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产权的产权保护

2024-05-14

1. 网络知识产权的产权保护

“创意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政策制定者应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尤其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英国创意产业之父、创意集团和创意商学院的主席约翰·霍金斯在2005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上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说。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而新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系统还很不完善,法律确认,保护的范围等还有争议,取证难等问题,也是受网络技术制约的,以及实现社会与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的矛盾与冲突,导致了网络共建整体行为的失范,使不少现实社会中遵纪守法的网民成为网上目无法纪的匿名侵权人。首先,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网络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传统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等特点,但在网络环境中基本已经都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网络环境下的作品数字化,公开公共化,无国界化等新的特征。传播形式发生很大变化,速度更加迅捷,而且作品一旦在网上被公开,其传播,下载,复制等一系列的行为就很难被权利人所掌握,即使发生侵权,也很难向法院举证。网络传输的普及和应用,为权利人实现自己的权利带来了困难。权利人无法知道自己的作品被谁使用了,如果使用了,使用了多少次,很难主张自己的权利。其次,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大量的作品正在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快地从传统形式(主要是纸介的形式,还包括录音、录像等形式)转换为网络形式,并上网传播,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作品的权利人以及传统形式的邻接权人与网络形式的传播者之间的权利冲突乃至纠纷。但是我国目前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尚未完善,虽然已经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网民的行为,但由于法律的滞后性和保守性,立法还远远不能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网络侵权行为具有涉及地域广,证据易删除、难保留,侵权数量大、隐蔽性强等诸多特点,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且对于网络技术的立法,还面临着确认难,取证难,侵权责任分担复杂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再次,人们在传统的社会现实与网络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存在很大差异。传统的社会,依靠法律法规,社会道德以及社会舆论等的监督,以及周围人们的提醒或者注视下,传统的法律和道德都会相对很好的被维护。而网络社会是一个相对非常自由的空间,既没有中心,也没有明确的国界和地区的界限,人们受到的时间空间的束缚大大缩小。每个人上传到网上的信息都是以文字,图片,声音等显示出来,没有真实的署名,因此很难对网民的身份加以确认,所以任何人通过匿名的方式,都可以逃过道德,舆论的监督,从而是网络的监管很难得到切实的落实。也正是由于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不完善,网络道德与社会道德的矛盾冲突,使得网络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大量发生。北京市一中院是全国法院系统受理网络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比较多的法院之一,1999年,北京一中院受理了此类案件12件,而2006年上升到了95件。该院提供给记者的资料还显示,随着网络纠纷案件数量的不断递增,案件类型也在不断变化。①国家版权局2007年1号公告,向社会发布了《要求删除或断开链接侵权网络内容的通知》及《要求恢复被删除或断开链接的网络内容的说明》的示范格式。此举是国家版权局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4条、第16条的规定,逐步细化“书面通知” 和“书面说明” 的内容,经过深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后制订的指导性格式范本。它们的发布,对切实维护权利人法定权利及便利网络服务提供者履行法律义务,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也将对规范我国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秩序,促进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随后也表示:“保护知识产权不是应付国际压力,而是我们民族兴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柳斌杰说,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盗版是“扫黄打非”重点任务之一,*、国务院对保护知识产权如此重视,首先是因为打击侵权盗版就是保护民族的创新能力,为全民族创造力的提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服务。其次,高举保护知识产权的旗帜,履行我们的国际承诺,树立中国政府讲信誉、负责任的良好形象,为中国发展创造良好国际环境。第三是依法规范文化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中国版权业健康发展,维护知识劳动者的合法利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是必需的,也是必须的。

网络知识产权的产权保护

2. 怎么进行网络知识产权保护

一、怎样进行网络知识产权保护
1、网络著作权保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的各类作品的数字化形式。在网络环境下无法归于著作权法第三条列举的作品范围,但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其他智力创作成果,人民法院应当予以保护。”法律确定了网络传播的文学作品同样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为网络著作权侵权诉讼的胜诉增加了砝码。当作者依法将其作品上载后,访问者可以免费阅读和下载作品,但假冒他人作品,或未经权利人许可,对他人作品进行篡改和消除,则构成侵权行为。但是由于网络信息很容易被复制篡改,因此要建立完善的网络著作权规范,对网络作品进行水印等技术保护。
2、网络专利权保护网络专利权同样包括外观设计,发明设计等,及时申请专利权是保护网络专利权的一条有效途径。《专利法》第60条,“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当网络专利权被侵害时,权利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从而挽回损失。
3、网络商标权保护商标专用权需要注册以后才会收到法律的保护,因此及时的注册也是保护网络商标的一种手段。《商标法》第77条,“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任何人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或者举报。”商标专用权被侵害以后可以向工商管理部门举报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什么是知识产权保护
网络知识产权是指由数字网络发展引起的或与其相关的各种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受到《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的保护。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就是利用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来保证网络知识产权权利的行使,保护网络知识产权不受侵害。

3. 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

http://wenku.baidu.com/view/3bcb8215c281e53a5802ffa6.html

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

4. 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对策

 诚如国家版权局高官所言,互联网侵权盗版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找到有效根治的途径和办法。然而,对中国而言,这却是一个在众多老的知识产权保护难题尚未根本破解,又遇到新的知识产权保护挑战的严峻话题②。再次以北京一中院为例,截至06年4月,北京一中院一共受理了311起涉及网络的知识产权纠纷案。这些案件被大体分为著作权纠纷、域名纠纷、不正当竞争纠纷等几大类型。在这几大类型的纠纷案件中,著作权纠纷案占了199件,接近案件总量的三分之二。 网络数字空间的信息资源以非线性结构存在,容易被复制和传输、压缩并被多次利用,因而给网络著作权的保护带来了困难。传统著作权的许多概念在网络环境中受到了冲击,例如对于“发表”、”复制”、”发行”等基本概念的重新界定,对于”合理利用”原则的适用范围的重新认定。在网上,对于著作权人、侵权人和侵权的确认也比以前更加困难。网络著作权基于作品的创作而产生,其不须经过任何部门的审批,也不要求发表或登记,作品一经创作完成就自动产生权利,受《著作权法》的保护。200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2款规定,“著作权法第十条对著作权各项权利的规定均适用于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将作品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使用作品的方式,著作权人享有以该种方式使用或者许可他人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在网络环境下,未经版权所有人、表演者和录音制品制作者的许可,不得将其作品或录音制品上传到网上和在网上传播。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确认网络传播为我国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的使用方式之一,明确规定了对著作权人的上网权给予保护。当作者依法将其作品上载后,访问者可以免费阅读和下载作品,但假冒他人作品,或未经权利人许可,对他人作品进行篡改和消除,则构成侵权行为。但网络信息很容易被他人复制、篡改和消除,从而造成对权利人的极大损害。对此,一是需要建立和完善网络著作权的管理规范;二是从责任制度上着手,即在无从追究真正的侵权人的情况下,追究网站、网络在线服务商的共同侵权责任。三是通过技术手段,对上传的网络作品的信息进行数字水印,其复制,下载等过程全程跟踪等技术保护,可以有效的打击盗版等侵权行为。 四是构筑网络道德体系,道德是凭人内心的自我约束来作用,规范人的行为。加强人们在网络中内心的自我约束力,来达到防止网络侵权的事前预防。 域名,又被称作网址,是连接到国际互联网上的计算机地址,是为了便于人们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或访问某个网站而设计的。域名是一种独立的知识产权。域名争端及其法律调制问题一直是全球范围内激烈争论的焦点,也是传统法律理论所未涉及的。我国尚不存在专门调整域名与商标法律冲突的法律法规,2001年7月24日,为与国际接轨,并符合TRIPS以应对入世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司法解释《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纠纷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此解释是我国目前最直接的调整域名纠纷的法律依据。为解决目前我国处理此问题的困境,借鉴国际上各国的司法解决途径,最重要的是制定适应于互联网络发展的专门域名保护法。根据互联网的特点,从对域名知识产保护的角度出发,我国应该加快立法步伐,尽快制定适合互联网络时代的域名保护法,明确域名的法律地位以及域名纠纷的处理原则及解决方式,使对域名这一知识产权中的新兴客体的保护有法可依。但是,在没有制定专门域名保护法之前,为了便于域名纠纷在司法实践中有法可依,应该先扩大对现有知识产权法中某些条款的解释。 除了以上几大常见的案件类型,侵犯专利权也是与网络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案的类型之一。不过,这一类型的纠纷案件并不多。数据显示,在过去的8年中,北京一中院仅在2006年受理过1起涉及专利权的网络知识产权纠纷案。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权授予后,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也不得使用其专利方法”。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是侵权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处罚。著作权和注册商标权也是如此,未经权利人许可不可使用。这在我国的著作权法及商标法中都有规定。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查处。

5. 企业网络知识产权保护

X集团诉X科技商标侵权,国内最有名的两个X打上了法庭,随后,X科技再注册有网络商标之称的X科技通用网址,这一侵权诉讼的影响从实体商标蔓延到互联网。不仅如此,今年以来的品牌争议也呈一种扩大化态势,仅2011年以来曝出或结案的商标诉讼案例就有多起,其中不乏奥普、七匹狼、姚明一代等知名品牌。
系列品牌争议案也给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敲响了警钟,企业对商标要及早进行全系列保护性注册,不仅如此,对待具备独占性、唯一性等网络商标属性,并奉行先注先得国际惯例的通用网址等网址资源,企业也需及早注册与保护。而对产生争议的商标或者网址,企业应当诉诸法律,或者申请仲裁,来维护自身的品牌权益。
商标混战网络商标成争夺热点
今年6月,山东X科技成功上市,不想这一喜事却打乱了另一企业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日常工作,也让公众对两家X产生了混淆,出于保护企业商标字号,澄清消费者误区的目的,X集团将X科技告上法庭。此案审理期间,X科技又抢先将X科技这一通用网址收入囊中,双方争议蔓延到互联网。
无独有偶,6月武汉市中级法院审理的姚明诉姚明一代商标侵权案中,被诉企业武汉云鹤大鲨鱼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也在诉讼期抢先注册了姚明一代通用网址。为姚明的维权之路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与实体商标相比,网络商标的争夺将会更加火爆,因为,与一对多的商标注册体系不一样,通用网址采取一对一的注册原则,并奉行先注先得的国际惯例,商标权无法对抗域名权,一经注册很难夺回。因此,对X集团和姚明来说,想夺回网络商标,恐怕也要经历漫长的诉讼之路。
品牌争议扩大化及早保护势在必行
总结今年的品牌争议案可以发现,有扩大化的态势出现,实力相当的企业争抢同一品牌资产的情况频发,比如COACH(蔻驰)与七匹狼的相似商标争议,杭州奥普电器有限公司与浙江现代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奥普商标争议,以及两个
X、两个姚明都将面临网络商标争议问题。
也有专家指出,面对品牌争议频发的现状,企业需要未雨绸缪,多方预防品牌资产的流失。对此,专家也建议,企业可以按照商标+域名+网址资源的布局来全面注册及保护品牌资产。具体来说,不仅要对商标进行全系列注册性保护,也要全面梳理企业品牌相关词汇、企业领导人、特殊号码等相关网址资源,以此形成完整的网络标识防御圈。安盛、埃克森美孚、立邦等跨国公司;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苏宁、国美等国内知名企业都曾疯狂注册与保护通用网址,其初衷都在于此。
另一方面,通用网址也是全能的营销利器,企业注册与品牌和产品相关的通用网址之后,便可加入赢销联盟平台;在搜索引擎、新浪通用网址频道、具有百万企业的商商通旺铺以及覆盖全国的100家地方信息港等平台进行多维度品牌展示、拦截用户,大规模影响终端消费者。从这一意义上说,X集团、姚明失去相关的知名通用网址可谓损失巨大。
对于品牌资产已被占用的企业来说,专家也指出,听之任之的态度危害性最大,企业正确的做法是,应及时诉诸法律,或者申请仲裁。当然,对X们来说,最为妥当的办法应当是提前注册X相关的一系列商标及通用网址、无线网址,及早保护,才可以防范于未然。

企业网络知识产权保护

6. 怎样进行网络知识产权保护

1、网络著作权保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的各类作品的数字化形式。在网络环境下无法归于著作权法第三条列举的作品范围,但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其他智力创作成果,人民法院应当予以保护。”法律确定了网络传播的文学作品同样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为网络著作权侵权诉讼的胜诉增加了砝码。当作者依法将其作品上载后,访问者可以免费阅读和下载作品,但假冒他人作品,或未经权利人许可,对他人作品进行篡改和消除,则构成侵权行为。但是由于网络信息很容易被复制篡改,因此要建立完善的网络著作权规范,对网络作品进行水印等技术保护。
2、网络专利权保护网络专利权同样包括外观设计,发明设计等,及时申请专利权是保护网络专利权的一条有效途径。《专利法》第60条,“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当网络专利权被侵害时,权利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从而挽回损失。
3、网络商标权保护商标专用权需要注册以后才会收到法律的保护,因此及时的注册也是保护网络商标的一种手段。《商标法》第77条,“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任何人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或者举报。”商标专用权被侵害以后可以向工商管理部门举报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

7. 网络知识产权如何保护

一、什么是知识产权保护
网络知识产权是指由数字网络发展引起的或与其相关的各种知识声权。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受到《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的保护抑。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就是利用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来保证网络知识产权权利的行使,保护网络知识产权不受侵害。
二、保护途径
国际社会目前对信息开发者权益保护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法律手段;二是技术手段。技术方面的保护是我们接触较多的,例如我国大都采用的附带加密狗、加密卡或加密盘、对软件拷贝或使用进行限制等技术措施等,但同时也给开发工作增加了负担,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而法律方面大多数国家都是通过版权法来提供知识保护的。
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这样的技术保护措施并不是坚不可摧的。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使得诸如美国白宫及五角大楼等等一些机构的绝密数据库,频繁地成为电脑高手们一试身手的对象。
但是可以看到的是,我们的法律这种电脑入侵事件却并没有禁止性的规定,而是如果没有造成其它的侵权行为,则并不违法。传统的知识保护体系中,违法与不违法的界限是进入行为或由此获取的资料是否是个人使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诸如黑客这样的人物,是有可能通过网络接触到那些涉及国家安全的机密数据的,此时哪怕仅仅是个人使用恐怕也并不是件有益的事。个人使用概念的区别变得更为困难。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技术保护不足以根本保护网络知识产权,还更需要法律保护的帮助。
三、怎样进行网络知识产权保护
1、网络著作权保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刚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的各类作品的数字化形式。
在网络环境下无法归于著作权法第三条列举的作品范围,但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其他智力创作成果,人民法院应当予以保护。法律确定了网络传播的文学作品同样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为为网络著作权侵权诉讼的胜诉增加了砝码
当作者依法将其作品上载后,访问者可以免费阅读和下载作品,但假冒他人作品,或未经权利人许可,对他人作品进行篡改和消除,则构成侵权行为。但是由于网络信息很容易被复制篡改,因此要建立完善的网络著作权规范,对网络作品进行水印等技术保护
2、网络专利权保护网络专利权同样包括外观设计,发明设计等,及时申请专利权是保护网络专利权的一条有效途径。《专利法》第60条,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当网络专利权被侵害时,权利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从而挽回损失
3、网络商标权保护商标专用权需要注册以后才会收到法律的保护,因此及时的注册也是保护网络商标的一种手段。《商标法》第77条,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任何人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或者举报。商标专用权被侵害以后可以向工商管理部门举报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

网络知识产权如何保护

8. 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对策?

以上主要介绍了计算机软件保护的发展,以及主要几种方法。但目前我国的软件企业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方面仍然与国外同类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两个方面问题上比较突出:一是保护软件知识产权法制意识比较薄弱;二是知识产权归属关系不清。甚至还有一些企业尚未将保护软件知识产权的内容纳入企业管理制度之中。调查显示,2008年中国软件产业销售额达7572亿元,市场规模巨大,然而和国际先进技术产品相比,我国软件行业发展还处于较为落后状态。要想提高软件产品国际竞争力,需要加大投入研发核心软件技术产品,同时还要利用相关法律为其软件研发、生产保驾护航显得尤为重要,软件企业建立良好的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是当务之急。1、增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深入了解国内外有关软件保护的法律法规首先应该加强自身保护意识,企业要清醒地意识到知识产权所能带来得的相关权利与利益,同时明确私自使用和仿造他人产品将会承担的法律责任和财产损失。世界各国各地区有关软件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尽相同,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了解相关国家与地区的法规,积极主动的规避法律侵权风险以及最大限度保障自身利益。有条件的软件企业还可以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及时为软件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帮助软件企业应对软件法律纠纷。2、对研发成功的新软件及时依法登记软件企业一旦研发出具有新的功能的软件,应及时向国家软件登记部门进行登记,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同时,向软件登记部门登记后所获得的证书,也能成为日后发生软件侵权纠纷处理时的有效证据。3、为软件产品通过其外包装注册商标软件企业可以对新研发的软件产品注册商标,例如在软件外包装上或介质上标识和申明该商标,以防止其他企业仿冒本企业的软件产品。这样也可以为自身软件产品增加一道安全保障。4、企业与员工签订保护软件商业秘密协议软件企业须建立健全防范不正当竞争的管理体制,并完善掌握企业软件产品商业秘密的相关员工管理制度。在当今社会,某些企业为了在商业竞争中取胜,往往采用非法手段盗窃、利诱收买、胁迫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挖走竞争对手企业掌控软件核心技术人才。对此,软件企业应通过员工管理和保密制度加以防范。其一,可以利用劳动用工合同制防止掌握软件关键技术员工以及在管理、营销等重要岗位上的员工随意“跳槽”而可能带来的软件商业秘密的泄密,软件企业可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在劳动合同中签订最低工作年限、竞业限制、保密事项等法律条款来约束与防范员工随意“跳槽”带走企业商业秘密,并在本企业员工泄露本企业软件等商业秘密时,便于企业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另外,软件企业应制订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的严格规章制度,特别要注意与掌握软件核心技术的员工签订专门的保密协议,采取周密的防止泄密的措施。针对侵犯商业秘密的各种复杂情况,软件企业应加强日常管理,如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重大决策形成和软件开发各个环节情况的记录备案制度,对工作日志等文档要严格管理,不得丢失,对已经开发完成的软件技术,由专人管理,及时封存备案。5、依靠软件企业行业协会,应对软件商业运作中的各种纠纷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更是市场不可缺少的运作机制,行业协会可以在WTO规则下对本行业企业进行政府所不能的公开保护。比如,美国杏仁行销全球,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与加利福尼亚杏仁协会的努力是分不开的。2003年,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消息一经传出,中国棉花协会立即有所反应,以行业协会的身份表示强烈反对。美国方面十分重视,立即派特使前来交涉,这是政府在WTO机制下所不能做的。再如,中国温州产的打火机上世纪九十年代,畅销整个欧洲,占据了欧洲百分之八十的市场份额,其后遭到欧盟的反倾销调查,温州打火机协会联合相关打火机企业发挥群体优势和作用积极应对,终于赢得欧盟反倾销诉讼的胜利。软件企业应积极加入地方软件行业协会,在地方软件行业协会的引导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国内外软件市场运作中一旦遇到了麻烦,可以寻求行业协会出面应对法律纠纷,面对法律纠纷,避免单打独斗。6、依据软件产品的特点,采取与硬件捆绑销售模式软件企业根据软件自身的特点,摸索适合软件特点的营销模式,例如软件企业可以将自己研发的软件与硬件生产商或经销商的硬件产品捆绑在一起进行广告宣传和捆绑销售。既节约了广告宣传成本,又免去了增设营销人员。软件企业也可以采取“先予后擒”的销售方式获利,比如在新开发的软件刚开始投放市场时,价格可以定得低一点,以利于占领市场份额,一旦建立起牢固的市场基础,就可以采取软件的更新换代或技术升级等方式获利。微软公司的Office在中国有了牢固的市场基础后,制订了较高的产品价格就是一例。7、软件企业的国内外预警机制软件企业的应急和预警机制,是指企业对突发的利争端的快速反应和对将要发生的软件争端的预告制度。软件企业建立应急和预警机制是制定软件战略的需要,是软件产生、利用和保护的需要,也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应对入世和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软件企业建立软件应急和预警机制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以应对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软件企业在软件技术领域里对我国企业的挑战,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避免软件知识产权纠纷的发生,规避软件侵权行为,保护好自主开发的软件合法权益。企业软件应急和预警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了解竞争对手在做什么,从软件相关数据库中检索竞争对手软件技术发展信息,包括软件登记情况、企业出版物、项目发布、招投标、广告等。第二,对自主研发的软件知识产权的产生、利用和保护的措施,特别是对软件自主知识产权权受到侵害时的反应,通过实施防御与进攻策略,保护企业自身的权益。第三,当企业被控侵犯他人的软件知识产权时,企业应认真应对,指派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法律人员制作是否侵权的技术判定报告,合理利用司法或者行政规则进行反诉或者利用交叉许可与原告商谈合作意向,以及启动快速反应程序,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第四,发布近期有可能被诉侵权的警示,在研究竞争对手的情况后,在竞争对手将要提出软件侵权诉讼之前,向企业决策层提前发布警告,当企业被起诉时,作为被告对策方案的制订,或者进行反诉,作为原告对策方案的制订,包括警告的时间,选择行政还是司法途径、请求处理或起诉的时间、诉前证据保全、边境措施等。8、跟踪国内外软件发展趋势实时调整研发计划方案软件企业应及时了解国内外同行或竞争对手在软件开发方面的实力、已经开发的软件产品功能、作用、销售情况、市场所占份额、软件研发的新动向等,及时调整经营方向和研发计划。比如得知研发实力很强的同行对手已经领先开发某一应用软件,而自身的实力难以与其争夺市场,那么还是及早改弦易辙,另辟蹊径,比如国外一些大软件厂商凭借其雄厚的财力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占据了某些高端软件市场,国内一些开发实力较弱的软件企业可以采取灵活机动的经营策略,抢占某些软件的低端市场。软件安价值越高,越要注意保护劳动成果,注重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通过阅读上述材料,相信你对软件保护有了新的认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