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什么要趁早理财啊?

2024-05-09

1. 年轻人为什么要趁早理财啊?

我对这个看法是有不同的意见的,我觉得理财不应该要趁早,而是要掌握合适的时机,因为市场行情有涨有跌,只有掌握好最佳的时机,才可以赚到钱,把握不好机会的话,就有可能损失很多钱。
也要想理财的话,首先应该学习很多的理财知识,不能盲目的就把钱投进去。因为这其中是有很多技巧的,要多看一些这方面的书,而且要跟着有经验的人学一学,我在自己摸索其中的门道,一开始投资的时候不要投资过多,要慢慢来,也不要把自己的钱全部投进去,最多也不要超过1/3。
投资需谨慎,我觉得这句话说的非常正确,也是对于那些盲目去投资的年轻人的一种警示。投资赚钱了,当然是可喜可贺的,但是一旦投资失败了,赔了钱也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再说作为一个年轻人,应该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能整天沉迷于这种投资理财,应该把自己该做的工作做好,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年轻人为什么要趁早理财啊?

2. 年轻人为什么要趁早理财

今天听到了一个挺有趣的讨论,内容是“你觉得年轻人趁早理财有没有用?”其实会有这样的讨论跟现在市场也是有关系的。房市的目前的状态实在是令人难以捉摸,不知道以后到底是涨还是跌,这就导致了很大一部分人对其选择了观望态度。楼市降温导致一大笔本应该进入楼市的资金外流,其中一部分就流入了投资市场,这也是导致近期投资者的数量增加的原因,而且其中绝大多数还都是年轻人。于是针对年轻人应不应该趁早理财这个问题,两种观点都各自阐述了自己的看法。理财无用随着投资者的增加,网上不断出现了一批批针对如何教人学会理财的网课,对于这种现象秉持着“理财无用”这一概念的人觉得这些全是坑人的东西。他们认为理财全是骗人的东西,而且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也拿出了具体的计算来说明问题。10万本金小心翼翼理财一年拿到6%的收益,一年到头费尽心思也才能赚到手6000元,而把这10万元扔进银行里不管不问,一年到头也差不多要有其一半的收益了,所以何苦来着。而且银行属于“无风险投资”,本金乘以利率是多少到头来就拿多少。而理财属于风险投资到了最后说不定不光不赚,连你本金都有可能搭进去。这种观点觉得真正的理财只有在本金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有意义,比如说200万起步,一年6%的利率也能够赚个12万,顶的上一个年入10万人的收入,才有理财的意义。不然的话每年理财赚的钱还不到每年总收入的10%不如该吃吃该睡睡剩下那部分心思好好工作,用来提升自己的薪资待遇呢,说不定这样都比投资来钱来得快!同样两个年轻人一个从22岁进入社会开始理财,另一个则是完全不理财,两个人到了10年之后资产绝对不会相差20%,这就是这部分人的最终观点和结论。理财有用而提倡年轻人理财有用的这部分人也有自己的看法。首先就是现在年轻人的生活状态,透支消费已成为日常,别说存钱了,多少年轻人不是背着一身债务跻身月光一族的大家庭当中了?而理财并不是只有投资这一方面,帮助自身合理规划财产也是理财的一部分,它能让人更清楚地看清自己的财物情况并加以解决,对于现在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正好属于对症下药肯定是有用的。另一方面就是财产的积累了,不是只有有钱人才能理财,不如说没钱更应该提前学会理财,毕竟社会上80%以上的人是达不到上后面所说的200万的理财门槛的。如果说月入1万是一个收入门槛的话那就取一半月入5000元作为中间值计算,一年的话也就是6万的收入,这个收入在三四线城市已经算不错的了。(一二线城市的话虽然收入高一些但消费也是跟着偏高的,所以就以这个值为例)按照6%的利率来算投资收益也就是3600元一年,很少嘛?其实不少了,一边养鹅一边下蛋才是投资的真谛,并且也能靠着这个来帮助抵消通货膨胀,什么都不做才是眼睁睁看着钱被通胀啃掉。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况且投资收益真的只能达到年化6%吗?当然不是的,这是根据投资经验的增加而跟着上升的,一般人最终能够达到12%左右。至于风险肯定是有的,但只要严格按照操作纪律执行投资计划,可以最大化地将风险规避,投资市场里绝大部分赔钱的投资者要么是没有相关知识,要么就是不能严格遵守纪律,只要达成这两点并且长期坚持下来,再加上复利的话收益绝对可观。


3. 年轻人理财要趁早,是这样吗?

应当较早学习理财,主要有两大原因。
首先理财需要在实践中学习。看书、看视频、模拟操作,对学习理财当然有帮助,但实际操作完全是两回事。当赚和亏的都是自己的财产时,心理学规律就会起作用,很难像虚拟盘一样杀伐果断。市场也和教科书中的理论有所不同,需要靠实际操作区感知。我一般建议学习基本知识后,从风险相对较低的产品开始实际操作,熟悉后适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承受能力,尝试一些风险较高的产品。这样会比较稳妥,而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学习理财,应当趁早。
开始尝试前,需要学习理财的基本知识,了解自己打算购买的产品投资的是什么,盈利的逻辑是什么,风险和收益如何,是否适合自己。这些知识可以通过理财课程学习,下面的课程可供参考。
其次,年轻人未来的收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也有较长的时间持续获得收入,因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年轻时就开始理财,可以尝试较为激进的投资方式,如果应知识匮乏或运气不佳产生亏损,也可以在后续的年岁中弥补。相反,如果到了中年甚至老年才开始理财,那手上的财产很可能就是自己养老的本钱了,容不得散失,需要谨慎地控制风险,始终把保持本金放在第一位。
所以建议越早理财越好

年轻人理财要趁早,是这样吗?

4. 年轻人理财是不是越早越好?

年轻人未来的收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也有较长的时间持续获得收入,因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年轻时就开始理财,可以尝试较为激进的投资方式,如果应知识匮乏或运气不佳产生亏损,也可以在后续的年岁中弥补。相反,如果到了中年甚至老年才开始理财,那手上的财产很可能就是自己养老的本钱了,容不得散失,需要谨慎地控制风险,始终把保持本金放在第一位。但是,我不认为理财一定越早开始越好。理财的前提是要“有财可理”。手上如果财产有限,是不值得花大量时间在理财上的。
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不少投资产品都是有最低额度限制的。银行理财一般是一万或五万,一些大额理财产品更高;股票也得一百股起买,像茅台这样的,一手就几十万了;信托私募之类的产品,门槛就更高了。早些年,公募基金也得一千起买,这几年倒几乎是零门槛了,但买得太少,同样意义不大。其次,如果本金太少,即使取得了良好的收益率,实际的收益数额仍然很少。把花在理财上的时间拿去学习工作技能,或者拿去工作,对收入的提升作用可能更大。如果有经济条件的情况下。应该从小学会理财,就是为以后走向社会获得了生存能力以及获取财富的技能。
只有从小树立起投资理财的意识与追求财富的观念,才能在资源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更易更快更早地获得成功。现代社会是经济时代,或者叫财富时代,衡量一个人的主流价值标准就是财富,现在社会就是两极分化,一部分是在站在金字塔尖的有钱人,一部分是生活在底层整天为生活奔波的贫苦百姓。

目前这样的社会结构已经基本固定,要想太大的变动基本上这几年是不行了,当然现在短视频这些红利风口还在但要想赚大钱就太难了,而且你要有那个才华,如果没有那么我还是劝你趁早理财吧,越早越好,这两年又因为疫情经济状况也不是太好,在现在这个国内环境比较适合理财,理财出一笔资金,等疫情过了,你做什么也方便,想创业你也有那个本金,所以理财要趁早。

5. 年轻人理财越早越好吗?

应当较早学习理财,但不是越早越好。
首先理财需要在实践中学习。看书、看视频、模拟操作,但实际操作完全是两回事。当赚和亏的都是自己的财产时,心理学规律就会起作用,很难像虚拟盘一样杀伐果断。市场也和教科书中的理论有所不同,需要靠实际操作区感知。我一般建议学习基本知识后,从风险相对较低的产品开始实际操作,熟悉后适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承受能力,尝试一些风险较高的产品。这样会比较稳妥,而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学习理财,应当趁早。
开始尝试前,需要学习理财的基本知识,了解自己打算购买的产品投资的是什么,盈利的逻辑是什么,风险和收益如何,是否适合自己。这些知识可以通过理财课程学习。
其次,年轻人未来的收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也有较长的时间持续获得收入,因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年轻时就开始理财,可以尝试较为激进的投资方式,如果应知识匮乏或运气不佳产生亏损,也可以在后续的年岁中弥补。相反,如果到了中年甚至老年才开始理财,那手上的财产很可能就是自己养老的本钱了,容不得散失,需要谨慎地控制风险,始终把保持本金放在第一。
理财的前提是要“有财可理”。手上如果财产有限,是不值得花大量时间在理财上的。
首先,不少投资产品都是有最低额度限制的。银行理财一般是一万或五万,一些大额理财产品更高;股票也得一百股起买,像茅台这样的,一手就几十万了;信托私募之类的产品,门槛就更高了。早些年,公募基金也得一千起买,这几年倒几乎是零门槛了,但买得太少,同样意义不大。
其次,如果本金太少,即使取得了良好的收益率,实际的收益数额仍然很少。把花在理财上的时间拿去学习工作技能,或者拿去工作,对收入的提升作用可能更大。
总之,我以为理财确实应该较早开始学习。但年轻时,还是应该努力工作,提高自身的价值,而不是把过多精力花在理财上,毕竟本金有限,即使收益率傲人,实际金额也不会太高。另外,对收益率要有准确的期待。

年轻人理财越早越好吗?

6. 年轻人理财越早越好吗?

年轻人未来的收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也有较长的时间持续获得收入,因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年轻时就开始理财,可以尝试较为激进的投资方式,如果应知识匮乏或运气不佳产生亏损,也可以在后续的年岁中弥补。相反,如果到了中年甚至老年才开始理财,那手上的财产很可能就是自己养老的本钱了,容不得散失,需要谨慎地控制风险,始终把保持本金放在第一位。但是,我不认为理财一定越早开始越好。理财的前提是要“有财可理”。手上如果财产有限,是不值得花大量时间在理财上的。
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不少投资产品都是有最低额度限制的。银行理财一般是一万或五万,一些大额理财产品更高;股票也得一百股起买,像茅台这样的,一手就几十万了;信托私募之类的产品,门槛就更高了。早些年,公募基金也得一千起买,这几年倒几乎是零门槛了,但买得太少,同样意义不大。其次,如果本金太少,即使取得了良好的收益率,实际的收益数额仍然很少。把花在理财上的时间拿去学习工作技能,或者拿去工作,对收入的提升作用可能更大。如果有经济条件的情况下。应该从小学会理财,就是为以后走向社会获得了生存能力以及获取财富的技能。
只有从小树立起投资理财的意识与追求财富的观念,才能在资源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更易更快更早地获得成功。现代社会是经济时代,或者叫财富时代,衡量一个人的主流价值标准就是财富,现在社会就是两极分化,一部分是在站在金字塔尖的有钱人,一部分是生活在底层整天为生活奔波的贫苦百姓。

目前这样的社会结构已经基本固定,要想太大的变动基本上这几年是不行了,当然现在短视频这些红利风口还在但要想赚大钱就太难了,而且你要有那个才华,如果没有那么我还是劝你趁早理财吧,越早越好,这两年又因为疫情经济状况也不是太好,在现在这个国内环境比较适合理财,理财出一笔资金,等疫情过了,你做什么也方便,想创业你也有那个本金,所以理财要趁早。

7. 年轻人为什么要尽早理财?

理财要趁早,莫等老了才后悔……

看到一篇文章说,一名叫彤彤的小朋友,跟妈妈签了一份“理财协议”之后,从一年级就开始自己打理自己的“财产”,才过去不到两年,奇迹出现了,他出门不再买零食和小玩具,消费也学会了有计划。他甚至用自己的钱给妈妈买了个生日蛋糕,请外公外婆看了电影,过年的时候还给外公外婆各包了个200元的红包,而且他理财两年就存了2万……

我看完文章后,不由得惊呼这位母亲的智慧,她不但让自己小孩从小接触理财,灌输尽早做好理财规划理念,等他长大了不但能有一笔客观的钱财,还培养了他理财的习惯,这真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理财尽早规划,对自己其实是大有裨益的。理财专家说,从二十岁开始,一个月存100块钱的基金,到六十岁的时候,你将有六十多万。据说股神巴菲特11岁时买下了他人生的第一只股票,从那时起就开始积累自己的投资经验了,巴菲特用了40年的时间一直在研究股票投资经验,找到规律和方法。通过这些投资经验和方法,他也早早地成为名人富豪。

但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巴菲特这样的眼光和抓住机遇的头脑的。就说一个我无意间看到的真实的事吧。有一位90后,大学毕业后上班已有两年,父母知道他在租房的生活成本很大,考虑到未来要结婚成家要买房,于是早早地将毕生的积蓄50万打入他的卡中,让他自己选择买房子。他曾经也跑过中介看过房,但总觉得房价太贵。2014年,有50万可以作为一套80平米新房的首付;2015年,房价有一点点涨动,50万的首付只能去看看80平米的二手房了,他依然觉得房价太贵;2016年,南京房价像发了疯似地涨,他手中的那50万连二手房的首付都不够了。

所以说,投资理财一定要趁早,有时候错过机会,就可能遗憾终生了。

看到这里,可能年轻的朋友说了,我也想理财呀,但是没有那么多钱,能解决温饱就不错了,哪里还有钱去理财呢?

那对于不同的人群,该如何选择合理的理财方式呢?如果高门槛的理财像购置房产、银行理财、信托等你还没有能力涉足,那么不妨关注一下低门槛的理财,像基金理财、P2P网贷理财等,最低只要100元即可理起来。总之,要尽早做好理财规划,千万不要等到老了,才幡然醒悟,那时可能已经迟了。

年轻人为什么要尽早理财?

8. 为什么年轻人要及早理财?

  李嘉诚对成功的看法有独到的见解,他说:"在20岁前,事业上的成功百分之百是靠双手勤劳换来;20至30岁之间,事业已有些基础,那10年的成功,10%靠运气好,90%乃是由勤奋得来;30岁之后,机会的比率也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理财致富也是如此,20岁以前,所有的钱都是靠双手勤劳换来,20至30岁之间是努力赚钱和存钱的时候,30岁以后,投资理财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到中年时赚的钱已经不重要,这时候反而是如何管钱比较重要。

  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时间就是履行人生价值的唯一轨道。古语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因此,及早规划人生大计,是延长生命、增值生命的重要方法。

  每一个年轻人都有充分的理由成为自己的董事长,创立自己的人生企业王国,人生最宝贵的20到30岁年龄段,每一个对生命价值赋予期待的年轻人应该做何样的思考与规划呢? 稍有接触房地产的人都知道,location(位置)对一处置业的重要性,定位对人生规划来说,其重要性绝对不在其后。古人说的"男怕入错行"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适合从事怎样的事业,都应该完全由自己来选择。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其特有的长处与短处,而唯有"扬长避短"才能林立人群,有所成就。

  许多年轻人在择业时候,往往过多的参考了身边人的意见,过多的重视了社会的流行指数,或过分的注重了职业的某些单一的特性,而最终导致过多的忽视了自身的需要,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比,结果多半是如鸡蛋碰石头,一辈子埋没其中,更无谈事业的建树与人生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