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记者的工资一般多少

2024-05-10

1. 财经记者的工资一般多少

这个很难给一个统一的标准。记者所处的等级和所处的城市及所在的报社及服务单位的等级都决定了记者的收入。
一般的记者收入由三部分组成及底薪加稿费加采访收入。底薪和稿费根据你的从业经历的长短及行业内知名度来确定。这个没有一个具体的范围。可能每月从3000到3万不等。记者的采访补贴是记者临时采访时,所给的补贴。这包单位给予单次补贴,也包括采访单位给予的额外的茶水费。
现在很多财经记者都开了自己的微博或者独立的微信公众号等。通过普及财经知识和授课来获取收入。这也是现在财经记者的一个收入的主要来源。

财经记者的工资一般多少

2. 记者是做什么的


3. 记者是干什么的??

记者的工作模式是:选题-采访-写稿 
记者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粗略分一下有三项:传播责任、政治责任和文化责任。 

1.传播责任 

传播信息是记者要承担的一切责任中最基本的责任。这里要特别注意三点:一是不能漏报新闻,不能不作为,该报的一定要报出去;二是不能报假新闻,不能搞职务犯罪;三是尽量报大新闻,把工作做到最好。 

(1)关于不报新闻。不报新闻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偷懒、疏忽、失职,二是借权谋私“有偿不闻”。2002年查处的某中央新闻单位及地方两家小报共11名记者收受当事人的金元宝和现金合计7.46万元,因而不报一个矿的矿难,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2)关于虚假新闻。发虚假新闻在作者常常是为了上稿,在媒体是为了引起轰动,扩大发行、争取广告,借商业规律来做新闻。主要的投机手法有二:一是文学性,编故事。二是投政治之机,捕捉政治空气,围绕中心工作编造新闻。 

(3)关于报大新闻。作为一名记者,不能不报,不能错报,这个最基本的问题解决了,就是报什么。很简单,拣最大的事来报。 

新闻的影响面是以受众的多少为半径。无信息则无新闻,没有事就没有记者,无大事则无大记者。凡大事都是上升到政治层面的事。社会上每天发生各种事,大部分只影响一时,一地,一部分人,但当这事不管它是什么内容,经济的、军事的、外交的、卫生的、体育的、文艺的,如果足以影响到一省、一国、全球,关系到最多人的利益时,它就是政治。2003年“非典”流行,本是卫生,变成了政治;2008年的奥运,本是体育,也是政治。2005年台湾国民党代表团访大陆,第三次国共握手是政治;2006年西藏铁路通车,是政治。为什么?这些事影响大,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社会反响最大,记者必抢、必抓的新闻,也是记者成名的最大资本、最佳捷径。要成为名记者,但又排除政治,躲避大事,这不可能。只有站在政治的肩膀上才能成为名记者。 

2.政治责任 

政治责任是指我们在采、编、报、播等阶段都要按政治准则、政治纪律办事。政治责任可细分为3种责任。 

(1)安全责任。新闻是社会的黏合剂、润滑剂,在国家安全、稳定方面负有特殊责任。报与不报、报大报小,这里面都有政治。一个记者在履行国家安全责任方面,做得好是正常的,做不好则必定闯大祸,更谈不上什么成功;在今天电子媒体发达,互联网普及的情况下,制造舆论,控制信息、引导信息更成了一种斗争手段。 

(2)导向责任。大众传媒,要考虑把大众导向何处,起码有两条标准,一是政治标准,国家、民族利益;二是道德标准,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这两条构成社会的价值体系,同时也决定着记者的价值取向和职责定位,不符合这两条就是误导。靠什么导向?两点:一是靠言论直接指导,旗帜鲜明。二是靠大量的事实、信息引导。特别是注意用头条引导。无论编者还是读者都是先看头条。头版是脸,头条是眼。写好头条,选好头条,考验传媒人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政治导向能力。这里有一个“三点一线”的公式:你首先要知道中央在抓什么,这是大局;第二要了解群众在想什么,这是基础;然后去找,既符合中央精神,又反映群众呼声的那件新闻事实,即中间这个点。做到三点一线了,就是好头条,就引导成功了。你就尽到了导向责任。 

(3)监督责任。传媒和记者成功的一半是监督。这考验你的立场、判断力、智慧,最终提升你的影响度。记者要把它看成是一种神圣的使命,又是成功的机遇。一般来讲监督批评稿的影响比正面稿影响大,对记者带来的个人成名效应也大。监督在政治责任中是最难把握,最需要小心使用的。 

但是,监督权不可滥用,更不可公权私用。例如:有记者借发批评稿到地方进行敲诈要钱、要物因而身败名裂。对一个记者来说,履行政治责任,讲政治,这时他所发挥的作用就不是简单地传播了多少信息,而是站在全局的立场上,运用新闻手段、新闻规律来维护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推动历史前进。当你最大地尽到一个记者政治责任时,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位移而成熟为一个政治家了。从记者而成为政治家,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成功。 

3.文化责任 

什么是文化,辞典解释:“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又特指精神财富”。先进文化的构成有4个条件:要有超越前人的积累;要有对错误或落后的批判;要有新的个性的创造;要经得起实践检验,能推广普及。即:积累性、批判性、创造性和普及性。

记者是干什么的??

4. 记者是干什么的?

记者的工作模式是:选题-采访-写稿 
记者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粗略分一下有三项:传播责任、政治责任和文化责任。 

1.传播责任 

传播信息是记者要承担的一切责任中最基本的责任。这里要特别注意三点:一是不能漏报新闻,不能不作为,该报的一定要报出去;二是不能报假新闻,不能搞职务犯罪;三是尽量报大新闻,把工作做到最好。 

(1)关于不报新闻。不报新闻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偷懒、疏忽、失职,二是借权谋私“有偿不闻”。2002年查处的某中央新闻单位及地方两家小报共11名记者收受当事人的金元宝和现金合计7.46万元,因而不报一个矿的矿难,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2)关于虚假新闻。发虚假新闻在作者常常是为了上稿,在媒体是为了引起轰动,扩大发行、争取广告,借商业规律来做新闻。主要的投机手法有二:一是文学性,编故事。二是投政治之机,捕捉政治空气,围绕中心工作编造新闻。 

(3)关于报大新闻。作为一名记者,不能不报,不能错报,这个最基本的问题解决了,就是报什么。很简单,拣最大的事来报。 

新闻的影响面是以受众的多少为半径。无信息则无新闻,没有事就没有记者,无大事则无大记者。凡大事都是上升到政治层面的事。社会上每天发生各种事,大部分只影响一时,一地,一部分人,但当这事不管它是什么内容,经济的、军事的、外交的、卫生的、体育的、文艺的,如果足以影响到一省、一国、全球,关系到最多人的利益时,它就是政治。2003年“非典”流行,本是卫生,变成了政治;2008年的奥运,本是体育,也是政治。2005年台湾国民党代表团访大陆,第三次国共握手是政治;2006年西藏铁路通车,是政治。为什么?这些事影响大,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社会反响最大,记者必抢、必抓的新闻,也是记者成名的最大资本、最佳捷径。要成为名记者,但又排除政治,躲避大事,这不可能。只有站在政治的肩膀上才能成为名记者。 

2.政治责任 

政治责任是指我们在采、编、报、播等阶段都要按政治准则、政治纪律办事。政治责任可细分为3种责任。 

(1)安全责任。新闻是社会的黏合剂、润滑剂,在国家安全、稳定方面负有特殊责任。报与不报、报大报小,这里面都有政治。一个记者在履行国家安全责任方面,做得好是正常的,做不好则必定闯大祸,更谈不上什么成功;在今天电子媒体发达,互联网普及的情况下,制造舆论,控制信息、引导信息更成了一种斗争手段。 

(2)导向责任。大众传媒,要考虑把大众导向何处,起码有两条标准,一是政治标准,国家、民族利益;二是道德标准,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这两条构成社会的价值体系,同时也决定着记者的价值取向和职责定位,不符合这两条就是误导。靠什么导向?两点:一是靠言论直接指导,旗帜鲜明。二是靠大量的事实、信息引导。特别是注意用头条引导。无论编者还是读者都是先看头条。头版是脸,头条是眼。写好头条,选好头条,考验传媒人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政治导向能力。这里有一个“三点一线”的公式:你首先要知道中央在抓什么,这是大局;第二要了解群众在想什么,这是基础;然后去找,既符合中央精神,又反映群众呼声的那件新闻事实,即中间这个点。做到三点一线了,就是好头条,就引导成功了。你就尽到了导向责任。 

(3)监督责任。传媒和记者成功的一半是监督。这考验你的立场、判断力、智慧,最终提升你的影响度。记者要把它看成是一种神圣的使命,又是成功的机遇。一般来讲监督批评稿的影响比正面稿影响大,对记者带来的个人成名效应也大。监督在政治责任中是最难把握,最需要小心使用的。 

但是,监督权不可滥用,更不可公权私用。例如:有记者借发批评稿到地方进行敲诈要钱、要物因而身败名裂。对一个记者来说,履行政治责任,讲政治,这时他所发挥的作用就不是简单地传播了多少信息,而是站在全局的立场上,运用新闻手段、新闻规律来维护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推动历史前进。当你最大地尽到一个记者政治责任时,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位移而成熟为一个政治家了。从记者而成为政治家,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成功。 

3.文化责任 

什么是文化,辞典解释:“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又特指精神财富”。先进文化的构成有4个条件:要有超越前人的积累;要有对错误或落后的批判;要有新的个性的创造;要经得起实践检验,能推广普及。即:积累性、批判性、创造性和普及性。

5. 记者是干什么的?

记者的工作模式是:选题-采访-写稿\x0d\x0a记者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粗略分一下有三项:传播责任、政治责任和文化责任。\x0d\x0a\x0d\x0a1.传播责任\x0d\x0a\x0d\x0a传播信息是记者要承担的一切责任中最基本的责任。这里要特别注意三点:一是不能漏报新闻,不能不作为,该报的一定要报出去;二是不能报假新闻,不能搞职务犯罪;三是尽量报大新闻,把工作做到最好。\x0d\x0a\x0d\x0a(1)关于不报新闻。不报新闻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偷懒、疏忽、失职,二是借权谋私“有偿不闻”。2002年查处的某中央新闻单位及地方两家小报共11名记者收受当事人的金元宝和现金合计7.46万元,因而不报一个矿的矿难,就是一个典型案例。\x0d\x0a\x0d\x0a(2)关于虚假新闻。发虚假新闻在作者常常是为了上稿,在媒体是为了引起轰动,扩大发行、争取广告,借商业规律来做新闻。主要的投机手法有二:一是文学性,编故事。二是投政治之机,捕捉政治空气,围绕中心工作编造新闻。\x0d\x0a\x0d\x0a(3)关于报大新闻。作为一名记者,不能不报,不能错报,这个最基本的问题解决了,就是报什么。很简单,拣最大的事来报。\x0d\x0a\x0d\x0a新闻的影响面是以受众的多少为半径。无信息则无新闻,没有事就没有记者,无大事则无大记者。凡大事都是上升到政治层面的事。社会上每天发生各种事,大部分只影响一时,一地,一部分人,但当这事不管它是什么内容,经济的、军事的、外交的、卫生的、体育的、文艺的,如果足以影响到一省、一国、全球,关系到最多人的利益时,它就是政治。2003年“非典”流行,本是卫生,变成了政治;2008年的奥运,本是体育,也是政治。2005年台湾国民党代表团访大陆,第三次国共握手是政治;2006年西藏铁路通车,是政治。为什么?这些事影响大,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社会反响最大,记者必抢、必抓的新闻,也是记者成名的最大资本、最佳捷径。要成为名记者,但又排除政治,躲避大事,这不可能。只有站在政治的肩膀上才能成为名记者。\x0d\x0a\x0d\x0a2.政治责任\x0d\x0a\x0d\x0a政治责任是指我们在采、编、报、播等阶段都要按政治准则、政治纪律办事。政治责任可细分为3种责任。\x0d\x0a\x0d\x0a(1)安全责任。新闻是社会的黏合剂、润滑剂,在国家安全、稳定方面负有特殊责任。报与不报、报大报小,这里面都有政治。一个记者在履行国家安全责任方面,做得好是正常的,做不好则必定闯大祸,更谈不上什么成功;在今天电子媒体发达,互联网普及的情况下,制造舆论,控制信息、引导信息更成了一种斗争手段。\x0d\x0a\x0d\x0a(2)导向责任。大众传媒,要考虑把大众导向何处,起码有两条标准,一是政治标准,国家、民族利益;二是道德标准,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这两条构成社会的价值体系,同时也决定着记者的价值取向和职责定位,不符合这两条就是误导。靠什么导向?两点:一是靠言论直接指导,旗帜鲜明。二是靠大量的事实、信息引导。特别是注意用头条引导。无论编者还是读者都是先看头条。头版是脸,头条是眼。写好头条,选好头条,考验传媒人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政治导向能力。这里有一个“三点一线”的公式:你首先要知道中央在抓什么,这是大局;第二要了解群众在想什么,这是基础;然后去找,既符合中央精神,又反映群众呼声的那件新闻事实,即中间这个点。做到三点一线了,就是好头条,就引导成功了。你就尽到了导向责任。\x0d\x0a\x0d\x0a(3)监督责任。传媒和记者成功的一半是监督。这考验你的立场、判断力、智慧,最终提升你的影响度。记者要把它看成是一种神圣的使命,又是成功的机遇。一般来讲监督批评稿的影响比正面稿影响大,对记者带来的个人成名效应也大。监督在政治责任中是最难把握,最需要小心使用的。\x0d\x0a\x0d\x0a但是,监督权不可滥用,更不可公权私用。例如:有记者借发批评稿到地方进行敲诈要钱、要物因而身败名裂。对一个记者来说,履行政治责任,讲政治,这时他所发挥的作用就不是简单地传播了多少信息,而是站在全局的立场上,运用新闻手段、新闻规律来维护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推动历史前进。当你最大地尽到一个记者政治责任时,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位移而成熟为一个政治家了。从记者而成为政治家,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成功。\x0d\x0a\x0d\x0a3.文化责任\x0d\x0a\x0d\x0a什么是文化,辞典解释:“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又特指精神财富”。先进文化的构成有4个条件:要有超越前人的积累;要有对错误或落后的批判;要有新的个性的创造;要经得起实践检验,能推广普及。即:积累性、批判性、创造性和普及性。

记者是干什么的?

6. 记者是做什么的


7. 记者是干什么的


记者是干什么的

8. 记者是干什么的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新闻学院的教科书如是说。在多家媒体实习经历却告诉我,面对一些利害问题,媒体更多的是失语。有偿新闻在现实中并不少见,作为现实媒体生态中的一环,一个记者并不能与这种现象完全割离关系,但是吃惯“软饭”的新闻从业人员,相信忘记记者职责所在也在所难免。



 一个失去独立品格,思想被阉割,被金钱圈养起来的记者,已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记者。记者——这个曾经被赋予无数光环的职业,如今在某些人眼中,只不过是古装戏中花几文碎银子就替人说话的衙役罢了。反映民生、维护正义、深入一线、用事实说话——这些记者应具备的素质今天已不常见了。



国外业界有句名言:我拍不好,是因为离现场不够近;写不好,是因为采访不够深入。对于我这个快要习惯拿新闻通稿了事,不怎么采访的准记者来说,读起来让人汗颜。有时我自己会问自己,有几次新闻发生时我在现场,“新闻现场不缺席”,我没做到。



值得庆幸的是,在我们国家75万新闻从业人员这个队伍中,仍有人在上下求索,激励我们前行。在伊拉克战火纷飞的战场、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在揭露“官煤勾结”的重重威胁里,在追踪国民经济的热点中……他们正在称职地扮演普利策所说的“船头了望者”。



100年前,我们国家初有报纸时,我国第一代新闻人——梁启超、邵漂萍、黄远生就说:“以言救国”,“以言论易天下”;“去塞求通”,畅通政情民意。时至今日,传媒人推动社会向和平、自由、民主、公正靠近的理想依然不改。今天,在我即将走上新闻岗位之时,趁着年轻还有血气,写下上面的文字以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