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有什么原理?有什么组成?

2024-05-09

1. 太极有什么原理?有什么组成?

一般武学在乎的是以力催生出气
再由气催生出力
就是常说的:以力补气
以气生力
整个过程在于你的气和你的力
用自己的气和力去克制住别人的气和力
太极则不然
它的整个过程在于引导
元气贯穿全身却不使出丝毫的强横的力
而是以一种柔劲带开别人的劲力
一顺一带
克敌时
力量在于其次
而对于太极的整体把握程度将直接引导全过程
能否将对手的力量带开?
如何让自己攻击时带上敌人的劲力
全在于前面谈到的神
以神汇气
以气贯全身
以身带力
这就是太极的原理了

太极有什么原理?有什么组成?

2. 太极理论是什么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

    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

    钩掤逼揽人人晓,闪惊巧取有谁知?

    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至胜归。

    滚拴搭扫灵微妙,横直劈砍奇更奇。

    截进遮拦穿心肘,迎风接步红炮捶。

    二换扫压挂面脚,左右边簪庄跟脚。

    截前压后无缝锁,声东击西要熟识。

    上拢下提君需记,进攻退闪莫迟迟。

    藏头盖面天下有,攒心剁肋世间稀。

    教师不识此中理,难将武艺论高低。

    注释:

    本篇见于河南温县陈家沟两义堂太极拳谱,该谱明确、详细地提出了太极拳的打法:

    纵放曲伸--自由打,放长打法,远战。

    近身缠绕靠打合我意,--近战。

    劈打推压冲前打--远距离上手方法,迅速冲向敌手,在敌手穷于应付时,突然搬撂横采出横向劲,敌手如何提防?

    钩掤逼揽脚手并用--近距离打手法,上面手掤揽住,下面脚可用钩踢踩挂。

    佯输诈走--引敌进来,猛然回打岂不胜利。

    滚拴搭扫--制敌巧妙,出奇在转关、技巧重要。

    横直劈砍--直截了当,时机已到泰山压顶,横劈直砍一下解决战斗(益力时尚力,益巧时尚巧)。

    截进遮拦穿心肘,迎风接步红炮拳捶。二换扫压挂面脚,左右边簪庄跟脚——挨身近时可用肘;中距离时,看准来势用拳直接进击;远距离时用脚腿蹬踹扫。

    截前压后无缝锁,声东击西要熟识——无论近距离还是远距离都要作到无缝隙,令敌手无法可乘,还要牢记声东击西的战术运用,1是提防敌手,2是用于敌手。

    上拢下提--打上时要提防下面,打下时要提防上面。

    进攻退闪--当进则进,当退闪则退闪不能犹豫不决。

    藏头盖面--每个拳家都知道的事,防守要领。

    攒心剁肋--可做到一下子攒心剁肋是不容易的。

    教师不识此中理,难将武艺论高低--教师连这些道理都不懂,怎麽能谈武艺呢?
这些是太极拳经及其注解,希望对您有用!

3. 太极的养生原理是什么?

‍‍传承已久的太极拳成为了我们身边越来越常见的现象,它为什么会这么火呢?因为太极拳具有很强的养生效果,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休养身心。有研究指出,太极拳与慢跑都对心脏有益处,而且太极拳所需要的运动量更少。并且太极拳有自己的哲学来源,太极拳的哲理发端于道家学说,这对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塑造自身的生活理想和晚年生活目标很有好处。

太极拳的养身健身机理,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一、健脑

太极拳要求精神专一,意动身随,连绵不断,一气呵成,是对大脑很好的锻炼;太极拳全身放松、动静结合的锻炼方法有益于大脑皮层兴奋、抑制的调整。
二、练身
太极拳要求身体中正安舒,有助于防治颈椎病的症状等疾病;太极拳强调以腰为轴,对腰背等疾病的防治效果突出;太极拳注重节节贯穿,周身一家,有助于关节韧带、软骨组织的功能增强;太极拳着重虚实转换的锻炼,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平衡性与灵活性;太极拳通过肌肉张弛和关节的屈伸运动,对静脉回流心脏起到促进作用;太极拳还要求“形神合一”,意到、手到、足到、眼到,有助于视觉神经的锻炼与视力的改善等等。
三、练气

中医养生主张“气为血帅,气能生血”;太极拳主张“以意行气,以气运身”。习练太极拳可使呼吸逐步加深,通过横膈上下鼓动,牵动胸腹运动加强,对五脏六腑起到“按摩作用”,有助于加快人体气血循环,这是药物所达不到的效果。
太极拳源远流长,作为老年人养生锻炼的主要方式,不仅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更是修养身心的好手段。
‍‍

太极的养生原理是什么?

4. 太极是什么


5. 太极拳的原理

  太极拳原理
  技击是太极拳作为一个拳种最基本的组成成分,但多年来并不为人熟知。“太极拳有无真功夫”一直是存於许多人头脑中的疑问。笔者自幼随祖父杨禹廷习练太极拳,至今日30馀载,对太极拳拳法之精妙体会颇深。以愚管见,太极拳技击之妙,在於对人体平衡原理的谙熟与运用。
  人之所以能够直立行走运动,全赖力与力之间的平衡,是通过神经中枢调动肢体产生支撑力从而达到人体重力间的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人体必然难以维持平 稳站立而跌倒。普通人因缺乏训练,在与他人直接的身体对抗中很容易被外力所制,既而难於平衡。而太极拳拳法训练归根结底就是通过贯彻“静、轻、慢、切、 恒”的要求,从盤拳架入手,去僵催柔,重新整合人的神形意气,使之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充分调动人身潜能,在技击中节节贯串,在维护自身平衡的前提下迅速有 效地打破对手的平衡,制服对手。
  那麼太极拳练习者是如何增强自身平衡能力进而在技击中有效打击对手的呢?
  太极拳凡“绷、捋、挤、按、采、列、肘、靠、进、退、顾、盼、定”十三式,这十三式基本囊括了人体运动的轨迹。人在运动时,固有的平衡被打破,重心随运动 方向不断变换,人体必须在运动的同时不断调整使之建立新的平衡。其间维持平衡的肢体与身体整个的运动方向与力度上存在相对的虚实、动静变化。“粘即是走, 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盤拳架过程中强调的慢,就是要让练拳者充分体会由平衡到不平衡进而建立新平衡,循环往复、 周而复始的过程带来的身心感受。“虚领顶功,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说到底是要求练拳在运动中维持平衡。通过运动中去僵催柔的变化,神形意气相 合,从而达到表裏精粗无微不利的境界,做到中正安舒。
  盤拳架的过程,既是增强自身平衡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通过自身平衡能力的过程,也是通过自身的感受而知己知彼的过程。太极拳练习者对人体筋骨皮肉的结构和运动要有整体的把握,并且练到极致,能以皮肤神经末梢感知来自对手的外力方向及力度,达到“全身无处不是手”的境界。
  人体的运动时,重心移动越快,维持平衡越难,所以太极拳法讲究神形意气相合,讲究用意不用力,讲究“松柔圆缓匀”。就是说在技击时不留破绽,不给对手可乘之机。相反,与对手过招时,抓住手出招进由重心移动而带来的平衡变化的有利时机,後发制人。
  在对手因重心移动打破固有平衡之後,建立新的平衡之前,以粘的方法与对手来势意气相通,感知对手的运动方向和力度大小,用吞吐拿放的手段在化解来招攻势的 同时,施以微力,不让对手建立新平衡,使对手重心处於运动时顺势制服对手使之跌倒。“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丝毫不给对手以再次出招打击我的机会,而 处於慌忙维持自身平衡的窘迫状态。
  当对手察觉我方意图,试图挣脱时,我方即以连绵不绝之意“随屈而伸”,“大丢大顶”,“小丢小顶”“丢丢顶顶”,“不丢不顶”,还是顺对方重心移动方向施 以薄力,使对手始终无法建立新平衡,无法站稳。可以说,太极拳的技击是用对手自己的力量打败他自己。因此,与太极拳练习者过招的人有这样的体会:出手越快,输得越快;出手越狠,输得越惨,简直就是自己打自己。而这正是太极拳技击的真谛。
  凡技击,不外乎制约与反制约。制约谓之攻,反制约谓之守。能攻善守,攻守平衡者方能所向无敌。洞悉了人体平衡的原理,掌握了人体运动时由重心移动而产生的维持平衡过程中力与力之间的关系,才算懂得了技击的要义。笔者祖父曾说,跤场裏有好手。常言亦有“打人容易摔人难,摔人容易放人难”的说法。看来谁能更好地维持自身平衡,进而破坏对手的平衡,谁就能成为竞技场上的胜利者。
  太极拳由实践中来,还需回到实践中去,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发展的活力。历史发展到今天,太极拳以其修身养生健体的特殊功用为提高现代人身体素质、提升现代人生活品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太极拳的技击及其训练方法亦可为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提供借鉴之处。因为运动的原理本来就是相通的。也只有这样,太极拳才能 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获得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人类的文明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太极拳的原理

6. 什么是太极!

太极,是儒家经典《周易》中的重要概念。《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 分,太极一词见于《易传·系辞上》;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①对于此段文辞,历来有两 种解释。一种解为筮法,筮占者执蓍草于将分未分之时,即称太极;一种解为易理,视 太极为天地未分的混沌状态。两仪指的是天地,四象和八卦指的是四季和八种自然现象。 易理的解释后来有很多发展。汉代以谶纬解《易》,以卦气讲说阴阳灾异。《河图·括 地象》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未分,其气混沌。清浊既分,伏者为天,偃者 为地。”②意为天地未分前的太极是混沌一气,气分清浊,升降为天地。《汉书·律历 志》中称“太极元气,函三为一”,③将太极和元气并列起来。为了解释“元气”之前 的世界,《易纬·乾凿度》称:“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 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 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成而未相离。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又称:“有形始于弗形,有法始于 弗法。”④魏晋时期,韩康伯称:“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太极者,无称之 称,不可得而名,取有之所极,况之太极者也。”⑤他将太极又等同于“无”。宋明时 期,周敦颐著《太极图说》,以太极解释宇宙形成的过程: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 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顺布,四时行焉。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 变化无穷焉。”⑥周敦颐的“太极”,一方面回复到将太极说成是气,另一方面又提出 “太极”本于“无极”,“太极”的“有”产生于无极的“无”。周敦颐的宇宙生成论 就是一个从无极至太极,至阴阳、天地,至五行、四时,至万物的发生形成过程。程颐 和程颢则将太极等同于无极,“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阴阳一道也。太极,无极 也”,“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⑦认为无极、太极、道和理是 无二致的。朱熹也将太极说成是理,称“太极只是一个理字”;⑧“太极非是别为一物, 即阴阳而在阴阳,即五行而在五行,即万物而在万物,只是一个理而已”。⑨同时,朱 熹又称“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 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CD朱熹的“太极”、 “理”和“道”,内涵虽然各有侧重,但实际上也是相同的概念。由于朱熹的理学受到 官方推崇,宋代以后的儒家哲学中,太极就成为天地万物的根柢和枢纽,是决定一切和 派生一切的精神实体。“太极”成了朱熹理学的基础。 有人认为《易传》是道家思想的作品。但是《道德经》中并无“太极”的概念,在 第二十八章中,有“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句,尽管一般认为上述文字系 后人所加,但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两种《老子》帛书写本中皆有相同的字 句。无极,相当于道。不过在后来的道学著作中很少使用“无极”的概念。《南华真经 ·大宗师》篇,有“太极”一词:“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在太极之先而不为 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CE有人认为此 “太极”指宇宙的本体。但太极和六极对举,六极指东西南北和上下,即可度量空间, 而“太极”应解作六极之外的空间,故称“先而不为高”。因此可以认为,《南华真经》 的“太极”并非是抽象的“道”的意思。《天下》篇有“太一”一词:“古之道术有在 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 空虚不毁万物为实”。CF太一,可作“道”解,因此,后世有人认为“太一”即“太极”。 《吕氏春秋·仲夏纪》称“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 CG《淮南子·览冥训》称:“夫阳燧取火于日,方诸取露于月,天地之间,巧历不能举 其数,手征忽恍,不能览其光。然以掌握之中,引类于太极之上,而水火可立致者,阴 阳同气相动也”,汉高诱注:“太极,天地始形之时也,上犹初也。”CH显以《周易》 的《系辞上》为据。但是,清代俞樾认为高诱注有误,“太极”是“天之上”的意思, 指称六极之外的空间。《冲虚至德真经·天瑞篇》,在解释宇宙之发生时称: “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太初,有太始,有太素。” CI其后关于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之说明文字与《易纬·乾凿度》全同。可知《易纬》 的宇宙发生论已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家所容纳。 太平道的《太平经》有受到五行、八卦学说的明显影响,但将天地起源归结于“一”。 在《太平经》中,有近二十处使用“无极”一词,如“无极之天”,“无极之地”、 “无极之国”、“无极之境”、“无极之世”、“无极之术”、“无极之殿”、“无极 之道”,等等。“无极”之义大致指极深、极广、极远、极长、极为有效等意思,并未 同《易传》的“太极”概念相联系。五斗米道的《老子想尔注》,在解释“复归于无极” 时,称“唯有自守,绝心闭念者,大无极也”。CJ“无极”相当于“道”,“大无极” 即大道的意思。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二次提及《易》,还曾提及《河图》 《洛书》和“八卦”,但是并无“太极”的说法。 南北朝的道教文献中,特别是南方道教上清派的文献中,突然有大量“太极”字样 出现。齐梁道士陶弘景在《真诰·甄命授》中称:“道者混然是生元气,元气成然后有 太极,太极则天地之父母,道之奥也。”意为道生元气,元气成然后有太极。即由太极 生天地。因此,这一太极观直接源于汉儒。在《真诰》中,太极又有天上仙界的意思, 同卷称青鸟公“服金汋,而升太极”,“尸解之仙,不得御华盖,乘飞龙,登太极,游 九宫也”。CK在《协昌期》中,太极又是神灵的名称:“大方诸宫,青君常治处也。其 上人,皆天真高仙、太极公卿、诸司命所在也。”《稽神枢》称“张激子当为太极仙侯”, “受行《玉珮金铛经》,自然致太极真人”,太极真人就是“太上之弟子也,年七岁而 知长生之要”。另外“太极”又是道术的名称,《甄命授》称“服金丹为大夫,服众芝 为御史,若得太极隐芝服之,便为左右仙公及真人矣”。《协昌期》称“此太极上法, 常能行之,则魂魄和柔,尸秽散绝,长生神仙,通气彻视”。CL根据历代高道的传记, 上清派道士有不少是精研过《易》学的,因此,在上清派的《太上玉珮金铛太极金书上 经》《上清太极真人神仙经》《上清太极真人撰所施行秘要经》《上清太极隐注玉经宝 诀》,等经典中,也有不少论及“太极”的。 唐末五代时,杜光庭在《道德真经广圣义》中,以“太极”解释“道”,将易理和 《道德经》明确地联系在一起。在阐发“无名,天地之始”句时,杜光庭疏引《系辞》, 注称: “义曰:太极者,形质已具也。形质既具,遂分两仪,人生其中,乃为三才也。” CM金元以后,理学家们的“太极”观,对于道教教义思想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元明清 高道的论著中,多以太极与道互为诠释。元代全真道士李道纯《中和集》的《无一歌》 云:“道本虚无生太极,太极变而先有一。一分为二二生三,四象五行从此出。无一斯 为天地根,玄教一为众妙门。易自一中分造化,人心一上运经纶。”又有《抱一歌》云: “无极极而为太极,太极布妙始于一。一分为二生阴阳,万类三才从此出。本来真一至 虚灵,亘古亘今无变易。”ND意思是“太极”由虚无的“道”派生出来,将“道”放在 “无极”的意义上,由“无极”产生的“太极”,“太极”就相当于“道生一”之“一”, 故称“太极布妙始于一”。李道纯又在“问答语录”中,以“太极”解释天地、阴阳、 人身、金丹等,称:“天地即乾坤也,乾坤即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以太极言之,则曰天地。以易言之,则曰乾坤。以道言之,则曰阴阳。若以人身言之, 天地形体也,乾坤性情也,阴阳神气也。以法象言之,天龙地虎也,乾马坤牛也,阳乌 阴兔也。以金丹言之,天鼎地炉也,乾金坤土地,阴汞阳铅也。散而言之,种种异名。 合而言之,一阴一阳也。”NE而一阴一阳,就是太极。以“太极”代替“一”或者在相 同意义上理解“太极”和“一”。 唐代以后,道教的内养术逐渐成为各种长生方术中的主流。内养理论也上承《周易 参同契》,而多采用易理。五代北宋时期,道士陈抟“明《易》深造玄妙之理,视人之 祸福,物之休咎,其应有如蓍龟”。NF据传他有《先天图》传种放,以《太极图》传穆 修,穆修传周敦颐,周敦颐传程颢、程颐。据清代经学家考证,陈抟所传《太极图》本 名《无极图》,陈抟曾刻石华山,今已佚。《无极图》是方士之术。因此,陈抟的太极 已用于内丹修炼理论。《道藏辑要·玉诠》卷五收有陈抟降坛所述言论五段,降坛事属 无稽,所述可录以备考:“陈真人曰:两仪即太极也。太极即无极也。两仪未判,鸿濛 未开,上而日月未光,下而山川未奠,一气交融,万气全具,故名太极,即吾身未生以 前之面目。二仪者,人身呼吸之气也。鸿濛者,人身无想之会也。日月者,人身知觉之 始也。山川者,人身运动之体也。故四者之用,运之则分为四象,静之则总归太极。” NG他将“太极”视作未生之面目,修炼的目标就是返归太极。北宋张伯端在《玉清金笥 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中,将人身和天地相比类,认为:“以吾身之天地言之,自太 极既分,两仪判矣,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立而天地人之道备矣。天以动为体, 地以静为体,天地之气往来不息,而日月行乎其中,盖父母构形育我之后,始生脉络也。 自形完之后生缕络。”NH意即太极是天地创造的发端,也是人身的初始。天地有太极, 人身之中也有太极。 宋代还有一些道士将“太极”实指人身中的某一部位。曾慥编纂的《道枢·太极篇》, 其题注称:“身有横津,太极之根;葆其中黄,形可常存。”认为“人受中气以生,与 天地同于一禀者也”,“人之有黄庭,即天地之有太极,老氏之谷神”。NI曾慥称为 “太极之根”的“横津”,在“脐之下三寸”,也就是一般所称“下丹田”。因此,人 身之横津、黄庭就是人的太极。俞琰在《易外别传》中则主张邵雍“心为太极”的说法, 认为“人之一生即先天图也,心居人身之中,犹太极在先天图中”,“在易为太极,在 人为心,人之心为太极,则可以语道也”。NJ但是,南宋末年的雷思齐不以太极实指体 内某处,而将太极仅仅称作“特阴阳变化之宗会焉尔”,他从筮法的“太极”意义出发, 认为“易有太极。极,中也,一也,中自一也。是生两仪。仪,匹也,二也。匹而二也”, 因此“易由太极以标其一,所以为成象之谓”。NK意思是从筮法和象数的角度出发, “太极”和“中”、“一”是一致的。元代全真道士李道纯的内修理论,以折衷南北两 派,开创“中派”理论著称。他在《玄门宗旨》中将太极等同于金丹,称“释曰圆觉, 道曰金丹,儒曰太极。所谓无极而太极者,不可极而极之谓也”。因此,三教所说“体 同名异”。三者“初非别物,只是本来一灵而已。本来真性,永劫不坏,如金之坚,如 丹之圆,愈炼愈明”。“人生于天地之间,是谓三才。三才之道,一身备矣。太极者, 元神也。两仪者,身心也。以丹言之,太极者,丹之母也;两仪者,真铅真汞也”。NL 意思是内丹修练就是通过静定、凝炼,返于“太极”。清代全真道士刘一明《周易阐真》 将易理和道教内修完整结合在一起,认为金丹之道就是造化之道,内丹修炼就要法天法 地。在《象言破疑》中,刘一明称“无极”为“太空虚无”,是人的“未生身面目”时; 称“始极”为“浑然一气”,是人的“婴儿面目”时;称“太极”为“阴阳混合”, 是人的“孩儿面目”时。在《周易阐真》中,又称:“古人强图之以○,强名之曰道, 曰虚无,曰先天一气,曰无极,曰太极。曰道者,无名之名也;曰虚无、无极者,自未 生物时言之;曰太极一气者,自方生物时言之。 其实虚无一气、无极太极,总是道之一个物事,非有二件。这个物事,即是金丹, 在《河图》《洛书》即中五之中一点,在《先天》《后天》即阴阳相交之中一窍。”NM 清末全真道士黄元吉在《乐育堂语录》中,也认为:“大道非它,不过一太极而已。 天地之间,化化生生,极奇尽变,不可测度。岂后天尸气为之哉,殆先天一元之气 而已。”又称“天地间至神至妙,至精至粹而变化无方、隐显莫测者,莫如太虚元气, 即无极也。此气浑浑沦沦,实无物象。又曰:虚生太极是。然古今来,神圣贤豪,及一 切飞潜动植、胎卵湿化之灵而异者,无不各得此元气而来,然第曰太极,犹是虚无之端, 不可以神变化。迨至气机一动,分阴分阳,迭用柔刚,而太极之功始著。夫太极,理也; 阴阳,气也。理气合一,而天地人物生矣。理气合一,而圣贤仙佛之丹成矣。”同时, 在谈到修炼之要时,称“道即太极也,心犹阴阳也,精神魂魄意犹五行也”,道“落于 人身,成血肉之躯”,“修道岂有他哉,不过教人去其本无之污,以还固有之良己耳。 初下手时,先要认自家太极,太极即本来人也”。本来人的意思就是先天之人,先天之 人有先天之气,即元气,“盖此气为太极之气,先乎天地而有者也。 未有天地,先有此气。有此气,然后有天地,故曰先天。人得气于天地,实得此先 乎天地之气也,有此气则生,无此气是死,是气也即人之命也。人欲固命,不可不固此 气。”OD先天之气于人为命,于天为太极。因此,太极是天地万物之“根”。 金元以后,道教吸收易理不仅适应了官方哲学的要求,也将易理同道教教义和内修 理论相结合,并且在法衣、法器中广泛采用了太极阴阳的图案,于是太极阴阳图,在民 间就成了“道”和道教的标志。并且由于道教多有祈禳镇邪的仪式,因此,在民间遂多 以太极阴阳图挂于门框积厅堂之中,作为驱邪之用。

7. 太极的本质是什么?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世界物质和非物质无非两种形态,“有”和“无”,而这里的无极可以归类到“无”,而太极可以归类到“有”,也就是说,太极是“有”的始祖,是形成世界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太极生两仪,这里的两仪指的是阴阳两仪,也就是说,“有”又可以分为两种形态,“阴”和“阳”。如果用数字表示,无极就是数字0,太极是数字1,而两仪则是数字2。       老子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可以说太极就是道,就是法则,就是圣人遵守的准则。       事物的变化万千,常常让我们无所适从,但只要掌握了事物中的所有变化,将其归纳为六十四卦,再进一步归纳为八卦和两仪,最后归纳为统领这所有变化的太极,可以说,太极是事物的关键,事物的本质,事物的精髓。 
 
 

太极的本质是什么?

8. 太极拳的原理

技击是太极拳作为一个拳种最基本的组成成分,但多年来并不为人熟知。“太极拳有无真功夫”一直是存于许多人头脑中的疑问。笔者自幼随祖父杨禹廷习练太极拳,至今日30余载,对太极拳拳法之精妙体会颇深。以愚管见,太极拳技击之妙,在于对人体平衡原理的谙熟与运用。
人之所以能够直立行走运动,全赖力与力之间的平衡,是通过神经中枢调动肢体产生支撑力从而达到人体重力间的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人体必然难以维持平稳站立而跌倒。普通人因缺乏训练,在与他人直接的身体对抗中很容易被外力所制,既而难于平衡。而太极拳拳法训练归根结底就是通过贯彻“静、轻、慢、切、恒”的要求,从盘拳架入手,去僵催柔,重新整合人的神形意气,使之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充分调动人身潜能,在技击中节节贯串,在维护自身平衡的前提下迅速有效地打破对手的平衡,制服对手。

那么太极拳练习者是如何增强自身平衡能力进而在技击中有效打击对手的呢?
太极拳凡“绷、捋、挤、按、采、列、肘、*、进、退、顾、盼、定”十三式,这十三式基本囊括了人体运动的轨迹。人在运动时,固有的平衡被打破,重心随运动方向不断变换,人体必须在运动的同时不断调整使之建立新的平衡。其间维持平衡的肢体与身体整个的运动方向与力度上存在相对的虚实、动静变化。“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盘拳架过程中强调的慢,就是要让练拳者充分体会由平衡到不平衡进而建立新平衡,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过程带来的身心感受。“虚领顶功,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说到底是要求练拳在运动中维持平衡。通过运动中去僵催柔的变化,神形意气相合,从而达到表里精粗无微不利的境界,做到中正安舒。
盘拳架的过程,既是增强自身平衡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通过自身平衡能力的过程,也是通过自身的感受而知己知彼的过程。太极拳练习者对人体筋骨皮肉的结构和运动要有整体的把握,并且练到极致,能以皮肤神经末梢感知来自对手的外力方向及力度,达到“全身无处不是手”的境界。
人体的运动时,重心移动越快,维持平衡越难,所以太极拳法讲究神形意气相合,讲究用意不用力,讲究“松柔圆缓匀”。就是说在技击时不留破绽,不给对手可乘之机。相反,与对手过招时,抓住手出招进由重心移动而带来的平衡变化的有利时机,后发制人。
在对手因重心移动打破固有平衡之后,建立新的平衡之前,以粘的方法与对手来势意气相通,感知对手的运动方向和力度大小,用吞吐拿放的手段在化解来招攻势的同时,施以微力,不让对手建立新平衡,使对手重心处于运动时顺势制服对手使之跌倒。“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丝毫不给对手以再次出招打击我的机会,而处于慌忙维持自身平衡的窘迫状态。
当对手察觉我方意图,试图挣脱时,我方即以连绵不绝之意“随屈而伸”,“大丢大顶”,“小丢小顶”“丢丢顶顶”,“不丢不顶”,还是顺对方重心移动方向施以薄力,使对手始终无法建立新平衡,无法站稳。可以说,太极拳的技击是用对手自己的力量打败他自己。因此,与太极拳练习者过招的人有这样的体会:出手越快,输得越快;出手越狠,输得越惨,简直就是自己打自己。而这正是太极拳技击的真谛。
凡技击,不外乎制约与反制约。制约谓之攻,反制约谓之守。能攻善守,攻守平衡者方能所向无敌。
洞悉了人体平衡的原理,掌握了人体运动时由重心移动而产生的维持平衡过程中力与力之间的关系,才算懂得了技击的要义。笔者祖父曾说,跤场里有好手。常言亦有“打人容易摔人难,摔人容易放人难”的说法。看来谁能更好地维持自身平衡,进而破坏对手的平衡,谁就能成为竞技场上的胜利者。
太极拳由实践中来,还需回到实践中去,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发展的活力。历史发展到今天,太极拳以其修身养生健体的特殊功用为提高现代人身体素质、提升现代人生活质量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太极拳的技击及其训练方法亦可为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提供借鉴之处。因为运动的原理本来就是相通的。也只有这样,太极拳才能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获得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人类的文明发挥更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