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货币政策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是怎么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

2024-05-09

1. 美国货币政策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是怎么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

近2年来我们一直在讲,如果说私有化改革是对蓝领的剥夺,那么殖民化改革将是对白领的剥夺;把银行以几乎白送的价格卖给外资,是经济殖民化的关键环节,它必将会让被洗劫一空的蓝领悲剧在白领阶层重复上演。现在这个悲剧已经开始了。先是宰割华夏银行,然后再通过被宰割的华夏银行,去宰割更多的中国企业,不过是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大屠杀的一个小小插曲而已。拥有140多亿净资产、总市值近千亿的华夏银行,以区区26亿的价格几乎白送给了德国人,为了避免引起中国人的注意和反对,德国人采取了分散控股的方法,表面看上去银行大股东仍然是中国人。至于设计这种骗局的是呆板的德国人,还是的中国监管人员,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是知道,由于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强制规定银行的中方股东不能“一股独大”,这就为外资全面控制中国银行业扫清了道路。同时,为了防止外资控股中国银行业引起更大社会关注,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封锁了外资继续控股中国银行业的所有信息。可怜作为银行资产主人的中国人民,甚至想知道自己的资产有没有被卖掉都成为难以实现的痴心妄想。不过铁桶般的信息封锁本身就在客观上证实了一个重要信息,中国110家商业银行恐怕已经所剩无几了,如果大部分商业银行仍然控制在中国手中的话,中国金融监管机构肯定会大肆宣传其丰功伟绩的。虽然控制中国60万亿金融资产、40万亿银行资产,已经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最大规模财富掠夺,但是西方国家显然并不满足于仅仅占有中国的金融资产,而是要以银行为手段,控制和占有中国的全部财富,包括我们子孙后代的环境财富。目前对中国经济的宰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在微观上,通过银行控制企业,把企业资产转移到银行手中。这次华夏银行抽资逼企业家自杀,其实是敲山震虎、杀鸡吓猴,目的是逼迫周围大量企业进入票据市场,把企业资产拱手送给银行。中国在2006到2007年把银行贱卖给外资以后,2008年又推出了中期票据业务,为银行攫取企业资产提供了十分方便的金融工具。所谓中期票据简单讲,就是把企业欠银行的贷款变成有价证券,这个东西一出现,任何企业——无论是好企业还是差企业,最终都难以逃脱资产被银行侵吞的厄运。而此前由于贷款不能买卖转让,只要企业有能力偿还贷款,银行要想侵吞企业资产便无能为力。而一旦把贷款变成有价证券,就可以自由买卖转让,价格就会暴涨暴跌,银行就可以像操纵股票那样操纵企业资产价格的变化,或者拉高套现,或者打压收购,无论企业有无偿还能力都难逃厄运。对中国经济来讲,这一招可谓阴狠之极:先由外资控制中国银行,再由银行控制中国企业,进而控制中国全部财富,最终把中国彻底榨干掏空。据国家统计局公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已有6.7万家企业破产倒闭,正在形成汹涌的破产狂潮。中国民营企业的殖民化灾难到来了,前有已被外资控股的银行的血盆大口,后有国家从紧货币政策的驱赶,中国企业除了尽数落入外资囊中之外,不可能再有别的出路。在宏观上,通过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两个方面的悬殊差价,把中国的财富转移到西方发达国家,同时把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转移到中国。2007年,仅10多家银行股的贱卖就被西方发达国家掠去上万亿财富,今年则更进一步,据媒体公开数据和著名爱国学者时寒冰的分析,中国向支撑美国房地产市场的2家最大房地产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注资约3700亿美元,以挽救因次贷危机而濒临破产的这2家美国公司。我们之所以说是注资而不是投资,是因为中国投入时,美国次贷危机已经爆发,欠债近万亿美元的这2家公司早已资不抵债,没有了任何投资价值。中国投入的3700亿美元折合2.5万亿人民币完全是无偿资助,根本没有收回投资(估计决策者也没打算收回)的半点希望。这可不是几个亿,几十亿甚或是几百亿,而是几万亿啊。下面这个民营企业家是被银行500万送进火葬场的,按照这个标准,2.5万亿人民币能够挽救50万个相同企业,也就是说,只需拿出其中十分之一多,就能够救活上半年倒闭的那6.7万家中国企业。可是,我们却用牺牲人民健康和生命换来的血汗钱去挽救美国的房地产公司,去维护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和美国人民的安居乐业,而任凭我们自己的企业破产倒闭、企业家绝望自杀。凭借中国这2.5万亿注资,美国国会决定不让垄断美国住房市场的这2家公司破产,美国人可以继续享用2年家庭收入就能购买一套住房的发展成果,而中国人只能在一套住房榨干三代人储蓄的悲惨状况下绝望挣扎。至于中国人2年的家庭收入别说买不起一套住房,甚至买一个拉屎的茅坑都不够。就是在如此贫富悬殊的条件下,中国为缓解美国金融危机投入了数万亿资金,仅仅对房利美和房地美2家美国公司的注资就超过2.5万亿,那么对整个美国金融界和企业界注资会有多少?对整个西方发达国家注资又会是多少?虽然这个具体数字我们不知道,甚至永远都不会知道(全世界所有国家的类似投资都会让本国人民知道),但是有一点却是确定无疑的,就是西方国家金融危机的灾难,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的灾难,实实在在地砸在了中国老百姓头上,而对他们本国老百姓影响很小。金融危机最严重的美国,2年期间股市下跌不过百分之十几,而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股市,仅8个月时间就跌去百分之六十三,市值损失近20万亿,无论就其下跌幅度还是损失规模来讲,都超过了震惊世界的日本大股灾,而日本同样的跌幅和损失经过了3年时间。可以说,无论就相同时间内的下跌幅度来讲,还是就市值损失规模来讲,目前爆发的中国股灾都是世界历史上最大一次股灾。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中国股灾之所以没有引起政界、财界、学界和媒体的关注,甚至还对关注中国股灾的人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关注”,是因为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结构性股灾。所谓结构性股灾,是指股灾不是打在全体投资者头上,而是专门打在其中一部分投资者头上,主要是打在老百姓头上。这是因为目前中国股灾的爆发不是经济原因和市场原因造成的,而是财富分配方法造成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之间,以及中国权贵富豪和一般民众之间的财富再分配,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财富再分配。中国用两个方法把金融危机的灾难锁定在了中国老百姓头上。一是在对外方面,通过贱卖包括银行在内的国有资产,把中国的财富转移到了国外,同时又把西方危机转移到了国内。比如美国银行购买中国建设银行股票的价格是0.94元,而一些中国投资者的购买价格是11元,莫说目前中国股市跌幅是63%,即便是下跌90%,美国银行仍然赚钱,而到那时中国股民恐怕早已“死”干净了。一位美国银行主管说的好:“虽然我们在美国次贷危机中赔了钱,但是同我们在中国银行赚的钱相比,损失不过九牛一毛”。这就是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中国股民血本无归的原因。到现在人们才明白为什么美国国会要再三通过关于中国金融开放问题的决议,再三授权美国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逼迫中国金融开放,再三组织中国经济学界和金融界宣传金融开放,再三发动中国相关媒体讨伐爱国学者的原因了。可以说,如果没有金融对外开放的所谓“背水一战”,把中国资产低价卖给外国人,再用贱卖资产的钱去高价购买外国金融不良资产,美国就不可能把危机的灾难转移到中国来,企业的破产倒闭和股民的跳楼自杀,就应该是发生在美国,而绝不会发生在万里之外的中国。二是在对内方面,通过股权分置改革,把暴利锁定在权贵富豪的身上,把风险锁定在老百姓头上。同样购买一张股票,权贵富豪的购买价是1元,老百姓的购买价平均15元,条件就是老百姓15元买的股票可以在交易所挂牌交易,权贵富豪1元买的股票不能在交易所挂牌交易,也就是说,老百姓15元高价购买的是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权利。这个权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中国股民的庄严承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信用做抵押,中国股市创办十几年来老百姓从来没有怀疑过,一直心甘情愿地以高于外国人约十倍的价格购买自己国家的股票。可是后来中国证监会一声令下,所有股票都按照一个价格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美其名曰股权分置改革。如此一来,权贵富豪发了大财,老百姓则被骗得哭都找不到坟头。虽然说起来权贵富豪的非流通股价格是1元,其实连一分钱的成本都没有,十几年来,他们通过转让配股权,实物配股(不算分红),占用公司资金等手段,早已经十几倍几十倍地赚了大钱,现在再以高于原价几十倍的价格套现,这完全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公开抢劫,其残酷性甚至超越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抢劫,恐怕仅次于当初美国白人对印第安人的抢劫。可以说,把股灾的惨烈后果有选择性地降落到老百姓头上,使国内外权贵富豪不仅毫发无损还能乘机发财,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一大创新,是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种经济模式。凭借这一经济模式,中国的财富如同长江大河般滚滚流向西方发达国家,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毁灭性发展方式的各种弊端,诸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经济危机等,却如乌云般越来越聚集到中国头上。所有了解经济学的人都知道,股市是国民经济的先行指标,既然是先行指标,股灾自然就是先行达到的灾难,是更大灾难的开始而不是结束。可见,中国股市20万亿总市值的灰飞烟灭,老百姓6万多亿真金白银的惨重损失,超过10万亿人民币的外汇储备的凭空蒸发,恐怕只不过是中国乌云聚集的第一声惊雷,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看一下那些拼命向海外转移资产和子女的权贵富豪就知道了。他们是灾难即将到来的最可靠风向标,是坚信风暴即将到来的最先上树的蚂蚁,在匆忙安排着躲避灾难的海外巢穴,目前不做类似安排的权贵富豪业界名流已是凤毛麟角,连风靡全国的“女排精神”的代表人物郎平,都变成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珍妮,相信共和国明天的还能有几人?只是当中小企业家都被逼上绝路时,中国的穷人就更加失去了任何活路!

美国货币政策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是怎么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

2. 航空公司为什么那么有钱?

就是国内三大航,绝大多数飞机也是租的。

3. 最近有人介绍说花钱可以进国航上班,您知道这消息的真实度吗?

当然是真的,你有10个亿,我能保你进市委。你要有100个亿,我能保你进中央政协,去开人大会议! 

所以,消息当然是真的,只要你能找对那个关键人!
再看看你的工资收入几年可以收回你的投资。

最近有人介绍说花钱可以进国航上班,您知道这消息的真实度吗?

4. 我应该如何理财?


5. 中国的航空公司有哪些是国企?

航空公司有私人的吗?那些通用航空公司不算,民航总局备案的,机队超过10架以上的几乎都是国企,其中不乏国航,南航,东航这样的央企巨头,老大南航的机队规模超过了400架,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呐,那些日航啊,大韩航空啊,通通都是小弟! 追问: 他们每年都亏损吗?是国家买单吗? 回答: 首先,航空公司不是每年都亏损的,像三大航行情好的时候可以赚四五百亿,而今航油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各大这些航空公司或多或少都出现亏损状况,但对航空公司而言,亏损既可以转嫁到股民头上,国家也有燃油补贴等名目繁多的救济政策(国家不会明着给航空公司打钱),所以企业管理层对出现的亏损根本就不以为然。

中国的航空公司有哪些是国企?

6. 未来什么行业最有发展趋势

近2年来我们一直在讲,如果说私有化改革是对蓝领的剥夺,那么殖民化改革将是对白领的剥夺;把银行以几乎白送的价格卖给外资,是经济殖民化的关键环节,它必将会让被洗劫一空的蓝领悲剧在白领阶层重复上演。现在这个悲剧已经开始了。先是宰割华夏银行,然后再通过被宰割的华夏银行,去宰割更多的中国企业,不过是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大屠杀的一个小小插曲而已。拥有140多亿净资产、总市值近千亿的华夏银行,以区区26亿的价格几乎白送给了德国人,为了避免引起中国人的注意和反对,德国人采取了分散控股的方法,表面看上去银行大股东仍然是中国人。至于设计这种骗局的是呆板的德国人,还是的中国监管人员,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是知道,由于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强制规定银行的中方股东不能“一股独大”,这就为外资全面控制中国银行业扫清了道路。同时,为了防止外资控股中国银行业引起更大社会关注,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封锁了外资继续控股中国银行业的所有信息。可怜作为银行资产主人的中国人民,甚至想知道自己的资产有没有被卖掉都成为难以实现的痴心妄想。不过铁桶般的信息封锁本身就在客观上证实了一个重要信息,中国110家商业银行恐怕已经所剩无几了,如果大部分商业银行仍然控制在中国手中的话,中国金融监管机构肯定会大肆宣传其丰功伟绩的。虽然控制中国60万亿金融资产、40万亿银行资产,已经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最大规模财富掠夺,但是西方国家显然并不满足于仅仅占有中国的金融资产,而是要以银行为手段,控制和占有中国的全部财富,包括我们子孙后代的环境财富。目前对中国经济的宰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在微观上,通过银行控制企业,把企业资产转移到银行手中。这次华夏银行抽资逼企业家自杀,其实是敲山震虎、杀鸡吓猴,目的是逼迫周围大量企业进入票据市场,把企业资产拱手送给银行。中国在2006到2007年把银行贱卖给外资以后,2008年又推出了中期票据业务,为银行攫取企业资产提供了十分方便的金融工具。所谓中期票据简单讲,就是把企业欠银行的贷款变成有价证券,这个东西一出现,任何企业——无论是好企业还是差企业,最终都难以逃脱资产被银行侵吞的厄运。而此前由于贷款不能买卖转让,只要企业有能力偿还贷款,银行要想侵吞企业资产便无能为力。而一旦把贷款变成有价证券,就可以自由买卖转让,价格就会暴涨暴跌,银行就可以像操纵股票那样操纵企业资产价格的变化,或者拉高套现,或者打压收购,无论企业有无偿还能力都难逃厄运。对中国经济来讲,这一招可谓阴狠之极:先由外资控制中国银行,再由银行控制中国企业,进而控制中国全部财富,最终把中国彻底榨干掏空。据国家统计局公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已有6.7万家企业破产倒闭,正在形成汹涌的破产狂潮。中国民营企业的殖民化灾难到来了,前有已被外资控股的银行的血盆大口,后有国家从紧货币政策的驱赶,中国企业除了尽数落入外资囊中之外,不可能再有别的出路。在宏观上,通过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两个方面的悬殊差价,把中国的财富转移到西方发达国家,同时把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转移到中国。2007年,仅10多家银行股的贱卖就被西方发达国家掠去上万亿财富,今年则更进一步,据媒体公开数据和著名爱国学者时寒冰的分析,中国向支撑美国房地产市场的2家最大房地产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注资约3700亿美元,以挽救因次贷危机而濒临破产的这2家美国公司。我们之所以说是注资而不是投资,是因为中国投入时,美国次贷危机已经爆发,欠债近万亿美元的这2家公司早已资不抵债,没有了任何投资价值。中国投入的3700亿美元折合2.5万亿人民币完全是无偿资助,根本没有收回投资(估计决策者也没打算收回)的半点希望。这可不是几个亿,几十亿甚或是几百亿,而是几万亿啊。下面这个民营企业家是被银行500万送进火葬场的,按照这个标准,2.5万亿人民币能够挽救50万个相同企业,也就是说,只需拿出其中十分之一多,就能够救活上半年倒闭的那6.7万家中国企业。可是,我们却用牺牲人民健康和生命换来的血汗钱去挽救美国的房地产公司,去维护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和美国人民的安居乐业,而任凭我们自己的企业破产倒闭、企业家绝望自杀。凭借中国这2.5万亿注资,美国国会决定不让垄断美国住房市场的这2家公司破产,美国人可以继续享用2年家庭收入就能购买一套住房的发展成果,而中国人只能在一套住房榨干三代人储蓄的悲惨状况下绝望挣扎。至于中国人2年的家庭收入别说买不起一套住房,甚至买一个拉屎的茅坑都不够。就是在如此贫富悬殊的条件下,中国为缓解美国金融危机投入了数万亿资金,仅仅对房利美和房地美2家美国公司的注资就超过2.5万亿,那么对整个美国金融界和企业界注资会有多少?对整个西方发达国家注资又会是多少?虽然这个具体数字我们不知道,甚至永远都不会知道(全世界所有国家的类似投资都会让本国人民知道),但是有一点却是确定无疑的,就是西方国家金融危机的灾难,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的灾难,实实在在地砸在了中国老百姓头上,而对他们本国老百姓影响很小。金融危机最严重的美国,2年期间股市下跌不过百分之十几,而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股市,仅8个月时间就跌去百分之六十三,市值损失近20万亿,无论就其下跌幅度还是损失规模来讲,都超过了震惊世界的日本大股灾,而日本同样的跌幅和损失经过了3年时间。可以说,无论就相同时间内的下跌幅度来讲,还是就市值损失规模来讲,目前爆发的中国股灾都是世界历史上最大一次股灾。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中国股灾之所以没有引起政界、财界、学界和媒体的关注,甚至还对关注中国股灾的人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关注”,是因为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结构性股灾。所谓结构性股灾,是指股灾不是打在全体投资者头上,而是专门打在其中一部分投资者头上,主要是打在老百姓头上。这是因为目前中国股灾的爆发不是经济原因和市场原因造成的,而是财富分配方法造成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之间,以及中国权贵富豪和一般民众之间的财富再分配,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财富再分配。中国用两个方法把金融危机的灾难锁定在了中国老百姓头上。一是在对外方面,通过贱卖包括银行在内的国有资产,把中国的财富转移到了国外,同时又把西方危机转移到了国内。比如美国银行购买中国建设银行股票的价格是0.94元,而一些中国投资者的购买价格是11元,莫说目前中国股市跌幅是63%,即便是下跌90%,美国银行仍然赚钱,而到那时中国股民恐怕早已“死”干净了。一位美国银行主管说的好:“虽然我们在美国次贷危机中赔了钱,但是同我们在中国银行赚的钱相比,损失不过九牛一毛”。这就是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中国股民血本无归的原因。到现在人们才明白为什么美国国会要再三通过关于中国金融开放问题的决议,再三授权美国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逼迫中国金融开放,再三组织中国经济学界和金融界宣传金融开放,再三发动中国相关媒体讨伐爱国学者的原因了。可以说,如果没有金融对外开放的所谓“背水一战”,把中国资产低价卖给外国人,再用贱卖资产的钱去高价购买外国金融不良资产,美国就不可能把危机的灾难转移到中国来,企业的破产倒闭和股民的跳楼自杀,就应该是发生在美国,而绝不会发生在万里之外的中国。二是在对内方面,通过股权分置改革,把暴利锁定在权贵富豪的身上,把风险锁定在老百姓头上。同样购买一张股票,权贵富豪的购买价是1元,老百姓的购买价平均15元,条件就是老百姓15元买的股票可以在交易所挂牌交易,权贵富豪1元买的股票不能在交易所挂牌交易,也就是说,老百姓15元高价购买的是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权利。这个权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中国股民的庄严承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信用做抵押,中国股市创办十几年来老百姓从来没有怀疑过,一直心甘情愿地以高于外国人约十倍的价格购买自己国家的股票。可是后来中国证监会一声令下,所有股票都按照一个价格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美其名曰股权分置改革。如此一来,权贵富豪发了大财,老百姓则被骗得哭都找不到坟头。虽然说起来权贵富豪的非流通股价格是1元,其实连一分钱的成本都没有,十几年来,他们通过转让配股权,实物配股(不算分红),占用公司资金等手段,早已经十几倍几十倍地赚了大钱,现在再以高于原价几十倍的价格套现,这完全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公开抢劫,其残酷性甚至超越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抢劫,恐怕仅次于当初美国白人对印第安人的抢劫。可以说,把股灾的惨烈后果有选择性地降落到老百姓头上,使国内外权贵富豪不仅毫发无损还能乘机发财,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一大创新,是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种经济模式。凭借这一经济模式,中国的财富如同长江大河般滚滚流向西方发达国家,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毁灭性发展方式的各种弊端,诸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经济危机等,却如乌云般越来越聚集到中国头上。所有了解经济学的人都知道,股市是国民经济的先行指标,既然是先行指标,股灾自然就是先行达到的灾难,是更大灾难的开始而不是结束。可见,中国股市20万亿总市值的灰飞烟灭,老百姓6万多亿真金白银的惨重损失,超过10万亿人民币的外汇储备的凭空蒸发,恐怕只不过是中国乌云聚集的第一声惊雷,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看一下那些拼命向海外转移资产和子女的权贵富豪就知道了。他们是灾难即将到来的最可靠风向标,是坚信风暴即将到来的最先上树的蚂蚁,在匆忙安排着躲避灾难的海外巢穴,目前不做类似安排的权贵富豪业界名流已是凤毛麟角,连风靡全国的“女排精神”的代表人物郎平,都变成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珍妮,相信共和国明天的还能有几人?只是当中小企业家都被逼上绝路时,中国的穷人就更加失去了任何活路!

7. 我是学生,适合投资何种类的基金?

给您介绍八大优秀基金吧~~~~ 祝您投资愉快,您的定投时间长,收益是很可观的哦! 
1、上投摩根成长先锋(股票型) 

上投摩根成长先锋是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旗下第五只基金产品,类型为股票型,是一只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征的基金产品,主要投资于国内市场上展现最佳成长特质的股票。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总体绩效表现良好,另外三只股票型与配置型基金的绩效排名均位于同类型基金的前列,根据展恒星级评定的结果,上投摩根位列上半年综合业绩最好的10家基金公司之首,基金经理唐建先生具有丰富的从业经历,现任上投摩根研究副总监。从下面这张预期收益与风险程度对比图中可以看出,上投摩根成长先锋为上投摩根旗下五只基金中最积极的一只,风险水平与预期收益水平都较高,这样的基金品种适合有较高的预期收益且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 

2、汇添富均衡增长(股票型) 

汇添富均衡增长也是一只股票型基金,属于风险偏上的品种,从产品设计情况来看,这只以“均衡增长”为名的基金,其“均衡”的含义主要表现在对于行业投资的实际操作方面,追求对四大类行业的适度均衡配置,从而有效降低资产集中于单一大类行业所带来的投资风险。此基金将行业划分为增长类、稳定类、周期类和能源类四种。其中,增长类公司是指处于行业发展周期的导入期或初创期的公司,盈利增长有较大潜力;周期类公司受经济周期的影响比一般公司更大;稳定类公司是指行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比一般行业小,收入和利润稳定的公司;能源类公司则是为国民经济提供基础性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的公司,其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但更多是受到能源相对价格的影响。在具体的投资运作中,汇添富均衡增长基金将大类行业的比例控制在中国证券市场四大类行业权重的2倍之内,保证大类行业配置的适度均衡。在基金的实际运作中,基金经理可以在大类行业的比例限制范围内确定每一大类行业配置的具体比例,以获得主动的行业配置回报。基金经理:张晖,现任汇添富投资总监,十年证券从业经验;庞飒,现任汇添富优势精选基金经理,两位基金经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富国背景,且同时加入汇添富基金管理公司。身出名门,这两位基金经理更有几份“青出于蓝而又胜于蓝”的良好绩效表现。汇添富旗下现有两只基金:汇添富优势精选在今年以来的牛市行情中取得了可观的收益,虽然近期的绩效排名略微有点落后,但从较长期限的统计数据来看,其业绩排名仍然居于同类型基金中的前列,汇添富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是树立起了良好的公司品牌形象,展示出了该公司具有较高的股票投资管理能力。 

3、南稳2号(股票型) 

南方稳健成长贰号是国内首只复制基金,复制的对象是南方稳健成长基金,因此该基金在投资目标、投资范围、投资策略等方面基本与南方稳健基金一致。该基金以股票投资为主,投资的主要对象为业绩优良并能稳定增长的上市公司和具有较大成长潜力的上市公司。在投资策略上,基金根据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和成长潜力,将其主要区分为价值型股票和成长型股票,并依据该特征分别构造投资组合。该基金所看好的价值型股票,主要是指业绩优良并能持续稳定增长的上市公司,通过代表股东真实价值的经济附加值指标体系进行选择;基金所看好的成长型股票,则是那些公司主导产品或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经营业绩快速成长的上市公司股票。通过对两类性质不同股票的投资,来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匹配以及价值与成长的均衡。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相关行业法规已经取消对基金投资国债的强制要求,南方稳健成长贰号基金在投资组合限制中仍然规定基金投资于国家债券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20%,我们认为相当比例的债券资产配置将有助于基金控制整体风险,保持稳健的投资风格,属风险收益适中的品种。从成立以来的表现看,南方稳健成长基金的表现正如其名,三年、两年、一年的收益和风险情况在同类可比基金中都居于中游位置,非常之稳健。由此我们预期南方稳健成长二号在正常运作一段时间后,将成为一只业绩稳健且风险中等的股票型基金。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虽然预期两只基金的未来表现将非常相似,但短期内客观环境、基金管理人等各方面的变化有可能使得新基金的运作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4、华安宏利(股票型)

对于这只新基金,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予以关注。第一,这只新基金是华安发行的第一只标准意义上的股票型基金,它标志着华安将旗下基金的产品线发展到了当前风险与收益配比的最高端。在股票市场行情看好的时候,投资者又有了一个可以获取更加高收益的投资备选品种。这只新基金在市场条件允许的时候将会尽量保持很高的股票投资仓位,以期获得高风险条件下高收益的设计本意。第二,此基金在股票的选择方面主投大盘价值股、大盘红利股,对这些优质股票进行适当集中投资。同时,根据股票市场中个股的风险收益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动态地调整各类股票的比例。第三,华安宏利的基金经理尚志民是一位具有较高投资管理水平的基金管理人,近三年来的过往业绩表明,他有着较高的股票投资管理能力。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国内市场上知名度较高的老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旗下的基金品种较多,这几年的基金公司排名一直保持在中等靠前的水平。 

5、国泰金鹏蓝筹(配置型) 

国泰金鹏蓝筹是一只配置型基金,该基金坚持并深化价值投资理念,认为价格终将反映价值,此基金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对股票资产的投资采取“核心――卫星投资策略”。所谓“核心”指的是以新华富时蓝筹价值100指数所包括的成分股以及备选成分股为选股池,新华富时蓝筹价值100指数的成份股中没有净资产为负值的上市公司,国泰金鹏蓝筹采取增强型的指数跟踪技术,以抽样复制的形式,在核心股票选股池中选取一定数量的个股进行投资,使核心股票的投资表现和新华富时蓝筹价值100指数的表现在一定范围内联动,即核心股票收益率基本跟踪新华富时蓝筹价值100指数的收益率。所谓“卫星”指的是以企业的未来盈利水平为着眼点,选取预期成长性强、并能将成长转换成实实在在收益的个股进行投资,与核心股票组合形成互补,并期望使卫星股票组合对于整个基金的股票组合来说能起到增加超额收益、降低组合风险的作用。基金经理冯天戈先生有11年的证券从业经历,目前管理着国泰金鹰增长基金,该基金是一只具有积极投资风格的股票型基金,业绩处于同类基金里中等偏上的位置。国泰基金管理公司是国内市场上知名度较高的老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也是我们展恒评出的2006年上半年十佳基金公司之一。 

6、嘉实主题精选(配置型) 

嘉实主题基金是一只在经营管理上弹性十足的混合型基金品种,正常情况下,可以预期如此进行资产配置的基金在市场上涨阶段将可充分获取收益,在市场调整阶段又具备良好的抗跌性。其在投资理念中已清楚地表明将采用主题投资方法,通过对宏观经济中制度性、结构性或周期性的发展趋势或发展动力进行前瞻性的研究与分析,挖掘并投资于集中代表整个市场阶段发展趋势的上市公司。嘉实主题基金的基金经理王贵文,具有11年证券从业经历,2005年加盟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加拿大基金公司任投资经理的经历使其熟悉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外成熟证券市场,也曾任职于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经历,使其对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具有深入的认识,会对基金未来的业绩表现产生不小的正面影响。该基金于7月21日发行,因为重仓持有中国国航这只颇有争议的股票,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中国国航从上市破发到9月15日涨停,确实为嘉实主题精选带来了不小的收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基金与众不同的投资思路。 

7、华夏平稳增长(配置型) 
华夏平稳增长基金是第一只到期的封闭式基金———基金兴业的转型产品,但不论从投资策略、投资理念、发售方式等方面来看都是一只全新的基金产品。根据华夏平稳增长的招募说明书,该基金运用TIPP投资组合保险策略进行风险预算管理,是一种比较稳健的投资策略。华夏平稳增长设置双基金经理来进行管理,这两位都是行业研究员出身后来再做投资的,且有管理封闭式基金的经历。 张龙先生有10年的证券从业经历,曾先后任职于多家基金公司的研究部,2001年12月加入华夏基金;张益驰先生, 2002年9月起加入华夏基金。 

华夏基金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资产规模、综合实力等多年来始终保持着业内前三名的领先水平。投资业绩方面,华夏基金2001年、2002年连续两年均为全行业第一;2003年也处于第一梯队,2006年以来,华夏基金整体再度取得了优秀的投资业绩。截至7月7日,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年度净值增长率101%,旗下所有主动型股票基金净值增长率都名列前三分之一,所有混合型开放式基金的净值增长率均超过70%。整体来看,该公司可为基金的运作提供非常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是个很好的平台。华夏平稳增长基金资产配置灵活,属于混合型基金。从投资策略的选择上看,该基金未来不仅具有类似保本基金的稳健,同时有机会争取更多资本增值。据此我们认为,风险承受能力不高的投资者可以重点买入,增强资产的稳健性。 

8、招商安本增利(债券型) 
招商安本增利未来将是一只以债券市场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另有最高不超过20%的基金资产可以投资于一、二级股票市场。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市场上的债券型基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的债券型基金,另一类是中短债基金,后者是当前债券型基金发展的主流。而传统的债券型基金当中有数只基金的规模在日渐缩减,已经接近清盘的边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此类基金经常会涉及到一定量的股票投资,从而放大了产品的风险,影响到了收益的稳定。市场上现有的偏债型基金的发展情况不是很顺利,而招商基金管理公司在天时(债券型、偏债型基金的发展状况)、地利(自身的固定收益产品投资管理能力)均不是很好的情况下逆势发行这只基金,的确需要一定的勇气。

我是学生,适合投资何种类的基金?

8. 帮我选一种基金

融通领先基金(161610) 华安A股(040002) 量化核心(360001) 博时精选(050004) 广发优选(270006) 华夏红利(002011) 诺安股票(320003) 华夏优势(000021) 
是我个人认为好的,看您怎么选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