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离职潮起,两个月40人离任,为何会这样?

2024-05-10

1. 基金经理离职潮起,两个月40人离任,为何会这样?

二月份基金收入下滑,严重影响这个行业发展,重挫折这个行业。目前基金一个下跌,目前基金市场上,“赎回潮”,“熊市来了”,“赶紧跑”等字眼甚嚣尘上,投资者持一种悲观态度。导致基金经理,选择引咎辞职,今年前2月已有40位基金经理离职,行业流失量相当大。事实上离职的基金经理中,有些知名度很高,业绩很不错。有了很好去处,或者自己早就转型,有可能不从事这个行业。

另外还有的基金经理,是被公司裁撤掉的,可能公司年度考核效果不好。事实上今年基金市场波动很大,一月份大涨,二月份又大跌。对于有些人来说,影响相当大。有时候基金公司来讲,想要留住人才,成为考验管理者一个大事。

目前这种趋势,似乎是无所避免,哪怕有些大公司,同样没有逃脱这个魔咒。已经知道有博时、嘉实、华泰柏瑞、银华、泰达宏利、华泰柏瑞、泓德等基金公司均有2人离职。知名度最高一位,就是博时基金研究总监王俊。他早先管理的博时新兴消费主题基金,今年收益不错。其中能力不错的基金经理不少,有可能是去同行。

这段时间A股市场的行情比较好,有一些基金经理自己购买。事实上银行理财子公司、券商等行业,对基金经理需求持续提升,大幅离职算是正常现象。不过,也有部分基金经理是“被动离职”,有些人业绩不好,被炒鱿鱼。这种事情某种程度上,就是一半看自己,一半看天命。

其实基金经理对于基金影响,本身相当大,特别是主动管理类型的基金经理。购买者肯定十分关注。总体来讲,基金经理和公司来讲,算是相辅相成关系,彼此算是互相成全。
”

基金经理离职潮起,两个月40人离任,为何会这样?

2. 基金经理离职,我们何去何从?

      虽然基金经理对一只基金的运作至关重要,但即便是明星基金经理,其离职也不会立刻引起基金净值下降;基民盲目赎回基金,也会增加交易成本或踏空行情。因此需要仔细考虑做出正确的决定。  1、需要看自己的基金类型。      不同类型的基金受基金经理的影响是不同的。通常,主动管理型基金要比被动管理型基金,即指数基金受影响更大。“对被动型基金来说,基金经理离职影响相对较小。例如,ETF基金严格跟踪目标指数,基金经理对基金运作影响甚微,基金经理离职负面影响很有限”。  2、看基金公司的整体实力。      如果一家基金公司的同类基金业绩都比较好,可以说明这家公司的整体投研能力出色,即使新经理上任,业绩仍具备良好的复制性,所以遇到这样的基金,不必急于赎回,说不定业绩还能有提高。反之,要是整个基金公司的同类基金业绩一般,甚至排在市面上同类基金的后1/4位,那就别犹豫了,赎回吧   3、看离职原因。  4、看基金经理的“份量”。      一方面看离开的人,如果是一些优秀的投资人才出走,可能会对产品业绩带来一定影响。另一方面看继任者,如果有同样优秀的人接管,那么对基金业绩的影响不会很大。

3. 基金经理离职高峰到了,为什么都赶在这个时候?

 基金经理是按着末尾淘汰制的,基本年末排名在后1/3的都要离职的分险,去年虽然大部分基金经理收益都是正的,但是也是有差别的,有的先进场,有的是看见别的基金经理开始报团,然后跟着去报团,然后在快到山顶了才进场的,能力还是有差别的。然后加上这段时间的杀跌,有的基金经理提前抢跑,很早前就开始换仓抛售,而很多基金经理成了接盘侠,基金经理看见大幅亏损也会找人来承担责任的。
      96家公司基金经理离职 
   在新基金发行数量及份额均创新高、部分存量基金赚钱效应凸显的背景下,公募基金经理的离职潮却来得愈发“汹涌”。    
   Wind数据显示,2019年离职基金经理人数为233名,同比增加20%。2017年、2018年这个数据分别为170名、194名。
    业绩表现或是离职导火索 
   公募基金属于人才密集型行业。
   正常而言,一个硕士应届毕业生,从助理研究员到基金经理需要5年以上时间。
    在“渡劫”成功之后,是何原因导致基金经理选择离开? 
   一位基金从业人士向《投资时报》记者表示,其原因离不开业绩表现,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业绩亮眼,一种是业绩乏力。
    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离职是因为找到了更好的去处。 
   这其中有小公司跳到大公司的,原因是大公司提供了更好的薪酬水平以及更强的募资能力;
   当然也不乏大公司跳槽到小公司的情况,原因是大公司人才济济,容易遇到职业发展瓶颈,而小公司提供了更高的职位和更灵活的激励机制。
   而业绩不佳的基金经理,离职往往是因为遭遇较大压力,比如由于“末位淘汰制”被动离开,或者自己主动换个平台,谋求业绩的转变。(有见 财经 )
    除了因业绩不佳之外,也有一些寻求“大厂”机会而选择跳槽的明星基金经理。 
   譬如,圆信永丰基金前首席投资官洪流,他于2019年1月末离职,旗下所管理的6只基金更换掌舵者,随后“转会”嘉实基金。
   目前,洪流管理着嘉实策略混合、嘉实价值成长、嘉实瑞红三年定开、嘉实多元债A/B。
    就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对基金公司的影响 ,上述基金从业人士表示,这对于大中小型基金公司的影响都会很大,原因在于:
   第一,无论直销客户还是代销客户,都会对离职后的基金业绩产生质疑,产品短期会面临赎回压力;
   第二,会影响重要客户对于该公司投研团队稳定性的评分,从而影响重要项目竞标的成功率;
   第三,如果新接任的基金经理不能维持好的业绩,会引发客户投诉及负面舆论等不良后果;
   第四,会给投研团队其他成员带来压力
   
   今年年初,有40位基金经理相继离职,今年初市场波动比较大,1月份大涨,2月份又大跌,这也是导致人员流动的一个市场大环境。在离职的基金经理中,有知名的基金经理,近年的业绩收益排名前十,但也有不少离职的基金经理业绩差,达不到制度审核。离职有以下三点原因。一,主动离职,有更好的去处,在巅峰时刻离职找下家会有更好的待遇。二,被动离职,制度考核不及格。三,工作压力大,离职休养,缓解压力。
   一,主动离职,有更好的去处,在巅峰时刻离职找下家会有更好的待遇。
   这部分离职的基金经理因为短线业绩好,好多都去了更大的公募基金平台或者著名私募。带着荣誉过去能有效的自抬身价,获得更好的报酬。
   二,被动离职,制度考核不及格。
   基金经理的压力很大,业绩排名在同行50%以下会被警示,如果排名在后三分之一,就可能会被淘汰。此外,基金经理排名也与收入直接挂钩。有不少离职的基金经理的年度排名垫底,比如有两位今年1月离职的债券型基金经理,他们管理的定开纯债基金近1年来排在同类近3000只基金的最后30名,近2年来收益也排在最后20多名,再不走真混不下去了。
   三,工作压力大,离职休养,缓解压力。
   在粉丝看来,基金经理指点江山豪情万丈,但平均从业年限只有3.15年,好点的公司平均年限在4年左右,差点的还不到半年。由于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高、每天面对涨跌互现的大盘,很多基金经理难以摆脱抑郁状态,甚至有些英年早逝。3月1日,国金证券发布讣告,公司投行一位39岁的员工陈姓员工因呼吸心跳骤停,在2月的最后一天突然辞世。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基金经理离职对于所持有的的基金影响是很大的。要仔细考察新任的基金经理以往的投资成绩和风格,再决定要不要继续持有!
   

基金经理离职高峰到了,为什么都赶在这个时候?

4. 基金经理离任怎么办

基金经理离任是行业常态,近几年变动频繁很大程度上与基金经理年轻态、金融大行业发展速度加快、基金行业话语权旁落、高级人才断档有关系。但也不乏年轻、出色的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离任主要有三类风险情况:第一种是公司内部岗位调整,一般对基金投资影响最小、或基本无影响。
第二种为优秀基金经理因个人职业需要而离任,一般对基金影响较大。
再一种影响最重,基金团队遭遇较大风险,灵魂人物出走或遭遇重大变故,如老鼠仓稽查等,这类基金就需要坚决回避。

5. 基金经理离职后基金怎么办?四个步骤可解愁

      基金管理人一直是基金投资中重要的参考因素,而基金经理作为投资的决策人自然也非常重要,优秀的基金经理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减低风险,增加预期收益。但是,如果在基金运行过程中,基金经理离职了,那么。基金经理离职后基金怎么办?接下来我们就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吧。
基金经理离职后基金怎么办?      1、了解该基金性质      投资者首先要知道自己投资的基金性质,一般来说,指数基金和债券基金总体上受基金经理的配置影响较小,这种基金如果没有发生价格较大波动,是可以考虑继续持有的。      2、观察基金仓位的弹性影响      一基金对基金经理的依赖度如果很强,那么他的弹性就会很大,一般来说,如果第一步中投资的是股票、混合基金等,那么经理离职后基金规模和基金仓位的变化就很重要了,如果出现大幅度赎回的情况,就要提高警惕注意了。      3、观察基金经理人的抗风险能力      对于投资者来说,在购买基金时一般会优先考虑抗风险力较大的基金管理人,这种管理人一般信用较高,抵御风险能力较强,即使发生基金经理离职情况,也会很好的处理解决。      4、了解新基金经理的投资配置能力      基金经理离职后,基金公司会让新的基金经理接手,新的基金经理的资质和投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投资者可以通过了解他的历史获得预期收益能力,或是了解他的投资策略偏好,如果和自己不符合可以选择基金转换或赎回。      以上是关于基金经理离职后基金怎么办的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基金经理离职后基金怎么办?四个步骤可解愁

6. 今年已有来自149家基金公司的282位基金经理离职,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我认为这说明基金公司的人才流失较为严重,而且也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困境。人才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也能够影响公司的未来。因为人才不仅能够为公司服务,而且也能够进一步创造更高的价值。这不仅有利于公司的发展,而且也能够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基金公司不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而且也能够招揽更多的人才。很多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的确够得到公司的重视,并且享受更好的待遇。今年已有来自149家基金公司的282位基金经理离职,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对此,我有三个看法:
一、我认为这个现象说明基金公司的发展受阻。
绝大多数的基金公司都能够培养更多的人才,并且能够发挥人才的价值和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基金人才可能会转变发展方向,并且脱离先前的工作。而这不仅说明基金领域无法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而且也证明该领域陷入了发展的困境。
二、这个现象意味着人才在逐渐流失。
这个现象很可能会导致更多基金公司无法继续立足,而且也不一定能够获得更高的营收。因为当人才无法为公司效力时,这些公司就无法做出更加正确的决策,而且也无法吸收更多的资金。这不仅不利于公司的发展,而且也会导致公司的经营出现问题。
三、这个现象可能会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
虽然这个现象可能是人才自由选择的结果,但是我认为这一现象仍然值得我们重视,而且很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市场秩序。因为当基金公司无法成为更强大的市场主体时,这些公司就无法稳定其发展态势,反而会冲击市场秩序。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7. 今年282位基金经理离职创新高,为何会有这么多基金经历离职?

今年282位基金经理离职创新高,为何会有这么多基金经理离职?其实我觉得主要原因的话,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的话就是压力太大。因为去年2020年可以说是基金的大年。很多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从年初到年底都有非常大的涨幅。比如白酒基金,医疗基金,还有科技方面基金。涨幅都非常的大达到百分之30-百分之50这样的涨幅。甚至有的涨幅达到百分之一百。在这样的行情之下,基民更加的疯狂,都以为能够像去年那样轻松的投资基金赚钱。对买基金期望很高。这样造成的情况就是基金经理压力非常大,因为基金经理也要看业绩的。

第二点,去年上涨的基金都是那些抱团股,但是今年的风格又切换了,去年那些抱团的基金已经走下坡路了。因为风格切换了热点不在那里了,资金也不买帐了,导致去年抱团古从年初到现在很多基金还是负值的,回撤非常的大,百分之20-百分之30的回撤。这样很对基民是接受不了的。都是带着赚钱的目标来玩的,现在亏损这么多肯定不开心。很多基民对基金没有很好的认识,经常追涨杀跌,导致基金也跟随资金进出大涨大跌很不稳定基金经理也很无奈面对这种事情,所以很多基金经理都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选择辞职。

其实基金这种投资是需要时间的,还有对基金的认识。不是瞎买瞎卖就能赚钱的。现在很多基金把基金当成股票一样,看重短期的涨跌。经常追涨杀跌这样肯定是会亏损的。每年的市场都是不一样的,热点也是不一样的,我们要选择好的长期赛道进行基金的定投这样风险才比较小。不要天天盯着。

今年282位基金经理离职创新高,为何会有这么多基金经历离职?

8. 40天内已有30位基金经理离任,他们会去哪里另谋高就?

我认为这30个基金经理肯定会选择私募基金的,他们离职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公募基金公司并没有太大的操作性,而且会受到非常大的压力,所以才会选择离职的。
公募基金公司和私募基金公司的主观能动性还是有非常大的差别的,在私募基金公司拥有更大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公募基金会承受非常大的压力,对于他们来说,在私募基金公司操作会有更大的空间。
一、公募基金公司会承受非常大的压力。在最近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其实这些基金经理所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因为全市场的很多股票都处于下跌的状态,基金和股票存在着对接的关系,所以基金肯定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很多基民们已经把过错甩给了基金经理。
二、私募基金公司能够拥有更多的决策权。我认为他们在私募基金公司里面将会有更多的决策权,因为私募基金公司的主要客户都是一些比较有钱的人,这些人都是非常有素质的,而且把自己的钱交给了基金公司之后并不会经常的关注,而且也不会施加过多的压力。
三、他们是不可能离开金融行业的。对于这些基金经理来说,能够从事最好的一个行业还是金融行业,在金融行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工资。金融行业的竞争虽然比较激烈,但是我认为金融行业在未来的发展潜力肯定会越来越大的。
基金经理都是拥有比较高学历的一群人,对于他们来说虽然已经离开了原来的公司,但是我认为他们在未来肯定会有更好的选择的。他们不仅仅拥有非常高的学历,而且实战能力也是非常强的,毕竟在大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而且各方面的见识都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