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为何愿意巨额捐赠

2024-05-11

1. 校友为何愿意巨额捐赠

在美国的大学,捐赠是主要的经费来源之一。在耶鲁、哈佛、斯坦福等大学中,这部分来源超过了学费的总额。2011年,耶鲁大学校友捐款7亿多美元,加上投资回报,到去年年底,耶鲁捐赠基金的总额超过200亿美元。2010年,哈佛大学校友捐款6亿美元,其捐赠基金总额超过275亿美元。在2008年一年时间里,全美各大学共得到310亿美元的捐款。不管是私立大学还是公立大学,校友捐款决定了各大学对学术研究、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投入水平,也是学术自由的财务保障。
问题是,大学靠什么吸引校友捐赠?对于校友来说,他们同样面对教育质量和学术研究水平难以度量的挑战。当然,校友很在乎手中持有的毕业证、学位证的价值,在乎当自己说出是某某大学毕业时,在亲戚、朋友和同事面前脸上有光。我在威斯康星大学教书时,有位叫杰夫的亿万富翁校友跟我讲,让他最痛苦的,是看到周围的朋友和同事多数是耶鲁、哈佛、斯坦福这样的大学毕业的,很少碰到威斯康星大学的校友,他经常不敢说自己是哪个大学毕业的!所以,他立志要多捐钱支持威斯康星大学,让威斯康星大学出人头地!在我1995年决定离开威斯康星时,他主动几次打来电话表示如果我能留下,他愿出钱设立讲席教授位置。
可是话又说回来,威斯康星大学一年有1万多毕业生,一个校友再有钱也难以改变根本,螳臂挡车不容易!
校友捐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爱母校。只是如果因爱母校而捐,或许10万也可表达心意,用不着千万,甚至几亿美元。到底是什么打动了他们?难道他们真的认为当年得到的教育值这么多钱吗?——这也是近年来访问耶鲁的国内大学的领导和相关人士经常问的一些问题。
根据人类社会的经验,一旦从现实利益领域走到情感领域、爱的领域,以货币计算的价格空间往往能被无限延伸,至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不断延伸。在找校友捐赠时,没人会说“你当年在耶鲁受的教育该值这么多,而你当年付的学费才五六万一年”,而是会先了解这个校友对学校的感情如何,看他对学校的哪方面最在意,然后根据他对母校的发展愿望或最热衷的事进行协商。这样,校友往往愿意捐赠资金,让母校做他自己没时间、没专长做到的事,使母校的利益跟校友个人的偏好联系到一起,这反而使校友更加感谢母校,而不是母校求着校友,捐赠的金额也可能是几千万甚至几亿美元。
当然,维护并巩固校友对母校的感情不容易,需要做许多细小的努力。这在高度行政化的中国大学里尤其难做到,校方更多关注的不是校友和学生的感受,而是上级领导的脸色。比如,几年前,大量大学院校被强制合并,千千万万校友一夜间成了“没有母校的人”,即使有意捐赠,也不知该投奔哪里!
即使学校没被兼并消失,校园也可能因多次重复建设而面目全非。在耶鲁,各宿舍、各楼房建筑与大街小巷都不能随意改变风格,也不能改变颜色,许多建筑200多年不变。耶鲁校方即使只是要装修一栋楼房,稍微不小心,就会有校友起诉校方,更不用说拆掉重盖一栋建筑了。
为什么耶鲁不能改变自己的楼房建筑呢?当然,从法理上看,耶鲁是校友的学校,各校友都有份。更重要的是,对校友特别是年长的校友来说,在耶鲁上大学的四年是他们人生历程中最珍贵的几年,至少是最重要的时段之一。大学生活和学习打下了一辈子都不会磨灭的烙印,这些人生经历和体验尽管可以记在心上、留在记忆里,但大学经历往往跟具体的楼房、教室、建筑、食堂、宿舍、球场、游泳馆、跑道,甚至跟具体的一草一木连在一起。对校友而言,这些就是他们的经历和记忆的载体。毁坏、改造当年的原物,等于破坏他们珍贵的人生记忆。所以,当耶鲁要大兴土木改造校园的任何一处,甚至一草一木时,校长就不得不应对诉讼官司!
1983年我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南大学。1979年到1983年的那四年对我格外重要,许多成长经历和记忆都跟具体的地方和场景连在一起。前些年,当回到母校看到当年的教学楼、食堂和宿舍被拆并被完全新建时,我知道母校对我的意义不再跟原来一样。如果新盖的学校楼房跟其他大学的那么类似,走在母校跟走在其他大学校园有什么区别呢?虽然母校对我人生的意义总是很大、很特殊,但有一些就是跟着那些老楼、老地方一起消失了。




由于教育本身无形、无色、无味,不同社会已经试过不同的办法,通过看得见的载体去尽量让教育的“质量”显形,让本来无形的教育质量尽可能有形,以便社会对教育的定价尽量接近真实价值。以前谈到,在中国,由于政府是最主要的教育经费来源,为了规避教育质量的无形、无色、无味带来的评价困难,国内的大学就通过不断盖新楼、盖最好最现代化的大楼,来使大学“质量”变得有形可见,以此来表现教育业绩。在美国,政府办的公立大学也面临与中国的大学相同的问题,它们除了也盖新楼让大学业绩有形化之外,还通过花几百万美元高薪请最好的橄榄球教练,以最好的橄榄球队来规避教育定价困难带来的挑战。
此外,教室楼房、一草一木、图书馆珍品藏书、先进实验室、获诺贝尔奖的教授等等,能将大学教育内涵有形化。尤其对中国的大学、中学来说,保住校园的一草一木和各建筑的原型原色非常重要,因为它们都是大学教育经历的有形载体,能帮助学校维系校友对母校的感情,让校友更能把母校的事等同于自己的事,以显性方式见证大学教育,减轻教育定价的挑战。楼房和树木是校园文化的具体载体,留住并维护好它们,也是校园文化传承的必须。

校友为何愿意巨额捐赠

2. 作为普通校友,你是否愿意为母校捐款?

不愿意,无论我是否有钱,都不会以校友的身份捐款,最少在我国有关捐助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以前是这样的想法,或许会有人觉得这样的态度是对母校的不尊重,但谁又规定尊重母校就必须捐款呢?
表面上来看,以校友身份为母校捐款是天经地义的,但学校对社会捐款的管理混乱,甚至会将制定用途的社会捐款挪作他用,这种行为会严重伤害捐款者的感情,特别是对校友来说,给母校捐款是希望母校更好的发展,殊不知有些学校却因为接受捐款数额较大而出现了贪腐现象,类似的案例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中屡见不鲜,也从客观角度印证了多数校友都不会给母校捐款的态度。

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下,高校管理者依然属于行政职位,甚至个别高校领导将学校成绩作为仕途升迁的跳板,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会以各种形式和理由鼓动毕业的校友发起捐款,因为这种款项从财务角度来说可以相对自由的予以管理,而个别高校领导就会用来发展政绩,从而为自己的职位升迁提供便利,如此黑暗的高校捐款管理体系,校友如何放心捐款?

或许上述观点会招致不满和质疑,但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如果校友捐助同等价值的实物,绝大多数的母校都会推三阻四,因为这会增加管理难度和工作内容,而捐助金钱则可以直接进入财物账户,对学校开展其他活动也是非常有利的,所以说学校认准的是校友的金钱而非感情,不过作为校友来说,给母校捐款更多的是体现自己对母校的感情,两相对比就能够发现存在的差距是比较大的。

如果高等院校接受校友捐款有了成熟而完善的管理体系,必定会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定期向母校捐款,但会根据母校的发展现状制定用途,毕竟捐款的性质是非常严肃的,要知道母校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在捐款的时候就应该侧重这些领域,这样才能确保我们数额不等的捐款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相信这对每个校友来说都是比较认可的捐款模式。

3. 作为普通校友,你是否愿意为母校捐款?

好像从上学第一天开始,老师就会教导我们,好好学习,今天母校因你为荣,明日母校因你而骄傲。似乎从一开始,校园和学生之间就存在着令人着迷的关系,这种关系就像母子关系一样自然。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曾经的母校,你还有那份赤诚的感恩吗?明天,也就是521这一天,浙江大学将迎来120年校庆,就在今日,曾经的中文系学生,如今已是一名教授的张涌泉先生以自己的名义向母校捐款30万。30万不多,想比曾经浙大收到的11亿巨款而言,算不了什么,但是这确实也不可否认是学子对于母校实实在在的报答。对此事,有些人说,自己是一名教授,写个作品,发表个论文就可以挣回来,这是他应该做的。那么,我们应该对于母校校庆捐款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尤其是广大的普通人。毕竟普通人士占了大多数。关于这个问题,我听到两种声音。有同学说,作为一个普通人是没有必要给学校捐什么款的,尤其是以自己的名义。

首先,最客观的原因就是,我们也要生存,我们的生活也要继续下去,捧着紧巴巴的工资自己都过的很节俭。其次,对于母校,更多的应该是抱着一种感恩的敬畏的心情,给 母校捐更多的钱就能代表对母校的感情了吗,不见得。

但是另一种人认为,捐钱虽然是形式,但捐多捐少都是咋为母校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哪怕只有100元也是自己的心意。当然还有一少部分人认为这要看这个学校在你心中的地位,有些人想起母校是痛苦的回忆,那是断不会捐款,甚至还有人说,那要看母校的发展,如果母校繁荣声誉越来越大就会给捐款,反之,就当不知道校庆,就不给捐了。仁者见仁,希望每个人都对母校常怀感恩之心,为母校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哪怕只是一位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可能人们不知道,但校园里刮过的一阵风,飘过的一朵云他们会记得,就够了。

作为普通校友,你是否愿意为母校捐款?

4. 为什么中国的大学鲜有校友捐赠

校友捐赠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工作,是一所大学彰显其办学实力与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1980年至2016年这37年来,我国高校累计接收校友捐赠总额为人民币171亿元。而美国大学校友捐赠,仅2015年一年就达100亿美元。
2016年教育部直属高校部门预算
通过2016年教育部直属高校部门预算数据可以发现:我国大学真的“不差钱”。以排名第一的清华大学为例,2016年的年度收入为139.03亿元。
2017年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10强
清华大学27年来获得的校友捐赠总收入只有区区25.29亿元,我国的整个高校情况都大体相同。校友捐赠占据大学收入的贡献率非常偏低,这和欧美大学的收入来源极为不同。

以哈佛大学为例,仅2014年该校就获得校友捐款达11.6亿美元,占到哈佛办学经费的一半以上。

为什么我国大学校友捐赠跟欧美国家有如此大的差距?
有人说由于我国大学是公立大学,而欧美大学以私立为主,这样对比没可比性。而小编却有不同看法,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和校友捐赠没有直接的关系。
我国大学确实造就了一大批的富豪,但现实情况是一些富豪在捐款时并不把国内大学作为首选。2010年初,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张磊向研究生就读的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赠了888万美元,但这一举动却遭到相当一部分网友非议。

为什么校友不愿意向国内母校捐赠呢?
我想无非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校友的母校情节不深,还没有达到让他们愿意主动捐赠的地步;另一方面,捐款使用的也是影响校友捐赠的重要原因。
(一)校友缺乏母校情节
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曾对母校这样下定义: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她八遍却不允许别人骂她一遍的地方。在大学教育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纽带是课时、就业率。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大部分大学生都觉得在学校里没有遇到真正的好老师”。这种师生交流减少,对学生教育效果欠佳的现象很难让学生热爱母校。最能影响学生水平的因素,不是学校的系统,不是班级的大小,不是课外的活动,而是高素质、高效能的教师。
(二)国内高校对社会募捐并不重视、不透明
大多数重点大学,只想着争取国家经费,并不重视社会募捐。到2016年为止,国内两千多所高校中,只有426家大学成立了教育基金会。我国多数高校对捐赠率并不重视,募款时“仅限于少数富豪校友,仅限于校庆时用力”。我国高校一笔捐赠收入的“生命链条”是短暂的。多数是在校庆期间,捐赠协议才会集中达成。而在捐赠流入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账户之后,故事往往就到此为止了。这笔钱去哪儿了?目前并没有任何强制性公开措施和明确规定,一切由学校自行决定。这些状态使得校友在捐赠过程中顾虑重重,无法真正激发校友的捐赠热情,数目自然上不去。

5. 优秀校友母校捐赠哪家强?

4月28日消息,李彦宏返回母校北京大学,宣布捐款6.6亿元(含部分等值资产)成立“北大百度基金”,致力于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科研和探索。
李彦宏表示,这么多年无论我走到哪,都能感受到母校对我的支持和精神动力。这次向北京大学捐赠6.6亿元,寓意为北大双甲子庆生。

李彦宏夫妇6.6亿捐款母校
相关人士分析,李彦宏此举意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领域,目前百度营收虽然还在上涨,但和李彦宏宣的人工智能公司目标相差甚远,搜索业务仍然是百度公司最主要的收入。
据了解,近年来互联网大佬们纷纷开始向母校捐款,2008年,马化腾为深圳大学以个人名义捐款1000万,2013年,马化腾等四人再次向深圳捐款3000万元;2015年马云向杭州师范学院捐款1亿元,2016年,雷军向武汉大学业捐款1亿元。
李彦宏于1987年以阳泉市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图书情报专业(即现在的信息管理)。李彦宏称,“这么多年,不管我在哪里,不管我走了多远,我总能从母校找到支撑自己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和现实支撑。”他表示,“这次我们向母校捐赠6.6亿元,寓意为北大双甲子庆生。这更是一个再次把我的理想和北大融为一体的机会。把百度的强技术、广实践与北大博大、深厚的学术研究能力连接起来,来催生出更多惠及国家和时代的成果。”
目前,此次捐赠是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的最高单笔捐赠。

校友捐赠已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指标
校友捐赠是目前国内外主流大学排行榜、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主要评价指标,是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彰显其综合实力、办学水平、校园文化、社会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标志,已经成为评价世界一流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社会影响力和校友工作成效的核心指标。近年来,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总额、校友个人捐赠金额、单笔捐赠金额、校友捐赠率等最高纪录不断被刷新。中国大学评价咨询专家、报告负责人、艾瑞深研究院院长赵德国指出,为弘扬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文化,激发校友回馈母校热情,激励中国大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高校不断提升校友工作水平,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自2010年起,连续9年独家发布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
清华大学问鼎2018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榜首,中国人民大学跻身“20亿俱乐部”。
中国哪所大学接受校友捐赠的总额最多?统计显示,1980年至今,全国高校累计接受国内外校友大额捐赠达251亿元,7所高校校友捐款超10亿,13所高校超5亿,45所高校超1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跻身2018年中国大学校友捐赠“20亿俱乐部”,不愧为是全国最受毕业生校友认可的中国八星级大学,堪称“2018中国最赚钱大学”。
报告显示,1980年至今,清华大学累计获校友26.54亿捐赠,雄居校友会2018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100强榜首,再次刷新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最高纪录。北京大学22.99亿,列第2;中国人民大学21.57 亿,挺进全国前3甲。武汉大学18.26 亿,居第4;浙江大学16.40 亿,列第5;复旦大学16.21亿,居第6;电子科技大学15.83 亿,列第7;天津大学8.34 亿,居第8;中南大学7.70 亿,列第9;上海交通大学6.18 亿,居第10。
以上内容来自:云掌财经网

优秀校友母校捐赠哪家强?

6. 为什么要做小额的校友捐款呢?

通过募捐不仅仅可以增加人们的责任感,不仅仅能够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现处的生活环境有多么珍贵,还可以让自己在活动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消费观。开阔自己的视野!一种教育意义,做为一种社会文明,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帮助别人意识,这也是体现个人爱心或善心的表达方式!要让中国同学认同小额捐款,我觉得很难。

中美很多观念不一样。比如,很多美国人的观念是“只要努力了就好”,放在你这个例子中就是“只要捐了款、出了力就行,不在于捐了多少钱,能帮一点是一点”。而我们中国人的观念可能是(注意是“可能”,表明这只是基于我个人日常观察得来的理解)“须有大资源、大能量才能办成事”,放在这个例子中就是“捐款那都是有钱人干的事,我只能捐一点小钱,而这点钱够干什么呢?”

虽然国内最近几年也有不少人认识到并在各种不同场合提到“只要努力了就好”、“不在乎钱多钱少”这样的观念和说法,但我觉得真正愿意践行这几句话的人还是不多,主要还是观念上没有真正转变过来。根本观念上不认同,仅凭场面上说几句“政治正确”或体现“积极向上”的话,并不能改变什么。


关于小额捐款,我认为它的意义在于积少成多、水滴石穿、凝聚人心、传承美好。大额捐款对于一所学校、一个院系来说是可遇而不求的。毕竟,不是每一名校友都能成为马云、马化腾这样的人物。所以,小额捐款对于一所学校、一个院系来说更具有实际意义。

因为对于众多平凡的校友来说,小额捐款更affordable(负担得起)。以我自己为例,我在出国读博前,国内税后年收入大约是20万;出国读博后,我实验室的工作(半全职)带给我的税后年收入大约是1.8万美元,以1:6.8的汇率计算,税后年收入12.24万人民币。扣除在美国一年的吃穿用度,每年大约能有2万人民币的结余。无论是出国前的20万,还是现在的结余2万,都能负担得起每年5000元的捐赠。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每年捐赠5000、1万元;完全可以每人每年只捐1000元、500元甚至100元、50元。只要有足够多的校友进行捐赠,最终的数目仍可以很大。可以参考武汉大学的一个例子:校友积极参与小额捐赠-武大新闻网 646人次小额捐赠款共31880.54元。

小额捐赠也是捐赠。组织这样一次活动,甚至每年、每半年固定组织这样的小额捐赠活动,可以凝聚人心,也可以激励在读学生,还可以提高学校知名度。毕业校友可是一笔不容小视的资源和财富。能给母校捐赠,表明校友们认可母校的培养,有利于学校名声在社会上、企业间的传播。此外,一次又一次的小额捐赠,如果变成一所学校、一个院系的传统活动,一年年、一代代传承下去,这又会成为学校、院系在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吸引后代学生、凝聚更大人心的一个优势。这也是对教育的意义之一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诠释。

当然,可能有人会认为,50、100元这也算捐赠吗?学校就缺这点钱吗?这就是我上面说到的,根本观念上的认知差异。另外,就算有很多校友成为了百万、千万、亿万富翁,也不一定每个人都愿意捐。在国内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不少挣了大钱的人很可能会认为“这些财富都是我自己努力挣来的,与母校何干?”这就体现出另一个问题:我们提了很多年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但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需要落到行动上的,不是口头上说说的。

7. 学校基金会募捐来的东西放哪里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次募捐活动的活动资金。一般基金会都有这种活动的支持经费,可以申请。同时还可以去学校附近拉赞助费。【摘要】
学校基金会募捐来的东西放哪里【提问】
是指募捐来的钱和物最后的流向吗?【回答】
我们学校的基金会要做一个策划,我属于募捐部,目前问题还是比较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募捐来的东西放在哪里
2.去联系哪里的人来带走这些东西
3.运输怎么办
您有什么建议?【提问】
您好,这些东西是钱财类还是旧衣物类。【回答】
还是书籍类?【回答】
属于物品类,书籍和衣服之类的东西【提问】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次募捐活动的活动资金。一般基金会都有这种活动的支持经费,可以申请。同时还可以去学校附近拉赞助费。【回答】
其次这些物品还要进行整理分类,然后联系当地红十字会。【回答】
如果是旧衣物的还要基金会自己去处理消毒后红十字会才会收。【回答】
关于物品存放地点的话,可以跟部门组织申请场地。【回答】
运输的话,可以利用申请到的经费或者赞助费下单搬运订单,或者量少的话,可以号召组织有运输工具的志愿者运输。【回答】
旧衣物的消毒处理很麻烦,建议尽量规避这类物品。【回答】
旧衣物的消毒处理很麻烦,建议尽量规避这类物品。【回答】

学校基金会募捐来的东西放哪里

8. 向大学捐赠收入为什么要从基金会走

  向大学捐赠收入从基金会走,是为了监管

  大学捐赠基金是捐赠人发起,在大学内设立,以捐赠资金或其投资收益用于大学教育事业,从而起到兴教助学效果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捐赠人包括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外籍团体的友好人士。捐赠资金可以是人民币、外汇等货币,可以是有价证券,也可以是房地或其他实物,还可以是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

  大学捐赠基金的分类方法不同,类型也不同。通常可以根据其使用方式与管理模式进行分类。根据按其捐赠及使用方式可以分成终结型、永续型和增长型三种类型。
  这三种类型的基金有其特定的含义与特点:
  (1)终结型基金由捐赠人一次捐资或在一定期限内定额捐资设立基金,基金会在一定期限内用完捐赠基金,基金终止,这非常类似于一般的封闭式基金。
  (2)永续型基金由捐赠人一次捐资而设立基金,基金会仅使用基金投资收益,捐赠资金永久保留。
  (3)增长型基金由捐赠人捐资发起设立基金会,仍有捐赠人不断捐资加入,基金会使用投资收益再投资,使基金总额不断增长。
  这几种类型的捐赠基金各有特点,概括起来可以总结为:终结型基金以使用捐赠资金为主,没有投资收益或投资收益较少,基金期限较短,虽然投资管理较简单,但因其缺乏后劲,不能为学校各项科教事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永续型基金使用投资收益,基金可以长期存在下去,适合于设立以捐赠人名称命名的大学捐赠基金。增长型基金以使用投资收益为主,可以使用少量新增捐赠资金,能够保持合理稳定的基金额增长速度和基金使用额增长速度,适合设立规模较大的综合性的大学捐赠基金。
  根据捐赠基金的管理模式还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1)市场运作型。(2)行政管理型。(3)委员会型。(4)海外拓展型。(5)行业依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