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国际贸易总是顺差,美国总是逆差

2024-05-15

1. 为什么中国国际贸易总是顺差,美国总是逆差

中美贸易为何出现逆差?美国既想挣中国钱,又不想中国挣美国钱

为什么中国国际贸易总是顺差,美国总是逆差

2. 中美贸易逆差是什么?

中美经贸关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关系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经常左右着中美关系的大局,主要涵盖投资、贸易、汇率、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贸易逆差亦称“贸易入超”。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现象。一般表明一国的对外贸易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
贸易逆差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也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2011年一季度,中国六年来首现季度贸易逆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净出口为正值时,称为贸易黑字、贸易顺差、贸易盈余或出超。净出口为负值时,称为贸易赤字、贸易逆差或入超。

扩展资料
成因分析
美国贸易逆差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美国国会贸易赤字调查委员会于2000年11月发表了一个关于贸易逆差成因的调查报告。在他们看来,其成因主要在于美国与其它国家不平等的贸易关系,诸如:其他国家非关税壁垒;外国商品对美国的倾销;外国政府对本国公司的补贴。

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主席费尔德斯坦(Feldstein,1993)强调财政赤字对美国贸易逆差的决定作用,提出了著名的“孪生赤字假说”:在巨额财政赤字背景下,货币当局为了防止通货膨胀,不会为财政赤字融资,因此财政赤字会导致利率升高、外资流入、美元升值,从而产生了贸易逆差。
这一观点在20世纪80年代很有说服力,小布什上台以来,美国财政赤字又与贸易赤字一样逐年扩大,2003财年达3750亿美元,2004年又猛增至4150亿美元,而2005年预计将达到5210亿美元的最高记录。
但是,这难以完全解释美国巨额逆差,因为1989—1992年财政赤字在大幅度扩大,但贸易赤字却在缩小;1993-2000年财政赤字逐年缩小,1998年开始出现“扭亏为盈”,2000年更是出现2370亿美元的高额盈余,但贸易赤字却在逐年扩大。亦不能完全解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巨额逆差。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贸易逆差
人民网-中美贸易逆差从何而来

3. 什么是中美贸易逆差

意思是中美之间的经济、资源流出加剧,增加国内经济压力。
贸易逆差亦称“贸易入超”。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现象。一般表明一国的对外贸易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
贸易逆差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也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2011年一季度,中国六年来首现季度贸易逆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净出口为正值时,称为贸易黑字、贸易顺差、贸易盈余或出超。净出口为负值时,称为贸易赤字、贸易逆差或入超。
美国在中国的商业利益比出口贸易数据所显示的要大得多。美国出口贸易数据没有包括在中国运营的美国子公司在华销售额及其为母公司创造的大量收入。
实际上,美国企业在中国的销售额已大幅度超过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数据,2015年美资(含美资参股)企业在华销售额(包括商品和服务)高达4814亿美元,远高于中资企业在美国256亿美元的销售额,也大大超过美国对华出口额。

扩展资料
美国逆差问题不是中美贸易所特有的,自1976年以来,美国对全球贸易一直存在逆差。近20年来美国一直是高消费、低储蓄,导致国内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需要,要靠大量进口国外商品来补缺,导致贸易失衡。
中美货物贸易表面上看是失衡的,但从全球价值链角度深入分析则并非如此,而是两国经济结构互补以及美国企业欲维持其比较竞争优势的产物。
事实上,中国对美国的货物贸易顺差被高估了,在以商品附加值为基础来计算的美国全球贸易赤字中,仅有16.4%来自中国。根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50%以上的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来自美国品牌商品——包括苹果产品的出货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贸易逆差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人民要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宏观分析

什么是中美贸易逆差

4. 美国出现贸易逆差的原因是什么?

中美贸易逆差形成原因复杂,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相关,政策取向、货币地位、储蓄率低,这几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产生了美国巨额贸易逆差,这实质是美国国内深层次结构性原因。
首先,从政策取向来看,目前这种格局是美国在政策上“一放一收”的结果。
“一放”,指的是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对其国内产业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逐步转移外放,并在此后的时间里,在其国内主要致力于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逐步利用其科技优势、生产优势等塑造出以服务业为主,低储蓄、高消费的经济格局。
“一收”,指的是美国多年来严格执行出口管制措施,尤其是在推动其本国经济发展的高科技产业方面,几乎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近年来美国对华出口限制不减反增,甚至扩大到部分民用的非美国独有的科技产品。这进一步加剧了美中贸易的不平衡。
其次,从货币地位来看,贸易逆差是美元作为全球本位币、美国作为世界最后消费者的必然结果。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产生是利用别国剩余储蓄,来维持其超出自身生产能力的消费水平的必然结果。如果美国不能维持贸易逆差,则全球经济将因失去美元流动性而失速,也会对美国经济形成“反噬”。
第三,从储蓄来看,美国贸易失衡是其国内“消费—储蓄”结构失衡的表现。“寅吃卯粮”是美国民众习惯和日常生活的常态,居民储蓄率低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扭转,美国的政府支出也不可能短期内明显压缩。除非美国提高国民储蓄率或者降低投资,否则美国实现经常账户的盈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扩展资料
中美两国贸易不平衡是结构性的。美国对华在货物贸易上有逆差,但在服务贸易方面,美国对华长期保持着巨额顺差。中美贸易统计也存在差异。据中国和美国统计工作组测算,美国官方统计的对华贸易逆差每年都被高估20%左右。
实践证明,中美经贸规模发展到今天的体量,靠的是市场力量和商业规则,在中美经贸关系中,中方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中美贸易状态完全是由市场形成的,本质上是互利共赢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贸易逆差  中国经济网-如何看待美中之间的贸易逆差

5. 美国为何反对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

“美国把中国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作为它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理由”
    美国并不是要求中国把人民币升值,而是要求中国汇率尽量的市场化,众所周知,市场化的结果人民币必然升值。
    中国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是因为中国出口的产品有很大的价格优势,美国企业大量进口中国产品,导致相对应的产业受到冲击,美国工人大量失业,而美国政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要求人民币升值,消弱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减少美国工人的失业。(PS:也许有人说美国失业关我们什么事,但是换一个角度,如果我们的市场被别的国家冲击,我们是不是也会强烈反对,要求对方做出一些处理。)
     人民币币值低估,首先不利于中国的进口,一些企业没有能力进口国外的设备和技术,不能增强企业的生产能力。其次,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一些企业会安于现在,殊不知价格优势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会被慢慢削弱,我们周边还有许多的穷兄弟,他们比我们更具有价格优势。最后,人民币的低估容易加剧各国的矛盾,现在这么多的反倾销案例就是血淋淋的例子。中国现在国际状况也可想而知。

美国为何反对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

6. 中国贸易顺差还是逆差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答中国贸易顺差还是逆差贸易顺差。我国在对外的商品贸易中,经常都是保持顺差,逆差只是偶尔才会出现,对外贸易中有顺差时,对外贸易对GDP的贡献是正的。此外也能为一国不断积累外汇储备。我国成为世界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对外贸易经常性的顺差。我国在对外贸易中能保持较大的顺差,但并不是对所有国家都有顺差,其中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是最大的,大概占了我国贸易总顺差的70%以上,其次为荷兰,占了15%左右。而在我国对外贸易有逆差的国家中,澳大利亚是最多的。此外,在对韩国、巴西、沙特、日本、德国、安哥拉等国家的贸易中,我国也有较大的逆差。【摘要】
中国贸易顺差还是逆差【提问】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答中国贸易顺差还是逆差贸易顺差。我国在对外的商品贸易中,经常都是保持顺差,逆差只是偶尔才会出现,对外贸易中有顺差时,对外贸易对GDP的贡献是正的。此外也能为一国不断积累外汇储备。我国成为世界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对外贸易经常性的顺差。我国在对外贸易中能保持较大的顺差,但并不是对所有国家都有顺差,其中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是最大的,大概占了我国贸易总顺差的70%以上,其次为荷兰,占了15%左右。而在我国对外贸易有逆差的国家中,澳大利亚是最多的。此外,在对韩国、巴西、沙特、日本、德国、安哥拉等国家的贸易中,我国也有较大的逆差。【回答】

7. 中美贸易逆差的主要情况

一.中美贸易逆差形成的主要原因:   中美贸易逆差不过是整个美国贸易逆差的一个派生物。其根源是美国国内的总需求大于总供应,寅吃卯粮的结果。美国总需求大于总供应大体上从60年代下半期开始,此后愈演愈烈,自1966年到2002年的37年中,35年有亏空,而且越来越大。贸易逆差是为弥补需求缺口而发生的。因此,它是美国宏观经济失衡问题,不是双边贸易问题。   如果说,美国因为对华贸易逆差太大而停止从中国进口,其结果将不是削减美国贸易逆差,而是增加从其他国家的进口,而继续保留逆差。这样做的代价则是增加进口成本,加大美国消费者和制造商的负担,原因是中国的出口商品物美价廉,最有竞争力。美国要真想消灭贸易逆差,必须努力使本国总供应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最有效的办法是增加私人储蓄和政府财政结余,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和强化经营管理解决美国某些产业竞争力下降的问题。做不到这些,就难以缩小逆差,更谈不上消灭逆差。   就中美双边贸易而言,中国同美国之间互补多于竞争。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成本低廉,因此同美国之间形成两种国际分工,一个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分工;另一个是在高技术领域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同劳动密集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之间的分工。这种分工虽然使美方有逆差,但有利于美国摆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约束,实行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提高美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特别有利于美国的消费者,所以其性质是互补的、双赢的。越来越多的迹象说明,许多大跨国公司都看中了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把中国当做加工基地而扩大对美国出口,使中美贸易逆差加速上升。   出现逆差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其一,受国内总需求扩张的拉动,我国对国际市场上资源、能源等初级性产品需求迅速增加。这延续了2003年进口迅猛增长的势头,去年以来进口增速一直高于出口增速,只是由于出口量大大高于进口量,所以去年没有出现贸易逆差(去年我国全年贸易顺差为255.3亿美元,平均每月为21.275亿美元)。  今年前两月逆差主要源于四大类商品进口大幅增长:一是原油、铁矿砂等初级产品和钢铁、有色金属等基础原材料产品,二是化工类产品,三是加工贸易出口带动的中间投入品(进口料件)进口,四是我国产业升级所需设备进口。  其二,进口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使进口贸易额剧增。我国在很多产品种类的国际市场上属于“大买家”,由于我国进口量大增,导致国际市场价格大涨。例如,今年1月份铁矿石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超过1倍,虽然我国进口量只增长了36.8%,进口额却大幅增长。  不过,如果未来进口价格过高也会抑制需求,各经济主体对供求具有自我调整的能力,价格就会自主回调,贸易关系也将回复正常。   二. 对中国的主要影响及利弊分析:  目前的贸易逆差不是由于出口下降,而是由于进口高速增长。由于国内总需求迅猛扩张,导致初级产品和资源性产品进口剧增。在经济增长主要矛盾从总需求不足转向受供给制约时,贸易逆差并不会影响经济增长,反而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增长目标。  由于2004年我国平均关税水平只下降1%,对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影响很小。只要宏观调控得当,即使出现逆差,对我国国际收支影响也不会太大,也不会影响经济增长。不过,虽然劳动密集型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强,但因其价格低廉也更容易成为进口国反倾销的对象。因此,出口企业要对不断增长的贸易磨擦保持高度警惕,应提前采取措施防止贸易磨擦制约出口增长。  中美贸易逆差从根本上说是美方的问题,中国对美出口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在中国生产的美国公司,但不是说在中国方面没有通过改善进出口结构加以缓解的余地。目前中美贸易不平衡表现在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小于美国从中国的进口。按照美方的统计大约是6:1,按照中方的统计大约是3:1。这同目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进口需求激增的现实是不相称的。对此中美双方需要就解决这个问题做出各自努力。   对美方说,关键是改变对出口高技术产品的限制。因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则是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美方的比较优势是产品技术含量高,如果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对不属于国家安全范围的高技术出口也横加干预,就使美国的比较优势难以发挥,这不符合美国公司的利益,也不利于美国的进出口平衡。   从中国方面说,必须把中国大量进口需求的信息使美国商界充分了解,以提高美国公司向中国出口的兴趣和信心。中国采购团近期赴美,盯住四大目标,电讯、航空、航天、电子等高新技术产品。   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中国已经表明现阶段维持稳定的必要性,以及对中国、美国和世界都有利的道理。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的增强,对外贸易的扩大和外国投资的大量涌入,人民币成为强势货币势不可挡,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必将日益增强。在此情况下如何调整汇率形成机制,如何在稳定汇率的前提下缓解升值压力也是需要解决的课题。中国政府对出口退税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就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今后在这方面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中国企业应摈弃低价策略重视行业组织应对贸易争端  鉴于美国解决国内供求平衡问题并非易事,大量增加对中国出口也非一日之功。可以预计,中美贸易逆差仍将是上升趋势。因此贸易摩擦近期也不可能有大的缓解。美国企业要求政府实行对进口激增的安全保障条款,对中国企业实行反倾销法,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发难等事端预期将会增加,中国企业对此应当有充分的应对准备。   为此中国企业必须加强对美国市场的了解,苦练内功,在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上下工夫。避免单纯追求数量,采用低价取胜的做法。   在应对美国反倾销诉讼上,要熟悉中国加入WTO同各国的协议,在这些协议中本来并没有关于中国不是市场经济国家的界定,只是要求在发生诉讼时界定个别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为此中国企业应当积极应诉,用事实说话,争取司法部门的有利裁决。   同时中国企业应当通过行业组织加强相互间的协调,防止相互间为争夺国外市场而进行恶性竞争。维护知识产权是在贸易和投资中有关各方必须履行的义务,中

中美贸易逆差的主要情况

8. 如何看待中美贸易顺差

引进外资政策和特有贸易结构产生的结果
●可通过扩大内需调整外资政策等方式解决
外贸增长对世界有贡献
答:我国对外贸易的良好发展,对于解决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乃至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多年来,我国货物贸易的顺差一直是外汇储备快速上升的重要来源。2001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超过2000亿美元,2006年底突破1万亿美元,2001年至2006年货物贸易顺差累计达到3675亿美元,相当于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43%。贸易顺差为企业的资本积累提供了资金来源,提高了生产厂商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刺激了投资需求,提升了企业的规模效益。
与许多国家相比,中国的发展更具开放性,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更大,因此多年来进出口都能保持高速增长。据有关专家分析,2003年—2005年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的水平,对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加工贸易是顺差主要因素
答:贸易顺差是我国积极利用外资政策和特有贸易结构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内经济长期健康快速发展的正常表现。以加工贸易为主要贸易方式、以外商投资企业为进出口主体的我国特有的贸易结构,是我国对外贸易长期保持顺差的主要因素。
长期以来,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外贸的“半壁江山”。加工贸易是一种增值的贸易形式,必然产生贸易顺差。2006年我国贸易顺差总额为1775亿美元,其中,一般贸易顺差831亿美元,加工贸易顺差则高达1889亿美元,超过了贸易顺差总额。由此可见,当前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中的最主要因素。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持续增长。2006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达630亿美元,其中近七成投入到了制造业,我国已成为一些重要工业品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巩固。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面向国内市场生产,替代了部分进口需求。钢材、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尿素等产品进出口态势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市场有限,外商投资企业自身存在巨大的出口需求。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六成左右,而且呈逐年增加的态势。
我国贸易顺差问题也与下面3个短期因素有较大关系:一是部分企业在出口退税率调整前突击出口。二是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促使企业加快出口步伐。三是出口成本上升提高了出口商品价格。除此以外,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对我国实行高精技术及其产品出口封锁,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所急需的技术及设备进口不足,这也是造成大额贸易顺差的一个重要因素。
  顺差现象将长期存在
答:由于我国积极利用外资政策和特有贸易结构,决定了我国贸易顺差现象将长期存在。国际上判断贸易是否平衡,通常用贸易顺(逆)差额与当年进出口总额相比,在10%以内为基本正常,这个“10%”被称为“警戒线”。2006年我国贸易顺差1775亿美元,约占当年进出口总额的10.1%,刚刚触及“警戒线”。从当前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德国的情况来看,从1952年到2005年的54年间,对外贸易均为顺差,2002年贸易顺差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2004年和2005年均超过1900亿美元。其中贸易不平衡度超过10%的年份就有12年,最高达12.7%,顺差程度超过我国。因此,我国目前存在的大额贸易顺差基本是正常的。
总之,面对大量贸易顺差产生的新形势,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既要高度重视贸易顺差问题带来的外部失衡和内部影响,也要正确认识到贸易顺差的客观必然性。
  扩大进口增加内需
答:大额贸易顺差也给我们带来新的问题。如: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大,出口企业遭遇国际贸易壁垒的风险增大;我国外汇管理面临更加放开的国际压力;国内经济面临通货膨胀的潜在风险等。
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不但要在外贸领域做工作,也要在其他领域动脑筋;不但要在转变出口增长方式上下功夫,也要在扩大进口、增加内需上做文章。首先,要大力发展国内消费市场,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刺激内需,改善国内消费不振的局面。其次,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通过扩大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的产品目录,对“两高一资”等产品的加工贸易进行政策调整。再次,对利用外资政策进行必要调整,由“招商引资”转为“选商择资”、“养商育资”等。第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合理引导升值预期。第五,在调整出口结构和扩大进口方面做一些具体工作,特别是要促使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放松高精技术及其产品对我国的出口限制,使进出口结构更趋优化,缓解顺差上升过快的压力。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