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聪明的投资者》(1)

2024-05-11

1. 再读《聪明的投资者》(1)

   用“再读”的字眼,是因为在2015年曾经读过一次。
     
   现在看来当初第一次读这本书,应该是完全没有看懂,唯一的收获是知道了格雷厄姆成长股估值公式,顿时觉得好像是掌握了至高的武林秘籍一样,见到任何一只股票都套到公式里面算一下,看看到底值多少钱。因为对于其中限制条件和分析过程懵懵懂懂,所以即使勉强得出一个数字,也不知道到底靠不靠谱,然后就变得索然无味了。
     
   如果估值和投资有这么简单,多少比我更早读到这本书的人应该早都发财了。不过现在还有很多人还在满世界寻找这种简单而有效的投资公式,以期掌握财富倍增的密码,而书中最有价值的关于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思想反倒被抛到一旁了,这才是珍珠蒙尘一样的最大悲哀。
     
     
   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被奉为价值投资理论的开山鼻祖,“华尔街教父”。1934年出版了《证券分析:原理与技巧》一书,这本书的问世,宣告了格雷厄姆投资体系的基本成型,在书中格雷厄姆通过严谨的逻辑和实例,使得证券分析的过程,所有步骤都可以重复、并可以验证的科学,从而奠定了格雷厄姆在投资领域无可争议的大宗师地位。
     
        
   1949年出版的《聪明的投资者》是《证券分析》的大众普及版。作为普及版的证券分析书籍,《聪明的投资者》的影响更大更广泛。作为格雷厄姆最为出名的学生——巴菲特——就从该书中收获颇多。在格雷厄姆去世之后,巴菲特为本书的第四版,也是最后一版,写了序言,在序言他这样写到:
     
   1950年的巴菲特19岁,已经有过7年的炒股经历,但是并没有系统的方法。根据唐朝在自己的书籍《巴芒演义》里的描述:
     
     
   关于这一点,巴菲特在1970年给格雷厄姆的写信说,在他阅读到《聪明的投资者》之前,他的投资一直是 “激情而非理智的” 。此后,巴菲特通过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入学申请,并成为格雷厄姆的学生,并在毕业几年之后,加入格雷厄姆-纽曼公司,成为格雷厄姆公司的员工,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全面学习了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思想,最终开启了投资世界的封神之路。
     
   《聪明的投资者》在1949年出版之后,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格雷厄姆每隔5到8年就会进行一次修订,1949年第一版,1954年第二版,1965年第三版,1973年第四版也是格雷厄姆修订的最后一版。
     
       
     
   这个版本的中译本,2010年8月1日由人民邮电出版社翻译出版,书名《聪明的投资者》,由王中华和黄一义翻译。
     
        
     
   巴菲特为本书所做的序言中,非常的简短,但是也提到了非常有价值的两个观点。
     
   第一点,这本书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个获得投资成功的 “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的基础” ,但是投资者还必须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第二点,要善于利用股市的愚蠢行为,获得更好的投资机会。
     
   巴菲特的原话如下:
     
     
     
   最新的修订者贾森-兹威格总结了格雷厄姆核心的投资思想,这些核心的思想至今看来依然并且在将来仍会闪烁出智慧的光芒。主要包括:
     
   第一、股票是企业所有权的一部分。
     
   第二、善于利用市场先生。
     
     
   第三、牢记安全边际。
     
     
     
   最后,贾森-兹威格告诫读者:“ 投资成功的秘诀在于你的内心。…… 通过培养自己的约束力和勇气,你就不会让他人的情绪波动来左右你的投资目标。说到底,你的投资方式远不如你的行为方式重要 。”
     

再读《聪明的投资者》(1)

2. 《聪明的投资者》-20170706

要先确保本金的安全性,再获得适当的回报
  
 要有策略和原则,并能够耐心地坚守
  
 要对财务报告足够的重视,对一些会计骗局要谨慎
  
 要关心管理层的行为和股息
  
 
  
 格雷厄姆的忠告:
  
 投资业务是以深入分析为基础,确保本金的安全,并获得适当的回报;不满足这些要求的业务就是投机
  
 
  
 在介入之前,首先要确定自己是熟悉这一领域
  
 投资不应该建立在乐观情绪的基础上,而应该建立在计算的基础上
  
 
  
 防御型投资者投资于股票的资金,决不能少于其资金总额的25%,且不得高于75%;与此相应,其债券投资的比例则应在75%和25%之间。
  
 
  
 防御型投资者选择股票:
  
 1.适当的企业规模:选择大公司,尤其是工业企业
  
 2.足够强劲的财务状况
  
 就工业企业而言,流动资产应该至少是流动负债的两倍——所谓二比一的流动比。同时,长期债务不应该超过流动资产净额,即“营运资本”。就公用事业企业而言,负债不应超过股权(账面值)的两倍。
  
 3.利润的稳定性:过去10年中,普通股每年都有一定的利润
  
 4.股息记录:有连续支付股息的记录
  
 5.过去10年内,每股利润的增长至少要达到三分之一(期初和期末使用三年平均数)
  
 6.适度的市盈率
  
 当期股价不应该高于过去3年平均利润的15倍
  
 7.适度的股价资产比
  
 当期股价不应该超过最后报告的资产账面值的1.5倍。然而,当市盈率低于15倍时,资产乘数可以相应的更高一些。根据经验法则,市盈率与价格账面值之比的乘积不应该超过22.5。
  
 
  
 积极型投资者选择股票的建议:
  
 1.财务状况:(a )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至少达到1.5倍;(b)(工业企业而言)债务占净流动资产的比例不高于110%
  
 2.盈利稳定:近5年的数据中没有出现赤字
  
 3.股息记录:目前有一些股息支付
  
 4.利润增长:去年(1971年)利润高于1966年的利润。(可以简单地判断:去年的利润要高于五年前的利润)
  
 5.股价:不高于有形资产净值的120%

3. 《聪明的投资者》-20170825

要成为了一名聪明的投资者并不难,但也不容易。就如格雷厄姆所说的,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比大多数想象的结果;获得非常好的结果,比人们所想象的要难。
  
 要先确保本金的安全性,再获得适当的回报
  
 要有策略和原则,并能够耐心地坚守
  
 要对财务报告足够的重视,对一些会计骗局要谨慎
  
 要关心管理层的行为和股息
  
 格雷厄姆的忠告:
  
 投资业务是以深入分析为基础,确保本金的安全,并获得适当的回报;不满足这些要求的业务就是投机
  
 在介入之前,首先要确定自己是熟悉这一领域
  
 投资不应该建立在乐观情绪的基础上,而应该建立在计算的基础上
  
 防御型投资者投资于股票的资金,决不能少于其资金总额的25%,且不得高于75%;与此相应,其债券投资的比例则应在75%和25%之间。
  
 防御型投资者选择股票:
  
 1.适当的企业规模:选择大公司,尤其是工业企业
  
 2.足够强劲的财务状况
  
 就工业企业而言,流动资产应该至少是流动负债的两倍——所谓二比一的流动比。同时,长期债务不应该超过流动资产净额,即“营运资本”。就公用事业企业而言,负债不应超过股权(账面值)的两倍。
  
 3.利润的稳定性:过去10年中,普通股每年都有一定的利润
  
 4.股息记录:有连续支付股息的记录
  
 5.过去10年内,每股利润的增长至少要达到三分之一(期初和期末使用三年平均数)
  
 6.适度的市盈率
  
 当期股价不应该高于过去3年平均利润的15倍
  
 7.适度的股价资产比
  
 当期股价不应该超过最后报告的资产账面值的1.5倍。然而,当市盈率低于15倍时,资产乘数可以相应的更高一些。根据经验法则,市盈率与价格账面值之比的乘积不应该超过22.5。
  
 积极型投资者选择股票的建议:
  
 1.财务状况:(a )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至少达到1.5倍;(b)(工业企业而言)债务占净流动资产的比例不高于110%
  
 2.盈利稳定:近5年的数据中没有出现赤字
  
 3.股息记录:目前有一些股息支付
  
 4.利润增长:去年(1971年)利润高于1966年的利润。(可以简单地判断:去年的利润要高于五年前的利润)
  
 5.股价:不高于有形资产净值的120%

《聪明的投资者》-20170825

4. 读了《聪明的投资者》有感(2)

 
        作为防御型投资者,应该认识到自己,自己没有时间深入分析股票,也不能承受高风险,应当满足于较低的投资回报,这是真理,我想也是大部分难以坚持的真理,毕竟高回报的故事在耳边经常刮起。格雷厄姆给这类投资者一个基本指导原则是股票投资资金不低于其流动资金总额的25%,但不能高于总额的75%,且不能轻易超过50%,也就给投资设定了一个谨慎上限。财务风险并非只存在于经济形势和投资品种,而且也存在于我们的内心,相对于进攻型的投资者劳心劳力,防御型投资者最重要的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投资,将自己的资产区分不同帐户,严格限定自己的投资帐户占比,保留自己日常生活必须帐户占比,最好的防御就是有力的进攻。而这些就是格雷厄姆所说的”用约束取代猜想“的精髓。
        作为积极型投资者,有相当多时间和精力研究和操作股票,相对也能承受相对较高的风险。投资债券、优先股、频繁的短线交易,对高收益的渴求,内外兼顾的对冲组合,打新股,这些积极进攻的姿态,似乎更诱惑人去认为自己是积极型的投资者。格雷厄姆强调,在股票分析和操作投入相当时间和精力的人才是,大部分工薪族白天工作,晚上回家的不是。将个人资产区分投资帐户占比,也适用于积极型投资者,毕竟100%的资金满仓对任何个人生活是不可想像的,除非是赌徒。格雷厄姆给积极型投资者推荐的三个投资领域:1)股价偏低、市盈率不高、不太受欢迎的公司 2)购买廉价证券,有足够的规模和盈利业绩 3)有特殊情况的待重组公司。
        本书第8章《投资者与市场波动》和第12章《对每股利润的思考》是巴菲特建议读者好好详读的章节。前者强调市场的不可测波动的固有特征,让任何投资理论不可能一直有效,无论是道氏择时交易理论,还是估计方法,任何一个方法只要被越来越多人接受,投资的可靠性就越来越差。后者强调是可以利用财务分析手段,分析公司始终是要盈利才能持久经营,才能持续收到回报的原则,如何选择股票的基本方法。对于市场波动,投资者主要兴趣是在合适的价格购买并持有合适的股票;而投机者的主要兴趣在于预测市场波动,并从中获利。如何判断一个公司是个值得入手的潜力公司?看管理层、看财报。管理层的人员构成、对市场经营和股息分配的态度;现金流量表告诉我们一个公司年底了口袋还有多少现金,营业现金流量是否稳步增长、资产负债表查看企业有多少债务。在互联网的今天,用户对公司、对产品的评价也应该是选股的一大参考要素。
        最后,用这样的话小结一下,聪明的投资者更关注自己,能更好的控制自己,对于能控制的因素进行控制
        【篇三】《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要想在一生中获得投资的成功,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秘密的信息,而是需要一个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的基础,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不会对这种体系造成侵蚀。
        市场就像一只钟摆,永远在短命的乐观(它使得股票过于昂贵)和不合理的悲观(它使得股票过于廉价)之间摆动。聪明的投资者则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向乐观主义者卖出股票,并从悲观主义者手中买进股票。
        本书的目的在于,指导读者避免陷入严重的错误,并建立一套令其感到安全放心的投资策略。
        投资者能够指望的回报,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其承担的风险成正比的,对此我们不能苟同。投资者的目标收益率,更多地是由他们乐于且能够为其投资付出的智慧所决定的;图省事且注重安全性的消极投资者,理应得到最低的报酬,而那些精明且富有经验的投资者,由于他们付出了最大的智慧和技能,则理应得到最大的回报。
        如果你以60美分买进了1美元的东西,你承受的风险会比你仅用40美分买进时更大,但回报却是后一种情况更高。价值组合潜在的回报越大,其风险就越小。
        道氏理论……在某个时期表现得很好,或者它们似乎能够与以往的统计记录相适应。但是,随着它们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其可靠性一般会下降。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带来一些以前的方法无法适应的新情况。其次,在股市交易方面,某一理论广受欢迎这种现象本身会对市场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削弱这种理论的长期盈利能力。(价值投资也是?)
        首先,股票很大程度上使投资者得以免受通货膨胀的损失,而债券却完全不能提供这种保护。普通股的第二个优点在于,它可为投资者提供较高的多年平均回报;这不仅来自其较优质债券利息更高的平均红利水平,也来自因未分配利润的再投资而产生的市场价值上扬的长期趋势。
        如果投资者以过高的价格买进股票,这些优势就会烟消云散。
        普通股的投资规则:1、适当但不要过分的分散化,你的持股数应限制在最少10只,最多30只不同的股票之间。2、你挑选的每一家公司应该是大型的、知名的、在财务上是稳健的。3、每一家公司都应具有长期连续支付股息的历史。4、投资者应将其买入股票的价格限制在一定的市盈率范围,其参照的每股利润,应取过去7年的平均数。
        无论证券价格出现怎样的波动,这种投资法都能使人满怀信心地取得最终的成功;迄今为止,尚无任何可与美元成本平均法相媲美的投资法问世。
        人们往往会把风险的概念,扩展到所持有的证券可能会出现下跌的情况,即使这种下跌只是周期性的和暂时性的,而且他无需在此时卖出。就真正的投资者而言,单是市场价格的下跌,并不会导致他的亏损;因此,市场可能出现下跌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他面临着实际的亏损风险。(风险是价值的损失,包括证券的实际售出、公司地位恶化、过高买价,而不是波动性)
        我们在普通股选择方面留下了很大的余地,这种余地使得那些对一般市场水平的风险或吸引力有强烈判断的人可以做出选择。
        股市上的任何赚钱方法,只要它容易理解并且被许多人采纳,那么,这种方法本身就会因太简单、太容易而无法持久。
        在华尔街,人们不能指望任何重要的东西会完全像以前那样再次发生。
        我们这么说的意思是,从长远看,大多数经纪公司客户的投机性业务都是不可能赚钱的。但是,如果他们的业务类似于真正的投资,那么其投资回报可能会超出投机性亏损。
        证券购买者不能轻易相信销售者的判断。
        只有当企业的盈利能力高于平均水平时,才能维持较高的市盈率。
        我们建议用安全边际这一概念为标准来区分投资业务和投机业务。
        我们认为,足够低的价格能够使得质量等级一般的证券变成稳健的投资机会。假如购买者了解信息,有一定的经验,并且能够做到适当的分散化。因为,如果价格低到足以提供很大的安全边际,那么这种证券就能达到我们的投资标准。
        这个故事对聪明的投资者有什么教育意义吗?一个明显的意义在于,华尔街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赚钱和投资方式。另一个不太明显的意义是,一次幸运的机会,或者说一次极其英明的决策(我们能将两者分开吗?)所获得的结果,有可能超过一个熟悉业务的人一辈子的努力。可是,在幸运或关键决策的背后,一般都必须存在着有准备和具备专业能力等条件。人们必须在打下足够的基础并获得足够的认可以后,这些机会之门才会向其敞开。人们必须具备一定的手段、判断力和勇气,才能去利用这些机会。
        通常,人们认为数学能够带来精确和可靠的结果,但是,在股市上,越使用复杂和深奥的数学,所得出的结论就越是不确定、越是具有投机性。每当有人用到微积分或高等代数时,你就应该保持警觉。

5. 聪明的投资者的章节目录

第1章 投资与投机:聪明投资者的预期收益14第1章点评26第2章 投资者与通货膨胀36第2章点评44第3章 一个世纪的股市历史:1972年年初的股价水平50第3章点评61第4章 防御型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策略68第4章点评78第5章 防御型投资者与普通股87第5章点评96第6章 积极型投资者的证券组合策略:被动的方法103第6章点评112第7章 积极型投资者的证券组合策略:主动的方法120第7章点评137第8章 投资者与市场波动145第8章点评163第9章 基金投资174第9章点评186第10章 投资者与投资顾问198第10章点评209第11章 普通投资者证券分析的一般方法215第11章点评230第12章 对每股利润的思考237第12章点评246第13章 对四家上市公司的比较253第13章点评260第14章 防御型投资者的股票选择267第14章点评281第15章 积极型投资者的股票选择289第15章点评305第16章 可转换证券及认股权证311第16章点评323第17章 四个非常有启发的案例326第17章点评339第18章 对八组公司的比较346第18章点评369第19章 股东与管理层:股息政策381第19章点评388第20章 作为投资中心思想的“安全性”400第20章点评409后 记414对后记的点评416附录1.格雷厄姆—多德式的超级投资者4182.与投资收入和证券交易税相关的重要规则(1972年)4363.投资税的基本内容(2003年更新)4374.普通股领域新的投机4375.Aetna Maintenance公司的历史4466.NVF公司收购Sharon钢铁股份的税收会计4477.技术类公司的投资448尾注450

聪明的投资者的章节目录

6. 谁看过聪明的投资者

《聪明的投资者》是股神巴菲特的导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结合自己投资实践、历尽几十年反复修订的一本经典投资书籍。

  《聪明的投资者》告诉我们投资,更重要的是投资自己、了解自己、控制自己,甚于外部环境、外部分析师的判断。认为自己是防御型投资者,还是进攻型定投资者,本身需要自我的一个聪明的自我认知。在投资成绩得乎所已是,认为自己是个进攻型,大肆满仓,最后损失惨重;在投资小有亏损时,认为自己是防御型,畏首畏尾,错失最佳入手时机;而这些都是格雷厄姆认为愚蠢的。

  聪明的投资者应有自己的投资思维和投资习惯,要建立自己定投资成功所需的心理约束。所谓投资和投机,或许就是拿捏不住自己,诱惑于外部,而区分出来的两种投资行为,前者一贯如一,后者千变万化。格雷厄姆对此下了个定义:”投资是以深入分析为基础,确保本金安全,并获得适当的回报“。而投机则不是,投机追求回报,而丧失了投资分析和本金安全意识。

  在中国,投机泛滥,股市成为”赌市“,造成美国理论不适用于中国。但由于估计没人喜欢被人成为投机,所以学习一下格雷厄姆的投资理论还是有好处的。作者认为,聪明定投资者还应该善于学习历史经验,本书侧重分析了1920年到1970年五十年间美国股市跌宕起伏,典型公司案例,学会利用基本公司财务知识研判股票是虚高,还是潜力。

7. 聪明的投资者的介绍

《聪明的投资者》共有三个版本,都为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分别是:2010年8月出版的《聪明的投资者》(第4版)(精装)、2011年7月出版的《聪明的投资者》(原本第4版)(精装)、2014年07月《聪明的投资者》(实战版)。

聪明的投资者的介绍

8.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春节有空,买了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读完后,沉思了一下,的确这本书在投机盛行的年代,让投资者找到了方向,在那个年代他应该称得上是投资界不世出的奇人,《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这本书也明显有自己的缺陷,举了很多例子,让人看得有点杂乱无章的感觉,如果初学者看完这本书后,第一感觉就是投资要有安全边际,但随后就会感到上市公司有如此多的问题,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所以在安全边际的情况下,只能按照它的方法尽量分散投资,而分散投资就是为了降低风险。诚然这种方法可以让你立于不败之地,所以绝对是值得一读的好书。如果研究过巴菲特的人就知道,巴菲特说要集中投资,格雷厄姆说要分散投资;二者的思想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原因在于巴菲特汲取老师的安全边际的思想上,提出啦要买有特许经营权,主营业务清晰,一流的管理者的公司,集中投资然后长期持有。你把这思想理解彻透之后,再反过来思考《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你就不得不服巴菲特,因为通过巴菲特这一思想过滤,就能把格雷厄姆举例的那些有问题的公司排除在外,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风险性,从而可以去集中投资,而不是分散投资。我们的理论应建立在巨人思想的基础上即安全边际,再做进一步改善,下面不是评论二位大师的缺点,而是做一点改进,仅代表个人观点。1.时代在变化,格雷厄姆时代是以石油,钢铁,铁路等传统行业为巨头的时代,所以他的计算方法是算前三年或前七年的平均利润,来计算PE,这种方法我认为是有效的,而且现在依然可以用来吸收的计算方法,我未来也会用这种方法进行一些防御性投资。但对于后期出些的一些行业,垄断性非常强的公司,即不受经济危机影响的公司,再用它这种计算方法,意味着很难买到这种公司。大家可以在前几年的经济危机中去验证一下。这里可以吸收一下基金经理的算法,即预期未来,但这种算法一定要保守估计,确定性一定要强。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盐湖钾肥,现在全世界粮食大涨同时不同的国家都发生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通货膨胀也以10%左右的上涨,在这种背景下,必然会推动钾肥的需求量增加或价格上的上涨,这种预见性很强的背景下,我们就不必拘泥于格雷厄姆的以过去的利润的计算方法,而改成将来的计算方法,这样可以取得不错的回报率,大家可多举几个例子,用时间来检验我的推论是否正确,即使一个例子失败并不代表失败,因为格雷厄姆的方法也不能保证每个样本都是成功的,所以他要分散投资,读后感《《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再次强调一下,这种方法是建立在主营业务清晰,垄断的公司,在预见性很强的情况下,才能以未来计算,也要在安全边际下买入。至于传统性行业,不垄断的公司,还是以格雷厄姆的计算方法为准。2.关于净资产的问题,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是指低于净资产的2/3,同理时代在变化,格雷厄姆时代是以石油,钢铁,铁路等传统行业为巨头的时代,对于后期出些的一些行业,垄断性非常强的公司,即不受经济危机影响的公司,再用它这种计算方法,意味着几乎买不到这种公司。我个人意见是主营业务清晰,垄断的公司,下降1/3,我这种方法意味着风险比格雷厄姆的要大,但即使错了,由于垄断的特性,经过二年左右又会开始盈利,而且因为主营业务清晰,垄断的公司特质,这一层过滤本身也降低了风险,我个人认为,这就相当于以前格雷厄姆要求的安全边际---低于净资产的2/3,有兴趣的可以在以前的熊市里去验证一下。3.反思巴菲特的投资思维,是他提出要买有特许经营权的公司,但实际上他买的有些公司是没有特许经营权的,但是别人或他自己(我更倾向于是别人)要强加上去的特许经营权,比如银行公司,从定义上讲银行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有特许经营权的公司,但巴菲特确实买啦,买得还不少,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看完《聪明的投资者》后我恍然大悟,详见讲基金的那些章节。是因为巴菲特后期随着资金的宠大,他已很少有机会再遇见特许经营权,主营业务清晰,一流的管理者的公司,在安全边际下买入的机会,所以他的思想只能倒退,退而求其次,回到格雷厄母的思想,即在安全边际下,买入主营业务清晰,一流的管理者的公司,这就是投资大师的变通,但不能说这不对。别人总结巴菲特感兴趣的公司也是能力圈,护城河,安全边际,也可能是写书的人强加上巴菲特的思维,他买的公司就是有特许经营权的。个人观点,这是巴菲特资金巨大时不得已而为之的倒退投资方法,这也是巴菲特大师能变通之处,不拘泥于形式,只要基本原则不变通-即安全边际,这也是他的底线。但我们小散,不能把巴菲特倒退的方法拿来吸收,去投资银行股,如果你是格雷厄姆思想的追随者除外,毕竟这种方法也是让人立于不败之地的一种方法。我们不仅要完全吸收巴菲特的思想,还要对他的思想加严,即把有特许经营权的公司,改为垄断的公司,这样一改,我们投资的范围就更加小,目的就是为了更加的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结尾之时,再次强调一下上面仅代表我个人观点,没有任何批评二位大师的意思,只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了一些改进和总结。也许我年少轻狂,但我会用我一生来验证我改正的是否有效,如果你们觉得对可以吸收,觉得不对可以拍砖。Tiger记于2011年2月8日13:35 ()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