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正规军校,保定军校的历任校长都有谁?

2024-05-16

1. 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正规军校,保定军校的历任校长都有谁?

保定军校全称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这是一所专门培养军官的学校,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正规化军校,,它一共存在11年(1912年-1923年,中间还有停办),11年中保定军校招收了九期学员,大概一共6574人,合起来一年有不到600人,人数不算多,但是正是这些人,让保定军校在中国近代有着特殊地位。


这些毕业生去哪里了呢?他们几乎活跃在中国近代的军政界,黄埔军校厉害吧,黄埔军校的校长就是保定军校出来的,蒋介石也正是从保定军校被选派到日本留学的,这还不算什么,当时黄埔军校的很多教官等都是保定军校毕业的,比如炮兵教官陈诚,教授部中校战术教官顾祝同。黄埔军校教练部主任李济深,这些人都是保定军校毕业的,这些人后来都是国军的大佬。
当然了这只能说他们在黄埔军校中老师多,那么在战场上怎么样?在北伐战争中,北伐军中担任高级将领的保定军校毕业生就更多了,像陈铭枢(11军军长)、唐生智(第8军军长)等,叶挺(叶挺独立团团长)等,这些人后来声名赫赫的将军都是毕业于保定军校。
在抗日战争上,保定军校毕业生担任要职的就更加多了,根据相关统计:

有18人担任战区正副司令长官,36人担任集团军正副总司令,分别占同级别人数的50%和38%,除了以上所列人物外,还有张治中、陈诚、白崇禧、罗卓英、傅作义、佟麟阁、刘文辉等知名将领。

甚至有人统计过,保定军校毕业生获得将军军衔的有490多人,这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个罕见现象,那么保定军校的历任校长都是谁呢?军衔如何?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第一任校长:赵理泰赵理泰早年就加入到了淮军,后来进入到天津北洋武备学堂学习,后留日士官学生监督,曾经率领着孙传芳程潜等赴日留学,后跟着皖系军阀段祺瑞。1912年10月,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不过他担任校长的时间只有2个月。而早在担任校长的6个月前,赵理泰就被补授陆军少将并加陆军中将衔!


第二任校长: 蒋方震蒋方震如果你没有听说过,没有关系,蒋百里总知道吧,百里是蒋方震的字,蒋百里早年曾留学日本,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科学习,他毕业的时候是全校第一名。1912年12月袁世凯起用蒋百里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蒋百里的军衔当时少将,去世后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


第三任校长:曲同丰曲同丰早年曾经放弃科举从军,他参加了甲午中日战争,战后他投靠袁世凯,得以进入天津武备学堂学习。他还曾被选派入日本振武军校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回国后曾经担任过军校教官,1913年9月,曲同丰接替蒋百里担任保定军校校长。曲同丰是陆军少将,1924年晋升为陆军上将。


第四任校长:王汝贤王汝贤的父亲就是清朝的下级军官,在王汝贤十六岁的时候,他就考入保定武备学堂学习,毕业后就进入到新军中。这样的人才,很快得到袁世凯的赏识,最后他做到陆军师长的职务。1915年9月王汝贤接替曲同丰为保定军校第四任校长!王汝贤在1912年10月06日被授予陆军少将,几个月后就晋升为陆军中将!


第五任校长:杨祖德
杨祖德祖上也是清朝军人,他曾考入过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不过还没有毕业,他就去日本,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当时他是在辎重科,所以毕业后回国担任了保定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辎重科科长,1916年8月杨祖德升任保定军校校长。而杨祖德的军衔则是陆军少将。
第六任校长:贾德耀贾耀德的经历十分丰富,最初他在保定速成学堂学习,后官费留学日本,在日本士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学习,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后,就进入到北洋军中担任职务。1919年8月,贾耀德被任命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当时他的军衔是中将,在贾耀德去世后追加为上将!


第七任校长:张鸿绪张鸿绪曾是天津北洋武备学堂的毕业生,毕业后曾经担任过北洋陆军将弁学堂教习,最后张鸿绪官至直隶都督府副官长。1921年10月张鸿绪靠着和曹锟的关系当上保定军校第七任校长,这是靠关系和同学的关系才上位的。当时他的军衔是中将,不久成为上将。
第八任校长:孙树林孙树林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曾经担任陆军速成学堂教官、步兵科长、陆军八师参谋长、 15 旅旅长、陆军军械库总办等职务,1922 年 10 月孙树林接张为保定军校第八任校长,只不过此时保定军校已经是强弩之末,他也是保定军校的最后一任校长。他是陆军中将!
我们可以看出来保定军校一共有八任校长,其中我们最熟知的当属蒋方震也就是蒋百里将军了,他担任校长后,对军校尽心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改往日的浮夸之风,当时蒋百里在教学的时候,将日本当成假想敌,培养了大批名将,这一点十分重要。
蒋百里所著的《军事常识》是中国近代军事理论的开山之作,从这一点上来看,他对中国近代军事的贡献巨大。在抗战时期他所著的《国防论》更是被公认为中国近代国防理论奠基之作,甚至一度成为二战时期我国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
而蒋百里有一个女儿蒋英,蒋英嫁给了一位科学家,他的名字叫钱学森,所以说钱学森是蒋百里的女婿。


参考资料:中国近代三所著名军事院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将军录

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正规军校,保定军校的历任校长都有谁?

2. 保定军校是谁筹办建立的?

保定军校,全名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谈到中国的近代军事,那就不得不说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这两所官办的军事院校。

黄埔军校与黄埔师生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显然不言而喻,从北伐到抗战,黄埔师生前仆后继地奔赴战场、战死沙场,为国家和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绩,而保定军校在某种程度上则可以说是黄埔军校的“母校”。
晚清为了提高军队的军事素养,培养军事人才,在各地开办了很多陆军学堂,比如蔡锷在1905年受命到我们桂林创办了广西陆军小学堂,又比如在保定创办了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这所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也被视为保定军校的前身。
如果照此来看的话,保定军校当是清政府筹办的。
可是,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是否真是保定军校的前身?所谓“前身”应该是保定军校是由北洋陆军速成学堂改名,或者是在陆军武备速成学堂的基础上扩建而成,但是陆军武备速成学堂和保定军校之间是否存在这样的关系?
北洋陆军武备速成学堂创办于1903年,办了3期以后,清政府突然发现这个学堂培养的人“喂肥”了袁世凯,所以在1906年下令停办了。
这就是说北洋陆军武备速成学堂到这已经寿终正寝了,后来也没再打过重建的旗号,所以说保定军校从根本上说不是从北洋陆军武备速成学堂改名或者扩建而来,那么北洋陆军武备速成学堂便也算不上是保定军校的前身。
后来,又在北洋陆军武备速成学堂的校址上开办过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

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更常见的叫法是通国陆军速成学堂,蒋介石读的便是通国陆军速成学堂,当时这所学堂的督办是段祺瑞,这也是后来蒋介石自称是段祺瑞的学生的原因。
通国陆军速成学堂只办了2期,1909年停办后又在原址开办了陆军军官学堂,但是这个陆军军官学堂并不是我们所说的保定军校,后来陆军军官学堂改名为陆军预备大学堂,1912年的时候陆军大学迁到了北京。
袁世凯创办保定军校。1912年10月,在保定原陆军大学堂的旧址上开办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这时候开办的这所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才是名声赫赫的保定军校!
保定军校与北洋陆军武备速成学堂、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的联系便在于他们的校址是在同一个地方,但是保定军校却不是由他们改名或者扩建而来,严格来说他们自然便不是保定军校的前身。
所以严格说起来的话,蒋介石并不是保定军校出身,只是我们习惯性地保定军校和北洋陆军武备速成学堂、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看成是一个体系罢了。

但是,一个不变的事实是,从北洋陆军武备速成学堂开始就是袁世凯向清政府申请开办的,到后来陆军大学迁到北京后,袁世凯又在保定的校址上开办了保定军校。
所以,保定军校的筹办者、创办者便是袁世凯,这个开创了一个时代的男人!
保定军校的学生后来有很多纷纷加入了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的教官,教授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黄埔学生,他们或战死沙场,或成为了将军,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3. 保定军校是由谁筹办建立?

保定军校,全名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谈到中国的近代军事,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这两所官办的军事院校不得不说。
黄埔军校与黄埔师生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显然不言而喻,从北伐到抗战,黄埔师生前仆后继地奔赴战场、战死沙场,为国家和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绩,而保定军校在某种程度上则可以说是黄埔军校的“母校”。
晚清为了提高军队的军事素养,培养军事人才,在各地开办了很多陆军学堂,比如蔡锷在1905年受命到我们桂林创办了广西陆军小学堂,又比如在保定创办了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这所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也被视为保定军校的前身。
如果照此来看的话,保定军校当是清政府筹所办。

可是,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是否真是保定军校的前身?
所谓“前身”应该是保定军校是由北洋陆军速成学堂改名,或者是在陆军武备速成学堂的基础上扩建而成,但是陆军武备速成学堂和保定军校之间是否存在这样的关系?
北洋陆军武备速成学堂创办于1903年,办了3期以后,清政府突然发现这个学堂培养的人“喂肥”了袁世凯,所以在1906年下令停办了。
这就是说北洋陆军武备速成学堂到这已经寿终正寝了,后来也没再打过重建的旗号,所以说保定军校从根本上说不是从北洋陆军武备速成学堂改名或者扩建而来,那么北洋陆军武备速成学堂便也算不上是保定军校的前身。
后来,又在北洋陆军武备速成学堂的校址上开办过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

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更常见的叫法是通国陆军速成学堂,蒋介石读的便是通国陆军速成学堂,当时这所学堂的督办是段祺瑞,这也是后来蒋介石自称是段祺瑞的学生的原因。
通国陆军速成学堂只办了2期,1909年停办后又在原址开办了陆军军官学堂,但是这个陆军军官学堂并不是我们所说的保定军校,后来陆军军官学堂改名为陆军预备大学堂,1912年的时候陆军大学迁到了北京。
1912年10月,在保定原陆军大学堂的旧址上开办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这时候开办的这所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才是名声赫赫的保定军校!
保定军校与北洋陆军武备速成学堂、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的联系便在于他们的校址是在同一个地方,但是保定军校却不是由他们改名或者扩建而来,严格来说他们自然便不是保定军校的前身。
所以严格说起来的话,蒋介石并不是保定军校出身,只是我们习惯性地保定军校和北洋陆军武备速成学堂、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看成是一个体系罢了。

但是,一个不变的事实是,从北洋陆军武备速成学堂开始就是袁世凯向清政府申请开办的,到后来陆军大学迁到北京后,袁世凯又在保定的校址上开办了保定军校。
所以,保定军校的筹办者、创办者便是袁世凯,这个开创了一个时代的男人!
保定军校的学生后来有很多纷纷加入了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的教官,教授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黄埔学生,他们或战死沙场,或成为了将军,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保定军校是由谁筹办建立?

4. 保定军校是谁筹办建立的?

保定军校是袁世凯筹办建立的。对保定的军校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担任过6年直隶总督的袁世凯。1901年11月,袁世凯如愿以偿地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走上了他仕途的又一个高峰。可令人奇怪的是,袁世凯并没有在直隶总督署走马上任,而是在距离保定城30多公里的高阳县城举行了拜印仪式,接过了他梦寐以求的直隶总督的官印。原来,在一年之前,英、德、俄、日、美、法、意、奥八国,以平定义和团运动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保定作为义和团的重要中心,是西方侵华势力围剿的重点区域。根据时任直隶总督李鸿章“以礼相待”的指令,留守的廷雍、沈家本等清朝官员命令守军撤离保定,任洋人烧杀掳掠。然而,他们的软弱退让,并没能换来洋人停止杀戮。1900年11月16日,英、法、德、意四国侵略者,在直隶总督署组成“国际法庭”,英军盖司礼少将宣判廷雍等5人死刑,并推出城外斩首示众。这样的审判,在清朝总督衙署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屈辱。处于走马上任的喜庆时刻,袁世凯特意避开了总督署,或许就是因为阴影还未散去,内心的隐痛尚在。
其实,早在袁世凯之前,出于图存救亡的目的,晚清的洋务派就开始了创办新式军队、兴建新式军校的努力。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首开船政学堂。此后数十年间,北洋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广东水师学堂、山海关随营学堂等一批军校相继创办。虽然这些军校积极吸取了西方先进的军事教育方法,但指导思想上依然是守旧的封建伦理,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所以还算不上近代军校。
1902年5月,袁世凯创办了北洋行营将弁学堂,员额定为120人,其中将领20名,哨官长40名,弁目60名,学员大部分是淮军的旧将领和中下级军官。袁世凯期望通过8个月的速成学习,让这些旧军官了解新军所崇尚的德系作战思想和训练方法,能够为其所用。参加学习的学员来源五花八门,年纪最大的60多岁,武官官职最高的为提镇,文职最高的为道员,有的还带着侍卫前来读书,管理的难度极大。担任督办的冯国璋刚柔并济,苦心经营,让这些学员十分佩服。这个学堂共举办了4期,毕业学员总数为545人。这座学堂,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军校的萌芽,1902年,也被史学界认定为保定军校的肇始之年。同一时期,袁世凯还相继创办了北洋参谋学堂、北洋测绘学堂等短期培训性质的学堂。
走进保定军校纪念馆,只见这座修复而成的建筑重檐飞脊,气势恢宏,堪与直隶总督署相媲美。学校四面有高大的围墙,墙外有护城河环绕,河道两岸种植着茂盛的垂柳。走进纪念馆,用作展厅的尚武堂门口两侧写有“军魂”两个鎏金大字。教室、宿舍、检阅台等建筑,都是在遗址上修复的,其建筑格局均仿造原军校式样。来源:看历史

5. 保定军校是谁创建的?出过哪些名将?

保定军校是赵理泰创办的,创办于1912年的河北省保定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
1912年袁世凯任中华民国总统后,任命段祺瑞为陆军总长,当年七月,经陆军部批准把陆军预备大学堂搬至北京,并更名为陆军大学。10月,于保定原址开办陆军军官学校,第一任校长为段祺瑞亲信赵理泰。
知名校友:陈骥、陈国栋、陈树藩、陈继承、陈鼎勋、李云杰、杜春沂、刘兴、刘峙、刘文辉、刘尚志、马晓军、吕公望、刘玉珂、邓锡侯、李鼎新、陈嘉谟、王暤南、秦德纯、秦绍观、叶琪、冯鹏翥、邢震南、周斓、施北衡、祝绍周、廖磊、唐俊德、富占魁、梁培璜、徐启明、陶峙岳、黄隐、彭诚孚、熊式辉、戴岳。

扩展资料保定军校重视基础教育。清末,各省有一所陆军小学(当时直隶省的陆军小学设在定兴县姚村),其学生来源主要由各地驻防旗人子弟中选送,其次由每县的高等小学中选送一名体质与学业兼优的汉族学生,他们的年龄在十四、五岁间,都享受公费待遇。陆军小学毕业后,其优秀者升入陆军中学。
当时全国有四所陆军中学,第一陆军中学在北京清河镇,第二陆军中学在南京,第三陆军中学在武昌,第四陆军中学在西安。陆军中学毕业后,编成“ 入伍生队 ”,先在保定军校的分校过半年军队生活,经过严格的训练之后,加以考核,合格者才能升入陆军军官学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保定军校

保定军校是谁创建的?出过哪些名将?

6. 保定军校是谁创建的?出过哪些名将?

曾就读保定的名将(包括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及其前身):熊秉琦、吴佩孚、齐燮元、孙岳、李景林、王都庆、孙传芳、王承斌、蒋介石、张群、杨杰、陈调元、李济深、商震、季方、叶挺、赵博生、董振堂、边章五、季振同、张克侠、邓演达、蒋光鼐、陈铭枢、熊式辉、陈宝仓、黄绍竑、黄琪翔、张治中、傅作义、何基沣、余汉谋、刘文辉、陶峙岳、唐生智、李树春、杨爱源、李品仙、郝梦龄、乔明礼、罗卓英、周至柔、秦德纯、顾祝同、陈诚、白崇禧、钱大钧、刘峙、上官云相、薛岳、陶钧、胡宗铎……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 简称保定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位于河北保定市郊,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的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1912年至1923年期间,保定军校办过九期,毕业生有6000余人,当中不少人后来成为黄埔军校教官。在国民党及共产党内都有保定学生。若然从北洋军学堂算起,保定训练了接近一万名军官,当中超过一千六百人获得将军的衔头。

保定军校主要功能为训练初级军官。学习期为两年,分步、骑兵、炮、工、辎重五科,学制章程参照日本士官学校,教官亦以日本士官学校毕业者居多。保定军校先后任职共八位校长,其中第二任校长为民国最著名的军事家蒋方震(字:百里)。

军校历史

· 1901年11月 李鸿章病逝,袁世凯到保定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小站的练兵教员跟据《辛丑条约》不准驻扎天津附近,于是亦移至保定。 

· 1902年5月 于保定开办「北洋行营将弁学堂」。 

· 1903年2月 袁世凯奏请开办陆军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进行正规军事教育训练。之后于保定建成」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即为保定军校前身。 

· 1906年 分别在保定校址开办:北洋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陆军预备大学堂。 

· 1912年 袁世凯任中华民国总统后,把陆军预备大学堂搬至北京,并更名为陆军大学。10月,于保定原址开办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 1920年暑假 驻扎在军校的军人因未得薪饷发生哗变,抢劫军校,之后校舍被放火烧毁。 

· 1923年8月 保定军校停办 。 

曾就读保定的名将(包括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及其前身):熊秉琦、吴佩孚、齐燮元、孙岳、李景林、王都庆、孙传芳、王承斌、蒋介石、张群、杨杰、陈调元、李济深、商震、季方、叶挺、赵博生、董振堂、边章五、季振同、张克侠、邓演达、蒋光鼐、陈铭枢、熊式辉、陈宝仓、黄绍竑、黄琪翔、张治中、傅作义、何基沣、余汉谋、刘文辉、陶峙岳、唐生智、李树春、杨爱源、李品仙、郝梦龄、乔明礼、罗卓英、周至柔、秦德纯、顾祝同、陈诚、白崇禧、钱大钧、刘峙、上官云相、薛岳、陶钧、胡宗铎……

大事记

● 1993年6月成立了保定军校纪念馆筹建处; 

● 1995年又在军校遗址上建成了仿原军校建筑风格的纪念馆第一期工程; 

● 2002年,扩建为12亩,修复了检阅台; 

● 2003年10月保定军校纪念馆正式开馆; 

● 投资1.4亿元建成了华北最大的保定军校广场,现已对外开放。

-------------------------------------------------------------------------------------------------------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习称 “ 保定军校 ”)前身为清朝北洋陆军的陆军速成学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正规化高等军事学府。1912年至1923年期间,保定军校办过九期,毕业生有6000余人,当中不少人后来成为黄埔军校教官。在国民党及共产党内都有保定学生。若然从北洋军学堂算起,保定训练了接近一万名军官,当中超过一千六百人获得将军的衔头。造就了大批军事人材,在我国近代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位于保定旧城东北5华里,总面积约一千五百余亩。东西长两公里多 , 南越今卫生路,北跨今合作路两侧,南北长一公里有余。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所规模较大的正规化高等军事学府。

7. 保定的军校出现过几位将军


保定的军校出现过几位将军

8. 保定军校在历史上是什么地位?

张治中将军毕业于保定三期步兵科,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曾率领第五军驰援奋起淞沪抗战的第十九路军,打得日军三易主帅,期间也对日本军队有了一定的了解。全面抗战爆发前,张治中完善了自己的理论:
“中国对付日敌,可分作三种时期:第一种是他打我,我不还手,例九一八的东北之役;第二种他打我,我才还手,例一二八战役和长城抗战;第三种我判断他要打我,我就先打他,叫做先下手为强!”
(保定三期张治中)
蒋介石深以为然,卢沟桥事变爆发20天后,即批准张治中率第9集团军先发制敌,简单干脆的命令原话是:“把上海的日军给我赶下黄埔江!”;决定全民族抗日后,电召保定三期的白崇禧赴宁共谋大计,蒋介石特地派了架先进的水陆两用飞机接驾,何应钦张群等大员亲往机场迎候,白崇禧感动的不行,随即就任全国军队副总参谋长,并立即投入工作,保定生的家国情怀和军事专业能力,油然纸上。
保定军校的毕业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大约分为三个流派,第一是两广系统,尤其是新桂系势力最大,掌握的一定的基本部队,比如白崇禧、夏威等;第二是阎锡山的晋绥军系统,例如傅作义等;第三是蒋介石在黄埔期间密结的“八大金刚”系统,以陈诚、张治中等为代表人物,他们还延揽了一批保定同学投效蒋介石,比如投奔顾祝同而起来的韩德勤等,这个系统掌握着中央军的大部实力,但是受蒋介石控制较深,不能成为诸侯。上述三个系统以外的保定生,则基本混成闲职了,不再有统兵拜将的待遇。
(保定三期白崇禧)
说到保定军校的地位,先不提万余毕业生,不提1600多名将军,不妨看一组抗战时期的军政数据: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编成的90个军(含骑兵军)中,保定生担任军长的37位;在抗战第一阶段编成的35个军团中,保定生担任军团长的14位;在抗战第二阶段编组的23个集团军中,保定生担任总司令的14位,几乎就是抗日军队的半壁江山!
不仅如此,还有一批保定军校的毕业生出任了战区司令长官或副职:
陈诚上将:第九战区、第六战区、第一战区司令官。
薛岳上将:第九战区司令官。
刘峙上将:第五战区司令官。
李宗仁上将:第五战区司令官(1938)。
余汉谋上将:第七战区司令官。
朱绍良上将:第八战区司令官。
顾祝同上将:第三战区司令官。
张发奎上将:第四战区司令官。
傅作义上将:第十二战区司令官。
(保定八期陈诚)
担任战区副司令或远征军司令的保定生多达16位,担任国民党中央委员的33位,中央候补委员的8位,中央监察和候补监察委员26位。由此看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保定军校毕业生,要么是封疆大吏,要么是军政大员,是国民党政权的上层政治架构主体。
保定军校毕业生的另一大作用,是较为系统和专业的军事教育,为中国抗日军队培养了一大批高级参谋军官,专业扎实,业务娴熟,代表人物是薛岳的参谋长吴逸志、陈诚的副手罗卓英,由于黄埔军校建于政治形势极不稳定的1924年,前几期毕业生基本是“速成班”性质,很难产生合格的参谋军官。相反,保定军校三年的学制,使一大批毕业生走上了专业参谋的岗位,据不完全统计,在各战区各集团军担任参谋长、高参的少将级保定生不下数百人。
抗日战争的双方军队有个奇特的现象,中国军队的前线军长、师长年龄普遍偏低,一般在35岁以下,比如汤恩伯率领第13军在南口抗战时年不过37岁,而更多的黄埔生军师长只有30岁左右,黄埔一期的关麟征1905年出生,就任第52军军长时不足32岁;而日本军队由于军队教育体系完善,幼年军校、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等级森严,熬到师团长或旅团长时,基本年过45甚至50周岁,但普遍较为成熟。
七七事变爆发时,黄埔系中央军的实际二号人物,保定八期的陈诚刚好40岁,正是这样一群血气方刚的中国军人,与现代化的日军殊死相搏,捍卫着民族的尊严。而在他们之下,更年轻的黄埔军校毕业生们,正逐步掌握军队实权,即将对保定生的地位发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