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和萧红是什么关系?

2024-05-12

1. 鲁迅先生和萧红是什么关系?

知己。
萧红在民国女作家里,长得不漂亮,文采也不见得最好,她一生情路坎坷,可看过她每段感情之后,不知为何会觉得她是一个根本不会爱,不懂爱的女人。从她与王恩甲、与萧军的爱情婚姻里,看到的只有四个字:为了生存。但萧红年轻单纯,性格特别好,有着年轻女子的天真活泼,她在鲁迅面前常会流露出小女人的娇纵。
鲁迅有着文人的敏感和脆弱,这是被许广平忽略了的,但鲁迅的精神需求却不能因此停止,先生最痛苦的时候常夜不能寐,独自躺在冰冷的水泥地上。他也需要有红颜知已。萧红的闯入无疑为先生幽闭的心打开了一扇窗户。

扩展资料
鲁迅先生就是因为母亲的包办婚姻而内心烦闷和痛苦,他与朱安20多年苦行僧似的独身生活,形成了猜疑、偏激、郁闷、孤苦的个性心理,这在《自题小像》、《爱之神》、《寡妇主义》、《随感录四十》等文章中或隐或显地流露出来。
而对于许广平鲁迅也应该是不爱的,他们开始只是普通的师生关系,如果不是许广平的主动示爱并同居直到许广平怀孕,鲁迅也许会一直犹豫下去,许广平恐怕一辈子成不了鲁迅夫人。婚后的生活对于许广平来说更像是助手和保姆,根本让人感觉不到鲁迅的爱。

鲁迅先生和萧红是什么关系?

2. 鲁迅先生和萧红是什么关系?

鲁迅先生和萧红的关系就是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还是偶像和粉丝的关系。
他对萧红仅止于喜欢,但还未至于暗恋。在情感上,鲁迅基本上不追女人,原配太太是包办,他不喜欢,一辈子都对她很冷淡。
许广平成为鲁迅的夫人,也很费了些周折。两人都同居了,鲁迅对外界还避嫌着他们的关系,称许广平是他的助手,如果朋友在他家撞见许广平,他就对人说,许广平是来帮他抄稿子的。出去旅游,非要三人房,让友人陪睡。

简介
在婚后,许广平不但成了鲁迅事业上的助理,也是他生活上不可缺的伴侣。但显然,他们之间缺失了一些情调。许广平对鲁迅好得无可挑剔,但琐碎的生活让许广平不能分身,只是鲁迅的精神需求却不能因此停止。
鲁迅不说,但愈是不说,心内愈压抑。除了把心内的火山用文字宣泄之外,在生活里,他也是需要有红颜知己的。萧红的闯入,无疑给鲁迅幽闭的心打开一扇窗户。

3. 萧红与鲁迅先生之间有怎样的渊源?

许广平,北京妇子师范大学的学生领袖,可以说是鲁迅的妻子吧,她和鲁迅育有一子,名周海婴。鲁迅的原配是朱安,可惜一生未与她圆房。朱安还在世的时候,鲁迅和他身边的人视她为一份无法推辞的馈赠,是他苦恼的来源。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鲁迅病逝于上海,朱安于一九四七年六月二十九日于北京病逝,而许广平于一九六八年三月三日在在北京病逝。
许广平(1898—1968)女,笔名景宋,广东番禺人。早年就读于直隶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1923年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1926年9月到广州,任广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训育主任兼舍监。1927年10月在上海与鲁迅结婚后协助他工作。1936年10月19日与宋庆龄等商量鲁迅治丧事宜,决定由宋主持鲁迅葬礼。1938年与郑振铎等编辑出版了《鲁迅全集》。抗日战争时期在上海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12月15日在上海租界被日军逮捕,狱中坚贞不屈。次年3月1日获释。1946年1月13日与宋等参加追悼昆明一二一惨案中于再等死难师生大会。次年任上海妇女联谊会主席。1948年经香港转到东北解放区。次年7月7日与宋等出席上海各界纪念“七七”庆祝解放大会。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妇联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等。1956年10月14日与宋庆龄等出席鲁迅遗体迁葬仪式。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3月3日在北京病逝。著有《许广平忆鲁迅》等。 喜欢箫红的人儿,推荐你看看《五月端阳红》记念箫红的。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
(本文内容由百度知道网友jbpa76e16c1cc贡献)

萧红与鲁迅先生之间有怎样的渊源?

4. 鲁迅与萧红的关系如何?

鲁迅与萧红

    一九三四年十月,一个二十三岁的东北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里,她立即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又视她如调皮的女儿,她就是萧红。
    一个陌生的东北姑娘,从遥远的关外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原来一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被几年的流浪生活打击得已经冰冷了。然而,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在这以前,这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寂寞的萧红,一个在生活中挣扎搏斗的东北姑娘。萧红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一双对人间有些怀疑的眼睛,一下子便明亮起来;一个孤立无援的贫弱女孩子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
    鲁迅先生的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小海婴(周海婴,鲁迅先生的独生儿子)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亲密得宛如一家人。
    萧红,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闯进了上海文坛。从此,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
    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5. 鲁迅与萧红的关系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问题描述: 
  
 要最快!!最详细!!!补充悬赏分10!!!!!!
 
 要在一小时之内补充悬赏分25!!!!!!!!!!
 
   解析: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到上海,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生死场》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之一,引起当时文坛的重视。鲁迅为之作序,给予热情鼓励。抗日战争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应李公仆之邀到山西临汾,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1940年去香港。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才的女性命运悲凉,1942年1月22日死在香港时,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身边。

鲁迅与萧红的关系

6. 萧红与鲁迅作品的关系,萧红与鲁迅先生是什么关系

1.鲁迅和萧红是师徒关系。
 
 2.萧红,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3.曾多次受到鲁迅的指导和鼓励,代表作有《生死场》、《孤独的生活》、《砂粒》等。
 
 4.鲁迅,字豫山,浙江绍兴人。
 
 5.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和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6.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和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7.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7. 萧红与鲁迅

萧红和鲁迅
  
  
         传说萧红在上海的时候,经常去鲁迅先生和许广平先生的寓所,经常一呆就是一整天。每一天,也和鲁迅先生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些话,又害怕耽误了鲁迅先生的时间,然后很快的匆匆下了楼。
  
         应该说,萧红在鲁迅先生家,和许广平先生相处的时间,更多一些。我没有看过,没有翻阅过,没有考查过更多的资料,不知道两个女人相处的情景,也不知道两个女人到底交流了什么。但这两个心思细腻的女人,应该是知道相互的心思的。毕竟谁知女人心?女人更了解女人。
  
         萧红和鲁迅先生,一个是爱慕之心,一个是爱才之心。这样说,应该是恰当的,也是合适的,不过分的。在于他们,也是相互知心的。这就是他们相处的基调。
  
         有人说,没有鲁迅先生,萧红会饿死在上海街头。我不知道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但鲁迅先生赏识萧红,并且使萧红成名,为更多人所知,倒是真的。说鲁迅先生对萧红的生活有再造之恩,也不是很夸张。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萧红的一生,我觉得,就用可歌可泣吧,有追求也有泪水。但终究也在文坛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也是一个慰藉吧。
  
         相比于萧红所处的年代,我们是何其的幸运。我们处于太平盛世,没有温饱之忧,不为饥寒所迫,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去追求自己的追求。
  
         我总是说,生活第一。我们要快乐的生活,如果还有什么理想,那就是这个做法,缓缓图之,渐行渐进。

萧红与鲁迅

8. 萧红在鲁迅先生生命的最后两年里做了什么呢?

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的萧红,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成为民国时期一位富有传奇性的女作家。
1934的冬天,萧红与萧军从青岛启程去上海正式拜见鲁迅,蒙受鲁迅的关怀与帮助,在上海萧红焕发了更大的活力。

一段时间里的萧红是鲁迅家登堂入室的常客,鲁宅的生活似乎也独向其开放,萧红偷偷地记住了许多鲁迅以为没有记住的事情。她从日常生活细节出发,细腻而动人地展现了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生活,让人看到了这位文圣世俗生活中的蓬勃生机。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但鲁迅作为普通人的生活有时却被人们忽略,其个人生活亦很少有人涉及,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则是填补了文学史上这一空白,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

陈丹青在《笑谈大先生》文云:“我曾经假想自己跟这个人要好极了,所以我常会嫉妒那些真的和鲁迅先生认识的人,同时又讨厌他们,因为他们的回忆文字很少描述关于鲁迅的细节,或者描述得一点都不好,除了极稀罕的几篇,譬如萧红女士的回忆。”
有一次萧红她去鲁迅家里,一进门,什么话也不说,就咯咯笑了。鲁迅问:“为什么笑呢?”她说:“天晴了,太阳出来了。”我想萧红最可贵的一点是她至死都保持了她少女的天性,她的淳朴和自然,她投向万物时如初生儿一般新鲜而好奇的那一瞥。

萧红与萧军在上海待了不到两年时间,这也是鲁迅生命的最后两年。对于他俩个人来说,鲁迅差不多是半人半神式的、父亲一样的存在。起初他们住在法租界,离鲁迅家很远,为了方便见面,他们就把房子换 到鲁迅家附近了。
萧红萧军常结伴来看鲁迅,每天都来。后来,就是萧红一个人来了。萧红来到鲁迅的书房里,鲁迅也只是平常地问一句:“来啦?”萧红说:“来啦!”。家里来客人的时候,萧红便和许先生一起做饭包饺子,包韭菜合子,两个女人一起闲聊。

那一时期,萧红的确往鲁迅家跑得勤,她喜欢听到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看着他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笑得咳嗽起来。她喜欢陪许先生编织毛衣,剪裁缝纫,听鲁迅讲鬼故事。她把这里当成了她祖父的后花园。她心情好的时候,比如穿了一件新的红上衣,一家人都没注意到,她忍不住了,咚咚咚跑上二楼问鲁迅:“我这衣裳好不好看?”鲁迅就会放下工作,打量她一眼,老实地作出评价:“不大好看。”隔了一会儿又告诉她不好看的理由,比如红的不能配紫的,也不能配咖啡色的;绿的也不能配紫的;又说到她的靴子……
又有一次她要出门赴约,许广平替她打扮,找来各种颜色的绸条用来装饰她的头发,其中一根红绸条,扮得萧红似乎不是很好看,鲁迅生气了,大声地对许广平说:“不要那样装她……”这一幕真是意味深长。

鲁迅先生帮助过许多文学青年,男男女女数不清,而把萧红当做一个孩子一样宠爱只有她。1935年月12月,萧红的中篇小说《生死场》以“奴隶丛书”的名义在上海出版,此书鲁迅为之作序,胡风为其写后记,在文坛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萧红也因此一举成名,从而奠定了萧红作为抗日作家的地位。
1936年5月,鲁迅在家里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访谈,斯诺问他:“当今文坛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家有哪些?”鲁迅毫不犹豫地回答:“萧军的妻子萧红,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可能成为丁玲的后继者……”如此肯定地褒奖一个人,对于生性很有些刻薄的鲁迅,甚为罕见。

后来,萧红离开了,她去了日本,这是1936年夏天的事。据说是“养病”,她走的时候,鲁迅正在生病。她走了三个月以后,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萧红因不熟日文,对于日本报纸的报道,只能“渺渺茫茫知道一点”。当确知噩耗后,24日即写信给萧军:“昨夜,我是不能不哭了,可惜我的哭声不能和你们的哭声混在一道。”
鲁迅去世了,萧军参与了鲁迅丧事的全过程,行弟子礼,他是走在第一个的。两个月以后,萧红回到了上海,先去万国公墓祭拜……
作为由鲁迅亲自培育成名的青年女作家,萧红对于父亲般的导师是充满崇敬与热爱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