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时期的经济如何

2024-05-10

1. 中华民国时期的经济如何

中华民国经济:据约翰·K.张的研究:在1912—1949年期间,平均增长率为5.6%;在1923—1936年期间,平均增长率为8.7%;在1912—1942年期间,平均增长率为8.4%,但1937-1949年的战争期间,人均产出和人均收入可能还是显著下降。换而言之,在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现代工业和矿业实现了8—9%的高速增长。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农业、现代工商业及影响交易效率的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几个部分来说。
一、民国的农村经济            
            民国时代的土地制度由于1930年土地法的颁布而较清末更为成熟。但由于缺乏长子继承权,战乱连绵,制度化的土地市场仍不发达,所以每户土地分割为很小的数块。1910年户均土地为2.62公 顷 , 1933年为 2.27公顷。民国时土地所有权分布虽然不平均,但比其它落后国家要平均,73%的家庭平均每户拥有15亩地,他们的土地占全部土地的28%,而5%的家庭户均拥有50亩以上的耕地,占总耕地的34%。民国时期资本主义式的雇工租地大规模商业化农业经营并不普遍。
            1930年代,50%的农业人口与租佃制有关,30%的佃农耕作的土地完全是租佃的,20%以上的佃农耕种自己的土地同时租佃部分耕地。但是整个民国时代,财产权由于民法、土地法、公司法的通过和实行而逐渐现代化。清末政府可任意侵犯财产的行为成为非法,中国传统的佃农的永佃权概念,及地主卖地后永远可以以原价赎回土地的概念都被现代土地自由买卖概念和司法案例所代替。民国时期的中国农村保持着高生育率和高死亡率,基本自给自足的农村人口占人口的75%,农业产出占产出的65%。卷入较高分工水平的人口,主要是大中城市人口,只占人口的6%。
二、民国商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
             民国时期的农村,虽然基本是自给自足的,但专业商人在商业发达的城市和沿海地区比一般落后国家要发达,这被称为商业资本主义或原始资本主义。上海、宁波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其它地区的国内贸易和主要在最终消费品生产中的分工是这些商人的主要生意。
             长江流域的丝织业中已有相当发达的商人与手工业者之间的计件外包制。政府于1929-1930年摆脱了固定的关税额必须偿付战争赔款的束缚,完全获得关税自主权,增加了关税率。30年代政府也收回一些租界,但收回租界的经济效果是负面的。1930年进口税从银本位改为金本位,1928年盐税统一于全国财政系统,各种苛捐杂税统一成中央政府的税收及地方政府的土地税,1933年统一货币,几乎停止使用银两,1935年政府用外汇储备为支持建立起现代化纸币制度,银两完全被禁止用作货币。官方的中国中央银行、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交通银行(601328,股吧),正式发行了纸币,政府开始试行年度预算,税收和财政报告制度都大大改进。现代政府债券制度也于1931-1932年发展起来。债券主要由国家政府银行及上海私人银行购买。
             国家政府银行同时发挥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功能,官商不分,使贪污和国家机会主义行为制度化。大私人银行通过与四大官方银行的人事交叉安排,也使官商勾结等坏资本主义的特色出现。但是与1949年以后的制度相比,私人银行业在民国时期相当自由和发达, 1928-1937年间,共有160家私人现代银行建立,它们拥有1,597个分支机构。现代银行资本从1928年的1.86亿元增至1935年的4.47亿元 , 存款从11.2亿增至37.8亿元。但由于四个官方银行的垄断地位,相当大的金融资源主要用来为政府提供统一战争的军费,用于提高交易效率的公共设施建设的比重太小,四大政府银行由于官商不分,也不能按市场竞争的规律有效地支持有利可图的经济发展。
              现代金融和纸币制度的发展,可以大大提高交易效率,因而促进分工的演进,提高全社会的生产力。但是由于中国还没有真正统一,1928-1937年中央控制的财政收入70%用于统一战争,而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在1929年只到达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和河南五省。而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出于1931-1936年间只占国民收入的3.2-6%,大大低于美国政府1929年的8.2%。

中华民国时期的经济如何

2. 中华民国时期的经济如何?

中华民国经济:据约翰·K.张的研究:在1912—1949年期间,平均增长率为5.6%;在1923—1936年期间,平均增长率为8.7%;在1912—1942年期间,平均增长率为8.4%,但1937-1949年的战争期间,人均产出和人均收入可能还是显著下降。换而言之,在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现代工业和矿业实现了8—9%的高速增长。民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农业、现代工商业及影响交易效率的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几个部分来说。
一、民国的农村经济            
            民国时代的土地制度由于1930年土地法的颁布而较清末更为成熟。但由于缺乏长子继承权,战乱连绵,制度化的土地市场仍不发达,所以每户土地分割为很小的数块。1910年户均土地为2.62公 顷 , 1933年为 2.27公顷。民国时土地所有权分布虽然不平均,但比其它落后国家要平均,73%的家庭平均每户拥有15亩地,他们的土地占全部土地的28%,而5%的家庭户均拥有50亩以上的耕地,占总耕地的34%。民国时期资本主义式的雇工租地大规模商业化农业经营并不普遍。
            1930年代,50%的农业人口与租佃制有关,30%的佃农耕作的土地完全是租佃的,20%以上的佃农耕种自己的土地同时租佃部分耕地。但是整个民国时代,财产权由于民法、土地法、公司法的通过和实行而逐渐现代化。清末政府可任意侵犯财产的行为成为非法,中国传统的佃农的永佃权概念,及地主卖地后永远可以以原价赎回土地的概念都被现代土地自由买卖概念和司法案例所代替。民国时期的中国农村保持着高生育率和高死亡率,基本自给自足的农村人口占人口的75%,农业产出占产出的65%。卷入较高分工水平的人口,主要是大中城市人口,只占人口的6%。
二、民国商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
             民国时期的农村,虽然基本是自给自足的,但专业商人在商业发达的城市和沿海地区比一般落后国家要发达,这被称为商业资本主义或原始资本主义。上海、宁波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其它地区的国内贸易和主要在最终消费品生产中的分工是这些商人的主要生意。
             长江流域的丝织业中已有相当发达的商人与手工业者之间的计件外包制。政府于1929-1930年摆脱了固定的关税额必须偿付战争赔款的束缚,完全获得关税自主权,增加了关税率。30年代政府也收回一些租界,但收回租界的经济效果是负面的。1930年进口税从银本位改为金本位,1928年盐税统一于全国财政系统,各种苛捐杂税统一成中央政府的税收及地方政府的土地税,1933年统一货币,几乎停止使用银两,1935年政府用外汇储备为支持建立起现代化纸币制度,银两完全被禁止用作货币。官方的中国中央银行、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交通银行(601328,股吧),正式发行了纸币,政府开始试行年度预算,税收和财政报告制度都大大改进。现代政府债券制度也于1931-1932年发展起来。债券主要由国家政府银行及上海私人银行购买。
             国家政府银行同时发挥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功能,官商不分,使贪污和国家机会主义行为制度化。大私人银行通过与四大官方银行的人事交叉安排,也使官商勾结等坏资本主义的特色出现。但是与1949年以后的制度相比,私人银行业在民国时期相当自由和发达, 1928-1937年间,共有160家私人现代银行建立,它们拥有1,597个分支机构。现代银行资本从1928年的1.86亿元增至1935年的4.47亿元 , 存款从11.2亿增至37.8亿元。但由于四个官方银行的垄断地位,相当大的金融资源主要用来为政府提供统一战争的军费,用于提高交易效率的公共设施建设的比重太小,四大政府银行由于官商不分,也不能按市场竞争的规律有效地支持有利可图的经济发展。
              现代金融和纸币制度的发展,可以大大提高交易效率,因而促进分工的演进,提高全社会的生产力。但是由于中国还没有真正统一,1928-1937年中央控制的财政收入70%用于统一战争,而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在1929年只到达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和河南五省。而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出于1931-1936年间只占国民收入的3.2-6%,大大低于美国政府1929年的8.2%。

3. 民国时期经济有过快速发展吗?

辛亥革命后至19世纪20年代头一二年,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呈现了快速发展的状态。 

“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辛亥革命成功后,封建君主专制的推翻,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资本主义投资建厂、振兴实业的热情。提倡实业建设的社会团体纷纷建立,提倡工业建设的杂志、报纸纷纷出版,新的私人资本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几乎每天都有新公司注册,令实业部应接不瑕。据农商部统计。辛亥革命前后历年设立的资本额在10 000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1911年为40家,资本额576万元;1912年为85家,资本额1 038万元,1913年为79家,资本额1 358.7万元;1914年102家,资本额l 486.8万元。革命后的设厂数为革命前的两倍半①。 

然而,辛亥革命毕竟是一场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所产生的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是有限的,如果没有其他重大因素发挥作用,由革命引发的新一轮发展实业热潮不会持续太久。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显著改变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生存条件和外部环境,加之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推动了辛亥革命后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浪潮继续高涨。 

棉纺织、火柴、机器制造等行业在大战期间因进口锐减而获得快速发展。其中,以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显著。“一战”爆发前,中国棉纺织业受英国产品的压抑,步履维艰,发展甚慢。“一战”爆发后,英国忙于战争,向中国出口的棉纱数量明显减少。进口日纱想乘机取而代之,但受到了抵制外货运动的有力钳制。进口棉纱的锐减,引起了国内棉纱价格的猛烈上涨,但棉花价格和工人工资的上涨幅度不大,这就给生产厂家带来了丰厚利润。以全国平均计算,厂家每生产一包16支棉纱,1915年尚亏损3.13两,1919年已有盈利50.55两之多②,各纱厂无不获利万千。于是棉纺织行业出现了一个扩大生产、更新设备的热潮。据统计,全国华商纱厂拥有纱锭数量1914年为50.2万枚,1921年猛增到123.8万枚,布机数量1914年为2 566台,1921年达到6 675台③。实收资本从1913年的1 423万余元,迅速上升到1921年的9 842万元,增加了六倍之多④。在利润积累较快、资本较为充裕的条件下,不少纱厂对厂房建筑和技术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其中最重要的是改蒸汽引擎为电力马达,不但节省了燃料费用,还使原来使用人力的工序改用动力。经过一战及其后几年的发展,棉纺织行业的面貌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面粉,榨抽、锑钨开采等部门在大战期间因出口大增而加速发展,其中面粉业尤为显著。“一战”爆发前,我国为面粉入超国,1915年起开始出超,出超1.92万担,1918年猛增至200万担,1920年达到344.98万担,总计1920年出口面粉396万余担,是1913年出口量的33.14倍⑤。面粉价格也呈上升趋势,上海市场每包面粉的价格1914年为21.08元,1915年上升到2.;2元,1920年再上升到2.75元⑥,而小麦价格由于产量稳定增长,市场供应充足,反而呈下降趋势。这就给面粉业带来了高利润,面粉业由此迅速发展起来,新的机器面粉厂不断出现。1914年至1921年累计新创办面粉厂100家,资本总额2341.3万元,日产能力达229 453包⑦。老厂也不断增添设备,扩大生产。截止1921年,全国实存面粉厂总计137家,资本总额3286.9万元,日产能力312 643包⑧,形成了中国机器面粉业发展的最好时期。 

“一战”时期出口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无暇生产,许多物资依赖进口,外国洋行纷纷向中国采购,促成了中国产品在国外市场的畅销。另一方面,由于世界金融货币体系的变革,发生了金贵银贱的现象,1915年银价降到从未有过的低谷,伦敦每盎司大条银价由1912年合28.03便士,下降到合23.69便士⑨。中国虽无本位货币,但主要通货为银币,出口按银元计价,利润大增。也带动了出口的发展。1916年以后银价回升,但国外物价水平也不断高涨,仍然有利于出口。同时,由于进口货价位高昂,也有利于民族工业品的国内销售。 

民族工业得以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是抵制外货运动的持续不断,外货受到沉重打击,国货得以不断畅销。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创建于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的高潮中,1915年正式向中国政府注册。在广大民众争买国产卷烟的爱国热潮推动下该公司获得迅速发展,1918年增资为500万元,1919年再扩大为1 500万元,销售额由1912年的43万余港元增加到1921年的2 800万港元,同期的公司盈利也由5.2万港元增加到400余万港元,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卷烟企业。 

总之,“一战”期间及其后的几年间,是中国私人资本主义工业高速发展的时期。1914年至1920年私人产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为10.54%,一些主要行业的增长率更高,面粉业为22.8%。卷烟业为36.7%,棉纺织业为17.4%。至1920年,私人资本的产业资本总额已达5.8亿元。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中国私人资本主义工业获得长足进步

民国时期经济有过快速发展吗?

4. 中华民国的经济

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全国共有92个城市对外开放,铁路和汽轮将这些城市与外界联接。新的职业和中外企业在这些城市发展起来,工业增长率在1912-1920年间高达13.4%,1921-1922年有一短暂萧条, 1923-1936年,为 8.7%, 1912-1942年, 平均增长率为8.4%,整个1912-1949年,平均增长率为5.6%。而在二战前民国时期,尽管连绵战争,工业增长率仍高达8-9%。传统的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减少了外国产品对中国民族工业的竞争压力,因而使中国民族工业在第一次大战期间有机会发展的看法是武断而没有根据的,实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下降,使很多工业项目因缺乏所急需的设备不得不延缓。外国投资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之命题并没有实证资料支持,中国人所有的现代工业在总现代工业中的比重在二次大战前一直没有下降,而中国人均外国投资在1914年是3.75美元, 1936年是6.97美元,比印度和拉丁美洲低得多。1930年代外国投资只占国民生产净值的1%。而抗日战争时外国投资比重最高的是日本占领下的东北。其经济发展是二战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部分,当时整个中国的投资率是5%,而东北1937年高达17%, 1939年高达23%。这主要是日本经济法律制度对私人企业产权的保护很好,政府不办国营企业,没有什么机会主义行为。日本人在东北的高投资率也刺激了中国私人企业的发展。 民国时代的土地制度由于1930年土地法的颁布而较清末更为成熟。但由于缺乏长子继承权,战乱连绵,制度化的土地市场仍不发达,所以每户土地分割为很小的数块。1910年户均土地为2.62公顷 , 1933年为2.27公顷。民国时土地所有权分布虽然不平均,但比其它落后国家要平均,73%的家庭平均每户拥有15亩地,他们的土地占全部土地的28%,而5%的家庭户均拥有50亩以上的耕地,占总耕地的34%。民国时期资本主义式的雇工租地大规模商业化农业经营并不普遍。1930年代,50%的农业人口与租佃制有关,30%的佃农耕作的土地完全是租佃的,20%以上的佃农耕种自己的土地同时租佃部分耕地。长江流域细密的水路运输网被用来形成区域性粮食市场,因此此区域的分工专业化、城市化、原始资本主义自宋朝以来都是中国最发达的区域。这里专业性的租佃经纪人出现了。佃农并不一定非常贫穷,有的佃农大户反而比小自耕农富有,他们已形成资本主义式租佃,雇工商业化农业经营的萌芽。中华民国内政部1932年对849县的调查记载了租佃契约的多样化, 220县租地压金非常普遍,租金主要采取现金、实物固定地租和分成地租三种形式。国民政府1934年的调查报告说50.7%的佃农以实物付固定租金,28.1%付分成租, 21.2%付固定现金租,而1934-1935年的土地调查显示这三组数字分别为 60%、15%和24.62%,而劳务租占0.24%。分成地租的多少依地主是否提供种籽、工具、耕畜而不同,分成地租的租金高于固定实物地租12.9%,其又高于固定现金地租11%。在地主不提供种籽、工具、耕畜的情况下,平均地租约为43.3%。固定实物地租在佃农比例高、产量高的产区较为普遍。1930年的土地法中有一条款给予佃农无限期续约权,除非他主动收回土地自耕。这种条款并不利于有效率的土地制度的形成。虽然这一条款在三四十年代的国民党治理区域并未严格执行,它却为后来的土改开了侵犯财产权的先例,因而对经济发展有长期负面影响。国民政府在30年代还制定了将租金限制在37%的政策,这一政策只是少数省区于1949年实行。国民政府的限制租金政策在抗日战争时的八路军控制地区也普遍实行。这些政策也因破坏人们对自由契约制度的信心,而对经济发展有长远负面影响。30年代中国农业生产力以水稻亩产量而言,稍高于明治革新的日本,比30年代的日本低30%,小麦单产相当于当时的美国,但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1/14。这都说明当时的中国农业虽没现代化,但也不是非常落后。但是整个民国时代,财产权由于民法、土地法、公司法的通过和实行而逐渐现代化。清末政府可任意侵犯财产的行为成为非法,中国传统的佃农的永佃权概念,及地主卖地后永远可以以原价赎回土地的概念都被现代土地自由买卖概念和司法案例所代替。民国时期的中国农村保持着高生育率和高死亡率,基本自给自足的农村人口占人口的75%,农业产出占产出的65%。卷入较高分工水平的人口,主要是大中城市人口,只占人口的6%。 民国时期的农村,虽然基本是自给自足的,但专业商人在商业发达的城市和沿海地区比一般落后国家要发达,这被称为商业资本主义或原始资本主义。上海、宁波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其它地区的国内贸易和主要在最终消费品生产中的分工是这些商人的主要生意。这种商业资本主义不但导致商业分工的加深,不同的专业商人处理贸易的不同环节,专业货栈的出现,专门协调,规定商业活动的行会和商会的出现,而且产生了相当发达的中国自己的金融网。山西票号就是这样一个适应商业发达后所需金融服务的网络,它发行发挥货币功能的票据及信贷。各种钱庄和当铺也在沿海和发达地区形成网络。各种习惯法和私法也发达起来,以调节发达的商业和金融活动中分工和相关交易以提高交易效率。长江流域的丝织业中已有相当发达的商人与手工业者之间的计件外包制。与清末不同的是,现代金融和贸易制度在民国时代发展起来。政府于1929-1930年摆脱了固定的关税额必须偿付战争赔款的束缚,完全获得关税自主权,增加了关税率。30年代政府也收回一些租界,但收回租界的经济效果是负面的。1930年进口税从银本位改为金本位,1928年盐税统一于全国财政系统,各种苛捐杂税统一成中央政府的税收及地方政府的土地税,1933年统一货币,几乎停止使用银两,1935年政府用外汇储备为支持建立起现代化纸币制度,银两完全被禁止用作货币。官方的中国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正式发行了纸币,政府开始试行年度预算,税收和财政报告制度都大大改进。现代政府债券制度也于1931-1932年发展起来。债券主要由国家政府银行及上海私人银行购买。国家政府银行同时发挥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功能,官商不分,使贪污和国家机会主义行为制度化。大私人银行通过与四大官方银行的人事交叉安排,也使官商勾结等坏资本主义的特色出现。但是与1949年以后的制度相比,私人银行业在民国时期相当自由和发达, 1928-1937年间,共有160家私人现代银行建立,它们拥有1,597个分支机构。现代银行资本从1928年的1.86亿元增至1935年的4.47亿元 , 存款从11.2亿增至37.8亿元。但由于四个官方银行的垄断地位,相当大的金融资源主要用来为政府提供统一战争的军费,用于提高交易效率的公共设施建设的比重太小,四大政府银行由于官商不分,也不能按市场竞争的规律有效地支持有利可图的经济发展。现代金融和纸币制度的发展,可以大大提高交易效率,因而促进分工的演进,提高全社会的生产力。但是由于中国还没有真正统一,1928-1937年中央控制的财政收入70%用于统一战争,而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在1929年只到达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和河南五省。而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出于1931-1936年间只占国民收入的3.2-6%,大大低于美国政府1929年的8.2%。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政府将大量日本私人企业收归国有,使官办企业对重工业的垄断大大加强,为日后中国工业国有化和扼制私人自由企业的制度发展创造了经济结构上的条件。民国后期由于国民政府在战争中失利,金融财政体系崩溃,通货膨胀率高达200%。因此纸币成为政府抢劫人民财产的工具,人民纷纷弃纸币不用而回到商品货币和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使纸币改进交易效率的功能不能发挥,因而分工水平大大下降,生产力崩溃。民国时代交通条件也表现了二元经济的特征。大部分货物仍是由落后的传统运输方式运输,1933年传统手工、木船、兽力运输方式对国民收入的贡献是现代运输方式的三倍。1915年日本在东北生产的焦煤5.74元一吨,运到汉阳是24.54元一吨,交易费用是生产成本的3.27倍。这主要是因为政治不安定,铁路建设迟缓造成。 清朝末年共修铁路9618公里,民国共修15000公里,其中三分之一由日本人在东北建设。清朝基本没有公路建设,国民政府部分由于统一战争的需要,进行了大规模公路建设,共修成116000公里,大部分是1928年后国民党政府所建。从海关记录,非机动运输的货物于1920年代开始下降 。

5. 影响民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因素

有利因素  1.国家仍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一方面,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为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创造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我国经济运行目前仍未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上,仍需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支持。  2.加入WTO的预期有利于扩大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和扩大我国传统工业品的出口。保守的估计,2002年我国利用外资的增长幅度将在20%左右,这将对2002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和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产生积极的作用。此外,加入WTO之后将为我国外贸出口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扩大服装、纺织、轻工等传统工业品的出口。  3.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从国家保持经济政策连续性的取向及西部开发的持续性需求可以判断,2002年国家仍将在发行的专项经济建设国债中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西部开发,因此西部地区投资的环境将进一步改善。一旦国民经济形势好转,西部地区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并将带动全国投资的增长。  4.国家调整居民收入政策有利于扩大居民的消费。从发展来看,由于国家财政增收幅度较大,且扩大内需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2001年下半年或2002年国家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政府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从而为2002年居民的收入增长和消费的增加创造物质条件。  5.我国现阶段形成了部分消费亮点,可以带动消费的稳定增长。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消费亮点,可以促进消费的稳定增长。亮点之一是住房消费;亮点之二是居民的汽车消费;亮点之三是通信及电子产品的消费;亮点之四是节假日消费及旅游消费。  不利因素  尽管目前经济运行出现转机,但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基础仍然不牢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经济运行中存在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具体来看,2002年经济运行存在以下不利因素:  1.世界经济持续下滑,对我国经济运行将产生不利影响。自从美国经济去年第四季度急剧放慢以来,全球经济陷入了疲软的状态。  美国经济减速和濒临衰退,其内需必然萎缩,从而减少从其他国家的进口,对全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尽管美国政府采取了连续七次降息、减少税负、增加财政支出等一系列措施,但仍未扭转美国经济下滑的局面。  日本经济在陷入连续10年的经济停滞后,受美国经济持续下滑的影响再次陷入衰退之中。目前日本经济仍在继续恶化,短期内难有起色。  受美日经济下滑的影响,原本被看好的欧洲经济也出现了增长速度放慢、投资者信心不足、股市连连下挫等现象,其经济运行的前景十分令人担忧。预计今年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将从7.1%下降到5%左右。  我国受美国经济增长急剧下滑的影响目前也充分显现,自年初以来,外贸出口增长速度逐月减小,6月份出口出现了今年以来的第一次下降;今年7月份,工业增加值仅增长8.1%,为过去19个月以来的最低增幅;上半年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速度比去年同期下降16.1个百分点。从发展来看,由于美国经济短期内难以恢复,因此全球经济仍将保持疲软状态,这对今年后期及明年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将产生不利影响。  2.下岗失业压力有增无减,影响居民的收入预期与消费信心。目前,正在开展的事业单位改革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涉及到更大范围下岗分流问题。一方面,地方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时引起的分流和岗位变化,几乎对所有相关人员都会产生工作及心理上的影响,使其对即期消费更加谨慎,造成国家提高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以刺激消费的政策作用大减弱。另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的下岗分流人员对社会其他部门和单位的就业造成强大的冲击,引起更大范围的就业问题,从而造成更大范围的下岗预期和收入下降预期,最终将抑制全社会消费的增长。  3.城乡经济发展平衡。今年国家扩张的经济政策关联较大的城市经济、工业经济形势有了较大改观。但是,受政策和外需拉动较小的农村经济、农业生产步履艰难,特别是由于2001年我国农业遭受大面积的干旱影响,农业出现了大幅度的减产。受此影响,2001年我国农业增加值的增长的幅度也将降低。  从政策方面看,国家今年再次为国家公务员和国有事业单位职工长工资、提高城市的社会保障收入水平,但农村居民却没有享受到相应的待遇,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将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持续的快速增长。  4.制约民间投资回升的体制障碍尚未有效解决,投资对国债的依赖性依然较强。今年上半年,集体和个体投资仅分别增长8.7%和6.5%,仍明显低于同期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增长15.1%的水平。民间投资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存在体制性障碍,如缺乏相应的金融支持和投资领域准入限制,缺乏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使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加大。  5.企业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微观基础尚不健全。尽管近两年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但企业效益明显回升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扩大内需政策因素、国际油价上涨和国家调整部分商品价格等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在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方面的进展并不尽如人意。因此,经济运行还没有达到不需要大力度的积极财政政策调节就能自动保持年率7%以上的稳定增长态势的转折点。  6.结构调整进展缓慢、企业竞争力不强、社会风气不良、腐败现象普遍等影响经济运行的深层次问题将在一定时期内制约经济的发展,社会信心不足等问题仍将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分析来看,2002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国际因素的不确定性,经济运行环境难有大的改善,2002年经济增长速度将维持2001年的水平或略有下降。

影响民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因素

6. 历史国民政府前期的经济

  关于官僚资本的性质及其形成问题。

  官僚资本通常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垄断资本。

  它依赖于帝国主义和封建经济势力,依靠国家政权,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1927-1937年是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时期。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建立;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又成为国民党反对政权的经济基础。

  国民政府的统治实际上就是四大家族的统治。

  1936年底,四大家族对全国金融垄断的完成,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标志。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显著发展的原因。

  国民政府建立后,以上海为中心的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支持国民政府的同时,提出了取消不平等条约、实行新的经济政策、获得较大的政治发言权等要求,并积极兴办实业。

  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国民政府为了巩固统治,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推动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如何评价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

  1935年国民政府实施的“法币政策”,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其主要特点是:一是四大银行发行的货币为法定货币,故称“法币”;二是宣布实行白银国有化,不再成为流通的货币。

  法币政策的作用有:一是客观上对中国经济复苏起了一定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第二,有利于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和金融业的改造;三是使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完成了对国家金融的垄断。

7. 民国时期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原因

(1)国外:20世纪30年代初期,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也受到冲击。  
(2)国内:“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中国东北,使中国丧失了东北广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再加上连年内战和自然灾害,中国社会经济陷入了严重危机之中。
为解救社会经济危机,国民政府发起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其他内容什么的百度百科有,就不复制过来了,采纳吧。

民国时期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原因

8. 国民党初期的经济政策

  关于官僚资本的性质及其形成问题。

  官僚资本通常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垄断资本。

  它依赖于帝国主义和封建经济势力,依靠国家政权,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1927-1937年是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时期。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建立;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又成为国民党反对政权的经济基础。

  国民政府的统治实际上就是四大家族的统治。

  1936年底,四大家族对全国金融垄断的完成,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标志。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显著发展的原因。

  国民政府建立后,以上海为中心的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支持国民政府的同时,提出了取消不平等条约、实行新的经济政策、获得较大的政治发言权等要求,并积极兴办实业。

  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国民政府为了巩固统治,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推动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如何评价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

  1935年国民政府实施的“法币政策”,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其主要特点是:一是四大银行发行的货币为法定货币,故称“法币”;二是宣布实行白银国有化,不再成为流通的货币。

  法币政策的作用有:一是客观上对中国经济复苏起了一定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第二,有利于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和金融业的改造;三是使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完成了对国家金融的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