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居民把存款拿来消费,那么M1,M2如何变化?

2024-05-14

1. 如果居民把存款拿来消费,那么M1,M2如何变化?

m1,m0增大,m2不变

如果居民把存款拿来消费,那么M1,M2如何变化?

2. "存款搬家"对M1和M2有何影响

货币供应量
money
supply
货币和准货币(m2)
money
&
quasi-money
货币(m1)
money
流通中现金(m0)
currency
in
circulation
m0=流通中现金
m1=
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
m1+企事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存款+其它存款
市场货币供应量:m0、m1、m2
货币供应量是指某一时点一个国家流通中的货币量。它是分布在居民人中、信贷系统、企事业单位金库中的货币总计。货币供应量是影响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变量。它同收入、消费、投资、价格、国际收支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是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从需求方面看,主要决定于货币供应量是否适度。
现金(m0):就是一定时点上单位和个人所持有的现金,它随时可以直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进入流通领域,是最直接和最活跃的购买力。
狭义货币供应量(m1):就是现金(m0)加上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活期存款可以随时签发支票和变现,所以它类同现金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准货币。其中准货币包括企事业单位的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及其他存款。准货币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直接变为现金。
m0、m1、m2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可以从以下关系中体现:
m0=流通中现金
m1=
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
m1+企事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存款+其它存款
股市的最大规律就是很难把握其规律,所有的关于股市预测的学问都非“放之四海皆准”。但若因此否认股市规律的存在,难免陷入“不可知”论。起码有一个现象在中国股市至少重复出现了三次,时间跨度十余年,这姑且可以算作一个“规律”吧。
这个规律是:股指涨跌与货币供应量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每当m2与m1的差超过5个百分点时,指数即开始走入牛市,而当差逐渐缩小,股市就开始见顶,尤其当m1达到22%左右高度时,指数就开始下跌。
例如: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周期始于1992年,1995年后经济开始步入调整。在此过程中,m1和m2的增长速度的差距开始收窄,而后又扩大。1992年二者之间的差距是6个百分点,1993年收窄为1个百分点,1994年和1995年,m1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使m1和m2的差距开始拉大,1994年和1995年m2比m1分别快7.7个百分点和12.8个百分点。随后是1996年之后的大牛市,股票指数连续2年上涨,上证综指从1996年初的500点上涨到1997年5月份的1500点,涨幅近2倍。
分析中国的股票指数,不能不提“5.19”行情。在1999年“5.19”行情之前,m1和m2同样出现了这样的背离走势,最大差距达到6个百分点。“5.19”行情之所以在十年后的今天仍然被市场津津乐道,其重要原因是上证综指短时间内涨幅巨大。
有意思的是,根据货币供应量数据的变化,不仅可以预测股指的低点,而且可以预测其高点。当m1增长速度超过22%以后,股指一般会步入熊市。2007年12月11日,笔者撰文指出:m1已经在20%之上持续了数月时间,储蓄搬家的情况即将减缓,股市的持续上涨已经难以为继。10月份银行存款减少约4500亿元和上证综指的6124点将一起成为一个新的历史纪录。
转眼来到2008年下半年,当上证综指在2008年底跌到1700点附近时,货币供应量指标m2和m1再次出现较大的背离,当时的m2比m1高10多个百分点。之后“规律”再次被应验,截止到2009年5月底,上证综指反弹了40%多。
为什么我国股市运行呈现这样的“规律”?背后的制度性基础更值得我们关注。一般而论,当m2增长速度超过m1时,经济增长处在走下坡路的状态,经济活跃程度在下降。此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应该是下降的,1996年、1999年、2005年都是如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什么会出现股指大幅度上涨呢?原因在于政策的干预,每当经济出现疲态,政府即会出现放松货币,多余的货币首先选择进入股市,推动股市大幅度上涨。
正因如此,在中国股市还存在其他一些比较“另类”的逻辑。并且在中国股市演进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一些规律在减弱以及消失,另一些新的规律取而代之。面对这种情况,投资者何以自处?如果以自身的变化来追逐市场的变化,就会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在这方面,尽管中美股市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巴菲特的做法仍然可以给我们很大启示。巴菲特以坚持价值投资的不变来应万变,这看起来不够聪明,但却是真正的智慧。一个人内心如果没有一些不可改变的价值准则,就无法把握自己,更何谈把握股市。庄子的道家学说是一种形而上学,“外化内不化”的核心思想为中国人指明了人格成熟不可或缺的修炼目标。股市作为人生实践的一个场所自然也不例外。

3. 当企业将活期存款转成定期存款时,则M1,M2增加还是减少或不变

M1=流通中的通货+商业银行的
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和
储蓄存款
所以,解答是:
1)M1由于通货的减少而减少。M2由于M1的减少而减少;
2)活期转储蓄,则M1减少,M2不变;
3)同理,M1增加,而M2不变

当企业将活期存款转成定期存款时,则M1,M2增加还是减少或不变

4. M1,M2如何计算?

趣谈货币供应量M0、M1、M2

5. 若将100元人民币存入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账户,为什么导致M1减少,M2不变

因为居民储蓄存款是M2的内容。中国货币供给层次:M1包括M0(流通中现金)和活期存款,M2包括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和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M2中除去M1的部分成为准货币(quasi money)。100元现金存入储蓄账户,即为M0减少,所以M1减少,准货币数量增加,而M2是不变的。存入活期账户M0减少,M1和M2都不变。M0=流通中现金,即我们习称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拓展资料:1、M0,通货净额或现金。在西方,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最具有流动性,随时都可以作为支付的手段。但并非所有的现钞都可以计算在内,而要扣去各金融机构的库存现金。剩余部分计入货币供应的第一层次,即M0。在我国,它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之外流通着的现金。2、M1,银行体系以外的通货(通货净值)或现金加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是狭义的货币供应量。活期存款可以随时提取,流动性仅次于现金,有些国家将它视同现钞货币,是成本最低的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由于对货币的理解不同,世界各国对M1的定义也存在差异。我国的M1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加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3、M2,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通货和商业银行体系各种存款的总和,是较为广义的货币供应量。有学者认为,货币不仅仅是交易媒介,更是一种资产,它的主要功能不是交易,而是价值储藏。从这个角度分析,商业银行的其他存款,如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显然也是货币。因此这些存款也就应包括在货币供应盘的范围之内。在我国,M2是指在M1的基础上再加上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若将100元人民币存入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账户,为什么导致M1减少,M2不变

6. 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统计2019 2020年的M1M2的数据,解释变化的原因?


7. 定期存款转化为活期存款,如果定期法定准备金率高于活期的,那对于M1M2的影响怎样?

钱归你后,与对方存款方式已无关。

定期存款转化为活期存款,如果定期法定准备金率高于活期的,那对于M1M2的影响怎样?

8. 2015年m1,m2说明当年我国货币供应量呈现怎样变化态势

货币流量是指按一定时期计算的货币周转总额,货币所完成的交易量总和.所谓货币存量,即货币供应量,是一国经济中用于交易和投资的货币总量。货币流量=货币存量×货币流通速度人们一般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不同的层次加以测量、分析和调控。实践中,各国对M0、M1、M2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是根据流动性的大小来划分的,M0的流动性最强,M1次之,M2的流动性最差。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M0=流通中的现金;狭义货币(M1)=M0+活期存款(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