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的学院概况

2024-05-09

1.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的学院概况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位于昆明市莲花池畔的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是昆明理工大学办学历史最长、水平最高、层次最全的学院之一。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25年3月。当时,云南私立东陆大学成立了采矿冶金系并开始招收本科生,后来东陆大学改组为云南大学,采矿冶金系改名为矿冶工程系,归属于云南大学工学院。1954年8月,根据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方案,云南大学工学院分立出来组建了昆明工学院,定性为以有色金属和采矿为重点的多学科性工学院。昆明工学院成立后,原来的矿冶工程系分成了冶金系和采矿系,冶金系设有矿物精选和有色金属冶炼两个本科专业,采矿系设有金属与非金属地质测量及找矿和矿区开采两个本科专业,一个两年制专科采矿专修科。1959年,金属与非金属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从采矿系中分出成立地质系,采矿系则新增矿山机械专业。1964年,矿物精选专业从冶金系分出并入采矿系,采矿系同时更名为采选系。1972年地质系增设工程测量专业,73年开始招收短期进修班,78年正式招收本科生。1980年,采选系的矿山机械专业划归机械系。1988年6月,为适应形势发展,采选系更名为“资源开发工程系”,地质系更名为“国土资源开发与城乡建设系”。1995年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昆明工学院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12月,“资源开发工程系”与“国土资源开发与城乡建设系”合并成立“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的软硬件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学院现有四个系一个所,七个本科专业,十一个工学硕士点,三个理学硕士学位点,两个管理学硕士点,四个工程硕士领域,一个七个工学博士学位点,三个管理学博士点,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三个省级重点学科。学院的地质、采矿、选矿学科1998年6月被云南省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协调小组和云南省经贸委认定为“云南省矿业开发产学研联合研究开发中心”,由学院设立的“昆明理工大学安全生产培训中心”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3年首批认定的国家二级安全生产培训机构。2006年,云南省教育厅在学院设立了“云南省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则批准学院为“西部特色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中心”建设单位。还有“中国有色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调查研究所”也设在本院。另外,学院还有10个经学校或相关部门批准设立的研究所(中心),利用各自的学科优势开展相关的科研工作。学院现有教职工128人,其中73%是专职教师,27%具有博士学位,21%具有正高级职称。通过多种途径的培养锻炼,又涌现出一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担负起了主干课程的主讲教师或重要科研课题的负责人。根据学校“十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目标和方向,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学院今后办学的目标定位是: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立足西南,辐射全国和东南亚,服务于矿业和城镇建设,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培养及科研相适应,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协调发展,工科为主多学科配合,把学院建设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重点学院,成为西部大开发和地方经济建设所依托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的学院概况

2.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的介绍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的渊源可追溯到私立东陆大学的采矿冶金系,1988年6月,为适应形势发展,采选系更名为“资源开发工程系”,地质系更名为“国土资源开发与城乡建设系”,1993年获“矿产地质与勘探”博士点,1997年、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地质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和2000年国家人事部批准分别设立“矿业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地质工程、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3.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的学院领导

党委书记: 高建国党委副书记: 刘殿文院 长: 文书明副院长: 李 波副院长: 方源敏副院长: 杨 溢院长助理: 周 平院长助理:郭 承工会主席: 程善德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的学院领导

4.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的系部介绍

地球科学系地球科学系简称“地科系”,是昆明理工大学办学历史最长、水平最高、层次最全的教学部门之一。1998年,“地科系”被确定为云南省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省级重点学科点,2006年又被确定为“云南省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地科系”现有“资源勘查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两个本科专业,一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工学硕士点(下设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矿产资源经济、旅游地质与地质遗迹共五个二级学科工学硕士点),四个二级学科理学硕士点(“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古生物学”和“地球化学”),一个“旅游管理”二级学科管理学硕士点,以及一个“地质工程”工程硕士领域。还有一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工学博士点(下设五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科系”现有在职人员41人,其中10人有正高级职称,13人有副高级职称;19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做过博士后研究;12人是留学归国人员或有留学经历;还有博士生导师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1人,云南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创新人才2人,第三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人。在硬件设施方面,“地科系”有16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及科研用房面积达2500余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及矿物、岩石、化石标本等价值2100余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3台,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14台,主要设备价值1000余万元,还建有地学博物馆(博物馆有17000余件国内外珍贵的岩矿石及古生物化石标本等,是国内高校中建立较早和拥有全球珍贵岩矿和古生物化石的少数几个博物馆之一)。以此为基础,2007年已成功申报成为云南省“地学实验示范教学中心”和教育部“西部重点成矿区带矿产地质及地质环境重点实验室”。矿物加工工程系简称“矿加系”,现设有一个本科专业,即“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该专业是昆明理工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其办学历史可溯源到1925年私立东陆大学工学院矿冶系,至今已有82年的历史。“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原名为“有用矿物精选”专业, 196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设立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和发展,“矿加系”已经从最初的单一选矿专业发展为综合性的矿物加工工程学科,人才培养层次从专科本科、工学硕士、工程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形成完整体系,成为国内重要的矿物加工工程学科人才培养基地。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开发选矿新工艺和新设备,大力实现工程化和产业化,是本学科数十年形成的传统和特色。已经形成的稳定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有四个,即:新型选矿设备研制开发:开发原理先进、结构新颖、节能高效的碎磨矿设备和选别设备。已申请和获得了16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权。 选择性磨矿及矿用耐磨材料:选择性磨矿及矿用耐磨材料是本学科很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之一,研究成果突出。由老一辈专家李启衡教授主编、后由段希祥教授改编的《碎矿与磨矿》教科书,几十年来一直是全国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通用教材,仍被十几所大学采用。该方向的选择性磨矿理论及应用和科学的装补球方法已获得7亿多元的直接经济效益。难处理及非常规矿产资源加工技术:针对中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矿产资源“贫细杂”的特点,该学科进行了长期艰苦攻关,在难处理氧化铜矿、高磷赤褐铁矿和低品位硫铁矿等非常规矿产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的成果。资源开发工程系简称“资开系”,现设有两个本科专业,即“采矿工程”和“安全工程”专业,其中采矿专业是昆明理工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其办学历史可溯源到1925年私立东陆大学工学院矿冶系,2001年云南省将“采矿工程”学科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有三个工学硕士点(即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岩土工程),一个工程硕士点(即岩土工程),另外还有一个“安全生产培训中心”,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3年首批认定的国家二级安全生产培训机构。采矿专业本科主要培养掌握金属、非金属矿床现代化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从事矿区的开发规划、矿山设计、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干专业课程是地质学、岩体力学、爆破工程、井巷工程、地下开采、露天开采、矿井通风与安全、矿业系统工程。安全专业本科主要培养从事矿山、冶金、化工、机电、建设工程等安全生产方面的检测、设计、评价、研究、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主干专业课程是安全评价、工业通风与防尘、化工安全、工程爆破与安全、地质灾害防治、防火防爆、燥声与振动控制、电气安全、安全信息与数据库、安全心理学。资开系建有七个专业实验室,各试验室又细分成有若干个分室,实验室总面积超过一千平方米,设备仪器价值超过百万元,为本系各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基本的实验条件。另外,资开系还在省内多家大型企业建有实习或实验基地,使理论教学及科研能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资开系现有教职工2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2人,高级工程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人,已形成了一支年龄层次和知识结构合理,能够承担重大研究课题和技术开发任务的师资队伍,五十多年来共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人才4千余人,其中本科生3千余人,工学硕士173人,工程硕士37人。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资开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密结合有色金属矿业发展的需求,承接并完成了一大批研发项目,其规模、水平及社会经济效益不断上档次,在国内外同行中有一定的影响。2000年至今,全系承担的各类科研发和技术服务项目达144项,其中纵向项目20项,总经费2230多万元,其中有一批项目的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或国内领先,甚至国际先进水平,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的项目共10项,发明专利4项。通过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发表了260余篇研究论文。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和统编教材有6部 。国土信息与测绘工程系国土信息与测绘工程系简称“测绘系”,现有三个本科专业: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土地资源管理;两个工学硕士点: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一个理学硕士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一个管理学硕士点:土地资源管理;一个工程硕士领域:测绘工程;一个工学博士点: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两个管理学博士点:地理信息工程 、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测绘系在校内外建有比较完备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现设置有8个专业实验室:测量学实验室、控制测量学实验室、遥感与摄影测量学实验室、数字化成图实验室、GPS实验室、GIS实验室、3S研究中心、测量精密仪器室。实验室配备有若干台套电子经纬仪、光学经纬仪、水准仪、平板仪等常规仪器,以及多功能全站仪、GPS接收机、GIS软件系统、数字水准仪、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高档微机、绘图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与昆明云金地科技有限公司及官渡区地政服务中心分别共建了GIS实践教学基地;在江川县孤山建设了控制测量与测量学综合实习基地;与云南省测绘局、云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昆明市测绘研究院、昆明市测绘勘察院、国土局等相关企事业单位联合进行实践教学,为产学研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测绘系现有教职工3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已形成了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能胜任各层次人才培养教学、可承担重大研究课题或技术开发任务的师资队伍。

5.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的师资队伍

截止2012年3月16日,学院共有教职工166人,其中专任教师133人,教授28人,博士生导师12人,副教授40人,博士学位62人,实验室15人,获博士学位者35人;有8人享受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专家政府补贴”;有9人获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称号。学院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外,学院也在不断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学院就有22位青年教师在攻读博士学位。学院还规定:新教师都必须经历一个培养期,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作一对一的传、帮、带。在学院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运作下,学院的师资队伍正在稳固和高质量地发展。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的师资队伍

6.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院发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已为国家及云南地方建设培养了5000余名本科生、 300余名硕士、40余名博士,4名博士后。他们多数已成为新材料、冶金、装备制造业等行业的中坚力量。学院有在读本科生1400余名、各类硕士研究生370余名、博士研究生90余名。学院宗旨为:立足云南、辐射全国、面向东盟、走向世界,服务于新材料、新能源、冶金、装备制造、建材、电子等行业,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教学科研并重,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学生就业面向新材料、装备制造、冶金、珠宝玉石等行业,就业前景广阔,学院本科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在学校中处于领先。学院连续三年获得昆明理工大学“就业先进单位”。学院高度重视教学教改工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多项。学院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以及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一流大学和研究院(所)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为提升学院的科研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秉承 “明德任责,致知力行”的校训,承袭昆工人“坚忍不拔、赤诚报国”的红土精神,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主线,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将学院建成在国内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有重要影响的材料科学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成为国内先进、国际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

7.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办学成就

学院已完成和在研的国家级、省部级及大型横向科研项目达10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子项目3项,省(部)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省校合作项目1项,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另外还有一大批省、市、厅、委级科研项目及横向科研项目。有一批学术专著和一大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SCI、EI、ISTP收录学术论文100余篇,曾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2项。学院十分重视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院设有云南省一、二级注册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土木工程师的培训基地和考点;此外,还有一批工程硕士和成人培训教育基地。多年来为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建工行业的急需人才,在地方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办学成就

8.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科建设

学院具有博士后、工学博士、工学硕士、工程硕士、本科等多层次的完整系列人才培养体系。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学校新确立的第一层次发展的重点学科。现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4个本科专业、1个省级一类重点学科及2个省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及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特色专业,即: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硕士培养领域:材料工程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宝石材料与工艺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先进成形制造方向)省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省一类)、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省级重点及省级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