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道政治经济学的辨析题,请大家帮帮忙。

2024-05-15

1. 有几道政治经济学的辨析题,请大家帮帮忙。

题1:举个原来生产一件东西要8小时,可以卖16元;现在你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生产一件东西只要4小时了,也就是你比原来节省了4小时,故而你的成本也下降了4个小时的成本,就是说你付少付了4小时工人的工资,这样的话,你产品的价格自然就降低了,只卖了8元了;但是你8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还是8+8=16元,这是没变的。
题2:生产要素只是进行生产的必要前提,按劳分配说白了就是你做了多少,才能按此分配。
题3:就是你买来的劳动力原则上可以生产多少东西,就是你这个劳动力的价格,表面看的确是自由平等的,你不想干了你随机可以离开。
题4:固定资本就是说我花X元买来了劳动力,但是我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时间没变,资本却从固定资本里溢出了,因而工人感觉我还是正常上下班,其实恰恰是这个资本流动和固定资本的比较,揭露了剩余价值来源;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工人也应该是知道的,你想想如果你赚不到钱你还会去雇佣劳动力吗?显然不可能,所以理论的东西有时太明白反而更让人糊涂。
简单解释了下,不足之处,请指正。

有几道政治经济学的辨析题,请大家帮帮忙。

2. 这次还是政治经济学多项选择题,请大家指点下,这些我都选了好多答案都不对

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是:[相对于其他商品,主要有两个特点:利用价值的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是能够创造更多比它更有价值源的价值。正确的答案,只有A,C,B是错误的,D是劳动的定义,E是条件之一,成为一种商品] 
 A,实际使用的劳动可以创造价值,为B剩余价值的劳动的使用价值的C源,实际使用的劳动可以创造价值大于自己的D值,使用的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过程E,工人的人身自由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的价值:【准确ABCE,D,视情况可疑] 
 A,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乙, C值的大小不能低于基本生活需要,有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子D,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至E,所含的物质的含量,扩大范围,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5资本[AB] CD是没有一定的资本,不仅结束的E可变资本
 A,B的值的剩余价值,带来一个历史范畴,C,D绩效厂房,机器及其他生产材料的支付雇用的工人工资货币购买外币E生产

3. 政治经济学的选择题,麻烦高手帮忙,不多

1,D 解析:A项本身说法错误,网络交易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因为题中并没有提及网络交换是不等价交换,或者不自愿交换B项和C项本身也都错误,因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使用价值或者消费需要, 2,D解析:A项本身说法错误,因为意识包括正确的和错误的意识,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发展,而错误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发展B项说法也错误,客观事物具有客观性,是物质的,物质觉得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或者物质的发展需要精神的支撑,B项的观点的本质是唯心的。C项和A项犯的错误差不多,都是忽略了错误意识的存在。  如果楼主有哪里不懂的话请您追问咯。

政治经济学的选择题,麻烦高手帮忙,不多

4. 政治经济学(单选题)

1.(2)【解释】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学科并取得“政治经济学”这一名称,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形成的。● 最早对经济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并首先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的是重商主义学派。▲ 重商主义学派 产生于资本主义早期,他们的主要观点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 其一,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其二,对外贸易是财富的唯一源泉。 在 17世纪初,法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 安·德·蒙克莱田写了一本《献给国王和王太后陛下的政治经济学》(1615),在这本书里他首先使用了“政治经济学”一词。 经济学前面加的“政治”一词,是指“社会结构”或“国家”的意思。就是说,▲ 他所论述的经济问题已经超出了家庭或庄园经济的范围,而是以整个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了。 
2.(2)【解释】商品的价值是有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即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
3.(3)【解释】价值决定价格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4.(1)【解释】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例如一个资本所有者花100元工资雇佣一个劳动力,劳动力在劳动中创造出120元的价值,其中100元与工资相抵消,20元就是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新创造出来的价值。  资本所有者看中的正是这一点,他才愿意购买劳动力这种商品。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货币才会转化为资本。所以,我们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也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前提条件。
5.(3)【解释】相对剩余价值是在众多资本家分别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必须要改进技术,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众多资本家改进技术的综合结果,乃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导致生活资料价值的降低,进而导致劳动力价值的降低。最终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而是整个资本家阶级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6.(4)【解释】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m'=m\v(m'代表剩余价值率,m代表剩余价值,v代表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又称剥削率。
7.(2)【解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题目中漏打了(经济)二字,否则此题目无正确答案。
8.(1)【解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为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呈现不平衡、多层次的现状,所以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9.(1)计划体制的改革
10.(1)股份合作制 
11.(3)【解释】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包含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核心。
12.(2)经济手段
13.(1)社会保险
14.(4)【解释】题目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费用应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如果是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那么就应由国家全部承担。
15.(4)【解释】跨国公司是以一国总公司为基地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从事跨国生产、销售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大型垄断企业。
16.(3)【解释】经济全球化又称经济国际化,其主要内容包括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和资本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1)、(2)、(4)项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不符合题意,第(3)项为正确选项。
17.(1)【解释】商品的价值是有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即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

5. 急求 政治经济学答案

41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答: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二是交换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的发展,三是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到实现,消费为生产的发展创造出动力,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论述题46试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1.商品经济是在一定条件下才产生,发展和存在的
2.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第二个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48试述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正确处理的关系  
第一,要正确处理好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新型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第三,要正确处理好新型工业化与增加劳动就业的关系
第四,要正确处理好新型工业化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第五,要正确处理好新型工业化与全面发展服务业的关系
47试述二次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持续发展的原因
答:二战的特殊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在二战过程中,交战双方为了保证战争的需要,国家往往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对社会物质财富实行特殊调配政策。这不仅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了大量实践,而且积累了经验,扫除了许多障碍,为其在战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家大规模建设巨额投资的需要。二战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开发与研究日益社会化国家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的需要。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扩大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二战后,各资本主 义国家都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这使得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问题日趋严重。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垄断资本要求利用国家的力量来保护和扩大国内外市场。克服经济危机的需要。二战后,为保护自己来之不易的财富,垄断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国家垄断资本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1)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市场经济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存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经济条件又存在共同利益主体的经济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益格局是利益主体多元化与共同利益主体同时并存的格局。(3)国有经济既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又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既要更映制度属性又要反映体制要求的特殊性。

急求 政治经济学答案

6. 政治经济学作业,四选一题做,谢谢

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具体措施:(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原则)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于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正确处理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公平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以及结果公平等。从机会公平的角度分析,公平与效率是统一的,所有促进机会公平的措施都会提高效率。从结果公平的角度探讨,公平与效率又存在矛盾,过分强调结果公平,往往会造成巨大的效率损失;而发挥物质利益的激励功能,又必须打破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拉开收入差距。不过,这种矛盾不是绝对的。如同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会影响经济效率一样,收入差距过大也会抑制有效需求,导致社会冲突,从而严重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这就是说,存在一个使公平与效率相互促进的收入差距适度区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关键是使收入差距保持在公平与效率相互促进的适度区间。
  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应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和分析问题。在经济发展初期,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产品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劳动力供给充分,资本要素稀缺。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资本积累带动劳动就业,提高产品供给能力。因此,在公平与效率的权衡上通常会更加重视效率。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一方面,产品供给能力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会制约消费需求的增长、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无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还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公平与效率的权衡上都要求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就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
  初次分配是指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在初次分配中,国民收入分解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企业营业盈余三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质是要素价格决定问题。正确处理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初次分配领域,首先应保证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市场竞争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完善要素参与分配的市场机制。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坚决根除涉及权钱交易的腐败收入和寻租收入;打破行政垄断与资源垄断,完善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规制;破除生产要素市场分割和市场壁垒,促进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创造各类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条件。应当指出的是,由劳动和资本各自特点所决定,劳动与资本相比一般处于弱势地位。为了保证劳动要素所有者与资本要素所有者在市场竞争地位上的平等,政府有责任通过就业政策和集体谈判制度等增强劳动者的博弈能力,通过劳动保障与监察制度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现阶段的重点是,促进城镇化和中小企业发展,努力扩大劳动就业;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理顺资本所有者、经理层与一般职工的收入分配关系;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以间接税方式和国有资本所有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还要求政府通过税种、税率和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的调整,协调好政府、企业与劳动者的利益关系。目前,我国间接税比重高达70%以上。由于间接税会直接进入市场价格,间接税比重高不仅严重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会通过税收转嫁,加重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此外,我国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过低,一些企业高管人员薪酬福利侵蚀企业利润;还存在少数人无偿或低价占有、使用公共资源等问题。因此,深化初次分配领域改革,应在保持宏观税负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逐步降低间接税比重,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税负;提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改革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薪酬分配制度,严格征收资源占用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和公共资源的收益分配机制。
  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直接税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对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的第二次分配。再分配的目的是弥补初次分配的不足,把收入差距控制在有利于效率与公平相互促进的适度区间,并尽可能促进起点公平。现阶段我国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再分配存在逆向调节问题。目前,我国直接税比重不足30%,其中个人所得税不仅因占比过低难以发挥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更由于高收入群体具有更多的避税手段,导致个税收入主要来自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财产税所占的比重更低,遗产和赠予税还无从谈起。从转移支付角度看,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在社会保障支出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支出上还有较大差距。基于这种情况,再分配领域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在减少间接税的同时增加直接税;减轻中低收入者税负,完善高收入者个税征收与监管;适时开征房产税、遗产税、财产赠予税等财产税。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在内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和“三农”的财政支持;加大教育、医疗、就业、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支出,并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

7. 政治经济学试题,求大哥大姐帮忙,谢谢啦!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是B_。
A、劳动、劳动对象、原料B、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C、厂房、原料、机器设备D、厂房、机器设备、劳动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D。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物质资料的生产 
3、生产力的性质是由_D__。
A、劳动者的性质决定的B、劳动者的劳动决定的C、生产力状况决定的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
 4、决定着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规律是_D_。
A、劳动时间节约规律B、竞争规律C、价值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 
5、在一定社会阶段的经济规律体系 中起着主导作用的规律是_D__。
A、一切社会所共有的经济规律B、几个社会所共有的经济规律C、某种社会所共有的经济规律D、基本经济规律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__BCDE__。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B、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结成的相互关系C、人们之间的交换关系D、人们之间的消费关系E、人们之间的分配关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_ACE_。
A、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B、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C、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D、人们可以废除、改造和制定经济规律E、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3、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有_BCD_________。A、劳动者B、劳动者的劳动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E、生产工具 
4、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表现在_ABCD_。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全部质变C、生产力决定着旧的生产关系被新的生产关系所替代D、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所能变化的程度E、变革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现有的生产力状况 
5、劳动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关系是_ABCDE_。
A、两者的含义不同B、两者包括的要素不同C、两者都是从事社会生产所必须的物质条件D、劳动资料是生产资料的一部分E、两者都同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着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研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无关。[ 错误 ]
2、价值规律是人类各个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 错误 ]
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李四光的《地质力学》是世界公认的科学,因此它是生产力。[正确 ] 
4、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就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 错误 ]
5、生产关系是反映人与劳动资料之间的关系。[错误]

政治经济学试题,求大哥大姐帮忙,谢谢啦!

8. 政治经济学大题答案,急求,跪谢。。。

已知投资在机械设备等劳动资料上面的价值6万元且平均使用年限五年,故每月耗费价值6万/5年/12月=0.1万元,又知每月消耗材料价值1.6万元,故不变资本为0.1万+1.6万=1.7万元。已知雇佣工人50人且每人平均工资80元,故每月支付劳动力价值(即可变资本)为50人*80元=0.4万元。已知剩余价值率为100%,故每月剩余价值=可变资本=0.4万元。综上可知每月生产1万斤面纱的价值构成为:1.7C+0.4C+0.4M=2.5(万元),每斤棉花价值为2.5万/1万斤=2.5元。

现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半倍,即提高50%,则该厂每月棉纱生产为1万*(1+50%)=1.5万斤。
(1)单个工厂的个别劳动生产率对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可以忽略,故该厂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后,棉纱的社会价值可视为不变,仍为2.5元/斤;
(2)个别生产率提高后,该厂每月生产1.5万斤,以社会价值2.5元/斤全部出售,可获得价值1.5万斤*2.5元=3.75万元。已知改进技术后,每月消耗原材料也同样增加50%,即每月消耗原材料价值由原先的1.6万元增至1.6万*(1+50%)=2.4万元,而其他资本价值消耗不变,则可知本月不变资本为0.1万+2.4万=2.5万元。可变资本0.4万元不变,则剩余价值为3.75万-2.5万-0.4万=0.85万元,相较技术改进之前的获利,改进之后多获得剩余价值为0.85万-0.4万=0.45万元,则超额剩余价值为0.45万元。
(3)已求得本月剩余价值为0.85万元,可变资本0.4万元,则剩余价值率为0.85/0.4=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