面改革,一些制度的缺位不可避免。目前,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新旧体制并存、体制缺位、体制错位、体制虚设、法律政策缺位、法律政策本身的规制力度不够、政策规定有不周延的空隙、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不力或受到干扰等。(五)社会保障乏力、教育机会不均等因素的影响。社会保障的功能在于它通过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方面的运作,缩小居民间收入差距,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面太窄,只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部分大型集体所有制职工享受,而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的中方员工却很少享受。这种在享受社会保险方面的不均等性,使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
  
(一)    发展经济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说到底经济发展是根本,国家富了人民也就富了。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二)深化分配制改革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有一个怎样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的问题。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式,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

试就我国当前在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御用我国在现阶段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的理论进行分析。

8.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2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当前我国分配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分配制度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偏低.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1997年的53.4%下降到2007年的39.7%,而政府所得由13.14%提高到14.16%,企业所得由18.99%提高到31.29%.多年来,我国GDP以平均10%的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增长的幅度更快,年平均增长超过20%,但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较慢.二是再分配过程中公共支出比重偏低.近年来,政府用于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快速增长,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方面的公共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