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选择研究生导师

2024-05-10

1. 怎么选择研究生导师

兴趣、专业积累是选择导师的主要标准和原则
关于选择导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值得探讨,那就是什么样的导师适合你?最有名气的导师?最有地位的导师?最有权力的导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兴趣和专业积累才是选择导师的主要标准和原则,所以首先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在报考某个学校和专业之前,应该对该专业的导师及其研究方向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和积累来选择导师,同时我们还应该综合学生和导师双方面的情况来衡量,比如你了解到导师是以研究电视媒体为主的,那么他就不太适合一个以后想在报纸方面发展的新闻学研究生;比如导师性情严厉,喜欢批评,那么他就不太适合于一个心理容易紧张、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比如导师在学术上要求非常严格,那么他就不太适合一个不想从事学术事业的学生。其次院校也应该会将导师的基本情况和研究方向公布出来,供学生更好地选择,同学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搜集导师信息,选择相应的导师,比如学校网站,论坛,相关专业学术网站,搜索引擎,或者是通过身边的朋友等等。
另外强调一下选择导师要注意的几点:不要选有行政职务的人做导师,有行政职务的人时间太少,这些人心思不在做学问上;不要选择名下带很多博士的导师,物以稀为贵,人也一样。导师的精力有限,多了带不过来,所以干脆不带。
联系导师注重良好的第一印象
根据学校设置的不同,在正式录取之前,有的学校报导师,有的报导师组,到复试再决定导师。有的同学误认为报导师组的就不用联系导师了,听天由命,并且有的学校在招生目录上也确实不列出导师的名单,但是不提前联系导师而去参加复试确实是一种很大的冒险。只要条件允许,就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在面试之前主动联系上导师,不管是报导师的还是导师组的。报导师的应该在报名前就联系,要弄清楚有没有内定的或者保送的,报导师组的可以在复试前联系就好了。而且应该在充分了解导师的情况下去联系,要以导师喜欢的方式去联系他。
在与导师第一次接触时,要注重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次接触形式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可以E-mail,电话或者是第一次在导师的博客中留言,和导师见面是无疑最直接的联系方式,但要有全方面的准备,一个充分的准备包括穿着、谈吐、态度、对老师性格的了解、专业知识掌握等,最好能做一个简历,把自己的一般情况和获奖情况以及发表过的文章放在一起,尽量把简历作的美观些,凸显出你的个人特点,另外最好也准备一份英文简历,以备需要。也许因为有了你的这份简历,导师就不会太在意你自我介绍时的紧张了。发E-mail和博客留言也是常用的方式,但无论你采用哪种方式,第一次接触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他去了解你,并且喜欢上你。建议大家最好还是先通过E-mail与导师取得联系,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再给导师打电话,一般不要轻易登门拜访或打电话,先约好或者有人引见,再去拜访。
不要过于频繁与导师联系
第一次接触之后,如何巩固联系、保持接触的延续性,以加深导师对你的印象也显得十分重要,大家还可以巧妙利用一些节日获取好感,中秋节、教师节,给导师寄个电子邮件或发个短信,很可能收到奇效。不一定要收到导师的回信才算成功,记得介绍自己的名字和身份,别玩匿名短信。另外,在联系导师的过程中要切忌不要频繁地与导师联系。过于频繁的联系既影响导师的正常生活,也会让导师觉得反感,影响对你的判断,每次联系的内容不要重复太多,争取每次都能提供一些帮助他了解你的新内容,相反,如果没有什么话题就不要盲目打电话联系,与导师的联系不在于次数的多少,而在于每次联系的质量。适宜的、恰如其分的联系才是最佳巩固联系的方式。最后,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心态,不要过分注重导师的作用,要认识到导师固然重要,但考研的关键仍然在于自身的学习备考情况。

怎么选择研究生导师

2. 怎样选择研究生导师: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3. 在读研究生期间,选择一个好导师有多重要?

    好的导师不仅为自己研究生的学习,论文等操心,同时还非常关心学生的生活,甚至于婚姻大事,还要关心毕业后的去向,以至于连毕业后工作的情况都非常关心,能尽力而为的,就尽力帮忙。总之 你在大学里,能遇到一个好的导师,这是你这辈子修来的福分。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关系如同父子亲人一样。
   研究生的导师对研究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我在东北某一大学有过读研究生的经历 ,毕业后又留校任教 ,有带研究生的经验。所以,研究生的导师对研究生的作用,我多少有点发言权 ,可供正在读研的学子参考。一般,研究生导师多半在某学科的一个领域内,从事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所以, 他在招收研究生时,就对研究生的招生,研究生的素质和能力,研究生研究方向等心中有数。

    当一个研究生入学以后,导师依据研究生的选题方向来为研究生制定要选修和自学的课程,当课程学习到一定程度时,适当安排研究生查阅相关资料 ,这一点非常重要,是研究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也为下一步开展研究工作做好准备。当学生的课程学习完成后,研究生要集中精力和时间查阅和收集资料 ,为选题,开题报告打基础。导师一般情况下,根据研究生的具体情况,给研究生几个题目供研究生选题参考。当然,研究生也可自己依据自己的爱好,专长,和导师商讨,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一般导师都可能支持学生的想法。
    当研究生开题报告通过答辩以后,可以依据研究题目,制定论文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具体安排。经过导师同意后,自己可以着手进行自己研究生的论文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的具体工作了。一般情况下,这段时间里,导师和研究生联系非常密切。除了一周一次碰头会外,随时随地,研究生都和导师保持联系。比如理论分析中或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导师要予以解答或者推荐参考书 或者帮助联系实验室的工程技术人员予以协助解决等等。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时 ,导师更是严格把关,常常一个字一个符号都仔细地看 ,从前言,综述,理论分析,实验验证,结论,文献等等 都认真审核。论文完成后,准备答辩。请人审阅论文,组成答辩委员会 进行答辩等每一个环节仔细敲定。

    当然,我所说的这种导师在我国高校中是大多数的。话又说回来,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也的确有那么一些导师则不然,把学生当成他往上爬的工具,当成廉价的劳动力。这样的报道也不是个别事例。有的导师从不关注自己的学生,可笑的是连自己的学生名字, 长相都不知道,闹出不少笑话,有的让自己的博士生带几个硕士生,自己当个甩手掌柜。有的把自己学生当成打短工的,替老师报销,打理家务,翻译与学生论文无关的材料等等,确实有些导师对待自己的研究生就像黑包工头对待农民工一样。希望求学的学子千万不要遇到这样的导师,即使遇到了这样导师,也不用怕,需要的话拿去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然这很难,究竟学生在学校里是弱势群体。

在读研究生期间,选择一个好导师有多重要?

4. 研究生应该如何选择导师?

但也有为数不少的院校对导师选择是不做要求的。这些学校一般是录取后,通过师生相互间的了解,进行双向选择。当然,如果能够联系上一个看好你的素质和能力的老师,那么必然给你带来很多的帮助,即使他/她没法决定录取你,但他∕她在帮助你了解专业科研方向、专业实力、专业报考与录取情况方面以及在复试科目的重点、考查形式等方面给予你的指点都是有帮助的。因此,尽力联系一个好导师(即使最终他/她没有成为你的导师),与他∕她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很重要的。以下简要探讨如何选择好导师,以及如何与导师进行有效地沟通。
根据院校要求而定。如果院校对选导师有要求,在开始准备复习时就应选择导师。如果院校没有要求,则可以先全力以赴准备初试,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考完后可以对答案,估分数,再结合以前的录取线(要根据该年试题的难度进行调整),大致估计下自己是否能够进入复试。在成绩出来之前,多了解一下各位老师的基本情况。分数出来后,双向选择导师。
需要特别提醒一下的是,参加调剂时一般需要事先联系导师。
理想的参照系是这样的:
(1)人品好的导师。研究生阶段,老师的为人必然对你,甚至对社会都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一个好的导师,一般都很谦虚,尊重学生,给研究生一个很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并且很信任你,知道你一直在努力和刻苦工作。这个一般要通过学长才能了解到,当然也可以在跟导师的联系交往中看出来。
(2)科研能力强的导师。读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科研实力,为毕业后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做准备,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形成的。如果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完全靠研究生自己摸索的话,要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树就会比较困难。另外,在经济技术一体化的今天,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很可能意味着导师的科研经费少,科研经费少就无法保证一些实验的顺利进行。所以报考前应该尽量对导师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有一些了解。看看导师的科研经费是否充足,科研课题是否比较多,是否比较前沿。当然,对大部分名校来说,导师的科研经费是不成问题的。
(4)导师科研方向与自己的兴趣、专业追求相符合。要尽可能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深入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选择那些科研方向与自己兴趣一致的导师。这可以通过导师近期发表的论文以及最近研究的课题来了解。
此外,务必注意以下几点:看自己是喜欢理论还是喜欢实践。如果自己喜欢理论研究,在选择导师时就应该偏向于做理论方面的导师,最好找一个教授级别的老师;而感觉自己适合偏重实践方面,在选择导师时也应有所偏向,最好找工程项目多一些的导师,至于导师级别倒不是很重要。还要看自己今后有没有出国和读博的打算。想出国的话最好选一个有海归背景的导师,想读博的话最好选一个教授级别的导师。如果想毕业后就业,导师选择就相对没那么重要。
至于选择年轻还是年老的导师,就要看个人的喜好了。往往年长的导师有更多的指导经验和科研经费,而年轻的导师经验相对不足,但在科研上他们会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闯劲。
(1)学校的网页上关于专业领域老师的介绍。
(2)通过百度、谷歌等网站搜索导师的毕业学校、科研经费、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等信息。这些介绍可能很简略,有些甚至是过期信息,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做到初步筛选。
(3)学校的学生论坛上的相关信息。
(4)与老师的学生或高年级的学生交流。
在选定自己理想的导师以后,应该及时和导师取得联系,以防别人捷足先登,因为导师可以指导的研究生人数毕竟有限,如果你联系得比较晚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处于劣势,甚至会被直接拒绝;另外,及时联系导师还有可能对你的复试有很大帮助,你可以诚恳地告诉他你对他∕她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对他∕她本人非常钦佩,还可以询问一下,要想成为他∕她的研究生以及更好的适应研究生生活应该做哪些准备等等。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沟通能力不强的朋友可以通过多看看人际交往方面的书,多听讲座,多与身边的朋友(电话)交谈等途径来提高沟通能力。
与导师沟通的方式很多。一般而言,如果你擅长口头表达,可以首先电话联系;如果你不擅长口头表达,那么最好先发封邮件给老师,写明你的考研打算、个人情况(所在学校专业、成绩排名、科研实践经验、获奖情况等)、读研计划(对什么感兴趣、读研期间准备怎么做、是否有念博士的打算)等。最后表明你对导师的敬仰之情,感谢导师的阅读,并希望得到导师的回复。
至于邮件联系或电话沟通的语言技巧,则要各位自己去斟酌了。总之,不卑不亢,自信而不自负,谦虚谨慎而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年轻人的活力。记住:导师也是人,和自己身边的老师一样的人。大部分导师一般都是喜欢学生的,乐于为学生解答问题的。
最后请记住两点:
(1)实事求是。不说假话,自己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掩饰自己的不足之处。能力差,背景差一点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要诚恳、虚心、上进、勤于学习、勇于挑战,大胆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考研的成功需凭初试分数、复试笔试分数、面试成绩说话。初试分数、复试笔试分数高的话,从大量的案例来看,导师一般是不会在面试中为难你的。虽然有不少学校的老师在复试时,即便已经决定要录取你了,还会从不同角度来“刁难”你。但是,这也只是为了让你明白你不懂的地方还很多,不能骄傲。
(2)大胆尝试。确实有一些导师会对学生询问考研事情表现出冷淡的倾向,因为他不了解你,也不知道你能否考上,也可能他们自己的工作很繁忙。这个时候你不要气馁,不要灰心。只要大胆尝试,多试几次,总有可能遇到热心的老师的。即使万一遇不到,你努力了,也可以安心了,因为其他考生也会受到相同的待遇。复试时当面找老师谈可能就容易得多了。小木虫为个人公益性站点,此信息由网友发布提供。

5. 导师会如何选择研究生?

您好!
导师选学生可以说既无标准,又有标准。每位导师的研究方向不同,风格不同,选学生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有的看中理论功底,有的看中动手能力,还有的看中对学生对学术的兴趣和热情。在这个意义上说,导师选学生是没有统一标准的。然而,研究生招考、培养国家是有统一的培养目标的,导师的“个性”应该也必须服从于这个“共性”。在此意义上,导师选学生又是有标准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的定位。目前,我国的硕士学位分为两类:学术性学位(简称“学硕”)和专业学位(简称“专硕”)。学术性学位“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专业学位“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从以上表述我们不难得到:学硕侧重学术研究,而专硕侧重应用。下面,我们就具体看看导师的共性的要求。
一、共性的要求
1. 学术性硕士
导师招学术型硕士主要看中以下几方面:学术能力(或潜力),对学术的兴趣或热情,其它能力(如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学术能力(或潜力)一般需要相关证据(如本科成绩、排名,发表的论文,参加实验室的项目,老师的推荐信)支撑。如网上有一篇对清华教授冯庆玲选学生的访谈。她提到选学生的条件:“一是毕业的大学必须是“211工程”大学二是前三年学习成绩是前百分之五。”而在论文和项目方面,冯老师接触的学生“多都知道老师比较看重研究能力,所以大二或者大三就进实验室了。” 也有导师把学术潜力说成是“基础”,比如在一篇对中科院空间中心招生办主任张作和老师的访谈中提到“学到知识你要活用。”
对学术的兴趣对能否做出好的研究很重要,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这也为导师所看重。那么导师会以什么方式考查学生对于所包考专业方向的兴趣呢?他可能会问“对这个专业了解多少?”“为什么会选这个方向?”“本科时进过实验室吗,什么时间进的?”
表达能力是比较容易在复试面试时考查的能力。但让这也与研究生的能力相关。因为做好的研究不光需要看文献,做实验,也需要与人讨论交流。必要的时候,需要自己在公开场合展示自己的成果,所以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加分项。冯老师也提到“有些学生成绩特别好,但是表达能力特别差也不行。”
2. 专业硕士
2009年3月2日,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席会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积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根据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现状,结合国外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专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专硕的招生培养还需不少调整,远未完善。另外,目前关于专硕的复试面试讨论也不多。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结合专硕的定位,根据有限的经验,做一些分析。
专硕侧重应用。而与应用相关的可以向面试导师展示的方面有:能力方面––工作(或实习)经验,做过(或参与过)的项目兴趣方面––对应用型任务的兴趣和热情。
二、个性的要求
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与传统的“师徒”关系类似,不同的师傅有不同的风格,对徒弟的要求不会一样,也没有必要一样。那么,如何了解导师的偏好?较好的方式是直接与其沟通,或与他的学生沟通。初试过后经过邮件、电话或当面与未来的导师联系,不是走后门,而是一种主动的表现,经过与导师的沟通了解信息,也可以提前展示一下自己的优势。向未来的师兄师姐打听情况也是不错的方式。
了解导师要求,了解考研复试,表面上是在备考,实际上是主动规划未来两到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我们要做的是多了解信息,多准备。只要这么做了,成功是自然而然的。这正应了佛学中的话:但求好事,莫问前程。

导师会如何选择研究生?

6. 研究生选对导师有多重要?

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科研能力
读研究生的主要目的还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迅速提升自己的科研实力,为毕业后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做准备。如果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完全靠研究生自己摸索的话,要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树就会比较困难。另外,在经济技术一体化的今天,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很可能意味着导师的科研经费少,进而无法保障一些项目的顺利进行。所以报考前应该尽量对导师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有一些了解。看看导师的科研经费是否充足,科研课题是否比较多。当然,对大部分有名的学校来说,导师的科研经费是不成问题的。同时,还要尽可能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深入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选择那些科研方向与自己兴趣一致的导师。
导师的性格和人品
研究生阶段短则两三年,如果硕博连读的话可能要五六年。这期间要与导师朝夕相处,因此导师的性格和人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好的导师会给研究生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和研究氛围而如果自己的性格和导师冲突,则存在爆发各种冲突的风险,如果导师的人品不好,那后果就更严重了。当然,对导师性格和人品的了解可能要费点力气,一般要过在读的学长学姐,但小编认为花点力气去了解还是很有要的。

7. 研究生应该如何选择导师?

网友一:
如果你是想读完硕士后,直接就业,希望能够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打好基础。要达到这个目的,你需要在研究生阶段,有一定的专业学术基础,但又不需要太过于深入。因此,这个时候,你选择的导师,最好是有一定的社会资源,当然,也要有相当的学术功底。更为重要的,是要有护犊子的精神,也就是对学生非常扶持的精神。
如果你想读完硕士后,继续读博士,也就是说,将来就在学术研究这条路上一直走到黑,那么,选择导师就相对比较简单,那就是尽量找到院里的学术大牛!这个最容易判断的,院系里的大牛就那么几个,你需要通过证明自己的表现来让大牛们接纳你。
不过,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找到你自己的研究兴趣!如果对研究不感兴趣,无论多牛的导师,无论多么有社会资源的导师,都会让你的研究生阶段过得很痛苦的。
网友二:
这个问题,几乎是读研期间的头等大事了,选择什么样的导师,决定了您将度过什么样的研究生生活。好的导师总是为学生着想,不想给他们太大的压力,但又能让他们学到东西,舍得消耗自己的资源,为研究生创造走向职场的基础。差的导师,剥削压榨学生,把他们当作免费劳动力,侵占学生的研究成果,随意动用研究生为自己服务,舍不得支付任何费用。这样的导师,把学术当成了发家致富的生意。
还有的导师对学生不闻不问,一年也见不到一次,学生学了什么,想了什么,有什么打算,他什么都不会去管。研究生入学前,应该已经对导师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究竟如何选择呢?大多数同学把目光聚焦于领导和知名教授,认为这样的导师能让自己收获更多。这当然没有错,但究竟让学生收获多少,不仅与这位导师的学术水平有关,也受到其基本品质的影响。
好导师性格各异,但他们始终关心学生,虽然他们会采用不同的方法,但他们对研究生的培养,一定是利他而非利己的。可以咨询学长学姐,问一下你心仪的导师,到底是如何与研究生相处的。这一点很重要,好导师的口碑,也是靠研究生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网友三:
在复试的时候你可以选择导师,这时候你可以打听那个老师更加适合你,然后你就给他发邮件,复试的时候他会记得你,一般研究生的那个导师打招呼的,录取的时候就是由那个导师带。
如果你喜欢搞科研多一点点,那么你选择特别勤奋的老师,但是这类导师毕业相对其他导师有点难。
建议选择级别高一点的导师,这类导师的项目多而且能够让你学到很多东西。
网友四:
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同,是导师负责制,导师的选择对研究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导师决定你的研究方向和能否毕业,导师选好了,导师会对你进行耐心的指导,导师给你的补贴也大方,在读研期间的生活会如鱼得水,顺顺利利,而导师一旦选择不好,导师对学生几乎没有任何的指导,甚至一学期都见不了几次面,补贴就不用想了,研究生的日子不好过不说,有的甚至延期毕业甚至毕不了业都是常事,所以选择导师时需谨慎。
为了选到好导师,避免选了坑导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跟学长学姐咨询,学长学姐作为亲身经历者,更了解哪些导师平易近人,哪些导师对学生不管不问,有的导师虽然名头很大,但是却是对学生苛刻的不行,而有的年轻导师却很容易和学生做朋友,所以尽可能多的向学长学姐们打听,一般他们都会很乐意告诉你。然后根据学长学姐的推荐,和导师进行邮件联系,将自己的大体情况向导师做一个介绍,并向导师表示你愿意读他研究生的意愿,如果可能,去他办公室和他面谈。
网友五:
我还是想分享下自己的经验,首先研究生考试前还是建议大家对自己院校的老师需要有一个专项的了解的。如何评判老师的优劣,我总结下两点:第一看看自己导师的文章,职称,你未来的导师在整个学术圈的地位还是直接影响未来你的早就成果的。在中国这种人情学术圈,文章能不能中和你老板是谁是直接相关的。
第二,想办法找下这个课题组的师兄师姐,了解下内部情况,比如老师是否还有名额,老板人怎么样。
千里马好求,良师难找。有一个目标课题组以后,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最牛的大老板已经没名额了,来课题组只能挂名小老板手下,这种情况其实是非常常见的,很多同学有可能会犹豫或则不清楚应该怎么选择。这时候我强烈建议你,义无反顾的去吧。就算委屈自己在一个小老板手里,但是整个课题组的资源,优秀的学长,这些是共享的。研究生学习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一点一定要记住。
网友六:
不要找50岁以下女导师。女人脾气差尖酸。尤其更年期。不要找38以下年轻男性教师,事业刚起步,需要有人来干杂活比如跑腿报账,很难有时间搞科研,他也没有仪器和人脉。就这两点!

研究生应该如何选择导师?

8. 如何选择研究生导师

在选导师的时候,重要的不是选择一个头衔如何多如何厉害的导师,而是要根据自己的读研目标等各方面因素,选择一位能够长时间相处的合适的导师。
(1)对学术研究的钟情度:一般而言,钟情于科研的人可以倾向于选择push你的导师(比如我的导师),反之,则选个偏打酱油的;
(2)吃苦耐劳的程度:能吃苦,能熬夜,能接受高强度科研压力的人,可以选择课题多,要求高的导师,反之则选个打酱油的;
(3)敢于自我表达的程度:时常想表达自我,甚至有点口无遮拦的人,可以选择不太强势的、偏年轻的导师。如果自己比较随大流,那么各种导师都OK;
(4)未来大致的职业规划:如果想未来在所在领域做科研的,一定要找个学术大牛。学术大牛不一定是那些头衔,尤其是行政头衔挂满的学者,那些学者反而可能没有太多精力去管你。可以找有少量行政头衔,但是学术成果每年都有,而且在学术界名望不错的导师。
当然,以上标准不一定在所有学科都通用,我更多地是想给大家提供一个分析的维度,这样可以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更心仪的选择。 对于一位还未进入目标学校,或者与导师相处时间不长的学生而言,选择导师可能的确是一件困难事。鉴于此,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尽可能地捕捉关于导师的信息:
(1)在各种学术库里面找导师的科研成果,可以看看科研成果发表的频率和质量
(2)在学院官网上找关于导师的个人简介
(3)在百度上找导师的相关新闻,看看出差的频率,还有是否有啥不太光彩的过去
(4)找以前的师兄师姐问问,这个最靠谱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