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灾的感人故事

2024-05-13

1. 抗洪救灾的感人故事

抗洪救灾中一段感人的故事
8月10日下午,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跌跌撞撞地扑进永胜县中医院的一间病房,紧紧抱住病床上一位四、五岁的小女孩放声痛哭:“小涛涛,奶奶找了你整整六天了!奶奶以为你被洪水冲走了!……”生离死别又团聚的情景,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眼里含着热泪,在祖孙俩的哭诉声中,默默感受着那份令天地为之动容的人间真情。  

祖孙俩家住重灾区永北镇中和金家村,奶奶叫金柱珍,孙女叫金涛。8月4日凌晨,当凶暴的洪水挟带着泥石流席卷整个村庄时,正逃向村外的祖孙俩被冲散了。金柱珍被陷在齐颈深的泥石流中无法动弹,金涛被残忍的洪流卷走。金柱珍老人见孙女转瞬间消失在滔滔洪流之中,悲痛欲绝,哭喊着大声呼救,被第一时间赶到的救灾现场的民警和武警发现,及时将老人从即将没顶的泥石流中挖了出来,迅速送往医院救治。在赶往医院途中,奄奄一息的金柱珍不断叫着孙女的名字,用含混不清的微弱声音恳求护送的民警和武警一定要救救她的孙女。几名民警和武警将老人送到医院后,迅速返回金家村搜救金涛,从凌晨四点半一直找到上午十点半,搜遍了金家村的每一个角落,始终找不金涛的下落。  

在县中医院紧急救治的金柱珍老人苏醒过来后,哭喊着要去找她的孙女,医护人员百般劝慰,并向老人转告金家村因灾死亡者的姓名,老人才稍稍平静下来。住院救治期间,老人一遍又一遍的询问见面的每一个人,问有没有找到她的孙女金涛,但始终没有金涛的消息。老人终日泪眼不干,念叨着小孙女的名字度日如年。

抗洪救灾的感人故事

2. 抗洪救灾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抗洪救灾中一段感人的故事  
 8月10日下午,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跌跌撞撞地扑进永胜县中医院的一间病房,紧紧抱住病床上一位四、五岁的小女孩放声痛哭:“小涛涛,奶奶找了你整整六天了!奶奶以为你被洪水冲走了!……”生离死别又团聚的情景,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眼里含着热泪,在祖孙俩的哭诉声中,默默感受着那份令天地为之动容的人间真情。  

    祖孙俩家住重灾区永北镇中和金家村,奶奶叫金柱珍,孙女叫金涛。8月4日凌晨,当凶暴的洪水挟带着泥石流席卷整个村庄时,正逃向村外的祖孙俩被冲散了。金柱珍被陷在齐颈深的泥石流中无法动弹,金涛被残忍的洪流卷走。金柱珍老人见孙女转瞬间消失在滔滔洪流之中,悲痛欲绝,哭喊着大声呼救,被第一时间赶到的救灾现场的民警和武警发现,及时将老人从即将没顶的泥石流中挖了出来,迅速送往医院救治。在赶往医院途中,奄奄一息的金柱珍不断叫着孙女的名字,用含混不清的微弱声音恳求护送的民警和武警一定要救救她的孙女。几名民警和武警将老人送到医院后,迅速返回金家村搜救金涛,从凌晨四点半一直找到上午十点半,搜遍了金家村的每一个角落,始终找不金涛的下落。  

    在县中医院紧急救治的金柱珍老人苏醒过来后,哭喊着要去找她的孙女,医护人员百般劝慰,并向老人转告金家村因灾死亡者的姓名,老人才稍稍平静下来。住院救治期间,老人一遍又一遍的询问见面的每一个人,问有没有找到她的孙女金涛,但始终没有金涛的消息。老人终日泪眼不干,念叨着小孙女的名字度日如年。  

    金涛是金柱珍老人的“命根子”。金涛的母亲在她刚满三个月时便离家出走,金涛的父亲也常年在外不归家。金涛自幼便跟着奶奶爷爷生活在一起,祖孙相依为命艰难度日。8月4日凌晨听到警报后,金柱珍拉着孙女忙往外跑,刚出家门便被洪水冲倒,几秒钟后就不见了孙女的踪影。一天、两天……整整六天过去了,心急如焚、悲痛欲绝的老人终于得到了一个惊天动地消息:金涛找到了,就在县中医院救治!  

    原来金涛与奶奶失散后,被洪流顺着村道向西冲出近三百米被挡住,被几个参加抢险的村民及时发现,迅速将整个身子淹没在泥石流中的小金涛挖了出来,并当即送到临时救护点救治,后又转到县中医院住院治疗。因伤员太多工作繁重,医护人员一直不知道金涛就是金柱珍的孙女。直到8月10下午,生离死别整整六天的祖孙俩才得以团聚。  

    在县中医院病房,经历大悲大喜的金柱老人紧紧地抱着孙女,不断滴落的泪珠打湿了金涛的头发,用嘶哑的声音向记者喊出肺腑之言:感谢大家!感谢政府!……  

    (截止8月10日,“8·4”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中的40名受伤者已有26人治愈出院,其他14名伤情较严重的群众正在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目前所有伤者病情稳定,没有生命危险。)(完)  

3. 抗洪救灾中的动人故事。

大家都知道,2010年4月14日,在青海省玉树州发生了7。1级大地震。天灾虽然是残酷的,但是,在大地震中,也会有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让我讲给你们听听吧!“地震时,我住在学校,跑得快,然后狂奔回来,却没找到永吉和姐姐白文毛的影子。”珍夏流着泪告诉本报记者,地震半小时后,姐妹俩的遗体已经被珍夏挖出。珍夏告诉记者,挖出来的白文毛怀里,是她9个月大的孩子。白文毛双手紧抱孩子,头部死死地护着孩子的脑袋,倒塌的砖头正好砸在白文毛的后脑,母亲白文毛是用母爱和生命,换来爱子最后生存的机会。孩子挖出来后哇哇大哭。

如今由珍夏带到孤儿学校的院子里,住在外面没有帐篷的地铺上。据珍夏介绍,30岁的永吉才仁在很小时父亲即去世,1999年母亲又去世了。永吉从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主动回到家乡玉树州,在州孤儿学校任教。在那里,珍夏与活泼可爱的永吉才仁相遇,2005年确定恋爱关系,2007年完婚。在邻居眼里,永吉才仁的称呼就是“永老师”。当人群散去,几个孩子拿着一张心形卡片,轻轻地插在坍塌的墙上。“你虽然走了,但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卡片上这样写着。珍夏说,永吉是爱孩子的女人。姐姐白文毛未婚育有一子,永吉视为己出。在学校,孤儿们亲切地称永吉为“妈妈”。听完这个故事是,我要对大家说:“在小的捐款乘,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我还要对灾区的人民说:“在大的天灾除以,它也会变的非常非常的秒小!玉树!坚持住!玉树!加油!”

抗洪救灾中的动人故事。

4. 抗洪救灾的感人故事100字

大家都知道,2010年4月14日,在青海省玉树州发生了7。1级大地震。天灾虽然是残酷的,但是,在大地震中,也会有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让我讲给你们听听吧!“地震时,我住在学校,跑得快,然后狂奔回来,却没找到永吉和姐姐白文毛的影子。”珍夏流着泪告诉本报记者,地震半小时后,姐妹俩的遗体已经被珍夏挖出。珍夏告诉记者,挖出来的白文毛怀里,是她9个月大的孩子。白文毛双手紧抱孩子,头部死死地护着孩子的脑袋,倒塌的砖头正好砸在白文毛的后脑,母亲白文毛是用母爱和生命,换来爱子最后生存的机会。孩子挖出来后哇哇大哭。

如今由珍夏带到孤儿学校的院子里,住在外面没有帐篷的地铺上。据珍夏介绍,30岁的永吉才仁在很小时父亲即去世,1999年母亲又去世了。永吉从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主动回到家乡玉树州,在州孤儿学校任教。在那里,珍夏与活泼可爱的永吉才仁相遇,2005年确定恋爱关系,2007年完婚。在邻居眼里,永吉才仁的称呼就是“永老师”。当人群散去,几个孩子拿着一张心形卡片,轻轻地插在坍塌的墙上。“你虽然走了,但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卡片上这样写着。珍夏说,永吉是爱孩子的女人。姐姐白文毛未婚育有一子,永吉视为己出。在学校,孤儿们亲切地称永吉为“妈妈”。听完这个故事是,我要对大家说:“在小的捐款乘130000000,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我还要对灾区的人民说:“在大的天灾除以1300000000,它也会变的非常非常的秒小!玉树!坚持住!玉树!加油!”

5. 抗洪抢险的故事

 可敬的"傻子"
  一九六零年八月,驻地抚顺发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命令.雷锋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被记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存折上203元)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侍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献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已的全部积蓄,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98年抗洪抢险的感人故事



8月10日下午,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跌跌撞撞地扑进永胜县中医院的一间病房,紧紧抱住病床上一位四、五岁的小女孩放声痛哭:“小涛涛,奶奶找了你整整六天了!奶奶以为你被洪水冲走了!……”生离死别又团聚的情景,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眼里含着热泪,在祖孙俩的哭诉声中,默默感受着那份令天地为之动容的人间真情。  
 
祖孙俩家住重灾区永北镇中和金家村,奶奶叫金柱珍,孙女叫金涛。8月4日凌晨,当凶暴的洪水挟带着泥石流席卷整个村庄时,正逃向村外的祖孙俩被冲散了。金柱珍被陷在齐颈深的泥石流中无法动弹,金涛被残忍的洪流卷走。金柱珍老人见孙女转瞬间消失在滔滔洪流之中,悲痛欲绝,哭喊着大声呼救,被第一时间赶到的救灾现场的民警和武警发现,及时将老人从即将没顶的泥石流中挖了出来,迅速送往医院救治。在赶往医院途中,奄奄一息的金柱珍不断叫着孙女的名字,用含混不清的微弱声音恳求护送的民警和武警一定要救救她的孙女。几名民警和武警将老人送到医院后,迅速返回金家村搜救金涛,从凌晨四点半一直找到上午十点半,搜遍了金家村的每一个角落,始终找不金涛的下落。  
 
在县中医院紧急救治的金柱珍老人苏醒过来后,哭喊着要去找她的孙女,医护人员百般劝慰,并向老人转告金家村因灾死亡者的姓名,老人才稍稍平静下来。住院救治期间,老人一遍又一遍的询问见面的每一个人,问有没有找到她的孙女金涛,但始终没有金涛的消息。老人终日泪眼不干,念叨着小孙女的名字度日如年。  
 
金涛是金柱珍老人的“命根子”。金涛的母亲在她刚满三个月时便离家出走,金涛的父亲也常年在外不归家。金涛自幼便跟着奶奶爷爷生活在一起,祖孙相依为命艰难度日。8月4日凌晨听到警报后,金柱珍拉着孙女忙往外跑,刚出家门便被洪水冲倒,几秒钟后就不见了孙女的踪影。一天、两天……整整六天过去了,心急如焚、悲痛欲绝的老人终于得到了一个惊天动地消息:金涛找到了,就在县中医院救治!  
 
原来金涛与奶奶失散后,被洪流顺着村道向西冲出近三百米被挡住,被几个参加抢险的村民及时发现,迅速将整个身子淹没在泥石流中的小金涛挖了出来,并当即送到临时救护点救治,后又转到县中医院住院治疗。因伤员太多工作繁重,医护人员一直不知道金涛就是金柱珍的孙女。直到8月10下午,生离死别整整六天的祖孙俩才得以团聚。  

抗洪抢险的故事

6. 抗洪救灾的感人故事100字?

李向群,98洪水时坚持抗战,发烧42度不下前线,死后其父代子上阵,替儿子交上最后一笔党费! 热血青春意气男儿 永恒的青春:李向群 2005年10月12日 00:04:04 李向群,男,1978年出生于海南省琼山市东山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李向群的家庭经历了由穷到富的变迁,他不忘报国,追求崇高的理想。1996年12月,他弃商从戎。 在部队里,李向群不断以军队的要求,改变着自己“小老板”的一些思想。刚入伍时,他不舍得理发,但在排长的教育下理解了其中的 好处。此外,他刚入伍时,有一些哥们儿义气,见到连首长不是先敬礼,而是先敬烟。他敢想敢干,好提意见,曾经提议民主投票选举班长,让大家说了算。对于这些,连队干部总是和风细雨地加以引导,使他明白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部队提倡士兵不吸烟、不喝酒,在入伍前,富翁子弟李向群每天要抽两包烟,因此他戒了烟,而且生活十分节俭。为了弥补自己初中文化的不足,他刻苦学习,报名补习班,制作剪报,并且肯动脑子钻研知识。他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发明了许多“鬼点子”,提高了训练质量。李向群就这样从一名特区青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士兵。 李向群是个热心的人。战友的家庭和个人情况,他都详细地记在本子上;战友生日,他不是搞个足球赛,就是来个烛光晚会,让战友乐呵乐呵;战友病了,他背着上卫生队,送饭送水。他长期背几个孩子过河上学,风雨不间断,并且帮失学孩子垫付学费。李向群对家人也是细心周到,他当兵20个月,只回过一次家;他怕父母惦记自己,用子弹壳摆成“天天想爸妈”5个字,拍成照片寄回家;他爱写诗,偷偷地把自己对家的思念写在诗里。 1998年,南方水灾。8月7日,李向群提前结束探亲假,随部队奔赴湖北参加抗洪抢险。第一次抢险他就十分卖力,是全营扛包最多的一个人。在险情面前,他不顾危险,亲自扎猛子查堵渗水洞。8月14日,他在荆江大堤上光荣地入了党。当晚,他兴奋地睡不着觉,在日记上写道:为了战胜洪魔,我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 8月17日凌晨,李向群参加抢险。连续奋战14个小时后,他开始感到头昏发热,瞒着别人偷偷吃了几片感冒药。17日下午,他第一次昏到在地,发烧40℃,被强行送进了卫生队。8月19日,险情又一次出现,李向群拔掉针头,奔上大堤。头痛得厉害,他就找了根带子缠在头上减轻疼痛,直到第二次昏倒在地。 8月21日,又一次滑坡出现,李向群见部队紧急出动,躲过值班卫生员,偷乘兄弟连队的卡车赶到现场运沙包,并再次昏倒。随后,他睁开眼睛,挣扎着爬起来,又加入了筑堤行列,最后口吐鲜血,栽倒在地。 8月22日,李向群因极度劳累,离开了人世。

7. 抗洪救灾励志句子

1、抗洪救灾,匹夫有责,同心合力,度过难关。
2、同甘共苦,齐心协力,奋力救灾,重建家园!
3、致敬坚守在防汛抗灾一线的英雄们!新安江,挺住!
4、抗洪救灾,匹夫有责;齐心合力,度过难关!
5、变化的是面容和时间,不变的是初心和坚守。向奋战在抗洪一线的战友致敬!

6、洪水无情人有情,致敬抗汛英雄,你们辛苦了!
7、向所有努力抗洪,奋力拼搏的人致敬!洪水中,这一幕幕很暖洪水中,这一幕幕很暖。
8、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抗洪救灾励志句子

8. 抗洪故事

南阳籍大学生长江勇救老人的感人故事 
人民网河南视窗讯 南阳日报报道:3月14日,迎着淅淅沥沥的春雨,记者一行踏上了荆楚大地。沿途的油菜花一望无际,像长江的波涛一样此起彼伏,仿佛向人们传颂着南阳籍大学生赵传宇在长江激流中勇救落水老人的感人故事。 

救人地点曾是1998年抗洪主战场 

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辖荆州区、沙市区等8个县市区,长江483公里黄金水道穿越境内。 

在《长江大学报》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记者现场感受英雄事迹发生地。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同行的人指着江堤下不远处告诉记者,“1998年抗洪抢险誓师大会就在这里举行。当时,万千军民众志成城抵挡住了滔滔洪水,确保了江汉平原的安全。” 

汽车在长江大堤上又行驶了约1公里便停下来,赵传宇勇救落水老人的事迹就发生在附近。长江大堤十分宽阔,离地面约10米高,被救老人张多平家住沙市区解放路荆江亭社区,离长江大堤不足百米。 

听说救命恩人赵传宇家乡的记者前来采访,张多平老人在儿子黄辉明的陪伴下一起赶到长江大堤。“感谢你们南阳人!如果没有小赵,我早就没命了。”张多平热情地握住记者的手,连声称赞南阳人的勇敢和善良。 

力气用尽时幸而抓到救命铁棒 

“1月22日,我就是在这里洗衣服,头一晕便落入江中。”张多平老人指着江边的一块石头说。从小在江边长大的黄辉明对长江十分熟悉,他介绍说:“长江在这一段水流急、漩涡多,即使岸边江水也有三四米深。年年这里都要淹死人,本地人也不敢轻易下水。” 

周顺智大妈当时和张多平老人一起在江边洗衣服,她回忆说,张多平老人落水后没几秒钟就被波浪卷走数米远,她急忙大呼“救人”。这时,一位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从百米外向出事地点飞奔。 

“这100米并不平坦。”周顺智大妈告诉记者,为了保护长江大堤,岸边堆满了大小不一的岩石,稍有不慎踩进石缝里,就可能造成骨折。但是为了救人,赵传宇迅速跑过来,连衣袋里的手机也没来得及掏出,便跃入冰冷的江水中。 

赵传宇游到张多平老人身旁时,棉衣已经浸透了水,沉甸甸地往下坠。他使出全身的力气才和老人一起靠近岸边。 

出事地点是一个水文观测点,记者看到,江边的岩石上有一根铁棒横着伸入长江约两米,赵传宇心有余悸地说:“在我几乎没有力气、游不动的时候,我抓到了铁棒,否则我和老奶奶都会被江水卷走。”“尽管赵传宇跳入江中救人,但我仍很担心,万一两个人都上不了岸,岂不白送了一条人命。”周顺智谈起救人的经过仍很后怕。 

救人不留名悄然离去 

在众人的帮助下,张多平老人终于得救了,而赵传宇却成了“落汤鸡”,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赵传宇掏出手机打算与医院及老人家属联系时,发现手机已被水浸泡,无法使用。 

周围群众问他叫什么名字,赵传宇笑而不言。附近居民要给赵传宇拿干净衣服换上,但他生怕麻烦别人,婉言谢绝,默默走回5公里之外的校园。 

回到学校后,赵传宇一直将救人的事儿埋在心里。赵传宇所在的1031班班长卢振华也是偶然问到他的手机是如何坏的,才知道赵传宇在长江中救了一位老人。 

张多平老人的家属经过近两个月的不懈寻找,终于通过卢振华找到了这位救人不愿留姓名的英雄。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