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什么会败给刘邦?他究竟输在哪里?

2024-05-09

1. 项羽为什么会败给刘邦?他究竟输在哪里?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悲情色彩的人物之一。他少年成名,神勇无双,20多岁时就已是号令天下的西楚霸王。然而在与刘邦长达四年多的楚汉争霸中,项羽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下致命错误,硬生生把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烂,最终导致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结局。那么项羽究竟输在哪里呢?总结起来主要有五点原因。

第一、放虎归山
早在推翻秦朝之前,刘邦就已经是项羽最大的竞争对手。项羽率40万大军进入关中后,一度想杀掉刘邦。当时项羽无论实力还是威望都远在刘邦之上,想要整死刘邦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在随后的“鸿门宴”中,项羽却被刘邦忽悠地心花怒花,最后让刘邦全身而退。放虎归山,这才酿成了后来的心腹大患。

第二、定都彭城
彭城就是今天的徐州。它位于华北平原东南部、江苏省西北部,自古以来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然而彭城位置虽然很关键,但与关中平原的咸阳相比,却还有很大差距。咸阳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关中平原腹地,这里南依秦岭,北连黄土高原,东面有崤山纵列,西面有汧山、陇山相接。从地理位置上看,咸阳及其所在的关中平原就是一个被天然屏障包裹着的巨型堡垒。因此,从各方面条件来看,当时的咸阳都有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优势,项羽如果打算君临天下,傲视群雄,那么定都咸阳无疑将是最佳选择。可乡土情结过分浓重的项羽却认为“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于是定都在彭城,从而主动放弃了地理位置上的优势。

第三、赏罚不明
项羽在赏罚这一点上做得极差。他把最重要的关中地区分封给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位秦朝降将,此举引起了许多诸侯的不满。更过分的是,一些在反秦斗争中出过不少力的将领却被项羽给忽视了,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后来加盟刘邦阵营,成为汉初三大名将之一的彭越。韩信对项羽在封赏方面的态度做了这样的评价:“项王这个人婆婆妈妈,如果有将士受伤,他会亲自拎着饭篮前去探视,流着眼泪拉着对方的手说长道短。可是将士们有战功理当封爵,他却把印捏在手里磨来磨去,直到方印都磨圆了,他还舍不得给别人。”
反观刘邦在这方面却很豪爽。韩信平定齐国后向刘邦提出申请要做代理齐王,刘邦回复说:“男子汉大丈夫,要做就做真齐王。”于是便派人封韩信为齐王。

第四、弑杀义帝
义帝(楚怀王)和项羽之间矛盾由来已久。义帝一直想打压项羽的势力,以免让他一家独大。可这个目标最终没能实现,项羽还是凭实力成为了号令群雄的西楚霸王。项羽在战场上英雄盖世,可在为人方面的气量却很狭小。他始终对义帝想给他“穿小鞋”的事情耿耿于怀,于是在回到西楚国都彭城后,立即安排手下将义帝杀害了。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项羽弑杀义帝百害而无一利,可他却坚持快意恩仇,不顾长远打算。结果刘邦抓住这一点号令天下诸侯联合起兵。项羽等于是自己把自己推到了天下群雄的对立面。

第五、忽视人才
项羽是当时最杰出的军事统帅,没有之一。这原本是项羽最大的优势,但却也成了他最大的软肋。在项羽眼中,谁都不如自己,所以谁也入不了他的法眼。韩信、陈平这些顶级人才本来都是项羽手下,可项羽却对他们毫不在意,郁郁不得志的韩信、陈平等人无奈之下才改投刘邦阵营,后来成为打败项羽的中坚力量。

项羽在战场上举世无双,但在战略布局,政治谋略,以及为人处事方面都远不如刘邦。他在该下黑手的时候心慈手软,在该仁慈的时候又乱杀人;对值得笼络的人吝惜赏赐,对不那么重要的人又恩赏过多。于是项羽的盟友越来越少,敌人越来越多。刘邦屡战屡败,可是每次都能缓过劲来;项羽一生只打了一次败仗,但结果却是英雄末路,乌江自刎。
参考文献:《史记》

项羽为什么会败给刘邦?他究竟输在哪里?

2. 项羽为什么会输给刘邦 其实原因很简单

1、因为项羽狂妄自大刚愎自用。项羽觉得刘邦就是一介小人,并没有和他作战的能力,所以摆下了鸿门宴。试一试刘邦的底,在鸿门宴之前,项羽的叔父,观察天象,发现刘邦驻扎的营地天空上呈五彩祥云,那是以后人皇的气象,所以就告诉项羽不能让刘邦活着回去,但是项羽却不以为然,在鸿门宴上刘邦知道自己恐怕凶多吉少,所以舍弃脸面,给项羽跪了下来,愿意跟项羽认错,项羽也是堂堂正正的男人,不愿意就这样把刘邦给杀了,就化解了跟刘邦的仇恨,阻止了自己叔父要杀刘邦的意图。
 
 2、随后刘邦借口要上厕所,就马不停蹄的逃窜回军中,并且杀了奸细。也就是因为项羽的一时心软,导致了历史的改写,最终使自己兵败。但是其实刘邦项羽先后入了函谷关之后,刘邦推崇项羽为关中王,因为刘邦和项羽从前私交甚好,而且觉得此时可以和刘邦结盟一起稳定一方诸侯,但是项羽还是低估了刘邦的心机,项羽把刘邦认作大哥,刘邦却一心想杀项羽,可悲,可叹。
 
 3、我们可以看出来,虽然项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是却不虚心听手下的建议,只是按着自己的意愿来,相反刘邦心机所非常人,将项羽的心思琢磨个透彻,虚心接受手下人的提议,这也是个人性格导致了最终的结果。

3. 解读项羽为什么输给了刘邦


解读项羽为什么输给了刘邦

4. 刘邦为什么能打败项羽呢?

赢在了“人心”,刘邦作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懂得信任下属,也懂得把下属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就算他自己看不起儒生,该信任的谋臣他还是会信,还是会用。而项羽不同,他嫉贤妒能,生性多疑,获胜不分功,他更像一个个人英雄,值得后人崇拜,却很难与他共事。

5. 项羽为什么会败给刘邦?本质的原因是什么?

聊游戏
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对自己的男儿气魄,无比自信!哈哈哈哈哈哈哈~(谓己之男子气,自信无比!)
刘邦:可以群殴,何必单挑呢?
项羽:命运,不配做我的对手。天不容我,我必逆天!
刘邦:唉,简直无情。有时候想活命,就得以毒攻毒。
项羽:来,做个了断吧!将这混乱的时代,拉回正轨!起兵~破汉!让你死无葬身之地,哼,无耻小白脸!霸王本色!
刘邦:金钱可以收买我,暴力可以毁灭你。春风吹又生,斩草要除根。
项羽:四面楚歌起,英雄战末路~枪挑了汉营中数员上将,纵英勇怎提防?八千子弟何在?天亡我楚,非战之罪也~
刘邦:早死早超生,希望在来生。心情好,送你一程。良心是什么,可以吃吗?不客观的说,我是个好人。(早早超生,冀于来生。心情好,送汝一程。良心为何,可食乎?无稽之言,吾乃善人。)
看历史
话说当刘邦听说项羽要开团时,急忙问计张良,良曰:主上勿虑,虽霸王有万夫不当之勇,但吾亦重修成功,功力大增!开团之时吾以阵法之力困住霸王,主上随后传到困斗之!至于走位灵活的虞姬交与韩信即可,待韩将军击败虞姬回援后,则开团无忧也,邦闻言大喜!
韩信不受项羽重用是因为风格不同。项羽叫西楚霸王。
项羽:强攻,强攻,强攻。
韩信:阴他,阴他,阴他。
所以,韩信后来被封:淮阴侯。
自矜功伐的项羽不晓得「武功再高,也怕菜单;功夫再强,不可逞强」的道理。

项羽为什么会败给刘邦?本质的原因是什么?

6. 刘邦为什么能打败项羽呢?

刘邦善于识人、用人,把可以把有用的人才笼络到身边,让他们忠心耿耿发挥各自的作用,项羽打仗厉害,但是政治头脑差刘邦很远,天时地利人和都比不过刘邦,所以失败。

7. 项羽为什么会输?刘邦为什么会赢?

——读易中天《品人录》 儿子从外面借了一本易中天的《品人录》,翻开一看,首篇便是品项羽。说到项羽,便不能不说刘邦。我记得我大学时写了一篇论文,也是品评项刘二人。今天读到易先生的这本书,还是感慨颇多。 易先生品项羽,自然也是以刘邦做参照。他通过对他们二人出身、性格的对比,揭示了他们失败与成功的原因。抛开历史与文化的背景不说,我认为,无非是,刘邦具备领袖特质,而项羽不具备领袖特质。 刘邦所具备的领袖特质之一,是知人善用,具有凝聚力。论个人素质,刘邦与项羽不可同日而语,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攻城则城池皆破,杀敌则敌胆尽丧。而刘邦没有想出过一个计谋,没有攻下一座城池,没有亲自指挥过一场战斗。刘邦为什么能成功呢?因为刘邦具有自知之明。他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供应军需,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将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都是天下最优秀的人才,却能为我所用,因此我得了天下。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能用,能不失败吗?可见,刘邦不仅有自知之明,而且有知人之明,了解别人的长处,善用别人的长处。项羽自认为出身高贵,能力出众,便高傲骄横,不可一世。而且,眼睛里还揉不进沙子,所以,成了孤家寡人。领袖领袖,手下没有人,又怎么能称得上领袖呢?刘邦用人之道,一在了解别人的长处,给予适合的平台让别人发挥;二在于信任别人,充分授权,宽容豁达,不计前嫌;三在于舍得封赏,用利益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所以,刘邦身边集结起一群英雄豪杰,并形成了优势互补的格局,他自己只用做两件事:一是用人,二是拍板。刘邦之所以能成功,是他能够运用集体的智慧;项羽之所以失败,是他只知逞匹夫之勇。我想,这是他们胜败的决定性因素。 刘邦所具备的领袖特质之二,是他具有战略眼光与战略思维。为了达成战略目标,他能够克制欲望,改正错误,能够允许暂时的失败,能够容能够忍,甚至能够牺牲亲人。而项羽就做不到这一点。项羽与刘邦相比,他是个性情中人,只求一时快意,不计后果,做了很多傻事。所以我们说,项羽处处看不起刘邦,其实他就做领袖而言,根本就没有办法和刘邦比。 刘邦所具备的领袖特质之三,是他判断力极强,能够抓住机会,当机立断,做事干净彻底,毫不黏糊。而且敢于冒险,豁得出去。而项羽则优柔寡断,婆婆妈妈,心怀妇人之仁,小家子气和小心眼儿严重。二人相比,项羽表面残忍,其实温柔;表面勇猛,其实脆弱。刘邦表面随和,其实狠毒;表面窝囊,其实坚强。所以,刘邦的胜利,是一种必然。 项羽留给我们的,是一曲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刘邦留给我们的,是慷慨激昂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悲剧英雄与成功领袖的气质差别,可见一斑。项羽做不好领袖,从他的有勇无谋、感情用事、过于任性和没有远见来看,大约叫他做一个将,也是做不好的。 当然,我们还是承认项羽有他的让人疼爱的真性情,不过,这种真性情只能放在京剧里让我们唏嘘叹惋,而在生死存亡的残酷较量中,这种真性情只能成为承受剑戟的一块软肋。

项羽为什么会输?刘邦为什么会赢?

8. 项羽那么厉害,为什么会输给刘邦呢?

公元前202年5月,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的宴会,庆祝全国统一。席间,刘邦问文武百官:“寡人为何能统一中国,而项羽为何失掉天下?”群臣回答后,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出谋划策,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管理粮饷,我不如萧何;攻城夺地,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豪杰,我能用他们,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手下,只有一个能人范增,他还不用,这就是他战败的根本原因。” 

诚然,项羽是一个性格非常复杂的人,钱钟书在《管锥篇》里分析说:‘言语呕呕’与‘喑恶叱咤’,‘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理学,犁然有当。 

关于项羽失败的原因,太史公在《项羽本纪·赞》中作了精辟的分析:“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太史公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有三点:其一是背关怀楚,即是说放弃了关中这一战略要地;其二是放逐并杀害义帝,若是他不杀义帝,借义帝之名,自兼军事统帅,归天下之心,鹿死谁手也未可知?然他先杀义帝,即为不忠,已失民心,再收诸侯之地,即为不信,再失人心,三者不识人才,先走陈平,后走韩信,亚父范增也被逼走,诸将离心。再则他尚力不尚德,在国家动荡之际,凭借武力“马上得天下”,但得天下后,却不可能“马下治天下”,焉能不败? 

太史公为突出人物的某种个性和避免叙事的重复,首创了“互见法”。就写人说,即将人物的主要性格和经历的重要事件写在本人的传记中,次要性格写在相关的别人的传记中。从全书说,人物的性格仍然完整。如在《项羽本纪》中,突出写项羽的主要性格,作为英雄本色表现出作战勇猛、为人豪爽直率等。而项羽一生重大事件是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至于他性格的其他弱点,则见于《高祖本纪》、《淮阴侯列传》等作品中。 

太史公以一个历史学家冷静客观的态度总结道: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一语道破楚霸王的生平,他作为一个军事统帅,战无不胜自是其才,可作为一个政治统帅显然弱智,却固执己见,临死尤不知悔改,可悲可叹。 

毛主席曾经说过: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刘邦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 

由此可见,项羽之亡,亡于自身。他那所谓的“仁义”与“狠辣”结合在一起,失了自心,更失了军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