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的学术研究

2024-05-09

1. 安徽医科大学的学术研究

 截至2014年4月,该校成立了临床药理、皮肤病、卫生事业管理等65个省、校级研究所。建有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3个中央(财政部)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5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是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皮肤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抗炎免疫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皮肤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基因研究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抗炎免疫药理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安徽人口健康与优生省级实验室、安徽人群健康与重大疾病筛查和诊断省级实验室、安徽天然药物活性研究省级实验室、徽省口腔疾病研究省级实验室、安徽口腔疾病研究省级实验室、消化疾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人畜共患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病原生物学省级实验室、安徽老年病分子医学省级实验室、安徽内分泌代谢省级实验室等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安徽省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抗炎免疫药物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高校抗炎免疫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高校消化疾病重点实验室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抗炎免疫中药药理研究实验室、中药药理实验室、中药药理(心脑血管)实验室、中药化学实验室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安徽省生物医学基础与应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安徽省临床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安徽省新药安全评价中心      2007年至2012年,该校科技项目总经费达2.54亿元,其中纵向经费达1.99亿元,国家级项目经费占纵向经费的70.7%。获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105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以上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9166篇,自然科学类三大检索论文714篇。出版学术著作200余部 。2009年至2013年,该校共承担“863”、“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42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近年来保持安徽省属高校领先地位。研究成果分别入选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2012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高校自然科学技术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三项、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普奖和卫生管理奖各1项。先后以责任作者单位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自然遗传学》等国际著名SCI刊物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在复杂疾病易感基因研究上居国内领先水平 。2008年度,该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35项,总资助经费1018万元;发表国内科技论文1612篇,全国高校排名第49位,首次进入全国高校50强,发表SCI期刊收录论文被引92篇223次,全国高校排名第98位,首次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该校皮肤遗传研究团队发现银屑病易感基因,国际著名杂志《自然遗传》(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研究成果,这一发现标志着中国银屑病的易感基因研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继2005年和2006年连续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之后,该校徐德祥和魏伟教授领衔再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一项。2001级药理学硕士研究生一科技论文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2009年度,该校自然科学研究排名跃升至安徽省省内第3位、省属高校第1位。再次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科普奖,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共有246项项目获得资助(含16项横向课题),资助总经费3384.81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39项,总资助经费1038万元;新增1项科技部“十一五”计划重大新药创制专项,1项973计划项目前期专项,1项863计划专项。发现银屑病、红斑狼疮和麻风病易感基因的三项原创性重大成果被国际顶尖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自然遗传》刊载 。发表论文全国高校排名第44位,全国医药类高校排名第12位,国内论文被引全国高校排名第66位。张学军教授研究组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银屑病、白癜风和麻风病易感基因的研究成果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 。  2011年,该校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卫生管理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各类省级奖项16项。发表国内科技论文2302篇,在全国高校排名位列第31位,SCI收录文献全国高校排名112位,35篇论文被评为“表现不俗的论文”,8篇论文进入SCI学科影响因子前1/10的期刊。《2010年自然出版指数中国报告》中该校位列中国区第13位,在《自然》子刊《自然遗传》排名上,该校名列全国榜首。共有426个项目获得资助,资助总经费6078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97项,资助经费3809万元,立项数和经费数继续稳居省属高校首位,连续10年保持递增,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截至2012年12月,该校发表在《自然遗传》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论文已达到17篇 。2012年,该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88项,总资助经费4339万元,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批优青项目资助 。 党委书记:李俊校长:曹云霞副校长:胡志、朱启星、金宗祥党委副书记:刘群英纪委书记:常业军  校长党委书记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姓名职务任职时间郭琦元东南医大校长1926年5月—1930年1月李广涛党委书记1951年2月—1956年6月郭琦元东南医学院院长1930年1月—1947年1月陈韧党委书记1956年1月—1964年2月张锡祺东南医学院院长1947年1月—1952年10月李广涛党委书记1964年2月—1966年10月张锡祺安徽医学院院长1952年10月—1960年5月崔剑晓党委书记1964年2月—1966年10月陈韧安徽医学院院长1960年12月—1964年2月陆志杰党的核心小组组长1970年2月—1971年4月李广涛安徽医学院院长1964年2月—1966年10月杜旭党委书记1971年4月—1973年5月陆志杰革委会主任1968年6月—1970年2月陈韧党委书记1973年5月—1976年6月李培生革委会主任1971年2月—1973年5月张长安党委第一书记1976年6月—1977年8月范瑞峰革委会主任1973年5月—1976年6月陈韧党委书记1976年6月—1977年9月龙云彩革委会主任1976年6月—1977年8月龙云彩党委书记1976年6月—1977年8月刘正文革委会主任1977年9月—1978年2月刘正文党委书记1977年9月—1979年1月程毅川安徽医学院院长1978年2月—1983年9月田玉秀党委书记1979年1月—1983年10月许建平安徽医学院院长1983年10月—1985年3月姚静篁党委书记1983年10月—1988年8月徐叔云安徽医学院院长1985年4月—1985年12月任诗书党委书记1991年3月—1995年8月徐叔云安医大校长1985年12月—1997年9月夏英庭党委书记1995年8月—2003年6月夏英庭安医大校长1997年9月—2001年12月桂宁东党委书记2003年6月—2008年9月张学军安医大校长2003年6月—2014年3月李俊党委书记2008年9月— 曹云霞安医大校长2014年3月—--------------------------------------------

安徽医科大学的学术研究

2.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八十余人,学科梯队结构基本合理,多名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省级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5人,省级骨干教师6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已获博士学位教师8人,目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11人。学院现有预防医学、妇幼保健医学两个五年制本科专业和卫生检验、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四年制本科专业,现在校本科生一千一百余人。

3.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介绍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成立与2000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早在1959年,以流行病学、卫生学及保健组织等教研室为基础成立了卫生系。有近20个学术团体和科研研究所(中心)挂靠该院,创办有《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介绍

4.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学院发展

1977年开始招收预防医学五年制本科。公共卫生学院现设立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社区卫生与全科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学、卫生监督学8个学科系。中央与地方共建的“预防医学综合实验室”和“妇幼卫生综合实验室”供本科教学使用,理化实验中心、分子流行病学实验室、卫生毒理中心和环境优生学实验室为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1986年,流行病学被批准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2003年,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卫生统计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先后成为硕士学位点;2003年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同年,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7年成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十余名,硕士研究生四十余名。

5.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教学工作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为安徽省重点学科。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为校级重点学科,卫生毒理学为校级重点扶持学科。预防医学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安徽省教改示范专业。 2007年《流行病学》获得国家精品课程。此外,近年来《预防医学》、《临床流行病学》、《妇幼保健学》、《全科医学概论》、《儿童少年卫生学》分别获得安徽省重点/精品课程。担任教材主编、副主编和编委有二十余人。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教学工作

6. 安徽医科大学


7.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8. 安徽医科大学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安徽医科大学简称“安医大”,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安徽省属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安徽省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学校。【摘要】
安徽医科大学【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安徽医科大学简称“安医大”,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安徽省属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安徽省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学校。【回答】
亲,学校前身是1926年5月创办的上海东南医学院。1949年底,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东南医学院内迁安徽省,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1952年改名为安徽医学院。1985年更名安徽医科大学。【回答】
亲,学校现有梅山路、翡翠路、东校区等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086亩,建筑面积73.85万平方米。【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