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与股市,与股价

2024-05-12

1. GDP与股市,与股价

一、两个概念    
    GDP:国际上通用的量化宏观经济的数据,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一般教科书给它下的定义是:一年当中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值。
    这个定义中值得注意的概念是最终产品,最终产品是相对于中间产品而言的。中间产品可以认为是一种原材料产品,是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比如说,做衣服用的布就是中间产品,而衣服就是最终产品。
    证券化率:沪深两个证券市场的总市值与GDP的比率。它是衡量一个国家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衡量股市投资价值的重要参考指标。
 
二、大师的标准
     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认为,虽然证券化率作为分析工具有其局限性,但是,如果只选择一个指标来判断任何时刻市场的估值水平,它可能是最好的指标……当该比值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准时,就应当被视为一个严重的警告。 
    巴菲特说,就美国市场而言,如果证券化率降到70%-80%的区间,就比较适合买入。如果证券化率逼近200%时你再买入,就是在玩火。
    巴菲特这样说的确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美国股市在2000年崩盘的时候,上市公司总市值约占GDP的190%,日本1990年年初股市崩溃的时候,上市公司总市值也占到其GDP的180%。
 
三、我国的情况
        2007年8月9日收盘后,沪深两市总市值达到21.14万亿元,而2006年我国的GDP总量是21.09万亿元人民币。这是沪深两市总市值首次超过GDP总量,也就是说,这一天,我国的证券化率首次超过了100%,当天上证指数是4,754点。按照巴菲特的观点,这个点位证券化率100%,风险并不大。
        2007年,中国GDP总量为246619亿元,截至昨天,2008年5月19日,深沪两市总市值为190113 46593=236706亿元),证券化率为96%。如果2008中国GDP增长10%,则动态证券化率为87%。2007年10月16日,股市达到最高点6100点,当日深沪总市值为34.92万亿元,当日证券化率为140%。
     假设中国股市和美国不同,证券化率逼近150%股市就要崩溃,那么按照比率,中国股市证券化率降到60%以下才有投资机会,对应的点位大致是2600点。
     当然,这是指的整个市场,不是说沪指到了2600点的时候才能买股票,相信任何点位都有低估的股票,和值得投资的公司。

GDP与股市,与股价

2. GDP对股市的影响如何

  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GDP变动是一国经济成就的根本反映,GDP的持续上升表明国民经济良性发展,制约经济的各种矛盾趋于或达到协调,人们有理由对未来经济产生好的预期;相反,如果GDP处于不稳定的非均衡增长状态,暂时的高产出水平并不表明一个好的经济形势,不均衡的发展可能激发各种矛盾,我们必须将GDP与经济形势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不能简单地以为GDP增长,证券市场就将伴之以上升的走势,实际上有时恰恰相反。关键是看GDP的变动是否将导致各种经济因素(或经济条件)的恶化,下面对几种基本情况进行阐述。

  (1)持续、稳定、高速的 GDP增长。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协调增长,经济结构逐步合理趋于平衡,经济增长来源于需求刺激并使得闲置的或利用率不高的资源得以更充分的利用,从而表明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这时证券市场将基于下述原因而呈现上升走势。
  伴随总体经济成长,上市公司利润持续上升,股息和红利不断增长,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改善,产销两旺,投资风险也越来越小,从而公司的股票和债券得到全面升值,促使价格上扬。
  人们对经济形势形成了良好的预期,投资积极性得以提高,从而增加了对证券的需求,促使证券价格上涨。
  随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持续增长,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都不断得到提高,收入增加也格增加证券投资的需求,从而证券价格上涨。

  (2)高通胀下GDP增长。当经济处于严重失衡下的高速增长时,总需求大大超过总供给,这将表现为高的通货膨胀率,这是经济形势恶化的征兆,如不采取调控措施,必将导致未来的"滞胀"(通货膨胀与增长停滞并存)。这时经济中的矛盾会突出地表现出来,企业经营将面临困境,居民实际收入也将降低,因而失衡的经济增长必将导致证券市场下跌。

  (3)宏观调控下的 GDP减速增长。当GDP呈失衡的高速增长时,政府可能采用宏观调控措施以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这样必然减缓GDP的增长速度。如果调控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而GDP仍以适当的速度增长,而未导致 GDP的负增长或低增长,说明宏观调控措施十分有效,经济矛盾逐步得以缓解,为进一步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时证券市场亦将反映这种好的形势而呈平稳渐升的态势。

  (4)转折性的GDP变动。如果GDP一定时期以来呈负增长,当负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并呈现向正增长转变的趋势时,表明恶化的经济环境逐步得到改善,证券市场走势也将由下跌转为上升。 当GDP由低速增长转向高速增长时,表明低速增长中,经济结构得到调整,经济的瓶颈制约得以改善,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来临,证券市场亦将伴之以快速上涨之势。

  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只沿着一个方向进行,每一点都可沿着相反的方向导出相反的后果。最后我们还必须强调指出,证券市场一般提前对GDP的变动作出反应,也就是说它是反应预期的GDP变动,而GDP时实际变动被公布时,证券市场只反映实际变动与预期变动的差别,因而在证券投资中进行GDP变动分析时必须着眼于未来,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3. 中国GDP增长率与股票指数之间的关系

三、中国股票市场与GDP
1、中国历史情况更复杂
由于大部分经济部门并不在股市中,90年代的股市数据不能代表中国的情况。
2、2000年以来,股市表现始终逊色于GDP

中国台湾地区经济2013年比2000年高于50%,但股市表现平平。而与之类似,中国大陆GDP翻了4倍,股市相比2000年增幅极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有人认为中国股市存在不合理因素,但事实上这一表现存在其合理性。众多基本面因素和部分技术因素造成这一现象。

中国GDP增长率与股票指数之间的关系

4. 我国股票市场总市值与GDP之比多少是合理的?

巴菲特提出一个判断市场估值高低的原则:市场总市值与GDP之比的高低,反映了市场投资机会和风险度。如果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DP的比率在70%~80%之间,则买入股票长期而言可能会让投资者有相当不错的报酬
由于美国和英国大量的国外上市企业,他们股票总市值占GDP高位常常在150%以上,属于高位区域。所以当比率在70%~80%之间,就是低谷区域了。大致相当于高位的一半的位置。

目前我们3000点的位置,大概这个比值是70%,是不是就低估了呢?

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我们的股票市场不仅没国外企业,国内的许多优秀企业都跑到国外上市去了。2000年这个比值最高只有48%;05年最低的时候这个比值只有17.7,07年最高有127%;08年最低的时候又降到43%,今年6月15日的时候,比值又变成110%。发生这个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国家核心的企业多数已经上市了在这几年中。

按照最近目前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对比来看,最高值与最低值应该在0.4-0.5的样子,考虑到从前两年开始,又有一批股票上市,我们把比值提高一些,大概在0.45-0.55,或者0.5-0.6。所以按照巴菲特的理论,在中国的具体情况这个比值应该是45%~60%之间,取中位数,同样也是对比美国,大概就是gdp的一半的位置50%的样子吧。对应的点位是2400点的位置。

5. 股票与GDP的关系

一是中国的证券市场不健康,假冒伪劣严重。使得投资者难以辨别。
二是股市成了国有企业的取款机,投资者口袋空了。
三是中国没有真正意义的证券经济学家,瞎搞
中国的经济水分太大,晒干之后,就剩下一点矿。

股票与GDP的关系

6. 经济指标GDP,跟股市到底有什么关系

证券市场一般提前对GDP的变动作出反应,也就是说它是反应预期的GDP变动,而GDP时实际变动被公布时,证券市场只反映实际变动与预期变动的差别,因而在证券投资中进行GDP变动分析时必须着眼于未来,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从正常规律关系看,持续、稳定、高速的GDP增长,人们有理由对未来经济产生好的预期,证券市场应呈现上升走势。但事实上,在股市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这种关联几乎没有,甚至出现反向关系。

7. 中国股市和GDP

一般而言,股价与GDP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即GDP增长较快,股市会向好;反之,GDP回落,股市会回落。但股市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在时间区间较大(以十年甚至百年为考察期)的情况下才成立的,在短期内是不成立的。股市与GDP之间的关系好像狗如主人的关系,主人带着狗走路时,主人从A地走到B地,假设走了1公里。狗跟随主人也从A地走到B地,但期间狗可能走了5公里,因为它总是不停地前后走动。

  如果机械地理解股市与GDP之间的关系,则会导致荒谬的结果。比如说,2001年至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非常好,但股市是熊市;同样的,2005年至2007年,宏观经济并没有出现很大的变化,但股市却涨了5倍。

  可见我国股市的短期(甚至是中期)波动其实都不能用经济基本面来解释的,

中国股市和GDP

8. GDP与股市的关系

GDP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但不应该作为决定股市涨跌的唯一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