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美皇后富察氏:孝贤纯皇后有着怎样的一生?

2024-05-14

1. 清朝最美皇后富察氏:孝贤纯皇后有着怎样的一生?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原配皇后,一等承恩公李荣保之女。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1712年)生。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随驾东巡,三月十一日,于返回途中死于德州舟次,时年36岁。乾隆十七年(1752年)十月二十七日奉安于胜水峪地宫。谥: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
  富察氏
  一、显赫的家世  要说孝贤纯皇后,不能不提她这个大家族。富察氏是以地命名的姓氏。是满洲八大姓的佟、关、马、索、赫、富、那、郎中的第六个。《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又作傅察,富尔察。女真最古老的姓氏,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蒲察。金旧姓蒲察,以部为氏。蒲察,乃辽代女真旧部,势力强大。金朝时期,为女真黑号之姓第二姓,与皇室世代姻亲。金元时,曾冠汉字姓李。该族世居沙济(辽宁省新宾)、界凡、叶赫、蜚优城、额宜湖(待考)、扎库塔、长白山、讷殷等地。所冠汉字姓富、傅、礼、石、谭、马、沙、付、庆、宁、李等。其中,世居沙济的汉字姓沙;世居讷殷的汉字姓傅。在《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有记载:富察,本系地名,因以为氏。富察氏族甚繁,散处于沙济、叶赫……长白山及各地方。,富察氏先世旺吉努,满洲镶黄旗人,世居沙济地方,后金初年率族众投归,清太祖努尔哈赤将族众编为半个佐领,由其统领。
  如此的一个大家族后来位居显赫、人才辈出,为大清朝的建立、繁荣建立了不朽功勋。富察氏早在金朝就有很多著名人物:金肃宗靖宣皇后、睿宗钦慈皇后,兰陵郡王、东京留守、太祖驸马蒲察石家奴,平章政事蒲察通,参知政事兼左副元帅蒲察官奴。富察氏在清朝著名人物有:太祖继妃,乾隆孝贤纯皇后,乾隆哲悯皇贵妃,乾隆太妃,同治淑慎皇贵妃,内务府总管、户部尚书、议政大臣米思翰,孝贤纯皇后之父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傅恒、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都为一时炙手可热的人物。龙翰福先生傅敏家族,大学士阿兰泰家族,都极有名望。 
  二、雍正亲自指婚给弘历  富察氏的父亲是察哈尔总管、大学士李荣保的女儿,富察氏的哥哥是大学士傅恒。在这样的显赫的家族中绝对算是名门望族之女,如此的家庭环境自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在雍正五年(1727年),富察氏16岁时被雍正指婚给当时的皇四子弘历。当时的弘历已经17岁了,早在4年前的雍正元年八月(1723年)弘历13岁的时候就被雍正秘密立储了,将密诏防御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后面。当时的弘历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立为后任皇帝,但是在雍正眼中,弘历的嫡福晋就是以后的一国之母、统领六宫的皇后,所以富察氏实际上是雍正精心为他这个接班人精心挑选的,这是非常富有政治色彩的。
  满人的这个传统和 *** 很不一样的。 *** 传位立储是立长子,而满人传位立储是选贤能之子。 *** 选后是看美貌,而满人还是选贤能。因而历史上很多 *** 皇帝重美色而轻社稷,就是这个原因。而我们今天看到有些清末得清宫照片上的妃子皇后不是很美貌的缘故,除了现在和当时审美观不一样,其中主要还是满人立贤能的传统。
  按照清朝皇子的婚礼制度,嫡福晋是指婚的,而富察氏就是嫡福晋。因而她的父亲李荣保在指婚那天,要到乾清门前,面向北方听传旨大臣的传旨:今以富察氏李荣保之女作配皇子弘历为嫡福晋,在三拜九叩谢过皇恩之后,就要选择良辰吉日等待弘历率领大臣、侍卫到她家行文定礼(民间称方定),在完婚前一天,富察氏的妆奁(奁:音莲。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由她的额娘都送到了弘历的住所去了。次日,就是雍正五年(1727年)七月十八日,在紫禁城内的乾西二所(今天的故宫西北侧的重华宫,一部分是现在漱芳斋)与弘历成婚,史称赐成大婚礼,至此富察氏正式成为弘历的嫡福晋。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十二月,大行皇帝雍正去世27个月孝期已满,而弘历已成为了大清国第六任皇帝——乾隆皇帝,富察氏隆重举行了册立皇后大典,开始了他的皇后生涯。 
   

清朝最美皇后富察氏:孝贤纯皇后有着怎样的一生?

2. 清朝最恭谨俭朴的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孝贤纯皇后(1712年2月22日-1748年3月11日),乾隆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其父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其弟是大学士傅恒。她出身于官宦之家。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二生,比乾隆帝小一岁,雍正五年七月十八经世宗指婚成为皇子嫡妃,雍正六年生皇长女,雍正八年生皇二子永琏,即端慧皇太子,雍正九年生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为她举行皇后册立礼。乾隆十一年生皇七子永琮,乾隆十三年随驾东巡,三月十一日死于回銮途中的德州舟次,享年三十七岁。
  孝贤皇后是一位贤明的皇后,平素节俭,衣帽上不饰珠翠等物,而用通草绒花;献给皇帝的荷包不用金银丝线,而用鹿羔皮制作,以表示不忘本。她知书达理,孝敬公婆,对弘历关怀备至。一次乾隆帝患疥疮,愈后体弱,医生嘱咐须静养百日。孝贤皇后于是就住在皇帝的寝宫外屋,无微不至地照料百天后,见皇帝气色如初,身体复原才搬回自己的寝宫。孝贤皇后为居中宫,母仪天下,统御后宫,但从不摆皇后的架子;处事公平,条理分明,御下宽厚仁慈,因此深受众嫔妃和太监、宫女的爱戴。孝贤皇后这些美德使乾隆帝很敬佩夫妻恩爱,感情至深。孝贤皇后病逝,乾隆帝悲恸万分,昼夜兼程亲自护送孝贤皇后的梓宫回京,把梓宫停在她生前的寝宫长春宫内,其后梓宫移至景山观德殿后。乾隆帝下令,长春宫不再居住任何人,仍按孝贤皇后生前居住的样子陈设,并把她的衣冠供放在里面,以表示对贤后的怀念。
   以前皇贵妃高氏死时,赐谥为慧贤皇贵妃;议谥时皇后正好在场,她含着泪要求说:“我朝-{后}-谥上一字皆用孝字,倘需他日谥为贤,敬当终身自励,以副此二字。”孝贤皇后死后,乾隆帝写了许多挽诗,其中一句是“圣慈深忆孝,宫壶尽称贤”,认为“惟孝贤二字之嘉名赅皇后一生之淑德”,因此谥为孝贤皇后。当时裕陵尚未完工,孝贤皇后的梓宫又从观德殿移到京师东北的静安庄殡宫暂安,把先期停在那里的慧贤、哲悯两位皇贵妃的金棺停在孝贤皇后的梓宫旁边。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辰时,孝贤皇后及慧贤、哲悯两位皇贵妃葬入裕陵。乾隆帝亲自护送至陵,并临视葬入地宫。从此,乾隆帝每次到东陵谒陵都要到孝贤皇后陵即后来的裕陵给孝贤皇后奠酒。为寄托哀思,乾隆帝写了大量挽孝贤皇后的诗篇,在封建皇帝中,与皇后感情如此之深者,实属少见。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孝贤皇后全部谥号为:“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
  孝贤皇后,富察氏,生于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满洲镶黄旗。满洲镶黄旗为上三旗中的首旗,由皇帝亲统,地位很高,在清代皇后中,真正出身于满洲镶黄旗的并不多。孝贤皇后不仅旗籍高,而且出身于名门宦家,世代簪缨。富察氏为满洲八大姓之一,从太祖到世宗时期,富察氏家族人才济济,名臣辈出,为大清多建功勋。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她的祖先旺吉努就率族众归附了后金,在统一东北、创建帝国的多年征战中,屡建战功。她的曾祖父哈什屯在太宗朝以军功官至礼部副理事官,至顺治年间,累官至内大臣,加太子太保。她的祖父米思翰在康熙年间任议政大臣,当过7年的户部尚书,掌管国家的财政大权,曾经大力支持康熙帝的撤藩政策,深受康熙帝的器重。哈什屯和米思翰均于乾隆十三年五月被追赠为一等承恩公。孝贤皇后的父亲李荣保是米思翰的第四子,官至察哈尔总管。她的伯父马齐在康、雍、乾三朝任保和殿大学士达23年之久,时间之长,在有清一代是罕见的。她的另一位伯父马武任过都统、领侍卫内大臣,官居一品,位极人臣,多年报效朝廷,深受皇帝的倚重。孝贤皇后出身于这样一个累世高官的家庭,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正统教育,娴于礼法,深明大义,并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加之天生的端庄文“皇后之宝”金印静,可以说是一位标准的名门淑女、大家闺秀。在雍正五年的一次选秀女中,16岁的富察氏一眼就被雍正帝选中。雍正帝决定将这位名门之女指配给早已秘定为皇储的皇四子弘历为嫡福晋。雍正帝以其独有的犀利眼光似乎已经看出了这位端庄秀美文静的少女,具备成为大清一代贤后的素质。这年的七月十八日,雍正帝在紫禁城西二所(弘历即位后改名为重华宫)为皇四子弘历和富察氏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典礼。婚后,这对小夫妻相敬如宾,感情笃挚,十分恩爱。乾隆帝即位后,立她为中宫皇后,于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日举行了册立礼。
  孝贤皇后身为中宫皇后,主管后宫事务,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她并不挥霍。她生来就好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平时,她从不佩戴用金玉珠翠制成的饰件,帽子上插的是用通草绒线做的花。她认为用金线、银线制做荷包、香袋等物品是极大的浪费,无异于暴殄天物。
  一次,乾隆帝在阅读祖父康熙帝御制的《清文鉴》一书时,得知满洲旧俗有用鹿尾绒毛搓成线,代替金线绣在袖口的做法。那是由于满族居住在关外,生活条件艰苦的缘故。乾隆帝将这个学习心得告诉了孝贤皇后。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孝贤皇后深受启发。于是她每年进献给皇帝的荷包都用鹿尾绒搓成的线缝制,十分简朴,以此表示她永不忘本之意。孝贤皇后这种节俭之风和不忘本之心,深受乾隆帝的敬佩和尊重。
  孝贤皇后像孝贤皇后孝敬公婆,问安侍膳,恪尽子妇之责,深受公婆的喜爱,与公婆关系十分融洽。孝贤皇后对待自己的夫君乾隆帝更是感情至深,爱护有加。有一次乾隆帝患了疖疮,很严重,经过多方医治,才渐渐痊愈了,但御医一再叮嘱“须养百日,元气可复”。为了保证夫君的绝对休养,不受外界的干扰,孝贤皇后就搬到了皇上寝宫的外屋居住,精心服侍了百余天,见皇上确实康复如初了,才回到自己的寝宫住。
  孝贤皇后主持后宫不妒不偏,深明大义,也深得其他妃嫔的敬重。她似乎拥有了一切,无上尊崇的地位,和谐温馨的家庭生活,她满足并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一切。然而,两个儿子的接连夭亡却彻底打乱了她的阵脚,摧毁了她的精神,将她的心撕成了碎片。
   

3. 乾隆原配皇后富察氏简介 孝贤纯皇后怎么死的

孝贤纯皇后(1712年2月22日-1748年3月11日),乾隆帝元配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其祖父是康熙初年户部尚书米思翰,父亲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伯父是大学士马齐。
  史载:皇后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御珠玉。乾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乾隆十三年,随帝东巡,行舟于德州,崩乾隆深为哀恸,作《述悲赋》悼之。
  富察氏出身于官宦世家,皇后的十弟便是大学士傅恒,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二生(西历1712年3月28日),比乾隆帝小一岁,雍正五年七月十八经世宗指婚成为皇四子嫡妃,雍正六年生皇长女,雍正八年生皇二子永琏,即端慧皇太子,雍正九年生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为她举行皇后册立礼。乾隆十一年生皇七子永琮,乾隆十三年随驾东巡,三月十一日死于回銮途中的德州舟次,享年三十七岁。
  富察氏出身满洲镶黄旗。镶黄旗为上三旗中的首旗,由皇帝亲统,地位很高,在清代皇后中,真正出身于满洲镶黄旗的并不多。雍正五年(1727)七月十八日,雍正帝在紫禁城西二所(弘历即位后改名为重华宫)为皇四子弘历和富察氏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典礼。

  雍正七年,雍正皇帝又赐长春仙馆作为她们夫妇在圆明园的居处,婚后,这对小夫妻相敬如宾,恩爱逾常。乾隆在当皇子时,就已经娶了福晋、侧福晋、格格等十人,做了皇帝之后,又纳了不少妃嫔。在乾隆的众多后妃中,孝贤皇后是和乾隆感情最好的,备受乾隆宠爱。乾隆在怀念富察氏的《教潘岳悼亡诗体即用其韵》便写道:“九御咸备位,对之吁若空”。即三宫六院,嫔妃齐备,可是面对她们,简直就像面对虚空一样。足以证明乾隆对于其他嫔妃没有真挚的感情可言。
  乾隆诗由多次由衷赞美和怀念富察氏姿容“窈窕”,这在其后妃中是绝无仅有的,足见其风姿绰约。但做为一个有深度的男人,乾隆对女人的要求当然不仅是外表,他更在乎的是内涵和性格。在乾隆帝心中,她是他的知音,因此他在诗中一再提到二人彼此相知亲密的情形:如“愁喜惟予共,寒暄无刻忘”、“山亭水榭间,并辇同舟所”、“一日不见如三月”、“深情赢得梦魂牵”、“忆昔室家赋琴瑟”等不一而足。
  孝贤皇后是一位贤明的皇后,乾隆曾称赞其“历观古之贤后。盖实无以加兹”,同时他认为他能够专心地处理国家政务,闲暇时间查阅典籍,全部是孝贤皇后的功劳。

乾隆原配皇后富察氏简介 孝贤纯皇后怎么死的

4.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乾隆的孝贤纯皇后怎么死的

清高宗孝贤纯皇后富察氏(1712-1748年),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大学士傅恒之姊。雍正五年(1727年),高宗为皇子时,世宗册封为嫡福晋,时年16岁。次年,生长女夭折。又生第二子永琏及第三女。高宗继位,乾隆二年(1737年)十二月立为皇后。十一年(1746年)生皇七子永琮。孝贤皇后克勤克俭,不忘满族习俗,深得高宗敬重。 
  十三年(1748年)随高宗东巡,三月二十一日,病逝于德州船上。高宗极悲哀,命兼程还京师,殡于长春宫,服缟素12日。特旨赐谥为孝贤皇后。十七年(1752年),葬昌瑞山孝陵(清东陵)西之胜水峪预为乾隆帝所建之裕陵。嘉庆四年(1799年)与弘历合葬裕陵,祔太庙。嘉庆、道光朝累加谥,为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

5. 乾隆原配皇后富察氏简介 孝贤纯皇后怎么死的

 导读: 孝贤纯皇后(1712年2月22日-1748年3月11日),乾隆帝元配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其祖父是康熙初年户部尚书米思翰,父亲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伯父是大学士马齐。 史载:皇后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御珠玉。乾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乾隆十三年,随帝东巡,行舟于德州,崩乾隆深为哀恸,作《述悲赋》悼之。
  富察氏出身于官宦世家,皇后的十弟便是大学士傅恒,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二生(西历1712年3月28日),比乾隆帝小一岁,雍正五年七月十八经世宗指婚成为皇四子嫡妃,雍正六年生皇长女,雍正八年生皇二子永琏,即端慧皇太子,雍正九年生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为她举行皇后册立礼。乾隆十一年生皇七子永琮,乾隆十三年随驾东巡,三月十一日死于回銮途中的德州舟次,享年三十七岁。
  富察氏出身满洲镶黄旗。镶黄旗为上三旗中的首旗,由皇帝亲统,地位很高,在清代皇后中,真正出身于满洲镶黄旗的并不多。雍正五年七月十八日,雍正帝在紫禁城西二所(弘历即位后改名为重华宫)为皇四子弘历和富察氏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典礼。
  雍正七年,雍正皇帝又赐长春仙馆作为她们夫妇在圆明园的居处,婚后,这对小夫妻相敬如宾,恩爱逾常。乾隆在当皇子时,就已经娶了福晋、侧福晋、格格等十人,做了皇帝之后,又纳了不少妃嫔。在乾隆的众多后妃中,孝贤皇后是和乾隆感情最好的,备受乾隆宠爱。乾隆在怀念富察氏的《教潘岳悼亡诗体即用其韵》便写道:“九御咸备位,对之吁若空”。即三宫六院,嫔妃齐备,可是面对她们,简直就像面对虚空一样。足以证明乾隆对于其他嫔妃没有真挚的感情可言。
  乾隆诗由多次由衷赞美和怀念富察氏姿容“窈窕”,这在其后妃中是绝无仅有的,足见其风姿绰约。但做为一个有深度的男人,乾隆对女人的要求当然不仅是外表,他更在乎的是内涵和性格。在乾隆帝心中,她是他的知音,因此他在诗中一再提到二人彼此相知亲密的情形:如“愁喜惟予共,寒暄无刻忘”、“山亭水榭间,并辇同舟所”、“一日不见如三月”、“深情赢得梦魂牵”、“忆昔室家赋琴瑟”等不一而足。
  孝贤皇后是一位贤明的皇后,乾隆曾称赞其“历观古之贤后。盖实无以加兹”,同时他认为他能够专心地处理国家政务,闲暇时间查阅典籍,全部是孝贤皇后的功劳。
  皇后平素节俭,衣帽上不饰珠翠等物,而用通草绒花;献给皇帝的荷包不用金银丝线,而用鹿羔皮制作,以表示不忘本。乾隆帝十分珍爱皇后亲制的荷包,一直带在身边,皇后知书达理,孝敬公婆,对弘历关怀备至。
  一次乾隆帝患疥疮,愈后体弱,医生嘱咐须静养百日,孝贤皇后于是就住在皇帝的寝宫外屋。无微不至地照料百天后,见皇帝气色如初,身体复原才搬回自己的寝宫,孝贤皇后这些美德使乾隆帝很敬佩,夫妻恩爱,感情至深。
  皇后所生的皇二子永琏、皇七子永琮极受乾隆帝的钟爱,先后被密立为皇太子,但均不幸夭折。皇后因此悲悼成疾,于乾隆十三年东巡途中崩逝,乾隆帝悲恸万分,昼夜兼程亲自护送孝贤皇后的梓宫回京,把梓宫停在她生前的寝宫长春宫内,服缟素十二日,并每天到皇后灵前祭酒。
  乾隆帝抛开清会典的规定,而援引先朝《大明会典》所载皇后丧仪,命天下臣民一律为皇后故世而服丧。并下令,长春宫不再居住任何人,仍按孝贤皇后生前居住的样子陈设,并把她的衣冠供放在里面,以表示对贤后的怀念。
  皇后亲蚕礼
  乾隆未理会内阁,降旨亲自定大行皇后谥号为“孝贤”,实无先例。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二十五日,皇后梓宫移殡景山观德殿。乾隆亲临祭酒,此后的初祭、大祭礼、满月礼等到后来皇后梓宫暂奉东直门外静安庄以后的暂安礼、周年礼、二周年礼等等,乾隆无不亲临致祭。
  由于乾隆与皇后感情笃深,也因此皇后的去世对乾隆的情绪及个性造成相当大的影响,既而引起朝廷内外一场不小的风波。先是21岁的皇长子永璜和14岁的三阿哥永璋,皆非皇后富察氏亲生,因而没有悲痛的表示,受到弘历多次训饬,并且联系到立储大事,弘历断然宣称:“此二人断不可承续大统”。
  乾隆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辰时,孝贤皇后葬入裕陵,乾隆帝亲自护送至陵,并临视葬入地宫。从此,乾隆帝每次到东陵谒陵都要到孝贤皇后陵即后来的裕陵给孝贤皇后奠酒赋诗。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孝贤皇后全部谥号为:“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
   

乾隆原配皇后富察氏简介 孝贤纯皇后怎么死的

6. 孝纯皇后的史料记载

《明史列传——卷一百十四 列传第二》记载如下:孝纯刘太后,庄烈帝生母也,海州人,后籍宛平。初入宫为淑女。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生庄烈皇帝。已,失光宗意,被谴,薨。光宗中悔,恐神宗知之,戒掖庭勿言,葬于西山。及庄烈帝长,封信王,追进贤妃。时庄烈帝居勖勤宫,问近侍曰:“西山有申懿王坟乎?”曰:“有。”“傍有刘娘娘坟乎?”曰:“有。”每密付金钱往祭。及即位,上尊谥曰孝纯恭懿淑穆庄静毗天毓圣皇太后,迁葬庆陵。帝五岁失太后,问左右遗像,莫能得。傅懿妃者,旧与太后同为淑女,比宫居,自称习太后,言宫人中状貌相类者,命后母瀛国太夫人指示画工,可意得也。图成,由正阳门具法驾迎入。帝跪迎于午门,悬之宫中,呼老宫婢视之,或曰似,或曰否。帝雨泣,六宫皆泣。故事:生母忌日不设祭,不服青。十五年六月,帝以太后故,欲追前代生继七后,同建一庙,以展孝思。乃御德政殿,召大学士及礼臣入,问曰:“太庙之制,一帝一后,祧庙亦然,历朝继后及生母凡七位皆不得与,即宫中奉先殿亦尚无祭,奈何?”礼部侍郎蒋德璟曰:“奉先殿外尚有奉慈殿,所以奉继后及生母者,虽废可举也。”帝曰:“奉慈殿外,尚有弘孝、神霄、本恩诸殿。”德璟曰:“内廷规制,臣等未悉。孝宗建奉慈殿,嘉靖间废之,今未知尚有旧基否?”帝曰:“奉慈已撤,惟奉先尚可拓也。”于是别置一殿,祀孝纯及七后云。 《明史·周皇后传》记载如下:帝以寇乱茹蔬。后见帝容体日瘁,具馔将进,而瀛国夫人奏适至,曰:“夜梦孝纯太后归,语帝瘁而泣,且曰:‘为我语帝,食毋过苦。’”帝持奏入宫,后适进馔。帝追念孝纯,且感后意,因出奏示后,再拜举匕箸,相向而泣,泪盈盈沾案。 《胜朝彤管拾遗记》记载如下:孝纯皇太后,姓刘氏,海州人。后居河间,父应元,(一作应槐误,应元号思槐。)母徐媪。初入太子宫,为淑女。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生庄烈愍皇帝,旋以细故失光宗意,被谴薨。既而光宗悔,恐神庙知之,戒掖庭勿复言,葬于西山。愍皇帝封信王,进贤妃。天启中,信王未之邸,尝居勖勤宫,问近侍曰:“西山有田懿王坟乎?”曰:“有。”“其傍有刘娘娘坟乎?”曰:“有。”每密封金钱往祭焉。及即位,上尊谥曰孝纯恭懿淑穆庄静毗天毓圣皇太后,迁葬庆陵。而封后父瀛国公,母瀛国太夫人,称太异数也。弟效祖和阳卫正千户,封新乐伯,继祖锦衣卫都指挥同知。侄文炳、文耀锦衣卫指挥同知,后皆加保傅,进都督。上五岁失太后,问左右以遗像,莫能得。傅懿妃者,亦东宫淑女也,生皇六女、皇七女,进封懿妃。尝与太后比宫居,自言宫人有相类者。杂指其眉睫及颊辅间,召太后母瀛国太夫人认之。时武英殿中书梁祝善形摩,瀛国太夫人同懿妃出宫人指示,揣以意,令仿佛为图。图成,敕具法驾卤簿,由正阳门警而入,上亲跪午门迎之。既入,悬像乾清宫,呼老宫婢及素侍太后者来前,使瞻视。或曰是,或曰否,上为之雨泣,两宫皆泣。(原评曰:圣主痛心事偏摩写琐屑乃尔,犹记瀛国太夫人谢表有云:圣孝难穷,慈容不密。上挥涕慰劳,即以所图四轴赐其一令供于家。及国破,文炳率家人环哭于孝纯像前,闭门自焚,凡死者四十二人。)乃加传懿妃封号,赏赉太后家及承奉王裕民中书梁祝各有差。上既追念太后,且自以薄祜当忧劳,于加上太后尊号。时群臣奉册宝以进,上以手拭泪,欷?不能已。故事生母忌日,不得设祭服青。十五年六月,上以太后故,欲追宣宗以来生继七后,同建一庙,而祀太后于其末。乃御德政殿,召辅臣及礼部尚书林欲楫、侍郎蒋德景等议。上曰:“太庙制有九,皆一帝一后,祧庙亦然。今祧庙自德、懿、熙、仁四祖外,加以仁、宣、英、宪、孝五帝,凡九庙。而其庙已满,且其制一帝一后,其继后及生后七位仍不得入。即宫中奉先殿,亦一帝一后,虽嘉靖后有以继后及生后入者,而前此七位尚无祭也。”上意在太后而特未显言,德景曰:“奉先之后有奉慈殿,亦祀继后及生后者。今虽废,盍举行焉。”上曰:“孝宗皇帝建奉慈而世庙废之。然尚有弘孝、神霄、本恩诸殿,不止一奉慈也。”德景曰:“内廷规制,臣未之悉。但既有诸殿,则似随在可奉祀者。”上曰:“太庙之礼,一帝一后,朕岂敢轻易。惟是奉先地广,可以恢拓。朕欲将祧庙之主袷祀奉先,未审可否?”德景曰:“大袷之礼,在岁暮已行于太庙。今复欲以祧庙之主,并入奉先,终恐陋耳。”上曰:“奉先殿中,已现有继后及生后七位主矣。”德景曰:“此万历初始增入,非旧制也。”上曰:“然按故事,弘光初,别建奉慈以奉孝穆纪太后,而孝肃、孝惠亦并祀之。嘉靖中,迁三主礻付陵庙,罢奉慈之祭。至隆庆初,奉安、孝烈于景云殿,更其名曰奉孝,又奉孝恪于神霄殿。万历三年,即奉孝恪、孝烈于奉先,而弘孝神霄之祭又罢,此奉先附祀所由来也。然以朕思之,奉先之祀,既有定礼,则诸殿沿革,历世可验。似不若别建一殿,以祀七后为较便。“德景曰:”善。“于是辟殿祀太后,而七后共之。崇祯十七年都城戒严,文炳、文耀入卫帝。时李邦华请太子南迁不得。及事急,上召文炳及驸马都尉巩永固使护行。文炳叩头言:”外戚亲臣不藏甲,臣等徒手安能护皇上搏贼?“皆相向哭。既而城陷,文炳、文耀阖门死。

7.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的详细资料

孝贤皇后,富察氏,生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二月二十二日,满洲镶黄旗。满洲镶黄旗为上三旗中的首旗,由皇帝亲统,地位很高,在清代皇后中,真正出身于满洲镶黄旗的并不多。孝贤皇后不仅旗籍高,而且出身于名门宦家,世代簪缨。富察氏为满洲八大姓之一,从太祖到世宗时期,富察氏家族人才济济,名臣辈出,为大清多建功勋。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她的祖先旺吉努就率族众归附了后金,在统一东北、创建帝国的多年征战中,屡建战功。她的曾祖父哈什屯在太宗朝以军功官至礼部副理事官,至顺治年间,累官至内大臣,加太子太保。她的祖父米思翰在康熙年间任议政大臣,当过7年的户部尚书,掌管国家的财政大权,曾经大力支持康熙帝的撤藩政策,深受康熙帝的器重。哈什屯和米思翰均于乾隆十三年(1748)五月被追赠为一等承恩公。孝贤皇后的父亲李荣保是米思翰的第四子,官至察哈尔总管。她的伯父马齐在康、雍、乾三朝任保和殿大学士达23年之久,时间之长,在有清一代是罕见的。她的另一位伯父马武任过都统、领侍卫内大臣,官居一品,位极人臣,多年报效朝廷,深受皇帝的倚重。孝贤皇后出身于这样一个累世高官的家庭,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正统教育,娴于礼法,深明大义,并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加之天生的端庄文静,可以说是一位标准的名门淑女、大家闺秀。在雍正五年(1727)的一次选秀女中,16岁的富察氏一眼就被雍正帝选中。雍正帝决定将这位名门之女指配给早已秘定为皇储的皇四子弘历为嫡福晋。雍正帝以其独有的犀利眼光似乎已经看出了这位端庄秀美文静的少女,具备成为大清一代贤后的素质。这年的七月十八日,雍正帝在紫禁城西二所(弘历即位后改名为重华宫)为皇四子弘历和富察氏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典礼。婚后,这对小夫妻相敬如宾,感情笃挚,十分恩爱。富察氏不仅聪明美丽,还非常温柔贤惠,她尽心尽意孝敬公婆,每日殷勤地问安侍膳,恪尽儿媳本分,与公婆的关系十分融洽,深受公婆的喜爱。婚后第二年,富察氏生下皇长女,然而这个公主命薄,两岁时就夭折了。婚后第四年,富察氏又生下了皇二子,雍正亲自为这个孩子命名为“永琏”。据《清高宗实录》卷78记载,雍正为这个皇孙取“永琏”一名,隐含有让乾隆以后将此子立为皇储的意思。婚后第五年,富察氏又生下皇三女和敬公主。乾隆即位后,于乾隆二年(1737)十二月初四举行了隆重的册立皇后大典,立富察氏为皇后。因皇后富察氏谥号为孝贤,故又被称为孝贤皇后。乾隆帝即位后,立她为中宫皇后,于乾隆二年(1737)十二月初四日举行了册立礼。
   与乾隆的合照孝贤皇后虽出身名门望族,但并不是骄奢任性的女子,相反,她生性节俭,不喜奢华,平时在宫中的装饰打扮用品不是金玉珠翠,而是简简单单的通草绒花。有一次,乾隆对孝贤皇后谈起关外旧俗,提及祖上刚刚创建帝业的时候,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衣物的装饰都是用鹿尾绒毛搓成线缝在袖口,而不是像现在皇宫中那样用金线银线精工细绣而成。乾隆当时不过是随口说说而已,但孝贤皇后却将乾隆的一席话深深记在心里,后来还特地做了一个用鹿尾绒毛搓成线缝制而成的燧囊献给乾隆,以示不忘满洲本色。乾隆非常珍爱孝贤皇后亲手缝制的燧囊,一直带在身边。孝贤皇后的节俭之风和不忘本色之心,深受乾隆的敬佩和尊重。 
  除了生性节俭之外,孝贤皇后对乾隆感情至深,爱护有加。一次,乾隆帝患上了严重的疖疮,经过多方医治,才渐渐初愈了,但御医一再叮嘱将养百日之后才能完全康复。孝贤皇后听说后,虽然每日要侍奉皇太后,处理六宫的繁杂事务,同时还要照顾教育子女,已经十分劳累了,但为了保证乾隆的绝对休养,不受外界的干扰,她就搬到了乾隆寝宫的外屋居住,随时端茶倒水,亲自喂汤喂药,精心服侍了乾隆一百多天,直到看到乾隆确实康复如初,才搬回到自己的寝宫居住。乾隆病愈后,看到消瘦了许多的孝贤皇后,既心疼又感动,他觉得有孝贤皇后这样的贤妻,是他最大的福气。 
  孝贤皇后办事很有条理,主持后宫不偏不妒,对待太监宫女宽和仁慈,还把乾隆各位妃子所生的子女都视为己出,因而深得其他妃嫔的敬重,后宫上下都盛赞她的美德。有这样的贤后与和谐的宫闱环境,乾隆毫无内顾之忧,可以专心地处理国家政务。乾隆认为这一切都是孝贤皇后的功劳,对她十分感激,把她视为难得的贤内助。除了对孝贤皇后的贤惠美德比较欣赏外,乾隆对她最满意的地方就是她非常孝敬自己的生母崇庆皇太后。乾隆是个大孝子,对母亲的孝顺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崇庆皇太后出身寒微,和出身高贵的孝贤皇后根本没法比。然而孝贤皇后生性纯孝,把皇太后侍候得十分周到,总是想方设法让老太太高兴,婆媳关系相处得十分融洽,宛如亲生母女一般。由此,乾隆对孝贤皇后十分感激,也更加爱护和敬重。 
  乾隆在当皇子时,就已经娶了福晋、侧福晋、格格等十人。做了皇帝之后,又纳了不少妃嫔。在乾隆的众多后妃中,孝贤皇后是和乾隆感情最好的,备受乾隆宠爱。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的详细资料

8.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的详细资料

孝贤纯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4月8日),乾隆帝原配嫡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的姐姐。清代唯一一位富察氏皇后。
皇后姿容窈窕却性格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饰珠玉。乾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乾隆十三年(1748年),随帝东巡,崩于德州舟次,乾隆深为哀恸,作《述悲赋》悼之。皇后的去世对乾隆的情绪及个性造成相当大的影响,继而引起朝廷内外一场不小的风波。
乾隆十七年(1752年),十月二十七日奉安胜水峪裕陵地宫。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
富察氏出身满洲镶黄旗。镶黄旗为上三旗中的首旗,由皇帝亲统,地位很高,在清代皇后中,真正出身于满洲镶黄旗的并不多。
旺吉努率族众归附后金,在统一东北、创建帝国的多年征战中,战功卓著。曾祖父哈什屯在太宗朝以军功官至礼部副理事官,至顺治年间,累官至内大臣,加太子太保。
祖父米思翰在康熙年间任议政大臣,当过7年的户部尚书,掌管国家的财政大权,曾经大力支持康熙帝的撤藩政策,深受康熙帝的器重。哈什屯和米思翰均于乾隆十三年(1748)五月被追赠为一等承恩公。
父李荣保为米思翰第四子,官至察哈尔总管。伯父马齐,“历相三朝,年逾大耋,抒忠宣力,端谨老成,领袖班联,名望夙重,举朝未有若此之久者”,另一位伯父马武任过都统、领侍卫内大臣,官居一品,位极人臣,多年报效朝廷,被雍正帝称为“圣眷最渥之人”。
时人记载:“明(明珠)、索(索额图)既败后,公(马齐)同其弟太尉公武(马武),权重一时,时谚云‘二马吃尽天下草’。
孝贤皇后出身于这样一个累世高官的家庭,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正统教育,娴于礼法,深明大义,并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加之天生的端庄文静,可以说是一位标准的名门淑女、大家闺秀。
在雍正五年(1727)的一次选秀女中,16岁的富察氏一眼就被雍正帝选中。雍正帝决定将这位名门之女指配给早已秘定为皇储的皇四子弘历为嫡福晋。雍正帝以其独有的犀利眼光似乎已经看出了这位端庄秀美文静的少女,具备成为大清一代贤后的素质。
这年的七月十八日,雍正帝在紫禁城西二所(弘历即位后改名为重华宫)为皇四子弘历和富察氏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典礼。婚后,这对小夫妻相敬如宾,感情笃挚,十分恩爱。乾隆帝即位后,立她为中宫皇后,于乾隆二年(1737)十二月初四日举行了册立礼。
雍正六年(1728年),十月初二生弘历长女。
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二十六生次子永琏。
雍正九年(1731年),五月二十四生弘历第三女。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己丑(即雍正帝去世当日),奉懿旨册为皇后。
乾隆二年(1737年),十二月初四,行册立礼。
乾隆十一年(1746年),四月初八生皇七子永琮。
两个儿子的接连夭亡却彻底打乱了她的阵脚。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乾隆帝奉皇太后,偕孝贤皇后东巡,谒孔庙、登泰山。二月二十四日,东巡队伍来到山东曲阜,游览了著名的孔庙。第二天,在孔庙举行了盛大的释奠典礼,这一天还谒了孔林。
二月二十九日,他们还登上了东岳泰山。三月初四日,到济南游览趵突泉。三月初六日这天,他们游览了历下亭。三月初七日,再一次游览趵突泉。三月初八日,乾隆帝奉皇太后回銮,踏上了回京的路程。三月十一日,弃车登舟,沿运河从水路回京,当晚亥时,孝贤皇后就病死于船上,年仅37岁。
乾隆帝立即将皇后病死的消息上奏给了皇太后,皇太后亲自到皇后船上临视了孝贤皇后,“悲恸良久”。乾隆帝命庄亲王允禄、和亲王弘昼,恭奉皇太后御舟缓程回京,自己在德州料理孝贤皇后丧事。三月十四日,乾隆帝护送孝贤皇后的梓宫到天津。
皇长子永璜在此迎驾。三月十六日未刻,孝贤皇后梓宫到达通州,暂安在芦殿内。在京亲王以下、三品官以上齐集通州。皇子们在孝贤皇后梓宫前祭酒,举哀行礼。当天戌刻,孝贤皇后梓宫到京。
文武官员及公主、王妃以下,大臣官员、命妇,内府佐领内管领下妇女分班齐集,缟服跪迎。由东华门入苍震门,奉安梓宫于孝贤皇后生前居住的长春宫。三月二十五日,孝贤皇后梓宫奉移景山观德殿暂安。三月二十二日,帝亲定谥“孝贤”,五月二十一日行册谥礼。
乾隆十七年(1752年),十月二十七日奉安胜水峪裕陵地宫。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全谥“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

扩展资料
《金川纪略》中记当时宫中传闻:皇七子去世后,皇后悲悼成疾,她告诉乾隆帝,在病中时时梦见碧霞元君在召唤她,她已经许下心愿,病好后定亲往泰山还愿。
皇帝学识渊博,知道碧霞元君是传说中泰山的神女。他答应了皇后的要求,同时还告诉她,自己也要亲往碧霞宫拈香,为皇后祈福,日后身体康健,早诞贵子。
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乾隆恭奉皇太后东巡,皇后随驾出巡。谒孔庙、登泰山。二月二十四日,东巡队伍来到山东曲阜,游览了著名的孔庙。第二天,在孔庙举行了盛大的释奠典礼,这一天还谒了孔林。二月二十九日,他们还登上了东岳泰山。三月初四日,到济南游览趵突泉。
三月初六日这天,他们游览了历下亭。三月初七日,再一次游览趵突泉。三月初八日,乾隆帝奉皇太后回銮,踏上了回京的路程。三月十一日,弃车登舟,沿运河从水路回京,当晚亥时,孝贤皇后就病死于船上,年仅37岁。
三月初,富察氏于济南一病不起。皇帝闻讯,立即决定停止按程赶路,就近在济南府驻跸,以便皇后调养。皇后不愿因自己而贻误皇帝的国家重务,故一再促请皇帝旋辔北还。皇帝沉吟良久,命三月初八日回銮。在山东德州舟次,富察氏撒手人寰。
这一天是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在事业上即将步入辉煌时期的乾隆皇帝,与恩爱发妻白头偕老的心愿却无可挽回地破灭了。宁静惬意的人生旅途对于还未到不惑之年的皇帝来说,似乎已到了终点,在今后千千万万的夏日冬夜里,他只能在梦幻中与皇后相见。
按照乾隆帝的设想,通过提高丧仪规格,亲自为皇后戴孝服期表达对皇后的感情。皇后丧仪的先例载在《会典》。康熙十三年五月,孝诚仁皇后去世,其时正值三藩之乱,圣祖康熙皇帝惟恐外省各官举哀服丧,“有惑观听”,引起更大的惊恐混乱,遂降旨各省一切丧仪皆免。
此后圣祖康熙诸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世宗雍正孝敬宪皇后的大丧仪,一律循例而行,从未讣告在外文武官员、军民人等照京师治丧。如今令总理皇后大丧仪的王公大臣进退两难的是,照例行事,难免龙颜不悦,而违例提高丧仪规格,又必然遭致物议。
权衡之下,他们决定索性抛开本朝《会典》而援引先朝《大明会典》所载皇后丧仪,联衔奏请外省一律照京师治丧,理由冠冕堂皇:“大行皇后正位中宫,母仪天下,忽值崩逝,正四海同哀之日”,皇帝自然照准。
于是各省文武官员从奉到谕旨之日为始,摘除冠上的红缨,齐集公所,哭临三日,百日内不准剃头,持服穿孝的二十七天内,停止音乐嫁娶;一般军民,则摘冠缨七日,在此期间,亦不嫁娶,不作乐。天下臣民一律为国母故世而服丧,就清朝而言,尚属空前。
富察氏殡于长春宫,乾隆服缟12日,并每天到皇后生前居住的长春宫灵前祭酒。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二十五日,大行皇后梓宫移殡景山观德殿。乾隆亲临祭酒。
此后的初祭、大祭礼、满月礼等到后来皇后梓宫暂奉东直门外静安庄以后的暂安礼、周年礼、二周年礼等等,乾隆无不亲临致祭,他对皇后的情爱由此而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贤纯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