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的学术成果

2024-05-15

1. 杨杰的学术成果

先后在《统计与决策》、《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研究》等刊物上发表文章15篇,EI检索4篇,ISTP(ISSHP)检索3篇。主持云南省科技厅面上项目(省级)1项,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2项,校青年基金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其它省部厅级课题3项。

杨杰的学术成果

2. 杨杰的研究领域

聚芳硫醚类树脂的合成、放大、结构与性能研究;聚芳硫醚类树脂、纤维、薄膜和复合材料的改性与加工研究;高性能聚合物树脂合成与复合材料研究。形成了从聚芳硫醚类树脂的分子设计、聚合物合成、产业化生产到加工应用全面且系统的研究领域,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代表了国内聚芳硫醚研究和应用开发的水平与方向。

3. 杨杰的学术成就

已在图象处理、模式识别、数据融合、数据挖掘、人工智能领域主持承担3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973项目课题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中法、中日韩、中新)3项、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1项、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2项、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1项、航天科研项目10多项。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骨干教师计划、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曙光优秀学者“曙光跟踪计划”。6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其中4项为第一完成人),已发表专著3本(1本在德国出版,1本在新加坡出版,1本获国家学术出版基金资助),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被SCI检索200多篇,被EI检索200多篇。已指导博士后4名、博士研究生40多名、硕士研究生50多名,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

杨杰的学术成就

4. 杨杰的主要成果及奖励

近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登·怀特的历史书写理论与中国当代文艺学研究”,主持省部级科研重点项目2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教育部科研项目子课题6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21世纪中国文学通用教材”《写作学教程》,主编、参编《文艺美学的多重复合结构》等学术著作10余部;在《文艺理论研究》、《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文艺报》、《南京师大学报》、《齐鲁学刊》、《北方论丛》等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10余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美学》等刊物全文转载;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山东高校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主持省级精品课程“美学” 。

5. 杨俊杰的主要科研项目及代表性成果

 1、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秸秆发酵剂及生物、膨化技术制备颗粒饲料的研究与开发 ,15万元, 第二;2、天津市科委:手性分子筛固定相连续拆分制备手性药物研究 ,2003.4—2005.8, 5万元, 第三;3、自然科学:固体碱催化合成生物柴油基本规律研究, 10万元, 第三;4、国家科技部支撑:维生素B12精制工艺关键技术研究(2007BAI46B04),2007.9—2010.12, 185万, 第三 。 1、第一作者,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微波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22卷第1期:49—512、 第三作者,物理化学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探讨,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22卷第3期增刊: 95—963、第三作者,头孢他啶侧链酸及其活性硫酯的合成研究,中国抗生素杂志,2008年,第33卷第4期:206—2094、第二作者,黄豆黄素-ß-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1年, 第23卷第10期: 1346—1348

杨俊杰的主要科研项目及代表性成果

6. 杨杰的相关成就

坚持将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理论指导临床,临证注重疗效,在多年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一种恒动整体观、双向判别、三因特色、四条途径”的中医诊法理论框架,构建“形-神-运气”的中医诊疗模式,诠释现代语言的“自然-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建立人体整体调整的医学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中医诊断、治疗与养生模式。 治病注重整体调理,坚持中医辨证与辨病论治相结合,大力提倡“治未病”。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编写《抗癌秘验方》、《抗癌药膳食疗方》、《抗癌中草药》等系列书籍。

7. 杨仁杰的研究方向

业务专长为肿瘤的介入微创治疗(栓塞术,灭活术),血管狭窄或闭塞的经皮再通术,非血管空腔脏器(胆管,消化管,气管,输尿管等)狭窄或闭塞的再通术,子宫肌瘤的栓塞术,梗阻性黄胆和出血的治疗。

杨仁杰的研究方向

8. 杨栋的科研成果

一、著作  1.《大都风采》,中华书局,2010年4月,第2作者。  二、论文  2.《整理国故 传承文脉》,《光明日报》,2010年3月22日,第2作者。  3.《疑古与新证的交融——顾颉刚与王国维的学术关联》,《文史哲》,2010年第3期,第2作者。  4.《二十世纪〈淮南子〉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1期,第1作者。  5.《禹铸九鼎传说谫论》,《中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第1作者。  6.《共工非鲧考——兼及与禹之关系》,《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第6期,独撰。  7.《“神显”薏苡的象征解读——薏苡非夏族图腾论》,《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独撰  8.《济济一堂 切磋琢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第6期,第2作者。  9.《大禹传说研究百年回眸》,《历史文献研究》,第29辑,2010年10月,第1作者。  10.《“禹生于石”神话传说与石的文化意蕴》,《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独撰。  11.《先秦时期记载古神话的主要典籍》,《文化传播与社会发展》,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独撰。  参加项目:  1.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子课题“神话思维与上古神话传说”。  2.陕西省教育厅项目“古籍从传统典藏模式向数字化模式的转型研究”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