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下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时期的通货膨胀。

2024-05-16

1. 详细说下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时期的通货膨胀。

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推行滥发纸币政策,引起货币贬值、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日益贫困,国民经济逐渐崩溃。 

概况 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通货膨胀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①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制度。1939年以前,通货膨胀速度较为缓慢。物价上升指数还未超过法币增发指数。如以1937年6月为1,到1939年12月,法币发行指数为3.04,而物价指数重庆为1.77。②1940年起进入恶性通货膨胀阶段,物价上升指数超过通货增发指数。到抗日战争结束的1945年 8月,法币发行指数为394.84,同期重庆物价指数为1795.00。③1947年起法币进入崩溃阶段。该年7月,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共、反人民内战,军费支出浩繁,黄金外汇大量消耗,法币发行如脱缰野马。到1948年8月19日,法币发行额累计为663694.6亿元,发行指数为470705.39,而同期上海物价指数为5714270.30。法币崩溃,改发金圆券。每300万元法币兑换金圆券1元(见彩图1948年国民党政府法币崩溃,天津市民在兑换“金圆券”)。④新发行的金圆券很快就告崩溃,1948年8月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短短10个月中,金圆券发行额为679459亿元,发行指数为307124.3,同期上海物价指数达6441361.5。如果把法币和金圆券合计,则自1937年6月到1949年5月,货币发行指数为144565531914.9(即1400多亿倍),同期上海物价指数为36807692307691.3(即36万多亿倍)。在1948年 8月一张提货单上共贴有 100元面额印花税票61000余张 


1948年金圆券发行,上海市民争相挤兑黄金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迁广州,同年6月,金圆券发行额增达130万余亿元,7月份又分别在广州、重庆小块地方发行了银圆券(见彩图中央银行金圆券壹佰万圆(1949,148×60mm)、中央银行银圆券壹圆(1949,147×59mm))。 

后果 国民党统治区延续12年的通货膨胀,对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进行了残酷的掠夺。在通货膨胀下,物价不断上涨,而工资的提高却极其缓慢,按货币计算的名义工资虽有所增加,而实际工资则大幅度下降,工人、职员、知识分子的生活日益贫困。农民的苦难也十分深重,不仅是工业品与农产品交换价格剪刀差扩大,农民出售产品换回来的工业品日趋减少,而且在通货膨胀下,国民党政府实行田赋征实和粮食等征购、征借,对农民进行直接掠夺。民族资产阶级在通货膨胀初期,因工人实际工资下降,获取了较多的利润。但在剧烈的通货膨胀下,国民党政府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加以利息率奇高,民族工业正常的再生产受到破坏。后期,又受到美国商品大量倾销的打击和官僚资本的排挤,民族工业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在剧烈的通货膨胀中,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则获取了□利,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日趋尖锐。 

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陷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激起了人民群众的愤慨与反抗。从1946年12月起,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国民党统治区广大学生、工人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爱国运动进入新的高潮,逐步形成反对国民党政府统治的第二条战线。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终于宣告了国民党政府统治及其通货膨胀政策的最后结束。
希望对你有用

详细说下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时期的通货膨胀。

2. 国民党统治时期通货膨胀是怎么演变的?

1935年国民党反动政府实行了“法币改革”,规定自1935年11月4日起,以伪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1936年又增加了伪中国农民银行。1942年7月1日起,法币的发行权统一于伪中央银行);并宣布所有白银和银元的持有人,应立即将其缴存政府,照面额换领法币。
从法币改革到抗日战争前夕,法币的发行额增加到三倍以上。截至1936年6月为止,搜刮人民的白银就达二亿二千五百万元。
抗日战争期间,法币的发行额迅速增长。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时,法币的发行额为1937年7月抗日战争发生时的三百四十余倍,同一时期的物价至少上涨了二千倍左右。 抗日结束后,国民党反动派又发动了反人民的国内战争,这就不能不更加大量地增发纸币。从1937年6月至1948年8月21日法币崩溃为止,法币发行量上升到四十七万倍,同一时期上海的物价上涨了四百九十二万七千倍。大量发行的结果,法币急剧地贬值,1948年8月法币的购买力只有战前币值的五百分之一。
1937年——1949年100元法币的购买力变化如下:
1937年      可买黄牛二头;
1938年      可买黄牛一头;
1939年      可买猪一口;
1941年      可买面粉一袋;
1943年      可买鸡一只;
1945年      可买鸡蛋二个;
1946年      可买固体肥皂六分之一块;
1947年      可买煤球一个;
1948年      可买大米两粒
1949年      可买一粒大米的24.5‰,
其贬值速度简直超乎人们的想象。

3. 国民党统治时期通货膨胀是怎么演变的?

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通货膨胀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制度。1939年以前,通货膨胀速度较为缓慢。物价上升指数还未超过法币增发指数。如以1937年6月为1,到1939年12月,法币发行指数为3.04,而物价指数重庆为1.77。
1940年起进入恶性通货膨胀阶段,物价上升指数超过通货增发指数。到抗日战争结束的1945年 8月,法币发行指数为394.84,同期重庆物价指数为1795.00。
1947年起法币进入崩溃阶段。该年7月,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共、反人民内战,军费支出浩繁,黄金外汇大量消耗,法币发行如脱缰野马。到1948年8月19日,法币发行额累计为663694.6亿元,发行指数为470705.39,而同期上海物价指数为5714270.30。法币崩溃,改发金圆券。每300万元法币兑换金圆券1元。
新发行的金圆券很快就告崩溃,1948年8月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短短10个月中,金圆券发行额为679459亿元,发行指数为307124.3,同期上海物价指数达6441361.5。如果把法币和金圆券合计,则自1937年6月到1949年5月,货币发行指数为144565531914.9(即1400多亿倍),同期上海物价指数为36807692307691.3(即36万多亿倍)。
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通货膨胀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通货膨胀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通货膨胀。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国民政府迁广州,同年6月,金圆券发行额增达130万余亿元,7月份又分别在广州、重庆小块地方发行了银圆券。
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通货膨胀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通货膨胀后果 国民党统治区延续12年的通货膨胀,对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进行了残酷的掠夺。在通货膨胀下,物价不断上涨,而工资的提高却极其缓慢,按货币计算的名义工资虽有所增加,而实际工资则大幅度下降,工人、职员、知识分子的生活日益贫困。
农民的苦难也十分深重,不仅是工业品与农产品交换价格剪刀差扩大,农民出售产品换回来的工业品日趋减少,而且在通货膨胀下,国民党政府实行田赋征实和粮食等征购、征借,对农民进行直接掠夺。民族资产阶级在通货膨胀初期,因工人实际工资下降,获取了较多的利润。
但在剧烈的通货膨胀下,国民党政府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加以利息率奇高,民族工业正常的再生产受到破坏。后期,又受到美国商品大量倾销的打击和官僚资本的排挤,民族工业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在剧烈的通货膨胀中,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则获取了暴利,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日趋尖锐。
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陷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激起了人民群众的愤慨与反抗。从1946年12月起,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国民党统治区广大学生、工人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爱国运动进入新的高潮,逐步形成反对国民党政府统治的第二条战线。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终于宣告了国民党政府统治及其通货膨胀政策的最后结束。

国民党统治时期通货膨胀是怎么演变的?

4. 1937年到1949年民国时期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奔腾式通货膨胀,物价涨幅300%以上
对中国的影响就是,物价飞涨,市民通货膨胀预期增加,市场的基本功能无法发挥。
原因是1.粮食减产,造成成本拉动同伙膨胀。
2.法币大量发行,造成货币贬值严重。
3.伪政府成立后,用大量伪币替代法币的流通,把法币压缩在更小的区域内流通,造成了严重的流动性过剩。
4.日军占领上海后,封锁了对外通道,海外商品来源几乎断绝,内地原材料、物资供应短缺,企业生产停顿,供给减少,物价飞涨。
5.同伙膨胀预期加强,人们开始重物轻币,囤积居奇,投机盛行,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进一步抬高了物价。
当时国民政府的政策主要有:
1.出售黄金,外汇,物资。
主要是为了增加供给,减少流动性,但是效果却没有预期中的好,因为出售黄金的本意是减少货币流通,但是实际上,不少人却借黄金投机,使效果大打折扣。
2.发行公债,试图减少货币供应量。
但是公债也是政府信用,将来还钱也是用新引发的纸币来偿还,如此以来,政府公信力下降。
3.出台相应政策,防止游资兴风作浪。
总之,国民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没有连续性,有些政策还前后矛盾,没有真正把紧印钞机的闸门。所以,没能减弱通货膨胀的影响。
这么做,目的是为弥补财政的赤字。
当时,国民政府热衷内战,军费开支数额庞大,财政赤字连年不断。抗日战争爆发后,财政赤字更加严重。 1937 年的赤字占财政支出的 73.27% , 1938 年上升到 74.36% , 1939 年达 76.11% , 1941 年财政赤字创纪录地上涨到 87.19%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政府的军费支出更是达到天文数字。连年的财政赤字不得不依靠发行纸币(法币)来弥补 。

5. 导致1937年到1949年民国时期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带来的好处

奔腾式通货膨胀,物价涨幅300%以上
对中国的影响就是,物价飞涨,市民通货膨胀预期增加,市场的基本功能无法发挥。
原因是1.粮食减产,造成成本拉动同伙膨胀。
2.法币大量发行,造成货币贬值严重。
3.伪政府成立后,用大量伪币替代法币的流通,把法币压缩在更小的区域内流通,造成了严重的流动性过剩。
4.日军占领上海后,封锁了对外通道,海外商品来源几乎断绝,内地原材料、物资供应短缺,企业生产停顿,供给减少,物价飞涨。
5.同伙膨胀预期加强,人们开始重物轻币,囤积居奇,投机盛行,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进一步抬高了物价。
当时国民政府的政策主要有:
1.出售黄金,外汇,物资。
主要是为了增加供给,减少流动性,但是效果却没有预期中的好,因为出售黄金的本意是减少货币流通,但是实际上,不少人却借黄金投机,使效果大打折扣。
2.发行公债,试图减少货币供应量。
但是公债也是政府信用,将来还钱也是用新引发的纸币来偿还,如此以来,政府公信力下降。
3.出台相应政策,防止游资兴风作浪。
总之,国民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没有连续性,有些政策还前后矛盾,没有真正把紧印钞机的闸门。所以,没能减弱通货膨胀的影响。
这么做,目的是为弥补财政的赤字。
当时,国民政府热衷内战,军费开支数额庞大,财政赤字连年不断。抗日战争爆发后,财政赤字更加严重。 1937 年的赤字占财政支出的 73.27% , 1938 年上升到 74.36% , 1939 年达 76.11% , 1941 年财政赤字创纪录地上涨到 87.19%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政府的军费支出更是达到天文数字。连年的财政赤字不得不依靠发行纸币(法币)来弥补 。

导致1937年到1949年民国时期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带来的好处

6. 抗战时期通胀是如何产生的

抗日时期,民国政府大量超发纸币,致使国统区出现通货膨胀,但是印发纸币只是造成通货膨胀的表面原因。
为抵御日本侵略,民国政府不断追加军事投入,政府开支不断增加


1935年至1937年,膨胀之态势已初露端倪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战争全面爆发。随着战事的深入,全国起而御敌,民国政府不断追加军事投入。从1940年开始,国民政府发动一个征兵的新高潮,预定三年内每年征新兵五十万名加以训练。如此庞大军队,自然会使政府支出增加(详细数据见后)。1939-1941年,政府总支出增长三倍半以上,其中军费占了总支出的大头,1940年军费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78%,1941年至1944年军费支出减少,这是由于先后实行田赋征实和粮食征借,当年征来的粮食的88%供应军队,使军费降下。但是用于征实和征借工作的费用,致政府的行政升支分别增加了12%和14%。
然而,这些新征入伍的上兵质量低劣,加之军事装备跟不上人数的增加,因此尽管军费颇大,军队人数增加,但军事效能未见明显改善。
富庶地区被日本侵占,政府广开税源弥补损失及增收,但杯水车薪,赤字逐年攀升

1938年底,日本侵入中国南部和东部,占领了中国1/3的领土。短短数月间,农、工生产富庶之地被日本攫取,这部分地区的农业产值占全国的40%,工业产值占92%。由于税源大部分丧失,国民政府便陷入前所未有的财政困难。
[详细数据]

1942年,国民政府开征一些新税目,1941年后期直接税改为从价计征,海关开征战时消费税,1943年10月开征盐税的战时附加税,1944年3月对盐税几乎加征到盐的售价的90%。种种措施之下,政府的收入有所增加,但与庞大的政府开支相比,依然是杯水车薪,政府赤字逐渐增加。
政府发行“爱国公债”筹借资金,但是认购者寥寥

抗战一开始,政府原以为人民爱国热情高涨,乃发行各种“爱国公债”。但是,由于当时人们对民国政府缺乏信心,担心购买后变得一文不值。所以,公债的承购量很少。以流通最广的救国公债为例, 1937年公开发行,1942年政府玩了一个新花样,强制国人购买,但是各省政府认为在农村执行此项办法,障碍重重,而表示反对,政府只能把强制摊派局限于城市 。人民以及银行界对公债均不感兴趣,虽经政府一再呼吁,承购额仅为半数。
1940年7月行政院特设“战时公债劝募委员会”,由蒋介石任主席,来推销公债。1941年公债发行达到一亿二千七百万元。尽管如此,公债收入对预算赤字而言仍旧微不足道,尚不及该年钞票发行额的2%。
税收和举债有限,政府便增发法币“筹集”资金;战时支出一半由增发法币垫付




在战事紧张时期,政府必须找钱来维持军需。但是由于当时税收和借贷有限,1937年至1945年期间,税收占战时支出仅为6%,而政府举债也收入微不足道,仅及累积的赤字的5%。于是,国民政府必须设法填补这个赤字窟窿。借贷、外国援助和增发货币,都是常规用来筹资和平衡赤字的路子,当前两者不甚凑效后,增发货币这个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自然粉墨登场了。在战争初期,政府向银行举债尚属于次要,但自1942年纸币发行权集中国家银行一家之手后,便完全改为以国库券向该行进行垫款。1942年和1943两年中,国家银行对私营企业的贷款不断增加,竟将存款全部用光。于是,国家银行不得不开动印钞机增发法币来应对政府需要。在整1937年至1945年期间,战时政府支出50.1%都是通过国家银行这类借款(即通货膨胀性性借款)来垫付的。换言之,民国政府支出一半靠增发法币来垫付。 (见上表)
法币超发导致通胀,同时日本的经济封锁、天灾粮食减产亦加剧了通胀


由于货币的增发,1940年至1945年,中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从战争开始之日,日本就对中国经济进行封锁,特别是战争后期,日军占据上海后,使中国丧失了与海路相通的最后一个据点,从上海走私运进内地的外国商品和上海制造的商品被迫终止。1942年,日军进攻云南,切断中缅公路。上海和中缅的沦陷后,据估算,1942年的进口额币1941年大致降低了50%,大家都预测外国商品将更加缺乏,结果导致1942年的物价加速上涨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了三倍以上。
在农业方面,由于天灾和国民党在农村征兵等原因,1940年粮食产量逐年减少,粮食价格普遍上涨, 也加剧了通货膨胀。抗日战争爆发前,历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基本上稳定在20亿担以上,而抗战爆发后,全国粮食产量逐年减少,1938年仅为1937年的65%, 1941年仅及1937年的59%。(资料来源:《粮价管制的措施》,《革命文献》第110辑第228页)
通货膨胀吞噬工农阶层收入,公务员收入跌到战前的1/10,挣扎在饥饿线上

通货膨胀导致物价和币值剧烈变动,势必重新让国民财富重新分配。所以,在战事纷乱的时代中,有幸运者,也有不幸者。由于目前缺乏全国性统计数据,故无法做详细分析,现根据四川和重庆这个地区来粗略考察通货对各阶层的影响。四川是当年经济的中枢,以此作样本是有相当代表性的。

注:此指数是以1937年为基准,即每年薪金收入变动与1937年收入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这个绞肉机,首先伸向了政府公务员以及城市工薪阶层。早在1940年,公务员、教师以及士兵的实际收入的2/3被通货膨胀所吞噬。工、农业的劳动者的实际工资下降了1/3。到了1943年,打工者的实际收入都在下降,但薪金收入者的情况最糟糕。公务员已频临在饥饿线上,其实际收入下跌到战前的1/10.至于教师和士兵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实际工资尚不到战前的1/5。据金陵大学农业经济当时的调查显示,四川省农民的购买力在战时候逐年下降,到1943年以及降至战前的85%(见上图)。
未注明数据来源:《中国通货膨胀史》,张公权,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版
结语
一个有意思的对比是:自甲午战争以来,日军历次侵华,公债均是其主要军费来源。1904年日俄战争,日本军费为17亿日元,战争期间日本发行公债达到6.8亿日元。在所谓“大东亚战争”期间,日本耗用军费总额为2220亿日元,其中近80%靠强制摊派政府公债来弥补。相较之下,国民政府的“爱国公债”则认购者寥寥。这背后,既有日本的现代金融体系比中国要完善得多的原因,也与日本军国体制在强制摊派“业务”上比国民政府更得心应手有极大关系。


7. 在国民党统治下为什么会通货膨胀

因为国民党当局混乱无序的经济接收和过早地放弃对物价、分配、资金等管制。
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国民党当局混乱无序的经济接收,给社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批工厂、企业、商店在接收中倒闭、停工,使战后经济丧失了恢复活力的能力,也为之后的恶性通货膨胀埋下了伏笔。
另一个导致国统区经济混乱、物价飞涨的原因是南京政府在国民经济尚未恢复、国内经济秩序还处于极其混乱的时候,便急急忙忙地把战时所采取的各项管制措施一律予以废除。
在国家政治、经济秩序尚未恢复常态以前,过早地放弃对物价、分配、资金等管制是极为有害的,这使社会久久不能走出无序状态。

扩展资料抗战胜利之初,国民政府拥有600万盎司黄金,9亿美元,接收的敌伪产业折合法币10万亿元,相当于当时法币发行额5569亿元的20倍。
此外,还有美国给予的剩余物资约20亿美元,这些完全可以用于整顿税收、平衡财政收支、抑制通货膨胀,但是国民党政府没能抓住机会,反而昏招迭出。
当时,上海物资奇缺,同时由于道路破坏,法币也奇缺,导致暂时性的通货紧缩。市场上出现了1法币兑换200储备券(汪伪政权的货币)的情况。
上海官方乘机建议将法币和储备券的兑换比率定为1:200,当时任经济部次长的何廉极力反对。何廉指出货币兑换应该以各地的物价指数为基础,以局部市场的价格来定官方货币比率,实际会造成货币贬值,使沦陷区人民一夜之间破财丢产。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抗战胜利后国统区通货膨胀奇观

在国民党统治下为什么会通货膨胀

8. 我国在解放初期有过一次通货膨胀,是什么时候?请问我国是怎样应对那次通货膨胀的???

解放初期并没有通货膨胀而是与之相反的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的出现在我国的北洋军阀统治开始后
当时各省均可发行可兑现的银行券作为筹款办法,但由于缺乏兑换准备,故信用低下,币值日跌。当时北洋军阀筹款主要由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发行可兑现的银行券。1915年袁世凯要恢复帝制,又加云南起义后军费大增,就强迫动用这两行的现银准备,遂使国库空虚,引起商民争兑。1916年5月12日, 北洋政府下令中、交二行钞票停止兑现,出现市面骚动,物价上涨,现银绝迹。一般商界怕承担损失,纷纷拒收京钞,而银行对北洋政府的垫款却日渐增多。5月份停兑时,京钞流通及存款数合计2600万元,10月达4600万元, 第二年12 月增到9700万元。于是京钞币值迅速下跌,一般常在7-9折之间。但这次通货膨膨胀风潮只限于京、津地区。后来中、交二行通过供款和发行公债,用了六、七年时间陆续收回京钞,才稳定住币值。
还有一次是法币的发行
法币。1935年11月4日, 国民党政府为摆脱美国白银政策引起的白银上涨给采用银本位制的中国带来的严重影响,因而实行法币改革,规定由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又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法币汇价为一元等于英镑一先令二便士。法币是一种以外汇为本位的货币制度,它借助无限制买卖英镑来维持币值,后来又投靠美元,从而打上了深刻的殖民地货币制度的烙印。 

1942年7月,法币的发行集中到中央银行。 由于国民党政府完全控制了金融事业,其发行法币又没有限制,这就为法币不断出现通货膨胀铺平了道路。在法币改革前,1934年底全国主要银行发行的兑换券总计约5.6亿元。到1936年1月,即法币改革后2个月,已增至7.8亿,此后更是猛增,至1948年8月21日已达6636946亿。与此同时,物价上涨得更快,如以1937年6月重庆物价指数为1,1948年8月21日上涨至1551000。 而上海物价比重庆更高,如以1937 年6 月为1 , 则1948 年8 月21 日为4927000。当时有人说,战前能买一头牛,这时只能买1/3包火柴。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