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把麻将叫麻雀 高手叫雀神呢?

2024-05-16

1. 为什么要把麻将叫麻雀 高手叫雀神呢?

  麻将,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博戏。夏商时,已有博戏,盛行于春秋和秦汉。唐宋时,演进为诗牌和叶子戏。木牌上书以诗韵,博戏时按牌上的韵作诗,称为诗牌。后将骰子引入诗牌,作斗诗游戏,就成为宣和牌。叶子戏,也称叶子格,简称叶子。叶子,即纸牌。明代,叶子戏发展为“马掉”,又称“马吊”。马吊,合40张纸牌。牌分十字、万字、索子、文钱四门,4人同玩,每人8叶,余置中央,以大打小。清时,马吊演变为默和牌、碰和牌。人称纸牌或麻将纸牌。

  同治三年(公元1846年),陈鱼门将纸牌改为竹牌,保留了碰和牌中的“万”、“索”、“筒”,共108张,改“红花”为“绿发”,“白花”改为“白板”,“老千”改为“红中”,命名为“三箭”,每样四张。同时增加东 、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风,每样也是四张。由此形成当时流行的一百三十六张一副的麻将牌。

  陈鱼门(1817—1878年),字政钥,号仰楼,鄞城(今宁波市鄞州区)人,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拔贡,曾任内阁中书,加三品衔。


  太平天国期间,陈鱼门主持善后局,与英国驻宁波领事夏福礼交往甚密,常以打麻将为娱。此后,陈鱼门又到上海经商,更以打麻将为交际手段,遂将麻将传给外国人。

  由于陈鱼门是宁波人,所以麻将术语与宁波方言和航海业有密切关系。宁波方言将麻雀读为麻将,所以麻将也作麻雀;“和”读胡,“停”读tīng听,“嵌”读kàn,不读qiàn,如“嵌档”、“嵌镶”,都与宁波方言有关。牌中的“索子”(又称条子),源于船上缆索的渔网;“筒子”,源于船上盛淡水和粮食的木桶;“万子”,则源于船家对财富的渴望。陈鱼门增添了“东南西北”四风,既是受航海业的启发,又源于驶船人对风的敏感;游戏时,“碰”是两船相撞,“停(听)”是船靠了岸。船上的人要是能见到麻雀,就知道快到陆地,就要靠岸了。这也是麻将牌又叫麻雀牌的原因。

  陈鱼门整合、改造后的麻将是对前代的博戏的继承和发展,打法也由繁到简,一经问世,便盛行大江南北。杜亚泉《博史》认为:五口通商后,船舶多聚集在宁波港口,各省商贾云集在此,学会打麻将者越来越多,麻将通过他们延及津沪商埠并波及全国。

  另一种说法:
  麻将,也称之为“麻雀”或“雀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正宗的国粹。打麻将是我国国粹中最普及的一种文娱活动。麻将的起源可追溯到唐朝。相传,唐代魏州昌乐(今河南省昌乐县)有个叫张遂的人,自幼聪明过人,后来出家当了和尚,取法名叫一行。一行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在天文、数学等方面有过杰出贡献。公元722年前后,一行和尚曾编制一套供人娱乐用的纸牌。“纸牌”规格为:宽3.5cm,长15cm,上印万、索、筒的图样。后来又增加了类似东、南、西、北、中、发、白的七种牌。

为什么要把麻将叫麻雀 高手叫雀神呢?

2. 为什么叫麻将作麻雀?

麻将牌又称麻雀牌,有人便称本是江苏太仓“护粮牌”。有关资料记载,在江苏太仓县曾有皇家的大粮仓,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调”。粮多自然雀患频生,每年因雀患而损失了不少粮食。管理粮仓的官吏为了奖励捕雀护粮者,便以竹制的筹牌记捕雀数目,凭此发放酬金,这就是太仓的“护粮牌”。这种筹牌上刻著各种符号和数字,既可观赏,又可游戏,也可作兑取奖金的凭证。这种护粮牌,其玩法、符号和称谓术语无不与捕雀有关。 麻雀牌三种基础花色的名字叫做“万、束、筒”。“筒”的图案就是火药枪的横截面,“筒”即是枪筒,几筒则表示几支火药枪。“索”即“束”,是用细束绳串起来的雀鸟,所以“一索”的图案以鸟代表,几索就是几束鸟,奖金则是按鸟的多少计算的。“万”即是赏钱的单位,几万就是赏钱的数目。 此外“东南西北”为风向,故称“风”,火药枪射鸟应考虑风向。“中、白、发”:“中”即射中之意,故为红色;“白”即白板,放空炮;“发”即发放赏金,领赏发财。 麻将玩法的术语也与捕雀护粮有关。如“碰”即“彭”的枪声。又如成牌民国竹骨麻将牌 [1]叫“和”(音胡),“和”“鹘”谐音,“鹘”是一种捕雀的鹰。除此还有“吃”、“杠”等术语也与捕鸟有关。那么为何又叫“麻将”呢?在太仓地方方言叫“麻雀”为“麻将”,打麻雀自然也就叫成打麻将了。太仓方言雀(/tsiak/),将(/tsiang/)。 这种说法的是非常可信的,比如一束是一只鸟的图案.

3. 为什么叫麻将(麻雀)?

麻将是中国的国粹,中国人总是爱以搓八圈或是以桌上游泳来称呼,近来更有医学研究发现,老年人多打麻将可以预防老人痴呆症,不可讳言,麻将是一件令人不能自己的博奕游艺,但是你知道麻将的由来吗? 
麻将本名应是「抹将」,抹的是水浒传的108个好汉。相传元末明初有个名叫万秉迢的人,非常推崇施耐庵笔下的梁山好汉,欲将水浒传的故事让达官贵人也知水浒故事,进而爱民护民遂发明麻将,将水浒英雄融入这个游戏中。麻将以108张为基数,分别隐喻108条好汉。如牌中九条喻为「九条龙」史进,二条喻为「双鞭」呼延灼,一饼喻为「黑旋风」李逵。 
之所以分为万、饼、条三类,是取其本人姓名的谐音。每类从一到九各有四张牌,刚好108张。108条又是从四面八方汇聚梁山,所以加上东、西、南、北、中午个方为各掭四张牌计20张。这些好汉有富贵贫穷各阶层,所以再加上「发」、「白」隐喻富有及穷白,加上八张牌,整副牌共计136张。 
后来又加上各种花牌,整副牌共计144张。另有一种民间趣话,打麻将用四方桌既是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也是指春夏秋冬四季,每人十三张牌,因为一季有十三个星期。四季合五十二周,共三百六十四天,加上赢了时的那一张,代表一年最后一天共三百六十五天,恰好一年。这也是另一种趣话。 
由来二 
麻将起源於护粮仓,麻将牌起源江苏太仓,这是苏州杂文作家"谷新之"研究得出的结论。 
太仓在古时是皇家粮仓,仓内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运」。粮仓既设,雀患便生。守仓兵丁以捕雀取乐,仓官变鼓励为奖励,发给竹制筹牌记数酬劳。这筹牌上刻有字,可用来作游戏的工具;这牌子又是赏钱,有证券价值,於是便可以用来作输赢。这种游戏流传下来,演变定型,便成了麻雀牌,即今天的麻将。其玩法,术语等都与捕捉麻雀有关。 
譬如筒、索、万。筒的图案是火枪的象形符号(截面图)。几筒表示几具火枪。索即束,是细束捆串起来的鸟雀,所以一索图案的是鸟,二索上像竹节,表示鸟雀的脚,官吏验收时以鸟足计数,兵丁将鸟雀集合成「束」。万,即赏钱。 
另外,东、西、南、北为风向,土枪无力,发射时要考虑风?。中,即打中,故涂红色。白,即白板,打空枪之谓。发,即得赏发财。「碰」, 
即「砰」,枪声。成牌之「胡」,实为「鹘」;属鹰的一种,有高强的捕鸟本领,有了鹘就不愁抓不到麻雀,故每局牌胜皆曰「鹘」。除此,麻将中的「吃」,「杠」等术语几乎都要与捕捉麻雀联系起来。 
那麼,麻雀牌又怎麼叫作「麻将牌」呢?原来太仓方言的「鸟雀」就叫作「麻将」,「打鸟」或者「打麻雀」统称「打麻将」,故麻雀牌也叫「麻将牌」。 
由来三 
我国最早有关麻将的计载,是宋朝杨大年著的「麻将经」。其中的内容和现今的麻将差不多。麻将发展到了清朝,没有「一鸟」(一索),并且七个字是「公」、「侯」、「将」、「相」、「文」、「武」、「百」,清廷怀疑这七字和反清复明有关,於是下令禁之。到了道光年间,秀才陈实门坐他哥的船四处游历,船上的船员无聊聚赌,陈实门日日观之,於是起了改进赌具的念头,船行时风向时常改变,於是他把公侯将相改成东南西北风,当时船在各处交易的货币制度是,十筒相当於一索,十索相当於一万。其中「筒」即是中间有洞的铜币,索就是把一堆铜币串起。於是他将这些用在麻将上,但一索和二索极易混淆,某日他看到了船上养的鸟,灵机一动将一索改成「鸟」。麻将至此已大致成形,但文武百这三字要改成什麼呢?陈实门为此伤透了脑筋。有一次船员在下棋时用炮将军对方,说道「吾炮百发百中也」。陈实门听了就将文武百取百发百中之中发百改为中发白替之,这就是我们今日的麻将了。

为什么叫麻将(麻雀)?

4. 与麻将相关的为什么叫“雀”?

麻将,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博戏。夏商时,已有博戏,盛行于春秋和秦汉。唐宋时,演进为诗牌和叶子戏。木牌上书以诗韵,博戏时按牌上的韵作诗,称为诗牌。后将骰子引入诗牌,作斗诗游戏,就成为宣和牌。叶子戏,也称叶子格,简称叶子。叶子,即纸牌。明代,叶子戏发展为“马掉”,又称“马吊”。马吊,合40张纸牌。牌分十字、万字、索子、文钱四门,4人同玩,每人8叶,余置中央,以大打小。清时,马吊演变为默和牌、碰和牌。人称纸牌或麻将纸牌。  同治三年(公元1846年),陈鱼门将纸牌改为竹牌,保留了碰和牌中的“万”、“索”、“筒”,共108张,改“红花”为“绿发”,“白花”改为“白板”,“老千”改为“红中”,命名为“三箭”,每样四张。同时增加东 、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风,每样也是四张。由此形成当时流行的一百三十六张一副的麻将牌。  陈鱼门(1817—1878年),字政钥,号仰楼,鄞城(今宁波市鄞州区)人,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拔贡,曾任内阁中书,加三品衔。  太平天国期间,陈鱼门主持善后局,与英国驻宁波领事夏福礼交往甚密,常以打麻将为娱。此后,陈鱼门又到上海经商,更以打麻将为交际手段,遂将麻将传给外国人。  由于陈鱼门是宁波人,所以麻将术语与宁波方言和航海业有密切关系。宁波方言将麻雀读为麻将,所以麻将也作麻雀;“和”读胡,“停”读tīng听,“嵌”读kàn,不读qiàn,如“嵌档”、“嵌镶”,都与宁波方言有关。牌中的“索子”(又称条子),源于船上缆索的渔网;“筒子”,源于船上盛淡水和粮食的木桶;“万子”,则源于船家对财富的渴望。陈鱼门增添了“东南西北”四风,既是受航海业的启发,又源于驶船人对风的敏感;游戏时,“碰”是两船相撞,“停(听)”是船靠了岸。船上的人要是能见到麻雀,就知道快到陆地,就要靠岸了。这也是麻将牌又叫麻雀牌的原因。

求采纳

5. 麻将为何叫“麻雀”?

这个是从太仓来的说法,刚去过太仓,在酒店里看到这个介绍,说是太仓以前是粮仓,麻雀很多,官兵就经常打麻雀,官员为了鼓励打麻雀,就设置了相关的奖励规定,随着发展,就变成了官兵们的游戏了,也就变成了今天的麻将

麻将为何叫“麻雀”?

6. 为什么麻将叫雀牌

以前叫"麻雀"的,现在改叫"麻将"了. 胡牌时手牌里不是有个特殊的叫"将"的一对对子嘛?! 那个以前叫"雀头".... "另一种说法是麻将起源於护粮仓太仓在古时是皇家粮仓,仓内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运」。粮仓既设,雀患便生 。守仓兵丁以捕雀取乐,仓官变鼓励为奖励,发给竹制筹牌记数酬劳。这筹牌上刻有字,可用来作游戏的工具;这牌子又是赏钱,有证券价值,於是便可以用来作输赢。这种游戏流传下来演变定型,便成了麻雀牌,即今天的麻将。其玩法,术语等都与捕捉麻雀关。"从别处看到的.. 传到日本去的时候还叫"麻雀",虽然中国改了,但是日本还没改,所以你会经常听到...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075149.html

7. 请介绍一下"麻将"一词的起源,为何最初又叫麻雀?

  麻将,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博戏。夏商时,已有博戏,盛行于春秋和秦汉。唐宋时,演进为诗牌和叶子戏。木牌上书以诗韵,博戏时按牌上的韵作诗,称为诗牌。后将骰子引入诗牌,作斗诗游戏,就成为宣和牌。叶子戏,也称叶子格,简称叶子。叶子,即纸牌。明代,叶子戏发展为“马掉”,又称“马吊”。马吊,合40张纸牌。牌分十字、万字、索子、文钱四门,4人同玩,每人8叶,余置中央,以大打小。清时,马吊演变为默和牌、碰和牌。人称纸牌或麻将纸牌。

  同治三年(公元1846年),陈鱼门将纸牌改为竹牌,保留了碰和牌中的“万”、“索”、“筒”,共108张,改“红花”为“绿发”,“白花”改为“白板”,“老千”改为“红中”,命名为“三箭”,每样四张。同时增加东 、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风,每样也是四张。由此形成当时流行的一百三十六张一副的麻将牌。

  陈鱼门(1817—1878年),字政钥,号仰楼,鄞城(今宁波市鄞州区)人,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拔贡,曾任内阁中书,加三品衔。


  太平天国期间,陈鱼门主持善后局,与英国驻宁波领事夏福礼交往甚密,常以打麻将为娱。此后,陈鱼门又到上海经商,更以打麻将为交际手段,遂将麻将传给外国人。

  由于陈鱼门是宁波人,所以麻将术语与宁波方言和航海业有密切关系。宁波方言将麻雀读为麻将,所以麻将也作麻雀;“和”读胡,“停”读tīng听,“嵌”读kàn,不读qiàn,如“嵌档”、“嵌镶”,都与宁波方言有关。牌中的“索子”(又称条子),源于船上缆索的渔网;“筒子”,源于船上盛淡水和粮食的木桶;“万子”,则源于船家对财富的渴望。陈鱼门增添了“东南西北”四风,既是受航海业的启发,又源于驶船人对风的敏感;游戏时,“碰”是两船相撞,“停(听)”是船靠了岸。船上的人要是能见到麻雀,就知道快到陆地,就要靠岸了。这也是麻将牌又叫麻雀牌的原因。

  陈鱼门整合、改造后的麻将是对前代的博戏的继承和发展,打法也由繁到简,一经问世,便盛行大江南北。杜亚泉《博史》认为:五口通商后,船舶多聚集在宁波港口,各省商贾云集在此,学会打麻将者越来越多,麻将通过他们延及津沪商埠并波及全国。

  另一种说法:
  麻将,也称之为“麻雀”或“雀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正宗的国粹。打麻将是我国国粹中最普及的一种文娱活动。麻将的起源可追溯到唐朝。相传,唐代魏州昌乐(今河南省昌乐县)有个叫张遂的人,自幼聪明过人,后来出家当了和尚,取法名叫一行。一行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在天文、数学等方面有过杰出贡献。公元722年前后,一行和尚曾编制一套供人娱乐用的纸牌。“纸牌”规格为:宽3.5cm,长15cm,上印万、索、筒的图样。后来又增加了类似东、南、西、北、中、发、白的七种牌。

请介绍一下"麻将"一词的起源,为何最初又叫麻雀?

8. "麻雀"即'麻将'说法的由来

麻将本名应是「抹将」,抹的是水浒传的108个好汉。相传元末明初有个名叫万秉迢的人,非常推崇施耐庵笔下的梁山好汉,欲将水浒传的故事让达官贵人也知水浒故事,进而爱民护民遂发明麻将,将水浒英雄融入这个游戏中。麻将以108张为基数,分别隐喻108条好汉。如牌中九条喻为「九条龙」史进,二条喻为「双鞭」呼延灼,一饼喻为「黑旋风」李逵。 

之所以分为万、饼、条三类,是取其本人姓名的谐音。每类从一到九各有四张牌,刚好108张。108条又是从四面八方汇聚梁山,所以加上东、西、南、北、中午个方为各掭四张牌计20张。这些好汉有富贵贫穷各阶层,所以再加上「发」、「白」隐喻富有及穷白,加上八张牌,整副牌共计136张。 
后来又加上各种花牌,整副牌共计144张。另有一种民间趣话,打麻将用四方桌既是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也是指春夏秋冬四季,每人十三张牌,因为一季有十三个星期。四季合五十二周,共三百六十四天,加上赢了时的那一张,代表一年最后一天共三百六十五天,恰好一年。这也是另一种趣话。 

由来二 

麻将起源於护粮仓,麻将牌起源江苏太仓,这是苏州杂文作家"谷新之"研究得出的结论。 
太仓在古时是皇家粮仓,仓内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运」。粮仓既设,雀患便生。守仓兵丁以捕雀取乐,仓官变鼓励为奖励,发给竹制筹牌记数酬劳。这筹牌上刻有字,可用来作游戏的工具;这牌子又是赏钱,有证券价值,於是便可以用来作输赢。这种游戏流传下来,演变定型,便成了麻雀牌,即今天的麻将。其玩法,术语等都与捕捉麻雀有关。 
譬如筒、索、万。筒的图案是火枪的象形符号(截面图)。几筒表示几具火枪。索即束,是细束捆串起来的鸟雀,所以一索图案的是鸟,二索上像竹节,表示鸟雀的脚,官吏验收时以鸟足计数,兵丁将鸟雀集合成「束」。万,即赏钱。 

另外,东、西、南、北为风向,土枪无力,发射时要考虑风?。中,即打中,故涂红色。白,即白板,打空枪之谓。发,即得赏发财。「碰」, 
即「砰」,枪声。成牌之「胡」,实为「鹘」;属鹰的一种,有高强的捕鸟本领,有了鹘就不愁抓不到麻雀,故每局牌胜皆曰「鹘」。除此,麻将中的「吃」,「杠」等术语几乎都要与捕捉麻雀联系起来。 
那麼,麻雀牌又怎麼叫作「麻将牌」呢?原来太仓方言的「鸟雀」就叫作「麻将」,「打鸟」或者「打麻雀」统称「打麻将」,故麻雀牌也叫「麻将牌」。 

由来三 

我国最早有关麻将的计载,是宋朝杨大年著的「麻将经」。其中的内容和现今的麻将差不多。麻将发展到了清朝,没有「一鸟」(一索),并且七个字是「公」、「侯」、「将」、「相」、「文」、「武」、「百」,清廷怀疑这七字和反清复明有关,於是下令禁之。到了道光年间,秀才陈实门坐他哥的船四处游历,船上的船员无聊聚赌,陈实门日日观之,於是起了改进赌具的念头,船行时风向时常改变,於是他把公侯将相改成东南西北风,当时船在各处交易的货币制度是,十筒相当於一索,十索相当於一万。其中「筒」即是中间有洞的铜币,索就是把一堆铜币串起。於是他将这些用在麻将上,但一索和二索极易混淆,某日他看到了船上养的鸟,灵机一动将一索改成「鸟」。麻将至此已大致成形,但文武百这三字要改成什麼呢?陈实门为此伤透了脑筋。有一次船员在下棋时用炮将军对方,说道「吾炮百发百中也」。陈实门听了就将文武百取百发百中之中发百改为中发白替之,这就是我们今日的麻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