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近半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润不够买京沪深一套房,但卖掉%1的股份却够买?请论证楼市、股市哪个泡沫更大?

2024-05-10

1. 问近半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润不够买京沪深一套房,但卖掉%1的股份却够买?请论证楼市、股市哪个泡沫更大?

地产行业宏观调控,国家不在支持。股市虽然动荡,但是还是有一展拳脚之地

问近半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润不够买京沪深一套房,但卖掉%1的股份却够买?请论证楼市、股市哪个泡沫更大?

2. 股票运行机理是啥?比如公司发行股票,会不会无人买?股票每天在交易,市值在变化,公司如何使用募资。

  我对股票的理解(绝对原创和别人思想的结合 主要讲了5点)

  1赚的钱从哪里来  赔的钱去了哪里

  错误的    好比打麻将  4个人每人有100元,共400元,走的时候有人赚了,有人赔了,但是赚的钱数等于赔的钱数,总和没变,这是因为这是一个小环境。这是一种零和游戏。其实股票也是???既是也不是看你如何理解

  正确的    好比买房子   第一个人10万买了房子,20万卖给第二个人,赚了,第二个人再30万卖给第三个人,也赚了,第三个人再60万卖给第四个人,也赚了,第四个人现在拥有了房子。可见,前三个人都赚了,共赚了50万,那么钱从哪里来呢,是从第四个人吗,第四个人60万买了原来10万的房子,他赔了50万吗,而如果现在第四个人卖房子的话,他能卖100万,他到底是赔了还是赚了,问题很难解释,这是因为这是一个大环境,东西(资产)(房子)没有增加,还是四个人才一套房子,但是虚拟的(钱)东西却出入很大。一句话:东西还是那个东西,就看你认为他值多少钱。可见股票的赚与赔是没有关联关系的,在极端情况下是存在大家都赚钱的情况的,即使有人赔了,有人赚了,但是赚的钱数并不等于赔的钱数,总和改变了。从股市2000点到6000点,大家都赚,从6000点到2000点,大家都赔。
  另一方面也可以证明股票像房子,卖房子就必须有人买才能卖,卖股票也如此,炒过股的人都知道的。因为股票是一种股份,总和必须是100%,不能只买不卖,也不能只卖不买。你买了你就有了这个公司的股份,你就是股东,(虽然是很小的股东),你的股票就对应了这个公司的资产,比如房子,土地,机器等等,可见股票只是将实物房子虚拟化了,为了好进行买卖,和买卖房子等实体实质上是一样的,股票也是一种商品,是市场的一部分。举个例子,不一定精准,比如四川长虹每股80元,就相当于该公司的那一平方毫米的土地价值80元,每股40元,就相当于该公司的那一平方毫米的土地价值40元,你买不买,卖不卖,跟房子是一个道理,你认为值有人认为不值,你认为不值有人认为值。继续,如果这个公司赚钱了,总资产就增加了,每一股对应的资产也就增加了,(股票也就涨了,)???你也就赚了,在极端情况下,是存在所有的公司都赚钱的情况的,那么所有股民就都赚了钱了。反之就是赔了。???道理相同。那么股票凭什么涨凭什么跌,房子凭什么涨价,凭什么跌呢(大家都光见房价涨了),是凭人们认为值不值决定吗,还是说这个公司赚钱赔钱决定的,还是说这个股票想买的人多,想卖的人少就涨,反之就跌呢。请看下面

  2   什么因素决定这支股票涨和跌,为什么涨跌

  我认为是首先是大环境决定的,即所谓的经济景气不景气,大环境太复杂,不太懂,不说了。大环境好,垃圾股也涨。大环境不好,绩优股也跌。
  下来就是刚刚提到的那三个因素,其实他们是有因有果的,这个公司因为业绩好,大家信任,所以想买的人就多,想卖的人就少,所以人们认为就值钱。还有其他因素copy一下

  1供求关系(买的人多价格上涨)
  2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好股价就高,就涨得快)
  3庄家人为操纵(庄家收齐筹码后开始拉升,股价上涨)
  4大众投资者信心(人民群众都认为以后会涨,股价现在就会涨)
  5周边市场或宏观形势影响(外国都涨、国内不打仗……股价涨)
  6公众对未来政策、形势等发展趋势的判断(大家都认为以后一段时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股价涨)
  7其他投资品种的收益高低(存款、其他投资收益率太低,不如作股票,股价也会涨)
  8老百姓或机构手上闲置资金量规模(大量闲置资金需要投资项目,股票涨)

  一、经济因素
  国家实行何种经济发展思路,是快速还是慢速发展本国经济等因素.
  二、政策因素
  国家实行何种政策,鼓励出口,还是鼓励内销等种种政策面的因素.
  三、政治和社会因素
  国家主权是否统一,政局是否稳定,社会是否动荡不安等因素.
  四、证券市场内部的原因
  证券市场的管理层是否稳定,是否有不良制度,或者不公平制度的存在等因素.
  五、上市公司内部的原因
  上市公司是否有不规范操作,及否有利好及利空的消息发出等因素

  3但是还是不太懂,这个股票涨了一毛,还是一块,如何计算得到的。

  股票的供给与需求发生了变化,造成价格的变动.这个变动是通过卫星或者别的途径最后由”上交所”或者”深交所”的电脑撮合成交的.

  成交的规矩是根据”价格优先”,同一价格”先来后到”次序办理的.涨几毛,跌几毛撮合过程中是完全自动的.再由卫星或者网络将各种数据即时传输到全世界需要用到它的地方.


  4海外上市利与弊   A股B股深沪基金的区别  再研究
  5股民买股票的钱,去了哪里,给了该公司了,当然只有第一次,即上市时,后来股民之间的买卖便与该公司无关了,公司上市的目的便是募集资金,那可不可能股票卖不出去(指第一次发行),应该不会,因为上市价格比较低,所以好卖。(只是个人理解)


  大概的过程就是这样了.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会从政策、资金、国际环境等等来找答案,这是不错的,尤其是政策因素的影响,永远是伴随着股市运行的;资金就更不用说了,有资金流入,股市当然上涨,流出即下跌了;国际环境——包括汇率、主要股票、期货市场价格变化、战争等等都会影响到国内股票市场。但是,很多人都忽视了重要的一点:股票市场具有它自身的运行规律!
  股票的买和卖,其实就是买卖双方的心理博弈,成交价格是买卖双方的利益平衡点,所有的因素最终都通过买卖双方的心理反映到价格上来。所以,股票市场的运行是以市场信心为基础的。是市场心理的具体反映:低买高卖、快涨回调、急跌反抽,这都能解释为:市场上取得某种共识——平衡!虽然在股票市场中,不平衡是常态,但是偏离平衡太远了,它就要回归平衡,就象钟摆一样,这就是规律。所有的因素都在这个基础上发挥作用,你可以打破趋势的进程,但不可以改变趋势。这就是规律的作用!例如:上升趋势中,1996.12底由于沪市上涨过猛,中央发了个文件,造成连续三天大跌,绝大部分股票三天内以跌停收盘,但是市场该涨的还是要涨,不会因为政策因素而转向,97年上半年一直继续在涨;同样,在2242点以后,下降趋势出现后,政府也多次出台了救市政策,但是均未奏效,原因就是市场还没有回归到位!
  简单而言,影响股票市场的因素既有基本面的因素,也有市场其本身的运行规律,有些时候基本面因素影响大一些,更多的时候规律所起的作用大一些。
  对于大盘而言,高位容易形成头部,低位容易产生底部。
  应该说,市场的高与低是相对的,原来的高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成低位,同样,原来的低位也可以变成高位,但是在一个时间序列(一波牛市行情)里,高的就是高的,低的就是低的。有人要问:为什么不能创新高?问得好。资金停止流入了当然就不能创新高了。又问:资金为什么停止流入?答:因为觉得市场价格在高位,没有盈利空间。再问:如何判断市场在高位?答:市场心理影响到市场信心。
  在股票市场上混的,都或多或少想从过去探知现在,从历史推导未来,那么,大盘的运行轨迹、时间、关键点位、支撑与压力等等,都会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影响我们的判断,因为市场相信:历史会重演——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而已,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高位和低位,而主流意见就是真理。
  头部因资金不再流入而形成,底部是资金流出萎缩而产生;头部与底部之间是趋势。
  当空头趋势形成时,资金在流出,持币者是不会介入的,只有在资金流出枯竭时,也就是成交量萎缩时,资金才会大规模入市,并且一举扭转趋势。
  确定多头趋势以后,在没有形成头部之前,它会继续上涨,资金会不断地流入。
  需要明确一点是资金与趋势的关系。
  资金在空头市场末期的流入,改变了市场的趋势,使之由下降转变为上升,由此看来,适乎是资金在主导着趋势。其实不然,市场不平衡是常态,在空头运行地极点后,市场已经具备反向修正的条件,资金乘势入场形成合力,趋势形成后又吸引更多的资金进来,将市场推高。如果资金是在多空平衡点上入场会怎么样呢?会形成盘整,也就吸引不了其他资金进来。所以说,资金和市场的关系是,两者互相影响,但是先有趋势后有资金。(这一点,在楼市也适用,政府总是以为房价高是抄家的缘故,其实房价不涨,谁去抄?)没有趋势肯定没有资金。
  资金是影响股票市场涨跌的直接因素,但是,决定资金流入与流出的是市场信心。
  人的心理活动影响了判断,判断决定了行为,行为又导致了后果。
  如果觉得上面说的还有点道理的话,现在做个小测验。
  1、假设你有一笔钱要投入股票市场,在综合了轨迹、时间、成交量等等历史因素后,你认为在什么点位介入比较保险?(安全第一,盈利第二原则)
  2、如果觉得目前的点位是底部,那么现在的成交量是否已经达到萎缩的地步?也就是说:资金流出枯竭了!如果真的是,当然离底部不远,如果否,就慢慢地等吧。

  小故事1
  股市:一个卖烧饼的故事
  --------------------------------------------------------------------------------
  假设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有且只有两个人,姑且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

  假设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局监管。

  假设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

  假设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

  ——经济模型都这样,假设需要很多。

  再假设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这样他们很无聊地站了半天。

  甲说好无聊。

  乙说好无聊。

  看故事的你们说:好无聊。

  这个时候的市场叫做很不活跃!

  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对乙说:要不我们玩个游戏?乙赞成。

  于是,故事开始了。。。。。。

  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

  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看来(包括看故事的你)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

  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

  又一个小时以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上还有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在股票市场,他叫股民,给出目标价的人叫研究员)。


  在烧饼甲、烧饼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甚至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的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因为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


  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的赚钱了。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


  那谁亏了钱呢?

  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银行能有多少一点利息啊?哪比得上价格飞涨的烧饼啊?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期货啊?于是出现了认购权证。。。。。。


  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看样子是的。但这个世界就那么奇怪,突然市场上来了一个叫李子的,李子曰:有亏钱的时候!那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


  假设一: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监管)

  假设二: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同样题材)

  假设三: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供玩这种游戏的商品。(发行)

  假设四:大家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个烧饼!(价值发现)

  假设五:没有人再愿意玩互相买卖的游戏了!( 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最少占有资产——烧饼的人!

  这个卖烧饼的故事非常简单,人人都觉得高价买烧饼的人是傻瓜,但我们再回首看看我们所在的证券市场的人们吧。这个市场的有些所谓的资产重估、资产注入何尝不是这样?在ROE高企,资产有高溢价下的资产注入,和卖烧饼的原理其实一样,谁最少地占有资产,谁就是赚钱的人,谁就是获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投资人,要理性地看待资产重估和资产注入,忽悠别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钱!

  在高ROE下的资产注入,尤其是券商借壳上市、增发购买大股东的资产、增发类的房地产等等资产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为,你很可能成为一个持有高价烧饼的路人!


  说是有两个经济学家,在马路上散步,便讨论经济问题甲经济学家看见了一堆狗屎,思索着对乙经济学家说。你吃了这堆狗屎吧,我给你100万块钱。乙经济学家犹豫了一会儿,但是还是经受不住诱惑,吃了那堆狗屎,当然,作为条件,甲经济学家给了他100万块钱过了一会儿,乙经济学家也看见了一堆狗屎,就对甲经济学家说:你吃了这堆狗屎吧,我也给你100万块钱。甲经济学家犹豫了一会儿,但是还是经受不住诱惑,吃了那堆狗屎当然,作为条件,乙经济学家把甲给他的 100万还了回去。   故事还没有完   走着走着,乙经济学家忽然缓过神来了,对甲说不对阿,我们谁也没有挣到钱,却吃了两对狗屎。。。甲也换过神了,思考了一会儿说:可是,我们创造了200万的GNP阿!

3. 股票是怎么变化的,谁控制它的涨跌

股票价格变化是根据供求关系来的,所以假设不成立,因为只有买家没有卖家,也就没有“成交价”
你可以把股票当成普通商品比如白菜,在世面上进行买卖,但是买的人并不打算吃掉而是倒卖,所以在市场上喊自己要卖的价格,这时候也有很多人喊自己想买的价格,如果双方达成一致,交易成功,那么成交的价格就是成交价,股票的价格变化就是这样来的
股票价格又叫股票行市,它不等于股票票面的金额。股票的票面额代表投资入股的货币资本数额,它是固定不变的;而股票价格则是变动的,它经常是大于或小于股票的票面金额。
股票的买卖实际上是买卖获得股息的权利,因此股票价格不是它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一种资本化的收入。
股票价格一般是由股息和利息率两个因素决定的。例如,有一张票面额为100元的股票,每年能够取得10元股息,即 10%的股息,而当时的利息率只有5%,那么,这张股票的价格就是10元÷5%=200元。
计算公式是: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



扩展资料:
名词
散户:就是买卖股票数量较少的小额投资者。
作手:在股市中炒作哄抬,用不正当方法把股票炒高后卖掉,然后再设法压低行情,低价补回;或趁低价买进,炒作哄抬后,高价卖出。这种人被称为作手。
吃货:作手在低价时暗中买进股票,叫做吃货。
出货:作手在高价时,不动声色地卖出股票,称为出货。
惯压:用不正当手段压低股价的行为叫惯压。
坐轿子:目光锐利或事先得到信息的投资人,在大户暗中买进或卖出时,或在利多或利空消息公布前,先期买进或卖出股票,待散户大量跟进或跟出,造成股价大幅度上涨或下跌时,再卖出或买回,坐享厚利,这就叫“坐轿子”
抬轿子:利多或利空消息公布后,认为股价将大幅度变动,跟着抢进抢出,获利有限,甚至常被套牢的人,就是给别人抬轿子。
热门股:是指交易量大、流通性强、价格变动幅度大的股票。
冷门股:是指交易量小,流通性差甚至没有交易,价格变动小的股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股票

股票是怎么变化的,谁控制它的涨跌

4. 买股票究竟赚什么钱?

  ■■■■■■■股票并不是零和游戏,至少不是所有的股票都是零和游戏。■■■■■■■
  我觉得你是对股份公司(不一定是上市的)的本质不太清楚。你耐心看看股份制是怎么来的,思考一下,有问题再补充。
  首先,股份公司,包括不上市的股份公司,都起源于合伙赚钱的需求,很多人把钱凑到一起做买卖,当然要事先说好你占几股,我占几股,赚了利润分的时候好按这个比例分,所谓分利润,就是分红。
  其次,股份公司并不是把每年赚的钱都分给股东,因为它需要用赚的钱追加投资才能扩大规模赚更多的钱,但是有的股东需要把自己的钱拿回来点维持生计,怎么办呢?——这就是股票交易的起源:由于荷兰东印度公司10年都不分红,把赚的所有钱都用来造新船,10年以后才大举分红,因此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只能看到自己的公司扩大却10年拿不回任何钱,于是1609年阿姆斯特丹设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需要用钱的股东可以把持有的股份按议价卖给别人,议出什么价格当然会跟公司的发展有很大关系了。也就是说,公司的船变多了,大家都知道将来可能分红很多,那就会想买的人多想卖的人少,自然股价就上去了。

  如果这些看明白了,你的问题就可以回答了:
  中国很多股票的红利相对股价可以忽略,不如银行利息,那是不是说永远不卖收益还不如存银行——不一定。如果红利低于净利润,有的是因为像荷兰东印度公司一样用赚的钱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了,将来的红利就会比现在多。尤其在中国这样高速成长的经济体,如果绝大多数公司分红占盈利的比例跟美国公司一样多反而是不太正常的。
  但是显然也并不是说,因为红利会增长,所以买任何股票长期收益都会很高——当然要估计未来到底红利能有多少,跟现在的股价做比较。
  在美国和香港股市,整体上股息大概为股价的3~5%。有人做过统计,如果买标普500指数(也就是买很多大公司取一个平均效果)长期持有,红利再投资,100多年平均下来年复合收益率是10%,肯定是高于银行和国债利率的。在中国估计够呛,因为股价太高了,即使考虑红利会增长,因为需要投入的本金太多(就是股价高),算下来收益也不见得很高。

  最后,你说的招行,现在股价15.05元,08年每股税后红利0.06元,07年是0.252元,06年0.108元,05年0.072元。招行基本上还是把大部分盈利用于扩张而不是分红了。至于他的扩张会不会有成效,会不会投了钱没有利润,不能增加以后的派息,那就得针对具体公司研究了。
  美国也有这种例子:微软上市16年从来不分红,但第一次分红就分了320亿美元。

  我现在问一下,买股票就是买一只能下蛋的鸡,净资产就是那只鸡,下的蛋一部分拿来分红,一部分再孵小鸡,那这只鸡永远都抱不回家呀!
  ——其实理论上是可以抱回家的,杀了当肉一次性吃掉,只要股东同意(当然少不了大股东同意),可以把公司家当变卖掉,所得的现金偿还负债以后,剩下的分给股东,公司终止经营。这个过程叫做公司清盘,或者清算。在美国是有的。在中国可能还比较少。
  从另一方面考虑,如果留着鸡,下越来越多的蛋,和生小鸡再下更多的蛋,产生的长期利益比一次性吃掉大的话,为什么要杀了吃掉呢?那不是得不偿失吗?所以经营经营比较好的公司都不会清盘的。长期能拿回家越来越多的鸡蛋,这就是公司对于股东的用处了。

5. 新房装修是自己装好还是请全部包给装修公司???哪个划算???

对于很多第一次装修的业主来说,装修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选装修方式,到底是选半包呢?还是选全包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半包装修、全包装修的优劣势。

一、全包、半包优势
1、全包优势:比较比较省时省力省心,责任也比较清晰明确,在装修中存在什么问题,都能归咎到施工方。全包装修重在质量,而且对于后期的维护也比较有利,能够缩短装修公司,而且装修效果具有整体性,相对美观些。
2、半包优势:在装修设计这比较费心的一块有装修公司负责,不需要另外请人设计,辅材等一些较为零碎的东西由装修公司购买,能省下不少的心。主要的装修材料都是自己买,相对更加省钱,而且自己选购的东西用起来也更加放心。 二、全包、半包劣势
1、全包劣势:如果业主对装修毫不上心,就容易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如果实在没时间去管装修,一定要选择正规可靠的装修公司,加严验收标准来避免这种现象。如果在合同中工期不明确的话,就会容易出现拖延工期的情况。
2、半包劣势:就是需要自己全程去操控,休息时间就必须去材料市场跑材料,最后跑出来的结果在同品牌同型号的基础上还不一定能比装饰公司给的价格如意,不过自己亲自确认亲自买的要放心很多。而且后期工地还要自己盯着,以免在工地后期出现问题。

三、如何选择半包全包
有足够时间,且比较了解装修,可以选择半包
因为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可以去建材市场选择建材,也可以自己了解定制衣柜厨柜,这样可以节省不少费用。
有时间,但是不懂装修,建议大家选择全包
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但是你对装修毫无了解,不然,你在选购主材的环节上,可能会选择到质量较差的建材,装到自己家里,可能会影响装修之后的质量。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一些半包、全包的优势,不论是选择半包还是全包,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想了解更多装修知识,欢迎关注今朝装饰官网。

新房装修是自己装好还是请全部包给装修公司???哪个划算???

6. 现在股票便宜,是不是适合买股票呢?股票总会涨吧!

在这关键时期,谈谈我们对投资形势与A股市场后市趋势的观点,希望能给你有用的参考(本文稍长,但对有缘者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美国的阴谋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就是泡沫大了就要破,破了再从新来过。美国长期奉行的是海盗逻辑对外政策,几十年来在全球频繁制造军事战争掠夺外,同时周期性地制造金融经济战争对外掠夺。近二十年来例如1988年对日元的狙击,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从2006年开始的对人民币的狙击(强迫升值,还没完,已进入中场)以及2007年出现的美国次债危机(当时故意不救市)一直拖延到2008年引*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无不留下美国对外金融经济掠夺的痕迹。欧洲有人说,让雷曼倒闭是有预谋的。雷曼倒闭前向欧洲央行拆借了80亿欧元,驻英国分部在倒闭前一天向美国总部汇去40亿美元(连英国这个亲兄弟都不放过),近年来次债危机出现后(未公开爆发时)雷曼等次债危机较严重的投资(行)公司还继续如狼似虎地向全球有钱的国家或地区发售其债券,倒闭前不仅对各国和地区大捞一把,同时对个人投资者也伸出了魔掌,仅仅港澳就有数以万计的投资者欲哭无泪。从种种迹象表明“有预谋”之说是成立的。美国一贯以来凭借其美元优势地位制造金融(货币)战争,善于玩弄金融游戏圈钱。反正“先使未来钱”的钱是你的,用你的钱发展我的经济并吹大泡沫,泡沫破了,由你“埋单”。美国倒闭几家雷曼式的投资行以至倒闭一二十间银行又如何?反正这些投资行的运作资金基本来源于债券,而债券的主要债权人是他国。美国深喑资本主义波浪起落的经济规律,以债券投资为引诱,利用美元汇价为工具,在经济高潮中引诱别人进来,在经济衰退的滑浪中吸别人的血。
  中国现有外汇储备1.9万亿美元,但经营不善严重违反外汇储备投资原则,将大部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上,现持有美国各类债券1.2万亿(养恶人)。其中持有“两房”公司债券3760亿美元(成为最大外国债权人),加上其他公司债券合共持有5000亿美元以上的次级债,约占外汇储备的27%,持有美国国债约占外汇储备39%,加上20%的美元流动备用金,中国外汇储备持有的美元资产约1.6万亿美元。如果美元从人民币汇价7元贬值到5元(中国历年购进美国各类债券平均7元以上),再加次债债券的损失,估算中国现有外汇储备在三年后将会损失三分一左右。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前二十年的外汇收入储备(约占现在的三分一)是最高劳动密集型的劳动成果,是真正浓缩着中国人血汗的钱。二十年的血汗钱,有可能被美国一个战役呑噬。
  美国这次将游戏玩大玩出火了,要救市了。美国救市的钱从哪里来?有三种可能:一是削减*财政开支。这可能做不到,相反还要出现4千亿赤字,赤字的缺口用什么来填?还是用国债募集来的钱填补。二是将会发行愈来愈多国债,向全世界儿售鸠集。谁还会购买美国国债?欧洲各国自身难保戒备心重,不可能购买美国国债。而中国不会继续当这个“冤大头”吧?三是如果国债发行儿售失败,只能大量印刷美元,其后果是促使美元大幅贬值,而美元作为全球流通最大的币种,如果大幅贬值对全球的金融经济的影响非常严重,特别是对持有美元外汇储备资产最多的国家将形成与美国“抱着一齐死”的形势。在中国*民间坚决强烈反对再购买美国债券的呼声中,美国副财长麦考密克表示:“美国不会要中国买任何东西。”但之后又洒出引诱手段表示:“目前美国的国债很走俏”。我们认为:其实美国最希望中国继续买他的国债,但又不知用何手段迫中国就范。估计日后中国始终要被迫买美国国债,只是买多买少的问题。以上三种可能中,其中大量印刷美元促使美元大幅贬值这种可能性最大,也是美国开展这次金融经济战争中的既定战略步骤。美国的救市无疑是“挖肉补疮”,当然是挖他人的肉多于挖自己的肉,只能换得一个喘息和延迟的机会,或可抑制危机扩大减少损失,但不可能阻止经济衰退的趋势。
  近几年来,有国人似乎忘记了“韬光养晦”的祖训,多有几个钱就沾沾自喜、锋芒毕露,在国际社会以阔少的姿态出现,随意地(不问可行性)购买别国的国债。在07年美国次债危机出现初期,还大把地买进美国债券,当时还有人说是要救美国一把。真是愚蠢、幼稚无知,不自量力。我国早已进入老年社会,然而,近10亿城镇居民和农牧渔民尚未纳入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好比是一只脚踏进了中等国家水平,而另一只脚却仍然留在贫穷国家的行列。历史是一面镜子,当我们的力量尚不足以抗衡敌人之时,就只能“韬光养晦”。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百团大战”,虽然*打击牵制了日军力量,配合了正面战场,*打出了我军的军威,但是,过早地暴露了我军的力量,招致日寇大规模扫荡和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被围困的我军力量大多损失过半,有的甚至被完全歼灭,后果异常惨烈。事后,有当事人想起了“韬光养晦”的祖训,嗟叹不已。
  最近有*官方传媒称:“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中国的金融业避过了一劫。”这种说法为时尚早,不敢苟同。我们认为,金融海啸对中国的影响大致可能有以下情形出现:一是导致出口倒退以致萎缩,出口企业只能转身在国内参与同业的竞争,使同业行业利润以及其他行业利润大幅下降,迫使部份弱者退出市场(倒闭)。二是*居民消费趋于保守以致大宗商品消费趋于萎缩,形成内需大幅萎缩。三是大宗商品消费的萎缩促使房价价值回归加速下滑,导致楼市泡沫的最终破裂。四是楼市泡沫的破灭导致房地产业资金链的断裂和引发断供潮,最终导致金融机构出现大规模的坏帐,形成局部金融危机。对以上的忧虑,并非杞人忧天。
  二、救市措施的作用与代价。9月19日终于迎来了三大救市政策,单向征收印花税和央企回购或增持上市公司股份以及中央汇金公司自主购入工行等3大银行股票,大盘见到了久违的长阳,但相信也是4.24的翻版。从4.24到9.19之前,不但看不到实质性利好政策出台呵护股市调控大盘,反而新股发行却我行我素,连南车这样的大盘股也如常发行,可见管理层当时并不看重A股市场的安危。管理层仍然以旧的思维模式面对新的市场环境,以为只要有政策导向,任何时候都可以救市,却错过了5月底6月初(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民族精神氛围)的救市时机(当时大盘尚未破位)。市场跌到3000点已是哀鸿遍野,急切期盼政策调控;跌到2000点更是浮尸遍地、面目全非、人心涣散,在绝大部份投资者已完全丧失信心之时才大力救市,为时已晚。更何况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资本主义经济衰退周期已出现,中国金融与经济虽然尚未彻底开放且泡沫较少,但基本是资本主义的模式(自称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受经济衰退周期的影响。因此,在目前阶段任何救市措施恐怕都难改A股熊市趋势。对此,投资者要有清楚的认识。
  面对金融海啸与A股大熊市趋势,管理层也许会继三大救市政策之后陆续推出诸如:融资融券、股指期货、T+0、设立平准基金、放开单边涨跌幅限制(只限跌不限涨)以及指数化的衍生品种等刺激股市的措施。我们认为,这些措施大多数是平衡市场的工具,具有“趋势性”和制造泡沫的元素,牛市助涨,熊市趋跌。以股指期货为例,如在现阶段熊市初中期推出,在磨合期内,以其特有的“趋势性”不可能起到平衡市场的作用,反而助跌,成为短期赌博的工具。而融资融券则除了“趋势性”外,更具泡沫和风险元素,不利于市场稳定。因此,除了设立平准基金外(也要看是否把握好入市时机和基金额度),在熊市现阶段所有上述救市措施都只是“强心剂”,药效一过,仍然恢复到“心衰”的状态,不可能扭转趋势,只能起到喘息与延迟的作用。如这些措施出台时机把握不好,还可能成为加速大盘下跌的诱因。
  三、设立平准基金救市的可行性。设立平准基金救市(目前汇金公司试图临时担当此角色),在当前如此恶劣的形势下必须要有万亿元左右额度,这样多的钱到那里筹集?总不能本末倒置只救A股,而放弃实体经济于不顾吧?况且动用大量(少量不奏效)财政*资金救市风险极大,要考虑有足够的安全边际,要以“救得起来,撤离得出去”为原则。万一失败,则造成多方面巨大损失,后果非常严重。以前的操作经验在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面前,有可能会成为毁灭自己的陷阱。十年前亚洲金融风暴,香港以平准基金手段救市。在港股救市前夜,财政*司长曾荫权大哭一场,他深知仅靠平准基金的力量救市是救不了的,是孤注一掷的行为,只希望以其稳定市场信心,而一旦失手,香港财政*经济就会陷入灭顶之灾。所幸的是当年香港能够以平准基金手段成功救市,是因为有祖国(当时国家已表态)作强大后盾,稳定了人心。现在A股救市,靠谁作后盾?要靠真金白银作后盾。虽然目前财政*总收入5万多亿是历史上最好时期,但分摊到人也只是几千元,如果好象澳门一样给每一个居民发放5千元红包,那么*财政储备(中国没有财政*储备概念)就要穷好几年。可见财政*收入虽然是历史上最好时期,但仍然是捉襟见肘。
  设立平准基金救市的时机值得商榷,如果现在入市救市,只能起到掩护部份被困资金撤离的作用,谁跑得快就好世界。毕竟1500点绝不是近期底部,1000点也未必是中期底部,因此“牛死送牛丧”般的入市救市,可能会让救市资金身陷重围损失惨重,浪费救市资源。我们认为,入市救市的时机只能选择在金融危机波及实体经济并进入休克期的中期,这个时候A股市场低迷,市值可能比现在缩水过半,安全边际较高,救市资金只要5000亿就够了,既符合“救得起来,撤离得出去”的操作原则,又可达到缩短熊市周期的目的。
  四、A股始作俑者管理层与大小非问题。大小非问题是一直困扰A股市场的难题,股改时的行政承诺,让管理层处于“两难”的境地。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对大小非采取强制措施,那么,你的股改成效和行政*信用以及你的强制措施是否合法等等,均受到质疑。而众矢之的的大小非一直处于极度恐惧之中,一有风吹草动(传闻),则会夺路狂奔。目前只要有机会就减仓,毕竟是每股零至几角钱成本的原始股兑现几元乃至几十元的股价,其对后市的破坏力是不可估量的。大小非问题相信在一两年内当市值降到一定低位时,会出现水到渠成、三方都能接受的契机和解决办法。
  五、中石油只值3元至4元。中石油于2000年4月6日在美国上市融资29亿美元,在四年中(还未计近三年的)向美国股东分红达119亿美元,而获得“亚洲最赚钱公司”的美誉。而中石油A股于2007年11月上市融资668亿人民币,相当于95.4亿美元,是在美融资的2.29倍,但向A股股东分红却不到1亿美元。以6年分红分摊计算(未知美股近两年分红情况),估算美股分红是A股的20-30倍。中石油H股于2000年4月7日在香港上市,发行价1.6港元。而后来中石油A股发行价是16.7元,A股发行价是H股的10倍左右。当年巴菲特建仓H股中石油的价格仅为1.6港元,购入23.4亿股于2007年7月开始陆续卖出,赚得盘满钵满。试问,巴菲特于日后会在5元价位买进中石油A股吗?当然不会!中石油在国内高价发行却低分红,到境外低价发行却高分红,对内掠夺,对外奉送,不是同股份同权益。美股投资者和H股投资者不仅享受“国民待遇”还享受“贵宾待遇”。而A股投资者付出的多收益的少,享受的是“奴隶待遇”。由此可见,中石油A股发行价严重高估,在A股市场价值多少一目了然。既然中石油给A股投资者“奴隶待遇”,那么,A股市场同样可以在大熊市环境中公平地给中石油A股一个“国际市场待遇”,还原其实际价值,以H股发行价1.6港元溢价一倍至三倍计算,A股中石油估值约3元至5元。
  中石油A股于2007年11月5日上市,开盘价48.60元。11月7日收盘价40.43元。当时,我们不忍心看到中石油成为广大投资者的屠场,紧急在论坛和股吧发出了预警帖,复制如下:
  点击:20798回复:207页数:1[2][3][4][5]
  1中石油只值20元,发行价严重高估,应在6元左右。
  中石油股价严重高估,在牛市的形势下,只值20元。若干年后,只值10元左右。你不信?可拭目以待。
  作者:*wsqryi2007-11-0716:16:06【我支持】【不好说】【我反对】【回复主题】
  这个提醒帖在当时只引起少数投资者的警觉,多数投资者正在憧憬着中石油好象中国神华一样猛炒猛涨,会涨到60元乃至80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石油的股价运行验证了我们的预见。我们认为,在金融海啸影响下的大熊市里,中石油只值3元至4元。中石油大股东最近宣称增持6000万股,还会继续增持。相信中石油大股东也有机会尝尝资金被深度套牢、损失惨重的滋味。估计在未来一两年中,中石油继续拖着大盘往下行,在3元至4元间与大盘同步筑底,这个“底”是漫长的。
  六、对A股大盘趋势预测。我们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有可能成为世界有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在此背景下,我们不能以过去的操作经验面对今天的A股市场,这一轮熊市可能有别于任何一次熊市,大盘底部有可能回到12年前的上证指数低位区域。现在至年底,大盘将会逐级下行,遇到政策大利好,则出现脉冲式反弹,每次反弹都成为下跌的动力,间或有对应于脉冲反弹的急速下探(跳水)。市场在利好脉冲式反弹后又迅速衰败的影响下,逐渐对利好反应呆滞,脉冲式反弹愈来愈弱,对利空则反应过敏,时有急速下探的情形出现。大多数时间大盘指数自由漂泊往下滑,有可能在年底迫近1000点大关。
  2009年上证指数大部份时间在1000点以下运行,构筑向下倾斜的“沙滩”。间或有疑似触底反弹的波澜,之后恢复平静继续构筑向下倾斜的“沙滩”。市场特征主要表现为:沪市成交量逐渐萎缩,日成交额最低迷时长期低于200亿元,间或低于100亿元。个股方面跌幅较大,既是价值回归的过程,又是非理性的割肉与*打压过程,大多数个股有现价往下跌5成以上的跌幅,有的高价股的跌幅达7成以上;三元以下的二元股遍地皆是,数量占总股数的5成以上。股市低迷中期(09年下半年以后)的社会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亲威朋友同事之间忌违谈论股票;二是传媒极少报道股市;三是多数券商经营困难,入不敷出难以为继;四是管理层忙于维护实体经济与金融业,无暇顾及股市,更不敢提救市之事。五是人们对股市的低迷和下跌已习以为常不再着急和理会。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2009年出现的低点不是长期底部。目前初步假定本次熊市周期为三年。
  我们认为目前A股市场不缺资金,缺的是投资环境(安全边际低)与投资信心。他日若投资环境改善(安全边际高)有行情时,资金不请自来。
  七、一点歉意。我们于4.24当天发表了《反转行情确立,后市大势预测》(随后陆续一帖多发)认为3000点是政策底线,管理层有可能连续出台政策调控将指数推回到3500-4000点以上安全区域,继续牛市运行格局。然而,“5.12”四川地震发生后,情况急转直下,同时也看到管理层根本没有救市的动向。到了6月初大盘危在旦夕之时(牛转熊),我们先后以跟帖的形式发出提醒帖指出:管理层无能力调控大盘,加上“天地气象”预示对政治经济大环境的重大影响(对天地气象许多人不相信,但毛泽东却非常相信)……我们认为熊市格局已形成,对A股市场中长期看淡(当时还未看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同时提出看不准时尽量不操作,看得准时也只能超短线操作一两天的操作建议。

7. 马云说几年后房子会变得不值钱,这句话有可能应验吗?

最近,关注房地产市场的人一定会发现,有部分地区的房价又开始有了回暖的迹象。但是,一想到“砖家”说的十年后房子没人买,房子将会不值钱?他们又默默放弃了看房计划。那么,十年后房价真的会让现在买房的人后悔吗?

到目前为止,管理层对于楼市调控政策依旧没有发生改变。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这个趋势是不会变的。因此,从楼市政策面角度来说,房价整体确实不大可能大涨。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可以通过楼市政策面分析,得出来的结论仅仅是整体不会大涨,并不是说不会涨,也不是会跌。另一个我们要分析的,就是人口因素了。自从管理层放开二胎政策以来,也就是说在未来,人口数量是会不断上涨的。那么,购房需求也会相应增加。这样一来,楼市的需求数量也会上涨,就会导致房地产市场的供需不平衡。那么,即使楼市调控已经稳定,房价大概率还是会向上波动的。

分析一下经济因素。从目前情况看,十年后我国的经济发展依然会不错,那么通货膨胀就不可避免了。这样一来,钱会变的不值钱,房价也会自然上涨。综合上面这三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未来十年,房价整体会缓步上涨,波动不会很大,但是上涨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马云说几年后房子会变得不值钱,这句话有可能应验吗?

8. 为什么我买了股票一直跌,该不该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